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考研網
機械自動化學院
材料與冶金學院
化學與化工學院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管理學院
文法與經濟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理學院
醫學院
城市建設學院
外國語學院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
藝術與設計學院
體育學院
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
臨床學院
高性能鋼鐵材料及其應用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2021年武漢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目錄
武漢科技大學2021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武漢科技大學是省部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 程”入選高校和湖北省“雙一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辦學歷史溯源于 1898 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朝政府批準成立的工藝學堂,1958 年組建為武漢鋼鐵學院,1999 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大學。學校研究生教育始于 1978 年,是全國首批碩士授權點單位。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特色鮮明,構建了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工、理、管、醫、文、 經、法、哲、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學科體系,設置有 19 個舉辦研究生教育的學
院(中心),各類在校研究生 7000 余人。學校擁有 8 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 個一級學科
博士學位授權點和 38 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3 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 171 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 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建有 1 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0 個省級重點學科,5 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2 個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11 個學科位居湖北省屬高校第一;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與礦業工程、機械工程等 3 個學科入選湖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等 3 個學科進入 ESI 全球排名前 1%。
學校積極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現有教職工 2600 余人,其中專任教師 1800 余人。
擁有全職及雙聘院士 5 人、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1 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國家杰出青
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等國家和部委重要人才計劃入選者 16 人,全國高等
學校教學名師 1 人、全國模范教師 2 人、全國優秀教師 5 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
隊”1 個、國家級教學團隊 3 個、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成員 3 人、湖北省新世紀百
千萬人才入選者 30 人、湖北省人才引進計劃入選者 210 人、湖北省教學名師 7 人、湖北名
師工作室 4 個、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 34 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9 人,享受國務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 78 人,獲“霍英東青年教師獎”3 人。學校是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海洋工程用鋼及應用性能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入選教育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組織實施的“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
學校堅持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著力建設高水平研究生教育。先后獲批國家教育質量工程項目 65 項,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 4 項。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認定為首批“省級雙創示范基地”。近年來研究生平均就業率達到 98%以上。學生多次在國際國內科技創新和技能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十三五”以來,學生累計獲得國際級、國家級獎勵 1200 余項;學校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布的“2015-2019 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評估結果” 中排名第 82 位,居湖北省屬高校第一。
學校科研實力雄厚,在鋼鐵冶金、材料、機械、化工、控制等領域具有較為突出的優勢和特色。學校建有湖北省屬高校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與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北省屬高校第一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溫材料與爐襯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屬高校第一個生態環境部重點實驗室——“國家環境保護礦冶資源利用與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和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高性能鋼鐵材料及其應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擁有 2 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 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 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聯合)、2 個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8 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 個省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 個省級新型智庫、1 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6 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 個省級科技國際合作基地、1 個省級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研究基地、1 個省級科普培育基地、2 個武漢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十三五”以來,學校主持和承擔了國家“973”“86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 320 余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社科)成果獎 100 余項, 教職工發表的學術論文被 SCI、EI、CPCI-S 等檢索收錄 4000 余篇;2007 年以來獲得 18 項國家科技成果獎(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 項、二等獎 12 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5 項),數量位居湖北省屬高校第一。學校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百強高校”,被認定為教育部首批“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學校堅持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共享,積極創新校企、校地合作,先后與寶武集團、
恒大集團、鞍鋼、柳鋼、昆鋼、中國一冶、中冶南方等 30 余家大型企業和武漢、宜昌、孝感、黃岡、隨州、湛江等省內外有關地市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成立了“中國寶武——武 漢科技大學炭材料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武漢科技大學宜興陶瓷與耐火材料研究院”“武 漢科技大學——老河口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武漢科技大學——襄州區科學技術研究 院”,與恒大集團共建了“恒大管理學院”“恒大足球學院”;建有 1 所直屬三級甲等附屬醫院、1 所直屬二級醫院(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 7 所非直屬附屬醫院;設立了“許家印獎學金”“濮耐獎學金”“鈮鋼獎學金”和“上饒商會助學金”等 20 余項社會獎助學金。
學校堅持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目前已與境外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所高校、科研 院所建立了穩定的學術交流和合作關系,開展了學生交換、師資互訪、聯合科研等多方面 的交流與合作。在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安全 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系統科學與工程等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點招收外國來華留學 生。
百余年來,學校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各類專門人才 20 余萬人。一大批杰出校友成長為國內外院士、專家學者、黨政領導、大型鋼鐵企業掌門人,學校被譽為“冶金高層次人才 的搖籃”。
武漢科技大學
2021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說明
2021 年我校擬在工、理、管、醫、文、經、法、哲、藝 9 個學科門類招收碩士研究生
2800 余人,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2500 余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300 余人,具體招生人數以教育部下達我校的實際招生計劃數為準。2021 年招生專業目錄上各學院(中心)所列招生人數包含擬接收推薦免試生人數、聯合培養人數、單獨考試招生人數等,招生人數僅供 參考,復試錄取時根據實際錄取推免生人數、上線生源情況和社會需求適當調整各專業的招 生人數。
一、報考條件
(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 身體健康,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參見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
4. 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 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 入學前(以我校當年入學報到時間為具體期限)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 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 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 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 2 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之日,下
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員,以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且須在復試前提供本科階段 4 門主干課程考試合格成績。
(4) 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 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并在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截止日 期之前,向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就業處提交所在培養單位“同意報考”的證明。以同等學力參 加復試的考生、成人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復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 考生,復試時須加試 2 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
(二)報名參加工商管理(MBA,代碼為 1251)、公共管理(MPA,代碼為 1252)、工程管理碩士中的工程管理(MEM,代碼為 125601)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考試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 符合(一)中第 1、2、3 各項的要求。
2. 大學本科畢業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
大學本科結業后,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 5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學
位或博士學位后有 2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報考類別必須是“定向就業”。
(三)報名參加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專業代碼以 1051 開頭)碩士研究生的考試人員, 須符合下列條件:
1. 符合(一)中第 1、2、3 各項的要求。
2. 臨床醫學專業全日制普通高校應、往屆本科畢業生。
3. 尚未取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人員。
(四)報名“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試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教育部和我校規定的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應提供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原件和復印件。 詳見《武漢科技大學 2021 年“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說明》。
(五)報名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試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教育部和我校規定的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畢業后,必須履行協議回定向地區 和單位就業,不得違約。詳見《武漢科技大學 2021 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招生說明》。
2.2021 年我校僅在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專業代碼以 1051 開頭)接收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專項計劃考生報考。
(六)報名參加單獨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 符合(一)中第 1、2、3 各項的要求。
2. 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學歷后連續工作 4 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經發表過研究論文
(技術報告)或者已經成為業務骨干,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 專家推薦(其中至少 1 人為我校專家),定向就業本單位的在職人員;或獲得碩士學位或博
士學位后工作 2 年以上,業務優秀,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
家推薦(其中至少 1 人為我校專家),定向就業本單位的在職人員。該類考生需經我校招生學院和研究生院招生就業處資格審查通過后方可進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
3. 我校單獨考試招生只接收報考非全日制定向就業類型的考生。2021 年單獨考試招生專業詳見《武漢科技大學 2021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七)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
我校 2021 年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含直博生),被接收的推薦免試研究生不再參加統考。我校除工商管理(MBA,代碼為 1251)、公共管理(MPA,代碼為 1252)、工程管理碩士中的工程管理(MEM,代碼為 125601)專業學位專業外,其他各專業均接收碩士推免生; 我校一級學科(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系統科學)均接收直博生。具體詳見《武漢科技大學 2021 年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含直博生)招生簡章》。歡迎廣大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與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就業處或相關學院聯系免試攻讀研究生事宜。
二、報名流程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兩個階段。
(一)網上報名
1.考生于 2020 年 10 月 10 日~10 月 31 日每天 9:00~22:00,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
息網”(網址:http://yz.chsi.com.cn 或 http://yz.chsi.cn)瀏覽報考須知,按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報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 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凡不按要求報名、網報信 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2. 考生報名前應認真了解本人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現場確認)、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 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 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3. 考生按照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的要求繳納報名費。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后,因 考生自身原因,如網報信息不準確,弄虛作假等,不符合報考條件要求,導致報考點或招生 單位拒絕報考,報名費將不予退還。
(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
1. 考生(不含推免生)持本人二代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 和報名號按報考點通知要求開展網上確認(現場確認)。逾期未進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 者,報考無效。
2. 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 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3. 在錄取當年入學前可取得國家承認本科畢業證書的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本科生,須憑 頒發畢業證書的省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辦公室或網絡教育高校出具的相關證明方可辦理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
4. 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或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無法查詢學歷(學籍) 信息的考生,在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須提供學歷(學籍)認證報告。考生的資格復查工作將在復試前進行,資格復查不合格的考生不能參加復試。
三、初試和復試
(一)初試時間、地點
時間:2020 年 12 月 26 日~27 日;地點:由報考點安排。
(二)初試科目
學術型研究生:第一單元(思想政治理論,滿分 100 分)、第二單元(外國語,滿分
100 分)、第三單元(業務課一,滿分 150 分;醫學門類滿分 300 分)、第四單元(業務課
二,滿分 150 分)。
專業學位研究生:第一單元(思想政治理論,滿分 100 分;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滿分
200 分)、第二單元(外國語,滿分 100 分)、第三單元(業務課一,滿分 150 分;醫學門
類滿分 300 分)、第四單元(業務課二,滿分 150 分)。
101 思想政治理論、199 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201 英語一、202 俄語、203 日語、204 英語二、301 數學一、302 數學二、303 數學三、306 臨床醫學綜合能力(西醫)為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有關考試內容請參照教育部編制的考試大綱。其它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題,自命
題科目參考書目或考試大綱詳見招生專業目錄。
(三)復試
復試時間、地點由我校自定,復試辦法和程序將于 2021 年 3 月下旬公布(具體時間和要求見我校研招網 http://yxsy.wust.edu.cn)。復試時考生須參加我校統一組織的思想政治審核,政審不合格者不予錄取。體檢工作安排在擬錄取之后進行,體檢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四、學制、學習形式和學費標準
1. 學制為 3 年(除社會工作、全日制國際商務專業學制為 2 年)。
2. 學習形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原則上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
員。
3. 學費以湖北省物價局審批的各招生專業學費標準為準。
五、其他事項
1. 考生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 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2. 考生可從網上下載《武漢科技大學 2021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3. 我校將在網上及時發布招生信息,請考生在報名、初試、復試、錄取等階段前隨時上 網查詢相關信息,也可與各招生學院聯系。
地 址: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和平大道 947 號 |
郵政編碼: |
430081 |
聯系部門: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招生就業處 |
電 話: |
027-68862830 |
網 址:http://yxsy.wust.edu.cn |
單位代碼: |
10488 |
|
|
武漢科技大學 2021 年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
報考專業 |
報考條件 |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
|
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
|
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教育部和我校規定的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應提供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原件和復印件。詳見《武漢科技大學 2021 年“退役大學生士兵” |
|
1.符合教育部和我校規定的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畢業后,必須履行協議回定向地區和單位就業,不得違約。詳見《武漢科技大學 2021 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招生說明》。 |
|
1. 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學歷后連續工作 4 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經發表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或者已經成為業務骨干,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 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其中至少 1 人為我校專家), |
工商管理(MBA,代碼為 1251)、公共管理(MPA,代碼為 1252)、工程管理碩士中的工程管理 |
|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 |
1. 臨床醫學專業全日制普通高校應、往屆本科畢業生。 |
備注: |
武漢科技大學
2021 年“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說明
一、報名條件
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 現役,且符合教育部和我校規定的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
高等學校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批準設立、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 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和獨立學院(以下簡稱高校)。
高等學校學生是指高校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 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 在校生和入學新生。
二、報名方式
1. 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
//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yz.chsi.cn),按要求報名。
2. 考生網上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如實填報本人入學、 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應提供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原件和復印件。
3. 考生應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填報志愿。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 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現場確認)、考試、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 人承擔。
三、招生計劃及招生專業
我校 2021 年“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招生計劃人數以教育部最終下達實際人數為準,
招生專業詳見《武漢科技大學 2021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四、考試錄取
1. 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須按規定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或 按規定參加推薦免試招生。
2. 我校將依據教育部有關政策,自主確定并公布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考生 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要求。
武漢科技大學
2021 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招生說明
一、招生政策
招生工作按“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原則,采取“自愿報考、統一考試、單 獨劃線、擇優錄取”的特殊措施執行。
二、招生計劃與招生生源
2021 年我校招生計劃與招生生源具體按照教育部相關文件執行。
三、報考條件
報名參加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以下簡稱骨干人才計劃)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 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立志為西部 大開發和民族地區發展服務。
2. 畢業后,必須履行協議回定向地區和單位就業,不得違約。在職考生派遣回原工作單 位;非在職考生(含應屆本科畢業生)派遣回定向省(區、市、兵團)就業。
3.2021 年我校僅在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接收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專項計劃考生報
考,考生須滿足我校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專業代碼以 1051 開頭)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
四、報名與考試
1. 報考骨干人才計劃的考生,在網上報名前,須到考生生源所在地的省級教育管理部門確認報名資格,并領取《報考 2021 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和網上報名校驗碼,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骨干人才計劃考生的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與普通考生的要求一致。
2. 骨干人才計劃以報名時身份為準,不得更改。考生須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五、錄取
所有被錄取考生的錄取類別均為定向就業,且須簽訂定向就業協議書。在職考生與學校、 所在單位和所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訂協議書;非在職考生(含應屆本科畢業生)與學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簽訂協議書。考生簽訂協議書后,學校發放錄取通知書,畢業后全部回定向地區或單位就業。
六、其它
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學費、住宿費等按學校相關規定繳納。學校按照國家和學校的有關 規定對符合條件的學生給予獎勵資助。
武漢科技大學
2021 級研究生資助體系說明
為激勵研究生潛心學習和科研,我校建立了完善的資助體系,包括國家資助、學校資助、 社會資助等。
一、國家資助
1. 按照國家公布的獎助學金政策和標準對符合條件的在校研究生進行資助,碩士研究生 國家獎學金標準為 20000 元/人·年,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標準為 30000 元/人·年;碩士研
究生國家助學金標準為 6000 元/人·年,博士研究生國家助學金標準為 13000 元/人·年。
2. 學校配合金融機構為部分生活困難研究生提供助學貸款,貸款額度不超過 12000 元/ 人·年,具體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執行。
二、學校資助
1. 學業獎學金:
①碩士:一年級推免生 100%覆蓋,8000 元/人·年;二、三年級實行動態調整,一等學業獎學金為 12000 元/人·年,二等學業獎學金為 8000 元/人·年,三等學業獎學金為 4000 元
/人·年,具體按照《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獎助體系實施辦法(試行)》執行。
②博士:研究生學業獎學金 100%覆蓋,18000 元/人·年,具體按照《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獎助體系實施辦法(試行)》執行。
2. 新生獎學金(一次性發放):
一等:20000 元/人,須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①雙一流建設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第一志愿報考我校且擬錄取成績專業排名前 30%被我校錄取的研究生;
②按取得推薦資格時本科階段的成績排序或學分績點排序,專業排名前 1%(專業人數少于 100 人時,專業排名第 1 名)的推薦免試研究生。
二等:7000 元/人,除獲得一等新生獎學金外的其他推免生 100%覆蓋。
3. 研究生學校助學金:在國家助學金基礎上,學校另外安排經費資助全日制非在職博士 研究生與碩博連讀研究生。全日制非在職博士研究生標準為原則上不低于 8000 元/人·年(其
中導師科研經費原則上補助不低于 6000 元/人·年);碩博連讀研究生標準原則上不低于 7000 元/人·年。
4. 學校設立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崗位助學金。
5. 導師科研津貼:導師根據課題研究的工作量給予相應的經費資助。
6. 碩博連讀研究生資助:碩士推免生在復試時可向學校提出碩博連讀申請,經學校審核 同意后,按照“本—碩—博”貫通模式培養,本科階段可修讀研究生課程并享受學校 5000
元資助,取得碩士學籍后一次性發放,同時享受相應待遇,在讀研究生期間學校可資助其出 國交流、學習。
三、社會資助
學校設有“許家印”、“鈮鋼”、“漣鋼”、“濮耐”、“首安”等社會獎學金,用于獎勵在科技成果、學術論文、學習成績、社會活動等方面表現突出的碩士研究生。社會獎學金中,特等獎學金最高為 10000 元/人,一等獎學金最高為 5000 元/人,二等獎學金最高為 4000 元/人。
四、國際交流
學校大力支持研究生赴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奧地利、日本、韓國、荷蘭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所國際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進行短期訪學,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研究 生資助可達 1 萬元/人,出國(境)短期訪學研究生資助可達 3 萬元/人,具體按照《武漢科技大學資助研究生出國(境)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及短期訪學管理方法》執行。
2021年武漢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通知
親愛的考生:熱忱歡迎您報考武漢科技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
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經研究,決定自2021年起對部分專業的考試科目進行相應調整。為指導廣大考生復習備考,現將武漢科技大學各招生單位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預發布。請點擊下方表格中的各招生單位名稱查閱(陸續更新中……)。
若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政策進行調整,學校將及時做出相應調整并予以公告。武漢科技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最終定稿時間預計在9月份,請以最終發布的招生專業目錄為準。
如有疑問,請聯系我們。暑假期間請優先選擇郵件咨詢。
研究生招生辦公室電話:027-68862830;聯系郵箱:wustyjsy@wust.edu.cn。
招生單位 | 聯系人及電話 | 聯系郵箱 |
001 機械自動化學院 | 朱老師027-68862252 | jxxyyz@wust.edu.cn |
002 材料與冶金學院 | 張老師027-68862108 | cyxyyz@wust.edu.cn |
003 化學與化工學院 | 余老師027-68862338 | hgxyyz@wust.edu.cn |
004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劉老師027-68862349 | xxxyyz@wust.edu.cn |
005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徐老師027-68893531 | jsjxyyz@wust.edu.cn |
006 恒大管理學院 | 張老師027-68862672 | glxyyz@wust.edu.cn |
007 文法與經濟學院 | 徐老師027-68893239 | wfxyyz@wust.edu.cn |
008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楊老師027-68893331 | mksxyyz@wust.edu.cn |
009 理學院 | 王老師027-68893248 | lxyyz@wust.edu.cn |
010 醫學院 | 潘老師027-68893430 | yxyyz@wust.edu.cn |
011 城市建設學院 | 彭老師027-68893616 | cjxyyz@wust.edu.cn |
012 外國語學院 | 孔老師027-68893231 | wgyxyyz@wust.edu.cn |
013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 李老師027-68862892 | zhxyyz@wust.edu.cn |
014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 | 蔣老師027-68897383 | qjxyyz@wust.edu.cn |
015 藝術與設計學院 | 王老師027-68896966 | ysxyyz@wust.edu.cn |
016 體育學院(恒大足球學院) | 劉老師027-68863363 | tykbyz@wust.edu.cn |
017 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 | 許老師027-68897343 | swyxyz@wust.edu.cn |
018 臨床學院 | 程老師027-51228645 | lcxyyz@wust.edu.cn |
019 高性能鋼鐵材料及其應用 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馬老師17771833430 | xtcxyz@wust.edu.cn |
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2020年7月22日
武漢科技大學接收考生調劑報名復試的通知
各位考生:根據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和學校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方案,結合招生計劃和生源情況,我校部分學科專業可接受考生調劑申請。
各招生學院(中心)接收調劑的專業、調劑要求,以及調劑系統開通的具體時間等見招生學院(中心)的相關公告及“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公布的信息。復試內容、方式及要求等詳見各招生學院(中心)復試工作實施細則。
請考生在規定時間內,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報名參加我校調劑復試。
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2020年5月20日
2020年武漢科技大學碩士研究考研復試成績計算辦法
1.錄取總成績=100×(初試成績/初試滿分)×70%+100×(復試成績/復試滿分)×30%。
2. 復試滿分為 100 分,60 分及以上為合格,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同等學力考生加試科目不計入復試成績,但加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3. 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考核結果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2020年武漢科技大學碩士研究考研復試調劑條件
1. 調劑應符合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調入專業與第一志愿報考學科專業相同或相近、統考科目相同、業務課考試科目相同或相近, 且初試成績須達到國家線及我校調入學科專業復試分數線。
2. 一志愿國家線上生源不足的招生專業接收優秀調劑考生,須滿足以下條件:
(1) 教育部規定的調劑基本條件;
(2) 結合招生學科專業特點和實際需求,綜合考慮學生本科學業一貫水平、初試成績,擇優調劑。
3. 工學門類一志愿國家線上生源充足的招生專業在完成招生簡章公布的計劃后,可利用增量計劃少量接收優質生源調劑考生,須滿足以下條件:
(1) 教育部規定的調劑基本條件;
(3) 結合招生學科專業特點和實際需求,綜合考慮考生本科學業一貫水平,且初試成績須滿足以下復試分數條件。
學科門類 | 外國語 | 業務課 1 | 總分 |
工學 | ≥50 | ≥80 | ≥320 |
5. 報考全日制專業的考生在符合教育部規定的調劑條件前提下, 如果非全日制相同或相近專業有缺額,可以接受其調劑申請,但報考非全日制專業的考生不能調劑到全日制專業。
6. 所有調劑申請必須在“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上完成。各學院(中心)擬接受的調劑考生名單須經研究生院審核后,方可向考生發送復試通知。
2020年武漢科技大學碩士研究考研復試內容
復試內容必須包含專業知識、外語能力和綜合素質等,滿分為100 分。具體復試內容和要求由各學院(中心)復試錄取工作領導小組制定。
1. 專業知識:重點考核本專業理論知識掌握情況,利用所學理論知識發現、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情況以及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2. 外語能力:主要考核外語聽力、口語和綜合能力。
3. 綜合素質:全面考核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治學態度、專業思想、知識結構、培養潛力等綜合素質和心理素質。
4. 對符合復試基本要求的同等學力考生(包括畢業滿兩年的高職高專畢業生、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普通高校本科結業生、復試時尚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自考和網絡教育考生),應加強對本科
主干課程和能力的考查,加試由各學院(中心)自行組織,滿分 100 分。報考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和工程管理(MEM,代碼:125601)專業學位碩士的同等學力考生可不加試。
各學院(中心)還可以通過考生大學期間學習成績單、畢業論文、科研成果、專家推薦信等補充材料和其他補充考核方式,加強對考生既往學業、一貫表現、科研能力、綜合素質、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等情況進行全面考察。
2020年武漢科技大學碩士研究考研復試費用
1. 線上繳費:考生通過資格審查后,在我校公布的網絡遠程復試平臺繳納復試費 100 元。2020年武漢科技大學碩士研究考研復試時間
1. 復試時間:(1) 一志愿復試時間。我校一志愿復試時間擬定于 5 月上中旬啟動,遵循錯時錯峰工作要求,不同學院、不同專業將分時段分批次有序安排復試,各學科專業具體復試時間以各學院(中心)安排和通知為準。
(2) 調劑復試時間。“全國碩士生招生調劑服務系統”將于 5
月 20 日開放。我校調劑復試工作將根據調劑志愿報名情況適時開展。
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學姐
![](http://m.btfokj.cn/images/okaoyanzuoxi.jpg)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武漢科技大學考研網由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
- 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網
- 學校網址:www.wust.edu.cn
- 研究生院網址:ysxy.wust.edu.cn
- 聯系電話:027-68862830
- 郵箱:yjsc@wust.edu.cn
- 通訊地址: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建設一路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招生就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