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專業課資料
吉林大學 | 優惠價 | 原價 | 選擇 |
---|---|---|---|
吉林大學894半導體物理與器件考研真題資料全套 | ¥238 | ¥500 | |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吉林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吉林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吉林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吉林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吉林大學研究生招生]
[吉林大學研究生分數線[2013-2020]]
[吉林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吉林大學考研難嗎]
[吉林大學研究生院]
[吉林大學考研群]
[吉林大學研究生學費]
[吉林大學研究生獎學金]
[吉林大學研究生輔導]
[吉林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
[考研國家線[2006-2020]]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吉林大學保研:2020年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時間安排
2020年7月8日下午14:00營員資格審查、營員線上考試網絡測試2020年7月9日上午9:00開營儀式、專業介紹
2020年7月9日下午13:00營員綜合素質能力面試考核
2020年7月10日上午10:00閉營儀式
咨詢電話: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工作辦公室0431-85168416。
吉林大學保研:2020年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創建于1959年,前身為吉林大學半導體系。由高鼎三院士主持創辦。學院現有六個教學系(光電子學系、微電子學系、功能材料與傳感技術系、電子信息科學系、生物醫學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兩個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微電子與光電子學實驗教學中心)和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吉林大學實驗區)。在研究生培養方面,具有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點,目前在其涵蓋的所有四個二級學科中,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招收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生,生物醫學工程、電子信息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值得一提的是,電子科學與技術為雙一流建設學科,其中二級學科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為國內外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優秀人才。為了促進國內優秀大學生思想和學術交流,拓寬大學生的學術視野,使國內優秀大學生更多的了解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將舉辦“2020年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一、報名時間:
即日----6月30日,報名;
7月1日-7月3日,資格審查,確定營員名單并在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網址:http://ee.jlu.edu.cn/)上公布,請及時關注網站,并按要求確認參加。
二、活動日程
活動時間:2020年7月6日——7月10日(具體日程安排另行通知)
活動方式:采用網絡遠程面試。
學院面試選用統一的軟件平臺——阿里釘釘(面試用)和騰訊會議(備用),面試前會進行提前演練,請營員提前準備面試設備并熟悉軟件平臺,下載相關軟件并確保網絡通暢。
營員需要雙機位模式參加面試,即需要2部帶攝像頭的設備,手機或電腦均可,營員在考試前應在兩個軟件平臺分別注冊兩個賬號以備使用,具體要求詳見附件1《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網絡遠程考試考生須知》。
活動安排:
第一天營員報到、面試演練
第二天開營儀式、招生專業介紹、綜合素質能力考核
第三天分組參觀實驗室、課題組介紹、閉營儀式
三、申請條件
1.全國各高校電子類相關專業三年級在校本科生(2021屆本科畢業生);
2.對電子領域的學術研究有濃厚興趣,有一定的科研潛力;
3.達到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生要求,能夠或可能獲得所在學校推免生資格,直接確定為營員;
4.有意報考我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的學生,擇優確定為營員;
5.英語水平良好。
四、申請材料
1.附件2《2020年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申請表》(手寫簽名,提交電子版);
2.由教務處或所在院系開具的成績單與總評成績排名證明(加蓋公章,電子版);
3.其他能證明個人成績及潛力的材料(包括已發表學術論文等首頁、檢索頁;校級以上獲獎證書;英語4/6級成績單;TOEFL成績,GRE/GMAT成績單掃描件等)(電子版)。
五、申請方式
1.網上報名:申請人于6月30日前登錄網址(https://www.wjx.cn/jq/82840647.aspx)如實填寫《2020年電子學院優秀大學生夏令營報名統計》,所有電子版申請材料信息必須與網報信息完全一致,否則將影響報名。
2.電子版申請材料,將紙版申請材料簽字蓋章后按上述1-3的順序掃描或拍照,并制成1個PDF文件(文件命名為“2020夏令營-學校-營員姓名”),發送到郵箱:dzyjs@jlu.edu.cn。請務必確認材料信息無誤后再提交,每個人允許發送一次。
六、營員考核
學院將對申請入營的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能力考核(100分):根據考生提供材料進行測評,主要考查營員的專業基礎知識、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潛質、思想道德品質、外語聽說能力等綜合素養。
綜合素質能力考核成績排名由高到低,確定優秀營員名單,并頒發“優秀營員證書”(電子版證書)。按要求全程參加夏令營活動,未獲得“優秀營員證書”的營員將獲得“營員結業證書”(電子版證書)。
七、其它事項
1.本次夏令營活動的時間安排,如與學校或學院重大事宜沖突,將變更時間,屆時將在學院主頁和QQ群公布,請各位營員隨時關注。
2.群名稱:吉大電子夏令營交流群,群號:917529492,請營員實名加入QQ群,群內公布最新動態消息。
3.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領導小組享有對本實施細則的最終解釋權。
八、聯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號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唐敖慶樓D區324室研究生辦公室
聯系人:聞老師
電話:0431-85168416
郵箱:dzyjs@jlu.edu.cn
歡迎有意報考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的學生踴躍報名,相信你會有所收獲!
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2020年6月24日
吉林大學保研:2020年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創建于1959年,前身為吉林大學半導體系。由高鼎三院士主持創辦。學院現有六個教學系(光電子學系、微電子學系、功能材料與傳感技術系、電子信息科學系、生物醫學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兩個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微電子與光電子學實驗教學中心)和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吉林大學實驗區)。在研究生培養方面,具有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點,目前在其涵蓋的所有四個二級學科中,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招收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生,生物醫學工程、電子信息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值得一提的是,電子科學與技術為雙一流建設學科,其中二級學科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為國內外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優秀人才。為了促進國內優秀大學生思想和學術交流,拓寬大學生的學術視野,使國內優秀大學生更多的了解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將舉辦“2020年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一、報名時間:
即日----6月30日,報名;
7月1日-7月3日,資格審查,確定營員名單并在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網址:http://ee.jlu.edu.cn/)上公布,請及時關注網站,并按要求確認參加。
二、活動日程
活動時間:2020年7月6日——7月10日(具體日程安排另行通知)
活動方式:采用網絡遠程面試。
學院面試選用統一的軟件平臺——阿里釘釘(面試用)和騰訊會議(備用),面試前會進行提前演練,請營員提前準備面試設備并熟悉軟件平臺,下載相關軟件并確保網絡通暢。
營員需要雙機位模式參加面試,即需要2部帶攝像頭的設備,手機或電腦均可,營員在考試前應在兩個軟件平臺分別注冊兩個賬號以備使用,具體要求詳見附件1《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網絡遠程考試考生須知》。
活動安排:
第一天營員報到、面試演練
第二天開營儀式、招生專業介紹、綜合素質能力考核
第三天分組參觀實驗室、課題組介紹、閉營儀式
三、申請條件
1.全國各高校電子類相關專業三年級在校本科生(2021屆本科畢業生);
2.對電子領域的學術研究有濃厚興趣,有一定的科研潛力;
3.達到所在學校推薦免試生要求,能夠或可能獲得所在學校推免生資格,直接確定為營員;
4.有意報考我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的學生,擇優確定為營員;
5.英語水平良好。
四、申請材料
1.附件2《2020年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申請表》(手寫簽名,提交電子版);
2.由教務處或所在院系開具的成績單與總評成績排名證明(加蓋公章,電子版);
3.其他能證明個人成績及潛力的材料(包括已發表學術論文等首頁、檢索頁;校級以上獲獎證書;英語4/6級成績單;TOEFL成績,GRE/GMAT成績單掃描件等)(電子版)。
五、申請方式
1.網上報名:申請人于6月30日前登錄網址(https://www.wjx.cn/jq/82840647.aspx)如實填寫《2020年電子學院優秀大學生夏令營報名統計》,所有電子版申請材料信息必須與網報信息完全一致,否則將影響報名。
2.電子版申請材料,將紙版申請材料簽字蓋章后按上述1-3的順序掃描或拍照,并制成1個PDF文件(文件命名為“2020夏令營-學校-營員姓名”),發送到郵箱:dzyjs@jlu.edu.cn。請務必確認材料信息無誤后再提交,每個人允許發送一次。
六、營員考核
學院將對申請入營的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能力考核(100分):根據考生提供材料進行測評,主要考查營員的專業基礎知識、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潛質、思想道德品質、外語聽說能力等綜合素養。
綜合素質能力考核成績排名由高到低,確定優秀營員名單,并頒發“優秀營員證書”(電子版證書)。按要求全程參加夏令營活動,未獲得“優秀營員證書”的營員將獲得“營員結業證書”(電子版證書)。
七、其它事項
1.本次夏令營活動的時間安排,如與學校或學院重大事宜沖突,將變更時間,屆時將在學院主頁和QQ群公布,請各位營員隨時關注。
2.群名稱:吉大電子夏令營交流群,群號:917529492,請營員實名加入QQ群,群內公布最新動態消息。
3.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領導小組享有對本實施細則的最終解釋權。
八、聯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前進大街2699號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唐敖慶樓D區324室研究生辦公室
聯系人:聞老師
電話:0431-85168416
郵箱:dzyjs@jlu.edu.cn
歡迎有意報考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的學生踴躍報名,相信你會有所收獲!
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2020年6月24日
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歷史沿革
1、據國務院關于高教管理體制改革和布局結構調整的決定,經教育部批準,2000年6月12日,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5所高校合并組建新吉林大學。合校后于2001年5月成立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它是由原吉林大學的電子工程系和長春科技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相關系、所、專業聯合組建。設有7個本科專業,6個教學系,1個教學實驗中心和2個研究所,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具體設置如下:本科專業包括: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工科)、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理科)、微電子技術專業(理科)、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工科)、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工科)、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工科)、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工科)。教學系與實驗中心包括:光電子與微電子學系、電子信息科學系、生物醫學信息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科學儀器系、電氣與電子工程系、電工教學與實驗中心。研究所、室包括: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吉林大學實驗區、吉林大學智能儀器與測控技術研究所、國土資源部現代地球物理儀器開放研究實驗室。2、2002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成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3、2005年7月據學校的院系調整安排,原長春科技大學的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及相關系、所分離出去,組建儀器科學與電器工程學院。
4、2006年3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獲得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它所涵蓋的四個二級學科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均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
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歷史沿革
1、鑒于我系的學科專業和科研方向主要是工程學科性質,經1993年2月18日校務會議討論通過,同意我系廣大師生的申請,將電子科學系更名為電子工程系。2、1993年3月國家教委批準,“半導體化學”專業調整改名為“電子材料與元器件”專業(工科、四年制)。
3、1994年1月國家教委批準,“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專業調整為“微電子技術”專業(工科),增設“光電子技術”專業(工科)、“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工科)。自此,我系成為具有五個電子信息類學科專業的學科專業類別比較齊全的大系。
4、1997年研究生專業調整,“半導體物理與半導體器件物理”專業改名為“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
5、1999年國家教育部進一步作專業調整,我系相關專業也作了相應的調整。微電子技術(工科)、光電子技術(工科)、電子材料與元器件(工科)合并、調整為“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工科),電子學與信息系統專業調整為“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理科),生物醫學工程專業調整后仍為“生物醫學工程”(工科),同時又申辦了一個“微電子學”專業(理科)。
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科學系歷史沿革
1、1981年增建無線電電子學專業后便開始考慮更改系的名稱,于1982年9月改稱為電子科學系。學校決定更名的時間是1983年1月。2、1985年4月成立敏感技術研究室。
3、1985年10月,經國家批準,“半導體物理與半導體器件物理”專業為博士后流動站點。
4、1986年“無線電電子學”專業改為“電子學與信息系統”專業。
5、1987年在原來的集成光學和光電子學研究室和敏感技術研究室的基礎上成立了電子科學與技術研究所。
6、1987年獲國家批準,同清華大學、中科院半導體所聯合成立“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
7、1990年11月國家學位辦批準,“半導體材料”專業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這是我校第一個獲得工程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
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半導體系歷史沿革
半導體系(1959年3月-1982年9月,其間1960年7月-1962年7月對外改稱第三物理系)1、在1956年國家12年科學規劃及1958年大躍進形勢的激勵下,我校物理系和化學系部分教師先后開展了半導體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校黨委因勢利導,決定將物理系和化學系從事半導體研究的部分教師組合起來成立半導體系。
2、經學校決定上級批準,于1959年3月正式成立半導體系。半導體系設“半導體物理”和“半導體化學”兩個專業和兩個教研室。高鼎三先生任系主任兼半導體物理教研室主任,伊葆芳先生任副系主任兼半導體化學教研室主任。
*半導體系在全國是唯一的以“半導體”冠名的系,因此素有“天下第一系”之稱。半導體化學專業是國家教委唯一批準吉林大學試辦的特色專業。
3、1959年9月1日半導體物理和半導體化學專業首次招生,學生62人。基礎課分別由物理系和化學系承擔。
4、1960年建立了一個系工廠,既生產半導體二極管、三極管等軍用尖端產品,又為師生提供一個勞動生產和實習的基地。系工廠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主要研制、生產集成電路。
5、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教學、科研水平居國內先進及領先地位,決定自行開設兩個專業的全部基礎課,先后從物理系和化學系調一批基礎課教師。
6、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嚴重地沖擊了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在校學生停止上課,停止招收新生,科研、生產活動斷斷續續。
7、1970年高校恢復辦學,招收第一屆工農兵學員,開辦“半導體器件”試辦班,要求改革舊的教學制度和方法,提出“工農兵學員上大學,管大學,改造大學”的口號。1972年,1973年,1975年,1976年招收四屆工農兵學員,學生全部由社會推薦保送入學。專業名稱改為“半導體器件”、“半導體材料”。
8、1977年文化大革命結束,恢復正式招生,教學工作進入恢復期。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和學習熱情、積極性空前高漲。特別值得指出的是1977屆、1978屆、1979屆及1980屆的學生綜合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十分突出。
9、1978年1月6日學校決定將“半導體器件”專業恢復為“半導體物理”專業,“半導體材料”專業恢復為“半導體化學”專業,并恢復成立半導體物理和半導體化學兩個教研室。
10、1978年4月-5月,成立半導體化學專業建設調查組,在調研全國主要的半導體科研、生產、教學單位和歷屆畢業生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半導體化學專業調整和改革的5年制教學方案,為后來的半導體化學專業的發展和形成獨具特色的培養方案奠定了基礎。
11、1978年10月成立集成光學和光電子學研究室,同時撤消了系工廠。
12、1978年10月開始招收學位研究生。
13、1979年7月“半導體物理”專業改名為“半導體物理與器件”專業,確定半導體化學專業執行五年制的改革后的新教學方案。
14、1980年6月成立無線電教研室,1981年9月無線電子學專業首次招生。
15、1981年11月3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準“半導體物理與半導體器件物理”專業可招收博士學位研究生,高鼎三教授被評為博士生導師。
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介紹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創建于1959年,前身為吉林大學半導體系。由中國工程院高鼎三院士主持創辦。
學院現有一個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吉林大學實驗區)、六個教學系(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系、光電科學與工程系、傳感科學與工程系、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系、電子信息工程系、生物醫學工程系)、兩個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微電子與光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學院擁有五個本科招生專業,即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以及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涉及理學和工學兩大門類。學院具有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點,目前在其涵蓋的所有四個二級學科(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招收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生,生物醫學工程、集成電路工程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值得一提的是,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為國家重點學科。這些學科獲“211”工程和“985”創新平臺的重點支持和建設。
學院現有教師120人,其中教授50人(博士生導師39人),副教授37人,講師33人,具有博士學位者占教師總數的92%。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學術水平較高的老中青相結合的教學科研團隊,無論是承擔科研項目和人才培養,還是在成果產出上均顯現了良好的勢頭。
學院一直連續承擔著國家科技攻關項目,“973”、“863”高科技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科研經費年均5000余萬元。獲國家發明獎6項,省部級科技獎勵50余項。每年發表SCI論文300余篇,影響因子3.0以上的論文占1/2以上。近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6項。
目前在校本科生2500余人,研究生500余人。學生學術、業余文化活動十分活躍,學生的科技作品連年在校級以上各類科技競賽中獲獎,是學校學生活動先進單位。
學院每年有近40%的本科畢業生考取或免試保送到校內和國內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讀碩士學位。參加分配的畢業生有90%到各大公司及科研院所工作,約有5%到各級政府機關,其他部門工作的有5%。
學院注重培養嚴謹的學風和勤奮求實的學習態度,許多畢業生已成為所在單位的中堅和骨干力量,為我國的電子科學技術事業貢獻才智。隨著我國電子科學與電子工業的發展,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將繼續成為我國培養電子信息科學和工程技術人才的搖籃。
學院現有一個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吉林大學實驗區)、六個教學系(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系、光電科學與工程系、傳感科學與工程系、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系、電子信息工程系、生物醫學工程系)、兩個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微電子與光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學院擁有五個本科招生專業,即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以及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涉及理學和工學兩大門類。學院具有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點,目前在其涵蓋的所有四個二級學科(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招收碩士和博士學位研究生,生物醫學工程、集成電路工程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值得一提的是,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為國家重點學科。這些學科獲“211”工程和“985”創新平臺的重點支持和建設。
學院現有教師120人,其中教授50人(博士生導師39人),副教授37人,講師33人,具有博士學位者占教師總數的92%。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學術水平較高的老中青相結合的教學科研團隊,無論是承擔科研項目和人才培養,還是在成果產出上均顯現了良好的勢頭。
學院一直連續承擔著國家科技攻關項目,“973”、“863”高科技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科研經費年均5000余萬元。獲國家發明獎6項,省部級科技獎勵50余項。每年發表SCI論文300余篇,影響因子3.0以上的論文占1/2以上。近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6項。
目前在校本科生2500余人,研究生500余人。學生學術、業余文化活動十分活躍,學生的科技作品連年在校級以上各類科技競賽中獲獎,是學校學生活動先進單位。
學院每年有近40%的本科畢業生考取或免試保送到校內和國內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讀碩士學位。參加分配的畢業生有90%到各大公司及科研院所工作,約有5%到各級政府機關,其他部門工作的有5%。
學院注重培養嚴謹的學風和勤奮求實的學習態度,許多畢業生已成為所在單位的中堅和骨干力量,為我國的電子科學技術事業貢獻才智。隨著我國電子科學與電子工業的發展,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將繼續成為我國培養電子信息科學和工程技術人才的搖籃。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