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1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簡介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簡介 正文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英文名 Tsinghua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簡稱Tsinghua SIGS)是在國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時代背景下,由清華大學與深圳市合作共建的公立研究生教育機構。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致力于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研究生院,成為服務社會和引領發展的一流人才培養基地;開展全球重大挑戰問題的研究,成為學科交叉融合的國際創新研究中心;探索現代大學治理體系,成為學校—企業—政府合作以及國際化校園的典范;助力學校工科的轉型和相關學科的發展。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是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和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的基礎上拓展建立的。2001年創建的深圳研究生院在探索高等教育改革、服務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方面做出了許多積極的貢獻;2014年設立的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在高水平深度國際合作辦學方面探索了有益的經驗,為國際研究生院的創建和發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礎。 
 
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家部署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大灣區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建設國際教育示范區,引進世界知名大學和特色學院,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深圳確立了建設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全球新興科技與產業創新發展高地和策源地,并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目標。為服務國家需求、助力區域發展,2016年11月4日,清華大學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共建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2018年11月6日,教育部批復成立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并賦予國際研究生院充分利用深圳的區位優勢和科技創新理念,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服務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的使命。2018年12月1日,市校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開啟新篇章。2019年3月29日,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正式揭牌。 
 
根據清華大學的發展戰略和深圳市的產業需求,國際研究生院優先布局清華大學一流的工科學科并輔以創新管理,形成“6+1”個主題領域,包括:能源材料、信息科技、醫藥健康、海洋工程、未來人居、環境生態和創新管理。這些優勢學科與深圳市的產業發展需求高度契合,將為深圳產業轉型提供動力,為大灣區的社會創新發展助力,并有力地支持學校相關學科的發展,助推清華大學建設“雙一流”。 
 
國際研究生院突出“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型”辦學特色。“國際化”指的是與國際一流高校和機構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合作,著眼全球重大挑戰問題的研究,提高學生的全球勝任力;師生組成、培養過程、校園建設、治理體系高度國際化。“開放式”指的是校園開放,資源共享,深度融入城市發展;教學開放,校企共同參與教學和人才培養項目設計,協同發展;組織架構開放,打破院系和學科邊界,支持多學科交叉與融合。“創新型”指的是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實際的世界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新思路、新機制和新模式,在構建國際化的治理體系和運行機制、探索政產學研互動合作新模式、重塑研究生教育等方面開拓創新。 
 
優質的師資和生源是辦成一流大學的重要因素。國際研究生院將面向全球延攬優秀全職教師,通過高質量的培養項目吸引全球優秀學生。師資建設方面,在充分借鑒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師資引進的學術標準和工作流程的基礎上,形成國際研究生院的教師聘任制度。2025年預計建設起一支建設一支規模約250人的高水平、國際化的教師隊伍,其中海外教師比例占1/3。
 
國際研究生院將按照學校研究生教育的總體要求,健全完整的招生、培養和學位工作體系,完善嚴格規范的培養制度和質量保障體系,同時充分體現深圳校區的培養特色。堅持學術博士教育和專業學位教育“兩翼齊飛”——博士教育將更多地聚焦源頭創新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為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專業學位教育將通過重新定位培養目標和重塑培養過程,與產業界深度合作,強調工程技術與創新管理相結合,成規模、成建制地培養產業需要的高層次復合式專業人才。在人才培養方面,以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為主,非全日制教育為輔。2025年預計全日制在校生達到5000人,其中10%左右為海外學生。
 
國際研究生院將探索加強產學研互動合作的新模式,促進原創性、顛覆性的重大技術創新成果產出,更加快速地響應和引領新興產業發展需求的變革。目前,國際研究生院已引進石墨烯發現者、諾貝爾獎獲得者安德烈·蓋姆(Andre Geim)教授共建石墨烯研究中心,圖靈獎獲得者大衛·帕特森(David Patterson)教授擔任主任的RISC-V國際開源實驗室也在深圳揭牌。同時,我院已與騰訊、華為及中國南方電網等產業伙伴建立深度產學研關系。國際研究生院還將通過建立系統的技術轉移體系,持續推動高水平科研成果產業化研發工作,為產業界不斷輸入技術、人才兩大新鮮“血液”,為科技、產業、經濟的發展不斷貢獻清華力量。
 
目前,清華大學與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日本京都大學、法國交叉科學研究院、日本早稻田大學、名古屋大學、法國巴黎第五大學、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等一批世界著名高校、機構開展了多層次的合作,依托國際研究生院開展工作。國際研究生院定期組織學生到訪美國、加拿大、英國、挪威、丹麥、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及港澳臺等國家與地區的3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展海外學術交流活動,并接受對方學校的師生互訪。國際研究生院還將進一步致力于拓展與世界一流高校的戰略性合作,力爭在深圳建設世界一流的學科群。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和深圳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背景下,勇挑重擔,服務國家和區域戰略以及全球的可持續發展。
 
國際研究生院位于大灣區科教創新高地西麗湖國際科教城中部,校園占地面積約50公頃,由大學城西院區(原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區,已建成)、西麗湖院區(原西麗湖度假村及周邊區域,規劃建設中)和大學城東院區(大學城體育場東側,規劃建設中)組成了”一院三區”的整體空間布局,并共享深圳大學城公共配套設施及生態綠地。校園自然生態環境良好,緊鄰區域生態核心西麗湖,如玉帶般的大沙河從校園蜿蜒而過,以慢行交通為主的城市碧道將各院區相互串聯。區域整體科研創新氛圍濃厚,集聚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科研機構,布局國際領先的共享科研設施平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創新智核。
 
面向未來,孕育強勁創新動能;開放創新,融入城市區域發展;全球眼光,助力灣區快速崛起。在具有創新活力的深圳市建設國際一流研究生院,面向全球延攬優秀教師和研究生,通過高層次國際合作、高水平人才培養和高質量的創新實踐,探索國際化辦學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機制,助力清華大學建設“雙一流”和深圳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為深圳市、粵港澳大灣區、國家、區域乃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2019年11月)
 
1.jpg
 
23.jpg
 
22.jpg
 
 
 
學院概況
概述
歷史沿革
現任領導
校園信息
 
清華大學

添加清華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清華大學考研分數線、清華大學報錄比、清華大學考研群、清華大學學姐微信、清華大學考研真題、清華大學專業目錄、清華大學排名、清華大學保研、清華大學公眾號、清華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清華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清華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qinghuadaxue/yanjiushengyuan_28652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