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研究生招生
95%的同學還閱讀了:[山東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山東中醫藥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山東中醫藥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山東中醫藥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山東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山東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山東中醫藥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山東中醫藥大學考研難嗎]
[山東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
[山東中醫藥大學考研群]
[山東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學費]
[山東中醫藥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藥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微生物與生化藥學學位點介紹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主要研究方向為腫瘤、組織纖維化等疾病發病機制及微生物相關來源治療藥物的研究、天然產物對病原細菌抑制活性機制研究、抗感染免疫研究。目前在中藥活性成分對齲病等病原細菌抑制作用、真菌-中藥雙向發酵菌質治療腫瘤的藥效物質基礎及分子機制研究等方面取得可喜進展。藥學各二級學科分別制定了完整的培養方案,設置了合理的課程體系,培養質量監控體系完善。設有完善的研究生獎助體系,獎學金覆蓋率達100%,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經費及生活補貼等落實到位。管理機構、管理人員設置合理,管理與運行機制健全。畢業生就業率高,具有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供職單位反映良好,贏得了用人單位和社會的高度評價。
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生藥學和藥理學學位點介紹
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生藥學和藥理學學位點介紹生藥學 主要研究方向為生藥及中藥質量控制與品質評價、中藥資源與可持續利用研究、藥用真菌研究與應用、中藥規范化種植研究。該方向在藥用真菌系統分類、現代生物鑒定及其應用開發方面獨具優勢,為生藥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藥理學 主要研究方向為臨床藥理學、免疫藥理學、中藥藥效作用機理及安全性評價、制劑吸收機理研究。在抗腫瘤、抗病毒藥物的藥效評價及其作用機制研究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藥劑學和藥物分析學位點介紹
藥劑學 主要研究方向為制藥新技術新工藝研究、藥物新劑型新制劑研究。該方向曾研制出我國第一個生物粘附片劑,在制藥新技術、藥物新劑型等研究領域優勢突出。利用學科優勢,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取得較大成績。藥物分析 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藥物分析、藥物色譜與光譜分析技術、醫藥經濟與藥事管理。重點開展藥物代謝組學、體內ADME、藥物質量分析技術等研究,為醫藥行業制定藥物質量標準提供科學依據,對提高制劑的質量、確保臨床用藥安全合理具有重要意義。
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藥物化學學位點介紹
藥物化學 著名中藥學專家袁久榮教授為我校該學位點首位研究生導師,以男用節育藥-棉酚、甲酸棉酚的研究、抗瘧新藥-青蒿素的研究貢獻、首倡中藥質量控制新模式及全成分控制論、首創“中藥鑒別紫外譜線組法”為代表的研究成果,奠定了該學位點建立的學科基礎。經過幾代人努力,主要研究方向為天然藥物(中藥)化學成分研究、天然藥物(中藥)活性成分發現與質量控制研究、天然藥物(中藥)有效成分的植物組織培養及基因轉移技術的研究。作為藥物發現與創新藥物研發的重要環節,為基于天然產物的活性物質發現、提升新藥自主研創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中藥學學科介紹
中藥學學科創建于1958年,分別于1981年和1998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中藥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是山東省唯一的中藥學研究生學位點。學科特色:面向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基于“產學研”密切結合與科教協同,深度融合科研優勢資源、行業優質資源,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重點研究山東道地藥材及其制劑,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促進國家和區域社會與經濟發展。
主要研究方向:立足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需求,經過多年積累形成了5個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①中藥資源與開發利用研究;②中藥質量控制研究;③中藥新劑型和制劑新技術研究;④中藥炮制現代化研究;⑤中藥藥理及體內過程研究。
中藥資源與開發利用研究 聚焦山東道地藥材資源,充分利用現代生物、化學等技術,開展資源調查、資源預警、資源評價、良種選育、規范化種植、質量控制與綜合開發利用等領域研究,在確保中藥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礎上,實現道地藥材生產的規范化、規模化與產業化,促進中藥行業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
中藥質量控制研究 本方向主要從事中藥質量控制關鍵技術、真菌類中藥鑒別與資源、山東道地藥材與飲片商品鑒別等領域研究,研究重點是中藥質量控制關鍵技術、中藥品質評價方法和檢測指標等。質量是中藥的生命,本方向針對中醫藥臨床和發展需求,與企業實際生產需要相結合,服務地方經濟和中醫藥發展,與經濟、社會需求吻合度較高。
中藥新劑型和制劑新技術研究 本方向依托現有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優勢,聚焦中藥制藥技術提升,研究內容包括中藥藥效物質提取純化、中藥新藥開發、中藥新劑型新技術等,通過“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快中藥現代化進程。
中藥炮制現代化研究 本方向聚焦中藥炮制研發關鍵技術,通過多學科交叉,重點研究中藥炮制原理、中藥飲片炮制工藝與質量控制技術、中藥飲片藥效物質發現與評價、中藥配方顆粒生產技術與質量標準等。
中藥藥理及體內過程研究 本方向以中醫藥新藥研發及作用機制為切入點,運用基因組學、功能組學、蛋白質組學等現代技術,開展中藥及復方作用機制與安全性評價研究,探討復方配伍特點及藥效物質基礎,促進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
依托已有的學科資源優勢,瞄準學科的國際發展前沿,圍繞中藥學學科前沿和山東省創新驅動需求,對接山東省“十強”產業中的醫養健康方向,針對制約中藥發展的瓶頸問題,完善中藥質量控制與產業技術鏈條。開展道地藥材種質資源保護---可持續開發利用---規范化生產---質量控制---綜合開發全產業鏈關鍵技術研究,基于經典名方、醫療機構中藥制劑和中成藥二次開發,研發中藥新藥,推動重大新藥創制;推動中醫藥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的成果轉化,加速流程的標準化、現代化,推進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進程。在中藥資源開發與利用、中藥炮制技術傳承與現代研究、中藥藥效物質發現與評價、重大疾病中醫藥防治的藥效與機制研究、中藥新藥研發新技術等領域引領學科發展和行業進步
學科面向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主動對接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需求,校地共建的“山東中醫藥大學青島中醫藥科學院”已經投入運行,深入在中醫藥抗病毒研究、經方深度開發和海洋藥物研發等研究,同時在中藥理論應用、中醫藥衛生與健康管理等中醫藥理論創新與中醫藥軟實力建設方面進行拓展。
近五年承擔“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重大科技專項等省部級以上課題100余項,科研經費達8000萬;獲省部級及以上科研獎項10余項;授權發明專利32項。
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藥學學科介紹
我校1986年設立藥物化學二級學科碩士點,2006年設立藥學一級學科碩士點,2010年獲得藥學專業學位點授權。目前已授碩士學位589人,在讀116人。借助我校中藥學學科優勢和專業特色,本學科開展以天然藥物為重點研究對象的藥學研究。經過30多年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積淀,形成了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生藥學、藥理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6個穩定的二級學科方向。在天然產物分離與純化、活性物質篩選與作用機理、制藥新技術與新劑型研究、藥物體內外分析技術、生藥質量分析調控與新產品開發等領域具有較為突出的特色與優勢,致力于培養藥學基礎研究、新藥研發、藥品生產、藥品經營管理以及藥學服務領域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為山東乃至全國的醫藥產業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研究生教育概況
藥學院1981年獲批中藥學碩士學位授權點,經過近40年的積累和發展,至今已建成包括中藥學博士后流動站,中藥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藥學、藥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藥學、藥學專業學位授權點在內的比較完備的研究生培養體系。學院擁有實力強勁的研究生導師隊伍,有博士生導師29人,碩士生導師88人,其中有國家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1人,泰山學者4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15人。
學院推行“創新主導、寓教于研”的培養理念,重視科技創新驅動,打造一流科研平臺,以高水平科學研究為支撐,強化研究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著力提高研究生教育培養質量。
一是實行研究生雙導師制或合作導師制。在資源共享和學科共建的基礎上,通過校院、校企、校校合作,開展學科交叉、產學研協作的多導師指導,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醫藥企業的研發、生產、質量控制等開放共享的實踐平臺和師資資源,倡導人才共育理念,有機融合,形成創新能力培養的多維互動協同育人模式。二是實施研究生開放化培養方式。以交流和互訪為紐帶,采用研究生創新論壇、學術專業委員會年會、研究生暑假夏令營、國內外知名專家校內講學、青年教師學術沙龍、教授論壇、學術會議、協同創新內部院校互訪等各種形式,促進導師和研究生接觸學科專業的最新學術前沿,感受科研氛圍,不斷提升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三是建設研究生課程新體系。以新形勢下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出發點,針對中藥學科研究生的培養要求,緊扣專業學術前沿,堅持以創新能力為導向,開設病毒學、代謝組學、生物信息學等課程,加強中藥新藥研發、組學分析、模式識別等方面的教學工作,更新研究生專業系列課程,增加實用性教學內容,并增加創新實踐模塊,強化實踐能力培養;四是注重專業特色的彰顯。將中藥學類專業鏈與產業鏈對接,以行業專家進課堂、橫向研發聯系企業來提升研究生應用能力,以傳統技工師帶徒來傳承傳統中藥鑒別、炮制技能。帶領研究生去魯南制藥集團等大型制藥企業進行專業見習,選派優秀骨干研究生赴中國藥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進行學術交流,派出多名研究生參加全國研究生教育高層論壇。體現中藥類學科專業的培養特色。培養既有中醫藥思維又有科技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近3年來,培養博士研究生36人,碩士研究生335人,博士后出站1人。獲大學生科技競賽獎勵國家級1項,省部級10項;獲山東省優秀博士或碩士論文3項;獲山東省研究生創新成果獎3項,獲發明專利授權1項,獲國家獎學金21項。研究生發表論文492篇。其中,博士孫啟慧撰寫的“基于代謝組學方法研究麻黃細辛附子湯治療腎陽虛外感小鼠的作用機制”在岐黃杯第九屆全國中醫藥博士生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博士王玲娜為首的包括博士生1人、碩士生3人、本科生3人的團隊的“草之源”金銀花精準扶貧:新品種與種植技術推廣項目,獲全國第四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這是全國中醫藥院校自大賽舉辦以來首次獲得金獎。
在精研學術之余,還組織豐富多彩的學術實踐與文化活動。學校每年一次的“研究生科技文化月”系列活動。如開展“甲子薪傳 礪行致遠”研究生學術創新論壇、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研究生征文比賽、“齊風魯韻”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系列講座、“星耀杯”研究生籃球賽、“弘揚中醫藥文化 溫情進校園”、“弘揚國粹 傳承創新”中醫藥文化志愿服務走進社區活動、“他山之石”優秀研究生講座、“魅力宿舍 綻放校研”宿舍文化評比等等內容豐富、健康向上的政治、學術、文體、社會實踐活動。各項活動為廣大研究生提供了鍛煉和提升自我的平臺,從研究生學術水平、創新實踐能力和人文素質等方面著手,打造了具有中醫藥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研究生綜合素質。
截至2019年9月,我院共畢業統招博士研究生140余人、碩士研究生1200余人,畢業研究生分布于全國各省、市、區,有的成為教授、研究生導師和學科帶頭人,有的已擔任部門主要領導,成為各單位教學、科研、醫療、管理工作的骨干,在各自的崗位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2人,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山東省級教學名師3人,入選國務院特貼專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等省部級人才計劃15人次。建設的“科技與教育同行,傳承與創新并重”的師資隊伍,榮獲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稱號。學院依托現有科研技術平臺,近五年承擔各類課題17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獲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發表研究論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錄90余篇。承擔教學改革課題50余項,獲校級以上教學成果獎30余項。在校生發表SCI論文40余篇,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省級“科技創新獎”等省級以上獎勵者50余人。在全國第四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中,“金銀花新品種培育與種植技術推廣”項目獲得大賽金獎,這是全國中醫藥院校自大賽舉辦以來首次獲得金獎。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的聯系方式
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的聯系方式地址: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大學科技園大學路4655號 郵編:250355
電話:0531-89628081
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的介紹
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始建于1976年,始稱中藥系,1996年更名為中藥學院,2004年更名為藥學院。學院下設中藥資源學、中藥藥劑學、中藥炮制學、中藥化學等14個教研室。學院擁有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2人,全國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山東省級教學名師3人,入選國務院特貼專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等省部級人才計劃15人次。建設的“科技與教育同行,傳承與創新并重”的師資隊伍,榮獲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稱號。
經40余年的建設與積淀,學院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人才培養體系逐步完善。設有一級學科中藥學博士學位授予點、中藥學博士后流動站,一級學科中藥學、藥學碩士學位授予點,并設有中藥學、中草藥栽培與鑒定、中藥資源與開發、藥學、制藥工程、藥物制劑6個本科專業。其中,中藥學和制藥工程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山東省品牌專業,制藥工程專業同時是山東省“卓越工程師培養教育計劃”建設專業,中草藥栽培與鑒定專業是山東省特色專業。中藥學、制藥工程、中草藥栽培與鑒定專業于2012年被批準為“山東省特色名校工程建設重點專業”;全部6個專業2016年入選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重點專業建設群”,2018年入選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重點專業建設群”。中藥學、制藥工程、中草藥栽培與鑒定、藥學4個專業2019年入選山東省一流專業建設立項。
學院建有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平臺(山東)-中藥單元技術平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山東省中藥原料質量監測技術服務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質量控制三級重點實驗室、山東省中藥材良種選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中藥炮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中藥藥效物質發現與純化工程實驗室、山東省高等學校中醫藥抗病毒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高等學校中藥質量控制與全產業鏈建設協同創新中心、山東省“十二五”高等學校中藥資源學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十二五”高等學校天然藥物重點實驗室等10余個省級科研平臺及重點實驗室。
學院依托現有科研技術平臺,近五年承擔各類課題17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獲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發表研究論文1000余篇,其中SCI收錄90余篇。承擔教學改革課題50余項,獲校級以上教學成果獎30余項。在校生發表SCI論文40余篇,獲得“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省級“科技創新獎”等省級以上獎勵者50余人。在全國第四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中,“金銀花新品種培育與種植技術推廣”項目獲得大賽金獎,這是全國中醫藥院校自大賽舉辦以來首次獲得金獎。
學院致力于醫藥產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先后與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山東省中醫藥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以及沃華、魯南、步長、齊魯等醫藥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教學科研合作關系,轉化“銀黃口服液”等十余項科研成果,對推動中藥產業結構調整和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學院始終秉承“以管理為手段,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突破,不斷提高社會影響力和服務力”的工作理念,借力傳統專業和重點學科建設優勢,緊密結合中藥產業發展,狠抓學術團隊建設,著力培養傳統與現代并蓄的中藥學類高級復合人才,已經成為在全國有較高影響力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成果轉化和公共服務基地。
添加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山東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山東中醫藥大學報錄比、山東中醫藥大學考研群、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姐、山東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山東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山東中醫藥大學排名、山東中醫藥大學保研、山東中醫藥大學公眾號、山東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