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音樂(作曲)藝術碩士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5-2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音樂(作曲)藝術碩士培養方案

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音樂(作曲)藝術碩士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音樂(作曲)藝術碩士培養方案 正文

山 東 藝 術 學 院
全日制藝術碩士(MFA)培養方案
(音樂·作曲)
一、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系統專業理論知識和高水平創作技能的高層次、應用型音樂創作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1、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有良好的音樂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能夠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促進音樂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2、能夠較系統、全面地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了解本學科前沿發展動態;具有一定獨立從事音樂研究的能力,治學態度嚴謹。具有較強的從事各類音樂創作,并初步形成自己的音樂創作風格。
3、能夠運用一門外語,在本專業領域進行理論研究。
4、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心理素質。
二、專業研究方向
作曲方向。研究音樂創作的各種技法與手段,以及作曲技法的發展與延伸。增強各類音樂的創作實踐和分析能力。探索跨學科藝術門類的創作理念與互通。把西方作曲理論與中國元素相結合創作出時代風格的作品。
三、招生對象
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學位(或本科同等學歷)人員
四、學習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學習方式,學習年限一般為3年。
五、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分為學位課程、選修課程、專業實踐與學位音樂會,總學分不少于50學分:其中學位課程不少于26學分,選修課程不少于8學分,專業實踐不少于8學分,學位音樂會不少于8學分。
學位課程:學位課程包括公共課、基礎課與專業課。學位課程應著重于提高研究生的總體素質,拓展審美視野,增強理解作品的能力,加深研究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水平,拓寬研究生的綜合藝術修養以及在作品創意表達和風格呈現方面的綜合能力。
選修課程:選修課程應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余地,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一定空間。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業方向來選修課程,以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專業實踐:作曲專業學生需參加學院組織的各類音樂實踐活動,需有作品參演學院組織的音樂會,每部首演作品2學分(其中:歌曲形式1學分,器樂曲形式2學分)。
學位作品:作曲專業需提交不低于60分鐘音樂會的學位作品,8學分。作品應在內容、風格、技巧和形式等方面的具有多樣性,同時有較高的學術水準。
六、中期考核與學期考核
在第四學期,由各二級學院組織進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課程學習基本結束、開題報告會結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領導小組組織,以研究生的培養計劃為依據,對研究生的思想表現、課程學習、科研創作能力、學位論文開題報告、學位音樂會作品準備情況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課程學習階段進入學位論文寫作及學位音樂會作品創作階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學籍管理的有關規定處理。
在讀研究生每年需進行學年考核。在第一、二學年結束時均需提交學年作品,由主課導師給出學年專業考核成績。
七、培養方式
    培養過程應突出專業特點,以實踐為主,兼顧理論及內在素質的培養。采用課堂講授、技能技巧的個別課與集體訓練及藝術實踐等相結合的培養方式。積極創造藝術實踐條件,建立多種形式的實踐基地,加大實踐環節的學時數和學分比例。實行導師負責制,并聘請高水平的藝術家配合指導藝術實踐。
    (一)采取導師負責制及導師指導與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二)課程學習與藝術實踐緊密結合,聘請高水平的藝術家配合指導實踐類課程,加強加強音樂創作能力的培養。
(三)導師應根據培養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從每位研究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研究生入學后的一個月內制定出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并填寫有關表格,報研究生主管部門備案。
(四)授課教師應對開設課程精心準備,對學生的學習和創作嚴格要求。無論以何種形式授課,課程結束時均須按規定進行認真的考核并評定成績。
八、學位音樂會作品及學位論文
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在修滿規定學分后,須參加畢業考核。畢業考核包含學位音樂會作品審核與學位論文答辯。考核組一般由相關領域具有高級職稱的專家3—5人組成,負責審查學位音樂會作品和學位論文。
(一)學位音樂會作品是考核畢業生的主要方面。作曲專業方向研究生要求提交不低于60分鐘音樂會的學位作品,其中包括一部室內樂作品(6分鐘以上),一部管弦樂作品(10分鐘以上),需在第六學期的4月上旬提交。由二級學院負責組織相關校內外專家組對畢業作品進行評審并評定成績,成績以百分制計分,80分以上成績視為畢業作品考核通過。
(二)學位論文選題應與專業實踐緊密結合,應是對作品的創作思考和理論闡釋;論文須符合學術規范,材料確鑿、論點鮮明、論據充分、圖表清晰、邏輯嚴謹、結構合理、語言通順,體現學生一定的學術能力。學位論文(不含譜例與圖表)要求不少于5000字;于第六學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論文具體格式參照《山東藝術學院碩士論文格式統一規定》執行。
    (三)學位論文答辯
在修完規定的各門課程,考試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學分后,由導師推薦申請碩士學位。畢業研究生按照論文格式要求打印兩份論文,并附學位音樂會作品總譜兩份,交與二級學院統一收齊交研究生處,由研究生處組織對學位論文及作品進行學術審核工作。學生的畢業作品、學位論文學術審查等各項考核成績合格者,方可進入論文答辯階段。
    論文答辯時間為第六學期的5月底或6月初。論文答辯委員會由3—5人組成,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過學位論文和建議授予碩士學位作出表決,并寫出評語,表決獲三分之二以上票數者方可視為論文答辯通過。報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審查,通過者,即按程序授予碩士學位。
課程學習補考成績不及格,未取得規定的學分,未通過畢業作品的考核,或畢業論文未通過導師推薦、或論文答辯未通過者將延期半年或一年畢業。具體辦法參照《山東藝術學院研究生延期畢業管理暫行規定》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九、學位授予
完成課程學習并獲得相應學分、達到學位音樂會等規定要求、通過論文答辯者,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批準,可授予藝術碩士專業學位,頒發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與學位證書。
十、閱讀書目
1、《作曲技法》(一、二、三卷),【德】保羅.興德米特著,羅忠镕、姜丹譯;
2、《現代和聲與中國作品研究》,王安國著,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3、《音樂的分析與創作》(上下冊),楊儒懷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4、《復調音樂分析教程》,張韻璇編著,上海音樂出版社;
5、《現代記譜法》,童昕編著,湖南文藝出版社;
6、《中國傳統音樂概論》,王耀華、杜亞雄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7、《五聲性調式和聲的理論與方法》,樊祖蔭著,上海音樂出版社;
8、《現代樂器學》(上下冊),【法】沙-馬.維多爾著,金文達譯,人民音樂出版社;
9、《近現代和聲的功能網》,童忠良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10、《旋律學》,【奧】恩斯特.托赫著,顧耀明譯,葉純之校,人民音樂出版社;
11、《斯特拉文斯基序列音樂研究》,高佳佳著,商務印書館;
12、《中國音樂中復調思維的形成與發展》,朱世瑞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13、《陳銘志復調論文集》,陳銘志著,上海音樂出版社;
14、《旋律史》,【匈】薩波奇.本采著,司徒幼文譯,人民音樂出版社;
15、《半音化的歷史演進》,桑桐著,上海音樂出版社;
16、《作曲家論音樂》,【美】薩姆.摩根斯坦編,茅于潤等譯;人民音樂出版社;
17、《曲式及其演進》,【英】麥克菲遜著,陳洪、陳小兵、陳洪鐸譯,人民音樂出版社;
18、《二十世紀音樂概論》(上下冊),【美】彼得.斯.漢森著,孟憲福譯;人民音樂出版社;
19、《西方音樂的觀念》,姚亞平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近現代和聲思維發展概論》,汪成用著,音樂藝術編輯部;
21、《二十世紀和聲》,【美】文森特.佩爾西凱蒂著,劉烈武譯,人民音樂出版社;
22、《音樂美的構成》,【日】渡邊護著,張前譯,人民音樂出版社;
23、《和聲復調文集》,楊通八、張韻璇著,上海音樂出版社;
24、《交響配器法》(一、二卷),C.瓦西連科著,金文達譯,張洪模校,人民音樂出版社;
25、《貝多芬奏鳴曲集》,人民音樂出版社;
26、《中央音樂學院學報》,中央音樂學院;
27、《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
28、《音樂創作》,中國音協,人民音樂出版社;
29、《樂思.樂風》,楊立青著,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30、《現代音樂分析方法教程》,姚恒璐著,湖南文藝出版社;
31、《新音樂作品分析教程》(上下冊),彭志敏著,湖南文藝出版社;
32、《現代樂理教程》,童忠良著,湖南文藝出版社;
33、《興德米特和聲理論的實際運用》,秦西炫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34、《無調性音樂的結構》,【美】艾倫.福特著,羅忠镕譯,上海音樂出版社;
35、《調性、無調性、泛調性》,【奧】魯道夫.雷蒂著,鄭英烈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36、《自由作曲》,【奧】申克著,陳世賓譯,人民音樂出版社;
37、《申克音樂分析概要》,于蘇賢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38、《序列音樂寫作與無調性》,【美】喬治.佩爾著,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39、《音樂分析法》,【德】克列門斯.庫恩著,錢泥譯,上海音樂出版社;
40、《二十世紀音樂的素材與技法》,【美】庫斯特卡著,宋瑾譯,人民音樂出版社;
41、《二十世紀西方作曲技法》,季家錦著,華樂出版社;
42、《新音樂》,【雷金納德.史密斯.布林德爾】著,黃枕宇譯,人民音樂出版社 ;
43、《配器法教程》(上下冊),【美】塞繆爾.阿德勒著,葉小綱主編,金平等譯;
44、《作曲技術理論研究文集》,彭志敏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
45、《調性和聲及20世紀音樂概述》,庫斯特卡、佩恩著,杜曉十譯,人民音樂出版社;
46、《二十世紀復調音樂》,于蘇賢著,人民音樂出版社;
47、《音樂論文寫作基礎》,付利民編著,上海音樂出版社;
48、《序列音樂寫作教程》,鄭英烈編著,上海音樂出版社;
49、《勛伯格和聲學》,【美】阿諾德.勛伯格著,羅忠镕譯,上海音樂出版社;
50、《論西方的三種和聲體系》,【蘇】尤.霍洛波夫著,羅秉康譯,人民音樂出版社;
51、《中國作曲技法的衍變》,王震亞著,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52、《太極作曲系統》,趙曉生著,上海音樂出版社;
53、《中國現代音樂:本土與西方的對話》,李詩原著,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54、《高為杰現代音樂創作技法研究》,盧璐著,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55、《探路者的求索-朱踐耳交響曲創作研究》,蔡喬中著,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全日制藝術碩士(MFA)培養計劃與課程設置
(音樂·作曲
專業與研究方向 專業 研究方向 專業代碼 研究方向代碼
音樂 作曲 135101 13510105
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系統專業理論知識和高水平創作技能的高層次、應用型音樂創作專門人才。
課程類型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開課
學期
授課方式 考核方式 備注
學位課程 公共課 ggb0200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
實踐研究
36 2 1 講授 考試  
ggb02002 藝術原理 36 2 2 講授 考試  
ggb02003 外國語 72 4 2 講授 考試  
基礎課 yyb0201001 音樂作品的技法分析 36 2 3 講授 考試  
yyb0201002 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36 2 2 講授 考試  
yyb0201004 音樂學的歷史與現狀 36 2 1 講授 考試  
專業課 yyb0202005 作曲專業主課 216 12 1—6 講授 考試  
yyb0202018 音樂創作專題研究 72 4 1—2 講授 考試  
               
選修課程 yyx02001

yyx02047
在選修課目錄中選取 至少144 至少
8
按選修課計劃 按選修課
要求講授
按選修課
要求考試
ggx01001或ggx01002須選擇一門
專業實踐 作曲方向藝術碩士專業研究生需參加學院組織的各類音樂實踐活動,需有作品參演學院組織的音樂會,每部首演作品2學分(其中:歌曲形式1學分,器樂曲形式2學分)。 至少8 1—6 學位分委員會評審  
學位作品要求 作曲方向藝術碩士專業研究生需提交不低于60分鐘音樂會的學位作品,作品應在內容、風格、技巧和形式等方面的具有多樣性,同時有較高的學術水準。 8 4—6 學位分委員會評審  
學位論文要求 學位論文的開題選題應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對論文研究方向的具體內容要有獨特的見解,并能指出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能體現本專業較高的學術水平。 論文答辯委員會評審  
學位論文的寫作應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寫作須與藝術實踐結合,對自己作品進行創作思考和理論闡述。要求主題突出、論點鮮明、論據充分、結構嚴謹、詞語精煉、條理分明,字數不少于5千字。 論文答辯委員會評審  
 
山東藝術學院

添加山東藝術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山東藝術學院考研分數線、山東藝術學院報錄比、山東藝術學院考研群、山東藝術學院學姐微信、山東藝術學院考研真題、山東藝術學院專業目錄、山東藝術學院排名、山東藝術學院保研、山東藝術學院公眾號、山東藝術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藝術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山東藝術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dysxy/yjsy_29553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