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東大學農學院農業農藝與種業專碩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3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魯東大學農學院農業農藝與種業專碩簡介

魯東大學農學院農業農藝與種業專碩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魯東大學農學院農業農藝與種業專碩簡介 正文

農業專業學位碩士農藝與種業領域研究生培養方案(非全日制)
(代碼:095131)
一、培養目標及要求
(一)培養目標
農藝與種業領域農業碩士是與該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系的專業學位,主要為農藝與種業領域技術研究、應用、開發及推廣,農村發展和農業教育等企事業單位和管理部門培養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人才。
政治思想方面要求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樹立科學發展觀,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業務技能方面要求掌握植物生產的基本理論、系統的專業知識以及相關的管理、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掌握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技術發展需求規律技術應用及傳播模式,具備植物生產全產業鏈的生產與經營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技能;掌握大田農作物、園藝作物和種業生產管理與工程技術,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從事作物領域的研究或開發、經營管理等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基本能夠閱讀本領域的外文資料。
(二)培養要求
本方案涉及領域包括作物科學、園藝科學、種業科學三個方向:
(1)作物科學方向:掌握大田農作物生產管理與工程技術,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從事作物類農藝與種業領域的研究或開發、經營管理、服務地方等工作的能力。
(2)園藝科學方向:掌握園藝作物生產管理與工程技術,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從事園藝類農藝與種業領域的研究或開發、經營管理、服務地方等工作的能力。
(3)種業科學方向:掌握種業生產管理與工程技術,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從事植物種業領域的研究或開發、經營管理、服務地方等工作的能力。
二、招生對象
招生對象為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本科同等學力)人員。
三、學習方式及學習年限
學制3年,最長學習年限不超過5年。
采用半脫產學習方式。課程學習主要采用集中授課方式,一般在暑假或寒假集中授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意愿也可以隨同全日制研究生在自然學期上課。每門課程只能選擇一個時段修讀。
四、課程設置
農藝與種業領域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課程應突出相應學科方向的專業技能及技術集成能力的培養。教學內容應體現寬廣性、綜合性、實用性和前沿性,增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系,加強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課程設置詳見附表《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漁業發展領域課程設置及教學計劃》。
攻讀農藝與種業領域專業學位的研究生須完成附表課程的學習和必修環節,其中課程總學分不少于28學分,實踐訓練4學分。課程考核方式分考試和考查兩種。學位基礎課、專業必修課的考核方式均采用考試方式;專業選修課的考核可采用考試方式,也可采用考查方式;所有課程的考核成績均按百分制記分方式評定。
五、培養方式
(1)采取課程學習、實踐訓練、試驗研究相結合的培養方式。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實行多學科綜合、寬口徑的培養方式。校外基地的實踐研究采用頂崗實習方式進行,促進實踐與課程教學和學位論文工作的緊密結合,注重在實踐中培養研究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實踐訓練不少于6個月。指導教師應為研究生制定詳細的實踐學習計劃,指導其開展實踐。實踐期滿后研究生需撰寫實踐學習總結報告,培養單位應對研究生的實踐環節進行考核,通過者取得相應學分。
(2)實行雙導師制
實行校內、校外雙導師制;聘請校外導師參與制定培養計劃、開題報告、中期考核、實踐報告等指導工作。
(3)導師組根據培養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在研究生入學后,從研究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制定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對于跨專業或同等學力身份考入的研究生,導師須根據學生知識背景,要求學生補修相關本科生必修課程。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的制訂一般在入學后前兩個月內完成。
(4)培養中注重培養實際應用和創新能力,增長實際工作經驗,縮短就業適應期限,提高專業素養及就業創業能力。
(5)加強實踐教學。建立多種形式的實踐基地,吸納和使用社會資源,合作建立聯合培養基地,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改革創新實踐性教學模式,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供需互動機制。
六、專業實踐
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踐教學一般在研究生所在單位進行,結合所從事的科研項目開展實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可到本領域校企合作實踐基地進行實踐。實踐教學按當年公布的實踐教學計劃執行。研究生在實踐教學結束后,須提交實踐手冊、實踐教學總結報告等材料,經實踐教學指導、考核小組考核通過后,方能取得相應學分。實踐教學指導、考核小組由所在學院與實踐單位有關人員(有關領導及指導教師)共同組成。
七、學位論文及學位授予
(1) 論文選題與開題報告
論文選題應來源于植物生產類科技創新、技術革新、推廣應用、生產管理等應用課題或現實問題,要有明確的應用價值,論文要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先進性和工作量,能體現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農業技術應用、農業和農村等問題的能力。
第三學期期末,根據論文選題,確定研究內容,形成技術路線,設計研究方案,并公開作開題報告進行論證,形成明確的選題評議意見與建議;研究生根據專家意見完善開題報告。
(2) 中期考核
第四學期末,按《魯東大學研究生中期篩選考核辦法》規定進行研究生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不合格者,按有關規定延期畢業。
(3) 論文形式與寫作
學位論文應反映研究生綜合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可將研究論文、項目(產品)設計開發、調研報告、案例分析、發明專利、技術標準等作為主要內容,以論文形式表現。論文撰寫符合學校相關規范要求。
(4) 評審與答辯
學位論文的評審應著重考查作者綜合運用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農業技術應用、農業和農村實際問題的能力;審查學位論文工作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
攻讀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必須完成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所有環節,成績合格,方可申請參加學位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應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評閱,答辯委員會應由5位專家組成,學位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員中,應有相關行業具有高級職稱(或相當水平)的專家,導師不得擔任本人指導研究生的答辯委員會委員。
完成課程學習及培養環節,取得規定學分,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者,經學位授予單位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核,授予農業碩士專業學位,同時獲得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未達到學位授予條件而達到畢業要求者,準予畢業,獲得畢業證書。
魯東大學

添加魯東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魯東大學考研分數線、魯東大學報錄比、魯東大學考研群、魯東大學學姐微信、魯東大學考研真題、魯東大學專業目錄、魯東大學排名、魯東大學保研、魯東大學公眾號、魯東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魯東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魯東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lddx/yjsy_26454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