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作物科學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福建農林大學/5.jpg)
福建農林大學研究生作物科學學院招生咨詢聯系電話
作物科學學院 0591-83789481、83789480地址:福建農林大學明德樓
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考研第一批擬錄
2015年研究生入學考試工作,經初試、復試環節的測試,按照實施細則中錄取辦法“各專業按照考生總成績排名,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其中,總成績=初試成績(折合成百分制)×初試成績權重50%+復試成績×復試成績權重50%”的計算辦法,現將擬錄取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2015年3月23日至2015年4月1日,如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如實反映。聯系人:張老師,聯系電話:0591-83789481
因體檢結果未知,具體錄取名單和專業以學校招生辦最終公示名單為準。
附件: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2015年碩士研究生第一批擬錄取名單公示
2015年作物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一志愿擬錄取名單
序號 | 專業排名 | 考生編號 | 姓名 | 考生類型 | 一志愿報考專業代碼 | 一志愿報考專業 | 擬錄取專業代碼 | 擬錄取專業名稱 | 復試成績 | 總成績 | 備注 |
1 | 1 | 103895210101006 | 程光遠 | 一志愿上線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83.8 | 81.4 | |
2 | 2 | 103895210101004 | 蘇煒華 | 一志愿上線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85.2 | 79.9 | |
3 | 3 | 103895210101003 | 余換新 | 一志愿上線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81.4 | 77.6 | |
4 | 4 | 103895210101005 | 徐倩 | 一志愿上線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79.4 | 72.6 | |
5 | 5 | 103895210101002 | 劉迪 | 一志愿上線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83.7 | 71.6 | |
6 | 6 | 103895210101007 | 彭磊 | 一志愿上線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79.6 | 69.3 | |
7 | 7 | 103895210101001 | 余文昌 | 一志愿上線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78.3 | 67.3 | |
8 | 1 | 103895210102006 | 侯金祥 | 一志愿上線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85.4 | 76.4 | |
9 | 2 | 103895210102008 | 候新坡 | 一志愿上線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85.5 | 75.1 | |
10 | 3 | 103895210102002 | 于世波 | 一志愿上線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78.5 | 73.1 | |
11 | 4 | 103895210102003 | 朱專為 | 一志愿上線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75.9 | 69.9 | |
12 | 5 | 103895210102011 | 王春風 | 一志愿上線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79.1 | 66.1 | |
13 | 1 | 103895210104009 | 吳雪娟 | 一志愿上線 | 095101 | 作物 | 095101 | 作物 | 88.7 | 82.1 | |
14 | 2 | 103895210104007 | 陳夏 | 一志愿上線 | 095101 | 作物 | 095101 | 作物 | 80 | 69.3 | |
15 | 3 | 103895210104011 | 胡瓏瀚 | 一志愿上線 | 095101 | 作物 | 095101 | 作物 | 76.7 | 66.1 | 同等學力加試兩門均合格 |
16 | 4 | 103895210104003 | 王榕璋 | 一志愿上線 | 095101 | 作物 | 095101 | 作物 | 74.1 | 64.0 |
2015年作物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調劑生擬錄取名單(第一批)
序號 | 成績排序 | 考生編號 | 姓名 | 考生類型 | 一志愿報考專業代碼 | 一志愿報考專業 | 擬錄取專業代碼 | 擬錄取專業名稱 | 復試成績 | 總成績 |
1 | 1 | 102845213016141 | 王鵬喜 | 調劑生 | 071001 | 植物學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83.8 | 72.6 |
2 | 2 | 100195037012566 | 鄭小雅 | 調劑生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84.5 | 70.0 |
3 | 3 | 103075888881933 | 羅玲 | 調劑生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82.3 | 69.8 |
4 | 4 | 103075888882006 | 孫松 | 調劑生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77.3 | 69.6 |
5 | 5 | 103355000908958 | 劉翠翠 | 調劑生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80.4 | 69.2 |
6 | 6 | 103075888881824 | 羅群 | 調劑生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80.8 | 68.5 |
7 | 7 | 100195035012441 | 何陳玲 | 調劑生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82.1 | 68.0 |
8 | 8 | 103075888882088 | 張晟鋮 | 調劑生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84.7 | 67.9 |
9 | 9 | 103075888882093 | 李雪停 | 調劑生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77.6 | 66.0 |
10 | 10 | 105045210131229 | 章珍 | 調劑生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78.6 | 65.1 |
11 | 11 | 105045210131184 | 施航 | 調劑生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75.5 | 64.5 |
12 | 1 | 103075888880720 | 張夢旭 | 調劑生 | 071005 | 微生物學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83.6 | 72.4 |
13 | 2 | 105045210131137 | 何建宇 | 調劑生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82.7 | 67.9 |
14 | 3 | 103075888881953 | 潘明明 | 調劑生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79.3 | 67.2 |
作物科學學院
2015年3月23日
相關鏈接:
| | | |
| |
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考研第二批擬錄
2015年研究生入學考試工作,經初試、復試環節的測試,按照實施細則中錄取辦法“各專業按照考生總成績排名,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其中,總成績=初試成績(折合成百分制)×初試成績權重50%+復試成績×復試成績權重50%”的計算辦法,現將擬錄取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2015年3月26日至2015年4月4日,如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如實反映。聯系人:張老師,聯系電話:0591-83789481
因體檢結果未知,具體錄取名單和專業以學校招生辦最終公示名單為準。
2015年作物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調劑生擬錄取名單(第二批)
序號 | 成績排序 | 考生編號 | 姓名 | 考生類型 | 一志愿報考專業代碼 | 一志愿報考專業 | 擬錄取專業代碼 | 擬錄取專業名稱 | 復試成績 | 總成績 |
1 | 1 | 105645200001490 | 馬晶晶 | 調劑生 | 071001 | 植物學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85.3 | 73.0 |
2 | 2 | 102845213011410 | 詹長遠 | 調劑生 | 071001 | 植物學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78.0 | 71.3 |
3 | 3 | 144305100000412 | 張玉丹 | 調劑生 | 071007 | 遺傳學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84.0 | 70.2 |
4 | 4 | 103075888881775 | 葛紅柳 | 調劑生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79.4 | 68.4 |
5 | 5 | 103075888882050 | 郭明亮 | 調劑生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79.5 | 68.4 |
6 | 6 | 100225410302310 | 王帥印 | 調劑生 | 090706 |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80.5 | 68.1 |
7 | 7 | 103075888881899 | 翁群清 | 調劑生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82.5 | 68.0 |
8 | 8 | 103075888882024 | 許蓉蓉 | 調劑生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79.6 | 67.5 |
9 | 9 | 103075888881892 | 李竹 | 調劑生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76.8 | 67.5 |
10 | 10 | 107125141031328 | 劉勤政 | 調劑生 | 0902Z1 | 設施園藝學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79.8 | 66.3 |
11 | 1 | 102845212816026 | 周桐宇 | 調劑生 | 070601 | 氣象學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81.4 | 73.3 |
12 | 2 | 106115026070020 | 肖乃衍 | 調劑生 | 071000 | 生物學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80.0 | 68.7 |
13 | 3 | 105045210131155 | 李鵬輝 | 調劑生 | 090102 | 作物遺傳育種 | 090101 |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 82.2 | 68.2 |
14 | 1 | 103075888883818 | 胡曉旭 | 調劑生 | 095113 | 食品加工與安全 | 095101 | 作物 | 82.4 | 75.9 |
作物科學學院
2015年3月26日
相關鏈接:
| | | |
| |
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考研破格復試申
根據《福建農林大學2015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復試錄取辦法》中對破格復試的條件要求,經學生申請,院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議通過,楊晟、石巖兩位同學獲得破格復試資格,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15年3月24日至4月2日。如有疑問,可向我院教務辦反映。
聯系電話:0591—83789481
2015年破格復試申請名單:
1、楊晟,總分298,英語差國家線4分,申請破格復試專業:作物遺傳育種;
2、石巖,總分262,英語差國家線1分,申請破格復試專業:作物遺傳育種。
作物科學學院
2015年3月24日
相關鏈接:
| | | |
| |
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導師林文雄
姓名:林文雄
性別:男
職稱:教授
學院:作物科學學院
研究方向:植物生理與分子生態學、農業生態學
一. 個人簡況:
林文雄,男,1957年5月生,現任福建農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授、研究生導師。1982年本科畢業于福建農學院農學專業,1989年獲福建農業大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專業碩士學位,1995年獲福建農林大學作物遺傳與育種學專業博士學位。1993年和1997年分別以訪問學者和博士后身份赴韓國慶北大學農學院開展研修工作,2007年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美國UCLA開展合作研究。歷任福建農業大學農學系副主任(主持)、科研處處長、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等職務,2008年9月任福建農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系“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青年骨干教師,2010年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福建省優秀教師,第五屆福建省教學名師,福建農林大學生態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學科(術)帶頭人,生態學國家精品課程主持人;兼任中國生態學會理事、中國生態學會農業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化學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作物學會栽培委員會水稻學組副組長、中國植保學會化感作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Journal of Integrated Omics 亞洲區副主編、教育部科技論文在線“生態學”和“作物學”方向專家、《中國生態農業學報》編委、第4屆《應用生態學報》編委、《生態學報》編委、《作物學報》編委、《生態學雜志》編委、《中國農學通報》副主編、《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副主編、《福建林學院學報》編委、第2屆全國農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福建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等。長期從事水稻生理與分子生態學、作物化感作用與生態農業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近五年先后主持國家和部省級科研課題20多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著200多篇(部),獲農業部豐收計劃一等獎1項、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先后指導博碩士研究生100多人、博士后10人。
二. 承擔課程:
1、分子生態學
2、高級栽培學
3、作物生理學
4、作物生理與分子生態學進展
5、作物栽培理論與實踐
6、現代生態學
7、生態系統生態學
8、草業科學導論
9、草地資源與管理
10、草坪草的養護與管理
11、生物專業英語
三. 研究方向和領域:
植物生理與分子生態學、農業生態學
四.近5年主要承擔課題:
1、Lsi1基因對水稻抗UV-B輻射的調節機制研究(30971737)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0-2012
2、不同供氮條件下水稻強弱勢粒灌漿的分子機理研究(30871494)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9-2011
3、氮素營養調控化感水稻抑草作用的分子機理研究(30471028)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5-2007
4、水稻對UV-B輻射脅迫響應的分子機理研究(30571103)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5-2008
5、水稻對UV-B輻射脅迫響應的差異蛋白組學分析(20050389004)主持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2006-2009
6、Lsi1調節水稻抗UV-B輻射的分子生態機制研究(20093515110009)主持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2009-2012
7、水稻強弱勢粒灌漿差異的分子生態學研究(200803890006)主持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2009-2011
8、水稻新品種(組合)高效生產與加工技術(2004NZ01-4)主持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2004-2007
9、高r-氨基丁酸萌芽糙米專用品種的篩選與開發(2010N5004)主持福建省科技廳項目,2010-2012
五. 科研成果:
1、水稻化感作用的分子生態學研究,2007年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2、無公害優質稻米高產高效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2008年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3、福建地道藥材蓮子GAP關鍵技術研究,2007年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二)
4、水稻旱育稀植增產機理研究與應用,2001年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5、福建省主要生態農業模式研究應用,2003年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一)
6、節水灌溉自動化控制系統研究與應用,2004年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二)
六. 教學成果:
1、國家理科基地生物學人才培養理論與實踐,2005年福建省高等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
2、海峽西岸理農結合型生物學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2009年福建省高等教育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七.代表性論著:
1、Characterization of Metaproteomics in Crop Rhizospheric Soil.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2011,10, 32–940 (SCI收錄,IF=5.46)
2、Comparative Metaproteomic Analysis on Consecutively Rehmannia glutinosa-Monocultured Rhizosphere Soil. Journal of PloS ONE.2011,6(5): e20611 (SCI收錄,IF=4.41)
3、Identification of autotoxic compounds in fibrous roots of Rehmannia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J]. PLoS ONE, 2012, 7(1): e28806 (SCI收錄,IF=4.41)
4、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lotus seed of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from outer space mutation.Food Chemistry.2007,105(2):540-547 (SCI收錄,IF=3.457)
5、Allelopathic enhancement and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rice under low nitrogen treatment.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2008,34:688-695 (SCI收錄,IF=2.486)
6、Herbicidal effect of a combination of oxygenic terpenoids on barnyardgrass (Echinochloa crus-galli).Weed Research 2009,49:183-19 (SCI收錄,IF=2.033)
7、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allelopathy in rice(Oryza sativa L.) induced by exogenous Salicylic acid.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09,57:163-172 (SCI收錄,IF=1.629)
8、UV-induced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rice cultivars analyzed by SSH 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09,59:245-253 (SCI收錄,IF=1.629)
9、Genomic analysis of allelopathic response to low nitrogen and barnyardgrass competition in rice. Plant Growth Regulation.2010,61:277-286 (SCI收錄,IF=1.629)
10、Suppression and overexpression of Lsi1 induce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rice under ultraviolet radiation. Plant Growth Regulation.011,65(1):1-10(SCI收錄,IF=1.629)
11、Differential Proteomic Analysis of Temperature-Induced Autolysis in Mycelium of Pleurotus tuber-regium. Current Microbiology.2011,62:1160-1167(SCI收錄,IF=1.509)
12、Effects of two species of inorganic arsenic on the nutrientphysiology of rice seedlings.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2010,32:245-251(SCI收錄,IF=1.343)
13、Positive allelopathic stimulation and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chyranthe under continuous monoculture.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 2011,33:2339-2347(SCI收錄,IF=1.343)
14、A proteomic analysis of leaf responses to enhanced ultraviolet-B radiation in two rice (Oryza sativa L.) cultivars differing in UV sensitivity.Journal of Plant Biology. 2011,54:251-261 (SCI收錄,IF=0.964)
15、Effects of Phosphorus levels on allelopathic potential of rice co-cultured with barnyardgrass. Allelopathy Journal.2007,19(2):393-402(SCI收錄,IF=0.678)
16、Analysis of epistatic effect and QTL interactions with environment for allelopathy in rice (Oryza sativa L.).Allelopathy Journal.2007,20(2):259-268(SCI收錄,IF=0.678)
17、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allelopathic rice accessions to low phosphorus stress. Allelopathy Journal.2009,23(2): 175-184 (SCI收錄,IF=0.678)
18、Effects of allelopathic rice on barnyard grass stress: I.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Allelopathy Journal.2010,26(2): 185-196(SCI收錄,IF=0.678)
19、Molecular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increased weed suppression ability of allelopathic rice mediated by low phosphorus stress. Allelopathy Journal.2010,25(1): 239-248(SCI收錄,IF=0.678)
20、qRT-PCR analysis of key enzymatic genes related to phenolic acid metabolism in rice accessions (Oryza Sativa L.) exposed to low nitrogen treatment. Allelopathy Journal.2010,25(2):345-356(SCI收錄,IF=0.678)
21、Herbicidal effects of mixture of oxygenic terpenoids on paddy weeds. Allelopathy Journal.2011,27(1):133-142(SCI收錄,IF=0.678)
22、Effects of potassium application on functional diversities of microbes in rhizospheric soil of continuous cropped tobacco. Allelopathy Journal.2011,27(2):185-192(SCI收錄,IF=0.678)
23、Analysis of metabolites in root exudates from allelopathic and non allelopathic rice seedlings.Allelopathy Journal.2006, 8(2): 247-254(SCI收錄,IF=0.678)
八.學術論著與教材:
1、生態學,科學出版社,2007,主編(排名第1)
2、藥用植物生態學,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主編(排名第1)
3、農業生態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主編(排名第2)
4、農業生態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副主編(排名第2)
5、農業生態學實驗與實習指導,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副主編(排名第2)
6、農業標準化概論,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副主編(排名第2)
7、藥用植物栽培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副主編(排名第9)
8、水稻旱育高產栽培原理與技術,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專著(排名第1)
9、水稻化感作用,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專著(排名第1)
10、雜交水稻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專著(排名第2)
九.聯系方式:
1.郵箱:
2.聯系電話:0591-83737535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導師郭玉春
姓名:郭玉春
性別:男
職稱:副教授
學院:作物科學學院
研究方向:作物營養生理和作物高產生理
一. 個人簡況:
郭玉春: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九三學社社員。1991年獲學士學位,1999年獲碩士學位,2005年獲博士學位。福建農林大學作物學院農學系主任,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學科學術骨干。研究領域為作物生理與分子生態學,研究方向為作物營養生理和作物高產生理。主講《作物生態學》、《作物生理生態學》、《農業標準化》與《作物高產栽培理論與實踐》碩士研究生課程。發表論文28 篇,曾獲得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3 項。先后主持教育部科技研究重點項目、農業部專項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教育廳基金和福建省農業廳重點項目12項。福建省高等學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福建省糧油學會理事、福建省生態學會理事、福建省農業廳水稻與馬鈴薯特聘專家組成員。
聯系方式:E-mail ycguo168@sina.com 13600898418 0591-83789115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導師江敏
姓名:江敏
性別:女
職稱:副教授
學院:作物科學學院
研究方向:氣候變化成因及影響評價、作物模型
一. 個人簡況:
江敏,女,1967年11月生,碩士,副教授。1988年畢業于南京氣象學院農業氣象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5年作為引進人才從徐州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來到福建農林大學任教,曾獲得了福建農林大學教學質量二等獎等各種教學獎項,在徐州師范大學工作期間也多次獲得校首屆青年教師教學優勝獎、校教學雙十佳獎、校優秀實習指導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等眾多榮譽和獎項。先后主持參與了多項課題的研究。在做國內訪問學者期間,參加了國家自然基金及國家“863重點項目”的研究,長期從事氣候變化及作物模型方面的研究,發表了系列研究論文20余篇。執教的課程有《農業氣象學》、《應用氣象學》、《城市氣象學》、《污染氣象學》、《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案例研討》、《現代科學與技術概論》等。
二. 研究方向和領域:
氣候變化成因及影響評價、作物模型
三.近5年主要承擔課題:
1、基于福建省氣候變化適應性對策的水稻生產潛力研究(2010R0028),福建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2010.8-2012.10
2、福建省氣候變化對水稻產量的影響及適應性對策研究(JA10112)福建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0.9-2013.9
3、氣候變化對福州市水稻生產影響的計算機模擬及對策研究(06A03),福建農林大學青年教師基金項目,2006.7-2008.7
4、利用遠程網絡在貧困山區推廣農業高新技術(hx10011),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橫向項目,2009.9-2010.9
5、福建省休閑農業旅游資源評價與開發規劃研究(2008F3014),福建省科技廳青年基金項目
6、福建省城鎮化進程中新市民社區教育模式的研究(2009R01020280),福建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2008.3-2009.3
四. 教學科研成果與榮譽稱號:
1、2010.9獲福建農林大學師德標兵光榮稱號;
2、2009.9獲福建省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7)
3、2009.3獲福建農林大學首屆教學質量二等獎;
4、2008.7獲福建農林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光榮稱號;
5、2007.9獲福建農林大學優秀教師光榮稱號
6、2006.12獲福建省社科聯第三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排名第3)
7、2004.12獲江蘇省高校第二屆“方正奧思杯”多媒體教學課件競賽好課件獎(排名第1)(本人在引進福建農林大學任教之前所獲)
8、2002.12獲徐州師范大學首屆青年教師教學雙十佳獎;(本人在引進福建農林大學任教之前所獲)
五.聯系方式:
1.郵箱:fjaujm@163.com
2.聯系電話:13107600517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導師陳選陽
姓名:陳選陽
性別:男
職稱:副研究員
學院:作物科學學院
研究方向:甘薯遺傳育種、栽培與生物技術
一. 個人簡況:
陳選陽,男,博士,副研究員,農學系副主任。主要從事甘薯遺傳育種、栽培與生物技術研究。1995年獲農學學士學位,2001年獲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碩士學位,2005年獲遺傳育種博士學位。2003年11~2004年6月在北京大學生科院訪學,2009年7月~12月在臺灣大學生科院訪問。
二.承擔課程
《農業概論》
三.研究方向和領域
甘薯遺傳育種、栽培與生物技術
四.近5年主要承擔課題
1.甘薯優質高產高效精確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2009N0019),主持,省科技廳2009-2011。
2.甘薯β-胡蘿卜素積累及其合成相關基因的克隆與表達研究(08J0047),主持,省科技廳2008-2010。
3.高紫色素保健型優質甘薯示范應用(ky0010110),主持,省發改委,2008-2009。
4.紅心加工型甘薯新品種金山630示范推廣(010265), 主持,省農辦,2008-2009。
5.福建省糧食重大專項第五專題:優質甘薯、馬鈴薯新品種選育及示范(ky0010138),參加,福建省科技廳,2008~2010。
五. 教學科研成果與榮譽稱號
1.優質高淀粉甘薯新品種金山208,2010年省級審定,2011年國家鑒定。(排名第一)
2.優質紅心甘薯新品種金山75,2010年省級審定。(排名第一)
3.優質高產甘薯新品種金山679,2008年省級審定。(排名第二)
4.高產紅心甘薯新品種金山763,2008年省級審定。(排名第二)
5.紅心薯干加工專用型甘薯新品種金山630,2006年省級審定。(排名第二)
6.《加工型甘薯新品種的選育與應用》,福建省教育廳鑒定,(排名第二)
六.代表性論著
1.陳選陽,張招娟.甘薯生長期間塊根β-胡蘿卜素合成基因的表達分析,熱帶作物學報,2011,31(10):1838-1842.
2.陳選陽,葉開溫.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wound-activation of Sporamin gene in sweet potato.Ninth Cross-strait Symposium on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1,1,17-21. Taichung, Taiwan. China.
3.陳選陽,葉開溫.Promoting the storage protein contents in sweet potato tuberous root by enhancing sporamin gene expression level, Proceeding of 4th China-Japan-Korea Workshop on Sweetpotato.2010,11,26,XuaZhou, JiangShu,China.
4.陳選陽,袁照年,張招娟,鄭金貴.甘薯番茄紅素β-環化酶基因的克隆與轉化煙草的研究.作物學報,2007,33(10):1724-1728
5.陳選陽,陳鳳翔,袁照年,張招娟.甘薯新品種金山630的選育及其生理特性.江西農業大學學報, 2007,29(3):347-351.
6.陳選陽,林世強,鄭金貴.甘薯zds基因的克隆與植物表達載體的構建.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4(4):473-477.
7.陳選陽,袁照年,張招娟,鄭亞鳳,鄭金貴.甘薯塊根總RNA的提取與psy基因保守序列的克隆.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4(1):527-529.
8.陳選陽,陳鳳翔,袁照年,莊寶華,翁定河.甘薯脫毒對一些生理指標的影響.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0(4):449-453.
七.學術論著與教材
《作物栽培學》(南方本)(“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參編(2萬字)
八.聯系方式
Email:cxy1991@163.com
Tel:0591-83769603
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導師陳冬梅
姓名:陳冬梅
性別:女
職稱:副教授
學院:作物科學學院
研究方向:南方耕作制度與可持續發展
一. 個人簡況:
陳冬梅,副教授,1996年7月本科畢業于福建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后留校任教,2001年獲得農學碩士學位,現為作物學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作物耕作學與化感連作障礙研究。近年來主持校教改項目2項,福建省教育廳基金項目1項,福建省生態學重點學科資助項目《農業生態工程研究與技術平臺建設》子項目1項,福建省高校服務海西建設重點項目子項目1項,參加國家自然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省生態學重點學科資助項目等多項,發表第一作者學術論文9篇。曾獲2007年校青年教師“最佳一課”一等獎、2007年校優秀教案一等獎、2009年福建省高校“福建師大網絡教育杯”多媒體課件與網絡課程大賽三等獎。
二. 承擔課程
《耕作學》、《農業生態學》、《農業概論》
三. 研究方向和領域
南方耕作制度與可持續發展
[1] 《農業生態工程研究與技術平臺建設》(0608537)子項目《煙草連作障礙的分子機理研究》,主持,福建省生態學重點學科資助項目。(2008-2009)。
[2] 《中低產煙田改造后土壤有機質恢復及轉化研究》(09YN003)。主持與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的課題合作項目(2010-2012)。
[3] “現代綠色農業技術與分子生態工程”(0b08b005)子項目《不同耕作制度對煙草連作障礙的調控機制》,主持,福建省高校服務海西建設重點項目(2009-2012)
[4]. 參與《福建清香型煙葉適宜區的生態基礎研究》中國煙草總公司福建省公司(2010-2012)。
五. 教學科研成果與榮譽稱號
1.《參與式學習機制創新—宏觀農學類課程學習效果評價制度的引進、改造與實踐》2009年獲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
2.《耕作學—間混套作》多媒體課件2009獲福建省高校“福建師大網絡教育杯”多媒體課件與網絡課程大賽三等獎(排名第一)
六.代表性論著
[1] 陳冬梅,柯文輝,陳蘭蘭,黃錦文,吳文祥,陳婷,張重義,林文雄. 連作對白肋煙根際土壤細菌群落多樣性的影響. 應用生態學報 ,2010,21(7): 1751- 1758.
[2] Y. H. YANG , D. M. CHEN(陳冬梅, 共同第一作者), Y. JI , H. J. WEN , H. B. WANG , Y. Q. DUAN, X. K. GUO , L. L. CHEN, H. B. HE, W. X. LIN(林文雄,通訊作者). The changes in the functional diversitie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in rhizospheric soil of continuous cropping tobacco exposed to different potassium supplies. Allelopathy Journal, 2011, 27 (2): 185-192.
[3] YANG Yu-Hong, CHEN Dong-Mei(陳冬梅), JIN Yan, WANG Hai-Bin, DUAN Yu-Qi, GUO Xu-Kui, HE Hai-Bin, and LIN Wen-Xiong(林文雄,通訊作者).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ers on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Microbial Flora in Rhizospheric Soil of Monoculture Tobacco.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1,37(1): 105-111.
[4] 陳冬梅,楊宇虹,晉艷,王海斌,段玉琪,尤垂淮,田衛霞,林文雄.連作烤煙根際土壤自毒物質成分分析.草業科學,2011,28(10):1766-1769.
[5] 陳冬梅,陳祥旭,孫紅艷,林瑞余,林文雄. 麥類作物化感作用種質資源篩選與評價.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2008,37(1):13-17.
[6] 陳冬梅,沈荔花,陳祥旭,林瑞余,孫紅艷,何華勤,林文雄. 麥類作物化感作用及其分子生態學研究.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8,26(3):263-269.
[7] 陳冬梅,林文雄. 《耕作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10(6):102-105.
七.學術論著與教材
(1)《農業生態學》(駱世明主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年2月。參編
(2)《農業生態學實驗和實習指導》(駱世明主編,“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年2月。參編
(3)《生態農業的模式與技術》(駱世明主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年5月。參編
(4)《中國旱區農業》(王立祥主編),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5月。參編
(5)《作物栽培學總論》(第二版)(曹衛星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參編
八.聯系方式
1.郵箱:dongeifj@163.com
2.聯系電話:13015725866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導師王峰吉
姓名:王峰吉
性別:男
職稱:副教授
學院:作物科學學院
研究方向:作物栽培生理、烤煙栽培與加工
一. 個人簡況:
王峰吉,2005年畢業于福建農林大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專業,農學博士。現為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教師,副教授,承擔《煙葉調制與分級》、《設施栽培》等課程。主要從事作物栽培生理、烤煙栽培與加工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教育廳科技項目等5項科研項目。參與多項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在相關科研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5篇。
聯系電話:0591-83722796
電子信箱: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添加福建農林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福建農林大學考研分數線、福建農林大學報錄比、福建農林大學考研群、福建農林大學學姐、福建農林大學考研真題、福建農林大學專業目錄、福建農林大學排名、福建農林大學保研、福建農林大學公眾號、福建農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福建農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福建農林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福建農林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