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力學考研
寧波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http://m.btfokj.cn/images/okaoyanzuoxi.jpg)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http://m.btfokj.cn/images/okaoyanzuoxi.jpg)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寧波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寧波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寧波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寧波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寧波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寧波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寧波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寧波大學考研難嗎]
[寧波大學研究生院]
[寧波大學考研群]
[寧波大學研究生學費]
[寧波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因為寧波大學力學專業研究生數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輔導的數量不確定,請加我們顧問的微信進行咨詢和確認,搶先預訂研究生,以免錯失研究生輔導機會。
寧波大學是一個不錯的學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請各位準備報考寧波大學力學考研的同學注意: 寧波大學力學研究生錄取分數線(或稱考研分數線)的數據。因為每年都有不少人報考寧波大學力學考研,競爭激烈,所以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寧波大學力學研究生的考研人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 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會為大家寧波大學力學考研的參考書目、考研大綱、研究生招生咨詢電話等聯系方式。希望你考取寧波大學 力學專業研究生,考研是個孤獨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學生好好復習備考,來年上個985/211,實現自己的名校研究生夢想。
![寧波大學力學考研 寧波大學力學考研](http://img.okaoyan.com/寧波大學/6.jpg)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聯系方式
學院地址: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風華路818號寧波大學繡山工程樓
咨詢電話:0574-87600302 傳真:87608358
2021寧波大學理論力學(海運學院)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2021年寧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代碼、名稱:933理論力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內容結構
考試內容主要包括物體受力分析與受力圖,任意力系的平衡及力的求解,點的復合運動及剛體的平面運動,達朗貝爾原理,力學普遍定理及其綜合運用。
(四)試卷題型結構
1.選擇題
2.簡答題
3.計算題
二、考查目標
主要考察對理論力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靜力學:研究物體在力系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條件,了解運動學:從幾何觀點研究物體的運動;掌握動力學:研究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與物體運動之間的關系,從而建立物體機械運動的普遍規律,綜合應用動力學普遍定理。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一章靜力學基礎
靜力學公理約束靜力學公理約束、約束性質與種類、約束反力、物體受力分析與受力圖
第二章 平面基本力系
平面基本力系的合成與平衡、平面力對點之矩、平面力偶理論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考慮摩擦時物體的平衡
第四章空間力系
空間力系的合成與平衡、空間力偶、空間任意力系的簡化、平衡方程
第五章運動學基礎
運動學基礎、剛體的平移與定軸轉動
第六章點的合成運動
點的合成運動、點的復合運動
第七章剛體的平面運動
剛體平面運動分解、平面圖形上各點速度、加速度
第八章質點運動微分方程
質點的基本定理、質點運動微分方程
第九章剛體繞定軸轉動微分方程
剛體繞定軸轉動微分方程、轉動慣量
第十章達朗貝爾原理
達朗貝爾原理、動靜法、剛體慣性力系的簡化、動靜法的應用、剛體繞定軸轉動時的動平衡問題
第十一章動能定理
動能、動能定理
第十二章動量和動量矩定理
動量定理、質心運動定理、動量矩定理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工程力學:靜力學•運動學•動力學》,王虎,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2021寧波大學量子力學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2021年寧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代碼、名稱:872量子力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題型結構
計算題
二、考試科目簡介
量子力學是物理學中應用最廣泛、發展最迅速的一門基礎學科,是物理學最重要的基礎理論之一。作為物理各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要求對于量子力學的概念及原理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入學考試的重點放在熟練掌握波函數的物理解釋,薛定諤方程的建立、基本性質,一些重要的精確求解、近似求解方法上。要求理解這些解的物理意義,并熟悉其實際的應用。要求掌握量子力學中一些簡單的現象和問題的處理方法,包括力學量的算符表示、對易關系、測不準關系、態和力學量的表象、電子的自旋、粒子的全同性、泡利原理、量子躍遷和光的發射與吸收的半經典處理以及量子散射的基本處理方法等,并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考試內容及具體要求
(注:考試內容涉及的具體章節以參考書1--《量子力學教程(第三版)》(曾謹言著)為準)
第1章波函數與Schrodinger方程 (重點掌握)
1.1波函數的統計詮釋
1.1.1實物粒子的波動性;1.1.2波粒二象性的分析 ;1.1.3概率波,多粒子體系的波函數 ;
1.1.4動量分布概率;1.1.5不確定性原理與不確定度關系 ;1.1.6力學量的平均值與算符的引進 ;1.1.7統計詮釋對波函數提出的要求
1.2Schrodinger方程
1.2.1Schrodinger方程的引進;1.2.2Schrodinger方程的討論;1.2.3能量本征方程 ;
1.2.4定態與非定態 ;1.2.5多粒子體系的Schrodinger方程
1.3量子態疊加原理
1.3.1量子態及其表象 ;1.3.2量子態疊加原理,測量與波函數坍縮
第2章一維勢場中的粒子 (重點掌握)
2.1一維勢場中粒子能量本征態的一般性質
2.2方勢
2.2.1無限深方勢阱,離散譜 ;2.2.2有限深對稱方勢阱 ;2.2.3束縛態與離散譜 ;
2.2.4方勢壘的反射與透射 ;2.2.5方勢阱的反射、透射與共振
2.3勢
2.3.1勢的穿透 ;2.3.2勢阱中的束縛態 ;2.3.3勢與方勢的關系,波函數微商的躍變條件
2.4一維諧振子
第3章力學量用算符表達 (重點掌握)
3.1算符的運算規則
3.2厄米算符的本征值與本征函數
3.3共同本征函數
3.3.1不確定度關系的嚴格證明;3.3.2()的共同本征態,球諧函數;
3.3.3對易力學量完全集(CSCO);3.3.4量子力學中力學量用厄米算符表示
3.4連續譜本征函數的“歸一化”
3.4.1連續譜本征函數是不能歸一化的 ;3.4.2函數 ;3.4.3箱歸一化
第4章力學量隨時間的演化與對稱性 (掌握)
4.1力學量隨時間的演化
4.1.1守恒量;4.1.2能級簡并與守恒量的關系
4.2波包的運動,Ehrenfest定理
4.3Schrodinger圖像與Heisenberg圖像
4.4守恒量與對稱性的關系;
4.5全同粒子體系與波函數的交換對稱性
4.5.1全同粒子體系的交換對稱性 ;4.5.2兩個全同粒子組成的體系;
4.5.3個全同Fermi子組成的體系;4.5.4個全同Bose子組成的體系
第5章中心力場 (重點掌握)
5.1中心力場中粒子運動的一般性質
5.1.1角動量守恒與徑向方程;5.1.2徑向波函數在鄰域的漸近行為 ;
5.1.3兩體問題化為單體問題
5.2無限深球方勢阱
5.3三維各向同性諧振子
5.4氫原子
第6章電磁場中粒子的運動 (掌握)
6.1電磁場中荷電粒子的運動,兩類動量
6.2正常Zeeman效應
6.3Landau能級
第7章量子力學的矩陣形式與表象變換 (重點掌握)
7.1量子態的不同表象,幺正變換
7.2力學量(算符)的矩陣表示
7.3量子力學的矩陣形式
7.3.1Schrodinger方程;7.3.2平均值 ;7.3.3本征方程
7.4Dirac符號
7.4.1右矢(ket)與左矢(bra);7.4.2標積 ;7.4.3態矢在具體表象中的表示;
7.4.4算符在具體表象中的表示 ;7.4.5Schrodinger方程;7.4.6表象變換 ;
7.4.7坐標表象與動量表象
第八章自旋 (重點掌握)
8.1電子自旋態與自旋算符
8.1.1電子自旋態的描述;8.1.2電子自旋算符,Pauli矩陣
8.2總角動量的本征態
8.3堿金屬原子光譜的雙線結構與反常Zeeman效應
8.3.1堿金屬原子光譜的雙線結構;8.3.2反常Zeeman效應
8.4多電子體系的自旋態,糾纏態
8.4.12電子的自旋單態與三重態 ;8.4.2Bell基 ;8.4.3GHZ態
8.5糾纏與不確定性原理
8.5.1糾纏的確切含義 ;8.5.2糾纏與不確定性原理的關系;8.5.3純態的一個糾纏判據 ;
8.5.4幾個示例
第9章力學量本征值問題的代數解法 (掌握)
9.1諧振子的Schrodinger因式分解法
9.2角動量的本征值與本征態
9.3兩個角動量的耦合,Clebsch—Gordan系數
第10章微擾論 (掌握)
10.1束縛態微擾論
10.1.1非簡并態微擾論;10.1.2簡并態微擾論
10.2散射態微擾論
10.2.1散射態的描述;10.2.2Lippman—Schwinger方程 ;10.2.3Born近似 ;
10.2.4全同粒子的散射
第11章量子躍遷 (了解)
11.1量子態隨時間的演化
11.1.1Hamilton量不含時的體系;11.1.2Hamilton量含時體系的量子躍遷的微擾論;
11.1.3量子躍遷理論與定態微擾論的關系
11.2突發微擾與絕熱微擾
11.2.1突發微擾 ;11.2.2量子絕熱近似及其成立的條件
11.3周期微擾,有限時間內的常微擾
11.4能量一時間不確定度關系
11.5光的吸收與輻射的半經典理論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1.《量子力學教程》(第三版),曾謹言著,科學出版社,2014年。
2.《量子力學習題與解答》,陳鄂生著,科學出版社,2011年。
2021寧波大學結構力學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2021年寧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代碼、名稱:結構力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題型結構
1.問答題、2.計算題等(包括作圖)
具體試卷中的題型為上述題型中的幾種。
二、考查目標
結構力學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主要技術和專業基礎課程。本課程的任務是在學習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等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平面桿系結構分析計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各類結構的受力性能,為學習有關專業課程以及進行結構設計和科學研究打好力學基礎,培養結構分析與計算等方面的能力。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①幾何構造分析的概念、平面幾何不變體系的組成規律、平面桿件體系的計算自由度;②靜定結構一般性質及受力分析;③結構位移計算(含圖乘法和溫度作用時的位移計算);④力法、位移法求解超靜定結構的基本概念與計算方法;⑤漸近法的概念與計算方法;⑥影響線的概念與求做影響線的方法、利用影響線求移動荷載下結構的最大內力;⑦矩陣位移法的原理與結構分析的方法;⑧結構動力分析基礎(自振頻率與主振型計算)。
四、參考書目
《結構力學》陽日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2021寧波大學普通物理(力學、熱學)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2021年寧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代碼、名稱:普通物理(力學、熱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三)題型結構
計算題
二、考試科目簡介
普通物理學是物理學中最基礎的一門學科。它不僅是物理學各個領域的共同基礎理論,而且是理、工、醫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和信息科學等的重要的理論基礎。作為物理學各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要求對于普通物理學(力學、熱學)的概念及原理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入學考試的重點放在熟練掌握質點運動學、質點動力學、動量定理、動能定理、剛體力學。熟練掌握平衡狀態、理想氣體狀態方程、能量均分定理、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掌握簡單的現象和問題的處理方法,并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及具體要求
(一)熟練掌握質點運動學的基本規律,其中包括:
運動學方程,位移、速度、加速度,拋體運動,自然坐標-切向和法向,極坐標-徑向和橫向,相對運動。
(二)熟練掌握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其中包括:
能應用牛頓定律解題,沖量和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
(三)熟練掌握動能和勢能的基本規律,其中包括:
功,動能定理,保守力,勢能,功能原理,機械能守恒定律,碰撞問題。
(四)掌握角動量的基本規律,其中包括:
質點與質點系的角動量,角動量守恒定律,對稱性。
(五)熟練掌握剛體力學的基本規律,其中包括:,
剛體定軸轉動定律,轉動慣量計算,轉動中的功和能,剛體的角動量和角動量守恒定律。
(六)熟練掌握氣體分子運動論的基本規律,其中包括:
平衡狀態,溫度,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理想氣體的壓強,溫度的微觀解釋,能量均分定理,麥克斯韋速率分布律,氣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七)熟練掌握熱力學的物理基礎,其中包括:
熱力學過程,功,熱量,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容量,氣體的內能,第一定律對理想氣體的應用,循環過程,卡諾循環,熱力學第二定律,不可逆性,熵,熵增加原理。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1.《力學》漆安慎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2.《熱學》李椿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2021寧波大學工程熱力學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2021年寧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代碼、名稱:931工程熱力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內容結構
考試內容主要包括熱力學能、功和熱;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的可用性、熵和熱力學第二定律;理想氣體的性質;水蒸氣和濕空氣;熱力過程和熱力循環的分析。
(四)試卷題型結構
1.選擇題
2.簡答題
3.計算題
二、考查目標
課程考試的目的在于測試考生對于工程熱力學相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運用熱力學基本原理和定律分析計算各種熱力過程和熱力循環并解決實際工程熱問題的基本能力。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如系統、外界、開口系統、閉口系統、絕熱系統、孤立系統、平衡狀態、狀態參數、可逆過程、循環、功和熱等。
第二部分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實質—能量守恒與轉換定律在熱現象中的應用、總能、熱力學能、焓、膨脹功、技術功、熱力學第一定律的第一解析式和穩定流動能量方程式及其應用。
第三部分理想氣體的性質
理想氣體的性質:理想氣體和實際氣體的概念、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理想氣體的比熱容和熱力學能、焓、熵的定義、計算;
理想氣體混合氣體的性質:理想氣體混合物、理想氣體的各種成分表示法、理想氣體的分壓力定律、分體積定律、折合氣體常數和折合摩爾質量、混合氣體的熱力學能和焓、混合氣體的熵。
第四部分理想氣體基本的熱力過程
理想氣體的基本熱力過程:定溫過程、定壓過程、定容過程、可逆絕熱(定熵)過程和多變過程的過程方程、參數變化和過程中功及熱量的計算及過程的p-v圖和T-s圖。
第五部分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過程的方向性、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表述;卡諾循環和卡諾定理、克勞修斯積分不等式、熵流和熵產、熵方程、孤立系統的熵增原理。
第六部分水蒸氣
飽和狀態、飽和溫度、飽和壓力、飽和濕蒸汽、干度、三相點、水蒸氣狀態的確定、水的定壓加熱汽化過程及其在p-v圖和T-s上的表示、水蒸氣定壓過程的熱量、水蒸氣絕熱過程的功。
第七部分氣體與蒸汽的流動
促使流動速度變化的力學條件和幾何條件、臨界壓力、背壓、絕熱滯止、絕熱溫度和絕熱壓力、絕熱節流。
第八部分壓氣機的熱力過程
活塞式壓氣機理論耗功、余隙容積、余隙容積比、容積效率、余隙容積對壓氣機理論耗功的影響、分級壓縮中間冷卻、分級壓縮中間冷卻各級壓力比選擇、分級壓縮中間冷卻壓氣機耗功及熱量。
第九部分氣體動力循環
循環分析的一般方法、循環抽象與簡化、標準空氣假設、活塞式內燃機循環抽象與簡化、活塞式內燃機的混合加熱理想循環、定壓加熱理想循環和定容加熱理想循環分析、活塞式內燃機的特性參數:壓縮比、定容增壓比、定壓預脹比及它們對熱效率及循環凈功的影響、活塞式內燃機各種理想循環的熱力學比較;燃氣輪機裝置的抽象與簡化、燃氣輪機裝置的定壓加熱理想循環、循環增壓比和增溫比、燃氣輪機裝置理想循環分析、提高燃氣輪機裝置循環熱效率的熱力學措施。
第十部分蒸汽動力裝置循環
朗肯循環、蒸汽初參數對循環熱效率的影響;再熱循環分析。
第十一部分制冷循環
逆向循環的經濟性指標及循環進行的條件;壓縮氣體制冷循環、制冷量和制冷系數及循環壓力比的關系、回熱式壓縮氣體制冷循環;壓縮蒸氣制冷循環分析、制冷工質性質表及lgp-h圖、制冷劑的性質。
第十二部分濕空氣
未飽和濕空氣和飽和濕空氣、未飽和濕空氣轉變為飽和濕空氣的途徑、露點、絕對濕度、相對濕度、含濕量、干球溫度和濕球溫度及與露點的關系、濕空氣的焓及h-d圖;濕空氣的烘干過程和空調過程。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工程熱力學》(第5版),沈維道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簡介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由創建于建校之初的機械工程系和力學與材料科學研究中心組建而成,主要開展機械工程與力學及其交叉領域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堅持學術立院和人才強院戰略,學科特色鮮明,綜合實力雄厚。學院師資力量較強。學院現有教職工110人,其中專任教師79人,正高職稱24人,副高職稱26人,博士生導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63人,“錢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浙東學者”特聘教授1人,“甬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浙江省教學名師1人,浙江省優秀教師1人,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1人,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1人,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19人,全國優秀力學教師3人。聘包玉剛講座教授3位,聘榮華學者講座教授2位。80%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60%以上教師具有海外研修經歷。
學院有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程力學、工業工程、車輛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國貿班)、機械工程(留學生班)等本科專業,專業建設密切結合長三角制造業行業需要。其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教育部特色專業、省優勢專業、省重點專業;工程力學是省重點專業;工業工程是省優勢專業;車輛工程是結合長三角和國家汽車工業戰略需求的快速發展專業。學院注重學生動手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有浙江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機電工程訓練中心,有機械工程實驗室、工程力學與材料實驗室、工業工程實驗室、車輛工程實驗中心,教學實驗室面積3000多平米,設備總值2000多萬元。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700多名、留學生100多名。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周培源力學競賽、全國機械設計創新競賽、大學生挑戰杯競賽、浙江省力學競賽等學科競賽中成績優異,尤其是連續獲得2011年、2013年、2014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多次獲得全國機械創新競賽二等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學生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基礎寬厚,專業扎實,就業率在全校名列前茅,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Dsc_0558.jpg
DSC_0543.jpg
學院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促進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學院擁有寧波大學首批博士點之一—工程力學博士點,1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在校博士研究生50多名、碩士研究生300多名。工程力學學科是全校首批浙江省重點學科,2008年獲批近海沖擊與安全工程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2012年機械工程學科獲浙江省一級重點學科。學院有省部共建沖擊與安全工程重點實驗室,浙江省零件軋制成形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寧波市壓電器件技術重點實驗室,寧波市數字化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同時根據教師研究方向設立了多個科研實驗室。學院擁有兩個省科技創新團隊,兩個寧波市創新團隊。
學院科研實力雄厚。近四年共承擔30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包括重大和重點項目各一項,承擔50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學院各級科研項目總經費達4000余萬元。在國內外重要期刊及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各種專利300余項。2013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實現了寧波大學和寧波市該獎項的突破。 學院對外交流廣泛。學院與美國Purdue大學、英國Aston大學、加拿大Manitoba大學、澳大利亞Sydney大學、俄羅斯圣彼得堡大學、挪威科技大學、臺灣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汽中心天津汽車研究院等多所知名學府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多個領域開展了人才聯合培養與學術合作研究工作。學院多次舉辦重要的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年均教師出境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數十人次,學術影響力日益增強。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機械工程學碩簡介
0802 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2017年獲批成為一級學科碩士點,是在原有 “機械電子工程”(2003年獲批)、“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2006年獲批)兩個二級學術碩士學位點和“機械工程”工程碩士學位點(2009年獲批)的基礎上發展成長起來的。其中“機械電子工程”二級學科是浙江省重點學科A類(2005年)、“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二級學科連續兩次獲批寧波市重點學科(2007年,2012年)、“機械工程”一級學科是“浙江省十二五”重點學科(2012年)。機械工程學科依托浙江省零件軋制成形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機電工程訓練示范中心、寧波市數字化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和“寧波市回轉零件高精度軋制成形技術研究”重點創新團隊,近五年獲國家級項目26項、省部級項目36項;發表SCI/EI論文148篇、獲授權發明專利71項;獲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教育部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 項,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
學科以機械工程為核心,緊密結合高速發展的機械制造業需求,研究零件楔橫軋/斜軋/環軋/旋壓近凈成形與成性新工藝與新技術、工具/模具再制造、壓電定位平臺、壓電微夾鉗等智能器件的新構型、結構疲勞強度、概念設計方法、表界面摩擦磨損、機械對稱性理論、增材制造產品的設計理論等,面向敏捷制造的生產計劃與控制,汽車多功能材料與智能結構等廣泛技術領域展開研究。
機械工程學位點現有專任教師45人,其中教育部教指委委員1人、浙江省高校教學名師1人、浙江省杰青基金獲得者2人、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9人(其中第二層次2人)、寧波市甬江學者2人、Elsevier高被引學者2人(2014-2016連續3年)。學科師資力量雄厚,包括博士生導師4人、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7人。
學位點現設有5個研究方向:(1)塑性成形工程(方向負責人:束學道教授);(2)機械電子工程(方向負責人:崔玉國教授);(3)機械設計及理論(方向負責人:李淑欣教授);(4)制造系統工程(方向負責人:戰洪飛教授);(5)車輛工程(方向負責人:杜建科教授)。
學位點負責人:束學道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波市“甬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省杰青獲得者,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層次,寧波市領軍與拔尖人才第二層次。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機械工程學科帶頭人,浙江省零件軋制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寧波大學機械工程學位點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際合作交流、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機械工業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秦皇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河北省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寧波市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4項,發表學術論文170多篇,其中EI和SCI收錄80多篇。著有《異型截面環形件軋制技術及應用》《楔橫軋理論與成形技術》《楔橫軋多楔同步軋制理論與應用》《大型軸類件楔橫軋成形理論及實踐》等專著6部。他是國際邊界元學術委員會委員,白俄羅斯楔橫軋學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應用科技》期刊副主編。
本學位點5個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和特色:
(1)塑性成形工程:本方向研究領域涉及精密制造技術、特種軋制與加工、工程力學、工程材料、摩擦及性能測試。以回轉類零件軋制成形為特色,研究零件楔橫軋/斜軋/環扎/旋壓近凈成形與成性新工藝與新技術、工具/模具再制造等技術,實現零件的高效化、節材化、節能化近凈成形。
(2)機械電子工程:本方向研究領域涉及機電系統控制、機電系統動力學、傳感與測量、信號與圖像處理。以精密驅動與精密測量為特色,研究壓電定位平臺、壓電微夾鉗等智能器件的新構型、驅動機理、控制方法以及表面微觀形貌測量、紅外光學檢測等精密測量系統的構成原理與檢測理論,促進精密機械與儀器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
(3)機械設計及理論:本方向研究領域涉及機械設計方法、產品性能仿真、多學科設計與優化、機械結構強度與可靠性。以挖掘最新設計方法、提高機械結構強度及產品性能的設計和優化為特色,研究結構疲勞強度、概念設計方法、機械對稱性理論、增材制造產品的設計理論,實現機械產品及裝備的設計創新和技術進步。
(4)制造系統工程:本方向研究領域涉及制造系統、智能制造。以敏捷制造系統與企業大數據為特色,從整個制造過程和制造系統的視角,面向中小企業及其群體,對敏捷化制造系統的建模與分析、制造業信息化的理論與技術、分散網絡化制造的運行原理、面向敏捷制造的生產計劃與控制等開展研究,實現制造系統信息化、智能化。
(5)車輛工程:本方向主要研究汽車及其零部件的強度、振動和安全性,汽車電子器件和智能化技術。
2021寧波大學理論力學(甲)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2021年寧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代碼、名稱:891理論力學(甲)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內容結構
考試內容主要包括理論力學的三個方面的內容,即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
(四)試卷題型結構
試卷題型結構只有一種題型,即計算題。通過這一種題型便可全面考察學生的理論力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考查目標
考察考生對理論力學的知識掌握的程度,以及用理論力學的理論與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一部分:靜力學
(1)力的合成與分解
(2)平面任意力系的合成
(3)平面任意力系平衡問題
(4)平面桁架的內力計算
(5)空間任意力系的平衡問題
(6)重心與質心的計算
(7)摩擦問題,摩擦角與自鎖現象
第二部分:運動學
(1)點的運動學,矢量法,直角坐標法
(2)點的合成運動,相對運動,牽連運動,絕對運動
(3)點的速度合成定理
(4)點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5)剛體的定軸轉動
(6)剛體的平面運動
第三部分:動力學
(1)質點的運動微分方程
(2)動量定理
(3)動量矩定理
(4)動能定理
(5)達朗貝爾原理
(6)虛位移原理
(7)分析力學基礎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理論力學I》(第6版)哈爾濱工業大學理論力學教研室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力學簡介
0801力學
力學2010年獲批成為一級學科碩士點,是在原有 “工程力學”(1998年獲批)和“固體力學”(2006年獲批)兩個二級碩士學位點發展和壯大起來的。從1986年建校開始,在朱兆祥教授和王禮立教授的帶領下重點發展了爆炸與沖擊動力學。學科曾經是中國力學學會爆炸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近年來又大力發展了電磁固體力學與聲波器件力學以及近海工程結構力學的跨學科研究,是中國力學學會電子電磁器件力學工作組的創建組長單位。學科依托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和教育部沖擊與安全工程重點實驗室,經過30余年研究積累,部分科研成果曾榮獲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6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6年度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力學學科于2013年獲得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2016年獲得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2018年獲批力學一級學科博士點。至此,力學學科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力學學科主要面向防護工程、電子器件、工程材料、近海工程、機械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等交叉領域開展研究工作,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與應用問題,系統開展應用基礎理論和關鍵工程技術研究。學科瞄準國際學術前沿,緊密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開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經過長期不懈努力,學科在爆炸與沖擊動力學和壓電聲波器件研究方面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學術聲譽。
力學學位點現有專任教師42人,其中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學校“浙東學者”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導師11人,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8人。
學位點覆蓋力學學科的4個二級學科研究方向:(1)工程力學(方向負責人:董新龍教授);(2)固體力學(方向負責人:杜建科教授);(3)動力學與控制(方向負責人:王驥教授);(4)流體力學(方向負責人:陳建康教授)。
學位點負責人:董新龍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高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材料和結構沖擊動力學和爆炸力學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表論文80余篇,曾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寧波市科學技術一等獎。他是中國力學學會爆炸力學專業委員會沖擊動力學組委員,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工程安全與防護分會理事,寧波市材料學會理事。
本學位點4個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和特色:
(1)工程力學:本方向致力于材料與結構的動態響應及非線性計算結構力學研究,在材料和結構在爆炸、沖擊載荷下的動態力學響應、彈塑性應力波傳播特性、材料動態破壞等方面形成研究特色。
(2)固體力學:本方向致力于新型材料和結構的多場耦合力學行為研究,在磁電彈性力學、復雜介質波傳播、多場耦合作用下材料力學、導電聚合物力學行為等方面形成特色。
(3)動力學與控制:本方向以振動和波傳播基礎理論研究為先導,振動分析方法和抑制技術研究為重點,面向電子器件、機械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開展研究工作。
(4)流體力學:本方向面向航海、機械、水利、化工、航空、航天等方面的流體力學問題,并在當前普遍重視的能源、環境、材料以及高技術等領域中發揮重要作用。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機械工程專碩簡介
085201 機械工程
機械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點2009年獲教育部批準,是“浙江省十二五”重點學科。學科依托浙江省零件軋制成形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機電工程訓練示范中心、寧波市數字化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和“寧波市回轉零件高精度軋制成形技術研究”重點創新團隊開展工作。
學位點的培養目標是造就應用型和復合型的高層次機械工程領域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保證他們同時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豐富的工程實踐經驗和深入的工程應用研究經歷。通過完成本學位點的培養計劃,畢業生將熟練掌握機械工程領域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擁有解決機械工程領域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具備在機械工程領域工程技術專業或管理工作中獨立開展創新活動的能力。
學位點現有專任教師81人,其中教授28人,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8人。教師中包括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學校“浙東學者”特聘教授1人,“甬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浙江省高校教學名師1人。
學科立足于機械工程領域,緊密結合學科優勢和行業需求學習專業知識和能力,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學位點現設有8個研究方向:(1)零件軋制成形技術(方向負責人:束學道教授);(2)機械設計及理論(方向負責人:李淑欣教授);(3)精密加工與測試技術(方向負責人:崔玉國教授);(4)制造系統工程(方向負責人:戰洪飛教授);(5)車輛工程(方向負責人:杜建科教授);(6)壓電聲波器件(方向負責人:王驥教授);(7)工程結構材料性能(方向負責人:董新龍教授);(8)工程防護結構與測試(方向負責人:周風華教授)。
學位點負責人:束學道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波市“甬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省杰青獲得者,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層次,寧波市領軍與拔尖人才第二層次。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機械工程學科帶頭人,浙江省零件軋制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寧波大學機械工程學位點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際合作交流、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機械工業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秦皇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河北省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寧波市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4項,發表學術論文170多篇,其中EI和SCI收錄80多篇。著有《異型截面環形件軋制技術及應用》《楔橫軋理論與成形技術》《楔橫軋多楔同步軋制理論與應用》《大型軸類件楔橫軋成形理論及實踐》等專著6部。他是國際邊界元學術委員會委員,白俄羅斯楔橫軋學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應用科技》期刊副主編。
本學位點8個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和特色:
(1)零件軋制成形技術:主要研究軋制成形的新理論、新技術、新工藝及其裝備,以軋代鍛,實現零件生產的高效化、節材化、節能化和近凈成形。
(2)機械設計及理論:主要研究機電產品概念設計、注塑成型分析與優化關鍵技術,提升設計效率及注塑制品的成型質量。
(3)精密加工與測試技術:主要研究精密加工的新方法、新技術和精密測試技術,將精密加工與檢測技術密切結合,提高復雜曲面精密加工與檢測技術的一體化水平。
(4)制造系統工程:主要研究知識的資源配置、生產信息化管理以及面向中小企業及其合作群體的生產過程優化,促進制造系統提升快速響應能力和整體競爭能力。
(5)車輛工程:主要研究汽車及其零部件的強度、振動和安全性,汽車電子器件和智能化技術。
(6)壓電聲波器件:主要研究壓電聲波器件在傳感器、作動器、濾波器等方面的應用,實現檢測、頻率控制和精確定位等方面的功能,強化智能器件和電路所需的基礎元件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提升器件基本技術和水平。
(7)工程結構材料性能:主要研究常見工程結構材料在不同的服役環境如高溫、沖擊、腐蝕下材料性能的演化,為工程設計和材料選擇提供理論指導和數據,學習材料測試的實驗手段和方法。
(8)工程防護結構與測試:針對大型的工程裝備和結構,結合檢測技術和數據傳輸處理技術,設計和建設監測系統和網絡,采用目前的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進行分析,為結構的安全運行和監測提供手段和依據。
寧波大學力學0801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力學 [0801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寧波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1]力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3工程力學 01固體力學 04動力學與控制 02流體力學 |
|
招生人數: | 18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91理論力學(甲) |
|
備 注: | 復試科目:材料力學 |
2021寧波大學流體力學(海運學院)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2021年寧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名稱:流體力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1.選擇題;
2.名詞解釋;
3.簡答題;
4.計算題。
二、考查目標(復習要求)
《船舶與海洋工程流體力學》是船舶與海洋工程的基礎課程,主要介紹流體力學的發展歷史,基本原理與方程及其在船舶與海洋工程中運用的課程。要求學生了解流體力學獨特的思維特點和分析推理方法,掌握流體力學基本概念,理解并熟練推導流體力學基本定理及公式,對流體力學的基本理論有較為系統的認識和理解;能初步運用流體力學基本理論知識解決一些相關工程問題;激發學生對流體力學的學習熱情,并對某些相關問題產生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興趣。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流體力學的研究對象及意義
第二節 流體的連續介質假設
第三節 流體的物理性質
第四節 流體的界面現象與性質
第五節作用在流體上的質量力與表面力
第二章 流體靜力學
第一節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及其應用
第二節靜止流體對任意曲面的作用力及力矩
第三節物體在液體中的穩定性
第三章 流體運動學
第一節流體圖像的觀察
第二節描述流體運動的兩種方法
第三節描述流體運動的基本概念
第四節連續方程
第五節流體微團的運動分析
第六節有旋運動的一般性質
第七節無旋運動的勢函數
第八節流函數
第四章流體動力學基本定理及其應用
第一節輸運公式
第二節歐拉運動微分方程
第三節伯努利積分
第四節動量方程、動量矩方程及其應用
第五節旋渦運動基本定理
第五章勢流理論
第一節復勢問題的基本方程與邊界條件
第二節復勢
第三節平面勢流的基本解
第四節平面勢流的基本解的疊加
第五節平面勢流的保角變換法
第六節奇點映射法
第七節平面定常繞流物體的受力
第八節空間勢流問題的解
第九節物體的非定常繞流
第十節勢流的動能
第十一節廣義附加質量
第六章水波理論
第一節水波問題的基本方程和定解條件
第二節平面駐波
第三節平面進行波
第四節波群與群速度
第五節開爾文波系-船波
第六節波能的轉移及興波阻力
第七節不規則波的概念
第七章粘性流體動力學
第一節應力及廣義牛頓內摩擦定律
第二節粘性流體運動方程:NS方程
第三節不可壓縮粘性流動的準確解
第四節湍流及其運動特征
第五節雷諾湍流方程
第六節Prandtl混合長度理論
第七節圓管內的湍流
第八節管路的計算
第八章相似理論
第一節流動相似及相似準數
第二節因次分析法
第三節相似理論及因次分析法的應用
第九章邊界層理論
第一節邊界層的概念
第二節邊界層微分方程
第三節平板層流邊界層的卜拉休斯解
第四節邊界層動量積分方程式
第五節邊界層流動的分離及控制
第六節圓柱與圓球繞流阻力
第七節機翼及其空氣動力學特性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船舶與海洋工程流體力學》,張亮、李云波,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寧波大學保研: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2020年推免碩士研究生通知
根據《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2019〕6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19〕2號)、《寧波大學推薦接收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管理辦法》(寧大政〔2019〕107號)和《寧波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錄取辦法》文件精神,本著“公平、公正、公開”和“擇優錄取”的原則,結合我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接收政策 面向全國高校接收具有2020年推免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 二、復試安排 (一)復試時間 10月9日-11日
包括思想政治考核、專業課筆試、專業面試、外語口語及聽力測試。
1.復試成績=(專業課筆試成績+專業面試成績+外語口語及聽力測試成績)/3 2.復試成績計算至小數點后3位。 (三)資格審查交驗材料 1、《寧波大學接收推免生政審表》,需考生所在單位蓋章并密封; 2、加蓋學校教務部門公章的本科在校全部課程成績單1份; 3、大學英語六級(或四級)考試證書(小語種的相應水平證書)復印件1份; 4、大學學習期間獲得的各類獎勵證明材料復印件各1份; 5、在校期間取得的學術科研成果(如公開發表論文、出版物等)、發明專利等相關證明材料復印件各1份; 注:考生參加復試時,須向報考學院提交以上材料,并帶上原件以備審驗。附件下載詳見http://eng.nbu.edu.cn/info/1130/7782.htm 三、錄取方法 最終按復試成績根據名額從高到低確定擬錄取名單。體檢、思想政治面試成績中有一項不合格者不予錄取;復試成績低于60分(滿分為100分)者不予錄取。 四、咨詢及申訴渠道 咨詢電話: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研招辦0574-87609961 申訴渠道: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紀委辦0574-87600353 五、復試名單(根據實際報名及審核情況持續更新)
|
2021寧波大學大學流體力學(土環學院)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2021年寧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代碼、名稱:925流體力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題型結構
1.選擇、2.判斷、3.填空、4.簡答、5.計算題等(包括作圖)
具體試卷中的題型為上述題型中的幾種。
二、考查目標
主要考查學生對流體力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利用其解決常見工程問題的能力,要求熟悉流體力學中的思維特點并具有對簡單流動問題進行熟練分析和計算的能力。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1.流體靜力學
連續介質模型;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流體的兩種作用力;流體靜壓強的特性;流體平衡微分方程;重力作用下流體靜壓強的分布;平面和曲面上的流體靜壓力計算。
2.流體運動學
流體運動的描述方法;歐拉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流線、跡線的概念;有旋流與無旋流的基本特征;歐拉運動微分方程的積分。
3.流體動力學基本定理及其應用
總流分析法;恒定不可壓縮總流的連續性方程;恒定總流伯努利方程及其在實際中的應用;恒定總流動量方程及其應用。
4.流體阻力及能量損失
流動阻力和水頭損失;雷諾實驗及流體的流態;層流運動與湍流運動的特征;沿程水頭損失與局部水頭損失的產生機理及計算方法;圓管層流運動與湍流運動。
5.孔口出流與管嘴出流
孔口恒定出流的水力計算原理與計算方法;管嘴恒定出流的水力計算原理與計算方法。
6.有壓管道流動
等徑短管的水力計算;長管簡單管路的水力計算;長管串聯管路與并聯管路的水力計算。
7.明渠流動
明渠的分類;明渠均勻流的特征與發生條件;明渠水力最優斷面的概念及允許流速;梯形(矩形)斷面明渠均勻流的水力計算及斷面設計。
8.滲流
滲流基本定律;恒定漸變滲流的水力計算;集水廊道的滲流計算。
四、參考書目
《應用流體力學》毛根海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021寧波大學大學環境與水力學綜合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2021年寧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代碼、名稱:環境與水力學綜合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選擇、判斷、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或計算題。
具體試卷中的題型為上述題型中的幾種。
二、考試內容、范圍
(一)水力學(70%分值)
1.水動力學
恒定流的連續性方程、能量方程、動量方程的綜合運用;描述流體運動的兩種方法;跡線與流線;恒定流與非恒定流;均勻流與非均勻流;漸變流和急變流;總水頭線、測壓管水頭線;動能及動量修正系數;過水斷面、流管、元流、總流、流量、斷面平均流速。
2.水頭損失
水頭損失及其分類;層流和紊流及其判別;沿程水頭損失計算、均勻流基本方程的應用、層流運動的基本結論;紊流的運動特征;紊流切應力;紊動使流速分布均勻化;謝齊公式、曼寧公式、謝齊系數與沿程阻力系數的關系;水頭損失系數的試驗研究、局部水頭損失;雷諾數。
3.有壓管道流動
有壓管流的特點及其分類;簡單管道恒定流的水力計算;復雜管道恒定流的水力計算;有壓管中的非恒定流;水擊的判別、直接水擊的計算。
4.恒定明渠水流
明渠水流的特點和分類;明渠均勻流的特性及其產生條件;明渠均勻流水力計算;明渠水流的流態及其判別;斷面比能、臨界水深和臨界底坡;明渠非均勻急變流現象及水力計算;棱柱體明渠恒定非均勻漸變流的水面曲線分析;弗勞德數、水跌、水躍、水面曲線的定性分析。
5.量綱分析與相似原理
量綱和諧性;π定理的應用;牛頓相似定律、相似準則(重力相似準則、阻力相似準則)。
(二)環境學概論(30%分值)
1.水生態系統:水生態系統的概念、類型與功能;
2.水體環境:水體的概念及水體污染、水體污染源與水體自凈作用;水體富營養化的概念與過程;污染物在水體中的擴散與運動特征。
3.水環境污染:水體污染的危害、水體污染的基本控制技術。
三、參考書目
1.吳持恭著,水力學(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2.劉培桐主編,環境學概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師資
學院現有教職工110人,其中專任教師79人,正高職稱24人,副高職稱26人,博士生導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63人,“錢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浙東學者”特聘教授1人,“甬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浙江省教學名師1人,浙江省優秀教師1人,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1人,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1人,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19人,全國優秀力學教師3人。聘包玉剛講座教授3位。80%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60%以上教師具有海外研修經歷。(數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3月27日)2021寧波大學材料力學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2021年寧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名稱:材料力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分析計算題
二、考查目標(復習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材料力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綜合應用能力。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1、緒論
(1)材料力學任務;
(2)可變形固體的基本假設;
(3)內力、截面法、應力
(4)桿件變形的基本形式。
2、拉伸與壓縮
(1)軸向直桿的內力、應力計算及強度條件;
(2)單向應力狀態的虎克定律;
(3)軸向拉伸、壓縮直桿的變形計算及抗拉、壓剛度;
(4)簡單桁架的節點位移計算;拉伸、壓縮靜不定問題,裝配應力及溫度應力;
(5)應力應變曲線,材料的強度指標及塑性指標
3、剪切
(1)聯接件剪切、擠壓使用強度計算;
(2)切應力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
4、扭轉
(1)扭轉外力偶矩的計算,扭矩與扭矩圖;
(2)圓軸扭轉時的應力和強度條件,圓軸扭轉時的變形和剛度條件;
(3)簡單扭轉靜不定問題。
5、平面圖形的幾何性質
(1)簡單圖形及組合圖形的靜矩、形心位置的計算;
(2)極慣性矩、慣性矩和慣性積的定義及其計算;
(3)平行移軸公式及應用。
6、彎曲內力
(1)彎曲內力計算及剪力圖、彎矩圖;
(2)分布載荷集度、剪力、彎矩間的微分關系。
7、彎曲強度
(1)平面彎曲梁的正應力計算及強度條件;
(2)彎曲切應力計算及強度條件;
(3)提高彎曲強度的措施。
8、彎曲變形
(1)梁的繞曲線近似微分方程;
(2)積分法求彎曲變形,剛度條件;
(3)疊加法求彎曲變形;
9、應力狀態理論和強度理論
(1)應力狀態概念,主應力,主平面及主單元體;
(2)二向應力狀態分析的解析法,圖解法——應力圓;
(3)三向應力狀態的應力圓;
(4)廣義虎克定律及其應用;
(5)強度理論概念,常用的四個強度理論及其應用。
10、組合變形
(1)拉伸(壓縮)與彎曲的組合變形;
(2)圓軸扭轉與彎曲的組合變形。
11、壓桿穩定
(1)細長壓桿臨界載荷的計算
(2)細長壓桿、中柔度桿的判定方法及計算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材料力學》上、下冊,劉鴻文主編,高教出版社
2021寧波大學大學材料力學(土環學院)研究生考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2021年寧波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代碼、名稱:923材料力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題型結構
1.選擇、2.判斷、3.填空、4.問答、5.計算題等(包括作圖)
具體試卷中的題型為上述題型中的幾種。
二、考查目標
材料力學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主要技術和專業基礎課程。本課程的任務是在學習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等課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平面桿系結構分析計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各類結構的受力性能,為學習有關專業課程以及進行結構設計和科學研究打好力學基礎,培養結構分析與計算等方面的能力。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①構件基本變形、內力、應力及位移計算,包括軸向拉伸和壓縮、扭轉、彎曲,截面幾何性質的計算;②靜定、超靜定結構的計算;③剪切與連接件的實用計算;④應力應變分析、應力狀態、強度理論的相關內容;⑤組合變形的分析;⑥壓桿穩定理論;⑦能量方法及其應用(但余能、卡氏定理、虛位移原理、單位力法不作為考試內容);⑧動荷載、交變應力及其應用⑨材料力學實驗的相關理論內容,包括材料彈性模量實驗;低碳鋼拉伸實驗;脆性材料壓縮破壞實驗;彎曲正應力實驗;扭轉實驗;組合變形實驗等。
四、參考書目
《材料力學》孫訓方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車輛工程簡介
車輛工程
已瀏覽:1904次 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9日
專業背景:
我國汽車工業發展迅速。浙江整車年產能已達到120萬輛,形成多個汽車集團和整車生產基地。上海大眾年產30萬輛乘用車的項目已經落戶寧波。寧波市“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指出要把握我國乘用車市場快速發展的有利機遇,發展符合國家環保節能要求的經濟型轎車。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了迫切需求。高水平車輛工程專業人才,對促進浙江省和寧波市汽車產業的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等自主創新,具有重要作用。預計“十二五”期間,浙江省汽車及配件企業人才需求約6萬名,汽車后服務人才需求約12萬名。其中,寧波市汽車及配件企業人才需求約1.5萬名,汽車后服務人才需求約3萬名。
專業情況介紹:
該專業開設汽車車身與造型設計、汽車電子、汽車結構與沖擊安全等三個各具特色的方向模塊,培養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現已建設汽車拆裝實驗室、汽車發動機性能實驗室、汽車電子與控制實驗室、汽車CAD/CAE中心等教學科研實驗室,教學實驗室設備已投入約300萬元,累計教學實驗設備投入將達到600~1000萬元規模,擁有開展汽車工程實驗教學的全部教學設備,并組織指導學生開展汽車模型設計加工、賽車設計制作等創新科研活動。我院擁有的省部共建沖擊安全工程實驗室、壓電器件技術實驗室等科研實驗室為進一步開展汽車碰撞安全性、汽車人體損傷力學、汽車傳感器技術、汽車復合材料與輕量化設計等研究提供了很好條件。我院也聘請了多位企事業單位的高級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授或導師,與寧波、杭州等地的多家汽車整車和零配件企業合作共建校外實習實踐基地,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培養目標:
針對全球經濟對工程技術人才的需要,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車輛工程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擁有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在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從事公路運輸車輛領域設計、制造、檢測、管理、科研及教學等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專業特色:
1 在汽車結構優化設計與沖擊安全技術方面形成鮮明特色;
2采用“平臺+模塊”的課程體系,強調“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
3瞄準汽車技術發展的前沿,如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等,開設有關拓展課程。
專業方向:
共設置三個專業模塊方向: 1汽車造型與車身設計模塊
2汽車電子模塊
3汽車結構與沖擊安全模塊
核心課程:
工程圖學基礎、工程設計概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機械設計、控制工程基礎、汽車理論、汽車構造、汽車設計、汽車結構拆裝實驗、汽車電子技術等。
就業前景:
本專業第一屆畢業生25人,其中8人已經被湖南大學、浙江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錄取為碩士研究生,另外的畢業生中,95%的同學已經簽約吉利汽車、敏實集團及拓普集團等車輛整車及零部件企業。
師資力量:
專任教師全部具有博士學位或高級職稱。
10多位教師具有國外留學或訪問學習的經歷。
已聘請企業高級研發人員擔任兼職教授或教師。
力學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力學 專業代碼:077200 門類/類別:理學 學科/類別:力學
專業點分布
太原科技大學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53 所,本次參評52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80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2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3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A |
4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5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A- |
6 | 10056 | 天津大學 | A- |
7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A- |
8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A- |
9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學 | B+ |
10 | 10247 | 同濟大學 | B+ |
11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學 | B+ |
12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13 | 10335 | 浙江大學 | B+ |
14 | 1035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B+ |
15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16 | 10699 | 西北工業大學 | B+ |
1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B |
18 | 10217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B |
19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20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B |
21 | 10294 | 河海大學 | B |
22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學 | B |
23 | 10730 | 蘭州大學 | B |
24 | 90002 | 國防科技大學 | B |
25 | 10005 | 北京工業大學 | B- |
26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學 | B- |
27 | 10286 | 東南大學 | B- |
28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B- |
29 | 10532 | 湖南大學 | B- |
30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31 | 10610 | 四川大學 | B- |
32 | 10611 | 重慶大學 | B- |
33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C+ |
34 | 10147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C+ |
35 | 10246 | 復旦大學 | C+ |
36 | 10486 | 武漢大學 | C+ |
37 | 10530 | 湘潭大學 | C+ |
38 | 10559 | 暨南大學 | C+ |
39 | 10561 | 華南理工大學 | C+ |
4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學 | C+ |
41 | 11414 | 中國石油大學 | C+ |
42 | 10145 | 東北大學 | C |
43 | 10183 | 吉林大學 | C |
44 | 10299 | 江蘇大學 | C |
45 | 10422 | 山東大學 | C |
46 | 10459 | 鄭州大學 | C |
47 | 10533 | 中南大學 | C |
48 | 11646 | 寧波大學 | C |
49 | 10107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C- |
50 | 10128 | 內蒙古工業大學 | C- |
51 | 10150 | 大連交通大學 | C- |
52 | 10216 | 燕山大學 | C- |
53 | 10359 | 合肥工業大學 | C- |
54 | 10384 | 廈門大學 | C- |
55 | 10403 | 南昌大學 | C- |
56 | 10710 | 長安大學 | C- |
力學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力學 專業代碼:080100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力學
專業介紹
燕山大學為例
本學科按一級學科招生,包括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固體力學、工程力學和流體力學四個二級學科。1986年獲得固體力學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工程力學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獲得力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9年獲批力學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3年獲批河北省工程力學重點學科,2011年獲批建設河北省重型裝備與大型結構力學可靠性重點實驗室,2006年獲批河北省基礎力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非線性振動理論及應用、機械結構振動及控制、電磁固體力學理論及應用、力學問題的分子動力學微觀方法、材料疲勞損傷與斷裂機理、材料宏細觀破壞、結構振動控制與抗震加固、智能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分析、固體力學能量原理及應用、工程結構數值模擬、復雜系統機械振動及壽命評估、機電耦聯系統動力學、壓電與鐵電材料本構關系、流固耦合力學、計算流體力學及應用。 本學科屬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并重的學科,具有寬廣的研究領域和良好的科研基礎,在機械、交通、航空航天、建筑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在注重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將研究方向與機械工程、材料科學和結構工程等學科緊密結合,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近五年承擔國家和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0余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100余篇。 本學科現有碩士研究生導師18人,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8名, 9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還有特聘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國內外特聘講座教授多人。 本學科培養的研究生應掌握堅實的數學、力學基礎知識,了解本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工程應用,具有從事力學理論研究和解決工程實際中力學問題的能力。 歡迎畢業于力學專業及機械、結構、車輛、交通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報考。
專業點分布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院 清華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燕山大學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中北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沈陽理工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河海大學 江蘇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河南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湖南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湘潭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 中山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0801 力學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53 所,本次參評52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80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2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3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A |
4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5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A- |
6 | 10056 | 天津大學 | A- |
7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A- |
8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A- |
9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學 | B+ |
10 | 10247 | 同濟大學 | B+ |
11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學 | B+ |
12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13 | 10335 | 浙江大學 | B+ |
14 | 1035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B+ |
15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16 | 10699 | 西北工業大學 | B+ |
17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B |
18 | 10217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B |
19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20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B |
21 | 10294 | 河海大學 | B |
22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學 | B |
23 | 10730 | 蘭州大學 | B |
24 | 90002 | 國防科技大學 | B |
25 | 10005 | 北京工業大學 | B- |
26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學 | B- |
27 | 10286 | 東南大學 | B- |
28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B- |
29 | 10532 | 湖南大學 | B- |
30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31 | 10610 | 四川大學 | B- |
32 | 10611 | 重慶大學 | B- |
33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C+ |
34 | 10147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C+ |
35 | 10246 | 復旦大學 | C+ |
36 | 10486 | 武漢大學 | C+ |
37 | 10530 | 湘潭大學 | C+ |
38 | 10559 | 暨南大學 | C+ |
39 | 10561 | 華南理工大學 | C+ |
40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學 | C+ |
41 | 11414 | 中國石油大學 | C+ |
42 | 10145 | 東北大學 | C |
43 | 10183 | 吉林大學 | C |
44 | 10299 | 江蘇大學 | C |
45 | 10422 | 山東大學 | C |
46 | 10459 | 鄭州大學 | C |
47 | 10533 | 中南大學 | C |
48 | 11646 | 寧波大學 | C |
49 | 10107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C- |
50 | 10128 | 內蒙古工業大學 | C- |
51 | 10150 | 大連交通大學 | C- |
52 | 10216 | 燕山大學 | C- |
53 | 10359 | 合肥工業大學 | C- |
54 | 10384 | 廈門大學 | C- |
55 | 10403 | 南昌大學 | C- |
56 | 10710 | 長安大學 | C- |
力學考研考什么
華南理工大學力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_華南理工大學考研網
據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華南理工大學080100力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已發布,詳情如下:
招生學院、專業、研究方向代碼及名稱
招生
人數
招生
導師
考試科目
備注005土木與交通學院
080100力學
01損傷、疲勞與斷裂力學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01材料力學
復試筆試科目:918力學概論(以材料力學為主)02微納米與復合材料力學
同上03航空航天與動力學
同上04工程測試技術與實驗力學
同上05工程結構與路橋力學
同上06工程流體力學理論與應用
同上
2022力學專業考研群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寧波大學考研分數線、寧波大學報錄比、寧波大學考研群、寧波大學學姐、寧波大學考研真題、寧波大學專業目錄、寧波大學排名、寧波大學保研、寧波大學公眾號、寧波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寧波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寧波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寧波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
寧波大學力學考研 推薦
- 寧波大學力學考研
- 寧波大學力學考研參考書目
- 寧波大學力學考研QQ群
- 寧波大學力學考研難嗎
- 寧波大學力學考研考試科目
- 寧波大學力學研究生分數線
- 寧波大學力學研究生一對一輔導
- 寧波大學力學研究生輔導
- 寧波大學力學考研輔導
- 寧波大學力學考研參考書目
-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力學保研夏令營
-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力學保研
-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力學保研細則
-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力學保研條件
- 寧波大學機械工程與力學學院保研夏令營
- 寧波大學力學考研論壇
- 寧波大學力學考研分數線
- 寧波大學力學考研真題
- 江蘇大學力學考研
- 東北石油大學力學考研
- 上海理工大學力學考研
- 北京工業大學力學考研
- 西安科技大學力學考研
- 湖南大學力學考研
- 沈陽理工大學力學考研
- 沈陽建筑大學力學考研
- 武漢科技大學力學考研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力學考研
- 西南石油大學力學考研
- 重慶交通大學力學考研
- 長沙理工大學力學考研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力學考研
- 江蘇大學力學考研
- 河北工業大學力學考研
- 東北石油大學力學考研
- 西安交通大學力學考研
- 同濟大學力學考研
- 北京理工大學力學考研
- 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考研
- 河南工業大學力學考研
- 內蒙古工業大學力學考研
- 河南理工大學力學考研
- 青島理工大學力學考研
- 哈爾濱工程大學力學考研
- 重慶大學力學考研
- 中北大學力學考研
- 北京交通大學力學考研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力學考研
- 北京科技大學力學考研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力學考研
- 大連交通大學力學考研
- 寧波大學力學考研
- 安徽理工大學力學考研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力學考研
- 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考研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力學考研
- 武漢理工大學力學考研
- 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考研
- 上海大學力學考研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力學考研
- 哈爾濱工程大學力學考研
- 中山大學力學考研
- 中國農業大學力學考研
- 清華大學力學考研
- 華南理工大學力學考研
- 哈爾濱理工大學力學考研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力學考研
- 上海大學力學考研
- 太原理工大學力學考研
- 太原科技大學力學考研
- 東南大學力學考研
- 哈爾濱工業大學力學考研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力學考研
- 廣西科技大學力學考研
- 南昌大學力學考研
- 上海交通大學力學考研
- 重慶大學力學考研
- 武漢理工大學力學考研
寧波大學研究生學姐
![](http://m.btfokj.cn/images/okaoyanzuoxi.jpg)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寧波大學考研網由寧波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寧波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寧波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