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考研參考書目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吉林大學考研分數線、吉林大學報錄比、吉林大學考研群、吉林大學學姐、吉林大學考研真題、吉林大學專業目錄、吉林大學排名、吉林大學保研、吉林大學公眾號、吉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吉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吉林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考研參考書目信息,是考研之前需要獲取相應的考研信息,比如考試大綱、招考專業、招考目錄等等基本信息,這些內容是進行考研前期工作的必要準備。考生可以從各院校的研招網進行查詢,每年的9月左右就會公布下一年度的招生計劃。考生應當仔細閱讀相關文件的要求和信息,部分專業的名稱相近,內容也比較繁雜,容易混淆或遺漏,考生要仔細區分。另外各大考研網站的相應版塊也會有歷年的招生信息匯總,吉林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考研參考書目信息內總結了各大院校的歷年招生信息,方便考生查詢和選擇。最后,考研派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吉林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是考生獲取考研信息的最基本、最官方的渠道,該網站會提供各種有關考研的資訊和內容,比如歷年的考研招生計劃、考試計劃、考試內容、考試大綱、考試政策、報錄比、錄取名單、復試名單、復試分數線、推免政策等等內容,吉林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招生信息網提供的信息是最為準確和官方的,是考生進行考研的信息主要來源,吉林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的小編提醒各位考生要時刻關注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一切信息變動要以該網站提供的內容為主。吉林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考研參考書目信息網會公布研招辦以及各個院系的招生負責人電話,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遇到問題或疑惑時可以打電話進行咨詢。最后,吉林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的小編預祝各位考研的同學都可以考取理想的學校。

吉林大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考研參考書目
一、培養目標 
    根據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方針,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適應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需要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提出如下要求: 
    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較強的事業心,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身心健康。 
    2、樹立實事求是和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在本門學科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掌握必要的實驗技能;具備必要的社會實踐經驗,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本學科的主要研究領域有如下幾個方向:
    1. 遙感制圖及其技術應用
    2. 地學信息系統
    3. 地球系統過程和系統模型
    4. 地表參量遙感反演
三、學習年限及時間分配 
    1.本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以學分制為基礎。 
    2.下述情況下學習年限可適當延長,但延長時間一般不超過1年:(1)在職攻讀碩士學位人員(2)因故未能按期答辯的研究生(3)首次答辯未能通過的研究生。延期畢業的申請程序按吉林大學要求進行。
    3.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學習與論文工作的時間約各占一半,課程學習與論文工作交叉進行,完成規定的學分要求方可申請論文答辯。 
    4.碩士研究生在校培養期間,實行學期注冊制度,未注冊者終止其下一階段各培養環節。
    5.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工作,累計不應少于一年時間。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見附表二)
    總學分為32學分,學位課(必修課)20學分,選修課12學分。
    其中,必修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2學分,第一外國語3學分;學科通開課不低于2學分;方法論課程不低于2學分,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不少低于11學分。
 
(一)必修課(學位課)
     公共課:9學分
     專業基礎課:6學分
     專業課:5學分
(二)選修課(學生需咨詢指導教師,從中選修11學分)
    選修課:11學分
(三)補修課(為跨專業招收的研究生所設)
    課程學習階段主要安排在1~2學期,也可交叉進行。第4學期中期完成論文開題報告,并由學院或各系組織學生公開進行開題報告答辯。第5、6學期主要完成論文研究及論文答辯工作。
五、文獻閱讀
    專業文獻閱讀及報告是碩士研究生了解學科前沿、掌握學科發展動態的有效手段,是培養研究生獨立獲取知識能力的重要環節。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專業文獻閱讀報告在第一學年內完成,閱讀文獻數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參考文獻不低于10篇,由指導教師批閱后給出成績。
六、開題報告與學術活動
    為確保學位論文的質量,碩士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通過閱讀文獻、學術調研,盡可能結合科研項目,盡早確定論文選題范圍,并在第四學期中期舉行開題報告會。開題報告會應由各系組織進行公開進行,經專家評議通過者方可獲得相應學分并進入論文工作。
    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須參加5次以上的公開學術講座;并須在學院或系組織的學術報告會上至少做二次學術報告。
    研究生在答辯前,須在本領域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一篇與學位論文主體內容相關的學術論文;署名必須是本人第一作者或除本人指導教師外的第一作者(或通訊聯系人)。
七、論文中期檢查
    在碩士研究生論文工作中期,學院將對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工作情況進行一次檢查,按《碩士研究生論文工作中期檢查考核表》所要求的內容進行考核,中期檢查不合格者,不得繼續進行論文工作,直到中期檢查合格后方可繼續進行。對因客觀原因不能按計劃進行的碩士生要及時調整計劃。
八、論文工作
    論文工作是全面訓練碩士研究生樹立嚴謹的科學學風,掌握科學研究基本方法和獨立進行科學研究能力的重要環節。 
    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工作應包括以下幾個主要環節:專業文獻閱讀、選題、論文開題報告、學術調研、論文撰寫、論文答辯等。 
    論文工作應與課程學習交叉進行,導師要全面掌握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工作進度,根據實際需要對論文工作計劃進行及時和必要的調整,研究生的畢業答辯工作,須按相關規定提前提交答辯申請,否則不予受理。 
    碩士論文的具體要求按學校學位管理條例規定執行。
一、培養目標 
    根據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導方針,為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適應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需要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提出如下要求: 
    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較強的事業心,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身心健康。 
    2、樹立實事求是和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在本門學科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掌握必要的實驗技能;具備必要的社會實踐經驗,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本學科的主要研究領域有如下幾個方向:
    1. 遙感制圖及其技術應用
    2. 地學信息系統
    3. 地球系統過程和系統模型
    4. 地表參量遙感反演
三、學習年限及時間分配 
    1.本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學制為3年,以學分制為基礎。 
    2.下述情況下學習年限可適當延長,但延長時間一般不超過1年:(1)在職攻讀碩士學位人員(2)因故未能按期答辯的研究生(3)首次答辯未能通過的研究生。延期畢業的申請程序按吉林大學要求進行。
    3.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學習與論文工作的時間約各占一半,課程學習與論文工作交叉進行,完成規定的學分要求方可申請論文答辯。 
    4.碩士研究生在校培養期間,實行學期注冊制度,未注冊者終止其下一階段各培養環節。
    5.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工作,累計不應少于一年時間。
四、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見附表二)
    總學分為32學分,學位課(必修課)20學分,選修課12學分。
    其中,必修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2學分,第一外國語3學分;學科通開課不低于2學分;方法論課程不低于2學分,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不少低于11學分。
 
(一)必修課(學位課)
     公共課:9學分
     專業基礎課:6學分
     專業課:5學分
(二)選修課(學生需咨詢指導教師,從中選修11學分)
    選修課:11學分
(三)補修課(為跨專業招收的研究生所設)
    課程學習階段主要安排在1~2學期,也可交叉進行。第4學期中期完成論文開題報告,并由學院或各系組織學生公開進行開題報告答辯。第5、6學期主要完成論文研究及論文答辯工作。
五、文獻閱讀
    專業文獻閱讀及報告是碩士研究生了解學科前沿、掌握學科發展動態的有效手段,是培養研究生獨立獲取知識能力的重要環節。本專業碩士研究生專業文獻閱讀報告在第一學年內完成,閱讀文獻數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參考文獻不低于10篇,由指導教師批閱后給出成績。
六、開題報告與學術活動
    為確保學位論文的質量,碩士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通過閱讀文獻、學術調研,盡可能結合科研項目,盡早確定論文選題范圍,并在第四學期中期舉行開題報告會。開題報告會應由各系組織進行公開進行,經專家評議通過者方可獲得相應學分并進入論文工作。
    碩士研究生在讀期間須參加5次以上的公開學術講座;并須在學院或系組織的學術報告會上至少做二次學術報告。
    研究生在答辯前,須在本領域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一篇與學位論文主體內容相關的學術論文;署名必須是本人第一作者或除本人指導教師外的第一作者(或通訊聯系人)。
七、論文中期檢查
    在碩士研究生論文工作中期,學院將對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工作情況進行一次檢查,按《碩士研究生論文工作中期檢查考核表》所要求的內容進行考核,中期檢查不合格者,不得繼續進行論文工作,直到中期檢查合格后方可繼續進行。對因客觀原因不能按計劃進行的碩士生要及時調整計劃。
八、論文工作
    論文工作是全面訓練碩士研究生樹立嚴謹的科學學風,掌握科學研究基本方法和獨立進行科學研究能力的重要環節。 
    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工作應包括以下幾個主要環節:專業文獻閱讀、選題、論文開題報告、學術調研、論文撰寫、論文答辯等。 
    論文工作應與課程學習交叉進行,導師要全面掌握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工作進度,根據實際需要對論文工作計劃進行及時和必要的調整,研究生的畢業答辯工作,須按相關規定提前提交答辯申請,否則不予受理。 
    碩士論文的具體要求按學校學位管理條例規定執行。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研究生考試科目:
619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68778525)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復試科目 同等學歷加試科目 備注
070503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01空間數據標準和精度
02時空數據模型
03多尺度空間數據表示
043S集成
05移動GIS
06網絡GIS
07空間數據共享技術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2數學
④893地圖學或941地理信息系統基礎
數字地圖制圖 ①地理學
②數據庫原理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考研參考書:
科目名稱 參考書目
856 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第二版)》,湯國安, 趙牡丹,楊昕等編著, 科學出
版社, 2010;《地理信息系統導論(第五版)》,張康聰著,陳健飛, 張
筱林譯,科學出版社, 2010.
070503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1)遙感導論。參考書目:《遙感導論》,梅安新, 彭望祿, 秦
其明, 劉慧平編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 21 世紀課程教材), 2010;
(2)數據結構與程序設計(C 語言)。參考書目:《數據結構
(C 語言版)》,嚴蔚敏, 李冬梅, 吳偉民,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1.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研究生就業: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相關職位
城市規劃師,旅游戰略研究經理,旅游規劃設計師,地理教輔審稿編輯,測試工程師(NDS編譯),GIS系統開發工程師,GIS數據處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