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考研參考書目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福建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福建師范大學報錄比、福建師范大學考研群、福建師范大學學姐、福建師范大學考研真題、福建師范大學專業目錄、福建師范大學排名、福建師范大學保研、福建師范大學公眾號、福建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福建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考研真題資料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福建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獲取相應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試大綱、招考專業、招考目錄等等基本信息,這些內容是進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準備。考生可以從各院校的研招網進行查詢,每年的9月左右就會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計劃。考生應當仔細閱讀相關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專業的名稱相近,內容也比較繁雜,容易混淆或遺漏,考生要仔細區分。另外各大考研網站的相應版塊也會有歷年的招生信息匯總,福建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內總結了各大院校的歷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詢和選擇。最后,考研派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福建師范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福建師范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是考生獲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該網站會提供各種有關考研的資訊和內容,比如歷年的考研招生計劃、考試計劃、考試內容、考試大綱、考試政策、報錄比、錄取名單、復試名單、復試分數線、推免政策等等內容,福建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招生信息網提供的信息是最為準確和官方的,是考生進行考研的信息主要來源,福建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的小編提醒各位考生要時刻關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一切信息變動要以該網站提供的內容為主。福建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會公布研招辦以及各個院系的招生負責人電話,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遇到問題或疑惑時可以打電話進行咨詢。最后,福建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福建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考研參考書目
《人文地理學》考試大綱
 
Ⅰ考查目標
要求考生系統掌握人文地理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掌握人文地理學主要的研究方法,掌握主要人文地理要素(經濟、人口、城市、文化等)的特征、形成機制、空間分異規律和發展規律,掌握人文地理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彼此之間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Ⅱ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問答題     4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綜合分析題      3小題,每小題30分,共90分
 
Ⅲ 考查范圍
一、人文地理學的基本概念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學科特性、學科體系、發展過程。
二、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
人地關系的概念、特點、發展變化,主要的人地關系理論流派。
三、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一般過程、方法論、主要研究方法及其應用。
四、 經濟地理學
經濟地理學研究對象、性質、研究方法及研究進展;經濟活動區位及影響因素分析、區域的結構與組織、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之間的空間組織;經濟活動全球化的發展特點、影響因素、以及與地方化的關系。
五、 文化地理學
文化的概念及結構,文化與文化地理學的關系,文化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主要理論,宗教、語言、政治等非物質文化現象的地理特點。
五、人口地理學
人口增長的歷史過程,人口轉變模式,人口與發展的關系,人口分布,人口遷移,種族與民族。
六、城市地理學
    城市的起源與發展,城市化及其動力機制,城市地域結構,城市體系,城市景觀。
人文地理學 [070502]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福建師范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地理科學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7]理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5]地理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城市地理與城鎮規劃
02經濟地理與區域發展
03人口與城鄉發展
04文化產業與旅游地理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34自然地理學
④842人文地理學
備  注: 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不招收跨專業考生;只招收地理科學類下設各專業考生。
842 人文地理學 [1]趙榮等編著.《人文地理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李小建主編.《經濟地理學》(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6月;[3][英]尼爾.寇、[加]菲利普.凱利、[新加坡]楊偉聰著,劉衛東等譯.《當代經濟地理學導論》.商務印書館,2012年。

841 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 [1]伍光和等編著.《自然地理學》(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趙榮等編著.《人文地理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考試大綱
 
Ⅰ考查目標
要求考生系統掌握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掌握主要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特征、形成機制、空間分異規律和發展變化規律,掌握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彼此之間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決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Ⅱ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問答題     4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綜合分析題      3小題,每小題30分,共90分
 
Ⅲ 考查范圍
一、自然地理學部分考試大綱
1 地球
  1.1地球的圈層構造
  1.2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態和特征
2 地殼
  2.1構造運動與地質構造
  2.2大地構造學說
  2.3 火山與地震
  2.4 地殼的演變
3大氣圈與氣候系統
3.1 大氣的組成和熱能
3.2 大氣水分和降水
3.3 大氣運動和天氣系統
3.4 氣候的形成
3.5 氣候變化
4 海洋和陸地水
4.1 地球水循環與水量平衡
4.2 海洋起源與海水的物理化學性質
4.3 海水的運動
4.4 海平面變化
4.5 海洋資源和海洋環境保護
4.6 河流
4.7 湖泊與沼澤
4.8 地下水
5 地貌
5.1 地貌成因與地貌類型
5.2 風化作用與塊體運動
5.3 流水地貌
5.4 喀斯特地貌
5.5風沙地貌與黃土地貌
5.6海岸與海底地貌 
5.7火山地貌
6  土壤圈
6.1土壤圈的物質組成及特性
6.2土壤形成與地理環境間關系
6.3土壤分類及空間分布規律
6.4 土壤類型
6.5土壤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
7 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
7.1 生物與環境
7.2 生物種群和生物群落
7.3 生態系統
7.4 陸地和水域生態系統
7.5 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
7.6 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
8 自然地理綜合研究
8.1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8.2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
8.3自然區劃
8.4土地類型研究
  8.5人地關系研究
二、人文地理學部分考試大綱
1 人文地理學研究對象與基本理論
1.1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主要內容及主要特征。
1.2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1. 3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人地關系論
2 人口地理
2.1人口空間分布的特征與規律,影響人口空間分布的因素
2.2人口遷移的特點及社會經濟意義,人口遷移的主要機制
2. 3人口增長及地區差異,人口增長轉變模式,人口增長的機制
2. 4 適度人口
3 農業的起源和發展
3.1農業區位因素分析
3.2農業的發展與類型
4 工業的發展
4.1影響工業分布的因素及其變化
4.2工業地域類型
5 城市地理學
5.1 城市的起源與發展
5.2 城市化及其動力機制
5.3 城市空間地域結構
5.4 城市體系
6 人文地理學與可持續發展
6.1資源問題產生的原因及表現
6.2環境問題的地區差異及形成原因
6.3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基本原則
6.4區域可持續發展
人文地理學 [070502]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福建師范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地理科學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7]理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5]地理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城市地理與城鎮規劃
02經濟地理與區域發展
03人口與城鄉發展
04文化產業與旅游地理
招生人數: 218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34自然地理學
④842人文地理學
備  注: 學院擬招生218人,其中擬接收推免56人
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不招收跨專業考生,只招收地理科學類下設各專業考生。
人文地理學 [070502]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福建師范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地理科學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7]理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5]地理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城市地理與城鎮規劃
02經濟地理與區域發展
03人口與城鄉發展
04文化產業與旅游地理
招生人數: 218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34自然地理學
④842人文地理學
備  注: 學院擬招生218人,其中擬接收推免56人
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不招收跨專業考生,只招收地理科學類下設各專業考生。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人文地理學     專業代碼:070502     門類/類別:理學     學科/類別:地理學

專業介紹

寧波大學為例
人文地理學是2006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學位授予點。 
近年來,本學位點以浙江省“十二五”省重點學科地理學為平臺,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大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課題、國家軟科學計劃項目、浙江省科技計劃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社科規劃基金、寧波市重點科技計劃項目等各類縱、橫向科研項目40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0余項,總科研經費 2000 余萬元。學位點有專職碩士生導師23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7名,教師中有博士學位的約占80%。
學位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中國21世紀議程與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城鄉一體化進程中的人地關系為研究對象,將自然科學、經濟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社會科學融合,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核心,運用3S(GIS、RS、GPS)技術為代表的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方法,從不同時空尺度研究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人口-資源-環境的演變規律、互動機制、發展趨勢及空間配置等重大問題,特別是在我國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土地和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海岸帶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城鄉一體化空間布局優化、地理信息技術集成等方面研究特色明顯,學術成果豐碩。
學位點負責人李加林教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博士后,入選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151人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0余項,主要從事海岸帶資源環境、遙感與GIS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學術帶頭人王益澄教授主要從事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張殿發教授主要從事人居環境設計研究,鄒逸江教授主要從事RS與GIS應用研究。主要學術骨干有李偉芳副教授、馮革群副教授、葉持躍副教授、喬觀民副教授、任麗燕副教授、馬仁鋒博士、李冬玲博士、孫偉偉博士、徐皓博士、孫艷偉博士等。
本學位點有3個主要研究方向:(1)資源環境保護與利用。主要從宏觀和微觀層面研究人類干預下的資源環境變化與可持續利用問題,研究重點為海岸帶資源開發與保護、農村生態規劃與環境整治、全球環境演化與古人類活動的互饋機制、人居環境設計、旅游資源開發與旅游規劃、水資源利用、濕地利用與保護等。方向負責人為張殿發研究員。(2)區域研究與城鄉發展。緊扣區域發展及城鄉建設管理中的熱點問題,研究重點為港口城鄉空間布局、區域經濟發展差異、海洋開發與海洋經濟等。方向負責人為王益澄教授。(3)空間地理信息集成。致力于3S技術理論探索及集成應用,研究重點為空間信息挖掘、數字城市建設、城市脆弱性評估、土地利用、土地整理及土地資源信息系統建設等。方向負責人為鄒逸江教授。

專業點分布

北京師范大學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 天津師范大學 河北師范大學 山西師范大學 太原師范學院 內蒙古師范大學 遼寧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哈爾濱師范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江蘇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寧波大學 浙江大學 浙江師范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信息工程大學 河南大學 武漢大學 湖北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衡陽師范學院 湖南師范大學 中山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大學 廣西師范學院 重慶師范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 西南大學 四川師范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 西南林業大學 云南師范大學 云南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科技大學 陜西師范大學 西安外國語大學 寶雞文理學院 蘭州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 青海師范大學 寧夏大學 新疆師范大學 新疆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0705 地理學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31 所,本次參評29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60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01 北京大學 A+
2 10027 北京師范大學 A+
3 10269 華東師范大學 A
4 10284 南京大學 A-
5 10319 南京師范大學 A-
6 10486 武漢大學 A-
7 10028 首都師范大學 B+
8 10200 東北師范大學 B+
9 10394 福建師范大學 B+
10 10475 河南大學 B+
11 10558 中山大學 B+
12 10681 云南師范大學 B+
13 10730 蘭州大學 B+
14 10511 華中師范大學 B
15 10542 湖南師范大學 B
16 10574 華南師范大學 B
17 10697 西北大學 B
18 10718 陜西師范大學 B
19 10165 遼寧師范大學 B-
20 10231 哈爾濱師范大學 B-
21 10445 山東師范大學 B-
22 10635 西南大學 B-
23 10663 貴州師范大學 B-
24 10736 西北師范大學 B-
25 10094 河北師范大學 C+
26 10345 浙江師范大學 C+
27 10370 安徽師范大學 C+
28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C+
29 10746 青海師范大學 C+
30 10755 新疆大學 C+
31 10065 天津師范大學 C
32 10294 河海大學 C
33 10320 江蘇師范大學 C
34 10414 江西師范大學 C
35 10491 中國地質大學 C
36 10512 湖北大學 C
37 10673 云南大學 C-
38 11078 廣州大學 C-
39 10135 內蒙古師范大學 C-
40 10270 上海師范大學 C-
41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C-
42 10636 四川師范大學 C-
43 10637 重慶師范大學 C-

人文地理學研究生考試科目:
一級學科名稱及代碼 二級學科名稱及代碼 招生院系及代碼 預計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復試辦法
及內容
備      注
0705地理學 070502人文地理學 380地球科學系   ①101政治②201英一或203日③723地球科學基礎④818地理學 英語聽力、面試+筆試(專業綜合) 歡迎地理、規劃設計、土地學等相關專業考生報考
地球科學系2015年總體擬招收學術學位推免碩士生26人左右,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
詳見地球科學系網站。
 

人文地理學考研參考書:
南京大學 人文地理學 2010年 招生目錄
初試科目
01城市地理與城市研究
02經濟地理與區域發展
03旅游資源規劃與管理
04人文地理學研究方法
初試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601高等數學甲
④814人文地理學或813自然地理學
復試科目
筆試:專業綜合加專業英語;
面試:英語口語與聽力加專業綜合
參考書目
《高等數學講義》(上、下冊)樊映川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城市地理》顧朝林,商務印書館;
《人文地理學》王恩涌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區域分析與區域規劃》,崔功豪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自然地理學》楊達源等編著,南京大學出版社;
《自然地理學》(第三版)伍光和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自然地理綱要》任美鍔等著,商務印書館。

人文地理學專業研究生就業:
人文地理學相關職位
土地規劃項目經理及項目工程師,城市規劃師,旅游戰略研究經理,旅游規劃設計師,地理教輔審稿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