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師范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考研QQ群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曲阜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曲阜師范大學報錄比、曲阜師范大學考研群、曲阜師范大學學姐、曲阜師范大學考研真題、曲阜師范大學專業目錄、曲阜師范大學排名、曲阜師范大學保研、曲阜師范大學公眾號、曲阜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曲阜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考研真題資料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報考曲阜師范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研究生考試的同學在復習階段會意識到自己的基礎薄弱,時間不夠用,寄期望于可以通過參加曲阜師范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考研QQ群的方式幫自己快速的掌握考試的重點。點擊查看微信QQ群 http://m.okaoyan.com/qun.html手機訪問

曲阜師范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曲阜師范大學

但是,讓很多同學都比較糾結的是,要不要在備考過程中報一個輔導班?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輔導機構呢?針對這些問題,考研派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兩條建議:

1. 考研是一項幾百萬人長跑,最終只有少部分可以到達終點的運動,我們不能選擇本科院校、不能選擇好的導師授課、不能讓自己聰明到看一遍就會,那么,就需要利用一切該利用的資源,在起跑階段,就超越很多人。

2. 考研輔導班和考研培訓班也并非救世主,同學們在選擇輔導班的時候,授課導師一定要是報考院校對應專業比較優秀的研究生,或者名師。自己也要足夠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學校。

關于曲阜師范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考研輔培訓班,目前包括考研機構開設的輔導班以及考研學校自行開設的輔導班。2007年前有很多學校的研究生錄取考試,學校會開辦一些考研專業課的輔導班,并有輔導班,這些輔導輔導非常好,因為都是參與出題或改卷老師們開的課,但后來國家不在允許研究生招生單位做任何相關的培訓輔導,所以專業課考研輔導基本不在會更新,當然一些全國統考的科目還是會有些考研輔導機構會開設一些考研輔導班的培訓課程,比如西醫綜合等等。 目前我國的曲阜師范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考研培訓以考研機構為主,時間上包括長期和短期,形式上有大班授課、小班授課以及一對一授課等不同形式,公共課和專業課均有課程(專業課限于熱門專業),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需要進行選擇上不上輔導班以及選擇輔導班的何種方式。

曲阜師范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考研QQ群
通信與信息系統(081001)二級學科(學術型)
2015年10月05日 00:00  點擊:[600]
 
 
一、學科(專業)簡介
 
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信息處理與信息安全方向)學科點設立于2012年。本學科點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良好的辦學條件,已經建立起一支學歷、年齡、知識結構合理的高素質學術梯隊,建成了具有特色和影響的學術高地。在智能信息處理、生物特征識別、網絡通信安全、信息對抗、信息隱藏、數字版權保護、信息計量與分析等領域形成學科優勢及特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已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以上項目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檢索60余篇。
 
本學科培養在通信、信息處理、信息安全、自動控制、電子信息等領域從事研究、產品開發、教學、管理等工作的專門人才。
 
二、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較強的科研能力、較高的外語水平,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層次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人才。基本要求是:
 
1.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較高的人文修養、科學素養和學術道德。
 
2.掌握信息處理、信息安全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從事通信系統、信息處理、信息安全及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能力。
 
3.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協同工作能力。熟練運用外語進行文獻研讀、撰寫論文。具有較強的信息檢索能力,基本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
 
    1.04 信息處理
 
    2. 05 信息安全
 
    3. 06 無線網絡與通信
 
    4. 07 信息物理系統
 
 
 
 
四、招生對象
 
應屆大學本科畢業生或大學本科畢業的在職人員(工作年限不限),具有同等學歷的大專畢業生(原則上只招收相同或相近專業,如: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氣信息等),并且必須工作滿2年以上,復試時同等學歷考生必須加試2門大學本科課程。
 
五、學習年限
 
 
學制3年,最長不超過4年,學習期間至少應修滿34學分。前2個學期修學位課與指定選修課,第3學期進行開題和開設方向任選課。后3個學期主要從事社會實踐和畢業論文的寫作及答辯工作。課程分學位課(公共學位課、專業學位課)、選修課及其他(學術、實踐活動)三部分。
 
 
 
其中:
 
(1)公共學位課(8學分)
 
(2)專業學位課(12學分)
 
(3)選修課(>=15學分)
 
(4)其他(2學分)
 
 
 
 
六、課程設置
 
1. 學分要求和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及學時、學分分配表
 
 
 
2.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可靈活多樣,倡導實行講授與研討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研討方式在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中的作用。
 
3.課程考核 
 
考核分考試和考查兩種。除學術報告、教學實踐、社會實踐、文獻閱讀實驗課、專題討論等進行考查外,其它課程一律進行考試。
 
(1)課程學習和各種教學環節,均需按培養計劃規定的教學要求進行教學成績考核,經考核通過才能取得規定的學分。
 
(2)文獻閱讀結合開題報告進行考核,開題報告通過即自動獲得學分。
 
(3)參加學術講座10次、主講過學術報告1次以上獲得相應學分。
 
(4)考試科目按百分制評定成績,學位課程70分及格,其余課程60分及格。考查科目按通過、不通過兩級記分制評定成績。
 
4.課程安排 
 
公共學位課由研究生處統一安排授課時間。專業學位課和選修課由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根據課程的內在聯系、系統性和銜接性靈活安排,并要保證各個學期的課程量相對均衡。
 
七、培養方式
 
1.碩士研究生實行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論文工作、社會實踐、工程實踐等)相結合的方式,包括參加科學研究、社會實踐、工程實踐、導師個別重點指導與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等。
 
2.采用啟發和開拓式的培養方式,培養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專業知識、獨立研究能力和創新精神,適應現代科技發展需要的,品學兼優的高素質學生。
 
3.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應在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上至少發表(或錄用)一篇與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本人為第一作者,且曲阜師范大學為第一單位),或完成相當水平的研究報告,或取得相當水平的科研成果。
 
4.在課程學習結束后,進行研究生中期考核,中期考核通過方可進入學位論文工作階段。
 
八、實踐活動
 
碩士生應參加一定數量的專業實踐活動,包括從事社會咨詢工作,參加項目開發、課題調研活動等,考核合格后取得學分。研究生實踐環節由導師負責安排、指導、檢查與考核,學院審核確認。
 
九、學術活動
 
研究生在學期間應廣泛聽取各類學術講座,并經常組織和參加討論班、學術沙龍活動;每學年每個研究生應準備為大學生做一場學術討論報告;在導師指導下撰寫至少1篇本人研究方向(或領域)的綜述性論文。
 
“專業外語文獻精讀”課程由導師負責。碩士生必須精讀導師選定的至少10篇外文資料,并將其中至少一篇翻譯成中文,根據10篇左右外文內容撰寫總結,由導師負責考核并給出成績,合格后取得2學分。
 
十、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工作是研究生培養的關鍵環節,指導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提倡注重應用研究,前沿性課題研究。 
 
學位論文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幾個主要環節:研究計劃、開題報告、論文進展報告和論文評閱與答辯等。培養方案應對學位論文工作各個環節做出具體規定和要求,切實保證學位論文的質量。
 
1.研究計劃
 
碩士生入學三個月內通過師生雙向選擇確定指導教師,并在導師指導下,在第一學期內確定擬論文選題范圍,制定研究計劃,提交各培養單位備案。 
 
2.論文開題報告 
 
碩士生一般應于第三學期完成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的審查應重點考查碩士生的文獻收集、整理、綜述能力和研究設計能力。 
 
3.論文進展報告 
 
碩士生在撰寫論文過程中,應定期向導師作進展報告,并在導師的指導下不斷完善論文。報告的次數、形式和范圍由各學科專業自行確定。 
 
4.論文評閱與答辯 
 
碩士生學位論文必須首先由導師認可,然后經過專家評閱認定合格后,方可進入答辯環節。 
 
論文答辯應從論文選題與綜述、研究設計、論文的邏輯性和規范性、工作量等方面重點考查論文是否使碩士生受到了系統、完整的研究訓練。 
 
論文答辯未通過者,應修改論文,并再次申請答辯,兩次答辯的時間間隔不得少于半年。答辯的具體要求詳見《曲阜師范大學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工作細則》。
 
十一、參考書目及相關重要學術期刊
 
(一)主要參考書目
 
1.Gonzalez R C,Woods R E,Digital Image Processing,3rd ed., Addison-Wesley,1992.
 
 2.Djafar K, 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科學技術出版社,影印本,2002年.
 
 3.Fiber Optic Networks,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Editions, PAUL. E. GREEN, JR,1993年.
 
 4.William Stalling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3年.
 
 5.Andrew S.Tanenbaurn.《計算機網絡》(第三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0年.
 
 6.姜丹.《信息理論與編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4年.
 
 7.樊昌信等編.《通信原理》,國防工業出版社,2002年.
 
 8.Bruce Schneier著,吳世忠等譯.《應用密碼學:協議、算法與C源程序》,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6年.
 
 9.P.Malliavin, Stochastic Analysis,Springer-Verlag,2001.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3 影印.
 
10.Brian(美).《李群、李代數和表示論》,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11.黃競偉等編著.《計算智能》科學出版社. 2010年.
 
12.William Stallings.《密碼學與網絡安全:原理與實踐》(第3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
 
13.[以色列]Oded Goldreich 著;溫巧燕,楊義先譯. 《密碼學基礎》,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3年.
 
 
 
(二)重要學術期刊
 
 1.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3.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4.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5.IEEE Transactions on dependable and secure computing
 
 6.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
 
 7.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8.IEEE Security & Privacy
 
 9.IEEE Communication Letters
 
10.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
 
11.Electronic Letters
 
12.IET Signal Processing
 
13.IET-Information Security
 
1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15. Bioinformatics
 
16. BMC Bioinformatics
 
17. Plos系列
 
18. 電子學報、通信學報、計算機學報、電子與信息學報、中文信息學報 
 
十二、同等學力或跨專業考入的研究生應補修的大學本科主干課程
 
1. 數字信號處理 
 
2. 信號與系統
 
3. 微機原理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通信與信息系統     專業代碼:081001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信息與通信工程

專業介紹

石家莊通信測控技術研究所為例
‍‍‍‍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是一個基礎知面寬、應用領域廣闊的綜合性專業,涉及無線通信、多媒體和圖像處理、電磁場與微波、醫用X線數字成像、陣列信號處理和相空間波傳播與成像以及衛星移動視頻等眾多高技術領域。培養知識面非常廣泛,不僅對數學、物理、電子技術、計算機、信息傳輸、信息采集和信息處理等基礎知識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學生具備信號檢測與估計、信號分析與處理、系統分析與設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從事本學科領域科學研究的能力。

專業點分布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二研究院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五院) 北京師范大學 首都師范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國科學院大學 航天科工集團三院8357所 天津理工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石家莊通信測控技術研究所 河北工業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河北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燕山大學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太原理工大學 山西大學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 東北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沈陽化工大學 吉林大學 東北電力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黑龍江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齊齊哈爾大學 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電信科學技術第一研究所(上海)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東華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 陸軍工程大學 河海大學 蘇州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大學 江蘇大學 中國計量大學 寧波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安徽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慶師范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福州大學 廈門大學 江西理工大學 南昌航空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曲阜師范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聊城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 信息工程大學 鄭州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火箭軍指揮學院 武漢船舶通信研究所 海軍工程大學 空軍預警學院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長江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五邑大學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深圳大學 汕頭大學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海南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 重慶大學 西南通信研究所(30所) 電信科學技術第五研究所(成都) 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貴州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云南大學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 武警工程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工業大學 西安科技大學 延安大學 蘭州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 新疆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64 所,本次參評61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137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13 北京郵電大學 A+
2 10614 電子科技大學 A+
3 10003 清華大學 A
4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A
5 1070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A
6 90002 國防科技大學 A
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A-
8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學 A-
10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11 10286 東南大學 A-
12 90005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A-
13 90006 解放軍理工大學 A-
14 10001 北京大學 B+
15 10056 天津大學 B+
16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B+
17 10217 哈爾濱工程大學 B+
18 10293 南京郵電大學 B+
19 10335 浙江大學 B+
20 1035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B+
21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B+
22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B+
23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B+
24 10617 重慶郵電大學 B+
2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B+
26 90039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B+
27 90045 空軍工程大學 B+
28 10033 中國傳媒大學 B
29 10110 中北大學 B
30 10145 東北大學 B
31 10280 上海大學 B
32 10284 南京大學 B
33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B
34 10288 南京理工大學 B
35 10384 廈門大學 B
36 10422 山東大學 B
37 10486 武漢大學 B
38 10497 武漢理工大學 B
39 10590 深圳大學 B
40 10610 四川大學 B
41 10699 西北工業大學 B
42 10151 大連海事大學 B-
43 10183 吉林大學 B-
44 10285 蘇州大學 B-
45 10290 中國礦業大學 B-
46 10294 河海大學 B-
47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B-
48 10558 中山大學 B-
49 10595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B-
50 10611 重慶大學 B-
51 11646 寧波大學 B-
52 11664 西安郵電大學 B-
53 90033 裝備學院 B-
54 90038 海軍工程大學 B-
55 10386 福州大學 C+
56 10459 鄭州大學 C+
57 10532 湖南大學 C+
58 10589 海南大學 C+
59 1062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C+
60 10673 云南大學 C+
61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C+
62 10008 北京科技大學 C+
63 10079 華北電力大學 C+
64 10186 長春理工大學 C+
65 10247 同濟大學 C+
66 10269 華東師范大學 C+
67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C+
68 10304 南通大學 C+
69 10055 南開大學 C
70 10058 天津工業大學 C
71 10059 中國民航大學 C
72 10212 黑龍江大學 C
73 10246 復旦大學 C
74 10254 上海海事大學 C
75 10336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C
76 10337 浙江工業大學 C
77 10353 浙江工商大學 C
78 10403 南昌大學 C
79 10404 華東交通大學 C
80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C
81 10533 中南大學 C
82 10559 暨南大學 C
83 10060 天津理工大學 C-
84 10143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C-
85 10216 燕山大學 C-
86 10255 東華大學 C-
87 10424 山東科技大學 C-
88 10491 中國地質大學 C-
89 10697 西北大學 C-
90 10700 西安理工大學 C-
91 10704 西安科技大學 C-
92 10730 蘭州大學 C-
93 10732 蘭州交通大學 C-
94 11845 廣東工業大學 C-
95 90059 火箭軍工程大學 C-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2017年)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64 所,本次參評61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137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13 北京郵電大學 A+
2 10614 電子科技大學 A+
3 10003 清華大學 A
4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A
5 10701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A
6 90002 國防科技大學 A
7 10004 北京交通大學 A-
8 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A-
9 10007 北京理工大學 A-
10 10213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11 10286 東南大學 A-
12 90005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A-
13 90006 解放軍理工大學 A-
14 10001 北京大學 B+
15 10056 天津大學 B+
16 10141 大連理工大學 B+
17 10217 哈爾濱工程大學 B+
18 10293 南京郵電大學 B+
19 10335 浙江大學 B+
20 1035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B+
21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 B+
22 10561 華南理工大學 B+
23 10613 西南交通大學 B+
24 10617 重慶郵電大學 B+
25 10698 西安交通大學 B+
26 90039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B+
27 90045 空軍工程大學 B+
28 10033 中國傳媒大學 B
29 10110 中北大學 B
30 10145 東北大學 B
31 10280 上海大學 B
32 10284 南京大學 B
33 1028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B
34 10288 南京理工大學 B
35 10384 廈門大學 B
36 10422 山東大學 B
37 10486 武漢大學 B
38 10497 武漢理工大學 B
39 10590 深圳大學 B
40 10610 四川大學 B
41 10699 西北工業大學 B
42 10151 大連海事大學 B-
43 10183 吉林大學 B-
44 10285 蘇州大學 B-
45 10290 中國礦業大學 B-
46 10294 河海大學 B-
47 10359 合肥工業大學 B-
48 10558 中山大學 B-
49 10595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B-
50 10611 重慶大學 B-
51 11646 寧波大學 B-
52 11664 西安郵電大學 B-
53 90033 裝備學院 B-
54 90038 海軍工程大學 B-
55 10386 福州大學 C+
56 10459 鄭州大學 C+
57 10532 湖南大學 C+
58 10589 海南大學 C+
59 1062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C+
60 10673 云南大學 C+
61 10005 北京工業大學 C+
62 10008 北京科技大學 C+
63 10079 華北電力大學 C+
64 10186 長春理工大學 C+
65 10247 同濟大學 C+
66 10269 華東師范大學 C+
67 1030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C+
68 10304 南通大學 C+
69 10055 南開大學 C
70 10058 天津工業大學 C
71 10059 中國民航大學 C
72 10212 黑龍江大學 C
73 10246 復旦大學 C
74 10254 上海海事大學 C
75 10336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C
76 10337 浙江工業大學 C
77 10353 浙江工商大學 C
78 10403 南昌大學 C
79 10404 華東交通大學 C
80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C
81 10533 中南大學 C
82 10559 暨南大學 C
83 10060 天津理工大學 C-
84 10143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C-
85 10216 燕山大學 C-
86 10255 東華大學 C-
87 10424 山東科技大學 C-
88 10491 中國地質大學 C-
89 10697 西北大學 C-
90 10700 西安理工大學 C-
91 10704 西安科技大學 C-
92 10730 蘭州大學 C-
93 10732 蘭州交通大學 C-
94 11845 廣東工業大學 C-
95 90059 火箭軍工程大學 C-

數據來源: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2007年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學校排名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1 北京郵電大學 A+ 9 北京大學 A 17 武漢大學 A
2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A+ 10 浙江大學 A 18 西南交通大學 A
3 清華大學 A+ 11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19 哈爾濱工程大學 A
4 電子科技大學 A+ 12 北京理工大學 A 20 西北工業大學 A
5 東南大學 A+ 13 華南理工大學 A 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A
6 上海交通大學 A+ 14 華中科技大學 A 22 南京郵電大學 A
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A 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A 23 東北大學 A
8 北京交通大學 A 16 西安交通大學 A 24 天津大學 A
 
B+等(36個):中山大學、廈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上海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四川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云南大學、中國民航大學、大連海事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鄭州大學、福州大學、南開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同濟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華北電力大學、蘇州大學、上海海事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安理工大學
 
 
B等(36個):蘭州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北大學、北京工業大學、長江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深圳大學、河海大學、暨南大學、西安科技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燕山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南通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西南科技大學、江蘇大學、南昌大學、安徽大學、遼寧工學院、齊齊哈爾大學、寧波大學、貴州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河南理工大學、西安郵電學院、河北大學、海南大學、成都理工大學、長沙理工大學
 
 
C等(25個):名單略
    2015-2016年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學校排名
排 名
學校名稱
星 級
開此專業學校數
1 北京郵電大學 5★ 141
2 電子科技大學 5★ 141
3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5★ 141
4 北京交通大學 5★ 141
5 北京理工大學 5★ 141
6 清華大學 5★ 141
7 東南大學 5★ 141
8 上海交通大學 4★ 141
9 北京大學 4★ 141
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4★ 141
11 重慶郵電大學 4★ 141
1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 141
13 浙江大學 4★ 141
14 南京郵電大學 4★ 141
15 哈爾濱工業大學 4★ 141
16 哈爾濱工程大學 4★ 141
17 天津大學 4★ 141
18 華南理工大學 4★ 141
19 上海大學 4★ 141
20 西安交通大學 4★ 141

通信與信息系統研究生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936信號與系統
 
通信與信息系統考研參考書:
821 信號系統與數字信號處理
《信號與線性系統》管致中編,上、下冊,第四版,2004年1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信號與系統》鄭君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第二版;
《信號與系統》A.V. Oppenheim -影印版,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數字信號處理——基于計算機的方法(第四版) 》米特拉著, 余翔宇翻譯,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2年1月;
《離散時間信號處理》,奧本海姆,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研究生就業:
就業前景:
此專業幾乎滲透到所有科學和國民經濟的所有部門。該專業畢業生可以到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部門,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的工作。
發燒原因:
現代通訊科技的發展是根本原因,手機、網絡一類的通訊器材便宜了是直接原因。現代通訊是越來越方便,而相對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所以更加專業的人才能讓企業擁有更少的投入,更多的回報,所以,也是需求刺激了該專業的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