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寧波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寧波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寧波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寧波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寧波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寧波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寧波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寧波大學考研難嗎]
[寧波大學研究生院]
[寧波大學考研群]
[寧波大學研究生學費]
[寧波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寧波大學保研: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2020年推免碩士研究生通知
根據《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2019〕6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19〕2號)、《寧波大學推薦接收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管理辦法》(寧大政〔2019〕107號)和《寧波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辦法》文件精神,本著“公平、公正、公開”和“擇優錄取”的原則,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接收政策 面向全國高校接收具有2020年推免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 二、復試安排 (一)復試時間 10月9日-11日
包括思想政治考核、專業課筆試、專業面試、外語口語及聽力測試。
1.復試成績=(專業課筆試成績+專業面試成績+外語口語及聽力測試成績)/3 2.復試成績計算至小數點后3位。 (三)資格審查交驗材料 1、《寧波大學接收推免生政審表》,需考生所在單位蓋章并密封; 2、加蓋學校教務部門公章的本科在校全部課程成績單1份; 3、大學英語六級(或四級)考試證書(小語種的相應水平證書)復印件1份; 4、大學學習期間獲得的各類獎勵證明材料復印件各1份; 5、在校期間取得的學術科研成果(如公開發表論文、出版物等)、發明專利等相關證明材料復印件各1份; 注:考生參加復試時,須向報考學院提交以上材料,并帶上原件以備審驗。附件下載詳見http://eng.nbu.edu.cn/info/1130/7782.htm 三、錄取方法 最終按復試成績根據名額從高到低確定擬錄取名單。體檢、思想政治面試成績中有一項不合格者不予錄取;復試成績低于60分(滿分為100分)者不予錄取。 四、咨詢及申訴渠道 咨詢電話: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研招辦0574-87609961 申訴渠道: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紀委辦0574-87600353 五、復試名單(根據實際報名及審核情況持續更新)
|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工程力學簡介
工程力學
已瀏覽:2583次 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9日
專業背景
力學是研究物質機械運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獨立的基礎學科,同時又是一門應用廣泛的技術學科。工程力學作為力學的一個分支,是20世紀50年代末出現的。首先提出這一名稱并對這個學科做了開創性工作的是中國學者錢學森。工程力學是研究有關物質宏觀運動規律及其應用的科學,主要涉及機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水利、化工等各種工程與力學結合的領域,學制一般為四年,畢業后授予工學學士。工程力學專業具有現代工程與理論相結合的的特點,有很大的知識面和靈活性,對國家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工程給力學提出問題,力學的研究成果改進工程設計思想。
專業情況介紹
寧波大學工程力學專業設立于2001年,2009年確定為浙江省重點專業,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一直受到省級重點計劃的支持,同時本專業致力于專業培養模式和力學系列課程教學內容與體系的改革,取得了顯著效果。寧波大學力學學科創辦于建校之初,是具有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的優勢學科。本專業依托浙江省力學“重中之重”一級學科、浙江省A類一流學科、工程力學博士點、力學博士后流動站、工程力學碩士點、固體力學碩士點的建設。擁有沖擊與安全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沖擊與安全工程重點實驗室、寧波市壓電器件技術重點實驗室等創新科研平臺。學科擁有近海結構沖擊安全防護與健康監測創新團隊和壓電頻率電子元器件技術及應用創新團隊等兩個重點創新團隊。201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5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些由學科建設計劃強化的實驗條件為培養研究型工程力學專業學生奠定了堅實基礎和強大依托。
工程力學專業積極開展各項課程建設,《理論力學》是省精品課程,也是國家雙語示范課程。有材料力學和理論力學創新實驗室、工程材料實驗室等教學實驗室。擁有多臺高性能計算工作站,有ANSYS、ABAQUS、CATIA、ALIAS等計算和設計軟件,供學生研究學習。目前本專業有兩個院級教學團隊,“理論力學教學團隊”和“材料力學教學團隊”。實習基地主要分布在寧波周邊,如寧波拓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臺晶(寧波)電子有限公司等、寧波吉利汽車有限公司、寧波錦偉緊固件集團有限公司、寧波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寧波嘉隆工業有限公司等。寧波大學是浙江省大學生力學競賽的發起單位與秘書單位。學生在全國數學建模競賽、周培源力學競賽等創新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
師資力量:
工程力學專業師資隊伍實力雄厚、年富力強,專任教師中博士比例占比84%。3位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3位全國優秀力學教師,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層次兩人,第二層次兩人,聘請了香港科技大學余同希教授、美國內布拉斯加楊嘉實教授為“包玉剛”講座教授。絕大多數教師均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及青年基金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
培養目標
工程力學專業培養力學、數學基礎扎實,掌握工程科學基礎理論、工程力學分析方法與先進實驗手段,計算機應用與結構分析能力強,能在各種工程領域(如機械、車輛、船舶、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航天、水利、化工、能源裝備等)中從事與力學有關的工程計算、實驗測試、技術開發、產品設計等工作的厚基礎、寬口徑、后勁足的高級工程科學技術人才。
核心和主干課程
學位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
主要課程: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工程流體力學、振動力學、有限元法、實驗力學、工程結構分析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計算流體力學與CFD軟件應用、數學物理方法等。
就業前景和去向
該專業畢業生主要在裝備制造業領域從事與優化設計和力學分析有關的產品開發、技術創新、實驗測試、工程計算等工作。如機械、車輛、船舶、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航天、水利、化工、能源裝備等,也可選擇讀研繼續深造,將來從事科研或教育工作。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車輛工程簡介
車輛工程
已瀏覽:1904次 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9日
專業背景:
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迅速。浙江整車年產能已達到120萬輛,形成多個汽車集團和整車生產基地。上海大眾年產30萬輛乘用車的項目已經落戶寧波。寧波市“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指出要把握我國乘用車市場快速發展的有利機遇,發展符合國家環保節能要求的經濟型轎車。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了迫切需求。高水平車輛工程專業人才,對促進浙江省和寧波市汽車產業的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等自主創新,具有重要作用。預計“十二五”期間,浙江省汽車及配件企業人才需求約6萬名,汽車后服務人才需求約12萬名。其中,寧波市汽車及配件企業人才需求約1.5萬名,汽車后服務人才需求約3萬名。
專業情況介紹:
該專業開設汽車車身與造型設計、汽車電子、汽車結構與沖擊安全等三個各具特色的方向模塊,培養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現已建設汽車拆裝實驗室、汽車發動機性能實驗室、汽車電子與控制實驗室、汽車CAD/CAE中心等教學科研實驗室,教學實驗室設備已投入約300萬元,累計教學實驗設備投入將達到600~1000萬元規模,擁有開展汽車工程實驗教學的全部教學設備,并組織指導學生開展汽車模型設計加工、賽車設計制作等創新科研活動。我院擁有的省部共建沖擊安全工程實驗室、壓電器件技術實驗室等科研實驗室為進一步開展汽車碰撞安全性、汽車人體損傷力學、汽車傳感器技術、汽車復合材料與輕量化設計等研究提供了很好條件。我院也聘請了多位企事業單位的高級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授或導師,與寧波、杭州等地的多家汽車整車和零配件企業合作共建校外實習實踐基地,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培養目標:
針對全球經濟對工程技術人才的需要,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車輛工程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擁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在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從事公路運輸車輛領域設計、制造、檢測、管理、科研及教學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特色:
1 在汽車結構優化設計與沖擊安全技術方面形成鮮明特色;
2采用“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強調“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
3瞄準汽車技術發展的前沿,如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等,開設有關拓展課程。
專業方向:
共設置三個專業模塊方向: 1汽車造型與車身設計模塊
2汽車電子模塊
3汽車結構與沖擊安全模塊
核心課程:
工程圖學基礎、工程設計概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控制工程基礎、汽車理論、汽車構造、汽車設計、汽車結構拆裝實驗、汽車電子技術等。
就業前景:
本專業第一屆畢業生25人,其中8人已經被湖南大學、浙江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錄取為碩士研究生,另外的畢業生中,95%的同學已經簽約吉利汽車、敏實集團及拓普集團等車輛整車及零部件企業。
師資力量:
專任教師全部具有博士學位或高級職稱。
10多位教師具有國外留學或訪問學習的經歷。
已聘請企業高級研發人員擔任兼職教授或教師。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機械工程專碩簡介
085201 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點2009年獲教育部批準,是“浙江省十二五”重點學科。學科依托浙江省零件軋制成形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機電工程訓練示范中心、寧波市數字化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和“寧波市回轉零件高精度軋制成形技術研究”重點創新團隊開展工作。
學位點的培養目標是造就應用型和復合型的高層次機械工程領域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保證他們同時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和深入的工程應用研究經歷。通過完成本學位點的培養計劃,畢業生將熟練掌握機械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擁有解決機械工程領域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具備在機械工程領域工程技術專業或管理工作中獨立開展創新活動的能力。
學位點現有專任教師81人,其中教授28人,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8人。教師中包括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學校“浙東學者”特聘教授1人,“甬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浙江省高校教學名師1人。
學科立足于機械工程領域,緊密結合學科優勢和行業需求學習專業知識和能力,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學位點現設有8個研究方向:(1)零件軋制成形技術(方向負責人:束學道教授);(2)機械設計及理論(方向負責人:李淑欣教授);(3)精密加工與測試技術(方向負責人:崔玉國教授);(4)制造系統工程(方向負責人:戰洪飛教授);(5)車輛工程(方向負責人:杜建科教授);(6)壓電聲波器件(方向負責人:王驥教授);(7)工程結構材料性能(方向負責人:董新龍教授);(8)工程防護結構與測試(方向負責人:周風華教授)。
學位點負責人:束學道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波市“甬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省杰青獲得者,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層次,寧波市領軍與拔尖人才第二層次。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機械工程學科帶頭人,浙江省零件軋制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寧波大學機械工程學位點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際合作交流、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機械工業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秦皇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河北省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寧波市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4項,發表學術論文170多篇,其中EI和SCI收錄80多篇。著有《異型截面環形件軋制技術及應用》《楔橫軋理論與成形技術》《楔橫軋多楔同步軋制理論與應用》《大型軸類件楔橫軋成形理論及實踐》等專著6部。他是國際邊界元學術委員會委員,白俄羅斯楔橫軋學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應用科技》期刊副主編。
本學位點8個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和特色:
(1)零件軋制成形技術:主要研究軋制成形的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及其裝備,以軋代鍛,實現零件生產的高效化、節材化、節能化和近凈成形。
(2)機械設計及理論:主要研究機電產品概念設計、注塑成型分析與優化關鍵技術,提升設計效率及注塑制品的成型質量。
(3)精密加工與測試技術:主要研究精密加工的新方法、新技術和精密測試技術,將精密加工與檢測技術密切結合,提高復雜曲面精密加工與檢測技術的一體化水平。
(4)制造系統工程:主要研究知識的資源配置、生產信息化管理以及面向中小企業及其合作群體的生產過程優化,促進制造系統提升快速響應能力和整體競爭能力。
(5)車輛工程:主要研究汽車及其零部件的強度、振動和安全性,汽車電子器件和智能化技術。
(6)壓電聲波器件:主要研究壓電聲波器件在傳感器、作動器、濾波器等方面的應用,實現檢測、頻率控制和精確定位等方面的功能,強化智能器件和電路所需的基礎元件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提升器件基本技術和水平。
(7)工程結構材料性能:主要研究常見工程結構材料在不同的服役環境如高溫、沖擊、腐蝕下材料性能的演化,為工程設計和材料選擇提供理論指導和數據,學習材料測試的實驗手段和方法。
(8)工程防護結構與測試:針對大型的工程裝備和結構,結合檢測技術和數據傳輸處理技術,設計和建設監測系統和網絡,采用目前的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為結構的安全運行和監測提供手段和依據。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機械工程學碩簡介
0802 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2017年獲批成為一級學科碩士點,是在原有 “機械電子工程”(2003年獲批)、“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2006年獲批)兩個二級學術碩士學位點和“機械工程”工程碩士學位點(2009年獲批)的基礎上發展成長起來的。其中“機械電子工程”二級學科是浙江省重點學科A類(2005年)、“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二級學科連續兩次獲批寧波市重點學科(2007年,2012年)、“機械工程”一級學科是“浙江省十二五”重點學科(2012年)。機械工程學科依托浙江省零件軋制成形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機電工程訓練示范中心、寧波市數字化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和“寧波市回轉零件高精度軋制成形技術研究”重點創新團隊,近五年獲國家級項目26項、省部級項目36項;發表SCI/EI論文148篇、獲授權發明專利71項;獲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教育部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 項,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
學科以機械工程為核心,緊密結合高速發展的機械制造業需求,研究零件楔橫軋/斜軋/環軋/旋壓近凈成形與成性新工藝與新技術、工具/模具再制造、壓電定位平臺、壓電微夾鉗等智能器件的新構型、結構疲勞強度、概念設計方法、表界面摩擦磨損、機械對稱性理論、增材制造產品的設計理論等,面向敏捷制造的生產計劃與控制,汽車多功能材料與智能結構等廣泛技術領域展開研究。
機械工程學位點現有專任教師45人,其中教育部教指委委員1人、浙江省高校教學名師1人、浙江省杰青基金獲得者2人、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9人(其中第二層次2人)、寧波市甬江學者2人、Elsevier高被引學者2人(2014-2016連續3年)。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包括博士生導師4人、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7人。
學位點現設有5個研究方向:(1)塑性成形工程(方向負責人:束學道教授);(2)機械電子工程(方向負責人:崔玉國教授);(3)機械設計及理論(方向負責人:李淑欣教授);(4)制造系統工程(方向負責人:戰洪飛教授);(5)車輛工程(方向負責人:杜建科教授)。
學位點負責人:束學道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波市“甬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省杰青獲得者,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層次,寧波市領軍與拔尖人才第二層次。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機械工程學科帶頭人,浙江省零件軋制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寧波大學機械工程學位點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際合作交流、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機械工業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秦皇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河北省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寧波市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4項,發表學術論文170多篇,其中EI和SCI收錄80多篇。著有《異型截面環形件軋制技術及應用》《楔橫軋理論與成形技術》《楔橫軋多楔同步軋制理論與應用》《大型軸類件楔橫軋成形理論及實踐》等專著6部。他是國際邊界元學術委員會委員,白俄羅斯楔橫軋學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應用科技》期刊副主編。
本學位點5個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和特色:
(1)塑性成形工程:本方向研究領域涉及精密制造技術、特種軋制與加工、工程力學、工程材料、摩擦及性能測試。以回轉類零件軋制成形為特色,研究零件楔橫軋/斜軋/環扎/旋壓近凈成形與成性新工藝與新技術、工具/模具再制造等技術,實現零件的高效化、節材化、節能化近凈成形。
(2)機械電子工程:本方向研究領域涉及機電系統控制、機電系統動力學、傳感與測量、信號與圖像處理。以精密驅動與精密測量為特色,研究壓電定位平臺、壓電微夾鉗等智能器件的新構型、驅動機理、控制方法以及表面微觀形貌測量、紅外光學檢測等精密測量系統的構成原理與檢測理論,促進精密機械與儀器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3)機械設計及理論:本方向研究領域涉及機械設計方法、產品性能仿真、多學科設計與優化、機械結構強度與可靠性。以挖掘最新設計方法、提高機械結構強度及產品性能的設計和優化為特色,研究結構疲勞強度、概念設計方法、機械對稱性理論、增材制造產品的設計理論,實現機械產品及裝備的設計創新和技術進步。
(4)制造系統工程:本方向研究領域涉及制造系統、智能制造。以敏捷制造系統與企業大數據為特色,從整個制造過程和制造系統的視角,面向中小企業及其群體,對敏捷化制造系統的建模與分析、制造業信息化的理論與技術、分散網絡化制造的運行原理、面向敏捷制造的生產計劃與控制等開展研究,實現制造系統信息化、智能化。
(5)車輛工程:本方向主要研究汽車及其零部件的強度、振動和安全性,汽車電子器件和智能化技術。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力學簡介
0801力學
力學2010年獲批成為一級學科碩士點,是在原有 “工程力學”(1998年獲批)和“固體力學”(2006年獲批)兩個二級碩士學位點發展和壯大起來的。從1986年建校開始,在朱兆祥教授和王禮立教授的帶領下重點發展了爆炸與沖擊動力學。學科曾經是中國力學學會爆炸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近年來又大力發展了電磁固體力學與聲波器件力學以及近海工程結構力學的跨學科研究,是中國力學學會電子電磁器件力學工作組的創建組長單位。學科依托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和教育部沖擊與安全工程重點實驗室,經過30余年研究積累,部分科研成果曾榮獲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6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6年度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力學學科于2013年獲得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2016年獲得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2018年獲批力學一級學科博士點。至此,力學學科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力學學科主要面向防護工程、電子器件、工程材料、近海工程、機械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等交叉領域開展研究工作,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與應用問題,系統開展應用基礎理論和關鍵工程技術研究。學科瞄準國際學術前沿,緊密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開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經過長期不懈努力,學科在爆炸與沖擊動力學和壓電聲波器件研究方面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學術聲譽。
力學學位點現有專任教師42人,其中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學校“浙東學者”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導師11人,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8人。
學位點覆蓋力學學科的4個二級學科研究方向:(1)工程力學(方向負責人:董新龍教授);(2)固體力學(方向負責人:杜建科教授);(3)動力學與控制(方向負責人:王驥教授);(4)流體力學(方向負責人:陳建康教授)。
學位點負責人:董新龍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高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材料和結構沖擊動力學和爆炸力學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表論文80余篇,曾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寧波市科學技術一等獎。他是中國力學學會爆炸力學專業委員會沖擊動力學組委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工程安全與防護分會理事,寧波市材料學會理事。
本學位點4個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和特色:
(1)工程力學:本方向致力于材料與結構的動態響應及非線性計算結構力學研究,在材料和結構在爆炸、沖擊載荷下的動態力學響應、彈塑性應力波傳播特性、材料動態破壞等方面形成研究特色。
(2)固體力學:本方向致力于新型材料和結構的多場耦合力學行為研究,在磁電彈性力學、復雜介質波傳播、多場耦合作用下材料力學、導電聚合物力學行為等方面形成特色。
(3)動力學與控制:本方向以振動和波傳播基礎理論研究為先導,振動分析方法和抑制技術研究為重點,面向電子器件、機械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開展研究工作。
(4)流體力學:本方向面向航海、機械、水利、化工、航空、航天等方面的流體力學問題,并在當前普遍重視的能源、環境、材料以及高技術等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師資
學院現有教職工110人,其中專任教師79人,正高職稱24人,副高職稱26人,博士生導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63人,“錢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浙東學者”特聘教授1人,“甬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浙江省教學名師1人,浙江省優秀教師1人,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1人,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1人,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19人,全國優秀力學教師3人。聘包玉剛講座教授3位。80%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60%以上教師具有海外研修經歷。(數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3月27日)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聯系方式
學院地址: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風華路818號寧波大學繡山工程樓
咨詢電話:0574-87600302 傳真:87608358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簡介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由創建于建校之初的機械工程系和力學與材料科學研究中心組建而成,主要開展機械工程與力學及其交叉領域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堅持學術立院和人才強院戰略,學科特色鮮明,綜合實力雄厚。學院師資力量較強。學院現有教職工110人,其中專任教師79人,正高職稱24人,副高職稱26人,博士生導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63人,“錢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浙東學者”特聘教授1人,“甬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浙江省教學名師1人,浙江省優秀教師1人,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1人,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1人,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19人,全國優秀力學教師3人。聘包玉剛講座教授3位,聘榮華學者講座教授2位。80%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60%以上教師具有海外研修經歷。
學院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程力學、工業工程、車輛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國貿班)、機械工程(留學生班)等本科專業,專業建設密切結合長三角制造業行業需要。其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教育部特色專業、省優勢專業、省重點專業;工程力學是省重點專業;工業工程是省優勢專業;車輛工程是結合長三角和國家汽車工業戰略需求的快速發展專業。學院注重學生動手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有浙江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機電工程訓練中心,有機械工程實驗室、工程力學與材料實驗室、工業工程實驗室、車輛工程實驗中心,教學實驗室面積3000多平米,設備總值2000多萬元。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700多名、留學生100多名。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周培源力學競賽、全國機械設計創新競賽、大學生挑戰杯競賽、浙江省力學競賽等學科競賽中成績優異,尤其是連續獲得2011年、2013年、2014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多次獲得全國機械創新競賽二等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學生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基礎寬厚,專業扎實,就業率在全校名列前茅,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Dsc_0558.jpg
DSC_0543.jpg
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促進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學院擁有寧波大學首批博士點之一—工程力學博士點,1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在校博士研究生50多名、碩士研究生300多名。工程力學學科是全校首批浙江省重點學科,2008年獲批近海沖擊與安全工程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2012年機械工程學科獲浙江省一級重點學科。學院有省部共建沖擊與安全工程重點實驗室,浙江省零件軋制成形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寧波市壓電器件技術重點實驗室,寧波市數字化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同時根據教師研究方向設立了多個科研實驗室。學院擁有兩個省科技創新團隊,兩個寧波市創新團隊。
學院科研實力雄厚。近四年共承擔30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包括重大和重點項目各一項,承擔50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學院各級科研項目總經費達4000余萬元。在國內外重要期刊及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各種專利300余項。2013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實現了寧波大學和寧波市該獎項的突破。 學院對外交流廣泛。學院與美國Purdue大學、英國Aston大學、加拿大Manitoba大學、澳大利亞Sydney大學、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挪威科技大學、臺灣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汽中心天津汽車研究院等多所知名學府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多個領域開展了人才聯合培養與學術合作研究工作。學院多次舉辦重要的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年均教師出境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數十人次,學術影響力日益增強。
添加寧波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寧波大學考研分數線、寧波大學報錄比、寧波大學考研群、寧波大學學姐、寧波大學考研真題、寧波大學專業目錄、寧波大學排名、寧波大學保研、寧波大學公眾號、寧波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寧波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