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農業大學林學院林學專業學科介紹

發布時間:2020-05-1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山東農業大學林學院林學專業學科介紹

山東農業大學林學院林學專業學科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東農業大學林學院林學專業學科介紹 正文

一、學科概況

山東農業大學林學學科創建于1906年設立的山東高等農林學堂,迄今已有百年辦學歷史,形成了深厚的學術積淀,在林業科研和人才培養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林學專業涵蓋博士后、博士、碩士、本科層次齊全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林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生態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森林培育博士點、林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生態學一級碩士點、森林培育碩士點、林木遺傳育種碩士點、森林經理碩士點和國家林業局山東泰山森林定位研究站、森林培育山東省重點學科。
本專業擁有一批高素質的師資隊伍。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9人,講師3人。其中有14人獲得博士學位、2人獲碩士學位。另外聘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北寒旱研究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林業大學、山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知名專家教授為兼職教授6人,遴選校外兼職研究生導師4人。
森林培育學和林木遺傳育種學是本專業的優勢學科。經過老一代林學家梁玉堂教授、龍莊如教授、許慕農教授、龐金萱教授等人的建設和完善,特別是近10年來在學科建設中取得的成績,形成了鮮明的地域特色和辦學優勢,在國內同類院校中具有良好聲譽,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8項,獲得植物新品種權和新品種認定20余個。近年來,本專業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績。
林學專業本科生教育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在加強基礎理論學習、拓寬基礎平臺的基礎上,著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1988年進行了實驗室管理改革,將原來以教研室為單元的實驗室調整到以系為單位的實驗室,大大提高了實驗室的利用率。1998年和1999年,結合學校本科生培養方案的修訂,根據林學專業的特點,創立了2+2人才培養模式,即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的結合與課程教學實習和綜合專業教學實習相結合。2000年,進一步加強了對本科生教育的力度,從3年級開始實行指導教師制,做到每一個學生升入3年級以后都有專門的指導教師進行指導,制定科研方向,指導完成專業調查和科研工作,林學專業成為我校第一批實行本科生導師制的試點專業,本科生畢業一次性考研率50%以上,本科生一次性就業率95%以上。

二、師資隊伍規劃

姓 名 學位 技術職務 研究方向
邢世巖 博士  教授,博導  林木遺傳育種學、森林培育學
王華田 博士  教授,博導  森林培育學、經濟林栽培學
曹幫華 博士  教授,博導  森林培育學、林木遺傳育種學
魯法典 博士  教授,博導  森林經理、林業經濟管理
李傳榮 博士  教授,博導  生態學
白世紅 碩士  教授  生物統計
楊克強 博士、碩導  副教授  林木遺傳育種學、林木生物技術
馬風云 博士、碩導  副教授  生態學
李際紅 博士、碩導  副教授  林木遺傳育種學、林木生物技術
路則光 博士  副教授、碩導  家居設計與制造、裝飾木制品、建筑用農作物秸稈纖維保溫材料
孫居文 本科  副教授  樹木學
李建華 博士  副教授、碩導  森林經理學、測樹學
時鑫 本科  副教授  森林培育學
王延平 博士  副教授、碩導  植物學、生態學
李永峰 博士、碩導  副教授  木材保護與改性、新型木質納米復合材料
桑亞林 博士  講師  林木分子生物學
席恩華 博士  講師  木材解剖學
董曉英 碩士  講師  家具與室內設計、木材保護與改性

三、已形成的研究方向

1. 人工林培育與植被重建

本方向長期以來注重分析造林地立地因子與林木生長發育生物學、生態生理學特性的關系,開展了造林樹種選擇、人工林群體結構和混交林種間關系的研究和困難造林地植被重建與生態恢復理論與技術的研究,揭示了植被自然恢復規律和人工重建機理。本方向是林學學科傳統的研究領域,一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強大的生命力。在老一代林學家梁玉堂、龍莊如教授的帶領下,經過近20年的科研積累和一批具有高學歷年輕教授的科研探索與實踐,在人工林定向培育理論與技術、困難造林地植被重建兩個研究領域取得了重大研究進展,處于國內研究的領先水平,形成了北方農區林業鮮明的特色和優勢。“十五”以來先后承擔了國家重點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博士后基金、山東省重點科技攻關、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及其他項目等70余個科學研究項目,在研經費1000余萬元。“刺槐建筑與礦柱材林優化栽培模式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另外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

2. 林木遺傳育種與良種壯苗繁育技術

本方向經過近30年來的科學研究積累,形成了以林木遺傳育種與種質創新、苗木繁育理論與技術、林木良種開發與推廣三大模塊為主體的產學研體系。運用樹種改良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收集了國內外楊樹、銀杏、刺槐等樹種種質資源350余份,建立了固定的種質資源基因庫;運用分子生物學理論和生物技術手段,結合常規育種技術,創造和選育了一批新種質,經過區域化試驗,篩選出一批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種;研究了主要樹種種子后熟生理和苗木活力,建立了主要木本植物微體快速繁殖、全光自動噴霧扦插育苗技術體系,實現了林木優良品種的快速繁殖;采用多種途徑加強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應用,良種推廣和技術輻射面積多達20余個省區,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十五”以來先后承擔國家科技部、國家林業局、山東省科技廳等部門攻關項目和重點項目20余項,累計經費760余萬元。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進步二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

3. 經濟林栽培理論與技術

以華北地區主要經濟樹種為研究對象,以經濟林豐產、優質、高效栽培為研究目標,深入研究了主要經濟樹種的生物學、生理學和生態學特性,揭示了集約栽培條件下經濟林個體和群體的生長發育規律、產量增長進程和質量形成機制,掌握了實現高產、優質、高效栽培的林地環境調控、土壤培肥、節水灌溉和樹體管理技術,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鮮明特色的華北農區林業發展和經濟林開發技術模式。“十五”以來先后承擔國家科技部、國家林業局、山東省科技廳等部門攻關項目和重點項目20余項,累計經費500余萬元。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

4. 人工林經營理論與技術

50年代以來,我國營造了大量的人工林,為生態環境建設和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隨著這些人工林的生長演替,健康科學的經營問題日趨重要。本方向以區域內人工生態公益林和用材林為對象,探索健康可持續經營理論與技術。通過對現有人工林健康狀況評價,研究適宜的林分結構、科學的撫育經營措施、可行的更新方式;同時考慮各種經營風險因素,研究風險狀態下適應性經營決策技術,指導人工林經營生產實踐。擁有林學博士后流動站,森林培育博士點,林學一級碩士授予點,森林培育和森林經理碩士學位授予點。“十五”以來先后承擔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林業局、山東省科技廳等部門攻關項目和重點項目18項,累計經費430余萬元。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

5. 生態學方向

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對調節和控制全球生態平衡發揮重要作用。強化森林生態學方向的建設與發展是林學專業今后建設的重點。本方向重點致力于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與物種多樣性的關系)、生態脆弱區域的演替規律與生態重建理論和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擁有生態學一級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點。“十五”以來先后承擔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林業局、山東省科技廳等部門攻關項目和重點項目20項,累計經費500余萬元。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

6. 木材科學與工程方向

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屬工學學科,其服務的木材工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學科教師均具有研究生學歷,主要骨干教師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其中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高層次人才1人,是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已在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36篇,授權和公開國家專利20余項,主編和參編專著2部(章),主持和參加國家、省部級縱向課題10項,與企業合作的橫向課題3項。基于山東省龐大的木材工業產能和迫切的科技需求,山東省林業廳成立了山東省木材科學研究所,掛靠在本學科,暫設木材解剖研究室、木材保護與改性研究室、家具設計與工程研究室、人才培養培訓和技術服務部。
山東農業大學

添加山東農業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山東農業大學考研分數線、山東農業大學報錄比、山東農業大學考研群、山東農業大學學姐微信、山東農業大學考研真題、山東農業大學專業目錄、山東農業大學排名、山東農業大學保研、山東農業大學公眾號、山東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農業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山東農業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dnydx/yjsy_290976.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