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系導師:施建軍

發布時間:2021-10-2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系導師:施建軍

南京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系導師:施建軍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系導師:施建軍 正文


    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安徽無為人,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英國里茲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美國堪薩斯大學訪問,參加過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拉籌伯大學“影子校長”實習項目。兼任中國統計學會副會長,江蘇省數量經濟與管理科學學會會長,江蘇省統計學會副會長,江蘇省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研究會副會長,南京大學總會計師,南京大學發展委員會主任,南京大學資產經營公司董事長。1999年入選江蘇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和南京大學中青年學術骨干。近年來,施建軍教授先后在《統計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自動化報》、《南京大學學報》、《中國高等教育》等期刊上發表有關供應鏈管理、區域R&D活動與經濟發展、科技統計、企業與高校財務等各學科學術論文100多篇。出版著作《大學財務綜合評價研究》、《高等院校資金運作與風險防范研究》、《統計學教程》等20多部。承擔主持了教育部項目《研究型大學財務的比較研究》、財政部項目《江蘇省旅游業對財政貢獻研究》、江蘇省科學技術廳軟科學項目《江蘇省科技進步統計監測研究》等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20多項,并獲得省、部級教學、科研獎勵20余項。

?研究方向:
經濟學理論與改革
企業管理理論
軟科學理論與方法
統計學理論和方法

?教學方向:
創新管理
管理理論與方法
經濟統計分析

?聯系方式:
電子郵件:shijj@nju.edu.cn

?所獲教學獎勵:
施建軍,1998,教學成果《不斷創新,改革和發展企業管理學科》全國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國家
施建軍,1996,教學成果《不斷創新,改革和發展企業管理學科》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江蘇省
施建軍,1995,獲南京大學青年教師“學術研究獎”,南京大學
施建軍,1993,課程<<統計學課程建設與改革>>獲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三等獎,江蘇省
施建軍,1992,全國霍英東教育基金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南京大學
施建軍,1992,獲中共南京大學黨委"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南京大學
施建軍,1992,課程《統計學教學內容與方法改革》南京大學優秀教學一等獎,南京大學
施建軍,1991,獲南京大學做出顯著成績的博士.碩士稱號,南京大學
施建軍,1990,獲江蘇省鄉鎮企業局南京大學商學院鄉鎮企業崗位培訓優秀教學質量獎,南京大學
施建軍,1989,南京大學櫻松獎學二等獎,南京大學
施建軍,1988,被評為“我所喜愛的青年教師”,南京大學
施建軍,1988,《“統計學”課程建設》南京大學課程建設優秀獎二等獎,南京大學

?所獲科研獎勵:
施建軍,2008,國家統計局二等獎,國家統計局
施建軍,2008,課題成果《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的評價方法及測算研究》在江蘇省第十屆江蘇省科研優秀成果獎獲課題類一等獎,江蘇省
施建軍,2007,課題成果《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的評價方法及測算研究》在江蘇省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獲江蘇省政府三等獎,江蘇省
施建軍,2005,論著《大學財務綜合評價研究》在江蘇省第九屆(2003-2004)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獲江蘇省政府二等獎,江蘇省
施建軍,2000,課題《統計學案例教材》獲第五屆全國統計優秀成果三等獎,國家
施建軍,1999,《1998-2010年城鎮住宅需求總量預測》獲江蘇省數量經濟與管理科學學會年會一等獎,江蘇省數量經濟與管理科學學會
施建軍,1997,著作《科技進步監測研究》獲江蘇省第五屆哲學社會優秀成果三等獎,江蘇省
施建軍,1997,論文“關于高等學校財務改革的思考”獲《事業財會》論文大獎賽優秀論文一等獎,事業財會
施建軍,1997,課題《中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綜合科技實力和運行績效評價研究》獲國家科委1997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委
施建軍,1997,論文《中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綜合科技實力和運行績效評價研究》獲國家科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委
施建軍,1995,課題《江蘇省科技進步統計監測研究》獲第四屆江蘇省統計科技進步一等獎,江蘇省
施建軍,1995,論文《高等院校財務綜合評價研究》獲中國教育會計學會首屆會計論文大獎賽二等獎,中國教育會計學會
施建軍,1995,論文《R&D資源投入統計初探》獲首屆國家教委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國家教委
施建軍,1995,論文《經濟景氣的監測系統研究》獲江蘇省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江蘇省教委
施建軍,1994,主編教材《統計學教程》被全國統計教材編審委員會評為1994年度全國推薦使用教材,
施建軍,1994,課題《江蘇省科技進步統計監測研究》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蘇省
施建軍,1994,著作《科技系統分析》獲江蘇省第四屆哲學社會優秀成果三等獎,江蘇省
施建軍,1994,論文《中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綜合科技實力和運行績效評價研究》獲江蘇省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研究會優秀論文獎,江蘇省
施建軍,1993,課題《江蘇省經濟景氣循環監測系統》獲全國統計計算機軟件二等獎,
施建軍,1993,論文《層次分析法在統計綜合評價中的應用》獲第三屆江蘇省統計科技進步三等獎,江蘇省
施建軍,1993,課題《科技興省統計監控和評價指標的適應與運行》獲第二屆全國統計科技進步三等獎,
施建軍,1993,課題《江蘇省經濟景氣循環監測系統》獲全國統計科技進步三等獎,
施建軍,1993,課題《江蘇“科技興省”戰略與政策研究》獲全國科技進步三等獎,
施建軍,1992,江蘇省科協第二屆“中青年科技提名獎”,江蘇省科協
施建軍,1992,課題《江蘇“科技興省”戰略與政策研究》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蘇省
施建軍,1991,論文《科技統計指標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獲江蘇省優秀統計論文二等獎,江蘇省
施建軍,1991,著作《科技統計分析與評價》獲江蘇省第三次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江蘇省
施建軍,1991,著作《社會主義市場的系統分析》獲江蘇省第三次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江蘇省
施建軍,1991,課題《科技興省的監測監控指標體系研究》獲全國統計科學研究成果,
施建軍,1991,論文《第一生產力論綱》獲優秀論文獎,國家科委,中國科協,科技日報,中央廣播電臺,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施建軍,1990,課題《江蘇省全社會科技投入研究》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江蘇省
施建軍,1988,論文《江蘇省大中企業科技開發能力綜合評價》獲南京大學"五.二0"青年優秀論文獎,南京大學

?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
施建軍,2007-2008,江蘇省旅游業對財政貢獻研究,財政部和國家旅游局
施建軍,2007-2008,深圳市教育產業現狀及其規范化管理政策建議,深圳市
施建軍,2006-2008,企業研發邊界選擇及其對創新績效的影響——基于本土企業與在華跨國公司的實證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施建軍,2006-2007,研究型大學財務的比較研究,教育部
施建軍,2006-2007,“科教興省”戰略實施整體效應評估研究,江蘇省
施建軍,2005-2006,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的評價方法及測算研究,江蘇省
施建軍,2005,雙登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咨詢與管理研究項目,雙登集團
施建軍,2005,誠泰電子有限公司戰略咨詢與管理研究項目,誠泰電子
施建軍,2004-2005,江蘇科技進步監測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研究,江蘇省
施建軍,2003,高等院校資金運作與風險防范研究,教育部
劉春林施建軍,2002-2004,基于供應鏈系統的應急管理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施建軍,2002-2003,南京大學科技園管理咨詢與論證報告,
施建軍,2002-2003,江蘇常州投資集團管理咨詢與論證報告,常州投資集團
施建軍,2002,江蘇省R&D資源統計調查分析報告,江蘇省
施建軍,2002,南通市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調查分析報告,江蘇省
施建軍,2000-2001,江蘇淮陰輝煌太陽能管理咨詢與論證報告,淮陰輝煌
施建軍,2000,江蘇淮陰卷煙廠CIS設計研究報告,淮陰卷煙
施建軍,1999,江蘇淮陰安邦集團管理咨詢與論證報告,淮陰安邦
施建軍,1998,企業管理的咨詢與論證,蕪湖中坤
施建軍,1998,買殼上市的咨詢與論證,浙江煙草
施建軍,1996,南京市2000-2010年人才規劃和預測研究,南京市人事局
施建軍,1995-1997,全國科技進步統計監測分析與評價研究,國家科委
施建軍,1995-1997,江蘇省農墾總公司科技進步統計監測研究,省農墾
施建軍,1995-1996,委屬院校財務評價系統研究,國家教委
施建軍,1995,深圳市科技投入的系統研究,深圳市
施建軍,1995,江蘇省科技發展報告研究,江蘇省
施建軍,1994-,江蘇省科技進步統計監測研究,江蘇省
施建軍,1994,江蘇省科技進步統計監測分析與評價研究,江蘇省科委
施建軍,1993,江蘇經濟效益系統研究,江蘇省
施建軍,1993,企業技術進步機制的研究,國家教委
施建軍,1992-1993,國民經濟周期波動與預警系統研究,江蘇省教委
施建軍,1992,科委科技管理信息系統總體設計,江蘇省
施建軍,1992,中國科研機構改革與發展研究,國家科委
施建軍,1991,江蘇宏觀經濟景氣監測系統研究,江蘇省
施建軍,1990,江蘇省工業企業技術開發經費狀況典型調查,江蘇省
施建軍,1990,中國研究與開發機構系列分析,國家科委
施建軍,1989,中國科研機構綜合實力和運行績效評價研究,國家科委
施建軍,1989,“科技興省”的監測監控指標體系設計,國家科委
施建軍,1988,大、中型工業企業技術開發能力綜合評價,江蘇省
施建軍(參與),1988,全社會科技投入研究,國家科委、江蘇省科委
施建軍,1987,大、中型企業技術開發統計調查指標研究,國家科委、國家統計局

?出版著作:
楊周復施建軍,2004,《高等院校資金運作與風險防范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
楊周復施建軍,2002,《大學財務綜合評價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施建軍,2002,《統計學教程》,南京大學出版社
施建軍,1999,《“統計學案例教材”—基尼系數-一種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測度方法》,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施建軍參編,1998,《奮進中的江蘇軟科學》,科技文獻出版社
施建軍參編,1997,《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講座》,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施建軍,1996,《科技進步監測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
施建軍邢西治,1995,《社會經濟統計學原理》,南京大學出版社
施建軍,1993,《企業統計》,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施建軍等著,1992,《科技興省戰略與政策研究》,河海大學出版社
施建軍等著,1992,《科技系統分析》,南京大學出版社
施建軍等著,199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山東科技出版社
施建軍邢西治,1990,《統計學原理習題手冊》,南京大學出版社
施建軍,1990,《科技統計分析與評價》,科技文獻出版社
施建軍參編,1990,《統計原理與經濟統計》,廈門大學出版社
施建軍,1990,《科技統計分析與評價——理論?方法?案例》,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施建軍參編,1989,《當代百科知識大辭典》,南京大學出版社
翁禮馨施建軍,1989,《商業統計學》,中國財經出版社
施建軍等著,1988,《改革:當代社會主義的主題》,南京大學出版社
施建軍等著,1988,《社會主義市場的系統分析》,南京大學出版社
施建軍參編,1988,《公共關系學》,南京大學出版社
施建軍等編,1987,《現代管理十八法應知應會備要》,河海大學出版社
施建軍等編,1987,《政治經濟學》,南京大學出版社
施建軍參編,1986年,《商業經濟管理學》,省高教自學考試內部印刷

?公開發表論文:
施建軍,2008,談南京港國際化發展,市場周刊第12期
施建軍,2008,《品牌價值理論研究》簡評,經濟學動態第7期
董必榮,施建軍,李虎,2008,江蘇經濟發展階段與科技進步貢獻率探究,審計與經濟研究第6期
張福利,施建軍,2008,廣義Stackelberg市場上企業橫向兼并獲利性研究,審計與經濟研究第2期
金智慧,施建軍,2008,環境動態性與企業研發模式選擇,華東經濟管理第10期
喬均,施建軍,楊慧,2008,論品牌延伸對市場份額和廣告效率的影響-基于Smith-Park模型的實證分析研究,中國工業經濟第9期
于成永,施建軍,2008,吸收能力-專用機制與研發邊界開放度,統計研究第2期
李虎,季飛鵬,趙柳燕,施建軍,2008,國外雙組織承諾研究評述,外國經濟與管理第3期
施建軍,2008,高校中青年拔尖人才的形成機制初探,中國高等教育第8期
張琳,施建軍,2008,信息不對稱與電子商務風險控制對策研究,現代管理科學1
張琳施建軍,2008,信息不對稱與電子商務風險控制對策研究,現代管理科學2008年第1期
施建軍吳瓊,2007,推進高校產業規范化管理的八個“分開”,中國高校科技與產化2007年第3期
施建軍梁琦,2007,長三角區域合作要打破“富人俱樂部”的思維,南京社會科學2007年第9期
施建軍,2007,提高財務風險意識完善財經制度約束,中國高等教育2007年第17期
孫辛勤施建軍張臺秋,2007,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價值觀引導問題,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施建軍曹有揮馮軍王國新,2007,“大長三角”中的安徽角色,決策2007年第3期
吳瓊施建軍,2007,關于高等院校資產管理問題的若干思考,教育財會研究2007年第3期
孫辛勤施建軍張臺秋,2007,西方經濟學教學與大學生價值觀塑造,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第4期
陳煒施建軍,2007,顧客為什么購買——基于消費者身份的解釋,生產力研究2007年第12期
陳煒沈必揚施建軍,2007,結構式技術創新仿真模型及應用展望,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年第4期
陳煒施建軍,2007,數碼產品零售會向國美看齊嗎,銷售與市場2007年第3期
陳煒施建軍,2007,前攝研究在分裂式創新管理中的應用,科學管理研究2007年第2期
李虎劉春林施建軍,2007,江蘇省科技進步監測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的修訂,科研管理2007年第4期
王曉明施建軍,2006,“范式”理論與經濟學方法論——兼議經濟學“范式”創新的現實意義,江漢論壇2006年第8期
王曉明施建軍,2006,企業多元化戰略選擇的路徑依賴——以TCL公司為例,管理現代化2006年第3期
張文紅施建軍,2006,基于循環經濟的開放動態投入產出智能決策系統,控制與決策2006年第10期
張文紅施建軍,2006,循環型工業發展能力評價與研究,科研管理2006年第7期
王曉明,施建軍,2006,公司財務造假行為的動機及治理,現代管理科學2006年第4期
陳志斌,施建軍,2005,現代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理論及統計分析,統計研究第10期
張琳施建軍,2005,現代企業中股東和經理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2005年第1期
陳志斌施建軍,2005,現代企業現金流管理目標的理論及統計分析,統計研究2005年第10期
施建軍,2005,全面提升市場經濟轉型期高校理財能力,中國高等教育2005年第20期
李虎施建軍,2005,簡論對不同人群的收入差距分解分析,生產力研究2005第10期
張文紅陳森發施建軍,2005,生態工業、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東南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張文紅施建軍,2005,我國發展生態工業的重要途徑——熱電聯產,現代管理科學2005年第5期
李虎劉春林施建軍,2005,關于修訂和完善江蘇省科技進步統計監測體系的建議,中國科技論壇2005第2期
施建軍王云,2004,關于高等教育收費屬性的思考,教育財會研究2004年第2期
鄭麗勇施建軍,2004,激勵的結構:基于員工偏好的激勵均衡模型,南京社會科學2004年第11期
袁健紅施建軍,2004,技術聯盟中的沖突、溝通與學習,東南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曾五一施建軍,2004,斯人長逝風范永存——懷念錢伯海教授,統計研究2004年第6期
劉春林施建軍,2004,“假象”背后的均衡及信息的代價研究,南京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陳志斌,施建軍,2003,南京發展的潛在優勢:發現、利用和提升,南京社會科學第1期
陳志斌,施建軍,2003,公司治理層面的內部控制與所有權實位化,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1期
陳志斌,施建軍,孫辛勤,2003,江蘇R&D活動:比較、評價與促進經濟發展對策研究,江蘇社會科學第3期
袁健紅施建軍,2003,競爭者之間技術聯盟的管理,中國軟科學2003年第12期
陳志斌施建軍,2003,公司治理層面的控制與所有權實位化,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3年第1期
陳志斌施建軍,2003,南京發展的潛在優勢:發現、利用和提升——省內R&D活動比較的啟示,南京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施建軍,2003,談多校區辦學模式下的主校區建設,中國高等教育2003年第12期
羅程,施建軍,2003,高新技術企業戰略聯盟的組織結構模式,上海企業2003年第9期
劉春林,施建軍,尤海燕,2003,連續需求條件下供應鏈緊急狀態識別與優化方案求解(英文),自動化報2003.5
陳志斌施建軍孫辛勤,2003,江蘇R&D活動:比較、評價與促進經濟發展對策研究,江蘇社會科學2003.3
陳志斌施建軍,2003,區域R&D活動統計分析與促進經濟發展對策研究,統計研究2003年第2期
陳志斌,施建軍,2003,南京發展的潛在優勢:發現、利用和提升——省內R&D活動比較的啟示.,南京社會科學2003.1
王生輝、施建軍,2002,以核心能力打造零售企業的競爭優勢,2002年第22期
王生輝施建軍,2002,論多元化經營邏輯演變,外國經濟與管理2002.11
李春梅施建軍,2002,西部地區人才引進戰略研究,生產力研究2002.5
劉春林施建軍,2002,模糊應急系統組合優化方案選擇問題的研究,管理工程學報2002.2
鄭麗勇施建軍,2002,“核心競爭力與區位吸引力組合矩陣,南京社會科學2002年第7期
施建軍,2002,澳大利亞教育財務的新舉措,教育財會研究2002第2期
施建軍,2002,完善財務內部控制,加強資金安全監督,中國高等教育2002年第7期
施建軍、張臺秋,2002,科技統計發展:方向與思考,統計研究2002年第1期
劉春林施建軍,2001,Emergencysupplyformuti-depotproblemincertainanduncertaincircumstances,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2001年第2期
劉春林施建軍,2001,模糊最短路問題的新方法,東南大學學報(英文版)2001年第6期
施建軍姚琨,2001,我們需要什么樣的MBA,決策咨詢2001年第5期
劉春林施建軍,2001,打造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型,管理世界2001年第3期
劉春林施建軍,2001,風險投資規模及合作投資問題研究,科研管理2001年第1期
施建軍,2001,一種最小化交貨費用的供應鏈優化模型,南京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劉春林施建軍,2001,一類應急物資調度的優化模型研究,中國管理科學2001年第3期
施建軍,2001,南京需要發展智力型第三產業,南京通訊2001年1期
劉春林施建軍,2000,信息投資決策的一般化模型,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0年11期
施建軍,2000,企業創新能力評價的實證研究統計與預測,2000年6期
劉春林施建軍,2000,繞過極端指標激勵,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0年11期
施建軍,2000,密切校銀合作,拓展高教投入渠道,中國高等教育2000年3期
施建軍,2000,法國教育的財務考察,教育財會研究2000年1期
施建軍梁琦,1999,統計學創新教學的嘗試,高教研究與探索1999年第1、2期
施建軍,1999,瑞典大學的財務管理,教育財會研究1999年12期
施建軍楊雄勝,1999,現代經濟的三重世界與會計作用問題研究,會計研究1999年第6期
施建軍,1999,關于高新技術統計認識的幾點思考,統計研究1999年第10期
施建軍,1999,1998-2010年城鎮住宅需求總量預測,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1999年第9期
施建軍楊雄勝,1999,現代經濟的三重世界與會計作用問題思考,電子財會1999年第10期
施建軍,1999,對校辦產業實行‘先審后分’的思考,事業財會1999年第3期
施建軍,1999,加強學校內審工作的經驗與思考,教育審計1999年第2期
施建軍梁琦,1999,統計學創新教學的嘗試,高教研究與探索1999年第1、2期
施建軍,1998,強化金融創新,防范金融風險,事業財會1998年
施建軍,1998,學習貫徹十五大精神,進一步強化統計的服務功能,江蘇統計1998年第1期
施建軍,1998,實施新財會制度,加強高校財務管理,事業財會1998年1期
施建軍,1998,關于國有企業人力資源制度創新的思考,南京經濟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
施建軍,1998,智力型產業:推動現代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南京日報1998年5月6日第七版
施建軍,1998,強化金融監管,防范金融風險,決策咨詢1998年第1期
施建軍,1997,貫徹新會計制度,改進和加強高校財務管理,中國高等教育1997年第11期
施建軍,1997,人力需求預測模型與實證研究,統計研究1997年增刊
施建軍,1996,認真做好工業普查,為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服務,江蘇統計1996年第3期
施建軍,1996,論高等學校財務管理的十大變化,教育財會研究1996年第1期
施建軍,1995,產權在流動中追求效益最大化,南京市場報1995年12月26日企業版
施建軍,1995,名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南京市場報1995年11月28日
施建軍,1995,關于校內銀行管理的幾個問題,教育財會研究1995年3期
施建軍,1995,如何加速科技進步,南京日報1995年6月13日理論版
施建軍,1995,關于江蘇科技進步的思考,南京大學學報1995年增刊
施建軍,1995,科技統計的現狀與發展,統計研究1995年增刊
施建軍,1995,關于高校財務管理改革的思考,事業財會1995年第3期
施建軍,1995,全國區域科技發展的態勢分析和綜合評價,動態研究與決策建議1995年第34期
施建軍,1995,江蘇“科教興省”戰略的目標論證和實施建議,動態研究與決策建議1995年第12期
施建軍杜元炳李杰,1995,高等院校財務評價的系統研究,教育財會研究1995年第1期
施建軍,1995,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難點在明晰產權,中國經濟問題1995年第1期
施建軍,1995,變科技優勢為經濟優勢,南京市場報1995年1月12日第三版
施建軍,1994,江蘇科技進步的統計分析,經濟與管理科學1994年3期
施建軍,1994,抓科技進步,促經濟發展,南京日報1994年7月5日三版
施建軍,1994,企業改制的難點與對策,南京日報1994年5月24日三版
施建軍,1994,關于江蘇省科技進步的思考與建議,動態研究與決策建議1994年第74期
施建軍,1993,跳躍的思考--中國沒有第三條道路,中華經濟圈1993年創刊號
施建軍,1993,中國科研機構實力綜合評價研究,經濟與管理科學1993年第2期
施建軍,1993,經濟景氣的監測系統研究,財貿經濟1993年第1期
施建軍,1992,培育市場主體完善市場制度,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92年特輯
施建軍湯劍云鄭仕民,1992,中位數總是介于算術平均數與眾數之間嗎,統計研究1992年第3期
施建軍,1992,千方百計增加企業科技投入,南京日報1992年4月22日
施建軍,1992,優化結構,強化基礎──統計學課程建設札記,南京大學學報?高教研究與探索1992年第1期
施建軍,1992,論企業成為技術開發的投資主體,科技與經濟1992年第1期
施建軍,1992,科技興省政策選擇與監控,江海學刊1992年第2期
施建軍,1992,企業應成為技術開發的投資主體,企業技術進步1992年第3期
施建軍,1992,論統計指標的權重確定方法,江蘇統計1992年第1期
施建軍,1992,層次分析法在統計綜合評價中的應用,統計與決策1992年1期
施建軍,1991,從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入手,南京日報1991年12月4日第三版
施建軍,1991,R&D資源投入統計初探,統計研究1991年6期
施建軍,1991,科技興省(市)的理論概述,社科信息1991年11期
施建軍,1991,菲律賓,蜿蜒曲折的發展道路,社科信息1991年9期
施建軍,1991,建立科技興省監測指標的思考,科技進步與對策1991年3期
施建軍,1991,平均分析與因素分析,江蘇自學考試1991年7-8期
施建軍,1991,企業技術開發資金使用中的問題及其政策性建議,江蘇科技信息1991年4期
施建軍,1991,R&D資源投入統計初探,江蘇統計1991年第2期
施建軍,1991,“科技興省”戰略目標:選擇與監控,江蘇社會科學1991年第1期
施建軍,1990,“科技興省”政策選擇與監控,經濟與管理科學1990年3-4期合刊
施建軍宋頌興,1990,科技統計的理論與實踐,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1990年第5-6期
施建軍顧新華,1989,中國科學院研究與開發活動投入產出分析,宏觀結構與系統功能論文集1989年
施建軍顧新華,1989,中國研究與開發機構投入產出分析,宏觀結構與系統功能論文集1989年
施建軍宋頌興,1989,江蘇省研究與發展資源配置現狀及特點,南大學報經濟與管理科學版1989年第4期
施建軍,1989,談談統計學原理的自學,江蘇自學考試1989年第7-8期
施建軍,1988,江蘇省大、中型企業技術開發能力綜合評價,南大學報1988年增刊
施建軍宋頌興,1988,工業企業科技活動定義和分類初探,南大學報經濟與管理科學版1988年第2期
施建軍,1988,淺析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定量測評,安徽財貿學院學報1988年第2期
施建軍,1988,論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功能與效率,南京大學學報1988年第1期
施建軍,1987,實施學生評估教學初探,南大學報高教研究與探索版1987年第4期
施建軍,1987,淺議宏觀經濟監測指標體系的建立,南大學報經濟與管理科學版1987年第4期
施建軍,1987,股票與股票市場,百科知識1987年第8期
施建軍石盈,1986,對現行全社會零售物價指數結構的分析,南京財貿學院學報1986年第3-4期
施建軍劉志彪,1986,論企業技術進步的推動力,南大學報經濟與管理科學1986年第2期
施建軍,1986,論市場體系與價格體系的協同完善,安徽財貿學院學報1986年第4期
施建軍劉志彪周振華,1986,論投資調控機制,體制改革探索1986年第5期
施建軍劉志彪,1986,全面推進企業技術進步的內力、外力與引力,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86年第10期
施建軍張二震周振華劉志彪,1986,改革價格體系與完善市場體系,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86年第11期
施建軍周振華張二震,1986,聯合規摸經濟是內含擴大再生產的主導途徑,江海學刊1986年第5期
施建軍周振華劉志彪,1986,建立和完善多層次的法權讓渡市場,財貿經濟1986年第9期
施建軍劉志彪,1986,論企業技術進步的推動力,江海學刊1986年第4期
施建軍張二震周振華劉志彪,1986,改革價格體系與完善市場體系,江蘇經濟探討1986年第7期
施建軍,1986,試論宏觀經濟效益統計,理論信息報1986年5月19日3版
施建軍,1986,三元經濟二階段一體化轉化,南京大學學報1986年第2期
施建軍,1986,致經濟管理專業自學考生,江蘇自學考試報1986年第3版
施建軍,1985,宏觀經濟效益指標的若干問題,安徽財貿學院學報1985年第2期
施建軍,1985,經濟效益的內涵及其外在表現量的評價,中國經濟問題1985年第1期
施建軍,1985,關于經濟效益的綜合評價方法問題,福建統計學刊1985年第5期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聯系方式

添加南京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南京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大學報錄比、南京大學考研群、南京大學學姐微信、南京大學考研真題、南京大學專業目錄、南京大學排名、南京大學保研、南京大學公眾號、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京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南京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nanjingdaxue/daoshi_50066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