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考研難嗎
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報錄比、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考研群、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考研真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專業目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排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保研、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公眾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很多考生在準備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考研難嗎?是考研報考的時候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這個專業的研究生好嗎?適合我嗎?對我以后的人生和職業會有幫助嗎?考生在準備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考研的時候產生這樣的疑問是十分正常的。【手機訪問】
但是考生應當明確的一點是,不論是哪一個專業的研究生,都不存在絕對的好與不好的評價標準。別人適合的專業不一定適合自己,需要考生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好不好、未來發展方向與考生自己的本科專業、興趣愛好以及未來發展規劃進行結合和分析,理性看待和認真對待考研的專業選擇問題,不要因一時沖動或是盲目聽取別人的意見而草率決定,往往會在備考期間十分痛苦。
研究生為你答疑,送資源
![](http://m.btfokj.cn/images/okaoyanzuoxi.jpg)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考生獲取相關有關電磁場與微波技術信息的途徑有很多,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怎么樣,學校研究生官方網站會列出詳細的招生簡章、考試內容、參考書目、歷年分數線以及報錄比等重要數據,考生可以根據這些內容進行選擇;可以咨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的師兄師姐,獲得第一手的信息;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例如考研網、考研論壇等信息來源。
另外,需要詳細了解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的考研情況的同學,可以點擊右側免費資源我們的學姐,幫你解答報考院校的詳細問題。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好不好,可以從專業排名來判斷,其排名的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應該學科考研難度的大小,包括近幾年內該學科全國排名的變化程度。有的專業所在的學校在學校排名系統中并沒有靠前的位置也不出名,但是該學科在全國范圍內有較高的排名位置;有的專業所在的學校屬于全國知名學府,但是該專業在全國范圍內并不出名。如果學科與學校在全國均有較高的排名位置,那么該學科屬于熱門學科,考研的競爭力會相對較大。考生在選擇報考電磁場與微波技術之前應當對其全國排名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將學科與學校的排名都納入考慮的范圍之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每年會頒布《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對除軍事學門類外的全部81個一級學科進行整體水平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專業排名,專業排名可以從中檢索到。 相對來說,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的排名還是相當樂觀,是一個具有潛力和發展前途的學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中提供了有關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好不好的全面而詳細的資料,歡迎考生前往查閱。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考研難嗎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考研難嗎](http://img.okaoyan.com/西安電子科技大學/4.jpg)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考研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參考書目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822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參考書目及復習大綱一、總體要求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要求考生熟練掌握“電磁場理論”、“微波技術基礎”和“天線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具備分析和解決相關問題的一定能力。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由“電磁場理論”、“微波技術基礎”和“天線原理”三部分構成。
“電磁場理論”部分所占比例為40%(60分)。
“微波技術基礎”部分所占比例為30%(45分)。
“天線原理”部分所占比例為30%(45分)。
“電磁場理論”部分考查內容為:
l 基本概念和理論
l 靜電場
l 恒定電流場
l Maxwell方程組
l 平面電磁波
“微波技術基礎”部分考查內容為:
l 基本概念和理論
l 傳輸線
l 波導
l 諧振腔
l 微波元件
“天線原理”部分考查內容為:
l 基本概念和理論
l 天線特性參數
l 天線陣方向特性、阻抗特性
l 典型線天線
l 典型面天線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題分為填空題、分析計算題、論述證明題等。試卷總分為150分。
2、考試形式為閉卷考試(可以使用不具備編程和存貯功能的計算器)。
3、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三、參考書目
1、路宏敏,《電磁場與電磁波基礎》,科學出版社,2011。
2、梁昌洪,《簡明微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李莉,《天線與電波傳播》(天線部分:第1章至第6章),科學出版社,2009。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簡介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2021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研究生考試大綱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822)復習提綱一、總體要求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要求考生熟練掌握“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技術基礎”和“天線原理”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和分析方法,具備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由“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波技術基礎”和“天線原理”三部分構成。各部分要求如下:
《電磁場與電磁波》要求學生準確、系統地掌握電磁場與電磁波的基本概念,深刻領會描述電磁場與電磁波的基本定理和定律,熟練掌握分析電磁場與電磁波問題的基本方法,了解電磁場數值方法及其專業軟件,具有熟練運用“場”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微波技術基礎》要求學生系統掌握微波傳輸線理論及分析方法、各種類型的導波結構、微波網絡與微波元件的基礎知識、微波諧振腔理論,深刻領會描述微波技術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學會用“場”與“路”的方法分析、解決微波工程問題。
《天線原理》要求學生系統地掌握天線理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一些典型天線的工作原理與設計方法。具有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以及進行創新性研究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范圍以及相關知識點
《電磁場與電磁波》部分為:
(一)靜電場
熟練掌握靜電場的基本概念、靜電場的基本方程、邊界條件。
掌握靜電場的計算方法、電場能量和電場力的計算,電容的求解方法。
(二)恒定電流的電場
熟練掌握電流的分類、電流密度的定義和物理含義。
掌握電荷守恒定律、歐姆定律的微分形式、焦耳定律、恒定電流場的基本方程和邊界條件。
(三)恒定電流的磁場
熟練掌握磁通連續性原理、安培環路定律、恒定磁場的基本方程、矢量磁位和磁場的邊界條件。
掌握電流分布已知時磁感應強度和磁場強度的計算,矢量泊松方程和磁偶極子及其產生的場,標量磁位、互感和自感、磁場能量、能量密度、磁場力的概念和求解。
(四)靜態場的解
熟練掌握邊值問題的分類、唯一性定理,掌握鏡像法、分離變量法,了解有限差分法。
(五)時變電磁場
熟練掌握時變電磁場的主要內容: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及其推廣形式;位移電流;麥克斯韋方程組;時變電磁場的邊界條件;坡印廷矢量、坡印廷定理、電磁場的能量密度和能量;正弦電磁場及其復數表示;電磁場的波動方程;時變電磁場的位函數、達朗貝爾方程、亥姆霍茲方程。
(六)平面電磁波
應熟練掌握理想介質、有耗媒質中平面電磁波的傳播特性和極化特性,了解電磁波的色散和群速概念。
平面電磁波向無限大分平面界面的垂直入射、反射系數和透射系數;平面電磁波向多層無限大平面分界面的垂直入射、等效波阻抗、分界面上不產生反射的條件;平面電磁波向無限大平面界面的斜入射、菲涅爾公式;全透射、布儒斯特角;全反射、臨界角。
《微波技術基礎》部分各章復習要點
(一)微波基本概念
1.總體要求
了解微波的基本概念;掌握麥克斯韋方程組及物理意義;熟悉微波的特點與應用;
2.具體要求
1)微波的概念與定義
2)麥克斯韋方程組及物理意義
3)微波的特點及應用
(二)傳輸線理論
1.總體要求
掌握傳輸線方程及其解;熟悉分布參數阻抗、無耗傳輸線工作狀態分析;掌握傳輸線的矩陣求解和史密斯圓圖求解方法;熟悉阻抗匹配方法。
2.具體要求
1)傳輸線方程的基本概念以及其解
2)傳輸線的工作狀態和主要參數
3)史密斯圓圖的原理與應用
4)傳輸線的A矩陣定義、性質與計算
5)阻抗匹配方法,單枝節匹配
(三)導波系統
1.總體要求
掌握矩形波導、圓波導、同軸線、帶狀線、微帶線、耦合帶狀線和耦合微帶線等基本理論、求解方法和主模特點;了解其他型式平面傳輸線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具體要求
1)廣義傳輸線基本理論
2)矩形波導的一般解與TE10模
3)矩形波導本征模理論
4)圓波導的一般解與三種主要模式
5)同軸線的主模與平板波導基本概念
6)帶線和微帶的一般概念和特點
(四)微波元件及網絡分析
1.總體要求
掌握傳輸散射參數的定義和性質;熟練掌握典型的單端口網絡、雙端口網絡、多端口網絡的基本特性和分析方法熟悉常用微波元件包括微波鐵氧體隔離器和衰減器、環行器和功分器、魔T和定向耦合器的分析方法;了解微波不均勻性及其等效電路。
2.具體要求
1)S散射參數的定義、性質和物理意義
2)單端口和雙端口元件的特點和S參數分析
3)無耗雙端口網絡特性
4)多端口網絡的一般性質和元件分析
(五)微波諧振腔理論
1.總體要求
掌握微波諧振腔的基本特性與參數;熟練掌握傳輸線諧振腔、金屬波導諧振腔的諧振模式分析與計算方法。
2.具體要求
1)微波諧振的概念、微波諧振腔的三個參數
2)矩形諧振腔的TE10p模分析與計算
《天線原理》部分考查內容要點為:
(一) 天線原理緒論
1) 了解天線的基本概念與分類。
2) 了解天線發展史。
(二)天線理論基礎
1) 掌握電磁場基本方程、關于輻射問題的麥克斯韋方程的求解方法。
2) 掌握輻射場區的劃分條件、電基本振子輻射場與磁基本振子輻射場的求解。
(三)天線電參數
1) 掌握天線輻射功率、輻射強度、輻射阻抗、輸入阻抗的概念。
2) 掌握方向函數和方向圖、副瓣電平、半功率波瓣寬度、天線的方向系數、增益與效率的概念與計算。
3) 掌握天線極化的含義與判定、接收天線電參數的概念及功率傳輸方程的含義。
4) 掌握對稱振子電流分布、輻射特性、阻抗特性的計算,以及對稱振子平衡饋電的思想與方法。
(四)天線陣
1) 掌握陣列方向圖乘積定理、均勻激勵等間距線陣方向圖的求解及輻射特性。
1) 掌握線陣、平面陣、圓陣方向圖的計算,了解邊射陣、端射陣、強端射陣、相控陣的定義及其輻射特性。
2) 理想地面上天線的分析方法。
3) 掌握低副瓣Chebyshev綜合方法。
(五)對稱振子陣列的阻抗和互阻抗
1) 掌握互易定理與感應電動勢方法。
2) 掌握二元、多元對稱振子陣輻射阻抗的計算,以及理想導電地面上對稱振子輻射阻抗的計算。
(六)常用天線
掌握折合振子、八木天線、矩形微帶貼片天線、寬帶行波天線、法向模螺旋天線、軸向模螺旋天線及對數周期天線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七)面天線
1) 熟悉惠更斯原理、等效原理及惠更斯元的概念和特性;
2) 掌握口徑天線輻射場的求解方法,以及口面均勻分布、余弦分布的矩形口面、口面場均勻分布的圓形口面輻射場輻射特性;
3) 掌握口徑天線的方向系數和口面利用系數計算方法。
4) 了解喇叭天線的工作原理;
熟悉拋物面天線、卡塞格倫天線的幾何構成和工作原理。了解單反射面天線輻射場、方向系數和增益的求解方法。
三、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總分為150分。
2、考試形式為閉卷考試。
3、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考研院校
基本信息
專業介紹
專業點分布
專業院校排名
序號 | 學校代碼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10614 | 電子科技大學 | A+ |
2 | 10701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A+ |
3 | 10001 | 北京大學 | A |
4 | 10003 | 清華大學 | A |
5 | 10286 | 東南大學 | A |
6 | 10013 | 北京郵電大學 | A- |
7 | 10246 | 復旦大學 | A- |
8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9 | 10284 | 南京大學 | A- |
10 | 10335 | 浙江大學 | A- |
11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學 | A- |
12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B+ |
13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學 | B+ |
14 | 10056 | 天津大學 | B+ |
15 | 10183 | 吉林大學 | B+ |
16 | 10293 | 南京郵電大學 | B+ |
17 | 10336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B+ |
18 | 10487 | 華中科技大學 | B+ |
19 | 10699 | 西北工業大學 | B+ |
20 | 90002 | 國防科技大學 | B+ |
21 | 90045 | 空軍工程大學 | B+ |
22 | 10005 | 北京工業大學 | B |
23 | 10055 | 南開大學 | B |
24 | 102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B |
25 | 10269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26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學 | B |
27 | 1035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B |
28 | 10384 | 廈門大學 | B |
29 | 10486 | 武漢大學 | B |
30 | 10558 | 中山大學 | B |
31 | 10561 | 華南理工大學 | B |
32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學 | B- |
33 | 10141 | 大連理工大學 | B- |
34 | 10357 | 安徽大學 | B- |
35 | 10359 | 合肥工業大學 | B- |
36 | 10386 | 福州大學 | B- |
37 | 10422 | 山東大學 | B- |
38 | 10532 | 湖南大學 | B- |
39 | 10611 | 重慶大學 | B- |
40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學 | B- |
41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學 | B- |
42 | 90006 | 解放軍理工大學 | B- |
43 | 10033 | 中國傳媒大學 | C+ |
44 | 10080 | 河北工業大學 | C+ |
45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學 | C+ |
46 | 10186 | 長春理工大學 | C+ |
47 | 10212 | 黑龍江大學 | C+ |
48 | 10216 | 燕山大學 | C+ |
49 | 10280 | 上海大學 | C+ |
50 | 10533 | 中南大學 | C+ |
51 | 10617 | 重慶郵電大學 | C+ |
52 | 10730 | 蘭州大學 | C+ |
53 | 90005 |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 C+ |
54 | 10058 | 天津工業大學 | C |
55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學 | C |
56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C |
57 | 10512 | 湖北大學 | C |
58 | 10536 | 長沙理工大學 | C |
59 | 10595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C |
60 | 10610 | 四川大學 | C |
61 | 10657 | 貴州大學 | C |
62 | 11664 | 西安郵電大學 | C |
63 | 90039 |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 C |
64 | 10009 | 北方工業大學 | C- |
65 | 10075 | 河北大學 | C- |
66 | 10079 | 華北電力大學 | C- |
67 | 10110 | 中北大學 | C- |
68 | 10217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C- |
69 | 10285 | 蘇州大學 | C- |
70 | 10356 | 中國計量大學 | C- |
71 | 10459 | 鄭州大學 | C- |
72 | 10497 | 武漢理工大學 | C- |
73 | 10590 | 深圳大學 | C- |
74 | 10697 | 西北大學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