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導師:曹衛星

發布時間:2021-10-2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導師:曹衛星

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導師:曹衛星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導師:曹衛星 正文


  教師姓名: 曹衛星
  性別: 男
  職稱: 教授
  最高學歷: 博士
  研究方向: 農業系統和模擬與預測農業信息獲取與監測農業信息管理與服務 農業決策系統集成與開發
  聯系方式: E-mail:  
    
  曹衛星,男,教授,博導。
   1989年3月于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獲作物學博士學位,
   1989年4月—1994年3月為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后及研究科學家,
   1994年4月破格晉升為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博導。

  目前主要從事作物信息技術、作物生理生態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在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863計劃、國際合作項目及部省級科研項目的支持下,取得了突出的學術成果。著重明確了小麥作物的籽粒品質形成規律、品質生理生態、品質生態區劃及調優栽培技術,為優質高產專用小麥栽培提供了理論基礎與技術支撐;基于作物(水稻、小麥)系統的動態分析與定量表達,構建了作物生長模擬模型、作物管理知識模型、基于模型和GIS的作物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實現了作物生長預測與管理決策的精確化和信息化;基于作物反射光譜分析,發展了作物氮素營養無損監測、實時診斷及精確調控的技術體系,促進了作物氮素營養快速診斷與高效管理。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部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發表一級學報論文192篇和SCI論文71篇,出版專著4部,主編教材4本,登記國家軟件著作權25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培養了碩士38名、博士55名及博士后6名。入選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全國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省中青年首席科學家、省創新學者攀登計劃,以及中國作物學會科技成就獎、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杰出服務獎等。

  近期論著:
   1. Cao W. 1994. Sensitivity of winter wheat phyllochron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gronomy Journal. 86:63-66
   2. Cao, W. 1997. Modeling phasic development in wheat: an integration of physiological component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129: 163-172.
   3. Cao,W.,Wang, Z., and Dai, T. Changes in levels of endogenous plant hormones during floret development in wheat genotypes of different spike sizes.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0, 42(10): 1026-1032..
   4. Li, C., W. Cao, and Y. Zhang. Comprehensive pattern of primordium initiation in shoot apex of wheat.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 43(3): 273-278.
   5. Cao W, Liu T, Luo W, Wang S, Pan J, Guo W. 2002. Simulating organ growth in wheat based on the organ-weight fraction concept.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 5(3): 248-256.
   6. Xue L,Cao W,Luo W,Dai T,Zhu Y.Monitoring leaf nitrogen Status in Rice with Canopy Spectral Reflectance. Agronomy Journal,2004,96(1):135-142.
   7. 朱艷、曹衛星、姜東、戴廷波.2003.冬小麥適宜播期和基本苗設計的動態知識模型研究.中國農業科學. 36(2): 147-154
   8. 曹衛星. 作物系統模擬及智能管理. 2003. 高等教育出版社.
   9. Tian Y, Zhu Y, Cao W. Monitoring leaf photosynthesis in rice with canopy spectral reflectance. Photosynthetica. 2005.43(3):481-489 (SCI,0.734)
   10. Wang S, Zhu Y, Jiang H,Cao W. Positional differences in nitrogen and sugar concentrations of upper leaves relate to plant N status in rice under different N rates. Field Crops Research. 2005.89:1-11. (SCI,1.243)
   11. Yan D, Zhu Y, Cao W. A quantitative knowledge model for design of growth dynamics in rice.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 2005. 8:. (SCI,0.316)
   12. Xue lihong ,cao wei-xing,luo wei-hong ,yang lin-zhang , Canopy spectral reflec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rice with different cultural practices and their fuzzy cluster analysis, rice science,2005.12(1),2005年3月. 25(1):71-74,,2005年1月,基金:30030090和2003AA209030,BG2004320
   13. 曹靜,朱艷,姚霞,曹衛星,李映雪.小麥群體養分指標動態的知識模型.麥類作物學報. 2005,25(3):47-52.
   14. 程建峰,戴廷波,曹衛星*,姜東,稻種資源苗期氮素營養特性的基因型差異,中國水稻科學,2005,19(6):533-538,
   15. 程建峰,戴廷波,曹衛星*,姜東,稻種資源苗期氮素營養效率的分類、鑒定與評價,作物學報,2005,31(12)1640-1647,
   16. 戴廷波,荊奇,王勛,曹衛星*,不同水稻基因型籽粒產量與品質的生態變異研究,南京農業大學,2005.28(2):1-6,
   17. 范雪梅, 姜東,戴廷波,荊奇,曹衛星*, 花后干旱和漬水下氮素供應對小麥光合和籽粒淀粉積累的影響,應用生態學報,2005.16(10):1883-1888,2005年10月,基金:30170544和30200166 和BK2002205
   18. 范雪梅,姜東,戴廷波,荊奇,曹衛星. 花后干旱與漬水下氮素供應對小麥旗葉衰老和粒重的影響. 土壤學報. 2005,42(5):875-879.
   19. 范雪梅,姜東,戴廷波,荊奇,曹衛星. 花后干旱與漬水下氮素供應對小麥籽粒蛋白質和淀粉積聚關鍵調控酶活性的影響.中國農業科學. 2005,38(6):1132-1141.
   20. 荊奇,戴廷波,姜東,曹衛星. 小麥籽粒蛋白質組分的變異及其與面粉品質的關系. 麥類作物學報. 2005,25(2):90-93.
   21. 荊奇,戴廷波,姜東,曹衛星. 小麥籽粒蛋白質組分的生態變異及與植株氮轉化的關系研究. 生態學雜志. 2005,24(7):747-750.
   22. 蘭濤,潘潔,姜東,戴廷波,曹衛星.2005.生態環境和播期對小麥籽粒產量及品質性狀間相關性的影響.麥類作物學報. 25(4):72-78.
   23. 李衛國,朱艷,戴廷波,曹衛星.基于生態效應的水稻籽粒蛋白質含量預測模型研究.植物生態學報,2005, 29(4):630-635.
   24. 李衛國、朱艷、戴廷波、曹衛星.水稻籽粒直鏈淀粉含量的生態模型研究.應用生態學報. 2005,16(3):491-495.
   25. 李映雪,朱艷,田永超,尤小濤,周冬琴,曹衛星*,小麥冠層反射光譜與籽粒蛋白質含量及相關品質指標的定量關系,中國農業科學,2005.38(7):1332-1339。
   26. 劉小軍,朱艷,周治國,田永超,曹衛星.基于WebGIS的農田生產環境質量評價系統研究.中國農業科學,2005.38(3):551-557.
   27. 馬富裕,曹衛星,李少昆,朱艷,周治國,鄭重,楊建榮. 棉花纖維品質與氣象因子的定量分析,應用生態學報,2005.16(11),
   28. 馬富裕,曹衛星,張立楨, 朱艷,李少昆,周治國,李存東,徐立華. 棉花生育時期及蕾鈴發生發育模擬模型研究. 應用生態學報,2005,25(4):626-630.
   29. 潘潔,曹衛星,姜東,孫傳范. 小麥穗籽粒數、單粒重及單粒蛋白質含量的小穗位和粒位效應.作物學報,2005,31(4):431-437.
   30. 潘潔,戴廷波,姜東,朱艷,曹衛星*,基于氣候因子效應的冬小麥籽粒蛋白質含量預測模型,中國農業科學,2005.38(4):684-691,
   31. 潘潔,姜東,戴廷波,蘭濤,曹衛星*,不同生態環境與播種期下小麥籽粒品質變異規律的研究,植物生態學報,2005,29(3):457-460,
   32. 潘潔,朱艷,曹衛星*,基于頂端發育的小麥產量結構形成模型,作物學報,2005,31(3):316-322.
   33. 彭漢銀,姚霞,朱艷,曹衛星.種植制度知識模型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南京農業大學學報. 2005,28(2):125-128.
   34. 湯亮,朱艷,嚴定春,曹衛星*,冬油菜適宜綠色面積指數動態設計的知識模型,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5,28(3),11-15.
   35. 田永超,曹衛星,姜東,朱艷,薛利紅. 不同水氮條件下水稻冠層反射光譜與植株含水率的定量關系.植物生態學報,2005,29(2):318-323.
   36. 田永超,朱艷,曹衛星*,利用葉色特征監測小麥葉片的碳氮狀況,植物生態學報,2005,29(3):457-460.
   37. 田永超,朱艷,曹衛星*,水稻不同葉位層物理結構與冠層反射光譜的定量研究,中國水稻科學,2005,19(2):137-141.
   38. 田永超,朱艷,曹衛星*,用冠層反射光譜預測小麥葉片糖氮量及糖氮比,作物學報,2005,31(3):355-360.
   39. 王勛,戴廷波,姜東,荊奇,曹衛星*,不同生態環境下水稻基因型產量形成與源庫特性的比較研究,應用生態學報,2005,16(4):615-619
   40. 嚴定春,朱艷,曹衛星*,王紹華,水稻適宜養分指標動態的知識模型研究,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5,11(5),
   41. 嚴定春、朱艷、曹衛星、王紹華.水稻群體生長指標動態的知識模型研究.中國農業科學,2005,38(1):33-37.
   42. 張懷志,朱艷,曹衛星*,基于知識模型的棉花管理決策支持系統,棉花學報,2005,17(4):201-206
   43. 張力楨,曹衛星,周治國,張思平.棉花根系生長和空間分布特征.植物生態學報,2005,29(2):266-273.
   44. 張立楨,曹衛星*,張思平,周治國,棉花蕾鈴生長發育和脫落的模擬研究,作物學報,2005,31(2):70-76
   45. 趙輝,戴廷波,荊奇,姜東,曹衛星*,灌漿期溫度對兩種類型小麥籽粒蛋白質組分及植株氨基酸含量的影響 ,作物學報,2005. 31(11):1466-1472
   46. 周琴,姜東,戴廷波,曹衛星*,谷氨酰胺對揚麥9號強勢和弱勢籽粒淀粉及蛋白質積累的調控,麥類作物學報,2005,25(1):44-49
   47. 周琴,姜東,戴廷波,荊奇,曹衛星*,谷氨酰胺供應水平對離體培養小麥穗籽粒淀粉和蛋白質及其組分含量的影響,植物學通報,2005.22(5):549-554
   48. 朱艷,曹衛星*,沈維祥,田永超,油菜肥料運籌的動態知識模型,生態學雜 志.2005,24(2):209-21
   49. 朱艷,曹衛星*,姚霞,田永超,戴廷波,鄒忠,小麥栽培管理動態知識模型的構建與檢驗.中國農業科學, 2005, 38(2): 283-289.
   50. 朱艷,胡繼超,曹衛星*,基于作物模型的農田水分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研究,水土保持學報,2005.19(2):160-163
   51. 莊恒揚,曹衛星,劉傳松.作物磷素養分的動態模擬.生態學雜志,2005,24(3):335-338.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南京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南京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農業大學報錄比、南京農業大學考研群、南京農業大學學姐微信、南京農業大學考研真題、南京農業大學專業目錄、南京農業大學排名、南京農業大學保研、南京農業大學公眾號、南京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京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南京農業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nanjingnongyedaxue/daoshi_49905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