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網
中醫學院(新安學院)
針灸推拿學院(康復醫學院)
中西醫結合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藥學院
醫藥信息工程學院(網絡信息中心)
醫藥經濟管理學院
護理學院
人文與國際教育交流學院(國際合作中心)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安徽省中醫院)
- 中醫內科學
- 中醫外科學
- 中醫骨傷科學
- 中醫婦科學
- 中醫兒科學
- 中醫五官科學
- 針灸推拿學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專業學位)中醫內科學
- (專業學位)中醫外科學
- (專業學位)中醫骨傷科
- (專業學位)中醫婦科學
- (專業學位)中醫兒科學
- (專業學位)中醫五官科
- (專業學位)針灸推拿學
- (專業學位)中西醫結合
- (專業學位)全科醫學(中
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安徽省針灸醫院)
神經病學研究所
安徽中醫藥大學附屬蕪湖醫院(蕪湖市中醫醫院)
2021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研究生復試分數線)
一、教育部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中醫類各專業:總分299,40(單科滿分=100),120(單科滿分>100);
藥學、中藥學:總分299,41(單科滿分=100),123(單科滿分>100)。
管理學:總分341,48(單科滿分=100),72(單科滿分>100)。
二、我校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①一志愿線上生源充足的專業按照招生計劃的1.2倍確定進入復試的人數和初試總成績要求,單科成績執行教育部劃定的分數線。
②其余各專業均執行教育部劃定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③"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執行分數線:
醫學類:總分270分,34(單科滿分=100),120(單科滿分>100)
管理學:總分320,40(單科滿分=100),70(單科滿分>100)
滿足各專業成績要求的考生即可參加復試。
一志愿線上生源充足專業進入復試的初試總成績要求
院系所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總分 |
藥學院 | 100702 | 藥劑學 | 350 |
藥學院 | 100704 | 藥物分析學 | 310 |
藥學院 | 100800 | 中藥學(學術型)) | 321 |
一附院 | 105701 | 中醫內科學(專業學位) | 316 |
一附院 | 105702 | 中醫外科學(專業學位) | 342 |
一附院 | 105703 | 中醫骨傷科學(專業學位) | 331 |
一附院 | 105704 | 中醫婦科學(專業學位) | 342 |
一附院 | 105705 | 中醫兒科學(專業學位) | 341 |
一附院 | 105707 | 針灸推拿學(專業學位) | 331 |
一附院 | 105709 | 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學位) | 304 |
二附院 | 105707 | 針灸推拿學(專業學位) | 337 |
蕪湖市中醫院 | 105704 | 中醫婦科學(專業學位) | 333 |
1."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缺額3人。
2.各學院分專業缺額人數:
院系所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缺額 | 備注 |
中醫學院 | 100501 | 中醫基礎理論 | 2 | 學術型 |
中醫學院 | 100502 | 中醫臨床基礎 | 7 | 學術型 |
中醫學院 | 100503 | 中醫醫史文獻 | 9 | 學術型 |
中醫學院 | 100504 | 方劑學 | 7 | 學術型 |
中醫學院 | 100505 | 中醫診斷學 | 3 | 學術型 |
針灸推拿學院 | 100512 | 針灸推拿學 | 9 | 學術型 |
中西醫結合學院 | 100601 | 中西醫結合基礎 | 11 | 學術型 |
中西醫結合學院 | 100706 | 藥理學 | 8 | 學術型 |
藥學院 | 100701 | 藥物化學 | 10 | 學術型 |
藥學院 | 100703 | 生藥學 | 12 | 學術型 |
藥學院 | 100705 |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 4 | 學術型 |
藥學院 | 1007Z1 | 藥代動力學 | 5 | 學術型 |
藥學院 | 105500 | 藥學 | 36 | 專業學位 |
藥學院 | 105600 | 中藥學 | 29 | 專業學位 |
上海藥物研究所 | 105500 | 藥學 | 17 | 專業學位 |
上海藥物研究所 | 105600 | 中藥學 | 20 | 專業學位 |
中國中醫科學院 | 105600 | 中藥學 | 9 | 專業學位 |
護理學院 | 1005Z1 | 中醫護理學 | 3 | 學術型 |
護理學院 | 105400 | 護理學 | 6 | 專業學位 |
醫藥經濟管理學院 | 120402 |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 17 | 學術型 |
醫藥信息工程學院 | 1006Z1 | 中醫藥信息學 | 4 | 學術型 |
人文與國教院 | 1005Z2 | 中醫文化學 | 2 | 學術型 |
二附院 | 100512 | 針灸推拿學 | 7 | 學術型 |
一附院 | 100506 | 中醫內科學 | 3 | 學術型 |
一附院 | 100507 | 中醫外科學 | 5 | 學術型 |
一附院 | 100508 | 中醫骨傷科學 | 7 | 學術型 |
一附院 | 100511 | 中醫五官科學 | 3 | 學術型 |
一附院 | 100512 | 針灸推拿學 | 6 | 學術型 |
一附院 | 100602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8 | 學術型 |
一附院 | 105710 | 全科醫學 | 8 | 專業學位 |
神研所 | 100602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11 | 學術型 |
神研所 | 105709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3 | 專業學位 |
安醫附院高新區 | 100506 | 中醫內科學 | 2 | 學術型 |
安醫附院高新區 | 100602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2 | 學術型 |
安醫附院高新區 | 105709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3 | 專業學位 |
蕪湖市中醫院 | 105701 | 中醫內科學 | 2 | 專業學位 |
蕪湖市中醫院 | 105702 | 中醫外科學 | 2 | 專業學位 |
蕪湖市中醫院 | 105703 | 中醫骨傷科學 | 4 | 專業學位 |
蕪湖市中醫院 | 105705 | 中醫兒科學 | 3 | 專業學位 |
蕪湖市中醫院 | 105707 | 針灸推拿學 | 1 | 專業學位 |
蕪湖市中醫院 | 105709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5 | 專業學位 |
蕪湖市中醫院 | 105710 | 全科醫學 | 1 | 專業學位 |
六安市中醫院 | 105701 | 中醫內科學 | 4 | 專業學位 |
六安市中醫院 | 105702 | 中醫外科學 | 1 | 專業學位 |
六安市中醫院 | 105703 | 中醫骨傷科學 | 1 | 專業學位 |
六安市中醫院 | 105704 | 中醫婦科學 | 1 | 專業學位 |
六安市中醫院 | 105706 | 中醫五官科學 | 1 | 專業學位 |
太和縣中醫院 | 105701 | 中醫內科學 | 1 | 專業學位 |
太和縣中醫院 | 105702 | 中醫外科學 | 3 | 專業學位 |
太和縣中醫院 | 105703 | 中醫骨傷科學 | 4 | 專業學位 |
太和縣中醫院 | 105705 | 中醫兒科學 | 1 | 專業學位 |
太和縣中醫院 | 105706 | 中醫五官科學 | 1 | 專業學位 |
太和縣中醫院 | 105709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2 | 專業學位 |
2021年安徽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目錄
一、我校2021年擬招收碩士研究生1100人(含推免生、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招收推免生人數以實際確認錄取推免生人數為準,具體招生規模以教育部下達的指標為準。二、我校實行師生互選制,報名時須確定報考學院、專業和研究方向,不填導師姓名,入學后在本學院內進行師生互選,具體導師及研究方向以當年參加師生互選的導師情況為準。2021年第一附屬醫院的針灸推拿學、中西醫結合臨床等專業按研究方向分組進行復試,請考生務必準確填報研究方向。
三、標注▲符號的專業為省級重點學科。
四、自命題科目:
611中醫綜合(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中醫內科學、針灸學)
612西醫綜合(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內科學(含診斷))
613信息技術基礎(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微機原理)
614中醫文化綜合(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哲學基礎、中醫傳統文化概論)
615藥學綜合一(含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
616藥學綜合二(含中藥學、藥理學、藥用植物學)
617藥學綜合三(含藥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
618經濟學原理
308護理綜合(護理學基礎(含護理學導論)、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
349藥學綜合(含藥理學、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藥事法規)
350中藥專業基礎綜合(含中藥化學、中藥藥劑學、中藥鑒定學和中藥學)
801管理學原理
五、部分專業復試科目有多門選擇,請考生網報時選擇一門,填入備用信息欄。
單位代碼:10369 |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龍子湖路350號 | 郵政編碼:230012 | ||
聯系部門:研究生院 | 電 話:0551-68129404 | 聯 系 人:侯老師 | ||
院系所、專業 及研究方向 |
招生人數 | 考試科目 | 備注 | |
001中醫學院(新安學院) | ||||
100501▲中醫基礎理論 01中醫治則治法理論與實驗研究 02新安醫學特色理論與經驗研究 03中醫藏象理論與實質研究 04中醫基礎理論名詞術語內涵與外延研究 |
8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中醫基礎理論 |
|
100502中醫臨床基礎 01《傷寒論》《金匱要略》理論、文獻、臨床及實驗研究 02《溫病學》理論、文獻、臨床及實驗研究 03歷代醫家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研究 |
8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傷寒學或溫病學,任選一門 | |
100503中醫醫史文獻 01中國醫學史研究 02中醫文獻整理研究 03新安醫學研究(歷史、文獻、流派研究) |
8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中國醫學史 |
|
100504▲方劑學 01方劑的文獻與組方理論研究 02方劑的配伍規律研究 03方劑的臨床應用及療效客觀化研究 04方劑的方效機制及新藥研究 |
8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方劑學 | |
100505▲中醫診斷學 01證候規范化研究 02臟腑證候學基礎研究 03證候演變規律及機制研究 04中醫四診信息化智能化研究 |
6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中醫診斷學 |
|
002針灸推拿學院 (康復醫學院) | ||||
100512▲針灸推拿學 01腧穴主治規律及作用機制研究 02經脈-臟腑相關研究 03針灸臨床應用及機制研究 04針灸方法與技術的應用研究 05推拿臨床應用及機制研究 |
3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針灸學 |
|
003中西醫結合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 ||||
100601▲中西醫結合基礎 01針刺調整作用機制研究 02中醫證候流行病學研究 03中西醫結合防治代謝病機理研究 04方藥作用機理研究 |
1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或612西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生理學或生物化學,任選一門。 | |
100705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01抗真菌感染藥物研究與開發 02抗細菌生物膜藥物研究與開發 03腫瘤生化與藥物干預研究 04 腸道菌群失衡相關疾病的藥物干預研究 |
13 |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5藥學綜合一 或616藥學綜合二 或617藥學綜合三 |
復試專業課:微生物學或生物化學,任選一門。 | |
100706藥理學 01心血管藥理學 02 腫瘤藥理學 03內分泌及代謝藥理學 04生殖與內分泌藥理 |
9 |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5藥學綜合一 或616藥學綜合二 或617藥學綜合三 |
復試專業課:藥理學 | |
004藥學院 | ||||
100701藥物化學 01藥物設計及合成工藝研究 02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現代分離技術 03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結構修飾與改造 04制藥過程傳質與分離 |
17 |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5藥學綜合一 或616藥學綜合二 或617藥學綜合三 |
復試專業課:藥物化學、中藥化學或有機化學 ,任選一門。 | |
100702藥劑學 01藥物制劑新技術新劑型研究 02中藥新制劑新工藝研究 03生物技術藥物新劑型新工藝研究 04緩釋控釋制劑與生物藥劑學研究 05臨床藥劑學研究 06天然藥物與制劑藥代動力學研究 |
27 |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5藥學綜合一 或616藥學綜合二 或617藥學綜合三 |
復試專業課:藥劑學 | |
100703生藥學 01中藥與生態環境相關性及生物技術研究 02藥用植物生態、結構與質量研究 03中藥資源與質量分析研究 04中藥物質基礎研究與新藥開發 |
13 |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5藥學綜合一 或616藥學綜合二 或617藥學綜合三 |
復試專業課:中藥化學或生藥學,任選一門。 | |
100704藥物分析學 01藥物質量控制與評價 02藥物作用有效性與活性成分相關性研究 03藥物分析新技術和方法研究 |
13 |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5藥學綜合一 或616藥學綜合二 或617藥學綜合三 |
復試專業課:藥物分析學或中藥分析學,任選一門。 | |
100705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01生物體活性成分及作用機制研究 02生物合成與生物轉化 03作用于細菌生物膜藥物的研究與開發 |
5 |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5藥學綜合一 或616藥學綜合二 或617藥學綜合三 |
復試專業課:微生物或生物藥劑學與藥物動力學,任選一門。 | |
100706藥理學 01心血管藥理學 02 腫瘤藥理學 03內分泌及代謝藥理學 |
13 |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5藥學綜合一 或616藥學綜合二 或617藥學綜合三 |
復試專業課:藥理學 | |
1007Z1藥代動力學 01中藥及天然藥物藥代動力學研究 02化學藥物、生物藥藥代動力學研究 03新制劑(緩、控釋制劑)藥代動力學研究 04臨床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 |
8 |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5藥學綜合一 或616藥學綜合二 或617藥學綜合三 |
復試專業課:生物藥劑與藥物動力學 | |
100800▲中藥學 01中藥資源 02中藥化學 03中藥炮制 04中藥藥劑 05中藥藥理 06中藥分析 07中藥藥代動力學 |
70 |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5藥學綜合一 或616藥學綜合二 或617藥學綜合三 |
復試專業課:中藥藥理學或中藥化學,任選一門。 | |
105500藥學(專業學位) 01新藥研究與開發 02藥品生產與檢驗 03臨床藥學 04藥事管理與企業管理 |
50 |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49藥學綜合 |
復試專業課:藥劑學或藥物分析,任選一門。 |
|
105600▲中藥學(專業學位) 01藥用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 02中藥加工與提取分離 03中藥制劑與生產 04中藥質量評價與控制 05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 06中藥藥事與企業管理 |
4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50中藥專業基礎綜合 |
復試專業課:中藥藥理學或中藥化學,任選一門。 |
|
013中國中醫科學院 | ||||
105600中藥學(專業學位) 01藥用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 02中藥加工與提取分離 03中藥制劑與生產 04中藥質量評價與控制 05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 06中藥藥事與企業管理 |
1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50中藥專業基礎綜合 |
復試專業課:中藥藥理學或中藥化學,任選一門。 |
|
014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 | ||||
105500藥學(專業學位) 01新藥研究與開發 02藥品生產與檢驗 03臨床藥學 04藥事管理與企業管理 |
20 |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49藥學綜合 |
復試專業課:藥劑學或藥物分析,任選一門。 |
|
105600中藥學(專業學位) 01藥用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 02中藥加工與提取分離 03中藥制劑與生產 04中藥質量評價與控制 05中藥新藥研究與開發 06中藥藥事與企業管理 |
2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英語二 ③350中藥專業基礎綜合 |
復試專業課:中藥藥理學或中藥化學,任選一門。 |
|
005醫藥信息工程學院(網絡信息中心) | ||||
1006Z1中醫藥信息學 01遠程醫療系統的研發與應用 02醫學圖像識別與處理 |
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或612西醫綜合或613信息技術基礎 |
復試專業課:C程序設計 | |
006醫藥經濟管理學院 | ||||
120402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01衛生政策與管理(藥事管理) 02中醫藥健康管理 03中醫藥經濟管理 |
1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8經濟學原理 ④801管理學原理 |
復試科目:公共管理綜合 | |
007護理學院 | ||||
1005Z1中醫護理學 01中醫護理管理研究 02中醫護理教育研究 03中醫社區護理研究 04中醫臨床護理研究 |
1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8護理綜合 |
復試專業課:內科護理學 | |
105400護理(專業學位) 01內科護理 02外科護理 03婦產科護理 04兒科護理 05危重癥護理 06社區護理 07護理教育 |
3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8護理綜合 |
復試專業課:內科護理學 | |
008人文與國際教育交流學院(國際合作中心) | ||||
1005Z2中醫文化學 01中醫養生文化 02 “南新安,北華佗”醫學文化 03 中醫藥文化教育與傳播研究 |
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或614中醫文化綜合 |
復試專業課:中醫哲學基礎 | |
009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安徽省中醫院) | ||||
100506▲中醫內科學 01中醫藥防治老年病研究 02中醫藥防治呼吸病研究 03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病研究 04中醫藥防治腎病研究 05中醫藥防治脾胃病研究 06中醫藥防治內分泌疾病研究 07中醫藥防治風濕病研究 08中醫藥防治內科急癥研究 09中醫藥防治傳染病研究 10中醫藥防治血液病研究 11中醫藥防治危急重癥研究 12中醫藥防治生殖障礙及男科疾病研究 |
1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或612西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中醫內科學 |
|
100507▲中醫外科學 01中醫藥防治外科疾病研究 02中醫藥防治肛腸疾病研究 03中醫藥防治皮膚疾病研究 04中醫藥防治乳腺疾病研究 05中醫外治和外用藥物研究 06 中醫藥防治神經外科疾病研究 07中醫藥防治泌尿外科疾病研究 |
7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或612西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中醫外科學 06、07方向導師系安徽省武警醫院兼職導師 |
|
100508中醫骨傷科學 01中醫藥促進骨折愈合的臨床與實驗研究 02中醫藥防治軟組織損傷的臨床與實驗研究 03中醫藥防治頸肩、腰腿疼痛的臨床與實驗研究 04脊柱脊髓病的研究 05 骨關節疾病的研究 06創傷整復研究 07骨顯微外科臨床研究 08 手部創傷的研究 |
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或612西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中醫骨傷科學 07、08方向導師系洛陽正骨醫院、山東文登整骨醫院兼職導師 |
|
100509▲中醫婦科學 01中醫藥防治不孕、不育研究 02中醫藥防治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研究 03中醫藥防治女性生殖系統炎癥研究 |
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或612西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中醫婦科學 |
|
100510中醫兒科學 01中醫藥診治呼吸系統疾病研究 02中醫藥診治腎臟病研究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或612西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中醫兒科學 |
|
100511中醫五官科學 01中醫藥治療鼻科疾病研究 02中醫藥治療耳科疾病研究 03中醫藥治療咽喉病研究 04中西醫結合診治眼科疾病研究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或612西醫綜合 |
01-03方向復試專業課:中醫耳鼻咽喉科學, 04方向復試專業課:眼科學,導師系廣安門醫院兼職導師。 |
|
100512▲針灸推拿學 01針灸的臨床應用及機理研究 |
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或612西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針灸學 |
|
100602▲中西醫結合臨床 01錐體外系疾病(肝豆狀核變性、帕金森病)臨床與基礎研究 02腦血管病臨床與基礎研究 03認知障礙及神經變性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04睡眠障礙臨床與基礎研究 05中西醫結合防治腎臟疾病研究 06中西醫結合防治惡性腫瘤研究 07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肺急重癥臨床與基礎研究 08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疾病研究 |
1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或612西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內科學綜合(中醫內科學、西醫內科學各占50%)。 |
|
105701▲中醫內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藥防治老年病研究 02中醫藥防治呼吸病研究 03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病研究 04中醫藥防治脾胃病研究 05中醫藥防治內分泌疾病研究 06中醫藥防治風濕病研究 07中醫藥防治傳染病研究 08中醫藥防治血液病研究 09 中醫藥防治內科急癥研究 10 中醫藥防治危急重癥研究 11中醫藥防治生殖障礙及男科疾病研究 12中醫藥防治腎病研究 |
89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內科學 | |
105702▲中醫外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藥防治外科疾病研究 02中醫藥防治肛腸疾病研究 03中醫藥防治皮膚疾病研究 04中醫藥防治乳腺疾病研究 05中醫外治和外用藥物研究 |
28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外科學 | |
105703中醫骨傷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藥促進骨折愈合的臨床研究 02中醫藥防治軟組織損傷的臨床研究 03中醫藥防治頸肩、腰腿疼痛的臨床研究 04脊柱脊髓病的研究 05骨關節疾病的研究 06創傷整復研究 |
2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骨傷科學 |
|
105704▲中醫婦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藥防治不孕、不育研究 02中醫藥防治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研究 03中醫藥防治女性生殖系統炎癥研究 |
1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婦科學 | |
105705中醫兒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藥診治哮喘研究 02中醫藥診治腎臟病研究 |
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兒科學 | |
105706中醫五官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藥治療鼻科疾病研究 02中醫藥治療耳科疾病研究 03中醫藥治療咽喉病研究 |
1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耳鼻咽喉科學 | |
105707▲針灸推拿學(專業學位) 01針灸的臨床應用研究 |
17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針灸學 | |
105707▲針灸推拿學(專業學位) 02推拿(含小兒推拿)的臨床應用及機理研究 |
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針灸學 | |
105709▲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學位) 01錐體外系疾病(肝豆狀核變性、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 02腦血管病的臨床研究 03認知障礙及神經變性病的臨床研究 04睡眠障礙的臨床研究 |
4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內科學綜合(中醫內科學、西醫內科學各占50%)。 |
|
105709▲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學位) 05中西醫結合防治腎臟疾病研究 |
8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內科學綜合(中醫內科學、西醫內科學各占50%)。 |
|
105709▲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學位) 06中西醫結合防治惡性腫瘤研究 |
1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內科學綜合(中醫內科學、西醫內科學各占50%)。 |
|
105709▲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學位) 07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肺急重癥臨床與基礎研究 08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疾病研究 09中西醫防治婦產疾病 |
8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內科學綜合(中醫內科學、西醫內科學各占50%)。 |
|
105710 全科醫學(中醫,不授博士學位) 01社區及鄉鎮衛生服務中心各種常見病、多發病及慢性病的治療、管理及中醫藥研究 |
17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全科醫學和中醫內科學(一張卷) | |
010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安徽省針灸醫院) | ||||
100512▲針灸推拿學 01 針灸的臨床應用及機理研究 |
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或612西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針灸學 |
|
105707▲針灸推拿學(專業學位) 01針灸臨床應用研究 02推拿臨床應用研究 03小兒推拿的臨床應用及機理研究 |
7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針灸學 | |
011神經病學研究所 | ||||
100602▲中西醫結合臨床 09肝豆狀核變性中西醫結合臨床與基礎研究 10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疾病中西醫結合臨床與基礎研究 11癲癇中西醫結合臨床與基礎研究 12腦血管病中西醫結合臨床與基礎研究 13神經免疫性疾病中西醫結合臨床與基礎研究 14肌病中西醫結合臨床與基礎研究 15認知障礙、睡眠障礙中西醫結合臨床與基礎研究 16神經康復的中西醫結合臨床與基礎研究 |
1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或612西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內科學綜合(中醫內科學、西醫內科學各占50%)。 |
|
105709▲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學位) 10肝豆狀核變性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 11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疾病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 12 癲癇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 13腦血管病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 14神經免疫性疾病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 15肌病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 16認知障礙、睡眠障礙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 17神經康復的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 |
5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內科學綜合(中醫內科學、西醫內科學各占50%)。 |
|
012安徽中醫藥大學附屬蕪湖醫院(蕪湖市中醫醫院) | ||||
105701中醫內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腫瘤病臨床研究 02中醫心血管病臨床研究 03老年病臨床研究 04中風病、不寐病臨床研究 05中醫脾胃病臨床研究 06中醫重癥臨床研究 |
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內科學 | |
105702中醫外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藥防治外科疾病研究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外科學 | |
105703中醫骨傷科學(專業學位) 01老年骨病臨床研究 02脊柱病臨床研究 03關節病臨床研究 04創傷臨床研究 05骨顯微外科 |
6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骨傷科學 |
|
105704中醫婦科學(專業學位) 01不孕癥的中醫藥治療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婦科學 | |
105705中醫兒科學(專業學位) 01小兒脾胃病臨床研究 02小兒呼吸病臨床研究 03小兒注意不全多動癥臨床研究 |
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兒科學 | |
105707針灸推拿學(專業學位) 01常見病及一些疑難病的針灸治療 02針灸機理研究 |
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針灸學 | |
105709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學位) 01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腎衰 02中西醫結合防治糖尿病 03中西醫結合防治內分泌 04中西醫結合防治糖尿病腎病 05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內科 06中西醫結合血液免疫學 |
6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內科學綜合(中醫內科學、西醫內科學各占50%)。 |
|
105710 全科醫學(中醫,不授博士學位) 01全科醫學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全科醫學和中醫內科學(一張卷) | |
015安徽中醫藥大學附屬六安市中醫院 | ||||
105701中醫內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藥防治呼吸病研究 02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病研究 03中醫藥防治脾胃病研究 04中醫藥防治內分泌疾病研究 05中醫藥防治腎病研究 06中醫藥防治內科急癥研究 07中醫藥防治危急重癥研究 |
1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內科學 | |
105702中醫外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藥防治神經外科疾病研究 02中醫藥防治肛腸疾病研究 03中醫藥防治面部損容性皮膚疾病 |
4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外科學 | |
105703中醫骨傷科學(專業學位) 01 中醫藥促進骨折愈合的臨床研究 02 中醫藥預防頸肩、腰腿疼痛的臨床研究 03 骨關節疾病的臨床研究 04 脊柱病的臨床研究 05 老年髖部疾病的臨床研究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骨傷科學 | |
105704中醫婦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藥防治女性生殖系統炎癥研究 02中醫藥治療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研究 |
1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婦科學 | |
105706中醫五官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藥治療鼻科疾病研究 02中醫藥治療耳科疾病研究 03中醫藥治療咽喉病研究 |
1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耳鼻咽喉科學 | |
105707針灸推拿學(專業學位) 01針灸臨床應用研究 02推拿(含小兒推拿)的臨床應用及機理研究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針灸學 | |
105709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學位) 01腦血管病的臨床研究 02睡眠障礙的臨床研究 03錐體外系疾病(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 04中西醫結合防治惡性腫瘤研究 05中西醫結合治療腎臟疾病研究 |
7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內科學綜合(中醫內科學、西醫內科學各占50%)。 |
|
016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 | ||||
100506中醫內科學 01中醫藥防治腫瘤研究 02中醫藥防治血液病研究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或612西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中醫內科學 |
|
100602中西醫結合臨床 01中西醫結合治療燒傷研究 02中西醫結合治療咽喉病研究 03中西醫結合治療耳科疾病研究 04中西醫結合防治危急重癥研究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11中醫綜合或612西醫綜合 |
復試專業課:內科學綜合(中醫內科學、西醫內科學各占50%)。 |
|
105701中醫內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藥防治腫瘤研究 02中醫藥防治血液病研究 |
7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內科學 | |
105709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學位) 01中西醫結合治療燒傷研究 02中西醫結合治療咽喉病研究 03中西醫結合治療耳科疾病研究 04中西醫結合防治危急重癥研究 |
8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內科學綜合(中醫內科學、西醫內科學各占50%)。 |
|
017安徽中醫藥大學附屬太和縣中醫院 | ||||
105701中醫內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藥防治心血管病研究 02 中醫藥防治腫瘤研究 |
6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內科學 |
|
105702中醫外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藥防治外科疾病研究 |
3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外科學 |
|
105703中醫骨傷科學(專業學位) 01脊柱脊髓病研究 02骨關節疾病研究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骨傷科學 | |
105705中醫兒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藥診治小兒肺系疾病臨床研究 02中醫藥診治小兒皮膚病臨床研究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兒科學 | |
105706中醫五官科學(專業學位) 01中醫藥治療鼻病研究 |
2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中醫耳鼻咽喉科學 | |
105709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學位) 01中西醫結合防治腎臟疾病研究 02認知障礙及神經變性病的臨床研究 03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病研究 04中西醫結合防治腦血管病研究 05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疾病研究 |
10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6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 或307臨床醫學綜合能力(中醫) |
復試專業課:內科學綜合(中醫內科學、西醫內科學各占50%)。 |
|
安徽中醫藥大學2021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安徽中醫藥大學創建于1959年,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是全國較早開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1981年首批獲碩士學位授權,1999年開始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2008年獲得開展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資格,2013年被教育部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安徽)基地、國家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建有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醫教研平臺57個。2014年學校被列入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
學校現占地總面積1269.68畝,有少荃湖、梅山路、史河路、六安路四個校區。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8907萬元。圖書館藏書201.55萬冊,古籍部珍藏古籍線裝書3.3萬冊,是“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中藥標本中心臘葉標本室儲藏了15萬份藥用植物臘葉標本,是全國醫藥院校珍藏標本最豐富的標本室。新安醫學文化中心是安徽省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學校現有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藥學、公共管理等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國內一流學科B類項目1個,安徽省高峰學科建設計劃項目1個,安徽省學科建設重大項目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7個。安徽省A類重點學科1個,安徽省B類重點學科12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7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建設專科21個、安徽省中醫藥重點專科23個。
目前,學校已發展成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相關學科協調發展,辦學層次齊全,中醫藥特色鮮明的高等中醫藥院校。
歡迎廣大優秀考生報考我校2021年碩士研究生!
一、招生計劃
我校2021年擬招收碩士研究生1100人(含推免生、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招收推免生人數以實際確認錄取推免生人數為準,具體招生規模以教育部下達的指標為準。
二、報考條件
(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5.報考我校中醫碩士(臨床專業學位各專業,代碼1057開頭)的考生,需符合報考專業對應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報考條件,滿足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相關要求。成教、自考和網絡教育的本科考生需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
在培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已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人員不得報考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退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自退出之日起3年內不得以專碩研究生并軌身份再度進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6.報考中醫學各專業(代碼1005開頭,1005Z2中醫文化學專業除外)、中西醫結合各專業(代碼1006開頭,1006Z1中醫藥信息學專業除外)的考生需具有醫學教育背景。
7.根據訂單定向生有關政策規定,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在畢業前和協議規定服務期(6年)內,不得報考脫產研究生。
(二)推薦免試:我校2021年各專業均接收推免生,考生須為經本科畢業學校(具有開展推免工作資格的高校)選拔并確認資格的推免生。具體詳見我校2021年接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三、報考事項
(一)網上報名。
1.網上報名時間: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報名流程:
考生應在規定時間內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在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報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注意事項:
(1)我校實行師生互選制,報名時須確定報考學院、專業和研究方向,不填導師姓名,入學后在本學院內進行師生互選,具體導師及研究方向以當年參加師生互選的導師情況為準。2021年第一附屬醫院的針灸推拿學、中西醫結合臨床等專業按研究方向分組進行復試,請考生務必準確填報研究方向。導師簡介可在我校研究生院網站“專業與導師”網頁查詢。
(2)所報考專業的復試科目有多門課程時,請根據個人情況自行選擇一門,并填入備用信息欄。
(3)考生報名時只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待考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招生單位的調劑辦法、計劃余額等信息,按相關規定填報調劑志愿。
(4)考生要如實填寫學習情況,準確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5)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于2020年11月10日前向我校提供權威機構出具的認證報告,未提供報告者不準予考試。
(6)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我校報考條件者。考生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
(7)考生應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選擇填報志愿,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或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造成不能現場確認、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8)考生報名時須簽署《考生誠信考試承諾書》并遵守相關約定及要求。
其他網上報名有關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詳見《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及“研招網”報考須知,請在“研招網”查閱。
(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應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或到報考點指定地點現場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確定和發布,請考生及時關注考試公告。
2.考生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應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當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3.所有考生均應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考生應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5.考生應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三)報考資格審查:
學校根據教育部規定對考生報考信息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材料進行全面審查,確定考生的考試資格。考生填報的報名信息與報考條件不符的,不準予考試。
(四)下載打印準考證
考生應當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間,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請各位考生及時將準考證電子版妥善備份。
四、入學考試
1.初試時間:2020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以北京時間為準,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2.初試時間及科目。
12月26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論
12月26日下午外國語
12月27日上午業務課一
12月27日下午業務課二
每科考試時間為3小時。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3.初試自命題業務課:
611中醫綜合(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中醫內科學、針灸學)
612西醫綜合(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內科學(含診斷))
613信息技術基礎(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微機原理)
614中醫文化綜合(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哲學基礎、中醫傳統文化概論)
615藥學綜合一(含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
616藥學綜合二(含中藥學、藥理學、藥用植物學)
617藥學綜合三(含藥理學、生理學、生物化學)
618經濟學原理
308護理綜合(護理學基礎(含護理學導論)、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
349藥學綜合(含藥理學、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藥事法規)
350中藥專業基礎綜合(含中藥化學、中藥藥劑學、中藥鑒定學和中藥學)
801管理學原理
4.復試錄取:復試時間、地點、內容、方式、成績使用辦法、組織管理等由我校按教育部有關規定自主確定,復試辦法和程序在復試前公布。復試調劑工作預計將于2021年3月中下旬開展,全部復試工作在2021年4月底前完成。
五、學習方式及學制
我校2021年招生計劃均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制為3年。
六、學費標準
學術學位研究生8000元/生/學年,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11000元/生/學年,護理、藥學、中藥學專業學位研究生10000元/生/學年,可分學年交。
七、獎助體系
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完善我校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吸引優質生源,我校近年來逐步建立健全了全日制研究生獎助體系,主要包括: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研究生國家助學金、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研究生新生獎學金、研究生科技創新獎學金、研究生專項獎學金、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津貼及特困補助等。詳細內容在我校研究生院網站查閱。
八、住宿
藥學、中藥學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要在少荃湖校區住宿和培養,中醫類碩士研究生主要在梅山路和史河路校區住宿和培養,錄取到合肥市外聯合培養單位的研究生在聯合培養單位住宿和培養。
九、聯系方式
地址:合肥市龍子湖路350號,郵編:230012
電話:0551-68129404
郵箱:yzb@ahtcm.edu.cn
聯系人:侯老師
2020年安徽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復試調劑通知
各位考生:
截至5月30日,我校藥學院的藥物分析學、藥理學各有1個缺額、中藥學專碩有13個缺額,蕪湖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學(專碩)、全科醫學(專碩)各有1個缺額。大學生退役士兵計劃缺額一人,可選擇以上任一專業。5月30日下午16點開放調劑,5月31日上午9點關閉,31日根據考生申請情況擇優確定復試名單。
有意向的考生請盡快從研招網調劑系統填報調劑申請,并及時關注網站回復。
截至5月30日,我校藥學院的藥物分析學、藥理學各有1個缺額、中藥學專碩有13個缺額,蕪湖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學(專碩)、全科醫學(專碩)各有1個缺額。大學生退役士兵計劃缺額一人,可選擇以上任一專業。5月30日下午16點開放調劑,5月31日上午9點關閉,31日根據考生申請情況擇優確定復試名單。
有意向的考生請盡快從研招網調劑系統填報調劑申請,并及時關注網站回復。
2020年安徽中醫藥大學5月20日-26日調劑考生繳費通知
各位調劑考生:我校2020年參加復試的考生應繳納費用60元,請務必在5月29日之前完成繳費。繳費方式:使用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完成繳費。詳細流程可參考5月15日發布的繳費通知。
2020年安徽中醫藥大學附屬六安市中醫院碩士研究生補錄復試方案
安徽中醫藥大學附屬六安市中醫院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第一次復試已結束,經統計各專業擬錄取情況,目前仍有部分專業方向缺額,具體缺額計劃如下:院系所 | 學科 | 方向 | 計劃(專業學位) |
六安市中醫院 | 中醫外科學 | 神經外科 | 2 |
中醫五官科學 | 耳鼻咽喉科 | 1 | |
中西醫結合臨床 | 腫瘤方向 | 3 |
現擬進行第二次復試,具體通知如下:
一、調劑考生
1.考生來源: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相應專業未錄取考生。
2.調劑復試比例:按不低于1:2的比例進行差額復試。
3.調劑標準:按考生初試總分擇優進行調劑。二、復試時間
2020年5月27日下午14:30-18:00。
三、復試流程
本次復試采取“網絡遠程復試”方式進行,網絡遠程復試平臺為中國移動安徽中醫藥大學云考場。具體復試流程如下:
1.資格審核:2020年5月27日上午參加本次復試的考生(名單見附表)登錄考試系統上傳審核材料,考點進行確認。
2.復試:2020年5月27日下午14:30考生在線報到,考生需手持身份證及準考證配合進行報考資格在線審查。
四、復試面試要求:
(一)面試順序:
考生復試次序分學科隨機確定,具體分組及名單見附表。
(二)每生面試時間及流程
1.每生面試時間一般為20分鐘;
2.復試具體流程如下:
(1)中英文自我介紹
(2)必答題
(3)自由問答
(三)評分標準
1.滿分100分。
2.所有復試專業英語口語20分、必答題40分、自由問答20分、綜合素質20分。
3.各考官獨立打分,取平均分四舍五入后保留1位小數為復試成績。
五、聯系方式
六安市中醫院科教科電話:0564-3313309 儲老師、張老師
六安市中醫院監察科電話:0564-3597393
學校紀委辦公室電話:0551-68129047,郵箱:azyjwb@163.com
研究生院招生辦電話:0551-65169039,郵箱:yzb@ahtcm.edu.cn
2020年5月27日
2020年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批調劑考生請注意
發布者:研究生院發布時間:2020-05-26瀏覽次數:228
各位考生請務必關注碩士點所在學院網站的復試通知,及時登錄復試云平臺,按要求提交資格審核材料。已經在一附院復試過,現調劑一附院其他專業的考生可不再提交資格審核材料。目前臨床專業尚有部分考生未按學院要求登錄平臺,請盡快完成,https://www.azyfy.com/list/247/95117.html (關于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20年碩士研究生第二輪復試考試資格審核與模擬測試的通知)
放棄調復試的考生也請及時告知相關學院老師。
放棄調復試的考生也請及時告知相關學院老師。
2020年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復試調劑通知(二)
各位考生:我校5月20日開始調劑的部分專業已于21日調劑結束,其中中醫藥信息學、生藥學、藥物代謝動力學首批調劑后仍有缺額,繼續從21日下午16:00開放調劑,截止時間5月22日上午9點。
5月22日中午12點后將開放其他有缺額專業的調劑,截止時間5月23日中午12點,到時未調劑滿的專業繼續調劑。具體專業、缺額及時間以研招網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發布的為準,請考生及時查閱申請。5月23日下午至5月24日,整理各專業申請情況,擇優確定復試考生。
校內外符合條件的考生均可申請調劑我校,具體要求詳見我校調劑復試辦法(https://yz.chsi.com.cn/sch/tjzc.do?schId=368245&infoId=2397126878&method=viewPub&categoryId=671429&mindex=12),請考生務必仔細閱讀,在規定時間內登錄調劑系統申請。
2020年安徽中醫藥大學調劑復試辦法
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經學校研究生復試領導小組會議決定,現將我校調劑工作通知如下:
一、調劑基本條件:
(一)滿足我校招生簡章規定的調入專業的初試報考條件。
(二)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調劑復試考生須滿足以下基本條件
1.初試成績符合國家一區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2.第一志愿報考專業與申請調入專業相同或相近;
3.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的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統考科目原則上應相同。
(三)調劑"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醫學類專業滿足分數線:總分270分,38(單科滿分=100),123(單科滿分>100)
二、調劑程序
調劑工作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的調劑服務系統進行,按照教育部要求,調劑系統持續開放時間不低于12小時。考生在規定時間內通過調劑系統填報調劑志愿,每生一次僅可填報我校一個志愿。如填報多個志愿,則默認服從學校調劑。
我校將根據相關規定,對符合調劑要求的考生按初試成績擇優遴選進入復試,并通過調劑系統向考生發送復試通知,考生需在規定時間內在調劑系統予以確認,超時不確認的視為放棄調劑。考生提交申請48小時后,未收到復試通知的,可自行選擇調劑其他單位。
三、可調劑專業及要求
我校已公布的有缺額專業均接受調劑。
四、調劑時間
首批調劑在20日開放,開放時間12小時。如第一輪復試結束仍有缺額,則進行再次調劑,具體時間另行公布。各專業的具體調劑時間有差別,請考生注意關注我校研究生院網站信息。
五、調劑復試辦法
1.調劑復試比例:由于調劑考生可申請多個招生單位,存在不確定因素,所以調劑復試比例將適度增大,一般不低于1:1.5,具體將綜合學科缺額人數及申請考生的情況確定。
2.調劑考生的復試內容、成績計算辦法及其他復試要求,與一志愿考生一致。詳細內容見我校2020年復試錄取辦法。
少數專業調劑復試后合格生源不足時,研究生院將收回剩余計劃進行二次分配。調劑"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優先參加復試。
六、新增計劃單列聯合培養單位考生調劑
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復試考生從中藥學專碩的一志愿考生和調劑考生產生。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復試考生分別從藥學專碩和中藥學專碩的一志愿考生和調劑考生產生。
在同一批次,考生只能申請參加一個培養單位的復試,按分數擇優確定復試考生。因系統內缺額只能在我校藥學院的專業發布,考生通過調劑服務系統申請時,請務必注明調劑的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上海藥物所、藥學院),未注明的默認為服從我校調劑。
七、聯系方式
電話:0551-68129404
部門:研究生院招生辦
(一)滿足我校招生簡章規定的調入專業的初試報考條件。
(二)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調劑復試考生須滿足以下基本條件
1.初試成績符合國家一區初試成績基本要求;
2.第一志愿報考專業與申請調入專業相同或相近;
3.第一志愿報考專業的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統考科目原則上應相同。
(三)調劑"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醫學類專業滿足分數線:總分270分,38(單科滿分=100),123(單科滿分>100)
二、調劑程序
調劑工作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的調劑服務系統進行,按照教育部要求,調劑系統持續開放時間不低于12小時。考生在規定時間內通過調劑系統填報調劑志愿,每生一次僅可填報我校一個志愿。如填報多個志愿,則默認服從學校調劑。
我校將根據相關規定,對符合調劑要求的考生按初試成績擇優遴選進入復試,并通過調劑系統向考生發送復試通知,考生需在規定時間內在調劑系統予以確認,超時不確認的視為放棄調劑。考生提交申請48小時后,未收到復試通知的,可自行選擇調劑其他單位。
三、可調劑專業及要求
我校已公布的有缺額專業均接受調劑。
四、調劑時間
首批調劑在20日開放,開放時間12小時。如第一輪復試結束仍有缺額,則進行再次調劑,具體時間另行公布。各專業的具體調劑時間有差別,請考生注意關注我校研究生院網站信息。
五、調劑復試辦法
1.調劑復試比例:由于調劑考生可申請多個招生單位,存在不確定因素,所以調劑復試比例將適度增大,一般不低于1:1.5,具體將綜合學科缺額人數及申請考生的情況確定。
2.調劑考生的復試內容、成績計算辦法及其他復試要求,與一志愿考生一致。詳細內容見我校2020年復試錄取辦法。
少數專業調劑復試后合格生源不足時,研究生院將收回剩余計劃進行二次分配。調劑"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優先參加復試。
六、新增計劃單列聯合培養單位考生調劑
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復試考生從中藥學專碩的一志愿考生和調劑考生產生。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復試考生分別從藥學專碩和中藥學專碩的一志愿考生和調劑考生產生。
在同一批次,考生只能申請參加一個培養單位的復試,按分數擇優確定復試考生。因系統內缺額只能在我校藥學院的專業發布,考生通過調劑服務系統申請時,請務必注明調劑的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上海藥物所、藥學院),未注明的默認為服從我校調劑。
七、聯系方式
電話:0551-68129404
部門:研究生院招生辦
2020年安徽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考研復試咨詢方式
十、咨詢、監督聯系方式研究生院招生辦 電話:0551-68129404,郵箱:yzb@ahtcm.edu.cn
學校紀委 電話:0551-68129047,郵箱:azyjw@ahtcm.edu.cn,
學校地址:合肥市新站區前江路1號,郵編230012。
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安徽中醫藥大學考研網由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 安徽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網
- 學校網址:www.ahtcm.edu.cn/
- 研究生院網址:yjsb.ahtcm.edu.cn
- 聯系電話:0551-5169039
- 郵箱:yzb@ahtcm.edu.cn
- 通訊地址:合肥市梅山路10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