重慶醫科大學考研復試要求2025

更新時間:2024-08-02 10:42:48 編輯:考研派小莉
重慶醫科大學考研復試要求2025
Add 重慶醫科大學
復試學姐微信

關于《重慶醫科大學復試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重慶醫科大學復試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重慶醫科大學復試考研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重慶醫科大學考研復試要求2025來自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重慶醫科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重慶醫科大學復試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重慶醫科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查重慶醫科大學往年復試/錄取分數線>>
免費領取重慶醫科大學復試真題.PDF>>
領取重慶醫科大學復試流程和面試內容>>
添加微信查詢:重慶醫科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
添加微信查詢:重慶醫科大學各專業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添加微信查詢:重慶醫科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重慶醫科大學考研復試要求2025:

各位推免生(直博生)申請同學:

重慶醫科大學2022年推免生面試(含直博生選拔考核)采取招生遠程面試的方式,現將復試相關問題通知如下:

1.我校遠程面試的主系統為學信網招生遠程系統(網址:https://bm.chsi.com.cn/ycms/stu/。APP:學信網)該系統將于2021年9月25日開啟使用(各院系使用時間請以院系通知為準)。

2.推免生將申請材料發送至院系指定郵箱(請見我校研招網通知《重慶醫科大學二〇二二年接收推免生和直博生工作時間安排》),并在學信網上完成信息注冊,嚴格按照網絡復試規范要求提前準備好遠程復試所需的硬件設備,主動配合學校進行網絡測試和演練。詳情請見附件1《重慶醫科大學2022年推免研究生(直博生)網絡復試規范》及附件2《招生遠程面試系統考生操作手冊》。

3.復試環境要求:

(1)復試全程房間內不得有其他人,不允許有其他聲音。不得由他人替考,也不得接受他人或機構以任何方式助考。復試期間視頻背景必須是真實環境,不允許使用虛擬背景、更換視頻背景。若有違反,視同作弊。

(2)復試過程中,考生保持緊急聯系電話通暢,關閉外放音樂、鬧鐘等可能影響面試的應用程序。考生須全程正對攝像頭保持坐姿端正,不得佩戴口罩,保證面部清晰可見。雙手和頭肩部完全呈現在視頻畫面正中間。不得攜帶和查看任何與考試內容相關的材料。

(3)凡因未參加網絡測試或測試后未按要求對設備和場地進行整改的考生,復試過程中出現任何系統問題而影響復試的,責任由考生自負。

4.本次復試,考生只需在“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繳納報名費用,我校未通過任何平臺以任何方式向考生額外收取復試費。

5.推免生的錄取以復試成績為依據,復試成績以百分制計分,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各院系將在二級學科(專業目錄內分方向的,按方向)范圍內將考生復試成績由高到低排序錄取。待錄取考生自動放棄待錄取時,在本專業的未錄取考生中按復試成績依次遞補。復試成績低于60分的考生不予錄取。

6.其他未盡事宜按照《重慶醫科大學二○二二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章程》、《重慶醫科大學二○二二年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含5+3一體化學生轉段)招生章程》和《重慶醫科大學二○二二年接收直博生招生章程》執行。



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院

2021年9月24日

重慶醫科大學2023年招收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復試名單是重慶醫科大學公布的重要考研復試調劑文件,考研派小編收集整理,下載地址:重慶醫科大學2023年招收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復試名單
考研派還有重慶醫科大學歷年調劑信息即調劑專業名額和錄取分數線,添加頁面上微信號,即可免費查詢。

重慶醫科大學2023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一志愿復試名單是重慶醫科大學公布的重要考研復試調劑文件,考研派小編收集整理,下載地址:重慶醫科大學2023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一志愿復試名單
考研派還有重慶醫科大學歷年調劑信息即調劑專業名額和錄取分數線,添加頁面上微信號,即可免費查詢。

學位類型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研究方向代碼 研究方向名稱 院系代碼 院系名稱 招生計劃
專業學位 025200 應用統計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4 兒科學院 2
008 公共衛生學院 10
學術學位 03050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7 馬克思主義學院 6
學術學位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7 馬克思主義學院 13
專業學位 045400 應用心理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2
018 第四臨床學院 3
專業學位 055101 英語筆譯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9 外國語學院 15
學術學位 071002 動物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3 實驗動物中心 2
學術學位 071003 生理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1 基礎醫學院 8
學術學位 071006 神經生物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26 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院 4
015 生命科學研究院 1
學術學位 071007 遺傳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1 基礎醫學院 10
學術學位 071009 細胞生物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1 基礎醫學院 3
026 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院 7
學術學位 07101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1 基礎醫學院 11
015 生命科學研究院 18
026 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院 3
學術學位 0710Z1 生物信息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1 基礎醫學院 6
015 生命科學研究院 3
026 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院 2
學術學位 077700 生物醫學工程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0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4
015 生命科學研究院 3
學術學位 083100 生物醫學工程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0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7
專業學位 085400 電子信息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0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35
020 醫學信息學院 7
學術學位 100101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01 人體解剖學 001 基礎醫學院 12
02 組織胚胎學 001 基礎醫學院 9
學術學位 100102 免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1 基礎醫學院 5
015 生命科學研究院 8
026 腦科學與腦疾病研究院 3
學術學位 100103 病原生物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1 基礎醫學院 4
學術學位 100104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01 病理學 001 基礎醫學院 7
02 病理生理學 001 基礎醫學院 9
學術學位 100105 法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1 基礎醫學院 6
學術學位 100106 放射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1 基礎醫學院 6
學術學位 100201 內科學 01 心血管病 002 第一臨床學院 8
003 第二臨床學院 6
022 第三臨床學院 1
02 血液病 002 第一臨床學院 2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
03 呼吸系病 002 第一臨床學院 2
003 第二臨床學院 4
04 消化系病 002 第一臨床學院 3
003 第二臨床學院 5
027 附屬璧山醫院 1
05 內分泌與代謝病 002 第一臨床學院 8
003 第二臨床學院 5
06 腎病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
018 第四臨床學院 1
022 第三臨床學院 1
07 風濕病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
08 傳染病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
003 第二臨床學院 7
022 第三臨床學院 1
學術學位 100202 兒科學 01 兒內科學 004 兒科學院 42
006 第五臨床學院 1
029 附屬婦女兒童醫院 2
02 兒外科學 004 兒科學院 19
學術學位 100203 老年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4
003 第二臨床學院 2
學術學位 100204 神經病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5
003 第二臨床學院 4
006 第五臨床學院 1
學術學位 100205 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6
018 第四臨床學院 3
學術學位 100206 皮膚病與性病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4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
004 兒科學院 1
022 第三臨床學院 1
學術學位 100207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7
003 第二臨床學院 8
004 兒科學院 3
010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2
022 第三臨床學院 1
學術學位 100208 臨床檢驗診斷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0
003 第二臨床學院 7
004 兒科學院 7
006 第五臨床學院 3
007 檢驗醫學院 39
014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52
015 生命科學研究院 18
022 第三臨床學院 2
028 附屬巴南醫院 1
學術學位 100210 外科學 01 普外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0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0
02 骨外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5
003 第二臨床學院 4
006 第五臨床學院 1
018 第四臨床學院 2
022 第三臨床學院 1
03 泌尿外 002 第一臨床學院 5
003 第二臨床學院 2
022 第三臨床學院 1
04 胸心外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
05 神外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
003 第二臨床學院 3
028 附屬巴南醫院 1
06 燒傷、整形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
學術學位 100211 婦產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6
003 第二臨床學院 5
010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4
018 第四臨床學院 2
022 第三臨床學院 2
029 附屬婦女兒童醫院 2
學術學位 100212 眼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8
003 第二臨床學院 3
022 第三臨床學院 1
學術學位 100213 耳鼻咽喉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8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
學術學位 100214 腫瘤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4
003 第二臨床學院 2
010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4
015 生命科學研究院 3
022 第三臨床學院 1
學術學位 100215 康復醫學與理療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2
003 第二臨床學院 3
018 第四臨床學院 2
023 附屬康復醫院 5
學術學位 100217 麻醉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4
003 第二臨床學院 4
004 兒科學院 3
005 口腔醫學院 3
學術學位 100218 急診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2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
學術學位 1002Z2 全科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2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
學術學位 1002Z3 重癥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3
003 第二臨床學院 2
018 第四臨床學院 2
學術學位 1002Z4 臨床藥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2
003 第二臨床學院 3
018 第四臨床學院 2
027 附屬璧山醫院 1
學術學位 1002Z5 醫學信息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20 醫學信息學院 8
學術學位 1002Z6 健康管理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2
學術學位 100301 口腔基礎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5 口腔醫學院 3
學術學位 100302 口腔臨床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
005 口腔醫學院 18
學術學位 100401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8 公共衛生學院 22
學術學位 100402 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8 公共衛生學院 14
學術學位 100403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8 公共衛生學院 6
學術學位 100405 衛生毒理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8 公共衛生學院 3
學術學位 1004Z1 衛生檢驗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8 公共衛生學院 8
學術學位 1004Z2 衛生事業管理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8 公共衛生學院 2
學術學位 100506 中醫內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1 中醫藥學院 1
學術學位 100508 中醫骨傷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1 中醫藥學院 1
學術學位 100509 中醫婦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1 中醫藥學院 1
學術學位 100512 針灸推拿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1 中醫藥學院 1
學術學位 100601 中西醫結合基礎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1 中醫藥學院 2
學術學位 100602 中西醫結合臨床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
學術學位 100701 藥物化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9 藥學院 11
015 生命科學研究院 3
學術學位 100702 藥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9 藥學院 6
學術學位 100704 藥物分析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9 藥學院 8
學術學位 100705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9 藥學院 3
學術學位 100706 藥理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
004 兒科學院 1
009 藥學院 17
015 生命科學研究院 3
學術學位 100800 中藥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1 中醫藥學院 5
學術學位 101000 醫學技術 01 醫學檢驗技術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
007 檢驗醫學院 7
02 醫學影像技術 003 第二臨床學院 3
04 康復治療技術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
05 眼視光學技術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
學術學位 101100 護理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6 護理學院 7
專業學位 105101 內科學 01 心血管病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1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1
006 第五臨床學院 1
018 第四臨床學院 2
027 附屬璧山醫院 2
02 血液病 002 第一臨床學院 8
003 第二臨床學院 9
006 第五臨床學院 2
03 呼吸系病 002 第一臨床學院 3
003 第二臨床學院 9
018 第四臨床學院 1
025 國科大(重慶學院) 1
027 附屬璧山醫院 2
04 消化系病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3
003 第二臨床學院 9
018 第四臨床學院 4
025 國科大(重慶學院) 1
027 附屬璧山醫院 2
05 內分泌與代謝病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1
003 第二臨床學院 8
018 第四臨床學院 3
025 國科大(重慶學院) 1
027 附屬璧山醫院 1
06 腎病 002 第一臨床學院 5
003 第二臨床學院 4
006 第五臨床學院 4
018 第四臨床學院 1
07 風濕病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
08 傳染病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2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6
006 第五臨床學院 3
專業學位 105102 兒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4 兒科學院 83
006 第五臨床學院 2
專業學位 105103 老年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8
003 第二臨床學院 8
006 第五臨床學院 3
025 國科大(重慶學院) 2
專業學位 105104 神經病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0
003 第二臨床學院 8
006 第五臨床學院 3
018 第四臨床學院 3
025 國科大(重慶學院) 1
專業學位 105105 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3
018 第四臨床學院 3
專業學位 105106 皮膚病與性病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3
004 兒科學院 3
專業學位 105107 急診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5
003 第二臨床學院 7
018 第四臨床學院 2
006 第五臨床學院 1
專業學位 105108 重癥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4
003 第二臨床學院 3
專業學位 105109 全科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3
003 第二臨床學院 5
006 第五臨床學院 2
018 第四臨床學院 1
027 附屬璧山醫院 8
專業學位 105110 康復醫學與理療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2
003 第二臨床學院 3
006 第五臨床學院 2
018 第四臨床學院 1
專業學位 105111 外科學 01 普外 002 第一臨床學院 38
003 第二臨床學院 22
006 第五臨床學院 4
025 國科大(重慶學院) 5
027 附屬璧山醫院 4
02 泌尿外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0
003 第二臨床學院 7
006 第五臨床學院 3
027 附屬璧山醫院 1
03 胸心外 002 第一臨床學院 7
003 第二臨床學院 3
027 附屬璧山醫院 1
04 神外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5
003 第二臨床學院 6
006 第五臨床學院 3
05 燒傷、整形 002 第一臨床學院 3
003 第二臨床學院 2
專業學位 105112 兒外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4 兒科學院 32
專業學位 105113 骨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6
003 第二臨床學院 8
006 第五臨床學院 2
018 第四臨床學院 1
025 國科大(重慶學院) 1
專業學位 105115 婦產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5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2
018 第四臨床學院 5
025 國科大(重慶學院) 1
029 附屬婦女兒童醫院 7
專業學位 105116 眼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6
003 第二臨床學院 9
006 第五臨床學院 2
018 第四臨床學院 1
專業學位 105117 耳鼻咽喉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4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
025 國科大(重慶學院) 1
專業學位 105118 麻醉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3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3
004 兒科學院 7
006 第五臨床學院 4
專業學位 105119 臨床病理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25 國科大(重慶學院) 1
專業學位 105120 臨床檢驗診斷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6
006 第五臨床學院 2
018 第四臨床學院 2
025 國科大(重慶學院) 1
專業學位 105121 腫瘤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2
003 第二臨床學院 4
專業學位 105122 放射腫瘤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6
003 第二臨床學院 2
專業學位 105123 放射影像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2
003 第二臨床學院 8
004 兒科學院 7
006 第五臨床學院 6
018 第四臨床學院 2
025 國科大(重慶學院) 2
專業學位 105124 超聲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2
003 第二臨床學院 7
004 兒科學院 6
006 第五臨床學院 2
018 第四臨床學院 1
025 國科大(重慶學院) 1
專業學位 105125 核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1
003 第二臨床學院 2
025 國科大(重慶學院) 1
專業學位 105200 口腔醫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2 第一臨床學院 9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
004 兒科學院 1
005 口腔醫學院 52
006 第五臨床學院 1
專業學位 105300 公共衛生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3 第二臨床學院 1
008 公共衛生學院 99
專業學位 105400 護理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6 護理學院 46
專業學位 105500 藥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4 兒科學院 2
009 藥學院 63
專業學位 105600 中藥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1 中醫藥學院 21
專業學位 105701 中醫內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1 中醫藥學院 8
021 附屬永川中醫院 3
專業學位 105702 中醫外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1 中醫藥學院 7
021 附屬永川中醫院 1
專業學位 105703 中醫骨傷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1 中醫藥學院 6
021 附屬永川中醫院 2
專業學位 105704 中醫婦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1 中醫藥學院 2
專業學位 105706 中醫五官科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21 附屬永川中醫院 4
專業學位 105707 針灸推拿學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1 中醫藥學院 3
021 附屬永川中醫院 2
專業學位 105709 中西醫結合臨床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1 中醫藥學院 11
021 附屬永川中醫院 3
學術學位 107200 生物醫學工程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10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17
學術學位 120401 行政管理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8 公共衛生學院 2
學術學位 120402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8 公共衛生學院 10
學術學位 120404 社會保障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008 公共衛生學院 2

各位考生:
我校今年復試方式采用現場復試。各學院復試錄取工作將于3月28日起陸續啟動。現將有關工作通知如下,以便各位考生提前準備。
一、復試材料準備
(一)必須材料
1.準考證
2.有效居民身份證
3.大學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往屆生提供。
4.學生證:應屆生提供(或提供具有同等效力的在校生證明)。
5.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表:在“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網”下載專區下載,由單位人事部門(思想工作部門)或考生檔案所在單位政治部門審核蓋章,蓋章單位應與報名時填報的一致(若有工作變動,須出具相關調動證明)。
6.本科階段學習成績單:由本科畢業學校教務處或學校蓋章;或由工作單位的人事部門或檔案管理部門蓋章(蓋章單位應與報名時填報的一致)。
7.學歷認證報告若不能在線驗證者,請到相關部門申請認證,具體流程見“學信網”。
往屆生提供《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
應屆生提供《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
8.定向就業考生單位意見書我校在職職工可由學校或醫院人事處提供“職工報考研究生名冊”到報考單位研究生管理部門,其余考生在“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網”下載專區下載。
9.誠信復試承諾書:“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網”下載專區下載。
10.《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提供。
(二)其他材料(請根據各學院具體要求提供)
本科畢業論文、科研成果(論文、獲獎證書等)、社會實踐獲獎等可反映考生創新潛質、研究能力和特長的相關材料。
二、調劑專業
我校預計以下專業需要調劑。具體調劑計劃及招生學院將根據各專業一志愿生源復試錄取完成后,陸續公布。歡迎全國考生申請,并請及時關注我校研招網及各學院官網后期發布的相關通知。
學位類型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專業學位 025200 應用統計
學術學位 03050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學術學位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專業學位 055101 英語筆譯
學術學位 071002 動物學
學術學位 071003 生理學
學術學位 071006 神經生物學
學術學位 071007 遺傳學
學術學位 071009 細胞生物學
學術學位 07101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學術學位 077700 生物醫學工程
學術學位 083100 生物醫學工程
學術學位 100201 內科學
學術學位 100203 老年醫學
學術學位 100213 耳鼻咽喉科學
學術學位 100218 急診醫學
學術學位 1002Z6 健康管理學
學術學位 100301 口腔基礎醫學
學術學位 100402 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
學術學位 100403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學術學位 100405 衛生毒理學
學術學位 1004Z1 衛生檢驗學
學術學位 100601 中西醫結合基礎
學術學位 100705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學術學位 100800 中藥學
專業學位 105107 急診醫學
專業學位 105108 重癥醫學
專業學位 105109 全科醫學
專業學位 105110 康復醫學與理療學
專業學位 105120 臨床檢驗診斷學
專業學位 105600 中藥學
學術學位 120401 行政管理
學術學位 120404 社會保障
 
三、特別提醒
1.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符合條件的申請調到普通計劃者,可按規定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申請調到普通計劃的考生,須在2023年3月27日18:00前將考生本人書面申請(須本人簽字并蓋手印)、退出現役證、入伍批準書相關證明材料的掃描件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郵箱(yanzb01@cqmu.edu.cn)審核,過期不再受理。經審核,加分后能達到報考專業進入學校復試分數線的考生可獲得復試資格,學校將予以公布;該專業/領域原已公布的復試名單不受此影響。
2.符合照顧政策及加分政策的考生按教育部管理規定執行。符合教育部初試加分政策的考生,須在2023年3月27日18:00前將相關證明材料的掃描件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郵箱(yanzb01@cqmu.edu.cn)審核,過期不再受理。經審核,加分后能達到報考專業進入學校復試分數線的考生可獲得復試資格,學校將予以公布;該專業/領域原已公布的復試名單不受此影響。
3.按學校2022夏令營指導意見中營員待遇:通過我校夏令營考核的優秀營員但未獲得所在學校的推免生資格,如果選擇以公開招考方式第一志愿報考我校夏令營專業2023年度碩士研究生,考試成績達到我校該專業復試基本分數線的,在同等條件下將給予優先錄取。
進入復試的考生名單、各學院專業及方向招生計劃等事項將于3月27日公布,學校將于3月28日左右開通招生管理系統供各位考生選擇學院。請考生耐心等待,密切關注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網(https://yjszs.cqmu.edu.cn)及各學院官方網站(網址見本網站公布的《重慶醫科大學各研究生招生單位聯系方式》)。

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院
2023年3月25日
根據教育部《關于印發<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的通知》(教學函〔2022〕3號)、教育部《關于做好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的通知》(教學司〔2023〕3號)、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做好我市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工作的通知》(渝教招〔2023〕4號)等文件要求及重慶市2023年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復試工作原則
(一)堅持按需招生,德、智、體、美、勞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切實提高研究生錄取選拔質量。
(二)加強復試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堅持能力與知識考核并重,著力加強對考生創新能力、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的考察,強化對思想品德、既往學業、一貫表現、科研能力等情況的全面考查。
(三)進一步加強各級招生錄取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和對復試工作的管理,充分發揮復試小組在復試中的作用,進一步明確復試小組的學術權力和責任,提高科學規范選拔人才的能力,全面提高復試錄取工作質量。
(四)根據學科專業對人才選拔的要求和各學院的特點,精準施策,確保復試考核公平公正、科學有效。各學院內同一專業/領域內的復試滿足“隨機確定考生復試次序”“隨機確定復試小組成員”“隨機抽取復試試題”的“三隨機”原則。
(五)深入推進信息公開,不斷加強監督管理,切實嚴明招生紀律,確保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公平公正、規范透明。
二、考生進入復試的基本要求
(一)符合重慶醫科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的報考資格。
(二)考生初試成績符合重慶醫科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復試基本分數線。
三、復試安排
第一階段:一志愿考生復試(3月28日起各學院陸續啟動)
進入復試的第一志愿考生選擇學院并到所選學院參加復試。
第二階段:校內調整和校外調劑(系統開放時間以學校和學院通知為準)
① 校內調整第一階段:同一專業不同方向間調整
分方向的專業,第一志愿考生復試結束后,若某方向有剩余計劃,可在“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統”接受選擇本學院本專業其它方向被淘汰的第一志愿考生申請調整方向。
② 校內調整第二階段:同一專業不同學院間調整
第一志愿考生復試后若被所選學院淘汰,可在“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統”申請同一專業內調整學院,并參加調整后學院組織的復試。
③ 校外調劑專業復試
對于部分生源不足專業的第一志愿考生復試結束后,學校將在校內調整進行的同時在“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公布調劑信息,組織調劑生源參加調劑復試。
第三階段:校外調劑(系統開放時間以學校和學院通知為準)
第一、二階段結束后,學校將在“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公布仍有剩余計劃專業的調劑信息,組織調劑生源參加調劑復試。
四、復試錄取基本程序
(一)學校根據教育部下達的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結合學校實際錄取的推免生、長學制及上線生源情況等,對部分專業的招生計劃進行增減,并按調整后的招生計劃進行招生。
(二)我校復試基本分數線按二級學科(專業學位分領域的按領域)劃定。招生計劃與符合《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簡稱“國家分數線”)的考生人數比值超過1:1.2的學科專業,按照1:1.2-1.5確定我校考生參加復試的基本分數線,各學科專業的差額復試比例略有不同;其余專業復試基本分數線按國家分數線執行。“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的復試分數線按教育部下達計劃等額劃定。
(三)進入復試的考生于規定時間選擇學院,并向所在學院提交復試材料。各學院對考生進行資格審查,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
(四)學院按二級學科(專業目錄上分方向的,按方向)統一組織考生進行現場復試,經各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確定擬錄取名單。
(五)研究生院對擬錄取名單進行再次審核,報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
(六)學校公示擬錄取名單10個工作日。
(七)學校向教育部上報擬錄取名單。
(八)經教育部審核通過后,學校向考生發放錄取通知書。
(九)新生入學后三個月內,學校對考生進行全面復查,復查不合格,將取消入學資格。
五、復試工作的組織管理
(一)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全面負責學校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研究生院負責執行學校復試錄取政策、發布相關信息、對學院的復試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和監督,保管考生復試成績材料及復試錄像光盤等。
(二)復試錄取工作實行學院負責制,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在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具體承擔復試工作的組織和實施,并對本學院的招生復試工作負責。
(三)各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選聘并組建復試小組。復試小組由至少5名政治素質高、教學經驗豐富、學術水平較高的研究生導師組成,具體負責考生的復試工作。
六、復試形式、內容
(一)專業素質測試:滿分30分,采用現場測試。主要考察考生大學階段學習情況及成績,掌握本學科專業理論知識程度,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程度及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等。
(二)外國語及綜合素質測試:滿分40分(其中外國語20分,綜合素質20分),采用現場測試。主要考察考生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心理健康情況,外語聽說能力,本學科以外的學習、科研、社會實踐或實際工作表現,誠信記錄,事業心、責任感、紀律性、協作性,人文素養,醫德醫風,舉止、表達和禮儀等方面的情況。
(三)科研素質/臨床技能測試:滿分為30分, 采用現場測試。臨床醫學、口腔醫學、護理、中醫專業學位考生測試臨床技能, 主要考察考生臨床操作能力等;其余考生測試科研素質,主要考察考生利用所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等。
七、同一專業內調整招生方向和學院
(一)原則
進入復試的第一志愿考生選擇學院、招生方向和學院調整均須在“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統”進行,未經招生管理系統進行調整的無效。
考生選擇學院、申請調整招生方向和調整學院,若實際申請人數大于本學院本專業(方向)招生計劃時,須差額復試錄取,復試比例不限。
考生在本學院本專業申請調整招生方向時,考生可不再參加復試,根據剩余招生計劃按本方向申請調整考生的總成績從高到低排序依次擬錄取。
考生總成績相同時,按以下優先級進行排序:
1.初試成績;
2.初試統考科目成績之和;
3.復試成績。
考生在同一專業申請學院間調整時,須按申請學院要求重新提交復試材料,重新參加調整后學院組織的復試,復試程序同第一志愿考生,按本辦法“九、錄取”要求進行擬錄取。
(二)注意事項
1.各學院通過官網發布剩余計劃情況。考生須于規定時間在系統提交選擇學院、調整招生方向和學院的申請。未在規定時間提交申請的,視為放棄本階段復試錄取。
2.未參加已選學院第一志愿專業方向復試的考生,不能參加第二階段本學院本專業招生方向間調整,但可以參加招生學院間的調整。
3.第二階段,各學院每個專業最多只能向同專業第一志愿考生開放兩次學院間調整。每位考生也最多只能在系統里提交兩次同專業調整學院申請。兩輪同專業學院調整結束后仍未被擬錄取的考生可繼續在“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申請其它專業調劑。
八、調劑
(一)原則
我校調劑專業均須通過教育部“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進行,未經國家調劑服務系統的調劑無效。
調劑計劃與調劑復試人數比例一般控制在1:2-1:5,具體比例由各學院和專業制定。
(二)基本條件(以下須同時滿足)
1.必須符合國家調劑政策要求。
2.符合我校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和復試基本分數線。
3.調入專業與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相同或相近,應在同一學科門類范圍內(教育部規定的特殊情況除外),即專業代碼前2位須相同(可授不同學科門類學位的專業可跨門類在對應專業所屬一級學科范圍內進行調劑)。
4.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的代碼和名稱相同或相近,完全相同者優先。初試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應與調入專業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相同。
5.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專業學位只接收報考相同類別專業學位的考生調劑。報考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專業學位的考生不得調劑到以上類別對應學術學位;報考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學術學位的考生不得調劑到以上學科對應的專業學位。
6.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符合條件的申請調到普通計劃者,可按規定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經審核,加分后能達到報考專業進入學校復試分數線的考生可獲得復試資格,學校將予以公布;該專業/領域原已公布的復試名單不受此影響。申請調到普通計劃的考生,須在2023年3月27日18:00前將考生本人書面申請、退出現役證、入伍批準書相關證明材料的掃描件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郵箱(yanzb01@cqmu.edu.cn)審核,過期不再受理。
7.按學校2022夏令營指導意見中營員待遇:通過我校夏令營考核的優秀營員但未獲得所在學校的推免生資格,如果選擇以公開招考方式第一志愿報考我校夏令營專業2023年度碩士研究生,考試成績達到我校該專業復試基本分數線的,在同等條件下將給予優先錄取。
8.符合照顧政策及加分政策的考生按教育部《管理規定》執行。經審核,加分后能達到報考專業進入學校復試分數線的考生可獲得復試資格,學校將予以公布;該專業/領域原已公布的復試名單不受此影響。符合教育部初試加分政策的考生,須在2023年3月27日18:00前將相關證明材料的掃描件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郵箱(yanzb01@cqmu.edu.cn)審核,過期不再受理。
(三)注意事項
1.學校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或“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網”發布調劑信息,并在調劑系統向進入調劑復試名單的考生發放復試通知。考生接到復試通知后在規定時間參加復試,復試程序和第一志愿考生相同。
2.每次開放調劑系統持續時間不少于12小時。學院一般按符合調劑條件考生的初試政治和外國語加和成績排序擇優遴選進入復試的考生名單;當政治和外國語加和成績相同時,按初試總成績遴選;當初試總成績相同時,一并進入復試。調劑復試一般為差額復試,差額比例為1:2-1:5,當申請調劑考生數小于或等于本專業調劑計劃數時除外。
九、錄取
(一)復試期間發現以下問題,一律視為不合格,不予錄取:
1.考生政治思想素質和品德不合格;
2.不符合報考條件;
3.誠信記錄存在問題、考試違紀舞弊;
4.身體狀況不符合錄取要求;
5.其他不符合錄取要求的。
(二)考生復試成績低于60分(按百分制計算),即為不合格,不予錄取。
(三)同等學力考生加試科目中任何一門考試成績低于60分,即為不合格,不予錄取。
(四)考生是否錄取應以總成績為依據,總成績以百分制計分,精確到小數點后3位,包括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即總成績=初試成績÷5×0.6+復試成績×0.4,其中復試成績=專業素質測試成績+外國語及綜合素質測試成績+科研素質/臨床技能測試成績,滿分100分。各學院應在二級學科(專業目錄內分方向的,按方向)范圍內將考生總成績由高到低排序錄取。擬錄取考生自動放棄擬錄取時,在本專業的未錄取的合格考生中按總成績依次遞補。
考生總成績相同時,按以下優先級進行排序:
1.初試成績;
2.初試統考科目成績之和;
3.復試成績。
(五)非直管附屬醫院聯合培養計劃復試及錄取:
學校將部分臨床醫學專業學位計劃安排為我校與非直管附屬醫院聯合培養。聯合培養碩士生將在我校非直管附屬醫院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過程,在籍期間享受我校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全日制統招研究生待遇。
經第一階段復試未被所選學院擬錄取的考生可在第二階段啟動前自愿申請到該專業的聯合培養計劃,在滿足我校復試錄取要求的前提下直接錄取為聯合培養研究生,學院按照申請考生的總成績排序由高到低依次錄取。
第二階段在同一專業內調整學院時參照以上原則擬錄取聯合培養計劃。
第二階段復試錄取后若聯合培養計劃仍有缺額時,學校將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進行調劑復試錄取,考生申請調劑即為自愿接受到非直管附屬醫院進行培養。  
十、師生雙選
考生在復試、擬錄取階段均不涉及導師。研究生和導師互選工作將在復試擬錄取工作結束后由各學院自行組織,具體時間由各學院研究決定。導師的招生計劃由學院按照“績效優先”的原則自主確定。師生雙選的具體要求另行通知。
十一、體檢
錄取的考生應在開學報到時按要求完成體檢,凡體檢結果屬于教育部文件規定的不適宜相關專業錄取的考生,學校將取消其錄取資格。
十二、嚴肅考風考紀
研究生復試是研究生考試錄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屬國家教育考試范疇,按國家教育考試標準和要求進行。考生應自覺配合學校及各學院對其進行的身份審查核驗,嚴格遵守學校復試相關規定,誠信應考。對在復試工作中有違規行為的考生,一經查實,即按照《刑法修正案(九)》和《關于辦理組織考試作弊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等規定嚴肅處理,取消錄取資格,計入《考生考試誠信檔案》。入學后復查不合格的,取消學籍;情節嚴重的,移交有關部門調查處理。
十三、監督和復議
(一)各學院要建立健全復試工作規章制度,對外公布各學院咨詢和申述渠道。
(二)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對擬錄取結果負責,各學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對本學院的復試結果負責。對于因爭議較大而不能確定是否擬錄取的考生,各學院和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可決定對其再次組織復試。
(三)如對我校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有異議,考生可通過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或校紀委進行申訴。
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電話:023-68485540
中共重慶醫科大學紀律檢查委員會電話:023-68486606
十四、其他
(一)在本次復試錄取工作中,學校保留根據生源情況實時調整各專業(方向)招生計劃的權利。
(二)復試期間,考生應自覺做好個人健康管理,平安應考。
(三)未盡事宜按照教育部和重慶市相關文件執行。學校有權根據國家有關研究生招生錄取規定對我校招生政策進行調整。
重慶醫科大學
2023年3月24日
 
專業代碼:101000    專業名稱(方向):醫學技術(醫學檢驗技術方向)    復試日期:2022年4月19日
考生編號 姓名 初試成績 復試成績 總成績(百分制) 是否擬錄取
106312000282055 姜凌峰 383.00 65.00 71.96
106312000282422 熊蜓 397.00 0.00 47.64
100252214302020 孫滄浩 387.00 0.00 46.44
注:
一、總成績=初試成績/5×0.6+復試成績×0.4
二、擬錄取考生自動放棄擬錄取時,在本專業的未錄取考生中按總成績依次遞補

 

根據《教育部關于印發<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的通知》(教學函〔2021〕2號)、教育部《關于做好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的通知》(教學司〔2022〕4號)等文件精神和《重慶醫科大學2022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辦法》《重慶醫科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實施辦法》等相關要求,為確保復試錄取工作的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學性,經基礎醫學院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領導小組審核通過第一批調劑考生信息(詳見附件1《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2022年碩士研究生第一批調劑考生信息》),現予以公示請考生下載查看。學院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第一批調劑復試工作安排如下:
一、時間安排:
專業 正式復試時間 測試及實戰模擬演練時間 備注
生理學 2022年4月8日上午9:30- 2022年4月7日 12:00-21:00  
神經生物學 2022年4月8日上午8:30-09:30 2022年4月7日 12:00-21:00  
遺傳學 2022年4月8日上午10:30- 2022年4月7日 12:00-21:00  
細胞生物學 2022年4月8日上午8:30-10:30 2022年4月7日 12:00-21:00  
 


二、復試安排
(一)復試前期準備
1.考生設備:考生需要配備雙機位并且必須使用手機,即“臺式電腦+手機”、“筆記本電腦+手機(建議)”、“平板電腦+手機”或“手機+手機”等方式。兩臺設備應確保攝像頭、麥克風及揚聲器可正常使用。手機須支持安卓或IOS系統,電腦須使用Windows或Mac電腦,能夠安裝網絡復試所需軟件。需保證設備電量充足,存儲空間充足,關閉移動設備通話、錄屏、鎖屏、外放音樂、鬧鐘等可能影響面試的應用程序。接聽電話設備不得同時作為復試系統設備。
2.復試系統:主復試系統為學信中心的【招生遠程面試系統】作為“1號機位”,實現線上復試功能,網址:https://bm.chsi.com.cn/ycms/stu/。備用復試系統為【騰訊會議】作為“2號機位”實現備用復試和監考功能,考生請在2臺設備上都下載好兩個客戶端備用。
3.復試系統操作
考生須提前準備好遠程復試所需的硬件、軟件,熟悉復試系統操作。具體見《招生遠程面試系統考生操作手冊》(見附件2) 。復試過程主要有以下重要操作流程:下載安裝、注冊登錄、實人認證、閱讀系統通知、選擇報考學校及考試、確認準考信息和承諾書、提交復試材料、選擇考場 、進入考場前實人驗證、網絡復試。
4.提前選擇好復試場地
(1)網絡信號良好,能滿足復試要求。建議使用有線網絡,如用無線網絡,須使用較高配置的路由器。
(2)相對封閉的復試房間,光線事宜,安靜。在校生一般應在所在學校提供的專門場所參加網絡復試,不得在寢室等場所參加復試。
5.提前做好系統演練
請考生于統一網絡演練前登錄復試系統,按照《重慶醫科大學2022年研究生網絡復試規范》(見附件3)進行測試,熟悉使用流程,準備復試場所、設備和網絡環境,同時熟悉備用系統【騰訊會議】(使用說明見附件4)。
所有考生在最終復試場所進行實戰模擬演練(具體時間詳見復試安排)。
6.復試過程需要的物品 :①準考證。②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件。③黑色簽字筆和空白A4紙若干。④報考院系要求準備的其他考試用品。
(二)提交復試材料
考生須按兩種途徑提交復試材料(兩條途徑缺一不可):
第一種:4月8日8:00前考生向選擇院系的指定郵箱(879405042@qq.com)發送復試材料;
第二種:4月7日20:00前,考生須通過主復試系統【招生遠程面試系統】上傳復試材料。
復試材料包括:
1.必填材料:所有材料按照以下順序掃描成一個PDF 文檔上傳,文件名為“報考專業及方向+考生編號后四位+姓名+(必填)”
(1) 重慶醫科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誠信復試承諾書(我校研招網官網“下載專區”下載,須本人手寫簽名)
(2)本人準考證
(3)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件正、反面
(4)往屆生提供大學畢業證書、學士學位證書
(5)應屆生提供學生證(或具有同等效力的在校生證明)
(6)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表(我校研招網官網“下載專區”下載,由單位人事部門(思想工作部門)或考生檔案所在單位政治部門審核蓋章,蓋章單位應與報名時填報的一致。若有工作變動,須出具相關調動證明)
(7)本科階段學習成績單:由本科畢業學校教務處或學校蓋章;或由工作單位的人事部門或檔案管理部門蓋章(蓋章單位應與報名時填報的一致)
(8)學歷認證報告(若不能在線驗證者,請到相關部門申請認證,具體流程見“學信網”)
往屆生提供《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
應屆生提供《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
(9)定向就業考生須提供定向就業考生單位意見書(我校研招網官網“下載專區”下載;我校在職職工可由學校或醫院人事處提供“職工報考研究生名冊”提交到報考學院研究生管理部門)
(10) 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還須提供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2.非必須材料:所有材料掃描成一個PDF 文檔上傳,文件名為“報考專業及方向+考生編號后四位+姓名+(非必填)”
本科畢業論文、科研成果(論文、獲獎證書等)、社會實踐獲獎等可反映考生創新潛質、研究能力和特長的相關材料。
3.資格審查:我校將嚴格按照教育部相關要求,對考生進行身份和資格審查,運用“人臉識別”、“人證識別”等技術,綜合比對“報考庫”、“學籍學歷庫”、“人口信息庫”、“考生考試誠信檔案庫”,加強對考生身份的審查核驗。凡弄虛作假者一律不予復試;資格審查不合格者不予復試。入學后學校將嚴格審查所有復試材料對應的紙質版原件材料,對提供虛假信息或材料的考生,一經核實將取消其復試資格、錄取資格、入學資格、學籍直至取消學歷學位,責任由考生自負。
(三)繳納復試費
網上繳納,見學校官網通知。
溫馨提示:請考生注意人身財產安全,不要聽信任何私人幫忙代繳費用或陌生人以任何借口收費等行為,以防上當受騙。
(四)復試過程:
1.“三隨機”:考生復試序號由主復試系統(學信網)隨機生成,復試試題由考生在復試過程中隨機抽取,復試小組成員報學院招生復試組領導批準確定。
2.形式、內容:每生復試時間不少于20分鐘。
(1)專業素質測試:滿分30分,采用遠程網絡測試。 主要考察考生大學階段學習情況及成績,掌握本學科專業理 論知識程度,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程度及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等。
(2)外國語及綜合素質測試:滿分40分(其中外國語 20分,綜合素質20分),采用遠程網絡測試。主要考察考生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心理健康情況,外語聽說能力,本學科以外的學習、科研、社會實踐或實際工作表現,誠信記錄,事業心、責任感、紀律性、協作性,人文素養,醫德醫風,舉止、表達和禮儀等方面的情況。
(3)科研素質測試:滿分30 分, 采用遠程網絡測試。主要考察考生利用所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等。
3.正常流程
(1)考生根據考生復試序號在復試時間段,提前10分鐘登陸【招生遠程面試系統】作為1號機位候考,及時關注系統通知消息(備用系統的騰訊會議ID號會通過此方式在即將復試時告知),同時準備好準考證和身份證。
(2)【招生遠程面試系統】端接受面試邀請,1號機位全程開啟揚聲器、麥克風、攝像頭,同時根據通知的騰訊會議ID號,登錄【騰訊會議】作為2號機位,2號機位全程開啟攝像頭,關閉揚聲器、麥克風。
(3)面試環節,考生隨機選擇考題并回答。
(4)面試結束,考生兩臺設備同時退出會議,不能再次進入。
(二)擬錄取
復試結束后,學院通過基礎醫學院官網(https://basic.cqmu.edu.cn/)公布所有考生復試成績及擬錄取名單。
1.復試期間發現以下問題,一律視為不合格,不予錄取:
(1)考生政治思想素質和品德不合格;
(2)不符合報考條件;
(3)誠信記錄存在問題、考試違紀舞弊;
(4)身體狀況不符合錄取要求;
(5)其他不符合錄取要求的。
2.考生復試成績低于60分(按百分制計算),即為不合格,不予錄取。
3.同等學力考生加試科目中任何一門考試成績低于60分,即為不合格,不予錄取。
4.考生是否錄取應以總成績為依據,總成績以百分制計分,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包括初試成績和復試成績,即總成績=初試成績÷5×0.6+復試成績×0.4,其中復試成績=專業素質測試成績+外國語及綜合素質測試成績+科研素質測試成績,滿分100分。學院在二級學科(專業目錄內分方向的,按方向)范圍內將考生總成績由高到低排序錄取。擬錄取考生自動放棄擬錄取時,在本專業的未錄取考生中按總成績依次遞補。
5.確認擬錄取
擬錄取考生在我校研招網官網“下載專區”下載《重慶醫科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擬錄取確認書》,填寫后在規定時間發送到學院指定郵箱:879405042@qq.com。文件命名為“擬錄取專業及方向+考生編號后四位+姓名”。確認擬錄取非常重要,若因此造成不能錄取,后果由考生自負。
(三)其他規定
1.新生入校后,將按教育部規定對錄取考生進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質、專業素質、健康狀況等全面復查,對弄虛作假和不合格者,一經查實將取消入學資格直至取消學籍和學歷學位,情節嚴重的,移交有關部門調查處理,一切責任由考生自負。
2.按國家規定,考生報名時選擇的就業類型(即非定向就業和定向就業)不得修改,為確保復試后能順利錄取,考生可提前做好以下工作:
(1)定向就業考生:須與定向單位簽訂定向合同并經當地公證處公證,將合同原件于入校時交各院系。
(2)非定向就業考生:須調取人事檔案,檔案須包含所有時期的完整個人材料(黨員須含黨員檔案材料,并與人事檔案共同郵寄),于9月中旬前以機要或EMS形式寄送,不接收本人自行遞交檔案。
重要提醒:因自身原因未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提交定向合同或調取考生檔案的考生,視為自動放棄入學資格,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負。
因今年采用遠程網絡形式復試,招生政策、復試辦法可能會隨疫情防控進程和復試進程做出調整,調整后的政策如與本通知抵觸的,以最終發布的通知為準,請考生理解!
處于貧困地區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參加遠程網絡復試的考生,復試演練前與學院聯系,學院將與有關單位協調,對考生進行幫扶。
復試期間,考生應自覺遵守當地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減少流動,做好個人防護,健康應考。
未盡事宜按照教育部和重慶市相關文件執行。學校有權根據國家有關研究生招生錄取規定對我校招生政策進行調整。
(四)師生雙選
考生在復試、擬錄取階段均不涉及導師。研究生和導師互選工作將在復試擬錄取工作結束后至9月底之前由學院組織。導師的招生計劃由院系按照“績效優先”的原則自主確定。師生雙選的具體時間、具體要求另行通知。
(五)體檢
錄取的考生應在開學報到時按要求完成體檢,凡體檢結果屬于教育部文件規定的不適宜相關專業錄取的考生,學校將取消其錄取資格。
七、考場規則及注意事項
(一)考場規則
1.考生應自覺服從復試小組、復試秘書等復試工作人員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礙工作人員履行職責,不得有非法操作等擾亂網絡考場秩序的行為。如不遵守考場紀律,不服從考務工作人員管理,有違紀、作弊等行為的,將按照《刑法修正案》(九)、《重慶市國家教育考試條例》、《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以及教育部相關文件要求進行處理并記入誠信電子檔案。涉嫌違法的,移送司法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追究法律責任。
2.考生提前準備好遠程復試所需的硬件設備,主動配合學校進行網絡測試和演練。凡因未參加網絡測試或測試后未按對設備和場地進行整改的考生,復試過程中出現任何系統問題而影響復試的,責任由考生自負。
3.考生須按規定上傳復試材料,主動接受資格審查。資格審查不合格者不予復試。對提供虛假信息或材料,一經核實將取消其復試資格、錄取資格、入學資格、學籍直至取消學歷學位,責任由考生自負。
4.本人憑準考證、有效居民身份證及其他要求的材料按規定時間進入候考區,聽從候考工作人員安排。保證設備電量充足,網絡連接正常。
5.遲到考生自動排在本組其他考生復試結束后復試,若本組復試結束時仍未到候考區,且電話無法聯系的,視為自動放棄。
6.復試過程中,考生保持緊急聯系電話通暢,關閉外放音樂、鬧鐘等可能影響面試的應用程序。考生須全程正對攝像頭保持坐姿端正,不得佩戴口罩,保證面部清晰可見。雙手和頭肩部完全呈現在視頻畫面正中間。不得攜帶和查看任何與考試內容相關的材料。復試全程房間內不得有其他人,不允許有其他聲音。不得由他人替考,也不得接受他人或機構以任何方式助考。復試期間視頻背景必須是真實環境,不允許使用虛擬背景、更換視頻背景。若有違反,視同作弊。
7.考生不得對復試內容錄音、錄像和錄屏,不得將相關信息泄露或傳播。復試過程中不傳謠、不信謠、不造謠。
(二)備用系統
1.備用平臺:備用復試系統為【騰訊會議】
2.啟用備用復試系統
根據學院研究生管理部門和復試小組研究決定是否啟動備用系統,學院將會通過學院官網或電話通知,請考生及時關注學院官網通知并保持電話暢通,準備好準考證和身份證。
(1)原2號機位設備保持不動,全程開啟攝像頭,關閉揚聲器、麥克風。
(2)原1號機位設備登錄復試秘書發送的騰訊會議ID號,進入候考室等待,全程開啟揚聲器、麥克風、攝像頭,面試序號與之前不變。
(3)面試環節,考生對著1號機位攝像頭出示準考證和身份證,考官核對身份信息,考生選擇考題并回答;
(4)面試結束,考生兩臺設備同時退出會議,不能再次進入。
八、異常情況及處理
1.出現復試系統異常情況
復試系統異常包括因網絡問題、遠程面試系統問題、突然停電等突發事件引起的系統音視頻效果極差、卡頓、掉線、崩潰等異常。當發生異常后,應采取以下措施:
(1)復試小組應暫停復試,立即電話或線上與考生溝通,及時找出故障原因、盡快采取措施、排除故障。
(2)如長時間未排除故障,由學院研究生管理部門和復試小組研究決定是否啟動備用系統。若不啟用或該生的備用系統無法正常使用時,則將該生排在本組最后一位重新抽題復試,該生已復試部分無效。
(3)若多名考生的主系統和備用系統均無法正常使用,則擇期復試,已完成復試的考生成績有效,并立即封存。
(4)所有異常處理須有記錄和錄像。
2.對其它無法預料外力所造成的復試中斷,由復試小組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對于因爭議較大而不能確定是否擬錄取的考生,學院研究生招生錄取工作領導小組有權決定對其再次組織復試。
九、其他事項
復試過程中,考生應規范言行舉止,如發現有異常違規行為,視為舞弊。考生不得對復試內容錄音、錄像和錄屏,不得將相關信息泄露或傳播。復試過程中不傳謠、不信謠、不造謠。
復試前、復試中有任何疑問,可咨詢:
基礎醫學院研究生招生咨詢電話:023-68485958;郵箱:879405042@qq.com
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電話:023-68485540。


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
2022年4月7日

添加重慶醫科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重慶醫科大學考研成績查詢、重慶醫科大學考研分數線、重慶醫科大學報錄比、重慶醫科大學考研群、重慶醫科大學學姐微信、重慶醫科大學考研真題、重慶醫科大學專業目錄、重慶醫科大學排名、重慶醫科大學保研、重慶醫科大學公眾號、重慶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重慶醫科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重慶醫科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重慶醫科大學

考研輔導班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