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介紹

發布時間:2020-05-1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青海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介紹

青海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青海師范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介紹 正文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
(師范專業,2018版)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數學與應用數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知識更新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熟悉現代教育技術,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要,能夠在中小學從事數學教學的骨干教師及在教育相關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
1.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教師職業道德,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2.系統掌握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能;了解數學科學發展的新成果、新動態,了解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掌握一門外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掌握計算機相關知識,具有一定的文獻搜集能力,熟悉常用的數學軟件及多媒體教學技術。
3.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和數學教育的基本理論,具備教師的基本素養和基本技能,勝任中小學數學教學工作。
4.熟悉德育工作方法,了解學生身心發展和養成的教育規律,掌握班級組織與建設的工作規律和方法,具有組織主題教育和社團活動的能力。
5.了解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動態,具有終身學習與專業發展意識。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溝通合作技能,具有團隊協作精神。
6.具有健康的體魄和一定的軍事基本理論及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鍛煉合格標準。
 
三、專業主干課程
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近世代數、微分幾何、實變函數、復變函數、計算方法、運籌學、初等數學研究、數學教學與活動指導,卓越教師培訓。
四、學制與學位
學制:基本學制4年,實行3—6年彈性學制。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五、課程結構
結構及比例
課程類別 課程性質 學分數 學分比例(%) 學時數 學時比例(%)
通識課程 通識課程必修 43 27.7 888 26.9
教師教育課程 14 9.0 224 6.8
通識課程選修 12 不計入總學分 192 不計入總學時
專業課程
學科通識課程 24 15.5 532 16.2
專業必修課程 33 21.3 624 18.9
專業限定選修課程 12 7.8 208 6.3
專業任意選修課程 9 5.8 180 5.5
實踐課程 必修 20 12.9 640 19.4
合計 155 100 3296 100
周課時分配
學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周課時合計 31 32 32 28 21 21 教育
實習 12
 
 
六、教學計劃表
課程
類別 課程
代碼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數 各學期周學時分配
合計 講授 實驗/
實踐 一 二 三 四
1 2 3 4 5 6 7 8
通識課程 通識必修課程 T3301001 計算機基礎 考試 4 64 64 4
T3601001 軍事理論 考試 1 16 16 2
T3601007 集中軍訓 考查 1 32 32 √
T4401010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 考查 1 32 32 2
T4401001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考試 5 96 64 32 5
T4401002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考試 3 64 32 32  3
T3711001
T3711004 大學英語Ⅰ——Ⅳ 考試 12 256 128 128 4 4 4 4
T3601002┇
T3601005 大學體育Ⅰ——Ⅳ 考試 4 128 128   2 2 2 2
T3101001 大學語文 考試 2 32 32   2 
T440100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考試 3 48 48     3  
T4401004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考試 3 48 48     3
T4401005
T4401009 形勢與政策Ⅰ——Ⅴ 考查 2 40 40     2 2 2 2 2
創新創業課程 考查 2 32 32 詳見《創新創業課程目錄》
小計 43 888 664 224 15 15 11 13 2 2 0 0
通識選修課程 12 192 192 學分要求詳見表七,學分(學時)不計入總學分(學時)
教師教育課程 T3502001 書面表達與口語表達 考試 2 32 32   2            
T3502002 兒童發展與學習 考試 3 48 48   3            
T3502003 學校教育學基礎 考試 3 48 48     3        
T3502004 現代教育技術及應用 考試 2 32 32       2        
T3502005 中小學心理健康與道德教育 考試 2 32 32         2    
T3502006 教師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 考試 2 32 32           2    
小計 14 224 224 0 2 3 3 2 2 2 0 0
學分、學時合計 57 1112 888 224 17 18 14 15 4 4 0 0
 
課程
類別 課程
代碼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數 各學期周學時分配
合計 講授 實驗/
實踐 一 二 三 四
1 2 3 4 5 6 7 8
專業課程 學科通識課程 Z3804001 數學分析I 考試 4 90 90 6
Z3804007 數學分析II 考試 4 96 96 6
Z3804014 數學分析III 考試 4 96 96 6
Z3804002 高等代數I 考試 4 96 96 6
Z3804008 高等代數II 考試 4 96 96 6
Z3804009 解析幾何 考試 4 90 90 6
小計 24 532 532 0 12 12 12 0 0 0 0 0
專業必修課程 Z3805007 常微分方程 考試 4 64 64 4
Z3805024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考試 4 80 80 5
Z3805023 復變函數 考試 3 48 48 3
Z3805025 微分幾何 考試 3 48 48 3
Z3805026 實變函數 考試 3 48 48 3
Z3805012 近世代數 考試 4 64 64 4
Z3805005 C語言程序設計 考試 3 64 32 32 4
Z3805027 專業論文寫作與指導 考查 1 16 16 1
Z3805030 數學教學與活動指導 考試 3 48 48             3    
Z3805031 教學技能與微格訓練 考試 1 16 16             1    
Z3805032
Z3805035 卓越教師培訓Ⅰ——Ⅳ 考查 4 128 128 2 2 2 2
小計 33 624 464 160 2 2 6 13 8 8 0 0
專業限定選修課 Z3806003 計算方法 考試 3 64 32 32 4
Z3806015 初等數學研究 考試 3 48 48 3
Z3806006 運籌學 考試 3 48 48 3
Z3806005 初等數論 考試 3 48 48 3
Z3806016 高等幾何 考試 3 48 48 3
小計 12 208 176 32 0 0 0 0 6 7 0 0
專業任意選修課程 Z3807078 大學物理 考試 3 48 48 3
Z3807079 數學實驗 考查 2 48 16 32 6
Z3807021 點集拓撲學 考試 3 48 48 6
Z3807080 代數選講 考試 2 36 36 2
Z3807081 分析選講 考試 2 36 36 2
Z3807082 多元統計分析及軟件實現 考試 2.5 48 32 16 6
Z3807083 計算機輔助教學 考試 2 48 16 32 3
Z3807084 數據庫 考查 2 48 16 32 3
Z3807003 模糊數學 考試 3 48 48 6
Z3807009 圖論 考查 2 36 36 4
Z3807085 隨機過程 考試 3 48 48 3
Z3807086 矩陣分析 考試 3 48 48 3
Z3807031 泛函分析 考查 3 48 48 3
Z3807023 數學建模 考查 3 48 48 3
Z3807011 數學史 考查 3 48 48 6
Z3807022 數學方法論 考查 3 48 48 6
Z3807029 教育測量與評價 考查 2 32 32 4
Z3807087 偏微分方程 考試 3 48 48 3
Z3807088 數學教育學 考試 3 48 48 6
學分、學時合計 9 180 148 32 0 0 0 0 3 2 0 12
專業選修課程說明:專業限定選修課要求學分:12(學院確定),專業任意選修課要求學分:9(學院確定),計算專業選修課學分合計時,合計學分為要求修讀的學分。
 
課程
類別 課程
代碼 課程名稱 考核方式 學分 學時數 各學期周學時分配
合計 講授 實驗/實踐 一 二 三 四
1 2 3 4 5 6 7 8
實踐
課程 S1508003
S1508010 德育實踐Ⅰ——Ⅷ 考查 4 128 128  √ √ √ √ √ √ √ √
S3808010
S3808014 教育見習Ⅰ——Ⅴ 考查 2 64 64 √ √ √ √ √
S3808001 教育實習 考查 7 224 224 √
S3808002 畢業論文(設計) 考查 4 128 128 √
S3808003 專業實踐與社會調查* 考查 2 64 64 √ √ √ √ √ √
S1508001 職業生涯規劃 考查 0.5 16 16 2
S1508002 就業指導 考查 0.5 16 16 2
學分、學時合計 20 640 640
*專業實踐與社會調查項目要求(限1-6學期完成):1. 1-3學年每學年完成一次實踐調查并提交調查報告或完成一篇學術論文(3000字以上);2. 參加院級及以上的文體比賽/學科知識技能競賽并成功參賽,或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并結題。3. 1-3學年每學年參加四次以上學術活動(報告、講座等)。
七、通識選修課程學分要求
課程類別 學分 要求
人文社科類 4 修讀學期為第2學期至第7學期
至少取得12學分
每個課程類別中至少獲得表中要求學分
自然科學類 4
美育類 3
創新創業類 1
合計 12
 
八、專業主干課程簡介
1.課程名稱:數學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
(1)課程代碼:Z3804001, Z3804007, Z3804014
(2)課程簡介:數學分析是專業核心課程,是微分幾何、微分方程、復變函數、實變函數、泛函分析等課程必備的基礎。主要學習內容包括:極限理論、微積分學理論、級數理論等。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培養學生嚴密的數學思維能力與推理論證能力。
(3)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數學分析講義》(第五版),劉玉璉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參考書
《數學分析習題集題解》,吉米多維奇編,山東科技出版社,1983年。
《數學分析》(第一版)(上、下),陳紀修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數學分析》(上、下),歐陽光中、姚允龍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3年。
《數學分析》(上、下),華東師范大學數學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課程名稱:高等代數(Advanced Algebra)
(1)課程代碼:Z3804002, Z3804008
(2)課程簡介:《高等代數》是專業核心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多項式、行列式、矩陣理論、線性方程組、線性空間、歐氏空間、二次型等問題。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建立學生基礎的代數理論體系,掌握基本的代數方法;培養抽象思維、邏輯推理和運算的能力;加深對中學代數的理解,并為學生學習后續課程(如近世代數、初等數論、運籌學、計算方法等)提供必要的基礎理論和知識。 
(3)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高等代數》(第五版), 張禾瑞,郝鈵新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參考書
《高等代數》,北大數學系幾何和代數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高等代數》,霍元極,寇福來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
《代數學引論》,A.H.柯斯特利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代數學》,B.L.范德瓦爾登,科學出版社,2009年。
《高等代數習題解》(上、下)(修訂版),楊子胥編,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
3. 課程名稱:解析幾何 (Analytical Geometry)
(1)課程代碼:Z3804009
(2)課程簡介:解析幾何是幾何學的一個分支,是近代幾何的基礎。主要內容包括:向量與坐標、軌跡與方程、平面與空間直線、柱面、錐面、旋轉曲面、二次曲面和二次曲線等。
(3)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解析幾何》(第四版),呂林根、許子道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參考書
《解析幾何》,周友成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空間解析幾何引論》,吳大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解析幾何題解分析》,豐寧欣等編,江蘇科技出版社,1990年。
《空間解析幾何習題試析》,陳紹菱,傅若男編,北京師大出版社,1984年。
4. 課程名稱:常微分方程(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1)課程代碼:Z3805007
(2)課程簡介:主要內容為:初等積分法,初值問題解的存在唯一性,線性微分方程(組)理論和二次自治系統的定性理論。主要培養學生數學建模、數學計算、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常微分方程》(第二版),東北師大微分方程教研室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參考書
《常微分方程教程》(第二版),丁同仁,李承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常微分方程學習指導書》,王克,潘家齊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5. 課程名稱:概率論與數理統計(Probability Theory &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1)課程代碼:Z3805024
(2)課程簡介:主要內容包括:概率的基本概念、隨機變量及其分布、隨機變量的數學特征、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數理統計的基本概念、參數點估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回歸分析等。
(3)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程》第二版,茆詩松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參考書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程》,魏宗舒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楊永發,籍明文編,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
《應用概率統計》,吳堅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盛聚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6. 課程名稱:近世代數(Abstract Algebra)
(1)課程代碼:Z3805012
(2)課程簡介:近世代數是現代數學的基礎, 是高等代數課程的繼續和發展。主要學習內容包括:群、環、域等若干代數系統的初步知識和基本理論,以及整環的因子分解理論等。本課程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能掌握系統的代數知識,理解具體與抽象、特殊與一般的辨證關系。
(3)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近世代數基礎》,張禾瑞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參考書
《近世代數引論》,馮克勤編,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年。
《代數學》,T.W.Hungerford編,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
7. 課程名稱:微分幾何(Differential Geometry)
(1)課程代碼:Z3805025
(2)課程簡介:微分幾何學運用微積分的理論研究曲線或曲面在鄰域內的性質,內容包括曲線論、曲面論、外微分形式和活動標架、整體微分幾何等。
(3)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微分幾何》第四版,梅向明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參考書
《微分幾何講義》修訂版,吳大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8. 課程名稱:實變函數(Functions of Real Variable)
(1)課程代碼:Z3805026
(2)課程簡介:主要學習集合的基本運算和基數、測度論、可測函數理論、Lebesgue 積分等,是近代分析數學的基礎。通過學習該課程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3)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實變函數與泛函分析基礎》第三版,程其驤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參考書
《實變函數論》, 江澤堅,吳智泉,紀友清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9. 課程名稱:復變函數(Complex Analysis)
(1)課程代碼:Z3805023
(2)課程簡介:復變函數是數學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同時又是數學分析的后繼課。主要內容包括解析函數的概念、性質、柯西一黎曼條件,柯西積分定理及柯西積分公式,解析函數的泰勒展式和羅朗展式,利用留數理論求積分,保形映射等。
(3)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復變函數》(第四版),余家榮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參考書
《復變函數論》,鐘玉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10. 課程名稱:計算方法(Computational Method)
(1)課程代碼:Z3806003
(2)課程簡介:計算方法主要學習數值計算中的誤差、非線性方程及線性方程組的數值解法、插值法、曲線擬合和數值積分等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常用的數值分析構造思想和計算方法,培養學生使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計算方法》,陳桂秀等編,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參考書
《數值分析》(第四版),李慶揚等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
《數值計算方法》,李有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數值分析》,李慶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11. 課程名稱:運籌學(Operational Research)
(1)課程代碼:Z3806006
(2)課程簡介:運籌學用科學的方法研究與某一系統的最優管理有關的問題。主要學習線性規劃、整數規劃、非線性規劃、動態規劃、圖與網絡分析等內容。在培養學生使用優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3)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運籌學》第四版,刁在筠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年.
參考書
《運籌學》,教材編寫組,清華大學出社,2012年。
12. 初等數學研究(Elementary Mathematics Research)
(1)課程代碼:Z3806015
(2)課程簡介:初等數學研究是高等院校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專業一門專業課。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數系、解析式、初等函數、方程、不等式的理論、幾何證明、幾何量的計算、初等幾何變換、軌跡、幾何作圖、立體圖形的性質等。主要任務是在現代數學觀點指導下對中學數學內容進行研究,以加深高等數學與中學數學的聯系和滲透。
(3)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初等數學研究》,李長明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參考書
《初等代數教程》,曹才翰,沈百英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年。
《初等代數研究(上、下冊)》,余元希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初等數學研究教程》,季素月等編,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年。
《初等幾何研究》,朱德祥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初等幾何教材教法》,鐘善基,孫瑞清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13.數學教學與活動指導(Mathetical Teaching and Activity Instruction )
(1)課程代碼:Z3805030
(2)課程簡介:《數學教學與活動指導》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師范)專業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主要教學內容包括數學教學的價值、數學課程目標、數學教學原則、數學教學模式和方法、數學教學基本知識、數學思維品質、中學數學邏輯等內容。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教育價值觀,掌握基本的數學教育教學理論及常用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使學生具備基本的教材分析、教案設計、教學組織和教法運用能力。
(3)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數學教育概論》,張奠宙、宋乃慶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參考書
《新理念數學教學技能訓練》,王光明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數學教學概論》,季素月編,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
《中學數學教育學》,章士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14.課程名稱:卓越教師培訓Ⅰ-Ⅳ(Training of Excellent TeacherⅠ-Ⅳ)
(1)課程代碼:Z3805032;Z3805033;Z3805034;Z3805035.
(2)課程簡介:卓越教師培訓課程Ⅰ-Ⅳ共包括四個主題模塊。
卓越教師培訓Ⅰ模塊(數學課堂教學基本功訓練),主要內容包括:教材分析基本功、教學設計基本功、學科專項基本功、教學評價基本功、組織教學基本功,主要培養師范生履行未來教師崗位職責,勝任教育教學工作,完成教書育人任務必須的專業功底。
卓越教師培訓Ⅱ模塊(中學數學教學案例分析),主要內容是進行中學數學教學案例的分析與研究,主要使師范生學會教學案例分析與研究的方法,培養師范生的教學研究能力,為今后從事中學數學教學奠定基礎。
卓越教師培訓Ⅲ模塊(中學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主要內容是解析中學數學課程標準及中學數學教材,主要使師范生理解數學課程標準的實質,培養師范生教材分析、理解與應用的能力,為從事數學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教學研究能力。
卓越教師培訓Ⅳ模塊(數學教育名著專題研讀),主要內容是對數學教育名著進行研讀和交流,主要使師范生對中外著名數學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及代表性作品有所掌握,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為今后從事中學數學教學奠定基礎。
(3)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
Ⅰ模塊:《課堂教學技能訓練》,彭小明,鄭東輝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II模塊:《中學數學教學案例研究》,涂榮豹,寧連華,徐伯華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
III模塊:《中學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徐漢文編,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年。
參考書
Ⅰ模塊
《中學數學教學設計》,何小亞,姚靜編,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年。
《教師的教學技能》,嚴先元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年。
《中學數學教學技能訓練研究》,翁小勇編,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年。
II模塊
《中學數學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楊紅萍編,安徽大學出版社,2014年。
《中學數學教學設計案例精選》,何小亞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晏春霞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III模塊
《課程方案(普通高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
《中學數學教材研究與教學設計》,羅新兵,王光生編,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3年。
《數學課程標準(義務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數學課程標準(普通高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
IV模塊
《什么是數學》,柯郎編,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
《證明與反駁—數學發現的邏輯》,拉卡托斯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數學的明天》,張奠宙編,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作為教育任務的數學》,弗賴登塔爾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數學教育學》,斯托利亞爾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數學課程發展》,豪森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高觀點下的初等數學》,F.克萊因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數學教育學導論》,張奠宙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古今數學思想》,M.克萊因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
《數學教育心理》,李世锜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數學的源與流》,張順燕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怎樣解題》,波利亞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年。
《數學與猜想》,波利亞編,科學出版社,2011年。
《數學解題學引論》,羅增儒編,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01年。
《數學習題理論》,戴再平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青海師范大學

添加青海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青海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青海師范大學報錄比、青海師范大學考研群、青海師范大學學姐微信、青海師范大學考研真題、青海師范大學專業目錄、青海師范大學排名、青海師范大學保研、青海師范大學公眾號、青海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青海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青海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qinghai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28347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