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的介紹

發布時間:2020-05-1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的介紹

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的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的介紹 正文

微電子學院位于山東大學濟南校區,是教育部批準的全國示范性微電子學院之一(全國26所)。學院以培養國家核心技術人才為己任,不斷加強學科建設,積極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強化校企合作與實踐,主動支持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新舊動能轉換,大力推進微電子與集成電路的科學研究和產業化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師資隊伍與資源。學院現有教職工65人,教授21人,博士生導師18人,碩士生導師31人,其中包括特聘教授1人,外籍專家1人,泰山學者1人,泰山青年學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1人,齊魯青年學者5人,泉城學者2人,青年學者未來計劃2人;另外聘請的企業研究生導師10余人。在教師中,近90%教師具有博士學位,60%以上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經歷。目前正在引進相當數量的有海外經歷的師資和知名公司兼職特聘教授,以加強教學科研力量和與產業界的密切合作。學院現擁有1個國家級應用推廣中心,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校級納電子工程研究中心和1個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科研實驗室面積近2000平方米,教學實驗室面積約2000平米。學院現有科研用各種大型精密儀器30余臺,總價值約5500萬元;本科教學實驗室儀器設備近200臺套,總價值近1000萬元。學院二層設有近1000平米的圖書館,現有館藏中外文圖書10萬余冊,中外文期刊110余種。
科研教學成果與獲獎。微電子學院成立以來,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63項,經費總額達3500萬元。學院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項目2項、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2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總經費約2813萬元;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17項,總研究經費373萬元;橫向項目11項,總研究經費229萬元;擁有國內外發明專利51項;承擔省部級教研項目9項,總經費96萬。學院發表SCI文章158篇,EI文章39篇,ISTP文章6篇,發明專利27項。學院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山東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二等獎2項.
國際合作與交流。秉承我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精神,近年來微電子學院積極拓展對外交流與合作,現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耶魯大學、佛落里達大學、美國特拉華大學、日本千葉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近10所國際一流大學建立起長期的合作交流,本科生與研究生交流互訪、科研合作、教師互訪交流等。
微電子學院具有了完備的學科專業體系。現設有微電子系、集成電路工程系、微電子材料與器件研究所、集成電路與系統研究所、納電子工程研究中心、微電子與集成電路實驗教學中心等教學科研機構。學院凝練學科方向,規劃4個研究室:微納寬禁帶與柔性電子器件研究室,集成電路與智能系統研究室,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究室,生物微電子與健康醫療研究室。微電子系主要培養具有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和集成電路工藝專業知識結構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集成電路工程系主要培養具有電路設計和系統集成專業知識結構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微電子學本科專業自1997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并開始招生,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1999年被國家教育部批準為博士學位授權專業;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本科專業自2005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并招生,2007年成為“國家第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點”。目前學院具有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和博士后流動站;具有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路與系統、物理電子學等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另有集成電路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微電子學院在微電子領域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等方面長期以來積累了厚重的基礎,為學院的學科專業今后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支撐。
微電子學院擁有完善的科研平臺。現有國家電子元器件清洗技術研究應用推廣中心、山東省“高性能微納器件與芯片集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微電子材料與器件”高校重點實驗室、、校級“納電子工程研究中心”器件工藝加工平臺、“山東大學集成電路設計中心”設計平臺、山東大學-閃亮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等多個科研平臺,可承擔微納電子核心器件、大規模專用集成電路與可編程片上系統的科學研究工作。微電子學院具有開展薄膜材料生長、納米器件工藝加工和集成電路芯片設計等前沿科學研究的完備實驗平臺,各類設備總值近5500萬元。投資4000多萬建設完成的納電子工程研究中心器件加工精度可達7nm(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器件測試頻率高達750 GHz(國內一流),該中心研制的柔性晶體管工作速度至今仍保持著最高的世界紀錄。在強有力的硬件條件支撐下,微電子學院科學研究已融入微電子前沿主流的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全面覆蓋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電路與系統設計、集成電路設計及數字信息處理與電子醫療等微電子領域的重要學科研究方向,并與工業界建立了密切的聯系。
微電子學院擁有領先的學科研究方向。微電子學院獲得了山東大學“十三五”激勵學科計劃支持,確保了“十三五”期間微電子學院學科建設的經費投入。在強有力的硬件和學科建設經費條件支撐下,微電子學院的科學研究已融入微電子前沿主流的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全面覆蓋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電路與系統設計、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及數字信息處理與電子醫療等微電子領域的重要學科研究方向。目前學院主要的學科研究方向如下:
(1)材料性能研究(納米材料、寬帶隙材料、有機半導體材料等);
(2)高性能器件研究(太赫茲器件、納米電子器件、大功率器件、柔性與有機半導體器件等);
(3)集成電路芯片設計與系統研究(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北斗射頻芯片、FPGA、嵌入式系統與智能測量等);
(4)生物微電子(智能感知與控制、傳感器芯片;人機(腦機)智能交互、類腦計算及類腦芯片等);
學院校企共建、成效明顯。學院與多家企事業單位開展了廣泛的校企共建、科研合作與交流,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人才培養質量提升。2018年1月25日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與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簽約共建“山東大學聯華電子集成電路人才實訓中心”。雙方依托實訓中心與高校緊密合作,完成集成電路人才實訓任務,滿足國家對集成電路的人才需求。創新了集成電路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和模式,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開創了校企聯合培養集成電路高層次人才的新模式。2018年2月學院與山東閃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東省人工智能物聯網眾創平臺聯合成立“山東大學閃亮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該中心依托微電子學院人工智能學科交叉、人才密集的優勢,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體現微電子學院服務地方、服務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理念。同時,學院與神思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暻半導體(山東)有限公司、臺灣固緯電子有限公司等十幾家企業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并將校外導師引入到我院本科生導師制中;與中科院半導體所共建“黃昆英才班”;與中科院微電子所簽訂共建協議;提高本科生的培養質量;學院與華北集成電路公司合作研發北斗二代射頻接收芯片;與中電科十三所合作研發語音監聽芯片;與無錫上華合作研發LED顯示控制芯片;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研究高頻太赫茲器件、高頻大功率GaN器件等等;每年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校報告交流20余場。學院培養的學生質量凸顯,在全國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數學建模競賽、ican國際創新創業大賽等競賽中共獲得國家級獎項2 項,省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微電子學院畢業生中約有45%學生繼續攻讀碩士博士,約15%的學生出國深造,約40%的學生直接就業,2018年的就業率100%。近年來微電子專業人才供不應求,就業薪資年均增加20%。隨著國家微電子和集成電路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的同學們將會有更好的專業發展和高薪就業前景。
經過全體師生的努力,微電子學院學科建設等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在山東大學“十三五”學科規劃建設中,微電子學院被學校列為“激勵計劃”建設單位。經過幾年的建設與發展,微電子學院在微電子專業主流研究領域形成了特色,走在世界微電子科學研究最前沿,確立了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在國際微電子專業領域的學術聲譽地位。
山東大學

添加山東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山東大學考研分數線、山東大學報錄比、山東大學考研群、山東大學學姐微信、山東大學考研真題、山東大學專業目錄、山東大學排名、山東大學保研、山東大學公眾號、山東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山東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hand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8843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