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研究生考試考研復試經驗

發(fā)布時間:2015-10-2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研究生考試考研復試經驗

南京大學研究生考試考研復試經驗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大學研究生考試考研復試經驗 正文

許多同學不知道復試的具體流程,下面我們來看看復試經驗
南大這所百年學府不僅帶給了我知識,更增強了我的自信。我相信,這些都將對我的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兩年來,改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記憶。我?guī)缀趺恐芏紩淼秸搲プ穼ぎ敵踝约旱淖阚E,我感謝論壇在我考研路上所給我的幫助,而當我看到一位位追尋夢想的考生時,依稀看到了當初的自己。下面這些文字,是我對當初復試的一點記憶,希望能夠對需要幫助的同學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最后,祝愿各位考生復試順利,萬事如意!

  前天,在整理宿舍的時候,偶然間翻出了當年的復試通知。看著已經褶皺泛黃的這一張紙,不禁百感交集。時間盡管已經過去了兩年,但當年考研路上的艱辛歷程卻依然歷歷在目。從初試當天的漫天飛雪到復試赴寧的無聲細雨,考研所帶給我的點點滴滴都伴隨著這張通知書一起涌上心頭,浮現(xiàn)在眼前。

  2008年3月24日,我得到了復試通知。一周后的4月1日,2日兩天正式復試,也就是說,從得到通知到最終復試,不過短短一周時間。氣氛立馬變得緊張起來,我抓緊復試前的這點時間將之前的專業(yè)課知識再次進行梳理,盡可能多的閱讀一些相關論文,理論書籍并結合前人的經驗制定了自己的應考策略,包括英文自我介紹,面試的禮儀,答題技巧等等。而父母則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從可口的飯菜到前往南京的車票,無不悉心準備,他們的鼓勵與關懷極大增強了我的信心。

  轉眼就到了前往南京的日子,我與父親一同坐上了南下的列車。記得以前合唱《歌唱祖國》的時候,有這樣一句歌詞,“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而乘坐這趟列車,使我對這句歌詞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此次前往南京赴考不正是這句歌詞的生動體現(xiàn)嘛!看著車內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風景,我不禁浮想聯(lián)翩。這些南來北往,形色匆匆的人們不也是像我一樣在追尋著各自的夢想嘛!正如同俄羅斯作家索爾仁尼琴所說,這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條生活的路,此時此刻對于我而言,前方的復試之路似乎難以預料,但我堅信只要堅定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抱著這樣的決心,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有著六朝古都之稱的美麗城市——南京。

  由于南京高校眾多,而南大又位于市中心,因此周邊的賓館早已客滿,不過好在我們提前預定了住房,才不至于露宿街頭。我們住在學校對面的賓館18層,從窗外望去,這所百年學府顯得古色古香,格外靜謐。遙想此時此刻,不知有多少天南海北的各路高手都在摩拳擦掌,準備著即將開始的復試。能否取得最后的勝利,就在這背水一戰(zhàn)了。如果將考研比作一場戰(zhàn)爭的話,那么初試和復試就是其中的兩大戰(zhàn)役,而復試距離成功無疑更近一些。但盡管如此,正如同每個硬幣都有兩面,任何一場考試都會產生成功者與失意者。因此也有同學將考研復試比喻成黎明前的黑暗,戰(zhàn)場上的最后一顆子彈。為了能夠在這場考試中脫穎而出,各路高手紛紛絞盡腦汁,各顯神通。但有一件事是幾乎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向上一屆考研成功的師兄師姐討教。為了能夠找到他們,大家使用了各種手段。從校友到老鄉(xiāng),從考研論壇到高校BBS,從人人網到QQ,這種發(fā)達的人際關系網絡無疑對考生的備考大有裨益,而這也是考研路上一段獨具特色的歷史記憶。 等到一切安頓好,我立刻聯(lián)系之前認識的師兄師姐,一來當面致謝,二來再次討教復試的技巧經驗,這次拜訪使我受益匪淺。吳師姐是我最早認識的南大歷史系研究生,通過她的介紹,使我對南大歷史系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她反復向我強調面試時不要緊張,調整好心態(tài),盡可能地去說,不要怕說錯。此外,一定要謙虛謹慎,待人禮貌。另一位李師兄則從具體備考策略方面給予了指導,具體包括面試時經常會問到的問題,譬如英文自我介紹的注意事項,考研為什么選擇歷史學?都讀過哪些史學方面的著作?簡單介紹自己的研究計劃等等。他特別指出,回答老師問題時一定要實事求是,不懂裝懂是面試的大忌,它會直接影響老師對你的評定。我將師兄師姐的指點一一記下,生怕會漏掉任何一點細節(jié)。與李師兄促膝長談之后,天色已經很晚了,但是通過與師兄師姐這幾個小時的交流,我感到前方的道路一片光明,對即將開始的復試充滿信心。

  整個復試分為四部分,即4月1號的體檢、資格審查。4月2號的面試和筆試。記得體檢那天以為要抽血,因此連早飯也沒有吃,這可著實讓我叫苦不迭。上千考生一起去校醫(yī)院體檢,必然排成了長舌陣。好在項目并不是很多,因此時間比想象中的要短一些。排隊時通過聊天,我又認識了一些新同學,他們有的是報考理工科,有的是報考經管類。我們就像電影《最長的一天》中即將奔赴諾曼底戰(zhàn)場但卻素不相識的士兵,幾句寒暄過后就互道再見了。這些同學后來有的至今還保持著聯(lián)系,有的則再也沒有見過了,不知道是成功考取還是鎩羽而歸,而我則希望是前者。

  正式復試終于如期而至了。4月2號上午8點半,我來到了考試地點——文科樓四樓。我們專業(yè)總共有22名同學參加復試,被分到了兩個小組,每組11人。從人數上講,是一個足球隊的陣容,這也就決定了大家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伙伴。整個面試的流程是由老師通知我們去對面辦公室里考試,那里會有五位歷史系老師擔任考官,考生考完就可以離開準備下午的筆試。我們被安排到了會議室做考前準備,大家盡管是初次見面,但是并沒有顯得生疏,先各自進行了自我介紹。他們中有的來自四川,有的來自云南;有的是歷史系科班出身,當然也有像我一樣是跨專業(yè)考研。大家談意都很濃,天南海北的聊了起來。從本科院校聊到興趣愛好,從國際形勢談到未來理想,當然大家更關心的還是當下的這場考驗。可以說每位同學都為復試做了精心準備,來自山東的陳同學甚至準備了多達幾十頁的各種資料,而四川的劉同學則一直在默背英文,準備著自我介紹。對面的楊同學歲數長我們幾歲,而且有過考研經歷,因此顯得格外成熟,他一邊鼓勵我們,一邊向我們介紹考試技巧。看到這番景象,我不由得想起了那句名言,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而此時此刻,這個目標就叫作復試。

  上午9點,復試正式開始。隨著第一位同學走進對面的辦公室參加考試,會議室里的氣氛陡然變得緊張起來,大家都在盤算著自己會第幾個被叫進去參加考試。十幾分鐘的等待顯得格外漫長,終于第一位同學走出了考場回到了會議室。大家蜂擁而上,將他團團圍住,紛紛向他詢問。這位同學顧不上喘息,向大家通報了考試的基本過程以及具體被問到的問題。可以說和大家之前的準備有一些差距,但總體來說,問題不大。他還特別告訴我們老師們都非常和藹,通過他的介紹,大家緊張的情緒多少有了一些緩解。時間的指針滴滴答答,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參加考試的同學也一個個的走出了考場。終于輪到我參加考試了,在后面同學“加油”的鼓勵聲中,我緩步地走進了考場。

  這是一間并不算很大的房間,正中間是一張寬大的桌子,周圍坐著五位老師以及一位負責記錄的同學,靠門的地方放著一把椅子,那是考生的座位。我坐下后,先定了定神,盡量使自己不要過于緊張。通過這一年半的學習以及師兄師姐們的介紹,對于面試老師我也比較熟悉了,他們中有的是史學名家,有的是史壇新銳,正像之前的同學介紹的那樣,老師們都非常和藹可親。坐在我旁邊的陳老師負責英語面試,她問了三個問題,前兩個我很順利的答了出來,但是第三個問題我并沒有完全聽懂,因此只能盡量作答。她聽出了我的一些破綻,但是仍然用眼神鼓勵我。之后是中文面試,各位老師紛紛向我提問。從閱讀過的歷史書籍到對當今的史學發(fā)展趨勢,從中國近代化的起源到社會學人類學的基本理論。當我說出比較愛看甲午戰(zhàn)爭方面的書籍后,旁邊的一位老師向我問出了一些相關問題,而這些問題我是之前從來也沒有想過的,只得老老實實承認不知道。可以說這短短的十幾分鐘使我獲益良多,我不僅了解了史學領域的前沿課題而且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明顯不足,這對我之后的學習無疑是具有極大幫助的。

  上午的面試還算順利,但是我們還要準備下午在教室里舉行的筆試。經歷了面試這一關,筆試顯得相對容易。考卷一發(fā)下來,大家就像長跑沖刺一樣低頭答題。這些題目所涉及的知識不同于我們之前閱讀過的歷史課本和參考書,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前沿性。有的問題,我甚至只是知道一點點表層的毛皮,從來也沒有深入挖掘,因此顯得有些吃力,不過好在還能應付。三個小時之后,筆試結束了,老師們收上了一紛紛寫滿十幾頁的卷子。此時此刻,大家久懸的心才算落地。考研復試,終于結束了。
南京大學

添加南京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南京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大學報錄比、南京大學考研群、南京大學學姐微信、南京大學考研真題、南京大學專業(yè)目錄、南京大學排名、南京大學保研、南京大學公眾號、南京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京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nanjingdaxue/yanjiushengyuan_2329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