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電路與系統研究生考試科目和考研參考書目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北工業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北工業大學報錄比、西北工業大學考研群、西北工業大學學姐、西北工業大學考研真題、西北工業大學專業目錄、西北工業大學排名、西北工業大學保研、西北工業大學公眾號、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北工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北工業大學電路與系統教材,也叫西北工業大學電路與系統考研參考書、指定書目等等,是考驗專業課復習過程中最重要的資料??佳惺且环N針對性很強的考試項目,參考書目由報考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考試內容基本上圍繞著參考書目展開,而絕大多數專業課都是由院校自行出題,因而就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指定性。另外將參考書目與真題結合使用可以分析出出題人的風格和傾向,反復研究之后考生完全可以自行劃出重點內容和必考內容。許多考生不重視院系公布的參考書目而把全部精力放在筆記和其他參考資料上,不按照西北工業大學電路與系統考研指定的書目進行復習,那么即使復習的再好,實力再強,也很有可能會在專業課上栽跟頭。【手機訪問】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西北工業大學
在購買參考書時應當注意公布的參考書的年份和版本,如果版本過舊找不到原書,使用新版本也是可以的,但是應當注意將舊版本與新版本不同的內容進行補充。考研派的考研頻道內含有大量優質的課堂講義資源,歡迎考生前去查詢和購買。
需要了解電路與系統考研參考書目詳細信息的同學,可以點擊右側的聯系學姐,考研派的學姐回為你做最專業的解答
西北工業大學電路與系統考研大綱的時候需要對該專業以及該學校進行全方位的了解,電路與系統的考研大綱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考研大綱是由各院校的研究生院制定并公布的,包括考試的內容、參考書目、研究方向等等內容,直接決定了考生在復習期間的主要內容和側重點。通過對西北工業大學電路與系統考研參考書目進行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該專業的考研試題設置方向,考生應當認真閱讀考試大綱中公布的考試科目,選擇合適的復習資料,有針對性得進行復習,防止出現事倍功半的無用勞動??忌部梢詫﹂_設該專業的不同院校考試大綱進行橫向比較,對比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院校和專業。許多考生在備考期間不重視考試大綱的內容,往往會將許多重要的信息遺漏或是導致復習的方向出現偏差,這都是不應該出現的失誤以及錯誤??佳信傻男【幪嵝迅魑豢佳械男』锇閭円欢ㄒ匾暱佳写缶V的內容哦。
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電路與系統學科介紹
電路與系統學科基本情況介紹表簡介 |
(學科建設情況) 電路與系統學科點始于1958年建立的電子線路、遙控遙測和微波電路等教研室,1984年獲得"信號、電路與系統"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獲得"電路與系統"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1997年被批準為陜西省重點學科,1999年建立"電子科學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2002年批準為國家重點學科,2007年通過國家重點學科考核評估。 學術隊伍:本學科共有教師31人,其中教授12人(含研究員2人),副教授8人,講師8人,其中博士生導師8人。師資隊伍中陜西省“百人計劃”入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3人、教育部“電子信息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1人、陜西省教學名師2人。學術梯隊中有11人有出國經歷。 科學研究:近5年承擔包括國家自然基金、國家“863”計劃、總裝創新等重要課題40余項,經費累計2000余萬,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150余篇,代表性著作與教材3部。 教學與人才培養:近5年獲得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精品課程1門、省精品課程1門,授予博士學位數28人(其中培養德國留學博士1名),授予碩士學位數120余人。 支撐條件:經過“985工程”、“211工程”建設,本學科可用于研究生培養的儀器設備價值1000多萬元。 |
骨干教授 | 周德云 段哲民 劉詩斌 李輝 馮曉毅 謝松云 李會方 徐建城 于海勛 李宏 |
學科方向 |
(方向及簡要介紹) 方向一:信息感知技術及其在航電系統中的應用。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量子定位、大規模多媒體分析與檢索、信息融合、雷達目標跟蹤與識別、情感分析、腦電信號處理方法及應用。 方向二:專用集成電路與航空微納傳感器設計。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專用集成電路系統分析與設計、航空微納傳感器設計、電路與系統設計自動化等。 方向三:航空電子綜合系統仿真。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飛行器數據采集與傳輸、人機工效與綜合分析等。 |
平臺條件 |
(省部級以上實驗室或工程中心) “空天信息感知與光電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電路與系統研究生培養方案
1. 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學術道德和敬業精神,身心健康。2.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較強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學術創新潛力較大。
2. 具有嚴謹的科研作風和良好的學術道德,良好的合作精神。
3. 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較好的國際交流能力,具備快速查閱外文文獻的能力。
4. 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良好的工程管理和協調關系能力。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 主要內容簡介 |
1.網絡與系統理論及其應用 |
1. 網絡優化設計、故障診斷與網絡 CAD 2. 開關網絡理論與有源濾波理論及應用 3. 深度學習與神經網絡 4. 數字網絡分析與綜合 5. 系統智能信息處理 |
2.數據采集與信號處理 |
1. 數據檢測、信息處理與控制 2. 智能化儀表與虛擬儀表技術 3. 計算機通信總線技術 |
3.集成電路系統分析與設計 |
1. 電子系統復合技術應用 2. 微電子設計技術研究與應用 3. 數字及模擬集成電路設計 |
4.媒體計算與智能系統 |
1. 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 2. 媒體大數據智能分析和檢索技術 3. 基于網絡大數據的圖像理解及應用 4. 數據挖掘與知識發現 |
5.電子信息對抗技術 |
1. 航空電子系統攻防對抗技術 2. 信息對抗技術研究與應用 3. 網絡系統安全與可靠性研究 |
6.電子設計自動化 |
1. 可編程邏輯器件應用 2. 電子系統自動化設計方法及軟件開發 3. 電路與系統 CAD 及設計自動化 |
7.腦-機接口技術 |
1. 多模態信息采集與融合 2. 神經信號處理及專用電路設計 3. 腦功能特征提取與識別 4. 腦-機交互與在線系統實現 |
三、培養方式
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采取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指導小組的組成可根據碩士生的研究方向及課題內容由導師提名、學院領導批準,小組成員一般由 3~5 名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教師(含導師)組成,但碩士生導師在碩士生培養中起主導作用。同時,指導小組應協助導師對碩士生的課程學習、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進行指導。學院及有關領導要指導和檢查碩士生的培養工作。
四、學習年限
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習年限一般為 2.5 年。
五、課程設置
碩士生的課程學習應至少取得 27 學分,其中包括: 1.公共課(學位必修課,6 學分)
2. 基礎理論課(學位必修課,在下列課程中至少選 5 學分)
課程編號 | 課 程 名 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 學期 |
考核 方式 |
11M001 | 矩陣論 | 60 | 3.0 | 1 | 考試 |
11M003 | 數值分析 | 60 | 3.0 | 1 | 考試 |
11M004 |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法 | 60 | 3.0 | 2 | 考試 |
11M005 | 數理統計 | 60 | 3.0 | 1 | 考試 |
11M006 | 隨機過程 | 40 | 2.0 | 2 | 考試 |
11M009 | 數學物理方程 | 40 | 2.0 | 2 | 考試 |
11M010 | 泛函分析 | 60 | 3.0 | 2 | 考試 |
課程編號 |
課 程 名 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 學期 |
考核 方式 |
086006 | 有源網絡綜合與應用 | 40 | 2.0 | 2 | 考試 |
086007 | 現代網絡分析 | 40 | 2.0 | 2 | 考試 |
086008 | 現代電子技術 | 40 | 2.0 | 2 | 考試 |
086018 | 電流模電子電路設計 | 40 | 2.0 | 2 | 考試 |
086019 | 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基礎 | 40 | 2.0 | 2 | 考試 |
086029 | 系統辨識與自適應濾波 | 40 | 2.0 | 1 | 考試 |
086031 | 機器學習方法及應用 | 40 | 2.0 | 2 | 考試 |
086035 | 智能信息處理與融合技術 | 40 | 2.0 | 1 | 考試 |
08M001 | 現代數字信號處理 | 60 | 3.0 | 1 | 考試 |
09M002 | 計算機控制系統 | 60 | 3.0 | 1,2 | 考試 |
選 4 學分,其余可在全校碩士生課程中任選)
課程編號 | 課 程 名 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 學期 |
考核 方式 |
**S*** | 公共實驗課(見公共實驗課課程目錄) | 1,2 | 考查 | ||
085005 | 單元式電子系統總體設計概論 | 40 | 2.0 | 2 | 考試 |
085006 | 信號與系統分析理論 | 40 | 2.0 | 2 | 考試 |
085007 | 航空電子綜合系統 | 40 | 2.0 | 1 | 考試 |
085009 | 數據通信 | 40 | 2.0 | 2 | 考試 |
085011 | 智能化信息技術 | 40 | 2.0 | 2 | 考試 |
085012 | 基于內容的視覺信息檢索 | 40 | 2.0 | 2 | 考試 |
085025 | 統計信號處理 | 40 | 2.0 | 1 | 考試 |
085029 | 智能傳感器系統 | 40 | 2.0 | 1 | 考試 |
085039 | 片上系統(SOC)設計方法 | 40 | 2.0 | 1 | 考試 |
085044 | 多核處理器架構與高速信號處理 | 40 | 2.0 | 1 | 考試 |
095001 | 新型傳感器及其應用 | 40 | 2.0 | 2 | 考試 |
課程編號 |
課 程 名 稱 |
學時 |
學分 |
開課學期 | 考核方式 |
13M010 | 學術素養概論 | 18 | 1.0 | 1 | 考查 |
00N001 | 體育 | 40 | 2.0 | 1,2 | 考試 |
00N003 | 求職有道 | 16 | 1.0 | 2 | 考查 |
16N00X | 第二外國語 | 60 | 2.0 | 3 | 考查 |
藝術素養課程 | 32 | 2.0 | 1,2 | 考查 |
六、培養環節
1. 課程學習
課程學習是碩士研究生重要的培養環節,需達到相關學分要求。
(1) 高級英語聽說與高級英語寫作在達到相關要求后可申請免修;
(2) 學術素養概論課程內容包括:科學道德與學術規范、知識產權、人文藝術、心理學、職業規劃、學術文獻查閱、學術論文撰寫等內容;
(3) 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按培養方案制定課程計劃,允許分階段選課,但最遲須在入學后 1 年內完成選課。修課時間可根據需要選擇,或安排在論文工作前,或課程學習與論文工作同時進行,但學位必修課一般應在第一學年內完成,所有課程應在兩年內完成。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必須修完所規定的學分。
2. 綜合實踐
綜合實踐環節著重培養碩士研究生綜合素質,采用教學實踐、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文化
建設、掛職鍛煉、志愿者活動等多種方式進行,可在短學期或假期進行。綜合實踐結束后應填寫《西北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綜合實踐總結表》,由指導教師寫出評語并附綜合實踐實施單位意見,一同歸入本人業務檔案。
3. 論文開題
論文開題工作是碩士生進行學位論文工作的起點,最遲一般應在第三學期末之前進行。碩士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閱讀有關文獻尤其是外文文獻,形成“文獻綜述”;開題報告應就選題的科學意義、選題背景、研究內容、預期目標、研究方法和課題條件等做出論證。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須協商成立碩士學位論文開題評審小組,評審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碩士生應向評審小組匯報論文開題報告,評審小組進行嚴格評審并給出評審意見。
評審通過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進行論文開題匯報,評審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4. 中期考核
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后 6 個月左右時間,應提交論文中期進展報告,報告應包括: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論文計劃進度進行;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參加的科研學術情況;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出現的問題,擬采用的解決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研究內容。
根據論文中期的研究進展和學科發展,允許學生對論文開題時的論文選題(題目、內容、研究計劃等)做出必要的調整。申請學位論文答辯時,學位論文的主要內容應與中期考核后確定的學位論文的內容基本一致。
學院、學位分會與導師協商組成考核小組,考核小組由至少三名副高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人員組成,設組長 1 人,考核小組負責對碩士生提交的論文中期進展報告進行嚴格審查。審查合格者,準予繼續進行論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黃牌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報告, 再次考核仍不合格者終止培養或走其他分流途徑。
5. 學位論文撰寫
碩士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系統完整的學術研究工作的總結,碩士學位論文應具有較好的學術性和相當的工作量,利用已有的理論或方法解決了本學科的科學問題,進行必要的理論分析并得到正確結果。具體要求按《西北工業大學關于學位論文撰寫的規定》執行。
6. 學位論文答辯
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參照校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規定執行。
電路與系統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介紹
專業點分布
專業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614 | 電子科技大學 | A+ |
2 | 1070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A+ |
3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4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5 | 10286 | 東南大學 | A |
6 | 10013 | 北京郵電大學 | A- |
7 | 10246 | 復旦大學 | A- |
8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9 | 10284 | 南京大學 | A- |
10 | 10335 | 浙江大學 | A- |
11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12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B+ |
13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學 | B+ |
14 | 10056 | 天津大學 | B+ |
15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16 | 10293 | 南京郵電大學 | B+ |
17 | 10336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B+ |
18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19 | 10699 | 西北工業大學 | B+ |
20 | 90002 | 國防科技大學 | B+ |
21 | 90045 | 空軍工程大學 | B+ |
22 | 10005 | 北京工業大學 | B |
23 | 10055 | 南開大學 | B |
24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B |
25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26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27 | 1035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B |
28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29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30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31 | 10561 | 華南理工大學 | B |
32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B- |
33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B- |
34 | 10357 | 安徽大學 | B- |
35 | 10359 | 合肥工業大學 | B- |
36 | 10386 | 福州大學 | B- |
37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38 | 10532 | 湖南大學 | B- |
39 | 10611 | 重慶大學 | B- |
40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學 | B- |
41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學 | B- |
42 | 90006 | 解放軍理工大學 | B- |
43 | 10033 | 中國傳媒大學 | C+ |
44 | 10080 | 河北工業大學 | C+ |
45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C+ |
46 | 10186 | 長春理工大學 | C+ |
47 | 10212 | 黑龍江大學 | C+ |
48 | 10216 | 燕山大學 | C+ |
49 | 10280 | 上海大學 | C+ |
50 | 10533 | 中南大學 | C+ |
51 | 10617 | 重慶郵電大學 | C+ |
52 | 10730 | 蘭州大學 | C+ |
53 | 90005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 C+ |
54 | 10058 | 天津工業大學 | C |
55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學 | C |
56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C |
57 | 10512 | 湖北大學 | C |
58 | 10536 | 長沙理工大學 | C |
59 | 10595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C |
60 | 10610 | 四川大學 | C |
61 | 10657 | 貴州大學 | C |
62 | 11664 | 西安郵電大學 | C |
63 | 90039 |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 C |
64 | 10009 | 北方工業大學 | C- |
65 | 10075 | 河北大學 | C- |
66 | 10079 | 華北電力大學 | C- |
67 | 10110 | 中北大學 | C- |
68 | 10217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C- |
69 | 10285 | 蘇州大學 | C- |
70 | 10356 | 中國計量大學 | C- |
71 | 10459 | 鄭州大學 | C- |
72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C- |
73 | 10590 | 深圳大學 | C- |
74 | 10697 | 西北大學 | C- |
電路與系統研究生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614 | 電子科技大學 | A+ |
2 | 1070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A+ |
3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4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5 | 10286 | 東南大學 | A |
6 | 10013 | 北京郵電大學 | A- |
7 | 10246 | 復旦大學 | A- |
8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9 | 10284 | 南京大學 | A- |
10 | 10335 | 浙江大學 | A- |
11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12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B+ |
13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學 | B+ |
14 | 10056 | 天津大學 | B+ |
15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16 | 10293 | 南京郵電大學 | B+ |
17 | 10336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B+ |
18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19 | 10699 | 西北工業大學 | B+ |
20 | 90002 | 國防科技大學 | B+ |
21 | 90045 | 空軍工程大學 | B+ |
22 | 10005 | 北京工業大學 | B |
23 | 10055 | 南開大學 | B |
24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B |
25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26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27 | 1035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B |
28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29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30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31 | 10561 | 華南理工大學 | B |
32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B- |
33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B- |
34 | 10357 | 安徽大學 | B- |
35 | 10359 | 合肥工業大學 | B- |
36 | 10386 | 福州大學 | B- |
37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38 | 10532 | 湖南大學 | B- |
39 | 10611 | 重慶大學 | B- |
40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學 | B- |
41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學 | B- |
42 | 90006 | 解放軍理工大學 | B- |
43 | 10033 | 中國傳媒大學 | C+ |
44 | 10080 | 河北工業大學 | C+ |
45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C+ |
46 | 10186 | 長春理工大學 | C+ |
47 | 10212 | 黑龍江大學 | C+ |
48 | 10216 | 燕山大學 | C+ |
49 | 10280 | 上海大學 | C+ |
50 | 10533 | 中南大學 | C+ |
51 | 10617 | 重慶郵電大學 | C+ |
52 | 10730 | 蘭州大學 | C+ |
53 | 90005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 C+ |
54 | 10058 | 天津工業大學 | C |
55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學 | C |
56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C |
57 | 10512 | 湖北大學 | C |
58 | 10536 | 長沙理工大學 | C |
59 | 10595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C |
60 | 10610 | 四川大學 | C |
61 | 10657 | 貴州大學 | C |
62 | 11664 | 西安郵電大學 | C |
63 | 90039 |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 C |
64 | 10009 | 北方工業大學 | C- |
65 | 10075 | 河北大學 | C- |
66 | 10079 | 華北電力大學 | C- |
67 | 10110 | 中北大學 | C- |
68 | 10217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C- |
69 | 10285 | 蘇州大學 | C- |
70 | 10356 | 中國計量大學 | C- |
71 | 10459 | 鄭州大學 | C- |
72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C- |
73 | 10590 | 深圳大學 | C- |
74 | 10697 | 西北大學 | C- |
數據來源: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2007年電路與系統專業全國排名
排名 | 學校名稱 | 等級 | 排名 | 學校名稱 | 等級 | 排名 | 學校名稱 | 等級 |
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A+ | 7 | 清華大學 | A | 13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A |
2 | 電子科技大學 | A+ | 8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14 | 華南理工大學 | A |
3 | 復旦大學 | A+ | 9 | 西北工業大學 | A | 15 | 安徽大學 | A |
4 | 北京郵電大學 | A+ | 10 | 浙江大學 | A | 16 | 北京工業大學 | A |
5 | 東南大學 | A | 11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17 | 太原理工大學 | A |
6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A | 12 | 南京大學 | A | 18 | 重慶大學 | A |
B+等(27個):吉林大學、湖南大學、燕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上海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京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寧波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郵電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山東大學、寧夏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蘭州大學、廣東工業大學 |
||||||||
B等(27個):東北大學、四川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武漢大學、西安科技大學、東華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安徽理工大學、深圳大學、廣西師范大學、蘭州交通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西北大學、鄭州大學、中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科技大學、長沙理工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貴州大學、河海大學、中國礦業大學 |
||||||||
C等(19個):名單略 |
|
|
|
|
1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5★ | 170 |
2 | 東北大學 | 5★ | 170 |
3 | 清華大學 | 5★ | 170 |
4 | 浙江大學 | 5★ | 170 |
5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 | 170 |
6 | 上海交通大學 | 5★ | 170 |
7 | 華中科技大學 | 5★ | 170 |
8 | 西安交通大學 | 5★ | 170 |
9 | 西北工業大學 | 5★ | 170 |
10 | 東南大學 | 4★ | 170 |
11 | 北京理工大學 | 4★ | 170 |
12 | 浙江工業大學 | 4★ | 170 |
13 | 同濟大學 | 4★ | 170 |
14 | 中南大學 | 4★ | 170 |
15 | 大連理工大學 | 4★ | 170 |
16 | 山東大學 | 4★ | 170 |
17 | 南京理工大學 | 4★ | 170 |
18 | 華東理工大學 | 4★ | 170 |
19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4★ | 170 |
20 | 湖南大學 | 4★ | 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