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導師:李平華

發布時間:2021-11-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導師:李平華

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導師:李平華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導師:李平華 正文

姓名:李平華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56年11月
職稱:教授 學院:國際經貿學院
研究方向:區域空間結構模式及其發展、產業集聚、城市經濟、城市與區域規劃

李平華 女,1977年11月出生,河北石家莊人,中共黨員。地理學專業學士學位,自然地理學專業碩士學位,人文地理學專業博士學位。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講師。

學習簡歷

1995年9月—1999年7月:河北師范大學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1999年9月—2002年7月:陜西師范大學旅游與環境學院學習,獲理學碩士學位;2002年9月—2005年6月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

工作簡歷

2005年6月—至今:南京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方向為: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2005年6月—至今: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工作。

主要講授課程

商業規劃、零售管理學、國際貿易地理

主要研究方向

區域空間結構模式及其發展、產業集聚、城市經濟、城市與區域規劃

主持和參與研究的課題目錄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區域發展中的雙核結構模式研究(40071037)” ,已通過課題終審;項目主持人陸玉麒(2001-2003)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區域發展地學基礎的綜合研究(40131010)”子項目“空間集聚與區域發展” ,已通過課題終審;項目主持人陸大道(2002-2004)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長江流域空間結構演化規律研究(40371044)” ,獨立完成其中一子課題“三角洲的頂點城市研究” 。項目主持人陸玉麒(2004-2006)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區域沖突、區域利益與區域功能分工研究——以長江三角洲為例(70573053)”,并獨立承擔一子課題。項目主持人陸玉麒(2006-2008)

參與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托項目“江蘇省沿海地區發展戰略研究”,并獨立完成一子課題,已結題。項目主持人陸玉麒(2004)

參與南京市十一五前期規劃重點項目:南京市空間功能定位與發展戰略研究,并獨立完成一子課題,已結題。項目主持人陸玉麒(2004)

參與無錫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托項目:“加快推進錫澄地區聯動發展的思路研究”,已結題。項目主持人陸玉麒(2004)

參與江蘇省交通廳委托項目“江蘇省路網結構優化研究”,獨立承擔一子課題。主持人陸玉麒(2005)

參與連云港市旅游局委托項目:連云港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已結題,項目主持人陸玉麒(2005)

南京市社科咨詢研究課題:“十運會后南京城市建設升級的新思路和新舉措”,子課題“十運會后南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的戰略與對策”負責人,已結題。課題主持人:曾向東(2005)

南京市重點社科咨詢課題:“構建寧合蕪‘成長三角’經濟協作區研究(SKZX2006007)”,主要負責人和執筆人,已結題。課題主持人:曾向東(2006)

參與南京市社科咨詢研究課題:“南京城市東向發展戰略研究”,已結題。課題主持人:曾向東(2006)   江都市商貿局委托項目:“江都市物流業發展規劃” 主要負責人,項目主持人:韋豐(2006)

參與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社基金項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金融服務創新” ,項目主持人:于波(2006)。

主持南京財經大學校級優先項目:“基于交通網絡建設的城市體系空間結構演化研究”,(2006)

發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20世紀90年代江蘇省中心城市的增長模式和集聚擴散特征研究》,《人文地理》,2005年第3期;

《長江三角洲區域關系的博弈分析》,《人文地理》,2005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

《改革開放以來長江三角洲經濟結構變遷與城際聯系特征分析》,《經濟地理》,2005年第3期;

《可達性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地理科學進展》,2005年第3期;

《城市可達性研究的理論與方法評述》,《城市問題》,2005年第1期;

《論基于寧合蕪成長三角的南京都市圈構建》,《南京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

《城市區位研究的回顧與評述》,《城市問題》,2006年第6期;

《Abruptly Increased Climatic Aridity and Its Social Impact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t 3100 a B.P.》,《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SCI期刊),2002年第4期(第三作者);

《Hematocrit as a Function of Age and Altitude in China》,《Hematocrit as a Function of Age and Altitude in China》(SCI期刊),2002年第8期(第四作者);

《沿海鐵路建設與蘇北魯南地區的發展》,《人文地理》,2005年第2期(第三作者)。。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聯系方式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南京財經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南京財經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財經大學報錄比、南京財經大學考研群、南京財經大學學姐微信、南京財經大學考研真題、南京財經大學專業目錄、南京財經大學排名、南京財經大學保研、南京財經大學公眾號、南京財經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財經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京財經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南京財經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nanjingcaijing/yanjiushengdaoshi_552013.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