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華南農業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華南農業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華南農業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華南農業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華南農業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華南農業大學考研難嗎]
[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院]
[華南農業大學考研群]
[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學費]
[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人文與法學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華南農業大學/3.jpg)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哲學專業介紹
哲學系成立于2006年6月,目前在崗教師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7人。哲學系在科研教學方面都有著良好的發展勢頭,多位教師有國內外進修訪學等學術交流經歷。主持參與國家和省部級課題等多項,獨著或合著學術著作近十部,在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多篇。多位教師的哲學課程,受到全校學生的歡迎和肯定。本專業十多年來培養的學生,獲得碩士以上學習經歷的有30多人,攻讀博士學位的有4人,其中1人已經博士后出站并留任高校。
【培養目標】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原則,既尊重學生的個性選擇,又結合專業需要與現實應用,培養目標以突出、夯實哲學專業素養為核心,以大文科教育為專業發展視野,以社會實踐需要為目標,三方面整體統合個性化發展的人才培養思路。
【專業特色】本專業以開放的視野辦學,既強化學生的專業素養,又以大文科、大通識的理念引領學生,讓學生具備深厚寬廣的人文修養與理論水平,同時還關注哲學作為形而上學與形而下的實踐世界的對接,專門成立“中華禮樂文化實驗室”,突出中國文化“知行合一”的特質,讓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理念對接現實世界,服務現實人生。
【主要課程】中國哲學、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宗教學、科學哲學、技術哲學、邏輯學、倫理學、心理學、美學、管理哲學等相關方向的基礎和專業課程。
【就業方向】1.培養繼續深造的碩博人才,主攻哲學及相關學科研究。2.培養國家機關、高等院校和中小學校,以及企事業單位的相關人才,主要從事行政管理、文教宣傳、新聞出版及企業策劃與管理等工作。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歷史學專業介紹
歷史學專業底蘊深厚,農業歷史研究在國內具有較高影響力。現設有歷史學和歷史學(文化旅游)兩個本科方向,下設中國古代史、世界史和歷史文化旅游三個教研室。本專業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拓展學生視野,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口述史競賽,連續六年進入決賽并榮獲獎項。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19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7名,79%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近年來,先后承擔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一般項目、國家社科后期資助項目及各類省部級項目3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20余部。本專業擁有世界上古農書藏書量最大的農史資料書庫(藏書7萬余冊,其中線裝古籍3萬多冊,善本古籍近2000冊),建有嶺南文化遺產保護實驗室,與廣東省博物館、廣東省檔案館、南越王博物館、匯景中學、西藏環球旅行社等13家單位合作共建校外實習基地。
【培養目標】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較為全面的史學理論和系統歷史知識,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文博檔案、旅游企業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科研、教學、管理、宣教等實際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中國歷史文選、中國史學史、史學概論、考古學通論、博物館學概論、旅游文化、民俗學概論、世界宗教、西方古典文明史、文化遺產保護綜合實驗、公眾史學綜合實驗、文化旅游綜合實習等。
【就業方向】黨政機關、文教事業單位和旅游企事業單位宣傳教育、編輯出版、行政管理、公關文秘、旅游管理等工作;學校和科研機構的教學研究工作;考古文博、民政檔案系統等專業工作。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介紹
漢語言文學專業現有教師2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4人,講師9人,大部分教師都具有博士學位。近年來,承擔并完成多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規劃、廣東省社科規劃等研究課題,許多成果分別獲得省、市等各項獎項。本專業設有語言學、文藝理論、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外國文學、寫作學六個教研室。專業學生近兩年來在省級以上大賽中屢獲佳績,斬獲一等獎20項、二等獎101項、三等獎146項,其中楊曾宇同學榮獲第七屆中國校園十佳詩人獎、第四屆東蕩子詩歌獎·廣東高校獎和第35屆全國大學生櫻花詩歌邀請賽優秀獎。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具備系統的語言文學理論素養,具有創新思維和研究能力,寫作能力全面,人文素養良好的專業人才。
【專業特色】因材施教,實行個性化人才培養機制,在寫作能力培養方面成績顯著。設置了大量課內外寫作課程,指導大量學生獲得各類國家級有分量的文學獎項,部分學生被廣州市青年作家協會吸收為會員。很多學生的創作成果在各類文學期刊發表,被社會關注。“詩風向”詩歌創作團隊、“詩歌批評團隊”、“朗誦團隊”在社會上口碑良好。
【主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寫作學、演講與口才、語文教學與技能、影視文學、唐宋詩詞專題、詩詞格律、民間文學、中國戲曲與傳統文化、中國文學批評史、西方文論、美學、百篇作文訓練、新聞采編、秘書實務等。
【就業方向】新聞、出版、廣告、影視傳媒、教育、科研、行政部門及各企事業單位的寫作、文學評論、編輯采寫、編輯出版、教學與研究、宣傳等相關工作。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法學專業介紹
法學專業教師絕大多數畢業于國內一流政法大學,現有專業教師4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講師24人,大部分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并有公、檢、法、司等部門及律師事務所的工作經歷,既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本專業設有民事法學、刑事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和理論法學五個教研室,擁有法律碩士、農業碩士(農村發展領域)兩個碩士點。學生參加司法考試的通過率連年穩定在40%~50%左右,個別班級達到80%,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培養目標】 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相關政策,具有良好的法律職業道德、理論修養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法學導論、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民法、商法、刑法、經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知識產權法、勞動和社會保障法、環境資源法、法律邏輯學、法律診所、模擬法庭。
【就業方向】 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在學校及科研部門從事法學教育和研究工作。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聯系方式
學院辦公室電話:020-85280251
輔導員辦公室電話:020-85280249
教務員辦公室電話:020-85283231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路483號華南農業大學6-7號樓
郵政編碼:510642
華南農業大學人文與法學學院簡介
人文與法學學院目前擁有四系一所:中文、歷史、哲學、法學四個系和中國農業遺產研究所,設有法學、漢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4個本科專業,均面向全校招收雙學位學生,其中法學專業雙學位班中還設有法學(知識產權方向);擁有科學技術史、中國史、法律碩士、農業碩士(農村發展領域)四個碩士學位點。自2016年起,學院成為全校四個學分制試點改革的學院之一。
古人云:“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文與法學學院的正式成立雖然不過二十多年,但追根溯源,其相關專業歷史相當悠久。漢語言文學專業前身的語文教研室可追溯到1952年華南農學院組建之初;歷史專業可追溯至1955年成立的農業歷史文獻特藏室,后在此基礎上成立由農業部批準的中國農業遺產研究所,并于1980年開始招收農業科技史專業的碩士研究生;1996年6月,社會科學系、外語系和農業歷史研究室合并成立人文科學學院。2006年3月傳媒學院、法學院,與人文科學學院合并成立人文(傳媒、法學)學院,2008年4月更名為人文與法學學院。目前,人文與法學學院形成了“教學立院、科研興院、人才強院、服務拓院”的辦學定位和“立足廣東、面向三農、服務基層、特色發展”的發展思路。學院秉承著“崇文·尚法·睿智·通達”的院訓,將“關愛人文、包容人文、活力人文、希望人文”作為學院整體奮斗目標,力爭將學院建設成有著明顯特色和多學科發展的學院。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工116人,其中教授18人,兼職教授9人,副教授37人,碩士生導師37人。專業教師中80%來自綜合性名牌大學,每一位老師都以其淵博的學識書寫著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風范,以一身正氣傳承著文法風骨。2600多名人文學子(其中包含80余名研究生、2500余名本科生、30名預科生)意氣風發,精神抖擻,遨游于知識的海洋,書寫著時代的篇章。
學院將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與學生工作高效聯動形成有機整體,為人文學子培養專業知識技能,追求個人職業發展打下牢固基礎,學生的就業率和考上公務員的人數均居全校前列。十年來,學生的國家司法考試(現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高出全國平均通過率40余個百分點,2018年高達61.4%,再創歷史新高,在廣東省乃至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的人文綜合素質教育,中華狀元紅、文淵閣、口述史大賽、詩詞大會、普法宣傳月等活動覆蓋面廣,學生參與熱情高,成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精品項目。人文學子亦多次于全國和省級各類比賽中斬獲獎項,其中“文化根·嶺南韻·中國夢”、“在經典中百媚叢生”和“嶺南風·民族魂·愛國行”禮敬中華傳統文化活動分別于2014、2015和2016年獲得全國高校第一屆、第二屆和第三屆全國特色展示項目50強,是廣東省唯一一所連續三年入圍50強的高校。
學院建有法律實踐教學中心作為學生實踐訓練平臺,融合華南農業大學教職工法律援助中心(校級)、華南農業大學創新創業法律服務中心(校級)、知識產權研究服務中心(校級)、人文辯論隊(校級)、人文模擬聯合國(校級)、法律診所(實驗室與平臺共享)、模擬法庭(實驗室與平臺共享)、粵法傳媒(與騰訊大粵網共建)等八個組織模塊,以競賽獲獎率、實習單位好評率、國家司法考試通過率、考研保研率作為提高人文法治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不斷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成效顯著,學生參與度高,成為我院的一張新名片。
中國農業歷史遺產研究所、省法學會法治研究基地——城鎮化法制研究中心、省人大(揭陽市)立法研究評估與咨詢服務基地、農業文化與鄉村旅游研究中心、宗教與文化交流研究中心,華南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嶺南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為培養文質彬彬的謙雅君子和經世致用之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眾多的平臺。
相對于有著百多年歷史的華南農業大學來說,才二十歲出頭的人文與法學學院正值青春少年,充滿活力、充滿希望。因為組建時間不長,我們沒有太多的歷史包袱,可以輕裝上陣,勇往直前;因為沒有悠久的歷史,我們的教師大都富于春秋,激情滿懷,敢想敢干,勇于創新;因為沒有輝煌的過去,我們可以全力以赴地規劃美好的未來,在一張白紙上書寫更為絢麗多彩的動人篇章。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學院全體教職員工同心同德,利用學院作為學分制改革試點單位的機遇,繼承優良傳統,吸取先進經驗,銳意創新,將人文學院的教學、科研推入一個全新的高度,譜寫著人文歷史發展的輝煌篇章。
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院人文與法學學院聯系方式
人文與法學學院
唐老師
汪老師
020-85280249
30025493@qq.com;2269948370@qq.com
添加華南農業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華南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華南農業大學報錄比、華南農業大學考研群、華南農業大學學姐、華南農業大學考研真題、華南農業大學專業目錄、華南農業大學排名、華南農業大學保研、華南農業大學公眾號、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南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南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華南農業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