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视频在线观看-啪啪99久久综合精品色-啪啪国产-啪啪激情网-成人高清毛片a-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江西農業大學考研網

江西農業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考研

江西農業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考研

江西農業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相關專業

江西農業大學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江西農業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因為江西農業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專業研究生數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輔導的數量不確定,請加我們顧問的微信進行咨詢和確認,搶先預訂研究生,以免錯失研究生輔導機會。

江西農業大學是一個不錯的學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請各位準備報考江西農業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考研的同學注意: 江西農業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研究生錄取分數線(或稱考研分數線)的數據。因為每年都有不少人報考江西農業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考研,競爭激烈,所以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江西農業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研究生的考研人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 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會為大家江西農業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考研的參考書目、考研大綱、研究生招生咨詢電話等聯系方式。希望你考取江西農業大學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專業研究生,考研是個孤獨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學生好好復習備考,來年上個985/211,實現自己的名校研究生夢想。

江西農業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考研
一、學科介紹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學科主要任務研究動植物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基礎理論與應用實踐。以“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殖、合理開發利用”為指導思想,以生態學、保護生物學、自然保護區學、保護經濟學等理論在野生動植物保護和管理中的應用為核心研究內容,以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為主攻方向,以植物資源化學為特色,以現代宏觀技術和微觀技術相結合為主要研究手段,全面提高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本學科堅實寬厚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研究和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科學技術專門人才。具體要求是:
1.要有吃苦耐勞和集體協作精神;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熱愛祖國,獻身林業。
2.必須掌握本學科的堅實基礎理論和系統專業知識;具有熟練的專業技能;具有較寬的專業知識面,能從事本學科和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并有創新能力;掌握一門外語,能熟練地閱讀和翻譯本專業外文資料及撰寫論文。
3.有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三、研究方向
3.1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
3.2植物資源與環境評價
3.3植物資源化學利用
四、學習年限
研究生學習年限定為3年,在職攻讀學位研究生學習年限相應延長1年。特殊情況,經學校批準后可適當延長,但碩士不得超過5年。
五、培養方式和方法
采取導師負責制和學科點集體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培養。各個方向的導師應全面負責研究生的培養工作,制定具體的培養計劃,包括課程的選學、教學計劃、學位論文計劃等,并認真實施。課程教學采用啟發式和研討式方法進行。培養研究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動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
導師應在政治上、學習上、生活上關心研究生的健康成長,督促其按時完成學業。研究生本人也應注重政治素質、文化修養、自學能力、獨立分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六、課程教學
6.1學分
教學16學時為1學分。碩士研究生在攻讀學位期間,所修學分的總和應在28-30學分之間,其中學位課為14-15學分,選修課程9-12學分;專業英語寫作、 Seminar和聽學術講座等開放式教學的課程(簡稱開放式課程)各計1學分。
實踐性課程中的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各計1學分,均為附加學分。
6.2授課方式、成績評定方式
6.2.1授課方式根據課程的特點和性質,選擇講授和實驗,或講授和操作,或實驗,或講授和研討,或研討、讀書報告、指導、自學等等形式。
6.2.2成績評定方式研究生的科目成績評定分為考試與考核兩種方式。考試科目按百分制評定成績,60分以上可獲學分。考核科目按優、良、及格、不及格評定成績,及格以上可獲學分。
6.3課程教學
我校研究生課程性質統一定為學位課(含公共課和專業課)、選修課(含必選課和自選課)、開放式課程、實踐性課程,具體事宜按《江西農業大學研究生課程教學管理辦法》執行。
6.3.1學位課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課程5-6門,碩士公共學位課2門,專業學位課3-4門。英語6學分;碩士公共學位政治課中國特色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2學分;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學位課3-4門。
6.3.2選修課分為必選和自選。
6.3.3開放式課程
目前設置的開放式課程是指定要修的。開放式課程有Seminar、專業英語寫作和聽學術報告三門,課程結束,考核及格,各計1分。
6.3.3.1 Seminar
Seminar應結合碩士生的專業課程學習、學位論文工作,由導師、學科與相關領域專家、研究生共同參加,以專人報告、集中討論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展開。Seminar每學期舉行不少于2次(其中研究生本人匯報不少于1次),累計不少于10次。導師負責對研究生Seminar完成情況進行評定,由研究生秘書檢查備案。凡檢查通過者,記1學分。
6.3.3.2專業英語寫作
專業外語作業要求碩士生在入學后兩年內,在導師指導下可根據研究方向及論文選題進行不少于一篇文獻資料的英譯漢(或漢譯英),英譯漢每篇字數不少于6000漢字,漢譯英不少于1萬字符;或用所學第一外語撰寫一篇與本人研究方向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或文獻綜述報告)并進行投稿,每篇字數應不少于1萬字符。導師負責對研究生專業外語寫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束后,記1學分。研究生應將《專業外語寫作考核表》及本人所寫的中、外文文稿裝訂后于入學后第二學年末提交到所在學院,由研究生秘書備案。凡檢查通過者,記1學分。
6.3.3.3學術講座
鼓勵研究生多參加學術交流活動,拓寬學術視野,提高學術修養。每個研究生在讀期間,至少聽研究生處舉辦的學術講座3次,并計1個學分。
另,研究生每參加校內其他單位或個人舉辦的學術報告、講座、會議1次,可計0.2學分。研究生每參加校外的學術會議1次計1分,做學術報告加計1學分,此要求不做統一規定,所得學分不得與其他規定學分沖抵,但可與總學分相加。
6.3.4實踐性課程
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課結束,考核合格,各附加1學分。
6.3.4.1教學實踐。教學實踐是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好途徑。研究生的教學實踐可在導師指導下做一些與教學有關的工作如:批改作業、答疑、實驗準備,上輔導課及習題課;答疑及批改作業;指導實驗或生產實習;參與編寫教材及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等。或模擬課堂教學等來完成教學實踐的任務。研究生的教學實踐活動由學科組統一安排,7個工作日以上,導師負責指導和考核,考核及格附加1學分。已從事過大學本科教育兩年或兩年以上的或師范本科院校教育類專業畢業的可免修。
6.3.4.2社會實踐。為了使廣大研究生在學期間能夠更多地接觸社會、了解國情,增強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走正確成長的道路,并在實踐中鍛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綜合素質,研究生在校期間,參加適當的社會實踐活動是必要的。社會實踐的內容包括:
A.結合所學專業知識,開展科技服務,協助實踐單位解決科研、生產中的某些技術或管理問題。
B.開展人員培訓或進行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咨詢服務。
C.結合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進行專題調研、科學考察,了解國情,接觸社會,向工作在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一線的同志學習等。
D.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C.參加各種社會兼職。
社會實踐由學科根據學科特點進行安排,研究生處也為研究生的社會實踐創造機會,提供平臺,定期組織研究生的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一般為20個工作日以上,指導教師負責考核,考核及格附加1學分。對入學前有過二年以上工作經驗的研究生,不做要求。
6.3.5課程設置及安排(見九、附: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專業課程設置及安排)
6.3.6主要課程內容簡介
6.3.6.1森林生態學(Forest ecology
該課程為林學一級學科的公共課程,通過課程學習了解生態學發展歷程和趨勢,掌握個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水平上森林生態研究最新動態和發展趨勢,重點掌握與林學一級學科下各學科方向關系比較密切的森林土壤生態、森林生態水文、全球變化與森林碳匯功能、生態系統退化與恢復、城市森林生態、干擾生態與林火生態等領域的相關理論及其研究進展,了解森林生態學研究的新手段、新方法。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蔡曉明.生態系統生態學.科學出版社,1999年
[2]戈峰.現代生態學.科學出版社,2002年
[3]Kimmins.Forest Ecology.中國林業出版社,2005年
[4]方精云.全球生態學——氣候變化與生態響應.高等教育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
[5]J.LChapman,M.J.Reiss.生態學原理與應用(影印本).清華大學出版社,劍橋大學出版社
[6]相關期刊
6.3.6.2保護生物學(Conservation Biology
主要講授生物多樣性的現狀,滅絕的危機,保護的基本原理和原則,生態系統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以及可持續發展等內容。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保護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并依據保護生物學的基本原理,了解生物多樣性的現狀與危機,人類與環境行為間的關系,評價人類經濟活動和發展對環境生物的影響以及環境生物多樣性變化對人類社會行為、生存與發展的影響。從而對判斷、調整和選擇人類社會的行為提供科學依據打下堅實的基礎。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張恒慶主編.《保護生物學》.科學出版社, 2005
[2]Primack R.季維智主編.《保護生物學基礎》.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0
[3]蔣志剛,馬克平,韓興國主編.《保護生物學》.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7
[4]Pullin A.S.主編.《Conservation B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2
[5]其他相關學術期刊
6.3.6.3高級生物統計與分析(上)(Advanced Biological Statistics and AnalysisI))
本課程的實質為《多元統計分析》,它是為農林院校各專業所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該課程首先復習了假設檢驗、方差分析、回歸分析等一元統計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其次重點介紹了多元回歸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判別分析、聚類分析和典型相關分析等多元統計分析的內容。在講授過程中,以統計分析軟件SPSS為工具,介紹軟件的基本功能以及在多元統計分析中的應用技巧。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可以掌握常用的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同時能夠熟練運用統計軟件進行試驗資料的整理與分析,從而為后繼專業課程提供必要的統計分析手段與技能。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朱建平.《應用多元統計分析》.科學出版社,2006
[2]袁志發,周靜芋主編.《多元統計分析》.科學出版社,2002
[3]唐守正.《多元統計分析方法》.中國林業出版社,1984
[4]丁思統主編.《多元分析方法及應用》.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8
[5]賈乃光,張青,李永慈編著.《數理統計》.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
6.3.6.4動植物資源學(Wildlife resource reserve and utilization
動植物資源學主要講授野生動植物資源學的定義、研究的對象與任務、資源植物學與其他植物應用學科的關系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分類、分布及其特點、開發與利用、調查與評價、保護與管理等不同研究層次,介紹動植物資源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植物化學的基本理論與研究方法,植物的化學成分、植物主要類群的化學成分;我國野生動植物資源分布概況,食用動植物資源,藥用動植物資源;工業用植物資源及保護和改造環境植物資源。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戴寶合主編.《野生植物資源學》(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8
[2]王萬賢主編.《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學》.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5
[3]董世林主編.《植物資源學》.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 1994
[4]楊毅主編.《野菜資源及開發利用》.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0
[5]其他相關學術期刊
6.2.6.5高級生物統計與分析(下)(Advanced Biological Statistics and AnalysisII))
高級生物統計與分析(下)(Advanced Biological Statistics and AnalysisII))
本課程是基于《高級生物統計與分析》(上)即《多元統計分析》之上,為植物生產類專業所開設的一門專業應用型課程,重點解決植物生產類專業方向的科學研究中的田間試驗設計,主要講授對比法和間比法、完全隨機化試驗和隨機區組試驗、平衡不完全區組試驗、裂區試驗、正交試驗、協方差分析、回歸正交設計和回歸旋轉設計等常見的試驗設計方法及其統計分析方法。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試驗設計方法與數據處理方法,從而為后一階段的學位論文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洪偉,吳承禎編著.《試驗設計與分析――原理.操作.案例》.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2]丁希泉.《農業應用回歸設計》.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3]《農業試驗設計與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4]蓋鈞鎰主編.《試驗統計方法》.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6.3.6.6.自然保護學(Nature Reserve Management
本課程系統講述了自然保護生物學原理和自然保護區管理技術,上溯歷史,旁及國外,重點落在國內。內容涵蓋我國自保護簡史與自然保護區歷史沿革;自然保護生物學原理;自然保護的意義與對策;自然保護區的類型,選建及評價;自然保護區的區劃;自然保護區的經營管理,自然保護區火的管理;我國部分典型自然保護區簡介;國外自然保護區發展概況等。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馬建章主編.《自然保護區學》.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 1992
[2]徐海根主編.《自然保護區生態安全設計的理論與方法》.中國環境學科出版社, 2000
[3]Wilcox B.A主編.《自然保護生物學》.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1
[4]自然保護區有效管理論文集.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1992
[5]王獻溥主編.《自然保護區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1989
[6]金鑒明主編.《自然保護概論》.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1991
[7]王禮嬙等編著.《論自然保護區的建立與管理》.中國環境出版社, 1994
[8]陳登林,馬建章編著.《中國自然保護史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 1991
[9]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編著.《中國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發展論文集》.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5
[10]其他相關學術期刊
6.3.6.7.野生動植物調查技術(Investigation Technology of Wildlife
主要講授野外定位、導向和通訊、野生動物遙測技術、野外動物攝影照相知識、動物年齡和動物性別的鑒定、痕跡識別、數量調查、生境調查、標本采集、野外生存技能等;介紹野外定位、導向、野外生存技能等知識;講授動植物標本采集、制作和鑒定技術;講授野外生境、動植物特寫攝影技術;講授植物區系調查技術;講授植物資源調查技術;講授植物生境調查技術;講授植物種群數量調查技術;講授植物調查數據處理技術。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蔣志剛主編.《自然保護野外研究技術》.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2
[2]趙宏主編.《植物學野外實習教程》.科學出版社, 2009
[3]高中信等主編.《動物生態學實驗與實習方法》.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 1992
[4]W.J.Sutherland主編.《生態學調查方法手冊》.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2
[5]蔣志剛,馬克平,韓興國主編.《保護生物學》.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7
[6]其他相關學術期刊
6.3.6.8.自然保護法規 (Natural protection regulations)
廣義的自然保護法與環境法、環境保護法基本相同,其特點是強調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但同時也注意對環境污染的防治。狹義的自然保護法是環境法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分支,指調整有關保護和管理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風景名勝區、珍稀動物物種、自然和文化遺產等特殊自然環境的法律規范之總和。
本課程主要講授與自然保護有關的法規、條例等,包括自然保護發展史、國內自然保護法規、自然保護國際公約等。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陳德敏主編.《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武漢大學出版社, 2011
[2]有關自然資源保護的法規和國際公約
6.3.6.9.動物分類與區系(Wildlife systematic and taxonomic botany
本課程主要講述動物系統學的基本原理與研究方法,在系統學習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重點學習野生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分類學、野生動物資源學等,重點學習系統地理學的研究方法,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基本掌握動物系統學研究的原理與方法,為開展相關研究奠定基礎。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劉凌云,鄭光美主編.《普通動物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陳世驤主編.《進化論與生物學》(第二版).科學出版社, 1987
[3]鄭光美主編.《鳥類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5
[4]其他相關學術期刊
6.3.6.10.野生動物管理學(Wildlife Management
該課程主要將野生動物生態學的原理應用于野生動物資源管理中,重點強調生態學應用于野生動物管理科學;野生動物種群動態與管理措施的制定;野生動物與生境相互關系;野生動物保護中的人的問題;野生動物綜合管理技術及野生動物保護中的關鍵問題的解決。內容包括:科學管理的原理、受脅物種的保護與拯救技術、引種與重引入技術、野生動物的危害與控制技術、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等。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馬建章主編.《野生動物管理學》.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 2004
[2]馬建章等編著.《野生動物管理學實習指導》.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 2006
[3]徐宏發等編著.《野生動物保護原理及管理技術》.華東師大出版社, 1998
[4]Principles of wildlife management,Bailey,1994
[5]Wildlife-Habitat relationships,Michael L. Morrison etal.,The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2
[6]Wildlife Management Techniques Manual,Schemnitz S.D.,Washington D.C. Wildlife Association,1986
[7]Techniques for Wildlife Habitat Management of Wetlands,Payne N.F.,Mcgraw-Hll, Inc,1992
[8]其他相關學術期刊
6.3.6.11.野生動物養殖學(Wildlife breeding science
野生動物養殖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應用性綜合學科,它是以動物學、動物解剖生理學、動物遺傳繁育學、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為基礎,飼養管理技術,良種繁育技術,產品采收與加工技術,產品質量鑒定技術,產品開發利用技術及崗位應用技能。本門課程以野生動物的飼養管理、繁育技術、產品生產與開發利用為教學重點內容,以培養基本理論適度、知識面較寬、技術應用能力強、崗位技能達標、綜合素質高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為基本教學目標。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呂向東等編著.《野生動物飼養與管理》.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1
[2]P·麥當勞編著;王九峰,李同洲譯.《動物營養學》.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07
[3]其他相關學術期刊
6.3.6.12.動物生態學(Wildlife ecology
野生動物生態學是從生物種群和群落的角度研究動物與其周圍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主要包括:(1)闡明動物與生存條件的關系;(2)研究在一定的生存條件下各種動物種群的數量關系;(3)研究一定的環境條件下種內和種間關系以及它們對動物進化的意義;(4)研究不同生態條件下動物種群和群落的形成、適應性和演化;(5)人類對動物資源開發利用和動物遺傳資源的保護等。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孫儒泳主編.《動物生態學原理》(第三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2]馮江等編著.《動物生態學》(21世紀環境科學).科學出版社, 2005
[3]Ecology---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4]其他相關學術期刊
6.3.6.13.生態環境評價(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生態環境評價是從環境質量這一基本概念出發,探討環境質量同人類社會行為之間的關系,評價人類活動對環境質量的影響,以及環境質量變化對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的影響。本課程將分別論述工程建設項目、區域開發和公共政策等的環境評價,使學生全面了解目前環境評價的現狀、評價觀點、評價理論、評價方法,掌握現階段所使用的評價技術。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毛文永主編.《生態環境影響評價概論(修訂版)》.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2003
[2]陸雍森主編.《環境評價(第二版)》.同濟大學出版社, 1999
[3]Canter L W主編.《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ingapore: Mc Graw Hill Inc, 1996
[4]國家環境保護局開發監督司主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原則與方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
[5]國家環境保護局.《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非污染生態影響(HJ/T19-1997)》, 1997
[6]M Husain Sadar編著.《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2nded.Canada: Carleton University Press Inc. for the ImpactAssessmentCenterCarletonUniversity, 1996
6.3.6.14.植物分類與區系(Plant taxonomy and flora
本課程主要講述植物系統學與植物區系學的基本原理與研究方法。主要內容包括被子植物系統分類的歷史淵源、被子植物系統研究的基本原理與方法、當今主要被子植物分類系統比較、被子植物重要科屬的分類、植物區系學的研究方法、不同地區的植物區系的組成和特點以及植物區系的起源等與植物系統發育相關的基礎理論問題。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基本掌握植物系統學研究的原理與方法,為開展相關研究奠定基礎。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黃增泉主編.《高等植物分類學原理》.國立編譯館, 1987
[2]吳征鎰等編著.《中國被子植物科屬綜論》.科學出版社, 2003
[3]王荷生主編.《植物區系地理》.科學出版社, 1992
[4]張宏達等編著.《種子植物系統學》.科學出版社, 2004
[5]陳世驤主編.《進化論與生物學》(第二版).科學出版社, 1987
[6]H.E.斯特里斯著,石鑄等譯.[英]《植物分類學簡論》.科學出版社, 1986
[7]C.A.斯特斯著,韋仲新等譯.[英]《植物分類學與生物系統學》.科學出版社, 1986
[8]吳征鎰、王荷生著.《中國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冊)》.科學出版社, 1983
[9]左家甫等著.《植物區系的數值分析》.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6
[10]吳魯夫E.B.著,仲崇信等譯.[蘇]《歷史植物地理學引論》.科學出版社, 1960
6.3.6.15.野生植物繁殖技術(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Wildlife
本課程主要學習野生植物的繁殖方法與操作技術。主要內容包括植物繁殖技術基本原理與操作方法、現代繁殖方法,包括基本的方法、技術、實驗操作。植物有性繁殖、無性繁殖在野生植物繁殖中的應用。代表性野生植物的繁殖特點和技術。野生植物繁殖的基本過程和操作技術。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彭星元主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陳正華主編.《木本植物組織培養及其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3]張麗萍主編.《181種藥用植物繁殖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4
[4]朱至清主編.《現代生物技術叢書--植物細胞工程》.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3
[5]Hamish A. Collin and Sue Edwards編著.《Plant Cell Culture》.BIOS Scientific Pub. Lim., 1998
[6]Michael R. Davey, Paul Anthony編著.《Plant Cell Culture: Essential Methods》. Wiley, 2010
[7]其他相關學術期刊
6.3.6.16.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Biodiversity protection
我國是生物多樣性特別豐富的國家,也是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的國家之一,加強生物多樣性宣傳教育和探討保護對策刻不容緩。本課程教學目的是要求學生掌握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技術、基本法規、保護對策與途徑,旨在培養學生理解生物多樣性的概念與重要性,認識到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意義,了解生物多樣性的現狀,基本掌握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對策和方法。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陳靈芝主編.《中國的生物多樣性——現狀及保護對策》.科學出版社, 1993.
[2]國家環保局.《中國生物多樣性國情研究報告》.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1998.
[3]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總報告編寫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1994.
[4]謝國文主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
[5]陳宜瑜主編.《生物多樣性與人類未來》.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8.
[6]田興軍主編.《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生物學》.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5.
[7]張恒慶主編,《保護生物學》.科學出版社, 2005.
[8]其他相關學術期刊
6.3.6.17.濕地生態學(Wetland Ecology
以系統生態學的觀點,闡述濕地這一特殊生態系統的結構、過程、功能、評價、管理和恢復的基本原理、原則和主要研究方法。著重論述濕地生態系統的類型及其特征、主要結構特點和濕地生物的適應性、水文過程和水量預算;濕地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能量流動、植被演替和系統發育、生態服務評價和管理以及生態修復和工程濕地的營造等。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陸健健主編.《濕地生態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崔保山主編.《濕地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6
[3]呂憲國主編.《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管理》.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4
[4]Wetlands
[5]Wetland Ecology and Management
[6]Journal of Ecology
[7]其他相關學術期刊
6.3.6.18.天然產物化學(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天然產物化學是以各類生物為研究對象,以有機化學為基礎,以化學和物理方法為手段,研究生物二次代謝產物的提取、分離、結構、功能、生物合成、化學合成與修飾及其用途的一門科學,是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研究。目的是希望從中獲得醫治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疾病的防治藥物、醫用及農用抗菌素、開發高效低毒農藥以及植物生長激素和其他具有經濟價值的物質。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劉湘,汪秋安編著.《天然產物化學》.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5
[2]陳業高主編.《植物化學成分》.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4
[3]徐任生主編.《天然產物化學》.科學出版社, 1993
[4]徐任生等編.《中草藥有效成分提取與分離》.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9
[5]孫文基等編著.《天然藥物成分提取分離與制備》.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994
[6]北京醫學院主編.《中草藥成分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0
6.3.6.19.有機合成化學(Organic Syntheses Chemistry
介紹有機合成路線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逆合成法與路線設計基本規則、分子的切斷和官能團轉化、導向基的引入與導向作用、合成子和極性轉換、反應的非常規性差異性應用及合成問題的簡化等;其次介紹有機合成常見反應:氧化反應、還原反應、自由基反應、官能團保護、環加成反應、碳-碳鍵的形成、不對稱合成以及有機非金屬試劑等;再次,對有機合成大師Corey的有機合成路線設計策略的主要內容做了適當的介紹;最后,剖析具有不同結構特征的六個天然產物的全合成實例。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馬軍營主編.《有機合成化學與路線設計策略》.科學出版社, 2008
[2]蔡傳松編著.《應用有機合成》.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3
[3]薛永強等編著.《現代有機合成方法與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3
[4]詹姆斯•R.漢森編著.《有機合成方法》.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7
6.3.6.20.野生植物開發利用專題(Development andUtilization ofWild Plants
野生植物開發利用專題是以我國野生植物資源、主要野生植物資源為對象,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前提下,對我國野生植物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程度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本課程在野生植物的調查、采收和運輸的基礎上,以化學與物理方法為手段,研究野生植物的采集、貯藏和加工技術等,繼而研究野生植物的藥用、觀賞利用、食品加工利用、主要化學成分的提取,以及天然香料、色素、淀粉、油脂、果膠、甜味劑等成分的提制技術。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高愿君主編.《中國野生植物開發與加工利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5
[2]董世林主編.《植物資源學》.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 1994
[3]楊毅主編.《野菜資源及開發利用》.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0
[4]陳業高主編.《植物化學成分》.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4
[5]安鑫南主編.《生物資源化學》.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5
[6]孫文基等編著.《天然藥物成分提取分離與制備》.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994
[7]《中國野生植物資源》、《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等相關期刊
6.3.6.21.植物資源生物加工技術(Bioconvers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 of Plant Resources
本課程主要講解植物纖維資源的特點、系統介紹植物纖維資源主要成分的化學結構與性質以及它們生物加工利用的基本原理、現狀和發展趨勢;重點介紹植物纖維資源水解與生物轉化的基本技術、途徑及原理,利用現代生物化學或技術為主要手段對植物纖維資源進行深度開發利用,尤其是應用酶工程技術和發酵工程技術等生產現代工農業所需化學品――飼料酵母、乙醇、糠醛、木糖醇等。并介紹植物資源生物加工的最新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
主要教材與閱讀文獻
[1]李淑君主編.《植物纖維水解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9
[2]《Bioconvers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南京林業大學出版社, 2004
[3]南京林業大學編.《植物資源化學》.南京林業大學出版社, 2008
[4]楊淑蕙主編.《植物纖維化學》(第三版).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6
[5]張矢主編.《植物原料水解工藝學》.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2
[6]陳洪章主編.《纖維素生物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5
[7]賀敬恪,李啟基主編.《林產化學工業全書》.中國林業出版社, 2001
[8]Bioresource Biotechnology
[9]其他相關學術期刊
七、碩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應在課程結束后、由院(系)組織進行中期考核。
碩士生的中期考核要求入學后第三學期內,開題報告后,由所在學院統一組織和實施。考核審查小組應對考核對象的思想品德、課程學習和科研能力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進行分流,最后由研究生院審核、備案。具體要求按《江西農業大學關于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規定(修訂)》執行。
八、科學研究與學位論文
8.1科學研究
8.1.1選題。研究生的科研須從選題開始,與任何科學研究一樣必須有計劃、有組織地調查、收集、閱讀、分析和評價有關文獻,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選題。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在查閱文獻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選題,在入學后的第三學期結束前完成開題報告書的撰寫。
8.1.2開題報告。開題報告書首先應征得導師認可,并在舉行開題報告會的前一周送達考核小組成員審閱,方可參加開題報告會。開題報告由考核小組進行論證,論證通過者,以書面形式報所在學院審批備案。在此基礎上,碩士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盡快擬定論文的具體工作計劃,并予以實施。具體要求按《江西農業大學關于學術型研究生開題報告的規定》執行。
8.1.3科學實驗或社會調查。科學實驗或社會調查是研究生完成學位論文的基石,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動手完成。研究生在科學實驗或社會調查過程中,在導師指導下,學習和掌握適當的數據收集方法,學習和遵守實驗室操作規程和數據采集規范,能運用正確的統計方法和手段,自己動手取得學位論文所需要的第一手數據和資料。
8.2學位論文
8.2.1論文工作中期報告。為使碩士研究生的論文工作得到所在學科集體的幫助,應階段性的向所在學科教師做科研報告。進入論文中期階段后,由碩士研究生報告科研工作的階段成果和存在的問題,聽取建議,改進論文工作。
中期研究報告后,由碩士生填寫《江西農業大學攻讀研究生論文工作中期報告情況表》,由指導教師審核后,送交研究生處備案。
8.2.2撰寫學位論文的要求。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是碩士研究生學術水平的重要標志,應表明作者碩士研究生應在本學科內掌握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8.2.2.1選題體現學科前沿和社會發展與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意義、學術價值、應用價值和創新性。
8.2.2.2學位論文應是在導師指導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的。
8.2.2.3論文的結論和所引用的資料詳實準確。
8.2.2.4論文有獨立見解。
8.2.2.5碩士學位論文字數約在2-3萬字。
8.2.2.6學位論文必須遵守學術規范。
8.2.2.7碩士研究生用于做學位論文的時間,一般不少于1年。
8.2.3論文發表要求。在省級以上學術期刊或在省級以上學術會議(競賽)上發表與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1篇或作品1幅以上。具體要求按贛農大園發[2012] 3號文件《研究生在讀期間學術論文(作品)發表暫行規定》執行。
8.2.4論文送審、答辯與學位授予研究生必須完成上述課程學習、修滿規定的學分,論文發表及學位論文等各項都達到規定的要求,經導師同意,論文經盲審通過后,學位論文方可提交答辯。由學院按照《江西農業大學學位授予細則》的要求,組織論文評審和答辯委員會。
學位論文通過答辯后,提交校學位委員會審批,審批通過者,即可授予學位,頒布發碩士學位證書和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090705]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江西農業大學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林學院(園林與藝術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9]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7]林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野生植物保護與利用(02)野生動物保護
(03)自然保護地管理
招生人數: 4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01)數學
④(804)森林生態學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02)化學
④(804)森林生態學
備  注: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090705]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江西農業大學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林學院(園林與藝術學院)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9]農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7]林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野生動植物保護
02自然保護區規劃與管理
03植物資源化學利用
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01數學或702化學
④804森林生態學
備  注: 復試科目:野生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
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本學科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有導師10人,教授5人,副教授4人,講師或助理研究員4人,其中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江西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江西省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井岡之星)2人,江西省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人,省政府特殊津貼1人。
 本學科的科研平臺有國家林草局木本香料(華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林草局/江西省樟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建)、江西省竹子種質資源與利用重點實驗室、江西農業大學植物天然產物與林產化工研究所、江西農業大學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研究中心等。
 本學科結合區域特色與優勢,在植物資源化學利用、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區規劃與管理、植物資源與環境評價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與開發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研發進展。
 目前在研課題有“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課題2項、子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余項,其他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10多項。近3年來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其中SCI、EI收錄10多篇;獲得江西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國家林業局梁希林業科技獎二等獎2項;獲得江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得國家專利10余項。
       本學科與美國密歇根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中國林科院林產化工研究所等國內外相關的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專業代碼:090705     門類/類別:農學     學科/類別:林學
 

專業介紹

浙江農林大學林學學科始建于1958年,2011年被列為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2015年被列為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和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2018年全國林學學科排名第四(B+)。學科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擁有林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現有師資隊伍64人(專任教師62人),其中正高31人,副高18人,59人具有博士學位。學科建有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農藥高效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2個國家級科研平臺。學科已形成了一支以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百千萬人才、浙江省特級專家、浙江省特聘教授、浙江省千人、浙江省151人才等為學術帶頭人與學術骨干的師資隊伍。林學學科堅持以亞熱帶區域的林業產業體系和生態體系建設關鍵問題為導向,圍繞經濟林、竹林、珍貴用材林野生動植物保護保護與利用,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實用技術開發,下設森林培育、林木遺傳育種、森林經理、森林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5個專業。在森林碳匯、竹林、珍貴樹種、南方特色干果和森林藥材等方面形成鮮明特色和優勢,為踐行“兩山”理論,建設“兩美浙江”提供了重要基礎理論與科技支撐。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作為林學學科下設的二級學科專業,重點開展野生植物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植物資源化學等方面的理論與技術研究,形成林藥林菌資源保育與利用、森林康養與林下經濟等研究方向。現有專任教師7人,其中二級教授2人,青年長江學者1人。建有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科技特派員鐵皮石斛創業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鐵皮石斛品種選育及生態栽培重點研究室、國家林業局鐵皮石斛工程技術中心等科研平臺。近5年來,該學科共承擔國家級項目5項,省部級項目11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鐵皮石斛大健康產品研發”(2017YFC1702200)獲批經費7094萬元。獲得國家林業局梁希林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2015)、二等獎1項(2017),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2016),科技部20個科技扶貧重點案例(2017),受到汪洋、劉延東、萬鋼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充分肯定。
 

專業點分布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內蒙古農業大學 吉林農業大學 北華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浙江農林大學 福建農林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 河南農業大學 湖北民族學院 廣西師范大學 海南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華師范大學 貴州大學 西南林業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甘肅農業大學 青海大學
 

專業大學排名

0907 林學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18 所,本次參評18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30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22 北京林業大學 A+
2 10298 南京林業大學 A+
3 1071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A-
4 10225 東北林業大學 B+
5 10341 浙江農林大學 B+
6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B+
7 10538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B
8 10626 四川農業大學 B
9 10677 西南林業大學 B
10 10086 河北農業大學 B-
11 10410 江西農業大學 B-
12 10434 山東農業大學 B-
13 10129 內蒙古農業大學 C+
14 10201 北華大學 C+
15 10564 華南農業大學 C+
16 10364 安徽農業大學 C
17 10466 河南農業大學 C
18 10657 貴州大學 C
19 10157 沈陽農業大學 C-
20 10504 華中農業大學 C-
21 10733 甘肅農業大學 C-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研究生考試科目:
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15化學(農)
④414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
(各個招生單位考試科目不同,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為例)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考研參考書:
科目
代碼
科目名稱 參考書目
614 動物學 《普通動物學》,劉凌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819 動物生態學 《基礎生態學》,孫儒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04 保護生物學 《保護生物學》,Andrew S Pullin(賈競波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專業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是在野生動物科研院所、國家海關和邊境口岸、工商、自然保護區、動物園等部門或單位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利用、檢疫和自然保護區資源管理的工作。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江西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江西農業大學報錄比、江西農業大學考研群、江西農業大學學姐、江西農業大學考研真題、江西農業大學專業目錄、江西農業大學排名、江西農業大學保研、江西農業大學公眾號、江西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江西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江西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江西農業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考研 推薦

江西農業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江西農業大學考研網由江西農業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江西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江西農業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江西農業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購買指南 發貨信息 關于我們 - 研究生兼職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播放 | 免费人成在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a免费 | 亚洲成人视 |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 亚洲高清国产品国语在线观看 | 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视频不卡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 久草在线影 |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 国产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小说 | 久草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多人 | 国内精品视频九九九九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男男 | 久久免费视频精品 |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毛片不卡 | 欧美片a|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成人在免费观看视频国产 | 欧美黄成人免费网站大全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国产 | 乱子伦农村xxxx视频 | 久久午夜鲁丝片午夜精品 | 欧美一级第一免费高清 |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 日本在线不卡免 |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 | 午夜在线播放免费人成无 | 亚洲精品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 国内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专区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 97国内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玖草资源在线 | 波多野结衣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