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武漢科技大學微信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http://m.btfokj.cn/images/okaoyanzuoxi.jpg)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http://m.btfokj.cn/images/okaoyanzuoxi.jpg)
95%的同學還閱讀了:[武漢科技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武漢科技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武漢科技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武漢科技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武漢科技大學王牌專業排名]
[武漢科技大學考研難嗎]
[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院]
[武漢科技大學考研群]
[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學費]
[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輔導]
[考研國家線(歷年匯總)]
[年考研時間:報名日期和考試時間]
因為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研究生數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輔導的數量不確定,請加我們顧問的微信進行咨詢和確認,搶先預訂研究生,以免錯失研究生輔導機會。
武漢科技大學是一個不錯的學校,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請各位準備報考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的同學注意: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研究生錄取分數線(或稱考研分數線)的數據。因為每年都有不少人報考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競爭激烈,所以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研究生的考研人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 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另外考研派也會為大家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的參考書目、考研大綱、研究生招生咨詢電話等聯系方式。希望你考取武漢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專業研究生,考研是個孤獨的事情,需要耐得住寂寞,祝愿各位考研的學生好好復習備考,來年上個985/211,實現自己的名校研究生夢想。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http://img.okaoyan.com/武漢科技大學/6.jpg)
2017年武漢科技大學機械自動化學院機械工程學科學術夏令營通知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自動化學院現有“機械工程”一級博士點和碩士點(包含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工程測控技術及儀器、工業工程等五個二級學科)和“機械工程”、“工業工程”兩個專業學位領域。為引導和激發大學生從事科學研究的興趣和熱情,擬定于2017年7月在機械自動化學院舉辦學術夏令營,誠邀全國高校機械工程、工業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專業有志攻讀碩士學位的2018屆優秀本科畢業生參加。相關安排及注意事項通知如下:一、夏令營活動基本信息
1、活動時間:2017年7月8日~7月9日
2、活動地點:武漢市青山區建設一路武漢科技大學機械自動化學院
3、參營人數:40~50人
4、報名時間:2017年5月20日~6月20日
二、申請者應滿足的條件
1、政治思想品德合格、身心健康;無違法違紀受處分記錄。
2、本科院校相關專業的2018年應屆本科畢業生,擬獲推免資格的學生優先。
3、本科階段學習成績優良;有志于從事學術和工程技術研究工作,有較強的科研潛力。
4、英語四級考試成績一般不得低于425分。
三、應提交的申請材料
1、《2017年“機械工程”學科學術夏令營申請表》(下載網址http://202.114.242.231:8038//type/0390010301.html);
2、所在學校教務部門(或院系)加蓋公章的大學本科前三年所修課程成績單;
3、國家英語四、六級及其他英語等級考試證書復印件;
4、大學期間的獲獎證書復印件;
5、學生證、身份證復印件;
6、其他能體現申請者素質能力的材料。
申請者提供的材料必須真實、準確;所有申請材料恕不退還。
四、申請程序
1、提交電子版材料:申請表、匯總表(見通知附件1和2)以及其他支撐材料電子版打包發送至wangxiaoyuan@wust.edu.cn,壓縮包以及郵件請以“2017暑期夏令營—本科學校—姓名”命名。
2、提交紙質申請材料:申請者收到參營通知后,報到入營時提交,支撐材料需加蓋公章。
3、資格審核:學院根據提供的材料進行篩選,通過資格審核的學員名單將于2017年6月30日前直接(郵件和電話)通知本人,屆時未接到通知的同學皆為未入選者,不再另行通知。
五、活動內容
夏令營活動的內容包括開營典禮,學校招生政策及就業等情況介紹,學科介紹,學術講座與交流,綜合素質測試,參觀專業實驗室、專業博物館等,閉營儀式。具體活動內容另行通知。
六、優惠政策
根據選拔考核綜合成績排名情況,確定優秀營員名單,并頒發“優秀營員榮譽證書”。凡獲得優秀營員榮譽證書的學生享受以下政策優惠:
1、若獲得所在院校免試推薦研究生資格,可直接錄取為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含工業工程)專業2018級碩士研究生,并享受學校推免生獎助政策。
2、若未獲得所在院校免試推薦研究生資格,第一志愿報考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含工業工程)專業2018年碩士研究生,只要達到國家公布的學科門類復試基本分數線(含總分、單科分數)要求,即可免復試直接錄取。
3、參加夏令營的營員錄取總成績按照機械學院2018年復試工作方案成績核算辦法核算,納入統考生中參評學業獎學金。
優秀營員的錄取、獎助學金的評定等工作按照國家和學校的相關規定執行。
七、注意事項
1、參加夏令營的學生必須遵守主辦單位的相關規定,按照統一的安排進行活動。集體活動期間(含就餐)須佩戴夏令營胸牌。
2、食宿將由主辦單位統一安排;學生往返交通費用憑票報銷(不含火車軟臥、飛機票、高鐵一等座)。
3、綜合測試時請攜帶身份證、學生證原件。
4、營期請保持手機暢通,以便聯系。
八、聯系方式
聯系人:汪筱淵、劉洋;電話:027-68862212;郵箱:wangxiaoyuan@wust.edu.cn。
附件1 機械自動化學院2017年“機械工程”學科學術夏令營申請表
附件2 2017年“機械工程”學科學術夏令營匯總表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自動化學院
二〇一七年五月十八日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0802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機械工程 [0802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武漢科技大學
- 招生年份:2020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機械自動化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2]機械工程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02 機械電子工程 03 機械設計及理論 04 工業工程 |
|
招生人數: | 55 | |
考試科目: |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301數學一 ④818液壓傳動819機械原理820工業工程基礎827自動控制原理(選一)復試科目: 1.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基礎 2.機械工程控制基礎 3.生產運作管理(選一) |
|
備 注: |
武漢工程大學研究生院優勢專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
專業介紹: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是一級學科機械工程專業下的二級學科。此學科直接反映一個國家的現代化和工業化水平。該專業涉及到機械行業中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諸多的方向,是社會需求很大的一個行業。就業方向: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畢業生可以在國家有關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高新技術公司應用CAD及分析軟件從事各種機電產品及機電自動控制系統及設備的研究、設計、制造,如:進行工業機器人、微機電系統、智能裝置等高新技術產品與系統的設計、制造、開發、試驗與研究工作。
武漢科大機械工程專業研究生導師介紹:孔建益
姓名 | 孔建益 | 性別 | 男 | 職稱 | 教授 |
最終學歷 | 研究生 | 工作單位 | 機械自動化學院 | ||
最終學位 | 博士 | 畢業院校 | 德國漢堡國防大學 | ||
畢業專業 | 機械設計 | 聯系電話 | 027-68862479 | ||
電子郵件 | 15697188659@wo.com.cn | 通信地址 | 武漢科技大學校辦(430081) | ||
研究方向 | 智能機器及受控機構,機電系統動態設計及故障診斷,機械CAD/CAE,智能設計與控制等 | ||||
主要科研項目 | 目前在研的主要項目: 1.“含釩頁巖提取大型化裝備及工藝過程控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 2.“基于計算機視覺的鋼板成像建模與表面缺陷實時重構的應用基礎研究”,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課題 3.“冶金爐襯結構數值模擬與強度評價新方法研究”,湖北省科技廳重點項目 4.“基于機器視覺的帶鋼表面質量在線檢測系統研究開發”, 武漢市科技攻關重點項目 5. “基于雙目立體視覺的高溫鑄坯表面缺陷檢測關鍵技術研究”,湖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計劃重大項目 6.“耐火材料制品熱震損壞機理研究”,教育部科研重點項目 7.“環縫磨研磨動力學及影響因素研究”,湖北省教育廳重大科學研究 8.“邯鋼空氣分離裝置DCS及APC控制系統”,邯鄲鋼鐵股份公司; 9.“邯鋼高爐—焦爐煤氣發電熱能綜合利用項目-機械狀態監測及故障智能診斷系統”; 10.“線材收集區回轉臺架傳動系統改造可行性研究”,水城鋼鐵股份公司; 11.“重軌鋼軌熱處理關鍵工藝方法及控制技術的研究”,武漢鋼鐵股份公司; 12.“武鋼重大科技專項:高精度帶鋼厚度測量設備技術改進與創新”; 13.“武鋼重大科技專項:戰略產品質量設備功能改進與精度提升”,武漢鋼鐵股份公司; 14. 武鋼重大科技專項:冷軋成品機組輥系管理及應用技術研究 | ||||
主要獲獎情況 | 1. 2010年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含釩頁巖高效提取在線循環資源化新技術及工業應用 2、“鋼鐵冶金儲運與精煉設備爐襯材料長壽高效技術”獲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3、“含鐵渣塵高效利用關鍵技術開發與工業應用”獲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4、“煉鋼電爐頂耐火材料長壽化技術”獲2008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5、“耐火材料內襯和構件的熱機械應力研究及應用”獲2006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6、“1700熱連軋粗軋機組負荷分配研究”獲2003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7、“全解析法機械原理矩陣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獲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8、“面向行業,培養應用型人才實踐能力的改革與實踐”獲2009年高等學校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9、“智能化多媒體機械原理教學體系與方法研究”獲2001年湖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10、“在機械原理教學中加強實踐性環節的研究”獲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1、“用創造技法和心理學規律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獲原冶金部教改成果二等獎; 12、在《機械工程學報》、《中國機械工程》、《機械設計》、《潤滑與密封》、《機械科學與技術》、《武漢理工大學學報》、《鋼鐵研究學報》、《鋼鐵》、《耐火材料》、《煉鋼》、《冶金能源》、《機械設計與研究》、《機械傳動》、《機械設計與制造》等期刊和重要國際會議上共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被SCI、EI與ISTP三大索引檢索40余次; 13、出版專著(譯著等)6部。教材:《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實驗教程》(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機械制造實驗教程》(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機械原理》(第一版入選冶金部教材九五規劃,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年3月;第二版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年3月)、《顎式破碎機》(專著: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年9月)、《機械設計及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機械原理》(譯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9月1日(395頁,499千字,ISBN7-111-12054-X))。" |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碩士導師介紹
機械工程 | ||
姓名 | 研究方向 | 聯系電話 |
孔建益 | 智能機器及受控機構,機電系統動態設計及故障診斷,機械CAD/CAE,智能設計與控制等 | 027-68862479 |
陳奎生 | 計算機測控技術與電液數字伺服系統 | 68863366 |
張華 | 綠色制造,制造系統工程,制造業信息化 | 027-68862283 |
李友榮 | 設備在線檢測與故障診斷 冶金機械的力學、強度及工作行為研究 隨機結構疲勞與壽命預測 | 68862292(O) 15697181114 |
羅會信 | 虛擬現實理論與應用、機械CAD/CAM、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 系統CAE | 68862337-5031(O)、68863653(H) |
范勤 | 機電系統計算機建模及仿真 機電系統動態設計及故障診斷 | 18971370627 |
曾良才 | 液壓設備狀態監測及故障診斷、電液伺服系統及智能控制 | 18971081018 |
高全杰 | 機電液一體化系統工程,新型冶金設備動力學,靜電噴涂理論及應用,機械現代設計方法學 | 027-68862252 |
王 哲 | 機械系統動力學;機械強度分析、振動;流場及電場行為研究;新型單體設備研究 | 68862609(O)6850290( |
金曉宏 | 機電液系統動力學行為與運動控制: 1.機電液控制系統運動控制:側重非線性控制系統穩定性和控制策略; 2.軋機動力學:側重軋機輥縫動力學與控制策略; 3.流體動力學:側重微結構牛頓流體動力學理論。 歡迎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機械電子、力學和應用數學專業學生加盟! | 68862283 |
蔣國璋 | 機械CAD/CAE(機械CAE、材料CAE和優化設計); 知識工程與知識管理;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統; 智能制造系統; | 68862337(O)15697181066 |
劉白雁 | (1)機電液工程測控理論與應用 (2)井下控制工程學 | |
謝劍剛 | 機電一體化設備自動控制,新型機電設備研制、機械設備故障診斷 | 6,886,383,313,367,240,000 |
許益民 | 電液數字控制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及應用、電液測控元件動態分析與制造 | 13971699986 |
熊禾根 | 機械現代設計方法(優化設計、虛擬樣機技術、智能設計等); 制造業信息化(CIMS、MES、ERP等)系統設計與開發; 車間作業調度及其智能算法(Job shop scheduling、Flow shop scheduling)。 | 15337262549 |
傅連東 | 機電系統動態設計及故障診斷 | 027-86536750,68862337-6121 |
楊金堂 | 智能機器及受控機構 機電系統計算機建模及仿真 機電一體化系統工程 | 13971367383 |
王志剛 | 機電系統計算機建模及仿真 機電系統動態設計及故障診斷 機械CAE 現代信號處理方法 耐火材料熱機械行為研究 | 02768862056/15697181117 |
周敏 | 制造業信息化工程;企業資源計劃(ERP);工業工程與制造系統;設備工程與管理;知識工程與管理 | 13871540001 |
唐秋華 | 生產過程規劃與調度、制造過程監測與控制、現代優化方法與算法; | 13986133868 |
夏緒輝 | 制造系統工程、網絡化制造、制造/再制造服務、(逆向)供應鏈管理 | 15697180799 |
陳新元 | 大型AGC缸測控理論及技術、混凝土泵車臂架智能控制、機電液設備開發、電液控制技術及其工程應用 | 13667286860 |
王賢琳 | 質量工程;可靠性工程;綠色制造; 綠色制造標準 | 15697181109 |
但斌斌 | 產品設計與開發、制造業信息化、現代制造系統、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統。歡迎機械、計算機軟件、自動化控制、材料等專業同學報考,特別歡迎碩博連讀同學報考! | 13487072750 |
趙慧 | 1)機器人與人工智能 2)生物機械原理與設計 3)液壓元件、液壓傳動與電液伺服系統 4) 測量與傳感設備 | 027-68862283 |
蘇義腦 | ||
呂勇 | 機電系統建模及仿真 遠程監測與診斷軟件系統開發 非線性信號處理 冶金機械動力學 | 68862857 |
趙三星 | 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冶金設備的力學、強度及工作行為研究 2.軋制界面力學分析、軋制潤滑機理研究 | 15697181025 |
黃浩 | 計算機輔助測試、電液控制系統、在線監測與智能診斷 | 13396095346 |
郭良斌 | 1.高壓重載氣體潤滑理論研究與高壓重載氣體軸承設計; 2.暫沖高壓氣源系統的理論建模與實驗研究; 3.3D打印技術在氣體軸承制造中的應用研究。 | 13517239802 |
蔡蕓 | 1.仿真優化技術:仿真建模方法;最優化技術與數學建模;仿真環境下的最優化理論及應用;虛擬設計制造 2.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系統規劃與仿真;物流系統優化與決策;港口物流規劃與設計;生產調度及管理優化 | 15697180205 |
王興東 | 1、冶金機械的力學分析; 2、強度及工作行為研究; 3、機電系統計算機建模及仿真。 | 13995693889 |
周興林 | 1.先進檢測技術與應用 2.圖像處理與計算機視覺 3.交通信息與控制系統 | 13907109498 |
容芷君 | 1.家電產品設計方法 2.制造系統集成與控制技術 3. 醫療健康大數據技術 | 15697181091 |
涂福泉 | 1.復雜機電液系統集成 2.智能材料應用技術 3.計算機控制 | 15697181087 |
侯宇 | 仿生機械與智能機械(仿生機構、柔性機構、仿生機器人研究等相關領域) 機構運動學與動力學(機構的運動學分析、非線性動力學分析、計算機仿真等) | 13476163738 |
饒剛 | 機械CAD/CAM、有限元分析,機械設備及結構故障診斷,小型機電一體化設備研發 | 18971546790 |
李寧 | 主要研究方向: 機械系統動力學與故障診斷、機械系統動態信號處理、機械振動分析與處理技術、模態分析與應用、模式識別與分類 | 15697181097 |
鄒光明 | 氣霧冷卻機理的研究; 機械產品的概念設計、智能設計、優化設計及計算機仿真等; 冶金設備在線監測與故障診斷。 | 13886026219 |
肖涵 | 1、設備故障診斷與信號處理 非線性時間序列分析方法及其在故障診斷中的應用;模式識別方法研究 2、冶金設備動力學分析與診斷 冶金設備的力能參數測試、運動學及動力學分析; | 68862292 |
江志剛 | 綠色設計與制造、機械裝備再制造技術、制造系統工程 | 15697181056 |
許仁波 | 智能材料功能化設計及應用、石油鉆探機械安全評價分析 | 15697181125 |
謝良喜 | 冶金機械、船舶機械、海洋工程機械的設計、優化、狀態監測;液壓密封、摩擦、潤滑研究;智能機械手、3D打印研究 | 15697181071 |
李公法 | 1、鋼鐵生產流程的優化與控制; 2、生產計劃與調度; 3、機械CAD/CAE; 4、機電系統動態設計與仿真; 5、智能設計與控制; 6、智能機器人。 歡迎機械、自動化、控制、數學、工業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學生報考。 | 18907159217 |
趙剛 | 綠色制造系統工程,工業代謝系統演化,系統優化與可靠性,工業碳排放與CEM計量 擬與我校楚天學者、University of Liverpool教授Bernard Hon合作培養學術型碩士研究生1名,歡迎報考。 | 15527040105 |
黃濤 | 軋制行為及控制、熱冷軋厚度控制及板型控制、信號檢測及濾波。 | 1390716517 |
蔣林 | 1、液壓機器人研制開發及其控制; 2、特種機器人研制開發及其控制; 3、移動機器人研制及其定位、導航、運動規劃及智能算法研究。 | 15927625084 |
魏國前 | 1、焊接結構微/宏觀斷裂行為及其疲勞性能研究 (1)基于焊趾形貌的焊接接頭疲勞裂紋萌生機理研究 (2)金屬材料與結構的裂紋演化行為研究 (3)疲勞試驗與壽命評定方法研究 2、新元件、新材料的研究與應用 | 13387654985 |
湯勃 | 機器視覺檢測,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優化設計及計算機仿真,機構運動學與動力學,冶金設備在線監測與故障診斷 | 15697181028 |
王濤 | 1、機械設備故障診斷技術 2、智能材料與傳感技術 3、結構健康監測與測試技術 | 027-68862292 |
汪朝暉 | 1、智能裝備設計理論及方法(CAD、CAE、優化設計、可靠性等);2、基于計算流體動力學(CFD)的節能環保新技術及其應用;3、生物機械交叉學科及其新型醫療裝備研發。 | 15697181060 |
伍世虔 | 機器視覺、智能機器人、圖像處理、模式識別、模糊邏輯及神經網絡 | (027)68862820 |
潘莉 | 人因工程、項目管理、工業工程與管理、設備故障診斷與監測 | 13971313569 |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自動化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簡介
一、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和機械工程基礎理論,具備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國際視野,能夠適應我國機械工業轉型升級要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能在機械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設計、制造、測控等方面的科學研究、技術研發、工藝創新、工程組織管理等工作,并期待畢業生畢業5年左右達成以下目標:
目標1: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工作中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責任;
目標2:能夠合理選擇理論方法、實驗方案和現代工具等分析和解決機械工程產品研發、工藝設計、產品制造和工程管理等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復雜工程問題;
目標3:熟悉機械工程領域行業規范和法律法規,能在工程實踐中充分考慮工程與社會、環境、法律、安全、健康及文化的關系,促進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
目標4:能夠持續關注國內外現代機械設計、智能制造與先進制造、互聯網+環境下的機械工程及其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
目標5:具有創新創業和終身學習的意識,能通過自主學習有意識地構建和完善工作所需的機械工程知識體系和先進分析手段,拓展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目標6: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和領導能力及外語應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國際視野,能在多學科、多文化背景下的工程項目管理團隊和工程研發團隊中擔任負責人。
I.Training objectives
The major aims at developing multi-skill technology talented person with good humanity accomplishment, stronge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all a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aesthetics and labor education. Who has solid theoretic foundation in natural science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has strong computer and foreign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and 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 With th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international vision, he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machinery industry, and engage in design, manufacturing, control and measurement and other aspect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its related field, like scientific researc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innovation, engineering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work. Graduates of this major are supposed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 aims:
Aims 1: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Having a good humanities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quality and have a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n abide by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norms in the work and perform duties and fulfil obligations consciously.
Aims 2: (Professionalism) Can make appropriate choices in theoretical methods, experimental programs, and modern tools to analyze and solve 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work practices, such as mechanical engineering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design, product manufactu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ims 3: (Society and the environment) Familiar with industry norms and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can fully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society, environment, law, safety, health and culture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ims 4: (Knowledge acquirement) Staying focus on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modern mechanical desig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maintenance for complex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under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ims 5: (renewal of knowledge) Having the spirit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and lifelong learning, can consciously construct and improve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knowledge system and advanced analysis methods needed in the work by self-learning to develop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Aims 6: (team communication) Having a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 coordination skill, leadership skill and advanced ability of foreign language application. Equipped with goo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he can serve as leader i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team and engineering R&D team in multi-disciplinary and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2021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080200考研科目及參考書目
機械工程 [080200] 學術學位
專業信息
- 所屬院校:武漢科技大學
- 招生年份:2021年
- 招生類別:全日制研究生
- 所屬學院:機械自動化學院
- 所屬門類代碼、名稱:[08]工學
- 所屬一級學科代碼、名稱:[02]機械工程
專業招生詳情
研究方向: | 01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02 機械電子工程 03 機械設計及理論 04 工業工程 |
|
招生人數: | 75 | |
考試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③301 數學一 ④811 機械原理 復試科目: 1.機械工程控制基礎 2.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基礎 3.機械制造工藝學 4.工業工程基礎 (選一) |
|
備 注: | (含綠色制造與節能減排科技研究中心、機器人與智能系統研究院) 招生總人數:274 人(含擬接收推免生 12 人) 機械自動化學院聯系人: 朱老師 TEL:027-68862252 綠色制造與節能減排科技研究中心聯系人: 鄢老師 TEL:027-68862816 機器人與智能系統研究院聯系人: 朱老師 TEL:027-68862252 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考 |
2021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控制基礎研究生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機械工程控制基礎一、考試要求
主要考查工程控制的基本概念,特別是傳遞函數的概念,系統時域響應、頻域特性和穩定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運用控制理論方法進行機電控制系統性能分析的初步能力。
二、考試內容(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內容) 1.控制理論概述
機械工程控制論的研究對象與任務;系統及其模型;反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系統的分類及對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
2. 系統的數學模型
主要考查工程控制的基本概念,特別是傳遞函數的概念,系統時域響應、頻域特性和穩定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運用控制理論方法進行機電控制系統性能分析的初步能力。
二、考試內容(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內容) 1.控制理論概述
機械工程控制論的研究對象與任務;系統及其模型;反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系統的分類及對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
2. 系統的數學模型
物理系統建模;線性和非線性系統的概念,非線性系統模型的線性化;Laplace 變換及其反變換基本知識;系統的傳遞函數的定義,傳遞函數的零、極點和放大系數,典型環節的傳遞函數;傳遞函數框圖及其簡化方法。
3. 時間響應分析
時間響應及其組成;典型輸入信號及其特點;一階系統模型及其時間響應分析;二階系統模型及其時間響應分析,二階系統響應的性能指標;系統的誤差分析與計算。
4. 頻率特性分析
頻率特性的定義、頻率特性的求取、頻率特性的特點和作用;頻率特性的圖示方法(Nyquist 圖和 Bode 圖)以及各典型環節的頻率特性圖;系統開環頻率特性及系統開環 Nyquist 圖和開環 Bode 圖的繪制。
5. 穩定性
穩定性的定義、系統穩定的充要條件和必要條件; Routh 穩定判據基本方法;Nyquist 穩定判據基本方法;Bode 穩定判據基本方法;系統相對穩定性,系統穩定性裕量。
6. 系統的性能指標與校正
系統性能指標,校正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類型;串聯校正的基本類型,相位超前校正、相位滯后校正、相位滯后-超前校正的基本原理和特點;反饋校正的基本原理和幾種主要的反饋校正的形式;順饋校正的基本原理和幾種主要的順饋校正的形式。
三、考試題型及其它要求
1. 考試題型:試卷采用客觀題和主觀題相結合的形式,題型主要包括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問答題、綜合分析題等。
2. 其它要求:考生自備無編程無存儲無記憶功能的計算器和作圖用具(如三角尺、量角器、圓規、直尺等)。
武漢科技大學國際學院中澳機械工程專業簡介
中澳機械工程專業經中國教育部批準,武漢科技大學與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合作舉辦機械工程專業本科項目,項目批準書編號為MOE42AU2A20131394N,辦學層次和類別為本科學歷教育,納入國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
-
項目依托院校簡介
迪肯大學及其工程學院: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創建于1974年,是澳大利亞規模最大的公立大學之一,現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0多名學生。學校位于維多利亞州,有墨爾本伯伍德、吉朗華安池、吉朗水濱、瓦南布等四個校區。設有商學院與法學院、科學工程與建筑環境、藝術人文與社科、醫學與健康等四個學部。迪肯大學被澳大利亞政府委員會列為全國一流大學,是澳大利亞第一所兩次(1995-1996,1999-2000)榮獲“年度最佳大學”榮譽的高校;2009年獲維多利亞州教育和培訓出口管理獎;2011年榮獲澳大利亞教學委員會最多獎勵;在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2012年研究獎勵撥款中總額排列第九;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周刊發布的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前3%、2015年全球100所校齡50年內大學排名第45位;被著名的大學排名組織QS世界大學排名評為五星級大學;在澳大利亞畢業生調查中,學生滿意度目前位居維多利亞州第一、全澳第三。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自動化學院:該院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水平高,是湖北省首批試點學院改革學院之一。有雙聘院士3人,教授32人,副教授45人,博士生導師18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QR”1人,“百人計劃”1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3人,楚天學者特聘教授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者9人,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獲得者4人。設有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工業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等本科專業,其中機械工程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機械原理”和“液壓傳動”課程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機械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院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6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機械工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和7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建有“冶金裝備及其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機械傳動及制造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學院重視教育教學改革,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近三年,學生在全國高水平賽事中獲得近300項省級以上獎勵。畢業生中有2人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多校友成為教授、專家、大型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在中澳機械工程專業本科項目中,該院承擔2/3核心課程的教學。 -
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適應當代中國和世界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國際視野、良好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系統掌握機械工程基本理論和先進技術,具備機械工程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與技能,具備再學習能力,能從事機電一體化、先進制造技術等方面的研究、設計、制造、開發和管理的國際化高級專門人才。
本項目由武漢科技大學與迪肯大學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并共同選派優秀教師任教,迪肯大學承擔1/3核心課程的教學,主要課程采用雙語或全英語教學。修業年限為4年,學生可在武漢科技大學完成全部學業,修完規定課程學分并考核合格,可獲得武漢科技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
學生在本項目學習2.5學年后,若英語水平達到迪肯大學入學標準,同時學業成績達到雙方大學要求,可選擇自費赴迪肯大學機械本科專業繼續學習,迪肯大學對學生在中國的學習認可16學分。學生修完迪肯大學機械本科專業其余16學分(通常需要2學年時間),可獲該校機械工學學士學位,同時可獲武漢科技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 -
項目特色
(1)引入迪肯大學云教學平臺(CloudDeakin)并實施遠程輔導,與外方教師面授相得益彰。
(2)迪肯大學機械工程本科專業,經澳大利亞權威的EA工程師協會認證。
(3)機械工程是深受國內外學生青睞的熱門專業,就業前景廣闊,國際化人才在跨國公司、外向型企業的就業競爭力強。澳大利亞對工程技術人才的需求尤為旺盛,工程師的薪酬標準顯著高于其他行業。迪肯大學機械工程專業注重創新與產業接軌,設有工作實習,畢業生在汽車、航天、造船、航空、鐵路等行業的就業機會豐富。
(4)機械等工程類專業為澳大利亞最熱門移民專業,畢業生可獲州政府或雇主擔保,并可享受政府工作簽證政策,移民機會大增。此外,學生在迪肯大學吉朗華安池校區機械本科專業學習,目前的移民政策為其提供額外的移民加分。
2021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基礎研究生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基礎一、考試要求主要考察機械工程常用物理量的測量方法、測試裝置特性、傳感器及信號調理方法,以及應用所學基本知識進行測試方案制定與測試信號分析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內容) 1.信號的分類與描述
不同類型信號的特點。2.周期信號與離散頻譜
周期信號與離散信號的時域-頻域轉換方法;信號時域與頻域的特點,區別與聯系。隨機信號的統計特征。
1. 測試裝置特性
測試裝置靜態特性與動態特性的主要內容及其含義;系統不失真測試條件;系統動態特性的表達方式、含義及其聯系;系統串并聯的特性;一階和二階系統動態特性及其應用、動態特性測量方法。
2. 常用的傳感器
機械工程常用物理量測量使用的傳感器類型(電阻式、電容式、電感式、磁電式、壓電式、熱電式)及其工作原理;各類傳感器的使用場景及其選用方法。
3. 信號的調理
電橋基本原理及其在應力應變測量中的應用;信號的調制解調類型,調幅及其解調方法;濾波器特性及其含義
4. 數字信號處理
數字信號處理基本步驟;信號數字化產生的問題及其成因;信號相關分析與功率譜分析方法及其特點。
5. 力能參數測量方案
根據機械結構及工況,制定應力、應變及扭矩測試方案三、考試題型及其它要求
1. 考試題型:試卷采用客觀題和主觀題相結合的形式,題型主要包括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問答、計算和綜合分析題等。
2. 其它要求:考生自備無編程無存儲無記憶功能的計算器和作圖用具(如三角尺、量角器、圓規、直尺等)。
機械工程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機械工程 專業代碼:080200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機械工程
專業介紹
陸軍裝甲兵學院為例
一、培養目標
培養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掌握機械工程專業深厚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解決本專業領域技術難題的能力,能夠適應軍隊現代化建設和信息化條件下聯合作戰需要、滿足軍隊科研院所及總裝基層部隊任職崗位需求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二、專業簡介
機械工程,于2010年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擁有“機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每年培養博士生約10名、碩士生約25名。機械工程學科是我院主干學科,主要從事重型、輕型、兩棲、空降四大系列的履帶式和輪式裝甲裝備教學、科研和試驗研究工作,在車輛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和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等二級學科均承擔博士、碩士、本科和外軍留學生的培養任務,是軍隊“2110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學科專業領域,其中車輛工程學科為全軍重點建設學科及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
三、研究方向簡介
五十多年來,在主導和引領我軍裝甲裝備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裝甲車輛理論與總體技術”、“裝甲車輛動力系統理論與技術”、“裝甲車輛機電液系統測控技術及故障診斷”、“裝甲車輛先進設計與理論”、“軍用裝備功能材料的先進加工技術及其自動化”等五個穩定的具有鮮明軍事工程特色的學科方向。
四、導師隊伍
機械工程專業目前共有博士生導師14名,碩士生導師31名。其中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1人,“何梁何利”獎獲得者1人,全軍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5人,總裝備部“1153”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培養對象6人、第二層次培養對象10人。各方向的學術骨干多數有出國留學或作訪問學者的經歷。
五、教學科研條件
本專業擁有裝甲車輛道路試驗場、野外試驗站、車輛人-機-環境系統實驗室、裝甲車輛性能試驗與仿真評估實驗室、動力傳動實驗室、油液分析檢測實驗室、傳感器與測試技術實驗室、液壓傳動實驗室、結構強度分析實驗室、機構創新實驗室和機械動力學仿真平臺。
六、教學科研學術成果
本專業參與了我軍裝備發展相關政策法規、發展規劃等方面的制定,圍繞裝備體系規劃、新型號研制、現役裝備升級改造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以“四個突擊系統”為基本架構的裝甲裝備基本體系,在引領陸軍裝備技術跨越式發展、打造我軍第一輛數字化坦克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高速兩棲車輛總體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動力傳動系統性能集成建模、動力艙的熱性能數值仿真與測試等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外首創的引弧微爆轟擊高效經濟型陶瓷加工技術和裝置,成功研制了國內外首臺陶瓷螺紋自動加工機床。在國際上首先提出了工程陶瓷界面熱化學反應高效磨削的新理念,研制的陶瓷專用高效有機磨削液已推廣應用。2005年以來,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國家“995”高新工程、國際合作、國防預研、裝備型號等各類項目150余項,總經費達1.2億元,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獎71項。科研成果被部隊、軍工和地方企業應用27項,直接經濟效益超過2億元。發表學術論文10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212篇。舉辦學術會議6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127人次。出版學術專著18部、譯著4部,發明專利11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入選國家精品課程2門。管理制度健全,研究生培養經驗豐富,近年來有2篇博士和2篇碩士學位論文分別入選全軍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
專業點分布
陸軍裝甲兵學院 北京化工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方工業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印刷學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陸軍軍事交通學院 天津理工大學 中國民航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工程大學 華北理工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中北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大連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遼寧科技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沈陽化工大學 大連工業大學 沈陽建筑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北華大學 長春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蘇州科技大學 河海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 江蘇師范大學 淮海工學院 寧波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溫州大學 浙江海洋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廈門理工學院 華僑大學 景德鎮陶瓷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濟南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齊魯工業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 湖北文理學院 海軍工程大學 武漢輕工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工程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 三峽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湖南科技大學 湖南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中南大學 湘潭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深圳大學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廣西科技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 重慶郵電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理工學院 貴州大學 空軍工程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工業大學 陜西科技大學 青海大學 新疆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0802 機械工程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參評89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189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3 |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2020年研究生錄取分數線) | A+ |
2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工程考研專業分析) | A+ |
3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考研專業分析) | A+ |
4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初試考試科目) | A+ |
5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考研專業分析) | A |
6 | 10056 | 天津大學 | A |
7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A |
8 | 10335 | 浙江大學 | A |
9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10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A- |
11 | 10183 | 吉林大學 | A- |
12 | 10216 | 燕山大學 | A- |
13 | 10247 | 同濟大學 | A- |
14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A- |
15 | 10532 | 湖南大學 | A- |
16 | 10533 | 中南大學 | A- |
17 | 10561 | 華南理工大學 | A- |
18 | 10611 | 重慶大學 | A- |
19 | 90002 | 國防科技大學 | A- |
20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B+ |
21 | 10005 | 北京工業大學 | B+ |
22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學 | B+ |
23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B+ |
24 | 10145 | 東北大學 | B+ |
25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26 | 10286 | 東南大學 | B+ |
27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28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B+ |
29 | 10299 | 江蘇大學 | B+ |
30 | 10337 | 浙江工業大學 | B+ |
31 | 10359 | 合肥工業大學 | B+ |
32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33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B+ |
34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學 | B+ |
35 | 10699 | 西北工業大學 | B+ |
36 | 1070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B+ |
37 | 11845 | 廣東工業大學 | B+ |
38 | 10019 | 中國農業大學 | B |
39 | 10080 | 河北工業大學 | B |
40 | 10109 | 太原科技大學 | B |
41 | 10150 | 大連交通大學 | B |
42 | 10153 | 沈陽建筑大學 | B |
43 | 10186 | 長春理工大學 | B |
44 | 10214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B |
45 | 10217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B |
46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47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學 | B |
48 | 10255 | 東華大學 | B |
49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學 | B |
50 | 10386 | 福州大學 | B |
51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52 | 10488 | 武漢科技大學 | B |
53 | 10610 | 四川大學 | B |
54 | 10614 | 電子科技大學 | B |
55 | 10615 | 西南石油大學 | B |
56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學 | B |
57 | 11414 | 中國石油大學 | B |
58 | 90006 | 解放軍理工大學 | B |
59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學 | B- |
60 | 10110 | 中北大學 | B- |
61 | 10142 | 沈陽工業大學 | B- |
62 | 10190 | 長春工業大學 | B- |
63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64 | 10385 | 華僑大學 | B- |
65 | 10403 | 南昌大學 | B- |
66 | 10424 | 山東科技大學 | B- |
67 | 10433 | 山東理工大學 | B- |
68 | 10464 | 河南科技大學 | B- |
69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學 | B- |
70 | 10595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B- |
71 | 10657 | 貴州大學 | B- |
72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學 | B- |
73 | 10710 | 長安大學 | B- |
74 | 10731 | 蘭州理工大學 | B- |
75 | 10732 | 蘭州交通大學 | B- |
76 | 10013 | 北京郵電大學 | C+ |
77 | 10022 | 北京林業大學 | C+ |
78 | 10058 | 天津工業大學 | C+ |
79 | 10144 | 沈陽理工大學 | C+ |
80 | 10147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C+ |
81 | 10225 | 東北林業大學 | C+ |
82 | 10295 | 江南大學 | C+ |
83 | 10298 | 南京林業大學 | C+ |
84 | 10336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C+ |
85 | 10426 | 青島科技大學 | C+ |
86 | 10429 | 青島理工大學 | C+ |
87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學 | C+ |
88 | 10702 | 西安工業大學 | C+ |
89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C+ |
90 | 10704 | 西安科技大學 | C+ |
91 | 10755 | 新疆大學 | C+ |
92 | 10856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C+ |
93 | 11660 | 重慶理工大學 | C+ |
94 | 90059 | 火箭軍工程大學 | C+ |
95 | 10009 | 北方工業大學 | C |
96 | 10057 | 天津科技大學 | C |
97 | 10079 | 華北電力大學 | C |
98 | 10107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C |
99 | 10143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C |
100 | 10146 | 遼寧科技大學 | C |
101 | 10220 | 東北石油大學 | C |
102 | 10285 | 蘇州大學 | C |
103 | 10294 | 河海大學 | C |
104 | 10304 | 南通大學 | C |
105 | 10360 | 安徽工業大學 | C |
106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學 | C |
107 | 10459 | 鄭州大學 | C |
108 | 10462 | 鄭州輕工業學院 | C |
109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C |
110 | 10495 | 武漢紡織大學 | C |
111 | 10500 | 湖北工業大學 | C |
112 | 10530 | 湘潭大學 | C |
113 | 10536 | 長沙理工大學 | C |
114 | 10593 | 廣西大學 | C |
115 | 11232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C |
116 | 10151 | 大連海事大學 | C- |
117 | 10254 | 上海海事大學 | C- |
118 | 10259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C- |
119 | 10289 | 江蘇科技大學 | C- |
120 | 10291 | 南京工業大學 | C- |
121 | 10292 | 常州大學 | C- |
122 | 10427 | 濟南大學 | C- |
123 | 10430 | 山東建筑大學 | C- |
124 | 10431 | 齊魯工業大學 | C- |
125 | 10590 | 深圳大學 | C- |
126 | 10618 | 重慶交通大學 | C- |
127 | 10623 | 西華大學 | C- |
128 | 10708 | 陜西科技大學 | C- |
129 | 11065 | 青島大學 | C- |
130 | 11078 | 廣州大學 | C- |
131 | 10066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 C- |
132 | 10081 | 華北理工大學 | C- |
機械工程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名稱:機械工程 專業代碼:085201 門類/類別:工學 學科/類別:工程
專業介紹
邵陽學院
機械工程領域簡介
邵陽學院機械工程領域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與吉利集團、三一集團、邵陽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衡陽天雁機械廠、長豐集團、山河智能等企業緊密合作,建立了試驗科研基地及實踐基地,在小型風冷柴油機、機械現代設計方法、先進制造技術、機械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部分成果具有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本領域現有專任教師及導師3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0人,博士學位人員15人,擁有實驗室面積5000多平方米,實驗設備總價值3000余萬元,有動力機械實驗室、機械動力實訓基地、小型內燃機及先進制造技術實驗室等省級研究平臺;先后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湖南省科技廳重點項目、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在內的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30多項,先后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湖南省教學成果獎8項,省市科技進步獎13項,共出版專著9部,發表學術論文400多篇,其中SCI、EI檢索90多篇。
機械工程領域培養方式:
1)采用項目承載式校企聯合培養專業碩士模式,學生主要在聯合培養企業完成學業。
2)實行雙導師負責制,雙導師制是指1個校內學術導師、1個校外社會實踐部門的導師,校內導師主要負責研究生的業務指導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導師參與實踐過程、項目研究、產品開發、工程項目總結報告與論文等多個環節的指導工作。
機械工程領域培養目標:
1)掌握機械工程專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以及管理知識;掌握解決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化技術手段,具有獨立從事工程設計、工程實施、工程研究、工程開發和工程管理等能力。
2)培養從事機械及機電設備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檢測及控制、使用及維修的高級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掌握現代機械設計理論和方法、現代制造技術(包括工藝過程、制造加工設備及系統)、機電一體化技術、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并能解決工程實踐中出現實際技術問題。
專業點分布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方工業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天津理工大學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工程大學 華北理工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石家莊鐵道大學 燕山大學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中北大學 太原科技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沈陽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沈陽理工大學 遼寧科技大學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大連交通大學 大連工業大學 遼寧工業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哈爾濱商業大學 哈爾濱理工大學 東北石油大學 佳木斯大學 上海海事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 鹽城工學院 南京工程學院 江蘇理工學院 南京工業大學 寧波大學 浙江農林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溫州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工程大學 安徽建筑大學 華僑大學 福建工程學院 景德鎮陶瓷大學 江西理工大學 南昌航空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煙臺大學 濟南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齊魯工業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河南理工大學 河南科技學院 武漢輕工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長江大學 武漢工程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 三峽大學 邵陽學院 湖南工業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湘潭大學 湖南理工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 深圳大學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廣西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理工學院 西京學院 空軍工程大學 西安工業大學 西安科技大學 西安石油大學 陜西理工大學 寶雞文理學院 新疆大學
專業院校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共 93 所,本次參評89 所;部分具有“碩士授權”的高校 也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 189 所(注:評估結果相同的高校排序不分先后,按學校代碼排列)。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2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A+ |
3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4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A+ |
5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學 | A |
6 | 10056 | 天津大學 | A |
7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A |
8 | 10335 | 浙江大學 | A |
9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10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A- |
11 | 10183 | 吉林大學 | A- |
12 | 10216 | 燕山大學 | A- |
13 | 10247 | 同濟大學 | A- |
14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A- |
15 | 10532 | 湖南大學 | A- |
16 | 10533 | 中南大學 | A- |
17 | 10561 | 華南理工大學 | A- |
18 | 10611 | 重慶大學 | A- |
19 | 90002 | 國防科技大學 | A- |
20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B+ |
21 | 10005 | 北京工業大學 | B+ |
22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學 | B+ |
23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B+ |
24 | 10145 | 東北大學 | B+ |
25 | 10280 | 上海大學 | B+ |
26 | 10286 | 東南大學 | B+ |
27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28 | 10290 | 中國礦業大學 | B+ |
29 | 10299 | 江蘇大學 | B+ |
30 | 10337 | 浙江工業大學 | B+ |
31 | 10359 | 合肥工業大學 | B+ |
32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33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B+ |
34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學 | B+ |
35 | 10699 | 西北工業大學 | B+ |
36 | 1070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B+ |
37 | 11845 | 廣東工業大學 | B+ |
38 | 10019 | 中國農業大學 | B |
39 | 10080 | 河北工業大學 | B |
40 | 10109 | 太原科技大學 | B |
41 | 10150 | 大連交通大學 | B |
42 | 10153 | 沈陽建筑大學 | B |
43 | 10186 | 長春理工大學 | B |
44 | 10214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B |
45 | 10217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B |
46 | 10251 | 華東理工大學 | B |
47 | 10252 | 上海理工大學 | B |
48 | 10255 | 東華大學 | B |
49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學 | B |
50 | 10386 | 福州大學 | B |
51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52 | 10488 | 武漢科技大學 | B |
53 | 10610 | 四川大學 | B |
54 | 10614 | 電子科技大學 | B |
55 | 10615 | 西南石油大學 | B |
56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學 | B |
57 | 11414 | 中國石油大學 | B |
58 | 90006 | 解放軍理工大學 | B |
59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學 | B- |
60 | 10110 | 中北大學 | B- |
61 | 10142 | 沈陽工業大學 | B- |
62 | 10190 | 長春工業大學 | B- |
63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64 | 10385 | 華僑大學 | B- |
65 | 10403 | 南昌大學 | B- |
66 | 10424 | 山東科技大學 | B- |
67 | 10433 | 山東理工大學 | B- |
68 | 10464 | 河南科技大學 | B- |
69 | 10534 | 湖南科技大學 | B- |
70 | 10595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B- |
71 | 10657 | 貴州大學 | B- |
72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學 | B- |
73 | 10710 | 長安大學 | B- |
74 | 10731 | 蘭州理工大學 | B- |
75 | 10732 | 蘭州交通大學 | B- |
76 | 10013 | 北京郵電大學 | C+ |
77 | 10022 | 北京林業大學 | C+ |
78 | 10058 | 天津工業大學 | C+ |
79 | 10144 | 沈陽理工大學 | C+ |
80 | 10147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C+ |
81 | 10225 | 東北林業大學 | C+ |
82 | 10295 | 江南大學 | C+ |
83 | 10298 | 南京林業大學 | C+ |
84 | 10336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C+ |
85 | 10426 | 青島科技大學 | C+ |
86 | 10429 | 青島理工大學 | C+ |
87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學 | C+ |
88 | 10702 | 西安工業大學 | C+ |
89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C+ |
90 | 10704 | 西安科技大學 | C+ |
91 | 10755 | 新疆大學 | C+ |
92 | 10856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C+ |
93 | 11660 | 重慶理工大學 | C+ |
94 | 90059 | 火箭軍工程大學 | C+ |
95 | 10009 | 北方工業大學 | C |
96 | 10057 | 天津科技大學 | C |
97 | 10079 | 華北電力大學 | C |
98 | 10107 | 石家莊鐵道大學 | C |
99 | 10143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C |
100 | 10146 | 遼寧科技大學 | C |
101 | 10220 | 東北石油大學 | C |
102 | 10285 | 蘇州大學 | C |
103 | 10294 | 河海大學 | C |
104 | 10304 | 南通大學 | C |
105 | 10360 | 安徽工業大學 | C |
106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學 | C |
107 | 10459 | 鄭州大學 | C |
108 | 10462 | 鄭州輕工業學院 | C |
109 | 10491 | 中國地質大學 | C |
110 | 10495 | 武漢紡織大學 | C |
111 | 10500 | 湖北工業大學 | C |
112 | 10530 | 湘潭大學 | C |
113 | 10536 | 長沙理工大學 | C |
114 | 10593 | 廣西大學 | C |
115 | 11232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C |
116 | 10151 | 大連海事大學 | C- |
117 | 10254 | 上海海事大學 | C- |
118 | 10259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C- |
119 | 10289 | 江蘇科技大學 | C- |
120 | 10291 | 南京工業大學 | C- |
121 | 10292 | 常州大學 | C- |
122 | 10427 | 濟南大學 | C- |
123 | 10430 | 山東建筑大學 | C- |
124 | 10431 | 齊魯工業大學 | C- |
125 | 10590 | 深圳大學 | C- |
126 | 10618 | 重慶交通大學 | C- |
127 | 10623 | 西華大學 | C- |
128 | 10708 | 陜西科技大學 | C- |
129 | 11065 | 青島大學 | C- |
130 | 11078 | 廣州大學 | C- |
131 | 10066 |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 C- |
132 | 10081 | 華北理工大學 | C- |
機械工程考研考什么
機械工程專業考研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202俄語、203
日語任選其一
③301數學一
④818機械原理
機械工程考研參考書:
科目代碼 | 考試科目 | 書名 | 出版社 | 版本 | 作者 | 備注 |
801 | 理論力學 | 《理論力學》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第六版 | 哈工大 | 任選其中一本 |
《理論力學》 | 科學出版社 | 李慧劍、杜國君 | ||||
802 | 材料力學 | 《材料力學》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第四版 | 劉鴻文 | 任選其中一本 |
《材料力學》 | 科學出版社 | 白象忠 | ||||
B01 | 機械原理和機械零件 | 《機械原理》 | 國防工業出版社 | 第二版 | 安子軍 | 機械原理、機械零件各占50% |
《機械設計》 | 中國標準出版社 | 第一版 | 許立忠 | |||
B02 | 金屬塑性成形原理 | 《金屬塑性成形原理》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1999年版 | 俞漢清 | |
M01 | 機械制造工藝學 | 《機械制造工藝學》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第二版 | 王先逵 | |
M02 | 切削原理及刀具 | 《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第四版 | 陸劍中 | |
M03 | 機械制造裝備 | 《金屬切削機床》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第一版 | 戴曙 | |
M04 |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 | 《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第一版 | 姜培剛 | |
M05 | 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 | 《16/32位匯編語言、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第二版 | 錢曉捷 | |
M06 | 工廠電氣控制技術 | 《工廠電氣控制技術》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第三版 | 方承遠 | |
M07 | 液壓元件 | 《液壓元件與系統》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第二版 | 李壯云 | |
M08 | 液壓伺服與比例控制系統 | 《液壓控制系統》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第一版 | 王春行 | |
M09 | 液壓傳動系統 | 《液壓傳動系統》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第三版 | 官忠范 | |
M10 | 機械原理 | 《機械原理》 | 國防工業出版社 | 第二版 | 安子軍 | |
M11 | 機械設計 | 《機械設計》 | 中國標準出版社 | 第一版 | 許立忠 | |
M12 | 機械設計學 | 《機械設計學》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1999年版 | 黃靖遠 | |
M13 | 軋鋼工藝及設備 | 《板帶材生產工藝及設備》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第一版 | 許石民 | |
M14 | 冶煉設備及工藝 | 《煉鋼機械》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1989年版 | 羅振才 | |
《煉鐵機械》 | 冶金工業出版社 | 1990年版 | 嚴允進 | |||
M15 | 材料成形設備 | 《材料成形設備》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2004年版 | 王衛衛 | |
M16 | 沖壓工藝 | 《沖壓工藝學》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1990年版 | 肖景容 | |
M17 | 鍛造工藝 | 《鍛造工藝過程及模具設計》 | 中國林業出版社 | 2006年版 | 胡亞民 | |
M18 | 金屬塑性成形原理 | 《金屬塑性成形原理》 | 機械工業出版社 | 1999年版 | 俞漢清 |
機械工程研究生就業方向:
機械類專業滲透到很多行業,就業方向多種多樣,除了教學、營銷外,常見的有生產總監、物流管理、設備管理、質量管理、項目管理、機電產品開發、機械產品開發、液壓產品開發、儀器儀表開發、武器開發、汽車工業、環保設備開發、礦業設備設計、模具設計制造、機械制造工藝師、CNC工程師等。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領域內的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工作。
2022機械工程專業考研群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武漢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武漢科技大學報錄比、武漢科技大學考研群、武漢科技大學學姐、武漢科技大學考研真題、武漢科技大學專業目錄、武漢科技大學排名、武漢科技大學保研、武漢科技大學公眾號、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武漢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武漢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武漢科技大學.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s://img.okaoyan.com/gzh/kyp.jpg)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推薦
-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參考書目
-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QQ群
-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難嗎
-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考試科目
-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研究生分數線
-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研究生一對一輔導
-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研究生輔導
-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輔導
-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參考書目
- 武漢科技大學高性能鋼鐵材料及其應用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機械工程保研夏令營
- 武漢科技大學高性能鋼鐵材料及其應用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機械工程保研
- 武漢科技大學高性能鋼鐵材料及其應用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機械工程保研細則
- 武漢科技大學高性能鋼鐵材料及其應用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機械工程保研條件
- 武漢科技大學高性能鋼鐵材料及其應用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保研夏令營
-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論壇
-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分數線
-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真題
- 太原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沈陽工業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三峽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電子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重慶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重慶交通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武漢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新疆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青島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延邊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北京工商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中北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華北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北京化工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天津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山東建筑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汕頭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哈爾濱工程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武漢紡織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江蘇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黑龍江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內蒙古工業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長春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西安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石河子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貴州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華僑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河北農業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湖南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西華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北京郵電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貴州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湘潭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濟南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武漢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東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安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沈陽化工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中國計量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吉林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浙江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青島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東華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石家莊鐵道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沈陽建筑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廣東工業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上海海洋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機械工程考研
- 江西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西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廣東海洋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天津理工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考研
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學姐
![](http://m.btfokj.cn/images/okaoyanzuoxi.jpg)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武漢科技大學考研網由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維護,發布最新的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武漢科技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