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系學院國際關系研究生分數線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國際關系學院考研分數線、國際關系學院報錄比、國際關系學院考研群、國際關系學院學姐、國際關系學院考研真題、國際關系學院專業目錄、國際關系學院排名、國際關系學院保研、國際關系學院公眾號、國際關系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國際關系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考研真題資料優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國際關系學院國際關系研究生分數線對于考生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信息,包括復試分數線和錄取分數線。因為研究生錄取分數線和復試分數線直接就決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達到成功被院校錄取的一個最低標準,這也是考生在備考過程中的一個奮斗的目標和計劃的基準。另外,考研分數線也是考生在前期擇校、擇專業的一個判斷依據,如果考研錄取分數線過高的話,對于基礎相對較差的考生就會有一定的難度,考生可以進行自我衡量能否達到最低分數的要求而進行合理的選擇。如果國際關系學院國際關系研究生錄取分數線(尤其是歷年分數線和復試分數線)相對而言較低的話,對于考生來說成功的幾率就會比較大,備考過程也會相對的容易。考生獲取國際關系學院國際關系分數線的途徑有很多:學校研究生官網上通常會有詳細的歷年分數線情況,考研網站、論壇上也會有相關的資源。考研派的中就為大家總結了詳細的國際關系學院國際關系考研錄取分數線分數線情況,以供大家選擇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國際關系的研究生。【手機訪問

國際關系學院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考研派的考研頻道內含有大量優質的課堂講義真題資源,歡迎考生前去查詢和購買。
關注微信公眾號:【考研派之家】,了解第一手考研資訊,免費領取考研學習資源。

國際關系學院國際關系專業考研錄取分數線對于考生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信息,因為研究生錄取分數線直接就決定了考生需要考取考多少分才能達到成功被院校錄取的一個最低標準,這也是考生在備考過程中的一個奮斗的目標和計劃的基準。另外,考研錄取分數線也是考生在前期擇校、擇專業的一個判斷依據,如果考研錄取分數線過高的話,對于基礎相對較差的考生就會有一定的難度,考生可以進行自我衡量能否達到最低分數的要求而進行合理的選擇。如果國際關系學院國際關系考研錄取分數線(尤其是歷年分數線和復試分數線)相對而言較低的話,對于考生來說成功的幾率就會比較大,備考過程也會相對的容易。考生獲取國際關系學院國際關系分數線的途徑有很多:研究生官網上通常會有詳細的歷年分數線情況,考研網站、論壇上也會有相關的資源。考研派的中就為大家總結了詳細的國際關系學院國際關系錄取分數線情況,以供大家選擇使用。最后考研派祝您如愿考取國際關系的研究生。

國際關系學院國際關系考研考試科目
國際政治學概論的復習要首先弄明白這門學科講的是什么,包含哪些基本內容。概括的講,這門課程主要講的是國際政治行為體及其行為,以及圍繞國際政治行為體及其行為形成的相關理論問題。國際政治行為體包括國家|、政府組織、NGO等,國際政治行為包括戰爭、和平與沖突。每一個要素展開都包含大量的內容,拿國家來說可以延伸出主權、綜合國力、國際格局、國家利益、民族和民族主義等,戰爭與和平則涉及到時代主題、軍備及其控制、核時代的戰爭問題、國家安全、恐怖主義等。總之你要對這門學科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和把握。復習這門課我看的書:《國際政治學概論》李少軍著,內容很全,穿插著國際關系理論,舉的一些例子也很實用,而且容易看懂;《國際政治學概論》陳岳著,人大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色彩濃厚,但卻非常實用,真題中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國際政治的論述,時代論問題都有介紹;閻學通的《國際關系分析》,內容生動有趣,利于擴展知識,書的附錄部分關于國際關系理論的知識也非常的有價值;俞正梁的《國際關系與全球政治——21世紀國際關系導論》從安全、經濟、社會、認同等方面展開,視角獨特,學術性強。我復習時以前兩本書為主,后兩本有選擇的重點看。國際關系理論在考試中不是重點,一般不會出題,2011年出的摩根索現實主義六原則其實在國際政治概論復習的過程中也會接觸到,所以大家不用在上面花大量時間。但還是要做一些了解的,因為論述題的解答有可能用的到。我看的資料是秦亞青《權力、制度、文化》和網友整理的一本國際關系論文集(網上應該還能找到),其實這兩本只要能看懂,應付考試問題就不大,另外倪世雄的《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也可以拿來參考下。
專業課二戰后國際關系和新中國外交這門專業課與政治學概論相比沒有那么復雜,主要就是考史料和熱點問題,從近幾年的考題看熱點問題是重中之重。國關和外交史的內容在名詞解釋中是重點,簡答和論述很少會直接涉及,但這并不說國關和外交史就不重要,因為簡答和論述做得好往往建立在對國關和外交史的熟練掌握和認識的基礎上的,明白歷史會使我們更清醒的認識現實,對一些熱點國際事件就能夠透過表象認識本質。這門專業課我用的參考書有方連慶的《國際關系史-戰后卷》上下冊,磚頭一樣的兩本書呵呵。內容全面,讓你詳細的了解戰后國際關系的重大事件和國際關系發展脈絡;顏聲義的《當代中國外交》內容寫到2009年初,非常實用。重點介紹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的外交方針和政策,分析的很到位,書中的觀點對答題非常有幫助,值得認真研讀;葉自成《新中國外交思想:從毛澤東到鄧小平》主要是介紹了毛澤東和鄧小平在不同的國際國內環境下的對中國外交全局的形勢判斷,以及采取的相應的政策。熟悉這些內容對兩門專業課都很有幫助,例如兩人對時代主題的看法對認識時代論有很大幫助;北大張植榮的《中國邊疆與民族問題》,對新中國邊界的劃分和邊界引發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介紹,如東海和南海爭端,中印邊界問題等熱點,這些問題是需要重點掌握的。另外還參考了北大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出的《中國國際戰略評論》,王緝思主編,每年出一本,是各個領域的專家對其研究領域內的熱點問題的評論;牛軍主編的《后冷戰時代的中國外交》,對中外關系的各組成部分的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討,對于了解中國與大國的關系,與周邊國家的關系都非常有幫助,其中由梁云祥老師寫的后冷戰時代的中日關系幾乎囊括了近幾年梁老師對中日關系研究的所有成果,而梁老師會經常出來出題;王逸舟主編的中國對外關系轉型三十年與牛軍的書有相似之處,不過水平遠遜于前者,我把它拿來補充一下前者沒有涉及的內容。這三本書是評論性的書,網上有很多種,可能有新出了不少,質量高于這三本的有許多,大家可以自己挑選。
參考書介紹完了,我想強調的是參考書畢竟是參考書,只是給你打下一個學習國際關系了基礎,根據我兩年的考研經驗,北大老師的論文和講義的作用可能要大于參考書,所以大家要想辦法多找一些,國關學院網站上可以下一部分,但大部分還要自己去找。論壇、百度文庫里的東西很豐富,大家要多花點時間去淘,不要以為浪費時間,其實這是復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在自習室里看書還要重要。我在網上不惜重金買了一些我認為重要的講義,當時很心疼,考完試才發現這些資料真的功不可沒。我收集的講義主要是張錫鎮、梁云祥、張海濱、潘維、許振洲這些老師的,因為他們會時不時的跳出來出題,當然要對他們講的內容知根摸底。北大國關的老師每年都要發些論文,這些論文大家要及時到中國知網上去搜,論文反映的是老師關注或是在研究的問題,這些問題經常會反映在題目中。一些期刊和質量比較高的雜志是要經常看的,如《瞭望》、《世界知識》、《環球時報》、《南風窗》等,找出熱點問題,看看專家的評論,形成自己的觀點。對于熱點問題,要利用好網絡工具,多方搜集信息,對認為重要的問題,我都進行了專題似的系統整理,專業課論述考了G20,我在考前一周重點的整理了下,算是很幸運了。

網絡空間安全 [0839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國際關系學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不區分院系所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39]網絡空間安全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10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72)網絡空間安全專業綜合
備  注:

  郭惠民
  現任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教授,注冊高級企業風險管理師,研究生導師,國際公共關系研究所所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副秘書長,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國家職業資格工作委員會公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亞洲風險與危機管理協會副會長,危機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注冊企業風險管理師專家認證(中國)委員會主任委員。
  獲得獎項收起
  長期從事傳播學、公共關系學和市場營銷學的教學和研究,為國內最早投身公關事業的學者之一,曾榮獲中國公共關系教育二十年成就“十大杰出人士”稱號。
  著作及論文收起
  二十多年來在國際公共關系、風險防范與危機管理、企業形象(品牌)管理等研究領域有較多成果,主要著作有:《國際公共關系》、《危機管理的公關之道》、《中國優秀公關案例選評》(五冊)、《公關員職業培訓和鑒定教材》等,曾主持編譯國內第一本《危機管理》著作,并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著述頗豐。1990年曾以訪問學者身份赴英國,成為擔任“世界最佳公關案例金獎大賽”的第一位亞洲評委。近年來,積極參與中外企業形象宣傳及品牌推廣的咨詢活動,先后擔任國內外多家著名公關咨詢機構顧問,并曾為數十家中外知名企業進行品牌、公關、媒介和危機管理培訓。多次出訪歐美、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和港臺地區,參與海外公關學術交流,出席國際公關界會議,應邀發表專題演講,在中外企業界、公關界有頗高的知名度。
 

 
名次 學校名稱 專業星級 所在地區
1 清華大學 7星級 北京
1 北京大學 7星級 北京
1 西安交通大學 7星級 陜西
4 合肥工業大學 7星級 安徽
4 浙江大學 7星級 浙江
6 哈爾濱工業大學 6星級 黑龍江
6 中南大學 6星級 湖南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6星級 北京
8 南京大學 6星級 江蘇
8 大連理工大學 6星級 遼寧
8 武漢大學 6星級 湖北
8 上海交通大學 6星級 上海
8 中國人民大學 6星級 北京
14 復旦大學 5星級 上海
14 吉林大學 5星級 吉林
14 華中科技大學 5星級 湖北
14 南開大學 5星級 天津
14 中山大學 5星級 廣東
19 華南理工大學 5星級 廣東
19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5星級 安徽
19 東南大學 5星級 江蘇
19 重慶大學 5星級 重慶
19 東北大學 5星級 遼寧
19 上海財經大學 5星級 上海
19 中國政法大學 5星級 北京
19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5星級 湖北
19 山東大學 5星級 山東
19 西南交通大學 5星級 四川
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5星級 江蘇
19 湖南大學 5星級 湖南
19 北京交通大學 5星級 北京
19 武漢理工大學 5星級 湖北
19 四川大學 5星級 四川
34 天津大學 4星級 天津
34 昆明理工大學 4星級 云南
34 西南大學 4星級 重慶
34 河海大學 4星級 江蘇
34 華中農業大學 4星級 湖北
34 鄭州大學 4星級 河南
34 蘭州大學 4星級 甘肅
34 中國傳媒大學 4星級 北京
34 南京師范大學 4星級 江蘇
34 湘潭大學 4星級 湖南
34 長安大學 4星級 陜西
34 華東師范大學 4星級 上海
34 電子科技大學 4星級 四川
47 同濟大學 4星級 上海
47 西南財經大學 4星級 四川
47 東華大學 4星級 上海
47 哈爾濱理工大學 4星級 黑龍江
47 華東理工大學 4星級 上海
47 江蘇科技大學 4星級 江蘇
47 江西財經大學 4星級 江西
47 中央財經大學 4星級 北京
47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4星級 浙江
47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4星級 遼寧
47 南京理工大學 4星級 江蘇
47 湖南商學院 4星級 湖南
47 北京師范大學 4星級 北京
47 西北工業大學 4星級 陜西
47 北京科技大學 4星級 北京
47 國際關系學院 4星級 北京
47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4星級 北京
47 北京理工大學 4星級 北京
47 山東財經大學 4星級 山東
47 浙江工業大學 4星級 浙江
67 內蒙古大學 3星級 內蒙古
67 浙江理工大學 3星級 浙江
67 山東師范大學 3星級 山東
67 河南理工大學 3星級 河南
67 華中師范大學 3星級 湖北
67 安徽醫科大學 3星級 安徽
67 廣東工業大學 3星級 廣東
67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3星級 湖北
67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3星級 陜西
6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3星級 陜西
67 重慶郵電大學 3星級 重慶
67 上海海洋大學 3星級 上海
67 南京郵電大學 3星級 江蘇
67 山西大學 3星級 山西
67 安徽財經大學 3星級 安徽
67 南京農業大學 3星級 江蘇
67 南昌大學 3星級 江西
67 華南師范大學 3星級 廣東
67 暨南大學 3星級 廣東
67 北京外國語大學 3星級 北京
67 寧波大學 3星級 浙江
67 云南大學 3星級 云南
67 上海大學 3星級 上海
90 深圳大學 3星級 廣東
90 福州大學 3星級 福建
90 北京物資學院 3星級 北京
90 武漢紡織大學 3星級 湖北
90 西安財經學院 3星級 陜西
90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3星級 北京
90 湖北醫藥學院 3星級 湖北
90 湖北中醫藥大學 3星級 湖北
90 南京審計大學 3星級 江蘇
90 山西醫科大學 3星級 山西
90 東北林業大學 3星級 黑龍江
90 黑龍江大學 3星級 黑龍江
90 華北電力大學 3星級 北京
90 遼寧大學 3星級 遼寧
90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3星級 北京
90 北京工業大學 3星級 北京
90 北京林業大學 3星級 北京
90 首都師范大學 3星級 北京
90 河北大學 3星級 河北
90 太原科技大學 3星級 山西
90 濱州醫學院 3星級 山東
90 廣東藥科大學 3星級 廣東
90 貴州財經大學 3星級 貴州
90 山東中醫藥大學 3星級 山東
90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3星級 河南
90 皖南醫學院 3星級 安徽
90 安徽中醫藥大學 3星級 安徽
90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3星級 北京
90 新疆大學 3星級 新疆
90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3星級 山東
90 上海理工大學 3星級 上海
90 天津師范大學 3星級 天津
90 北京化工大學 3星級 北京
90 安徽大學 3星級 安徽
90 大連海事大學 3星級 遼寧
90 東北財經大學 3星級 遼寧
90 內蒙古工業大學 3星級 內蒙古
90 內蒙古財經大學 3星級 內蒙古
90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3星級 上海
90 浙江財經大學 3星級 浙江
90 河北經貿大學 3星級 河北
90 沈陽理工大學 3星級 遼寧
90 遼寧工業大學 3星級 遼寧
 
法語語言文學 [050203]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國際關系學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不區分院系所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5]文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2]外國語言文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3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51)二外英語
③(713)法語語言文學專業基礎
④(851)法語語言文學專業綜合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52)二外俄語
③(713)法語語言文學專業基礎
④(851)法語語言文學專業綜合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53)二外日語
③(713)法語語言文學專業基礎
④(851)法語語言文學專業綜合
備  注:
2017國際關系學院考研復試研究生分數線

一、國際關系學院2017年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復試分數線

專業 單科(滿分=100分) 單科(滿分>100分) 總分
政治經濟學 46 69 335
世界經濟 46 69 335
國際公共采購學 46 69 335
中外政治制度 44 / 344
國際政治 44 / 340
國際關系 44 / 320
公共外交與文化傳播 44 / 314
國際關系與國際法 44 / 356
國際事務管理 44 / 310
英語語言文學 53 / 345
法語語言文學 53 / 345
日語語言文學 53 / 345
通信與信息系統 35 53 265
應用化學 35 53 265
“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 / / 310
 
二、國際關系學院2017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復試分數線

專業 單科(滿分=100分) 單科(滿分>100分) 總分
翻譯碩士(英語筆譯) 53 80 365
翻譯碩士(英語口譯) 53 80 349
翻譯碩士(日語筆譯) 53 80 356
翻譯碩士(日語口譯) 53 80 371
法律碩士(非法學) 44 66 310
法律碩士(法學) 44 66 310
警務 44 66 310
工程碩士(電子與通信) 35 53 265
 
專業、代碼、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數 考試科目 備注
020105世界經濟 25    
01 國際經濟方向 15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303數學三
④ 821世界經濟專業綜合
學制二年
02 政府采購方向 10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303數學三
④ 822政府采購專業綜合
學制二年
030206國際政治 30    
01國際政治理論與實踐方向 20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 711國際關系史
④ 831國際政治專業綜合
本方向由我院與有關部級科研機構聯合培養
學制二年
02國際事務管理方向 10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 711國際關系史
④ 832國際事務管理專業綜合
學制二年
030207國際關系 65    
01 綜合政治方向 30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或111單獨考試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1單考英語或242單考俄語或243單考日語
③ 711國際關系史
④ 811國際關系專業綜合
本方向由我院與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聯合培養 學制二年
02 國際文化與傳播方向 20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或111單獨考試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或203日語或241單考英語或243單考日語
③ 711國際關系史
④ 812文化與傳播專業綜合
學制二年
03 國際法方向 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或111單獨考試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41單考英語 ③711國際關系史 ④813國際法專業綜合 學制二年
050201英語語言文學 15    
01 英美文學方向 10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或111單獨考試思想政治理論
② 252二外俄語或253二外日語或254二外法語
③ 713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基礎(英語基礎、英語寫作、現代漢語基礎、文學欣賞)
④ 841 英美文學專業綜合(英國文學基礎知識、美國文學基礎知識)
學制二年
02英語教育方向 5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或111單獨考試思想政治理論
② 252二外俄語或253二外日語或254二外法語
③ 713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基礎(英語基礎、英語寫作、現代漢語基礎、文學欣賞)
④ 842 英語教育專業綜合
學制二年
050203法語語言文學 5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51二外英語或252二外俄語或253二外日語
③ 714法語語言文學專業基礎(法語基礎、語法知識、法國文學基本知識、現代漢語基礎)
④ 851 法語語言文學專業綜合(法漢互譯、法國文學史、作品理解與分析)
學制二年
050205日語語言文學 5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51二外英語或252二外俄語或254二外法語
③ 715日語語言文學專業基礎
④ 861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綜合
學制二年
081001通信與信息系統 15    
01 現代通信技術方向 4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301數學一
④ 871專業綜合(信號與系統)
本專業由我院與中國信息安全產品測試認證中心、北京電子技術應用研究所聯合培養 學制三年
02 信息安全方向 4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301數學一
④ 872專業綜合(計算機網絡)
03 多媒體信息處理方向 4
04 信息應用和信息管理方向 3
081704應用化學 5    
01 復雜體系的微量綜合分析方向 2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302數學二
④ 881專業綜合(分析化學)
本專業由我院與北京微量化學研究所聯合培養
學制三年
02 微量化學反應方向 3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302數學二
④ 882專業綜合(有機化學)
055201英語筆譯 (專業學位) 5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11 翻譯碩士英語
③ 357 英語翻譯基礎
④ 448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學制二年
055202英語口譯 (專業學位) 5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11 翻譯碩士英語
③ 357 英語翻譯基礎
④ 448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學制二年
055205日語筆譯 (專業學位) 3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13 翻譯碩士日語
③ 359 日語翻譯基礎
④ 448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學制二年
055206日語口譯 (專業學位) 2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13 翻譯碩士日語
③ 359 日語翻譯基礎
④ 448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學制二年
085208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學位) 10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302數學二
④ 971 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綜合
1、本專業由我院與中國信息安全產品測試認證中心、北京電子技術應用研究所聯合培養 學制二年 2、本專業只招收委托培養碩士生

             國際關系學院201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一、招生專業和名額
  我校2013年計劃招收政治經濟學、世界經濟、中外政治制度、國際政治、國際關系、英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通信與信息系統、應用化學等專業學術型碩士生及英語筆譯、英語口譯、日語筆譯、日語口譯、電子與通信工程等專業學位碩士生共計220名,其中,國家計劃內碩士生(含定向培養)約占65%,國家計劃外碩士生(含自籌經費和委托培養)約占35%。

  二、報考條件和要求
  報名參加研究生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二)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只能報考委培或自籌碩士生),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4、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兩年(含兩年)以上(從大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的9月1日)的人員;
  5、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
  6、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生或網絡教育學生。
  (三)上述第4、5類人員屬于同等學力考生,此類考生報名時須提交一篇公開發表的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論文(不少于5000字);通過初試后,須加試兩門本科專業基礎課,部分專業還將加試口語等科目(復試時另行通知)。
  (四)年齡不超過40周歲,但報考委培和自籌的考生年齡可適當放寬。
  (五)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教育部、衛生部的有關要求和我校招生體檢標準。

  三、報名時間和手續
  根據教育部安排2012年9月28日—29日(每天9:00—22:00)為應屆本科畢業生預報名時間,2012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為正式報名時間,具體手續和要求請考生于9月中旬瀏覽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z.chsi.com.cn)及國際關系學院網站(http://www.uir.cn)的有關公告。
  外埠考生可就近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委規定的報名點報名。
  報考單獨考試的考生請依照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的“單考生報考須知”上的要求報名。

  四、報考方式
  (一)報考我校碩士生的方式有三種:推薦免試、全國統考、單獨考試。
  (二)我校歡迎獲得推薦免試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生必須是經考生所在畢業學校(學校必須有教育部批準的推薦免試資格)確認資格,在統考報名前通過我校復試并被接收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詳細內容請查看《國際關系學院招收2013年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工作實施辦法》。
  (三)單獨考試
  1、經教育部批準,我校國際關系、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有單獨考試權。
  2、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除必須符合上述報考條件外,還須具備以下條件:(1)大學本科畢業后在本專業或相近專業連續工作四年或四年以上(從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的9月1日,下同); (2)研究生畢業后工作兩年或兩年以上;(3)業務優秀、已發表過研究論文或已成為業務骨干,并由所在單位推薦。
  3、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只能以定向培養或委托培養的方式報考。
  4、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初試時間與全國統考的時間一致,且必須在我校參加考試。
  5、因名額有限,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僅限于本系統工作人員。

  五、有關注意事項
  1、我校各專業委培生或自籌生需交納培養費,培養費標準為每學年壹萬伍仟元(通信與信息系統、應用化學等學術型專業為每學年壹萬元)。
  2、我校計劃內非定向研究生實行“自主擇業”、“雙向選擇”的就業政策,學校負責向用人單位推薦;計劃內定向或計劃外委托培養的研究生畢業后只能回原定向或委托培養單位工作。
  3、近年來我校碩士生報考與錄取比例約為3:1。
  4、近年我校研究生畢業去向趨于多元化,有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等,總體就業率良好。
  5、考生在報考與錄取期間,請不要直接與導師聯系。有關報考問題,可通過電子郵件方式與我校研招辦聯系(uiryzb@uir.cn)。我們將通過校園網發布相關信息,歡迎考生經常瀏覽國際關系學院網站(http://www.uir.cn)。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坡上村12號國際關系學院研招辦 郵編:100091
  聯系電話:010-62861184 傳真:010-62861184

  相關文章:
      
      
  


  相關專題: | 
 

  研究生教育簡介

  國際關系學院(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地處北京皇家園林風景區,西望頤和園,東鄰圓明園,遠眺香山,毗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黨校等著名學府。古老的傳統文化遺產與現代化建設的步伐相得益彰,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教學科研環境為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國際關系學院是國務院頒布的我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單位之一,其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近30年來,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研究生,如今他們都活躍在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領域。學院目前擁有1個博士點(與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聯合培養國際關系專業博士生)、8個碩士點(國際關系、國際政治、世界經濟、英語、法語、日語、通信、化學)。學科專業布局涵蓋了法學、經濟學、文學、工學等4個學科門類,在校全日制研究生350多人。

  多年來,國際關系學院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以下3大特色:

  特色一:規模適度,少而精,精細化培養。多年來,學院一直認為適度的招生規模是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前提,即使在前些年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膨脹的大背景下,學院各專業研究生招生人數每年仍基本控制在30人左右,有些專業甚至控制在10人以內。這樣的招生規模,保證了我院研究生能享有比其他高校更優越的生均教學資源,能得到導師更充分的指導和栽培。同時,學院還始終堅持精細化、精英教學的傳統,充分發揮研究生導師在教書育人方面的能動作用。

  特色二:充分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大力發揚聯合培養的優勢。長年以來,學院和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國通用技術研究院,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中國信息安全產品測試認證中心、北京電子技術應用研究所、北京微量化學研究所等國家級科研單位保持了非常緊密的合作關系,這種合作關系為我院研究生培養的高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特色三:國際關系學科專業龍頭作用明顯。學院的國際關系碩士點是我國同類研究生專業中培養歷史最長、畢業生人數最多的學科點之一。從1981年起,學院就和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所(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的前身)聯合培養國際關系碩士研究生,20多年來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畢業生,如今他們大多活躍在我國外交外事、國際問題研究與教學科研領域。本學科擁有我們國內國際關系研究領域分工最細、覆蓋面最廣、數量最大的導師隊伍。

  研究生部是學院負責研究生教學培養管理的職能部門,在院黨委和院領導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當前,我院研究生教育正努力以“規模適度、結構合理、管理精密、資源充足、團隊合作”為理念,大膽探索一條適合國關學科專業發展實際和未來人才需求的研究生教育之路,努力打造“國關精品碩士”品牌,為我們國家輸送更多、更優秀的人才而努力奮斗!

  我們熱忱歡迎廣大有識之士報考國際關系學院研究生!

  研究生報考須知

  一、招生專業和名額

  我院2009年計劃招收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英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通信與信息系統、應用化學等專業碩士生165名,其中,國家計劃內碩士生(含定向培養)110名,國家計劃外碩士生(含自籌經費和委托培養)55名。

  二、報考條件和要求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二)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全日制應屆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的人員,只能報考委培或自籌碩士生;

  4、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學歷兩年(含兩年)以上(從大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的9月1日)的人員;

  5、國家承認學歷的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

  (三)上述第4、5類人員屬于同等學力考生,此類考生報名時須提交一篇公開發表的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論文(不少于5000字);通過初試后,須加試兩門本科專業基礎課,部分專業還將加試口語等科目(復試時另行通知)。

  (四)年齡不超過40周歲,但報考委培和自籌的考生年齡可適當放寬。

  (五)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教育部、衛生部的有關要求和我院招生體檢標準。

  三、報名時間和手續

  考生應按照教育部和北京教育考試院的要求,辦理網上報名手續,具體手續、要求請于9月中旬瀏覽我院校園網(網址:www.uir.cn)。

  外埠考生可就近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委規定的報名點報名。

  報考單獨考試的考生請按我院校園網上的“單考生報考須知”上的要求報名。

 

  四、關于報考方式

  (一)報考我院碩士生的方式有三種:推薦免試、全國統考、單獨考試

  (二)我院歡迎獲得推薦免試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我院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生報考必須是經考生所在畢業學校(學校必須有教育部批準的推薦免試資格)確認資格,在統考報名前通過我院復試并被接收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詳細內容請查看隨后公布的《國際關系學院2009年接收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有關要求》。

  (三)單獨考試

  1、經教育部批準,我院國際關系、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有單獨考試權。

  2、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除必須符合上述報考條件外,還須具備以下條件:(1)大學本科畢業后在本專業或相近專業連續工作四年或四年以上(從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的9月1日,下同);(2)研究生畢業后工作兩年或兩年以上;(3)業務優秀、已發表過研究論文或已成為業務骨干,并由所在單位推薦。

  3、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只能以定向培養或委托培養的方式報考。

  4、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初試時間與全國統考的時間一致,且必須在我院參加考試。

  5、因名額有限,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僅限于本系統工作人員。

  五、備注

  1、錄取為我院委托培養和自籌經費的考生須向我院交納培養費,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英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等專業培養費為每學年壹萬伍仟元,通信與信息系統、應用化學等專業培養費為每學年壹萬元整。

  2、我院計劃內非定向研究生實行“自主擇業”、“雙向選擇”的就業政策,學院負責向用人單位推薦;計劃內定向或計劃外委托培養的研究生畢業后只能回原定向或委托培養單位工作。

  3、近年來我院碩士生報考與錄取比例約為3:1.

  4、近年我院研究生畢業去向趨向多元化,有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等,總體就業率達99%以上。

  5、考生在報考與錄取期間,請不要直接與導師聯系。有關報考問題,可通過電子郵件方式與我院研招辦聯系:E-mail:uir_yjsh@yahoo.cn.我們將通過校園網發布相關信息,歡迎考生經常瀏覽國際關系學院主頁:.

 
  聯系電話:
  010-62861184
  學校郵箱:
  uiryzb@uir.cn
  研究生院網址:
  http://www.uir.cn/index.php?id=143
  學校網址:
  http://www.uir.cn/
  單位代碼:10042
  郵政編碼:100091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坡上村12號國際關系學院研究生處研招辦
 
 


  一、招生專業和名額
  我校2014年計劃招收西方經濟學、世界經濟、國際公共采購學、中外政治制度、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公共外交與文化傳播、國際事務管理、國際關系與國際法、英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通信與信息系統、應用化學等專業學術型碩士生及英語筆譯、英語口譯、日語筆譯、日語口譯、電子與通信工程等專業學位碩士生共計240名。

  二、報考條件和要求
  報名參加研究生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二)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已獲碩士或博士學位的人員;
  4、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5、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兩年(含兩年)以上(從大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的9月1日)的人員;
  6、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
  7、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生或網絡教育學生。
  (三)上述第5、6類人員屬于同等學力考生,此類考生報名時須提交一篇公開發表的與報考專業相關的論文(不少于5000字);通過初試后,須加試兩門本科專業基礎課,部分專業還將加試口語等科目(復試時另行通知)。
  (四)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教育部、衛生部的有關要求和我校招生體檢標準。

  三、報名時間和手續
  根據教育部安排2013年9月25日—28日(每天9:00—22:00)為應屆本科畢業生預報名時間,2013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為正式報名時間,具體手續和要求請考生于9月中旬瀏覽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及國際關系學院網站(,)的有關公告。
  外埠考生可就近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委規定的報名點報名。
  報考單獨考試的考生請依照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的“單考生報考須知”上的要求報名。

  四、報考方式
  (一)報考我校碩士生的方式有三種:推薦免試、全國統考、單獨考試。
  (二)我校歡迎獲得推薦免試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我校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生必須是經考生所在畢業學校(學校必須有教育部批準的推薦免試資格)確認資格,在統考報名前通過我校復試并被接收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詳細內容請查看《國際關系學院招收2014年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工作實施辦法》。
  (三)單獨考試
  1、經教育部批準,我校國際關系、英語語言文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有單獨考試權。
  2、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除必須符合上述報考條件外,還須具備以下條件:(1)大學本科畢業后在本專業或相近專業連續工作四年或四年以上(從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的9月1日,下同);(2)研究生畢業后工作兩年或兩年以上;(3)業務優秀、已發表過研究論文或已成為業務骨干,并由所在單位推薦。
   3、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只能以定向培養或委托培養的方式報考。
   4、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初試時間與全國統考的時間一致,且必須在我校參加考試。
   5、因名額有限,參加單獨考試的考生僅限于本系統工作人員。

  五、有關注意事項
  1、我校招收的各專業研究生均需交納培養費,培養費標準按國家規定標準執行。 
  2、我校研究生實行“自主擇業”、“雙向選擇”的就業政策,學校負責向用人單位推薦;委托培養的研究生畢業后只能回原單位工作。
  3、近年來我校碩士生報考與錄取比例約為3:1。
  4、近年我校研究生畢業去向趨于多元化,有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等,總體就業率良好。
  5、考生在報考與錄取期間,請不要直接與導師聯系。有關報考問題,可通過電子郵件方式與我校研招辦聯系(,)。我們將通過校園網發布相關信息,歡迎考生經常瀏覽國際關系學院網站(,)。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坡上村12號國際關系學院研招辦  郵編:100091
  聯系電話:010-62861184    傳真:010-62861184

 

  相關專題: | 

各位考生:
  一、201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成績查詢將于2015年2月13日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開通(http://www.uir.cn/index.php?id=143,左上角有“查詢系統”),考生以考生編號、姓名、身份證號為條件查詢本人初試成績。我校不辦理電話和現場查詢;不對考生成績進行排名。

  二、按照教育部統一規定,2015年研究生招生考試國家分數線3月中下旬公布,我校復試時間約在4月初左右,具體安排請考生關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三、根據教育部文件規定,考生如對評卷結果有異議,可提出復查申請。我校接待考生成績復查的時間為3月2日—3日上午9:00—11:00,下午14:30—16:30,逾期不再受理。考生如對成績有疑問,屆時請由本人攜帶準考證、身份證及身份證復印件到我校研招辦(教學樓115室)辦理查詢手續,成績查詢僅限漏判、成績累計、登記錯誤,其它內容無法查詢。

  國際關系學院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2015年2月5日
各位考生:

  我校2016年碩士生復試時間為2016年3月15日—16日,其中,國際關系專業的資格審核和心理素質測試安排在3月15日下午,其他專業為3月16日上午,專業知識面試統一安排在3月16日。具體安排見下表:
 
時間 內容 專業 地點 負責部門
3月15日15:00—16:30 資格審核
和心理測試
國際關系 學術交流中心西廳 研招辦
3月16日
8:00—9:30
資格審核 其他專業 學術交流中心西廳 研招辦
3月16日
8:30—10:00
心理測試 其他專業 交流中心機房 研招辦
3月16日 專業知識面試 各專業 另行通知 各復試小組
3月17日 同等學力考生加試 —— 另行通知 研招辦
  1.各專業具體復試地點會在資格審核當天張貼通知。
  2. 3月18日之后公布復試成績。

  國際關系學院研招辦

  2016年3月12日

  考研網快訊,據國際關系學院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國際關系學院法律碩士(法學)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已發布,詳情如下:

專業代碼、專業領域、學院、研究方向 擬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備注
035102法律碩士(法學)     學制二年
  15   本專業定向就業和非定向就業考生兼招,學制二年
研究方向: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61法語③ 397法碩聯考專業基礎 (法學)  ④ 497法碩聯考綜合(法學)  
     


      點擊【】查看更多專業目錄。
【相關閱讀】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數量巨大,整理過程中難免出錯,歡迎廣大研友指正。此外很多歷史數據已無處查找,所以為保證考研信息的完整性,考研網真誠歡迎廣大研友幫忙補充信息,可回復評論或發送內容至。
  本文系考研網精心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信息科技學院成立于2015年,前身是2003年成立的信息科技系。學院致力于培養具有良好政治素養,外語和數學基礎扎實,在網絡安全、數據分析、計算機應用技術與管理方面有專業知識技能,了解國際國內信息安全和數據分析的最新成果及基本分析方法、技術、系統,能在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部門從事智能信息處理、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信息科技學院現有教職員工21名,其中專任教師16名,實驗員1名。在校本科生360余人,研究生160余人。信息科技學院聯合和依托各部委研究所、高科技研發公司,已建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的研究教學梯隊,與國內外各知名學校、研究所及學術團體保持廣泛的交流和合作。
  信息科技學院擁有基礎教研室、信息安全教研室、數據分析教研室、計算機公共教學教研室及實驗教研室,實驗室總面積達1264.4平方米。實驗室建設較為完善,實驗教研室包括物理實驗室、計算機基礎教學實驗室、信息安全與信息對抗實驗室、多媒體技術實驗室、信息獲取與分析實驗室、軟件工程實驗室、計算機硬件實驗室、計算機通信實驗室、條件保障實驗室等9個主要實驗室及“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信息技術聯合實驗室。
信息科技學院正按照世界一流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專業的辦學模式,為學生接觸最前沿的科學知識研究創造良好教學、學術環境,將為打造國際關系學院有特色的理工科院系而不斷努力!
應用化學 [081704]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國際關系學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不區分院系所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17]化學工程與技術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1)微量化學反應方向(02)復雜體系的微量綜合分析方向
(03)公共安全化學方向
(04)食品分析方向
招生人數: 1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2)數學二
④(882)專業綜合(有機化學)
備  注:
國際政治 [030206]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國際關系學院
招生年份:2020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不區分院系所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3]法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2]政治學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12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11)國際關系史
④(831)國際政治專業綜合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2)俄語
③(711)國際關系史
④(831)國際政治專業綜合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3)日語
③(711)國際關系史
④(831)國際政治專業綜合
或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61)法語
③(711)國際關系史
④(831)國際政治專業綜合
備  注:

  付卡佳
  個人簡介
  國際經濟系主任,碩士生導師,國際關系學院國家經濟安全研究所所長,中國國際經濟關系學會理事
  著作及論
  已出版專著3部,副主編著作3部,發表論文30余篇

網絡空間安全 [0839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所屬院校:國際關系學院
招生年份:2021年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所屬學院:不區分院系所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39]網絡空間安全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00)不區分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10
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72)網絡空間安全專業綜合
備  注:

  考研網快訊,據國際關系學院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政治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已發布,詳情如下:

專業代碼、專業領域、學院、研究方向 擬招生人數 考試科目 備注
0302Z3國際關系與國際法     學制二年
  15    
研究方向: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61法語
③ 723國際關系與國際法專業基礎(戰后國際關系、法理學)
④ 813國際關系與國際法專業綜合(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
 
     


      點擊【】查看更多專業目錄。
【相關閱讀】 

  友情提示:
  考研信息數量巨大,整理過程中難免出錯,歡迎廣大研友指正。此外很多歷史數據已無處查找,所以為保證考研信息的完整性,考研網真誠歡迎廣大研友幫忙補充信息,可回復評論或發送內容至。
  本文系考研網精心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國際關系     專業代碼:030207     門類/類別:法學     學科/類別:政治學

專業介紹

以深圳大學為例
專業代碼:030207 專業名稱:國際關系 學制:3 所授學位:法學碩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專門人才,要求系統掌握專業知識,打下堅實的專業理論基礎,比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觀點和方法分析國際問題,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畢業后能勝任教學、科研、外事及其他工作。
 研究方向:
 1、海權與國際關系:主要研究地緣政治與海權理論,探討戰后地緣政治變遷與大國崛起的關系,重點關注東北亞海洋安全格局及中國海洋安全戰略。
 2、當代中國外交研究:主要研究建國以來中國國際戰略環境、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以及中國對國際關系理論的貢獻,評介國外關于中國外交政策的研究狀況。
 3、公共外交與跨文化交流:主要研究政府與國家形象塑造問題、國際輿論分析方法、政府危機公關研究、政府與非政府組織(NGO)關系,以及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問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如商人與中西文化交流、留學生群體研究、傳教士與近代中國等。
 4、亞太政治與外交關系:主要研究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經濟、安全關系,探討中國的和平崛起戰略與周邊大國的關系,分析美國亞太戰略及其對東亞國際格局的影響。5、中美關系研究:主要研究當代中國和美國各自的對外戰略及其對兩國關系的影響以及涉及到兩國的亞太熱點問題,如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臺灣問題等。
 導師隊伍:
 本專業擁有一支高學歷、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并形成了一個專業相互滲透、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本專業共有導師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講師1人。在這7位教師中,有博士4人,大多數教師都具有在國外工作和學習的經歷,具備研究國際問題的良好基礎。
 學術帶頭人簡介:姜安,教授,深圳國際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廣東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獲教育部全國高校霍英東基金優秀青年教師獎、廣東省高校省級教學名師。曾主持、參加并完成多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省教育科學規劃基金項目。在《中國社會科學》《政治學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馬克思主義研究》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有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全國高校文科學報文摘》《中國人大報刊復印資料》、CSSCI轉載或收錄,出版及主編著作四部。學術骨干簡介:徐建華,副教授,在《世界歷史》、《武漢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文章十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項,校級科研項目1項;曾獲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獎。
 婁亞萍,講師,出版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對外經濟援助研究》;在《國際論壇》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國僑辦青年課題1項,參與省部級課題多項。
 課程設置:
 國際政治學、當代中國外交專題研究、政治學方法研究、政治學理論專題研究。
 教學資源:
 本專業與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深圳國際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保持了非常緊密的合作關系,這種合作關系為我院研究生培養的高質量奠定了堅實基礎。
 培養特色:
 國際關系專業按照培養國際化復合型高端人才的總體要求,堅持“厚基礎、寬口徑、精專業”的原則,要求學生具備堅實的專業理論功底,能夠分析解讀國內外各類相關問題,成為具備獨立科研能力和國際交流能力的應用型高端人才。
 就業方向:
 目前該專業還沒有畢業生。
 對報考者要求:歡迎本科政治學專業、外語專業以及相關專業背景、具有科研興趣的同學報考本專業研究生

專業點分布

北京師范大學 國際關系學院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清華大學 外交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南開大學 山西大學 遼寧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黑龍江大學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 上海社會科學院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廈門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 鄭州大學 河南大學 武漢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北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湘潭大學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深圳大學 中共重慶市委黨校 四川大學 云南大學 西北大學 蘭州大學 青海民族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0302 政治學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30 所,本次參評28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76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01 北京大學 A+
2 10246 復旦大學 A+
3 10002 中國人民大學 A
4 10003 清華大學 A-
5 10055 南開大學 A-
6 10183 吉林大學 A-
7 10511 華中師范大學 A-
8 10053 中國政法大學 B+
9 10065 天津師范大學 B+
10 10269 華東師范大學 B+
11 10271 上海外國語大學 B+
12 10284 南京大學 B+
13 10384 廈門大學 B+
14 10422 山東大學 B+
15 10673 云南大學 B+
16 1003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B
17 10200 東北師范大學 B
18 10276 華東政法大學 B
19 10285 蘇州大學 B
20 10486 武漢大學 B
21 10558 中山大學 B
22 10559 暨南大學 B
23 10027 北京師范大學 B-
24 10030 北京外國語大學 B-
25 10108 山西大學 B-
26 10247 同濟大學 B-
27 10319 南京師范大學 B-
28 10542 湖南師范大學 B-
29 10574 華南師范大學 B-
30 10610 四川大學 B-
31 10638 西華師范大學 B-
32 10028 首都師范大學 C+
3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C+
34 10270 上海師范大學 C+
35 10385 華僑大學 C+
36 10530 湘潭大學 C+
37 10590 深圳大學 C+
38 10652 西南政法大學 C+
39 10140 遼寧大學 C
40 10212 黑龍江大學 C
41 10345 浙江師范大學 C
42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C
43 10459 鄭州大學 C
44 10476 河南師范大學 C
45 11846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C
46 10165 遼寧師范大學 C-
47 10447 聊城大學 C-
48 10608 廣西民族大學 C-
49 10663 貴州師范大學 C-
50 10718 陜西師范大學 C-
51 10719 延安大學 C-
52 10755 新疆大學 C-
53 11065 青島大學 C-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2017年)0302 政治學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30 所,本次參評28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76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學校代碼 學校名稱 評選結果
1 10001 北京大學 A+
2 10246 復旦大學 A+
3 10002 中國人民大學 A
4 10003 清華大學 A-
5 10055 南開大學 A-
6 10183 吉林大學 A-
7 10511 華中師范大學 A-
8 10053 中國政法大學 B+
9 10065 天津師范大學 B+
10 10269 華東師范大學 B+
11 10271 上海外國語大學 B+
12 10284 南京大學 B+
13 10384 廈門大學 B+
14 10422 山東大學 B+
15 10673 云南大學 B+
16 10036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B
17 10200 東北師范大學 B
18 10276 華東政法大學 B
19 10285 蘇州大學 B
20 10486 武漢大學 B
21 10558 中山大學 B
22 10559 暨南大學 B
23 10027 北京師范大學 B-
24 10030 北京外國語大學 B-
25 10108 山西大學 B-
26 10247 同濟大學 B-
27 10319 南京師范大學 B-
28 10542 湖南師范大學 B-
29 10574 華南師范大學 B-
30 10610 四川大學 B-
31 10638 西華師范大學 B-
32 10028 首都師范大學 C+
33 10248 上海交通大學 C+
34 10270 上海師范大學 C+
35 10385 華僑大學 C+
36 10530 湘潭大學 C+
37 10590 深圳大學 C+
38 10652 西南政法大學 C+
39 10140 遼寧大學 C
40 10212 黑龍江大學 C
41 10345 浙江師范大學 C
42 10423 中國海洋大學 C
43 10459 鄭州大學 C
44 10476 河南師范大學 C
45 11846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C
46 10165 遼寧師范大學 C-
47 10447 聊城大學 C-
48 10608 廣西民族大學 C-
49 10663 貴州師范大學 C-
50 10718 陜西師范大學 C-
51 10719 延安大學 C-
52 10755 新疆大學 C-
53 11065 青島大學 C-

數據來源: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   

 2007年國際關系專業全國排名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1 中國人民大學 A+ 3 復旦大學 A 5 外交學院 A
2 北京大學 A 4 暨南大學 A 6 云南大學 A
 
B+等(10個):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中國傳媒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大學、華中師范大學
 
B等(9個):遼寧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湘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政法大學
 
C等(7個):名單略
 
     2015-2016年國際關系專業全國排名
排 名
學校名稱
星 級
開此專業學校數
1 北京大學 5★ 58
2 復旦大學 5★ 58
3 外交學院 5★ 58
4 暨南大學 4★ 58
5 上海外國語大學 4★ 58
6 清華大學 4★ 58
7 中國人民大學 4★ 58
8 華東師范大學 4★ 58
9 南京大學 4★ 58
10 廈門大學 4★ 58
11 華中師范大學 4★ 58
12 云南大學 3★ 58
13 南開大學 3★ 58
14 武漢大學 3★ 58
15 四川大學 3★ 58
16 吉林大學 3★ 58
17 中山大學 3★ 58
18 國際關系學院 3★ 58
19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3★ 58
20 北京外國語大學 3★ 58

國際關系專業考研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或241法語或242德語
③718政治學原理
④833國際關系(含現代、當代和中國外交)
 
國際關系考研參考書:
《政治學導論》 楊光斌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年
《國際政治學概論》 宋新寧、陳岳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0年
《國際關系史》(17世紀中葉――1945年) 王繩祖主編 法律出版社,1986年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李景治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當代中國外交概論》 李寶俊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年
 
國際關系研究生就業方向:
從傳統培養模式來看,國際政治的就業前景其實并不像一些傳統的學科那樣寬,因為它畢竟是一種精英教育,也不是每一個畢業生都能夠畢業以后就直接進入外交部或者進入外事機構,從事高級的外交活動,這個就業面還是比較窄的。單純從就業來說,學習國際關系是一個選擇,但是就當前形勢而言,就業前景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