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西北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西北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西北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西北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西北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西北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西北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西北大學考研難嗎]
[西北大學研究生院]
[西北大學考研群]
[西北大學研究生學費]
[西北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歷史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招生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研究生招生](http://img.okaoyan.com/西北大學/3.jpg)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世界史研究生培養方案
西 北 大 學碩 士 研 究 生 培 養 方 案
一級學科名稱 | 世界史 |
一級學科代碼 | 0603 |
二級學科名稱 | |
二級學科代碼 | |
培養單位名稱 | 歷史學院 |
培養單位代碼 | 010 |
一、學科簡介
本學科點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建設,是我國最早的世界史學科點之一。1982年獲批世界近現代史碩士點,1986年獲批“世界地區史國別史(南亞、中東)”博士點。2011年本學科所在的一級學科世界史獲一級學科博士點授權。
本學科包括歷史學院和中東研究所,在“十一五”期間,共承擔了各類課題10余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一般項目和青年項目共3項,省部級等縱向課題7項。近5年來,共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成果(人文社科)二等獎2項,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
二、培養目標
培養中東、南亞文明史,當代中東、南亞政治與國際關系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專門人才,以及與本專業相關的社會工作與管理人才。培養碩士研究生系統學習本專業基本史料、理論和方法,打下堅實、寬廣的業務基礎;具備獨立從事與中東、南亞相關領域的教學和研究的能力,能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一門外語;具備優秀的品德素質、團隊合作意識和自律意識。
三、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有:
1.當代中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國際關系研究。
2.中東歷史研究,包括中東近現代史、中東古代史、中東與中國關系史。
3.世界宗教文化研究,包括伊斯蘭教、其他宗教。
四、學制和學習年限
學制為三年,累計學習年限最長為五年。
五、學分要求
總學分 | 課程學習 | 科研與學術活動環節 | 教學與社會實踐環節 |
≥33 | ≥30 | 2 | 1 |
課程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考核 方式 |
開課 學期 |
備注 | |
公共課 |
政治 理論課 |
SG0000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 36 | 2 | 考試 | 1 | 必修 |
SG00002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 18 | 1 | 考試 | 1 | 必修 | ||
外國語 | SG00004 | 基礎外語 | 72 | 3 | 考試 | 1 | 可以免修免考 | |
SG00005 | 綜合外語 | 72 | 3 | 考試 | 2 | |||
學科課≥21學分 |
平臺課≥9學分 |
S010033 | 史學觀與方法論 | 3 | 54 | 考查 | 1 | |
S010034 | 世界古代史專題 | 2 | 36 | 考查 | 1 | |||
S010035 | 世界近現代史專題 | 2 | 36 | 考查 | 2 | |||
S010036 | 世界宗教文化專題 | 2 | 36 | 考查 | 2 | |||
S010037 | 國際關系史專題 | 2 | 36 | 考查 | 1 | |||
S010038 | 中東研究專題 | 2 | 36 | 考查 | 1 | |||
方向課 | S010039 | 世界文明史專題 | 2 | 36 | 考查 | 1 | ||
S010040 | 國際關系理論選介 | 2 | 36 | 考查 | 2 | |||
S010041 | 國際組織概論 | 2 | 36 | 考查 | 2 | |||
S010042 | 中東政治與國際關系 | 2 | 36 | 考查 | 2 | |||
S010043 | 猶太史 | 2 | 36 | 考查 | 2 | |||
跨門類課 |
全校研究生課程目錄中選修。 最多計4學分,其中由研究生院統一安排的課程最多計3個學分 |
|||||||
補修課 | 導師為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取的研究生指定的補修本科主干課程。不計學分 |
1.參加科研活動要求
必須至少參加1項科研課題研究,完成相應工作量,由課題負責人對其科研工作進行考核并寫出評語,考核合格者,取得1個學分。
2.參加學術活動要求
(1)應參加10次學術報告或學術沙龍,結合學位論文選題,撰寫1篇學科發展綜述。(其中至少選聽1次由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工作部組織的科學道德、學術修養報告,或研究生學術月期間各培養單位學風建設主題活動)
(2)應參加1次學校學術月活動并提交論文。
(3)應在一定范圍內主講1次學術報告。
達到上述要求,考核通過者,取得1個學分。
八、教學與社會實踐環節
研究生應參加教學或社會實踐活動,要求1個學分。主要形式有:
1.講課、輔導、協助指導本科生的實驗和畢業論文等;
2.深入社會基層從事于所學專業相關的技術指導、社會服務、調查研究等;
3.研究生各類社團活動、文體活動的組織、學科競賽活動的組織和參與等。
九、開題報告
按照《關于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工作的幾點意見》(研字[2010]38號)文件要求進行。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一般應于第四學期末完成,且答辯通過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十、科研成果及學位論文要求
1.研究生學位申請科研成果要求根據《西北大學學術學位研究生在讀期間科研成果規定》(西大研〔2014〕8號)相關要求進行。
2.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依據學校論文寫作、論文評審、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及處理、論文答辯、學位授予等相關最新文件執行。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中國史研究生培養方案
碩 士 研 究 生 培 養 方 案一級學科名稱 | 中國史 |
一級學科代碼 | 0602 |
二級學科名稱 | |
二級學科代碼 | |
培養單位名稱 | 歷史學院 |
培養單位代碼 | 010 |
西北大學中國史學科創建于1937年,先后有侯外廬、陳直、馬長壽、陳登原、張豈之、林劍鳴、黃留珠、周天游等著名學者任教。本學科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招收研究生,是“文革”后首批恢復招收研究生的單位。1985年獲中國思想史博士學位授予權,1987年批準為專門史(中國思想史)國家級重點學科,1997年成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5年,歷史學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并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1年學科調整后,中國史被授權為一級學科博士點,設有中國史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本學科包括周秦漢唐中心、中國軍事史研究中心、古籍研究所、西安事變研究所、佛教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十一五”期間,本學科先后出版《宋代軍政研究》、《古代兵學文化探論》、《陽都集》、《四大菩薩與民間信仰》、《北宋軍法研究》等專著多部,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學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項目等課題數十項。近年來先后獲郭沫若史學榮譽獎、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獎、陜西省人文社科成果獎,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等獎項,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哲學研究》、《民族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百篇。
二、培養目標
培養中國史教學與研究專門人才,以及與本專業相關的社會工作與管理人才。培養研究生系統學習本專業基本史料、理論和方法,打下堅實、寬廣的業務基礎;具備獨立從事中國史教學和研究的能力,能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一門外語;具備優秀的品德素質、團隊合作意識和自律意識。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學科主要研究領域有:中國古代史、中國民族史、中國宗教史、中國近現代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專門史等。
1.先秦秦漢史:研究先秦秦漢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重要歷史問題。
2.隋唐五代史:研究隋唐五代政治、經濟、軍事等重要歷史問題。
3.宋史:研究宋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重要歷史問題。
4.中國民族史:研究中國各民族的歷史演變及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
5.中國宗教史:研究中國宗教流派和思想演變及其相關問題。
6.歷史文獻學研究:研究中國古代文獻的產生發展、表現方式、流傳等問題。
7.歷史地理學研究:研究歷代政區和疆域的變遷、人文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等。
8.中國近現代社會史:研究中國近現代社會史發展歷程及規律。
9.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研究中國近現代經濟史發展歷程及規律。
10.中國近現代區域史研究:研究中國近現代重點區域的歷史發展歷程。
四、學制和學習年限
學制為三年,累計學習年限最長為五年。
五、學分要求
總學分 | 課程學習 | 科研與學術活動環節 | 教學與社會實踐環節 |
≥33 | ≥30 | 2 | 1 |
課程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考核 方式 |
開課 學期 |
備注 | ||||
公共課 |
政治 理論課 |
SG0000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 36 | 2 | 考試 | 1 | 必修 | |||
SG00002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 18 | 1 | 考試 | 1 | 必修 | |||||
外國語 | SG00004 | 基礎外語 | 72 | 3 | 考試 | 1 | 可以免修免考 | ||||
SG00005 | 綜合外語 | 72 | 3 | 考試 | 2 | ||||||
學科課≥科課學分 | 平臺課≥臺學分 | S010001 | 中國古代史專題 | 54 | 3 | 考試 | 1 | ||||
S010002 | 史籍選讀與研究 | 54 | 3 | 考查 | 1 | ||||||
S010003 | 中國古代斷代史 | 54 | 3 | 考試 | 2 | ||||||
S010004 | 歷史文獻學 | 36 | 2 | 考查 | 1 | ||||||
S010005 | 目錄學 | 36 | 2 | 考試 | 1 | ||||||
S010006 | 古籍整理研究與方法 | 36 | 2 | 考查 | 2 | ||||||
S010007 | 史學觀與方法論 | 54 | 3 | 考試 | 1 | ||||||
S010008 | 中國近代史專題研究 | 54 | 3 | 考試 | 1 | ||||||
S010009 | 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 | 54 | 3 | 考試 | 2 | ||||||
方向課 | S010010 | 中國古代經濟史 | 36 | 2 | 考查 | 2 | |||||
S010011 |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 | 36 | 2 | 考查 | 2 | ||||||
S010012 | 中國古代軍制與法制 | 36 | 2 | 考查 | 2 | ||||||
S010013 | 中國社會史 | 36 | 2 | 考查 | 3 | ||||||
S010014 | 中國民族史 | 36 | 2 | 考查 | 2 | ||||||
S010015 | 中外文化交流史 | 36 | 2 | 考查 | 2 | ||||||
S010016 | 先秦、秦漢史專題 | 36 | 2 | 考查 | 2 | ||||||
S010017 | 隋唐史專題 | 36 | 2 | 考查 | 2 | ||||||
S010018 | 兩宋史專題 | 36 | 2 | 考查 | 2 | ||||||
S010019 | 遼金史專題 | 36 | 2 | 考查 | 1 | ||||||
S010020 | 出土文獻研究 | 36 | 2 | 考查 | 3 | ||||||
S010021 | 版本學 | 36 | 2 | 考查 | 3 | ||||||
S010022 | 校勘學 | 36 | 2 | 考查 | 3 | ||||||
S010023 | 訓詁與注釋 | 36 | 2 | 考查 | 3 | ||||||
S010024 | 辨偽與輯佚 | 36 | 2 | 考查 | 3 | ||||||
S010025 | 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 | 36 | 2 | 考查 | 1 | ||||||
S010026 | 中華民國史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S010027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專題研究 | 36 | 2 | 考查 | 2 | ||||||
S010028 | 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 | 36 | 2 | 考查 | 2 | ||||||
S010029 | 中國近現代社會史研究 | 36 | 2 | 考查 | 3 | ||||||
跨門類課 |
全校研究生課程目錄中選修。 最多計4學分,其中由研究生院統一安排的課程最多計3個學分 |
||||||||||
補修課 | 導師為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取的研究生指定的補修本科主干課程。不計學分 |
1.參加科研活動要求
必須至少參加1項科研課題研究,完成相應工作量,由課題負責人對其科研工作進行考核并寫出評語,考核合格者,取得1個學分。
2.參加學術活動要求
(1)應參加10次學術報告或學術沙龍,結合學位論文選題,撰寫1篇學科發展綜述。(其中至少選聽1次由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工作部組織的科學道德、學術修養報告,或研究生學術月期間各培養單位學風建設主題活動)
(2)應參加1次學校學術月活動并提交論文。
(3)應在一定范圍內主講1次學術報告。
達到上述要求,考核通過者,取得1個學分。
八、教學與社會實踐環節
研究生應參加教學或社會實踐活動,要求1個學分。主要形式有:
1.講課、輔導、協助指導本科生的實驗和畢業論文等;
2.深入社會基層從事于所學專業相關的技術指導、社會服務、調查研究等;
3.研究生各類社團活動、文體活動的組織、學科競賽活動的組織和參與等。
九、開題報告
按照《關于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工作的幾點意見》(研字[2010]38號)文件要求進行。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一般應于第四學期末完成,且答辯通過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十、科研成果及學位論文要求
1.研究生學位申請科研成果要求根據《西北大學學術學位研究生在讀期間科研成果規定》(西大研〔2014〕8號)相關要求進行。
2.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依據學校論文寫作、論文評審、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及處理、論文答辯、學位授予等相關最新文件執行。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宗教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西 北 大 學碩 士 研 究 生 培 養 方 案
一級學科名稱 | 哲學 |
一級學科代碼 | 0101 |
二級學科名稱 | 宗教學 |
二級學科代碼 | 010107 |
培養單位名稱 |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 |
培養單位代碼 | 010 |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著名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思想史領域著名學者侯外廬先生就在西北大學開展了中國宗教思想史的研究。1964年在毛澤東的關懷與指導下,經過國務院批準在西北大學成立了中國最早的宗教研究機構之一——伊斯蘭教研究所。從上個世紀70年代末以來,西北大學在張豈之、彭樹智、高揚、王懷德等學者的帶領下,開展了中國宗教思想、印度宗教哲學、佛教史、伊斯蘭教史、基督教史等方面的研究。2004年以來,在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重新整合的基礎上,在佛教歷史、思想、文學、藝術等方面得到全面拓展,并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宗教學碩士專業以宗教文化教研室為載體,專
職老師5人,兼職多人。
二、培養目標
1. 培養宗教學教學與研究專門人才,以及與本專業相關的社會工作與管理人才。
2. 系統學習本專業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打下堅實而寬廣的專業基礎。
3. 達到獨立從事宗教學以及與宗教學相關的其他人文學科的教學和研究能力。
4. 能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一門外語,基本能從事專業閱讀、交流與研究。
5. 具備優秀的品德以及團隊合作意識,身心健康,有所作為。
三、主要研究方向
1、 宗教學基本理論研究,研究宗教的性質、形態、類型、歷史進程、宗教與社會、宗教與文化等。
2、 佛教歷史研究:研究佛教在印度的產生與發展演變,以及佛教向中國的傳播、中國佛教的歷史進程、佛教信仰、佛教寺院等。
3、 佛教思想研究:研究佛教的基本教義、佛教思想的演變、佛教宗派等。
4、 佛教與其他宗教的比較研究:研究佛教與道教、儒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之間的關系及其相關問題。
5、 宗教現狀研究:研究宗教現狀、宗教政策與法規、宗教管理、宗教文化資源保護與利用等。
四、學制和學習年限
碩士研究生學制為3年,累計學習年限最長為5年。
碩博連讀研究生學制按照選拔時所在的碩士年級劃分,采用1年碩士加4年博士或2-3年碩士加3年博士的培養模式,累計學習年限最長為7年。
支持研究生為完成高水平研究適當延長學習時間,但不得超過最長學習年限要求。
五、學分要求
總學分 | 課程學習 | 科研與學術活動環節 | 教學與社會實踐環節 |
≥33 | ≥30 | 2 | 1 |
課程類別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學時 | 學分 |
考核 方式 |
開課 學期 |
備注 | ||
公共課 |
政治 理論課 |
SG00001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 36 | 2 | 考試 | 1 | 必修 | |
SG00002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 18 | 1 | 考試 | 1 | 必修 | |||
外國語 | SG00004 | 基礎外語 | 72 | 3 | 考試 | 1 | 可以免修免考 | ||
SG00005 | 綜合外語 | 72 | 3 | 考試 | 2 | ||||
學科課≥21學分 | 平臺課≥9學分 | S010030 | 宗教學原著及研究文獻研讀 | 54 | 3 | 考試 | 1 | ||
S010031 | 宗教學理論 | 54 | 3 | 考試 | 1 | ||||
S010032 | 世界宗教史專題 | 54 | 3 | 考試 | 1 | ||||
S010044 | 中國宗教史專題 | 54 | 3 | 考試 | 1 | ||||
S010045 | 學術前沿講座 | 54 | 3 | 考試 | 2 | ||||
方向課 | S013004 | 西方哲學史暨世界文明史 | 36 | 2 | 考試 | 2 | |||
S013007 | 儒學思想史專題 | 36 | 2 | 考查 | 1 | ||||
S013022 | 道家哲學研究 | 36 | 2 | 考查 | 1 | ||||
S010046 | 佛教史 | 36 | 2 | 考查 | 2 | ||||
S010047 | 菩薩信仰研究 | 36 | 2 | 考查 | 3 | ||||
S010048 | 絲綢之路文化專題 | 36 | 2 | 考查 | 3 | ||||
S010049 | 中國禪學研究 | 36 | 2 | 考查 | 3 | ||||
S012006 | 伊斯蘭教史(中東所) | 36 | 2 | 考查 | 2 | ||||
S011007 | 中國民族宗教文化專題 | 36 | 2 | 考查 | 2 | ||||
S010050 | 宗教法規與宗教管理 | 36 | 2 | 考查 | 3 | ||||
S010051 | 宗教文學專題 | 36 | 2 | 考查 | 3 | ||||
跨門類課 |
全校研究生課程目錄中選修。 最多計4學分,其中由研究生院統一安排的課程最多計3個學分 |
||||||||
補修課 | 導師為跨學科或以同等學力考取的研究生指定的補修本科主干課程。不計學分 |
1.參加科研活動要求
必須至少參加1項科研課題研究,完成相應工作量,由課題負責人對其科研工作進行考核并寫出評語,考核合格者,取得1個學分。
2.參加學術活動要求
(1)應參加10次學術報告或學術沙龍,結合學位論文選題,撰寫1篇學科發展綜述。(其中至少選聽1次由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工作部組織的科學道德、學術修養報告,或研究生學術月期間各培養單位學風建設主題活動)
(2)應參加1次學校學術月活動并提交論文。
(3)應在一定范圍內主講1次學術報告。
達到上述要求,考核通過者,取得1個學分。
3. 自然科學類博士研究生還應該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書”為樣式撰寫一份基金申請書;人文社科類博士研究生應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申請書”為樣式撰寫一份基金申請書。記1個學分。
八、教學與社會實踐環節
研究生應參加教學或社會實踐活動,要求1個學分。主要形式有:
1.講課、輔導、協助指導本科生的實驗和畢業論文等;
2.深入社會基層從事于所學專業相關的技術指導、社會服務、調查研究等;
3.研究生各類社團活動、文體活動的組織、學科競賽活動的組織和參與等。
九、開題報告
按照《關于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工作的幾點意見》(研字[2010]38號)文件要求進行。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一般應于第四學期末完成,且答辯通過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十、科研成果及學位論文要求
1.研究生學位申請科研成果要求根據《西北大學學術學位研究生在讀期間科研成果規定》(西大研〔2014〕8號)相關要求進行。
2.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依據學校論文寫作、論文評審、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及處理、論文答辯、學位授予等相關最新文件執行。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學科教學(歷史)研究生培養方案
西北大學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專業學位類別 | 教育碩士 |
學位類別代碼 | 0451 |
專業領域方向 | 學科教學(歷史) |
專業領域代碼 | 045109 |
培養單位名稱 | 歷史學院 |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和教育、教學及科研能力,具有較高水平的歷史基礎教學骨干教師或管理人員。經過培養后的研究生應具有較寬厚的歷史專業基礎與文化基礎,能通過閱讀專業文獻、了解國內外歷史學科教學理論和發展趨勢,具有較高的教育學和教學論的素養,具有較強的學科教學研究能力,在歷史基礎教學方面視野開闊、在教學管理方面具有現代意識,勝任業務骨干的工作。具體要求如下:1.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科學發展觀,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熟悉國家有關基本政策,熱愛教育事業和教學工作,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遵紀守法,積極進取,勇于創新。
2.具有寬厚的歷史專業基礎和較高的教育教學論素養,熟練閱讀各類專業文獻,了解國內外歷史教學理論及其發展趨勢。
3.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歷史教學藝術,不斷提高教學技能,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與方法,勝任中學歷史骨干教師的教學科研任務,并具備較高水平的科研能力。
4.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較高的人文素質及科學素養。掌握一門外語,能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學科專業的外文資料。
二、學習方式、學制和學習年限
1.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
2.學制為2.5年。
3.在校最長學習年限為4.5年。
三、學分要求
總學分 | 公共課 | 專業課 | 專業實踐 | |
必修課 | 選修課 | |||
36 | 12 | 10 | 6 | 8 |
采用導師組制,導師組由2名或2名以上的導師組成,要明確1名校內導師和至少1名校外導師。以校內導師指導為主,校外導師參與課程教學、專業實踐與學位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
五、課程設置
具體課程見后表一。
六、考核方式
課程考核采用閉卷、開卷和課程論文等考試方式,其中公共課程及部分專業課程以閉卷筆試為主。課程考核實行百分制,考試成績60分及以上為合格,獲得相應學分。
七、專業實踐
專業實踐時間一般為6至12個月,采取分散實踐和集體實踐相結合的形式;堅持課內與課外銜接、校內與校外互補、教育理論與學科前沿相互滲透的原則;結合基礎教育發展實際,學校組織教育見習、學術報告等教學實踐活動,研究生運用所學理論與知識進行社會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
研究生必須在導師組指導下制定專業實踐計劃,進行專業實踐,撰寫專業實踐報告。不參加專業實踐或專業實踐考核未通過,不得進入學位申請環節。
八、開題環節
學位論文應強調應用性。選題應來源于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必須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和應用價值。研究生必須在導師組的指導下通過學位論文開題答辯。開題答辯以研究生匯報,專家組提問的方式進行。開題答辯專家組由不少于3名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組成,成員中至少應有1名相關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開題答辯的結論,分通過、修改后通過、不通過三種情況。
九、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的撰寫要立足教育實踐,突出學以致用,要運用科學的教育理論和研究方法分析和解決歷史學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實用價值。論文形式可以是研究報告、調研報告、實驗報告或教育教學與管理案例分析報告等。字數一般為1.5-2萬字。
學位論文須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要體現研究生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十、論文評審與答辯
學位論文由三位專家評審,評審人應是校外相同或相關學科且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其中至少一名為相關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通過評審者方可組織正式答辯。
答辯委員會應由三至五位專家組成,且至少有一名為相關實踐領域具有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
研究生完成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所有環節,獲得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方可申請論文答辯。
十一、畢業與學位授予
研究生在規定學習年限內修滿學分,完成專業實踐,通過論文評審和答辯,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經西北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世界史學科介紹
本學科點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建設,是我國最早的世界史學科點之一。1982年獲批世界近現代史碩士點。1986年獲批“世界地區史國別史(南亞中東)”博士點。2011年本學科所在的一級學科世界史獲一級學科博士點授權。世界史教研室現有專職教師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講師4人。研究領域主要有: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現代史、國際關系史研究,具體研究方向包括:中東史、猶太史、美國史、俄國史、英國史、德國史、日本史、羅馬-拜占庭史、中東與歐洲關系史、中東政治與國際關系研究等。除完成正常的教學科研任務外,世界史教研室特別注重對外學術交流與發展,定期舉辦國際學術交流會,并派教師出席國內外的學術研討會、赴海外高校進修或訪問交流。西北大學歷史學院中國近現代史學科介紹
西北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學科奠基于20世紀50年代,1986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7年成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5年獲二級博士學位點,近年來獲批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及陜西省社科基金項目多項。教研室現有教學、科研人員9人,其中正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4人,教研室主任為鄭金剛副教授。
該專業立足于近代中國政治制度史、社會文化史與西北地區近代社會史研究,在陜甘寧邊區史、近代陜西社會發展史、近代西北文化史等方面成果豐富,在發揚傳統學科優勢的同時,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研究范圍逐漸擴展至對近代西北災荒、西北民俗及社會風氣與風尚變遷方面,已經形成西北地區的近代史學科特色優勢,努力建成富有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的介紹
歷史學院一貫重視加強辦學條件建設,20世紀90年代以來,進一步加大了教學改革和教學設施建設的步伐,學院辦學條件整體上邁上了新臺階。在校內,學院在以往積累的基礎上,持續地進行辦學條件改造,建設完成了歷史學科綜合資料室、多媒體網絡教室、多媒體視聽室等一批高質量的教學基本設施建設項目,使歷史學院向教學條件現代化的目標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同時在校外,學院經多年努力,在我國十多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廣大地域建立了數十個穩定的教學實習基地,這些基地包括中國著名的各類歷史文化遺址、文物管理、研究和保護單位,以及與此有關的教學單位,能夠滿足學院歷史學等專業有效地進行教學計劃規定的有關專業課程教學實習、專業綜合實習和畢業論文調研等方面的需要,在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的聯系方式
聯系我們 / Contact Us電話:029-88302439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太白北路229號
郵編:710404
2016年西北大學歷史學院考研復試方案
復試工作流程及原則(一)復試原則:
1.貫徹“按需招生、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保證質量、寧缺毋濫”的原則,公開、公平、公正選拔人才。
2.按照考生總成績排序依次錄取,復試結果及時張榜公布。
(二)復試工作流程:
1.通知上線考生加復試通知,遇到放棄復試資格或者資格審查不合格者,依次遞補。
2.考生報到、資格審查。
3.專業課筆試。
4.綜合面試、外語測試。
5.復試結果及總成績張榜公布。
6.資格復查、體檢、政審,確定擬錄取名單和類別。
復試工作時間表
(一)學術型碩士
1. 3月16日—18日,學院電話通知上線考生準備參加復試。
2. 3月20日15:00—16:00,考生報到。考生在西北大學太白校區(北校區)歷史學院二樓院辦公室報到和資格審查,并驗證以下相關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限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及復印件1份。
(2)往屆本科畢業生提交最后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原件(原件驗后即返)及復印件各1份。應屆本科畢業生需提供學生證原件及復印件1份。
(3)由所在學校或單位出具并加蓋基層單位公章的思想政治審核表。
(4)未通過教育部學歷驗證的考生須提交《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原件及復印件1份。
(5)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計劃人才”的考生另需提供報考登記表,報考登記表必須有考生生源所在地省教育廳高教處或民教處簽章。
(提示:外地考生由西安火車站可搭乘205、206路公交車直達西北大學太白校區;由西安火車北站可搭乘地鐵2號線至鐘樓站,轉乘205、206路公交車;由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可搭乘機場巴士至鐘樓飯店,然后轉乘205、206路公交車)
3. 3月20日16:30,復試基本情況說明會。
地點:歷史學院420教室。
4. 3月20日 18:00—21:00,專業課筆試。
地點:歷史學院420教室。
5. 3月21日 8:30—12:00,綜合面試。
報考中國史(包括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歷史文獻學方向)的考生在歷史學院420教室進行面試。時間8:30—12:00。
報考世界史、宗教學專業的考生在歷史學院一樓會議室進行面試。時間8:30—10:00。
歷史學院415教室作為考生集中休息室。
6. 3月21日 10:00—12:00,外語聽力與口語測試。
地點:歷史學院一層會議室。面試與外語測試錯開進行,已面試或尚未面試的考生,可以參加外語聽力與口語測試。
415教室作為考生集中休息室。
7. 3月21日—22日計算總成績和排名并報送研招辦。待學校審核通過后,公布擬錄取名單及總成績排序,并與擬錄取考生簽訂相關協議。(政審表、相關協議書等相關文件均可從研究生院網站(http://yjs.nwu.edu.cn/)“招生信息”欄下載。
(二)專業碩士
1. 3月16日—18日,學院電話通知上線考生準備參加復試。
2. 3月20日15:00—16:00,考生報到。考生在西北大學太白校區(北校區)歷史學院二樓院辦公室報到和資格審查,并驗證以下相關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限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及復印件1份。
(2)往屆本科畢業生提交最后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原件(原件驗后即返)及復印件各1份。應屆本科畢業生需提供學生證原件及復印件1份。
(3)由所在學校或單位出具并加蓋基層單位公章的思想政治審核表。
(4)未通過教育部學歷驗證的考生須提交《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原件及復印件1份。應屆本科畢業生須提交《學籍在線電子注冊備案表》1份。
(5)報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計劃人才”的考生另需提供報考登記表,報考登記表必須有考生生源所在地省教育廳高教處或民教處簽章。
(提示:外地考生由西安火車站可搭乘205、206路公交車直達西北大學太白校區;由西安火車北站可搭乘地鐵2號線至鐘樓站,轉乘205、206路公交車;由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可搭乘機場巴士至鐘樓飯店,然后轉乘205、206路公交車)
3. 3月20日16:30,復試基本情況說明會。
地點:歷史學院一層會議室。
4. 3月20日 18:00—21:00,專業課筆試。
地點:歷史學院420教室。
5. 3月22日14:00—18:00,綜合面試。
地點:歷史學院420教室。
歷史學院415教室作為考生集中休息室。
6. 3月22日 15:00—18:00,外語聽力與口語測試。
地點:歷史學院一層會議室。面試與外語測試錯開進行,已面試或尚未面試的考生,可以參加外語聽力與口語測試。如上午不能全部完成,在19:00繼續進行。
415教室作為考生集中休息室。
7. 3月23日計算總成績和排名并報送研招辦。待學校審核通過后,公布擬錄取名單及總成績排序,并與擬錄取考生簽訂相關協議。(政審表、相關協議書等相關文件均可從研究生院網站(http://yjs.nwu.edu.cn/)“招生信息”欄下載。
注意事項
1. 考生來校報到后,在復試期間內自行安排時間到西北大學太白校區(北校區)校醫院進行體檢,體檢表在西北大學太白校區校醫院收費領取。體檢結束后,考生務必在3月23日18:00前將體檢結果報送至歷史學院四樓教務科研辦公室(422室)耿俐老師處。
2. 復試包括綜合面試、專業課筆試及外語口語測試等三個方面。復試成績滿分為300分(專業綜合面試100分,專業課筆試150分,外語聽力與口語測試50分)。復試總成績低于180分,視為復試不合格,不予錄取。
3. 同等學力考生加試兩門業務課,每門滿分為100分,單科成績低于60分視為加試不合格,不予錄取。加試科目的成績不計入復試總成績,但作為錄取的參考依據上報國家。
4. 復試結束后,分專業按總成績排序,依次錄取。總成績計算方法為: 總成績=初試成績*90%+復試成績。
5. 復試期間還將進行體檢和政審(調檔工作)。凡政審不合格或體檢結論屬于不能錄取之列,則取消其錄取資格,其名額由后位者自動遞補。須進行調檔的擬錄取人員,其檔案在規定時間內不能到位者,不予錄取。
6. 未錄取為學術碩士研究生且同意調劑至歷史學院專業碩士研究生的考生,應及時關注歷史學院網站發布的專業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安排。
7. 未盡事宜,考生可與歷史學院教務科研辦聯系。聯系電話:029—88303980;聯系人:耿俐。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考研招生聯系方式
2016年西北大學歷史學院考研招生聯系方式
西北大學是一所擁有3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個專業學位授權點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育資源豐富,是國家“211工程”建設院校、教育部與陜西省共建高校。
聯系人:耿俐
聯系電話:029-88303980
聯系電話:029-88303980
添加西北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北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北大學報錄比、西北大學考研群、西北大學學姐、西北大學考研真題、西北大學專業目錄、西北大學排名、西北大學保研、西北大學公眾號、西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北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西北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