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發布時間:2015-12-2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正文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簡介: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始建于1913年,是上海交通大學歷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在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的發展史上,創造了許多中國第一:中國最早的內燃機、第一臺自動扶梯等等。更為引以自豪的是,新中國的第一艘萬噸輪,第一艘核潛艇、第一顆原子彈、第一枚運載火箭、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機……許多都是在學院校友的主持和直接參與下完成的,在1999年國務院表彰的兩彈一星功臣中,錢學森、王希季等均畢業于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改革開放以來,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以創建世界知名學院為奮斗目標,綜合實力得到快速提升。
        在這近百年漫長的發展歷程中,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從無到有,從創建時的幾十個師生、幾間教室,今天已發展到擁有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系、動力與能源工程系、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核科學與工程學院4個系(二級學院);3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3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授權博士點、14個二級學科授權博士點、13個授權碩士點和7個工程碩士學位授予點、5個本科專業。學院有430余名教職工,其中教師330余名;中國工程院院士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國家“QR”獲得者11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0名,“長江學者”講座教授5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1名。在讀博士生 690余名,碩士生 1100 余名,工程碩士1500余名,本科生1700余名。學院擁有機械系統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汽車電子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動力機械及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船舶設備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國家級重點學科實驗室、太陽能發電及制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數字化汽車制造重點實驗室、上海市網絡化制造與企業信息化重點實驗室、燃煤污染物減排國家工程實驗室(上海)等8個國家及省部級實驗室和工程中心。一大批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和省部級大獎,大批由學院培養的學生已在制造、動力、能源、航空航天、等領域擔任重要職務或技術骨干,為中國乃至世界的制造、動力、能源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以創辦世界知名學院為奮斗目標。通過國際化合作辦學、師資隊伍建設和高水平的學科建設,把學院發展成為師資水平高、辦學實力強、管理效益好,科學研究水平、學生培養質量和產學研綜合能力處于國內領先,整體辦學實力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現代化、國際化的新型學院。與美國密西根大學開展科研合作,與美國普渡大學、香港大學開展2+2本科生培養合作,與辛辛那提大學開展2+3本科雙學位合作,與美國普渡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開展3+1+1本碩聯合培養項目,與挪威科技大學新簽署碩士生聯合培養項目協議。建立了上海交大-國外高校-跨國企業三方合作的國際學生工程合作項目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工程設計經驗、跨文化合作能力和國際視野。形成國際化的師資隊伍和考核聘用體系、國際前沿水平的科研基地、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能力、國際化的人才培養和評估體系以及國際化的管理體系。
        2011年6月,機械動力學院完成國際化評估,由世界知名學者組成的評估專家組一致認為,學院在過去5年中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整體實力接近世界前50名,部分研究領域已經躋身世界一流。目前學院已被列入國家17所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學院之一,并圍繞“建立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為根本任務的世界一流學院”的目標,從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學研究和體制機制幾個方面逐步實施一系列改革。
        根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2012年一級學科評估排名結果,學院機械工程學科排名第一,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排名第三,核科學與技術排名第五。
上海交通大學

添加上海交通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上海交通大學考研分數線、上海交通大學報錄比、上海交通大學考研群、上海交通大學學姐微信、上海交通大學考研真題、上海交通大學專業目錄、上海交通大學排名、上海交通大學保研、上海交通大學公眾號、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上海交通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上海交通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hanghaijiaotongdaxue/yanjiushengyuan_2786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