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牡丹江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發布時間:2021-01-1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2021牡丹江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2021牡丹江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牡丹江醫學院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研究生考研考試大綱 正文

一、緒論
1.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定義。
2. 當代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二、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1. 蛋白質的元素組成和分子組成,氨基酸的結構與分類,氨基酸的理化性質,肽鍵的定義及蛋白質是由許多氨基酸殘基組成的多肽鏈。
2. 蛋白質的分子結構:一、二、三及四級結構的概念、表現形式及結構鍵,蛋白質的分類。
3. 蛋白質的分子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4. 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兩性電離性質、膠體性質,蛋白質空間結構破壞引起變性、紫外光譜區有特征性吸收峰,蛋白質呈色反應的性質。
5. 蛋白質分離與純化,多肽鏈氨基酸序列的分析方法。
三、 核酸的結構與功能
1. 核酸的元素組成、分子組成及核酸的一級結構。
2. DNA堿基組成、DNA的二級結構,高級超螺旋結構及分子功能。
3. 三種常見RNA的結構特點與功能,microRNA和siRNA的比較,RNA組學。
4. 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質,DNA的變性,DNA的復性與分子雜交,核酸酶的作用。
四、酶
1. 酶的分子組成、維生素與輔酶的關系、輔酶的作用、金屬離子的作用,酶的活性中心、同工酶的概念,LDH的種類。
2. 酶促反應的特點,酶促反應的機制。
3. 底物濃度、抑制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酶濃度、溫度、pH值、激活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酶活性測定與酶活性單位。
4. 酶活性的調節,酶含量的調節。
5. 酶的命名與分類。
6. 酶和疾病的關系及酶在醫學上的應用。
五、糖代謝
1. 糖的消化與吸收,糖代謝概況。
2. 糖酵解概念、反應過程及關鍵酶,糖酵解的調節、生理意義。
3. 糖有氧氧化的概念、反應過程及關鍵酶,三羧酸循環的生理意義,有氧氧化生成的ATP,有氧氧化的調節及巴斯德效應。
4. 磷酸戊糖途徑的反應過程,其生理意義。
5. 糖原合成與分解的基本反應過程、部位、關鍵酶及生理意義,糖原合成與分解的調節,糖原累積癥是由先天性酶缺陷所致。
6. 糖異生的概念、反應過程、關鍵酶及生理意義,乳酸循環的概念及過程,糖異生的調節。
7. 血糖濃度,血糖的來源和去路,血糖水平的調節,血糖水平異常及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代謝紊亂。
六、脂類代謝
1. 脂類的生理功能,脂類的消化和吸收,脂肪乳化及消化所需酶、一脂酰甘油合成途徑及乳糜微粒。
2. 脂肪動員,脂肪酸β-氧化的基本過程,酮體的生成、利用和生理意義,甘油的代謝及脂酸氧化的其他方式,脂酸的合成代謝及甘油三酯的合成代謝,幾種多不飽和脂肪酸衍生物的功能。
3. 甘油磷脂的基本結構與分類,甘油磷脂的合成與分解代謝,鞘磷脂的代謝。
4. 膽固醇合成的部位、原料及關鍵酶,膽固醇合成的調節,膽固醇在體內的代謝轉化。
5. 血脂的定義,血漿脂蛋白的分類、各類脂蛋白的合成部位及功能,血漿脂蛋白的組成及結構特點,血漿脂蛋白的代謝及血漿脂蛋白的代謝異常。
七、生物氧化
1. 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生物學意義,生物氧化的方式、特點。
2. 呼吸鏈的定義及組成成分,NADH氧化呼吸鏈及琥珀酸氧化呼吸鏈的組成及作用。
3. 氧化磷酸化的定義,氧化磷酸化的偶聯部位及機制,氧化磷酸化的影響因素,ATP在能量的生成、利用、轉移和儲存中起核心作用,兩種穿梭機制。
4. 抗氧化酶體系有清除反應活性氧類的作用,微粒體單加氧酶催化底物分子的羥基化。
八、氨基酸代謝
1. 蛋白質生理功能、氮平衡、蛋白質的需要量及營養價值,營養必需氨基酸的種類和概念。
2. 蛋白質的消化與吸收,蛋白質在腸道發生的腐敗作用。
3. 氨基酸代謝概況,氨基酸脫氨基作用的方式,氨基酸碳鏈骨架所進行的轉換或分解。
4. 血氨的來源與去路,氨在血液中的轉運方式,氨在肝合成尿素是氨的主要去路。
5. 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一碳單位的代謝,含硫氨基酸及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謝,支鏈氨基酸的代謝。
九、核苷酸代謝
1. 核苷酸的生理功能,嘌呤核苷酸的兩條合成途徑,兩條嘌呤核苷酸合成途徑的原料,嘌呤核苷酸從頭合成途徑的調節,嘌呤核苷酸抗代謝物的作用機制及臨床意義,IMP、AMP與GMP相互轉變,脫氧核苷酸的生成,嘌呤核苷酸體內分解代謝終產物及其與醫學的關系。
2. 嘧啶核苷酸的兩條合成途徑,兩條嘧啶核苷酸合成的原料,嘧啶核苷酸從頭合成途徑的調節,嘧啶核苷酸抗代謝物的作用機制及臨床意義,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謝終產物。
十、物質代謝的聯系與調節
1. 物質代謝的特點。
2. 各種能源物質的代謝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之間的相互聯系。
3. 肝、心、腦、肌肉、成熟紅細胞、脂肪組織及腎各組織器官代謝特點。
4. 代謝調節的分級,即細胞水平調節、激素調節和中樞神經系統主導的整體調節。
十一、細胞信息傳遞
1. 細胞外化學信號有可溶性及膜結合型兩種形式,細胞經由特異性受體接受細胞外信號,細胞內信號分子結構、含量和分布變化是信號轉導網絡工作的基礎。
2. 第二信使的濃度和分布變化是重要的信號轉導方式,蛋白質作為細胞內信號轉導分子。
3. 細胞內受體多屬于轉錄因子,離子通道型受體是化學信號與電信號轉換器,七跨膜受體依賴G蛋白轉導信號,單跨膜受體依賴酶的催化作用傳導信號,細胞信號轉導過程的特點和規律。
4. 信號轉導分子的結構改變是許多疾病發生發展的基礎。
十二、血液的生物化學
1、成熟紅細胞代謝特點。
十三、肝的生物化學
1. 肝在糖代謝、脂類代謝及蛋白質代謝中的作用,肝在維生素、激素代謝中的作用。
2. 生物轉化的概念及特點,生物轉化的主要類型,影響生物轉化作用的因素。
3. 膽汁酸的種類、初級膽汁酸與次級膽汁酸的生成及膽汁酸的腸肝循環,膽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膽汁酸代謝的調節。
4. 膽色素概念與來源。膽色素代謝的基本過程、膽色素的腸肝循環、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的區別,高膽紅素血癥與黃疸概念、黃疸的分型及生化表現。
十四、維生素
1. 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化學本質,主要生理功能,發揮作用的活性形式和缺乏病。
2. 水溶性維生素B1 、B2、PP、B6、泛酸、生物素、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硫辛酸的化學本質,主要生理功能及缺乏病。
十五、DNA的生物合成
1. 半保留復制是DNA復制的基本特征,DNA復制從起始點向兩個方向延伸形成雙向復制,DNA復制的半不連續性。
2. 復制的化學反應,原核及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種類、結構及作用,復制保真性的酶學依據,引物酶的作用,解螺旋酶、拓撲酶及DNA連接酶的作用。
3. 原核生物DNA生物合成的過程,真核生物DNA復制的特點,端粒酶的概念及功能。
4. 逆轉錄病毒基因組RNA的逆轉錄復制方式,逆轉錄研究的意義。
5. 突變的意義,引發突變的因素,突變分子改變的類型,DNA損傷修復的幾種方式,切除修復的過程。
十六、RNA的生物合成
1. RNA的生物合成與轉錄的概念,轉錄的不對稱性、模板鏈及編碼鏈的概念,RNA聚合酶的組成及功能,模板與酶的辨認結合。
2. 轉錄過程,包括起始、延長及終止三個階段。
3.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種類和作用,轉錄起始需要啟動子、RNA聚合酶和轉錄因子的參與,真核生物轉錄延長過程中沒有轉錄與翻譯同步的現象,真核生物轉錄終止和加尾修飾同步進行。
4. 真核生物mRNA 的轉錄后加工,tRNA及rRNA的轉錄后加工,核酶的概念及作用。
十七、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1. 三種RNA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蛋白質生物合成需要的酶類及蛋白質因子的作用。
2. 氨基酸的活化形式是氨基酰- tRNA,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起始氨基酰- tRNA的種類。
3. 原核生物肽鏈生物合成的過程,真核生物肽鏈生物合成的過程。
4. 多肽鏈折疊為天然構象的蛋白質,蛋白質一級結構及空間結構的修飾,蛋白質合成后的靶向運輸。
5. 某些抗生素抑制蛋白質生物合成的作用,某些毒素及干擾素干擾蛋白質生物合成的機理。
十八、基因表達調控
1. 什么是基因表達,基因表達調控的時間特異性和空間特異性,基因表達調控的方式,了解基因表達調控的生物學意義。
2. 基因表達調控呈現多層次和復雜性,基因轉錄激活受到轉錄調節蛋白與特異DNA序列相互作用的調節。
3. 原核基因轉錄調節的特點,操縱子調控模式在原核基因轉錄起始的調節中具有普遍性,原核生物在翻譯水平同樣受到多個環節的調節。
4、真核基因組的結構特點,真核基因表達調控的復雜性,RNA PolⅡ轉錄起始的調節。
十九、基因重組與基因工程
1. 自然界的基因重組類型:同源重組、接合作用、轉化作用、轉導作用、位點特異性重組及轉座重組。
2. 重組DNA技術的相關概念,重組DNA技術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驟。
二十、癌基因、抑癌基因與生長因子
1. 病毒癌基因,細胞癌基因的定義,癌基因的活化機制,癌基因的產物與功能。
2. 抑癌基因的定義,常見抑癌基因的種類及作用機制。
3. 生長因子的概念,生長因子的作用模式,生長因子的作用機制,生長因子與某些疾病的關系。
二十一、分子生物學基本技術及應用
1.聚合酶鏈反應的基本原理,幾種重要的PCR衍生技術,PCR技術的主要用途。
2.重組DNA技術中常用的工具酶和載體、基本過程及在醫學中的應用。
3.核酸雜交和印跡技術,蛋白質印跡技術。
4. 蛋白質相互作用研究技術,蛋白質-DNA相互作用研究技術。
牡丹江醫學院

添加牡丹江醫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牡丹江醫學院考研分數線、牡丹江醫學院報錄比、牡丹江醫學院考研群、牡丹江醫學院學姐微信、牡丹江醫學院考研真題、牡丹江醫學院專業目錄、牡丹江醫學院排名、牡丹江醫學院保研、牡丹江醫學院公眾號、牡丹江醫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牡丹江醫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牡丹江醫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mdjyxy/cksm_41257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