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院·整合醫學學院病原與免疫學系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0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院·整合醫學學院病原與免疫學系簡介

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院·整合醫學學院病原與免疫學系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中醫藥大學醫學院·整合醫學學院病原與免疫學系簡介 正文

病原與免疫學系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學科帶頭人:史麗云 (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任:史麗云 (教授,博士生導師)
副主任:佟書娟 (教授,碩士生導師)
張軍峰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學系辦公室電話:025-85811925
學科建設和發展歷史
南京中醫藥大學病原與免疫學系始建于1954年,現擁有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后流動工作站。主要承擔微生物學、免疫學和寄生蟲學等重要的西醫基礎課和中西醫結合橋梁課程。微生物與免疫學曾被評為江蘇省普通高校二類優秀課程、南京中醫藥大學精品課程,學系被評為江蘇省“工人先鋒號”。目前,學系已培養博、碩士研究生30余名。
師資力量
本學科擁有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共12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3名,講師6名,擁有博士學位11人,具有海外留學背景教師3人。教師中有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4名,教育新世紀優秀人才1名,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1名,其他各類省、市人才2人,已形成一支學歷、年齡、學緣、職稱合理、朝氣蓬勃、團結合作的學科隊伍。
教育教學
病原與免疫學是人類與病原生物的斗爭過程中產生并發展的一門學科,病原生物學包括微生物與寄生蟲學,是研究病原生物的形態、結構、生命活動規律以及與機體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免疫學是研究免疫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學科。學系目前承擔全校臨床醫學、中醫藥學、護理學等醫藥類相關專業的病原與免疫學教學工作,包括微生物與免疫學、微生物免疫與寄生蟲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寄生蟲學和基礎醫學概論等課程。學系注重教育教學改革,先后主持“精誠計劃”課題、江蘇省“十三五”教育規劃課題和多項廳級教育改革課題。近年來,獲得江蘇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自然科學基礎學科組)一等獎1人次,南京中醫藥大學“先聲優秀教師”獎2人次,南京中醫藥大學課程教學設計大賽3人次。
科學研究
病原與免疫學學系主要圍繞感染和免疫、炎癥和代謝、腫瘤免疫、舌苔微生態等前沿領域開展研究,以臨床常見疾病的發生機制為切入點,探索引起炎癥、代謝和免疫損傷的分子機制。同時,學科將生命科學、基礎醫學前沿技術與中醫優勢病種(如消化系腫瘤)等緊密相結合,吸收中醫藥理論精華,開展多學科合作研究,探索重大疾病發生、發展的免疫學機制,為相關疾病的臨床診療效果提供科學依據。
主要成果:近年來學科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10余項,在 Cell、Blood、J Infect Dis、J Immunol、中醫雜志(英文版)等國內外知名雜志發表近百篇研究論文,獲得專利5項,獲中華中醫藥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系統研究了一系列微生物和免疫標志物在腫瘤發生、發展和預后的診斷價值和調控機制,為開發新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技術提供基礎。
誠征英才
我們營造了嚴謹自由的學術環境,建立健全了人才培養和激勵制度,期待國內外優秀人才加盟。
南京中醫藥大學

添加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南京中醫藥大學考研分數線、南京中醫藥大學報錄比、南京中醫藥大學考研群、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姐微信、南京中醫藥大學考研真題、南京中醫藥大學專業目錄、南京中醫藥大學排名、南京中醫藥大學保研、南京中醫藥大學公眾號、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南京中醫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南京中醫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nanjingzhongyiyaodaxue/yanjiushengyuan_27524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