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學預科教育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1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青海民族大學預科教育學院簡介

青海民族大學預科教育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青海民族大學預科教育學院簡介 正文

 
預科教育學院概況 
 
 
作者:超級管理員
 
發布時間:2012-03-19
 
瀏覽次數:3642次
 
 
 
 
 
一、歷史沿革 
 
  
 
青海民族大學預科教育學院始建于1950年,從1958年開始招收民族預科生,最早拉開了青海民族預科教育的序幕。學校先后易名為青海民院第一附中、青海民院附中、青海民族中學、西寧市十六中學等,1979年恢復為青海民院預科,1995年在全省高校布局結構調整中,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改辦為全省高校大預科。2002年省教育廳批準增掛“青海民族高級中學”牌子,2005年6月,更名為青海民族學院預科教育學院,2009年10月,更名為青海民族大學預科部。2016年1月,成為青海省預科教育基地,更名為青海民族大學預科教育學院。青海民族大學預科教育學院是一個二級法人單位,單獨劃為“預科校區”(即金橋校區),承擔著為青海民族大學等高校培養少數民族預科生的任務,同時開展民族高中教育,其生源全部來自省內農牧區的少數民族學生,青南地區的學生占一半以上。學校占地面積53.35畝,教學用房 7722平方米、生活用房12261平方米、教學輔助用房981平方米,圖書室藏書2萬余冊。 
 
  
 
二、人才培養 
 
  
 
創建于1950年的青海民族大學預科教育學院,60多年來已經為全省高校和社會輸送了1.8萬名少數民族人才,涌現出了政協全國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委員桑結加,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會會長夏鑄等一批杰出校友,還有一大批走上各級領導崗位的公務員、高校從事教學科研的專家學者以及活躍在各條戰線的業務骨干,已經和正在為民族地區的政治穩定和經濟文化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在長期辦學過程中,我們積累了豐富的民族預科教育經驗,建立了適應民族預科生特點的教學、管理、服務工作保障機制,構建了包括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材建設、教學質量監控、校園文化在內的完整培養體系和教學保障體系,根據少數民族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維、習慣特點,建立了一套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管理模式,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建立了一支從事民族預科教育的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35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教師24人,他們多年從事民族預科教育,忠于民族教育事業,政治堅定,師德高尚,為人師表,嚴謹篤學,注重因材施教和言傳身教,教學效果顯著,取得了一系列教學科研成果,深受少數民族學生的信賴。2001年以來有40多人(次)受到校級以上表彰獎勵,公開發表論文130余篇。目前在校生1282人,其中預科生1092名,高中生190名,2010以來先后接受玉樹轉移安置的高中生150人。 
 
  
 
三、辦學傳統和特色 
 
  
 
近年來,青海民族大學預科教育學院認真落實學校《關于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行動計劃》,在總結辦學經驗和辦學傳統的基礎上,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手段,2011年起實行分級教學,建立了動態管理和競爭激勵機制,有效促進了學風轉變。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優秀教學團隊,并聘請預科教育客座教授,在開放辦學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2010年以來派出10余人次參加了全國民族預科教育論壇、中國少數民族教育學會第四屆學術年會、青海民族大學與臺灣地區教育機構的學術交流等活動。通過創先爭優活動評選表彰 “優秀教學團隊”2個、“教學能手”2名、“師德標兵”2名、優秀教師2名、優秀教育管理工作者2名、優秀班主任2名;凝練了預科部的辦學定位、辦學理念、教風、學風和工作作風,構建學校發展的頂層設計,推進了學校文化建設。設計了與之相適應的培養方案和培養模式,即通過一系列教育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現代文明和身體心理素質,重點培養他們融入社會主流文化,實現從農牧區到城市生活的轉型、從民族傳統文化到現代文明的轉型、從中學到大學學習方式的轉型,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漢語聽說讀寫譯能力和適應現代社會的能力。在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建立了黨組織和黨員創先爭優的長效機制,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民族團結進步、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多次受到高校和省有關部門的表彰。2008、2009、2010年在全校年終考核中連續三年被考核為優秀單位,2010年預科部榮獲 “全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 “省直機關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等榮譽稱號,2011年預科部黨總支獲“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受到省委表彰。同時努力建設體現正確辦學方向,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為預科生的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以紀念“五·四運動”和“一二·九運動”為契機,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思想政治、學術科技、文娛體育活動,把德育和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教育于文化活動中;落實“全員育人”的要求,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通過主題班會、團日活動、政治學習和其他主題宣傳活動深化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進一步增強少數民族學生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引導學生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祖國觀、民族觀、宗教觀,不斷夯實各民族大團結的思想基礎。 
 
  
 
四、辦學定位 
 
  
 
為高校輸送少數民族合格本科生源,在少數民族人才培養方面發揮特殊作用;三至五年內建成規模適度、教育質量較高、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藏區雙語預科教育基地,為培養雙語人才發揮重要作用。在民族預科生和雙語人才培養方面實現三個突破:一是切實加強雙語教學,培養雙語兼通人才;二是強化專業基本技能訓練,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三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成為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的人才。 
 
  
 
五、辦學理念 
 
  
 
為高校輸送愛學習、善思考、品行好、有后勁的少數民族合格生源。 
 
  
 
六、人才培養目標 
 
  
 
政治堅定,品德優良,語言過關,專業適應能力強,學習后勁足,在大學校園文化活動中擔當重任,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民族人才。 
 
  
 
七、教風 
 
  
 
敬業、愛生、立德、篤志 
 
  
 
  
 
八、學風 
 
  
 
篤學、勤思、明德、自強 
 
  
 
九、工作作風 
 
  
 
敬業奉獻、嚴謹務實、廉潔高效、服務育人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青海民族大學預科教育學院廣大師生決心以榮譽為動力,勵精圖治,奮發進取,以培養優秀民族人才為己任,堅持改革創新,奏響維護祖國統一、維護社會穩定、維護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和諧青海、和諧校園的主旋律,為建成全省民漢雙語預科教育基地、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的示范園、少數民族學生成才成長的搖籃而努力。 
 
青海民族大學

添加青海民族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青海民族大學考研分數線、青海民族大學報錄比、青海民族大學考研群、青海民族大學學姐微信、青海民族大學考研真題、青海民族大學專業目錄、青海民族大學排名、青海民族大學保研、青海民族大學公眾號、青海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青海民族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青海民族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qinghaiminzudaxue/yanjiushengyuan_28197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