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考研QQ群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湖南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湖南師范大學報錄比、湖南師范大學考研群、湖南師范大學學姐、湖南師范大學考研真題、湖南師范大學專業目錄、湖南師范大學排名、湖南師范大學保研、湖南師范大學公眾號、湖南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湖南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報考湖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研究生考試的同學在復習階段會意識到自己的基礎薄弱,時間不夠用,寄期望于可以通過參加湖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考研QQ群的方式幫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試的重點。點擊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機訪問】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http://m.btfokj.cn/images/okaoyanzuoxi.jpg)
湖南師范大學
但是,讓很多同學都比較糾結的是,要不要在備考過程中報一個輔導班?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輔導機構呢?針對這些問題,考研派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兩條建議:
1. 考研是一項幾百萬人長跑,最終只有少部分可以到達終點的運動,我們不能選擇本科院校、不能選擇好的導師授課、不能讓自己聰明到看一遍就會,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該利用的資源,在起跑階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輔導班和考研培訓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學們在選擇輔導班的時候,授課導師一定要是報考院校對應專業比較優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師。自己也要足夠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學校。
關于湖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考研輔培訓班,目前包括考研機構開設的輔導班以及考研學校自行開設的輔導班。2007年前有很多學校的研究生錄取考試,學校會開辦一些考研專業課的輔導班,并有輔導班,這些輔導輔導非常好,因為都是參與出題或改卷老師們開的課,但后來國家不在允許研究生招生單位做任何相關的培訓輔導,所以專業課考研輔導基本不在會更新,當然一些全國統考的科目還是會有些考研輔導機構會開設一些考研輔導班的培訓課程,比如西醫綜合等等。 目前我國的湖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考研培訓以考研機構為主,時間上包括長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課、小班授課以及一對一授課等不同形式,公共課和專業課均有課程(專業課限于熱門專業),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需要進行選擇上不上輔導班以及選擇輔導班的何種方式。
![湖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考研QQ群 湖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考研QQ群](http://img.okaoyan.com/湖南師范大學/6.jpg)
2021湖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研究生考研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教材:趙榮等編著,《人文地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其他參考書目:陳慧琳等編著,《人文地理學》,科學出版社,2013年第三版
董明輝等主編,《人文地理學》,湖南地圖出版社,1993年
吳傳均主編,《人文地理研究》,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年
2021湖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考試內容及要點第一章 緒論
1.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特性
(1)掌握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的基本概念
(2)了解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3)熟練掌握人文地理學的學科特性
2.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1)了解人文地理學的產生
(2)了解西方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3)掌握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4)熟練掌握現代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3.人文地理學的研究任務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主題與基本理論
1.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主題
(1)掌握文化的空間現象——文化區(形式文化區、功能文化區、鄉土文化區)
(2)熟練掌握文化的時間現象——文化的擴散(擴展擴散、遷移擴散)
(3)了解文化生態學——文化與環境的關系
①文化生態關系的類型:直鏈型、網絡型、社會體系與和諧文化生態關系
②文化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4)了解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質之間的協調
(5)了解文化景觀
2. 人文地理學理論的基本理論
(1)人文地理學理論的多元性
(2)人地關系論(環境決定論、可能論、適應論、生態論、環境感知論、文化決定論、和諧論等)
3. 其他學科對人地關系的探討
(1)湯因比的挑戰與應戰學說
(2)馬克斯.韋伯的宗教思想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3)年鑒學派中的地理觀
(4)人文地理學理論與方法的
3. 人文地理學理論和方法實際運用
掌握人文地理學的理論和方法,能夠結合實際來分析現實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的問題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1.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一般程序
(確定研究課題、制定研究計劃、收集整理資料、調查研究與實地考察、分析研究、研究總結、成果評審)
2.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論
(1)掌握經驗主義方法論
(2)了解實證主義方法論
(3)了解人本主義方法論
(4)了解結構主義方法論
3. 人文地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1)人文地理學研究的調查研究方法
(掌握調查研究方法、科技文獻資料法、地理調查和信息獲取的新技術與新方法、區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較和歸納)
(2)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空間模型方法
①主要數學模型(了解統計分析模型、規劃與管理模型、系統分析模型)
②數學方法在人文地理學中的應用(掌握包括分布型分析、相互關系分析、類型分析、網絡分析、趨勢面分析、空間相互作用分析、系統仿真研究等)
(3)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社會學方法
①了解人文地理學中的現象學方法
②了解時間地理學方法
③了解社會生態學方法
(4)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系統分析方法
①了解系統分析方法評價
②掌握系統分析方法在區域規劃中的應用
第四章 人口、人種和民族
1. 人口與發展
(1)世界人口增長過程
①了解農業革命之前的人口
②了解農業革命與人口增長
③了解工業革命對人口增長的影響
④掌握世界人口增長趨勢
(2)人口轉變理論與模式
①人口轉變理論(蘭迪、諾特斯坦、寇爾、布萊克等的理論)
②熟練掌握發達國家的人口轉變模式
③掌握發展中國家(中國、印度)的人口轉變模式
(3)人口與發展
①了解地理環境與人口增長
②掌握人口與經濟發展
③熟練掌握適度人口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意義
2.人口分布與遷移
(1)人口分布
①了解人口分布的測度——人口分布指標、人口密度等
②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規律
③了解人口分布的影響因素
(2)人口遷移
①掌握人口遷移概述
②了解人口遷移的形式——空間形式、時間形式
③掌握人口遷移的空間規律
④了解人口遷移的機制
3. 人種
(1)人種的劃分(掌握劃分的標志、世界種族的劃分、地理人種等概念)
(2)人種與地理環境(了解人種起源與地理環境、人種演變與地理環境
(3)種族主義與種族沖突
4.民族
(1)掌握民族的形成與特征
(2)了解世界民族的分布
(3)掌握民族的遷移與集聚
(4)了解民族的變化與整合
5.民俗與流行文化
(1)掌握民間文化與流行文化
(2)了解民俗與環境
(3)了解流行文化
第五章 農業的起源與發展
1.農業的起源
(1)了解關于農業起源的理論——人口壓力說、宴享說
(2)了解關于農業起源的地點
2.農業的發展與類型
(1)了解原始農業——遷移農業
(2)掌握傳統農業——本質特征、形成、類型等
(3)了解現代農業——基本特征、類型特征等
3.掌握農業的形成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4.世界農業生產布局
(1)糧食生產布局(掌握小麥、水稻、玉米的布局)
(2)主要經濟作物生產布局(了解棉花、糖類和飲料的布局)
(3)畜牧業生產布局
5.農業景觀和農業區位論
(1)農業景觀
(2)農業區位論
第六章 工業的出現與工業區位
1.工業的出現與初期發展
(1)了解科學前提與基礎
(2)了解英國出現工業革命的條件
(3)了解工業革命的產生與初期發展
2.工業生產的擴散和繼續發展
(1)了解工業生產的擴散
(2)掌握工業生產的繼續發展
3.產業類型及其分布
(1)了解第一產業中的工業
(2)了解第二產業及其分布
(3)了解其他產業及其與工業的關系(第三產業、第四、第五產業的概念)
4.影響工業分布的因素及其新變化
(1)了解影響工業分布的因素
(2)掌握工業區位論理論
(3)了解工業分布的新變化
5.當前全球經濟空間格局
(1)掌握當前的全球經濟空間格局
(2)掌握發展中國家遇到的問題
第七章 聚落與城市化
1.城市與鄉村
(1)了解城市與集鎮的概念與類型
(2)起源與發展——西方與中國城市的發展、集鎮與村落的類型
(2)掌握劃分城鎮的標準和我國城鎮建制的設置
2.城市化及其動力機制
(1)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2)城市化的進程(掌握內部市區、外圍市區、郊區的城市化以及逆城市化等觀念)
(3)城市化的機制 (掌握原生動力、直接動力、后續動力、內生決定性力量以及人口與城市政策等機制)
(4)當代城市化特征
(1)當代世界城市化特征
(2)當代中國城市化特征
3.城市與城市地域結構
(1)了解城市區位與環境的關系
(2)了解城市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3)掌握城市地域結構發展動力及其模式(集聚力、離散力、摩擦力以及三力相互循環作用;同心圓、扇形、多核模型等)
4.城市體系與城市景觀與感知
(1)城市體系的等級規律(掌握城市體系概念和城市體系的等級規律)
(2)了解城市的景觀與感知
第八章 語言類型與語言景觀
1.語言的起源與發展
(1)了解語言的產生
(2)掌握語言的本質屬性與社會功能
(3)了解語言的發展(包括英語和漢語的形成與發展及方言分類等)
2.世界語言分類與分布
(1)了解世界語言譜系
(2)熟練掌握世界主要語言分布
3.語言的擴散與影響
(1)掌握語言傳播特性
(2)了解語言的傳播與環境
(3)掌握語言擴散及其結果
4.語言景觀
(1)了解世界文字及其特點
(2)了解地名景觀
第九章 宗教地理與宗教景觀
1.宗教的產生與世界主要宗教
(1)掌握宗教的定義以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
(2)了解宗教的起源與原始宗教
(3)了解宗教分類與民族宗教
(4)熟練掌握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特征
2.宗教的傳播與分布
(1)了解導致宗教傳播的因素與宗教主要的傳播形式
(2)掌握宗教與國家政治、民族關系
(3)了解宗教組織
(4)掌握主要宗教的分布區
3.宗教禮儀、習俗與地理環境
(1)了解宗教風俗、禁忌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2)了解宗教與文化的關系
(3)了解宗教儀式、節日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4.宗教景觀
(1)了解宗教塑造的文化景觀
(2)了解宗教對地理的間接影響
(3)了解宗教景觀的地域差異
第十章 旅游地理
1.旅游業的興起與發展
(1)了解旅游業的興起與發展
(2)了解大眾旅游的發展
2.旅游者與旅游客源地與目的地
(1)掌握旅游者的國際定義和中國對游客的定義
(2)掌握客源地與目的地的概念
(3)掌握客源地與目的地的關系
3.旅游地的文化特征
(1)掌握文化的概念與旅游地文化
(2)熟練掌握旅游地文化的要素
(3)熟練掌握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4.世界旅游資源與旅游地理
(1)掌握世界旅游資源的概念及其分類
(2)掌握世界主要旅游地國家
5.旅游開發的區域影響
(1)掌握旅游對區域的經濟影響
(2)了解旅游對區域的環境影響
(3)了解旅游對區域的社會影響
(4)掌握旅游對區域的文化影響
第十一章 政治地理
1.政治與政治地理
(1)掌握政治地理現象
(2)掌握政治地理單元
(3)了解政治地理結構
(4)了解政治地理過程
2.國家政治地理特征
(1)熟練掌握國家的基本特征
(2)掌握國家領土與領土主權
(3)了解國家的中心性區域
(4)了解邊界與邊疆
3.國家權力
(1)熟練掌握國家權力要素
(2)掌握國家實力分析
4.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了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2)了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3)掌握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學說
第十二章 行為地理
1.人類行為與地理環境
(1)掌握環境知覺與認知的概念
(2)掌握地理物象的概念及其規律
(3)了解物象評價與外在行為
2.人類活動的行為空間
(1)了解行為空間的概念及其分類
(2)掌握人類日常活動的行為空間
(3)了解人類遷移活動的行為空間
3.人類行為與區位選擇模型
(1)了解行為矩陣模型特征
(2)了解報償矩陣模型特征
(3)掌握消費行為空間模型及其特征
第十三章 人文地理學所面臨的問題
1.人口的迅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
(1)掌握人口的迅速增長在及其所引發的問題
(2)了解人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環境悲觀論、環境樂觀論、環境可持續發展論)
(3)了解主要的環境問題及其協調
2.世界政治多極化與經濟一體化
(1)了解政治地理新現實
(2)了解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與分
(3)了解合與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關系
(4)了解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之間的關系(包括地緣政治的觀念與主要流派、冷戰后世界地緣政治格局、當今世界地緣經濟格局)
3.全球化與本土化
(1)了解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全球化
(2)了解全球化時代的文化本土化
(3)地理環境、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發展
2021湖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原理研究生考試大綱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考試科目代碼:[762] 考試科目名稱:人文地理學原理
一、考試內容及要點
第一章 緒論
1.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特性
(1)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的基本概念
(2)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3)人文地理學的學科特性
2.西方人文地理學的發展過程
(1)人文地理學的產生
(2)近代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3)現代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3.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1)中國古代人文地理學
(2)近代人文地理學的引進和發展
(3)現代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4.人文地理學的研究任務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主題與基本理論
1.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主題
(1)文化的空間現象——文化區
(2)文化的時間現象——文化的擴散
(3)文化生態學——文化與環境的關系
(4)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質之間的協調
(5)文化現象綜合體——文化景觀
2. 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
(1)人文地理學理論的多元性
(2)人地關系論
(3)其他學科對人地關系的探討
(4)文化地理學的人地關系圖式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1.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一般程序
(1)確定研究課題
(2)制定研究計劃
(3)收集整理資料
(4)調查研究與實地考察
(5)分析研究
(6)研究總結
(7)成果評審
2.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論
(1)經驗主義方法論
(2)實證主義方法論
(3)人本主義方法論
(4)結構主義方法論
3. 人文地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1)人文地理學研究的調查研究方法
(2)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空間模型方法
(3)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社會學方法
(4)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系統分析方法
第四章 人口、人種和民族
1. 人口與發展
(1)世界人口增長過程
(2)人口轉變理論與模式
(3)人口與發展
2.人口分布與遷移
(1)人口分布
(2)人口遷移
3. 人種
(1)人種的劃分
(2)人種與地理環境
(3)種族主義與種族沖突
4.民族
(1)民族的形成與特征
(2)世界民族的分布
(3)民族的遷移與集聚
(4)民族的變化與整合
5.民俗與流行文化
(1)民間文化與流行文化
(2)民俗與環境
(3)流行文化
第五章 農業的起源與發展
1.農業的起源
(1)農業起源的理論
(2)農業起源的地點
2.農業的發展與類型
(1)農業的發展階段
(2)農業形成與發展對自然和社會的影響
3.世界農業生產布局
(1)糧食生產布局
(2)主要經濟作物生產布局
(3)畜牧業生產布局
4.農業景觀和農業區位論
(1)農業景觀
(2)農業區位論
第六章 工業的出現與工業區位
1.工業的出現和發展
(1)工業的出現和初期發展
(2)工業生產的擴散和繼續發展
2.產業類型及其分布
(1)第一產業中的工業
(2)第二產業及其分布
(3)其他產業及其與工業的關系
3.影響工業分布的因素及其新變化
(1)影響工業分布的因素
(2)工業區位論
(3)工業分布的新變化
(4)當前全球經濟空間格局
第七章 聚落與城市化
1.聚落起源與發展
(1)城市與鄉村
(2)起源與發展
(3)城鎮標準
2.城市化及其動力機制
(1)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2)城市化的進程
(3)城市化的機制
(4)當代城市化特征
3.城市與城市地域結構
(1)城市區位與環境的關系
(2)城市與自然環境
(3)城市地域結構發展動力及其模式
4.城市體系與城市景觀
(1)城市體系的等級規律
(2)城市的景觀與感知
第八章 語言類型與語言景觀
1.語言的起源與發展
(1)語言的產生
(2)語言的本質屬性與社會功能
(3)語言的發展
2.世界語言分類與分布
(1)世界語言譜系
(2)世界的主要語言及分布
3.語言的擴散與影響
(1)語言傳播特性
(2)語言的傳播與環境
(3)語言擴散及其結果
4.語言景觀
(1)世界文字及其特點
(2)地名景觀
第九章 宗教地理與宗教景觀
1.宗教的產生與世界主要宗教
(1)宗教的定義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
(2)宗教的起源與原始宗教
(3)宗教分類與民族宗教
(4)世界三大宗教
2.宗教的傳播與分布
(1)導致宗教傳播的因素與宗教主要傳播形式
(2)宗教與國家政治、民族關系
(3)宗教組織
(4)主要宗教的分布區
3.宗教禮儀、習俗與地理環境
(1)宗教風俗、禁忌與地理環境
(2)宗教與文化
(3)宗教儀式、節日與地理環境
(4)宗教圣地與地理景觀
4.宗教景觀
(1)宗教塑造的文化景觀
(2)宗教對地理的間接影響
(3)宗教景觀的地域差異
第十章 旅游地理
1.旅游業的興起與發展
(1)旅游業的興起與發展
(2)大眾旅游的發展
2.旅游的區域特征
(1)客源地、目的地與交通連接
(2)客源地與目的地的關系
3.旅游地的文化特征
(1)文化的概念與旅游地文化
(2)旅游地文化的要素
(3)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4.世界旅游資源與旅游地理
(1)世界旅游資源
(2)世界主要旅游地國家
5.旅游發展的區域影響
(1)旅游對區域的經濟影響
(2)旅游對區域的環境影響
(3)旅游對區域的社會影響
(4)旅游對區域文化的影響
第十一章 政治地理
1.政治與政治地理
(1)政治地理現象
(2)政治地理單元
(3)政治地理結構
(4)政治地理過程
2.國家政治地理特征
(1)國家的基本特征
(2)國家領土與領土主權
(3)國家的中心性區域
(4)邊界與邊疆
3.國家權力
(1)國家權力要素
(2)國家實力分析
4.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2)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3)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學說
第十二章 人類行為與行為空間
1.人類行為與地理環境
(1)環境知覺與認知
(2)地理物象
(3)物象評價與外在行為
2.人類活動的行為空間
(1)行為空間
(2)人類日常活動的行為空間
(3)人類遷移活動的行為空間
3.人類行為與區位選擇模型
(1)行為矩陣模型
(2)報償矩陣模型
(3)消費行為空間模型
第十三章 人文地理學所面臨的問題
1.人口的迅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
(1)人口的迅速增長及其引發的問題
(2)人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2.世界政治多極化與經濟一體化
(1)政治地理新現實
(2)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與分
(3)合與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關系
3.全球化與本土化
(1)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全球化
(2)全球化時代的文化本土化
(3)地理環境、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發展
二、參考書目
趙榮等編著,《人文地理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021湖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原理專業研究生考研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趙榮等編著,《人文地理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021湖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原理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考試內容及要點第一章 緒論
1.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特性
(1)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的基本概念
(2)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3)人文地理學的學科特性
2.西方人文地理學的發展過程
(1)人文地理學的產生
(2)近代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3)現代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3.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1)中國古代人文地理學
(2)近代人文地理學的引進和發展
(3)現代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4.人文地理學的研究任務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主題與基本理論
1.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主題
(1)文化的空間現象——文化區
(2)文化的時間現象——文化的擴散
(3)文化生態學——文化與環境的關系
(4)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質之間的協調
(5)文化現象綜合體——文化景觀
2. 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
(1)人文地理學理論的多元性
(2)人地關系論
(3)其他學科對人地關系的探討
(4)文化地理學的人地關系圖式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1.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一般程序
(1)確定研究課題
(2)制定研究計劃
(3)收集整理資料
(4)調查研究與實地考察
(5)分析研究
(6)研究總結
(7)成果評審
2.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論
(1)經驗主義方法論
(2)實證主義方法論
(3)人本主義方法論
(4)結構主義方法論
3. 人文地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1)人文地理學研究的調查研究方法
(2)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空間模型方法
(3)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社會學方法
(4)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系統分析方法
第四章 人口、人種和民族
1. 人口與發展
(1)世界人口增長過程
(2)人口轉變理論與模式
(3)人口與發展
2.人口分布與遷移
(1)人口分布
(2)人口遷移
3. 人種
(1)人種的劃分
(2)人種與地理環境
(3)種族主義與種族沖突
4.民族
(1)民族的形成與特征
(2)世界民族的分布
(3)民族的遷移與集聚
(4)民族的變化與整合
5.民俗與流行文化
(1)民間文化與流行文化
(2)民俗與環境
(3)流行文化
第五章 農業的起源與發展
1.農業的起源
(1)農業起源的理論
(2)農業起源的地點
2.農業的發展與類型
(1)農業的發展階段
(2)農業形成與發展對自然和社會的影響
3.世界農業生產布局
(1)糧食生產布局
(2)主要經濟作物生產布局
(3)畜牧業生產布局
4.農業景觀和農業區位論
(1)農業景觀
(2)農業區位論
第六章 工業的出現與工業區位
1.工業的出現和發展
(1)工業的出現和初期發展
(2)工業生產的擴散和繼續發展
2.產業類型及其分布
(1)第一產業中的工業
(2)第二產業及其分布
(3)其他產業及其與工業的關系
3.影響工業分布的因素及其新變化
(1)影響工業分布的因素
(2)工業區位論
(3)工業分布的新變化
(4)當前全球經濟空間格局
第七章 聚落與城市化
1.聚落起源與發展
(1)城市與鄉村
(2)起源與發展
(3)城鎮標準
2.城市化及其動力機制
(1)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2)城市化的進程
(3)城市化的機制
(4)當代城市化特征
3.城市與城市地域結構
(1)城市區位與環境的關系
(2)城市與自然環境
(3)城市地域結構發展動力及其模式
4.城市體系與城市景觀
(1)城市體系的等級規律
(2)城市的景觀與感知
第八章 語言類型與語言景觀
1.語言的起源與發展
(1)語言的產生
(2)語言的本質屬性與社會功能
(3)語言的發展
2.世界語言分類與分布
(1)世界語言譜系
(2)世界的主要語言及分布
3.語言的擴散與影響
(1)語言傳播特性
(2)語言的傳播與環境
(3)語言擴散及其結果
4.語言景觀
(1)世界文字及其特點
(2)地名景觀
第九章 宗教地理與宗教景觀
1.宗教的產生與世界主要宗教
(1)宗教的定義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
(2)宗教的起源與原始宗教
(3)宗教分類與民族宗教
(4)世界三大宗教
2.宗教的傳播與分布
(1)導致宗教傳播的因素與宗教主要傳播形式
(2)宗教與國家政治、民族關系
(3)宗教組織
(4)主要宗教的分布區
3.宗教禮儀、習俗與地理環境
(1)宗教風俗、禁忌與地理環境
(2)宗教與文化
(3)宗教儀式、節日與地理環境
(4)宗教圣地與地理景觀
4.宗教景觀
(1)宗教塑造的文化景觀
(2)宗教對地理的間接影響
(3)宗教景觀的地域差異
第十章 旅游地理
1.旅游業的興起與發展
(1)旅游業的興起與發展
(2)大眾旅游的發展
2.旅游的區域特征
(1)客源地、目的地與交通連接
(2)客源地與目的地的關系
3.旅游地的文化特征
(1)文化的概念與旅游地文化
(2)旅游地文化的要素
(3)旅游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4.世界旅游資源與旅游地理
(1)世界旅游資源
(2)世界主要旅游地國家
5.旅游發展的區域影響
(1)旅游對區域的經濟影響
(2)旅游對區域的環境影響
(3)旅游對區域的社會影響
(4)旅游對區域文化的影響
第十一章 政治地理
1.政治與政治地理
(1)政治地理現象
(2)政治地理單元
(3)政治地理結構
(4)政治地理過程
2.國家政治地理特征
(1)國家的基本特征
(2)國家領土與領土主權
(3)國家的中心性區域
(4)邊界與邊疆
3.國家權力
(1)國家權力要素
(2)國家實力分析
4.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2)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3)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主要學說
第十二章 人類行為與行為空間
1.人類行為與地理環境
(1)環境知覺與認知
(2)地理物象
(3)物象評價與外在行為
2.人類活動的行為空間
(1)行為空間
(2)人類日常活動的行為空間
(3)人類遷移活動的行為空間
3.人類行為與區位選擇模型
(1)行為矩陣模型
(2)報償矩陣模型
(3)消費行為空間模型
第十三章 人文地理學所面臨的問題
1.人口的迅速增長與可持續發展
(1)人口的迅速增長及其引發的問題
(2)人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2.世界政治多極化與經濟一體化
(1)政治地理新現實
(2)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與分
(3)合與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關系
3.全球化與本土化
(1)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全球化
(2)全球化時代的文化本土化
(3)地理環境、區域文化與區域經濟發展
人文地理學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介紹
專業點分布
專業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2 | 10027 | 北京師范大學 | A+ |
3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A |
4 | 10284 | 南京大學 | A- |
5 | 10319 | 南京師范大學 | A- |
6 | 10486 | 武漢大學 | A- |
7 | 10028 | 首都師范大學 | B+ |
8 | 10200 | 東北師范大學 | B+ |
9 | 10394 | 福建師范大學 | B+ |
10 | 10475 | 河南大學 | B+ |
11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12 | 10681 | 云南師范大學 | B+ |
13 | 10730 | 蘭州大學 | B+ |
14 | 10511 | 華中師范大學 | B |
15 | 10542 | 湖南師范大學 | B |
16 | 10574 | 華南師范大學 | B |
17 | 10697 | 西北大學 | B |
18 | 10718 | 陜西師范大學 | B |
19 | 10165 | 遼寧師范大學 | B- |
20 | 10231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B- |
21 | 10445 | 山東師范大學 | B- |
22 | 10635 | 西南大學 | B- |
23 | 10663 | 貴州師范大學 | B- |
24 | 10736 | 西北師范大學 | B- |
25 | 10094 | 河北師范大學 | C+ |
26 | 10345 | 浙江師范大學 | C+ |
27 | 10370 | 安徽師范大學 | C+ |
28 | 10423 | 中國海洋大學 | C+ |
29 | 10746 | 青海師范大學 | C+ |
30 | 10755 | 新疆大學 | C+ |
31 | 10065 | 天津師范大學 | C |
32 | 10294 | 河海大學 | C |
33 | 10320 | 江蘇師范大學 | C |
34 | 10414 | 江西師范大學 | C |
35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C |
36 | 10512 | 湖北大學 | C |
37 | 10673 | 云南大學 | C- |
38 | 11078 | 廣州大學 | C- |
39 | 10135 | 內蒙古師范大學 | C- |
40 | 10270 | 上海師范大學 | C- |
41 | 10300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C- |
42 | 10636 | 四川師范大學 | C- |
43 | 10637 | 重慶師范大學 | C- |
人文地理學考研考什么
人文地理學研究生考試科目:一級學科名稱及代碼 | 二級學科名稱及代碼 | 招生院系及代碼 | 預計招生人數 | 考試科目 |
復試辦法 及內容 |
備 注 |
0705地理學 | 070502人文地理學 | 380地球科學系 | ①101政治②201英一或203日③723地球科學基礎④818地理學 | 英語聽力、面試+筆試(專業綜合) |
歡迎地理、規劃設計、土地學等相關專業考生報考。 地球科學系2015年總體擬招收學術學位推免碩士生26人左右,擬招收推免生人數以最后確認錄取人數為準。 詳見地球科學系網站。 |
人文地理學考研參考書:
人文地理學專業研究生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