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學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5-2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山西大學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山西大學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生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西大學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正文

中國語言文學
 
代碼:0501
 

一、培養目標

 
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培養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并能從事中國語言文學的科學研究和大學本科以上教學工作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層次人才,具體要求是:
具有研究中國語言文學必備的堅實的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地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閱讀外文專業書刊,具有筆譯能力;治學態度嚴謹,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學風。
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
 

二、學習年限

 
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基本學習年限為 3 年。在規定基本年限內,未達培養要求的,可以申請延長學習年限,但延長時間不得超過一年。延長期滿仍未完成學業者,按退學處理。延長學習年限的學生須按學年交納延長期學費。
 

三、研究方向

 
1、文藝理論與批評學研究:涵蓋文藝理論與批評學、中國古典詩學、文藝美學等研究領域。學科負責人侯文宜教授的文學批評學研究、劉毓慶教授和鄭偉副教授的經學文藝思想研究、郭鵬副教授的《文心雕龍》研究成果豐碩。目前該方向承擔各類國家級課題 5 項,出版專著多部,在學界產生了較大影響。
2、晉方言與文獻研究: 山西大學設立最早的碩士點之一,2005年獲博士點授權。該學科重點打造晉方言研究特色方向。目前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山西省及省教育廳社科基金項目23 項,獲得國家辭書獎1項,山西省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喬全生教授主編晉方言研究著作多達20余部,近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近代漢語方言文獻集成》,現已為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語言學科評審組成員。
3、俗文學及相關文獻研究:該方向涵蓋古籍整理與研究、俗文學文獻研究、山西地方文獻研

究等領域,在科學研究和文獻資料建設方面成績突出。目前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項目3項,全國高校古委會項目12項,全國古籍整理出版領導小組重點資金資助出版項目5項。
4、國學與文學研究: 1995年獲準成為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2005點獲得博士點授權。該學科注重國學根基和文獻功底,形成了樸學傳統下的跨學科研究特色,在“先秦文學與中國傳統文化”、“古代北方民族政權下的文學與文化”等研究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學科帶頭人劉毓慶教授現任中國詩經學學會副會長,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日韓<詩經>百家匯注》。郭萬金教授為2009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牛貴琥教授主編《全遼金詩》、《全遼金文》、《金代文學編年史》填補了斷代詩文總集編纂的空白,現為遼金元文學研究會副會長。
5、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流派研究:涵蓋中國現當代文學流派研究、趙樹理與山西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理論批評研究等領域。蘇春生教授、王春林教授、尹變英副教授在解放區和國統區的文學思潮研究方面有較新的學術成果,在“戰國策派”、“京派”、“山藥蛋派”、“晉軍”等研究領域取得拓展性的成就。該學科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0余項,出版著作16部,獲省級以上獎9項。
6、中外文學與文化關系研究:該方向與日本一些大學有長期的學術交流關系,涉及東方文學與東方比較文學、西方文學、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等諸多領域。學科負責人陳春香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國文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東方文學學會常務理事。該學科承擔省部級課題多項,出版有《南社文人與日本》、《日本文學·中日文學比較》等專著,曾主辦“中國東方文學研究會 2004 年年會”。
 

四、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參見附表 “教學進度表”。
 

五、專業實踐和學術活動

 

(一)科研調查

 
1、第三學期的科研調查課,全部由導師承擔指導,首先要提出本研究方向內 3-5 個尚屬空或
 
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由學生選擇 1-3 個感興趣的課題進行調查。
 
2、導師要告訴學生應查閱的文獻材料和可以拜訪的專家,并允許學生外出一周左右的時間進行學術調研和咨詢。

3、學生將查閱文獻和拜訪專家的情況寫成書面報告,并擬定階段性論文和學位論文選題,由導師批準執行。

(二)教學實踐

 
1、教學實踐在第四學期進行
 
2、學生在第四學期,應有 4-6 周時間隨導師聽課、為導師助課、答疑,幫導師批改作業,以便熟悉大學本科階段的教學程序、教學環節,提高實踐能力。
3、要在導師指導下,為本科生講授 4 至 6 課時的本專業課程,或在校約題學術講座講壇上講一至二個專題,之后,由導師聘請部分聽課教師與學生評議,寫出總結,評定成績。

(三)學術活動

 
1、研究生在校期間,要參加 1 至 2 項由導師承擔或本學科其他教師主持的科研項目的工作, 如查閱、整理資料、編寫部分內容等工作,以此提高科研能力。
2、可以隨導師到外地參加一次學術會議,但必須寫出論文。
 
3、可以參加本學科點組織的學術會議,學術交流活動 2-3 次。
 

六、學位論文

 

(一)論文開題

 
開題報告在第四學期第四周進行,要求本學科全體教師和一、二、三年級研究生全部參加, 開題者陳述完畢之后,教師和研究生可以提問,提出指導性意見,答辨之后開題者吸收或參考教師及同學的意見,修改論題,調整結構,增損內容,將論題上報教研室及研究生處備案。

(二)預答辯

 
1、預答辯在第六學期開學初進行,應由導師主持,聘請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同行專家參加,要求本學科全體教師和研究生廣泛參與,預答辯秘書全程記錄。
2、預答辯將審核申請者的答辯資格,從研究方法、創新性價值、寫作規范、科研道德等方面對碩士畢業論文初稿進行評定,建議申請者能否進入后續答辯和畢業程序。
3、對于預答辯過程中專家提出的問題和修改建議,答辯者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出較好的處理,

作為最終答辯成績的依據。
 

(三)論文評閱

 
導師和培養單位提出熟悉研究生學位論文學術內容的專家名單,從中確定 2 人評閱論文。評閱人中至少有一位是山西大學及申請人所在單位以外的同行專家。研究生院隨機抽取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學位論文進行匿名評審。評閱人應對論文寫出詳細的學術評語,供論文答辯委員會參考。論文評閱實行一票否決制。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將自己的意見強加于評閱人。

(四)論文答辯

 
1、第六學期第 16-17 周內進行
 
2、申請答辯的學生要完成一篇以上可以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
 
3、學生必須填寫學位申請書,經批準方可進行答辯。
 
4、學位答辯委員會應由本學科點的專職人員并聘請少數外單位專家組成,至少要有外單位專家 1-2 人參與評審論文。
5、學生答辯要公開進行,事前要出學術海報通報院內外師生。
 
6、學生論文與答辯是否達到研究生畢業論文水平,是否達到碩士學位水平,要由全體答辯委員會以無計名投票方式確定,之后,經由學科點、學科分委會審核,上報研究生處及省教育主管部門審批。
 

七、必讀書目和主要學術期刊

 
文藝學專業:
 
《文心雕龍注》,劉勰著,范文瀾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8 年版。
 
《滄浪詩話校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3 年版。
 
《原詩》,葉夑著,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9 年版。
 
《人間詞話新注》,王國維著,滕咸惠校注,齊魯書社 1982 年版。
 
《批判力批判》,(德)康德著,宗白華譯,商務印書館 1985 年版。
 
《美學》第一卷(德)黑格爾著,朱光潛譯,商務印書館 1979 年版。
《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伊格爾頓著,伍曉明譯,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986 年版。
《反思文藝學》,李春青、趙勇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 年版。

《當代文學批評學》,凌晨光著,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1 年版。
《西方文學批評的五種模式》,司各特著,重慶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文化研究讀本》,羅鋼、劉象愚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 年版。
《中國 20 世紀文藝學學術史》,杜書瀛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 年版。
《中國 20 世紀文學理論批評史》,黃曼君主編,中國文聯出版社 2002 年版。漢語言文字學專業:
《音韻學教程》,唐作藩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1 年第 2 版。
 
《文字學概要》,裘錫圭著,商務印書館 2013 年第 2 版。
 
《訓詁學》,洪誠著,江蘇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第 1 版。
 
《漢語語法史》,王力著,商務印書館 1989 年第 1 版。
 
《中國語言學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第 1 版。
 
《漢語語法學》,張斌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第 1 版。
 
《漢語方言概要》,袁家驊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 1983 年第 2 版。
 
《修辭學通論》,王希杰著,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6 年第 1 版。
 
《漢語語義學》,賈彥德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 年第 2 版。
 
《語音學教程》,林燾等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 年第 1 版。
 
《基礎語言學教程》,徐通鏘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
《程千帆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周勛初文集》,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
 
《冬青書屋筆記》,卞孝萱著,東方出版中心 1999 年版。
 
《校讎廣義》,程千帆、徐有富著,齊魯書社 1998 年版。
 
《中國古典文學史料學》,徐有富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2 年版。
 
《石學論叢》,程章燦著,大安出版社 1999 年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
《詩毛氏傳疏》,【清】陳奐,中國書店 1984 年根據漱芳齋 1851 年版影印。
 
《楚辭補注》,【宋】洪興祖,白化文等點校,中華書局 1983 年版。
 
《文選》,【梁】蕭統著,李善注,中華書局 1977 年影宋本。
 
《杜詩評注》,【清】仇兆鰲,中華書局 1979 年版。
 
《莊子集釋》,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中華書局 1961 年版。

《世說新語箋疏》,【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等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版。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據北京圖書館藏清乾隆抄本影印。
 
《經學歷史》,皮錫瑞著,周予同注,中華書局 2004 年重印。
 
《中國經學史》馬宗霍著,商務印書館重印本,1998 年。
 
《從文學到經學——先秦兩漢詩經學史研究》,劉毓慶、郭萬金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 年版。
《國學概論》,劉毓慶著,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 年版。
 
《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學》,陶敏、李一飛著,中華書局 2001 年版。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
《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五卷),陳平原等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年版。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三卷),王曉明主編,東方出版中心,1997 年版。
 
《批評空間的開創——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王曉明主編,東方出版中心,1998 年
 
《中國文學研究現代化進程》,王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年版。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學》,楊健,朝華出版社,1993 年版。
 
《文藝論爭集(1979-1983)》,沈太惠等編,黃河文藝出版社,1985 年版。
 
《新時期文壇風云錄》(上、下),楊志今等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以筆為旗——世紀末文化批判》,愚事選編,湖南文藝出版社,1997 年版。
 
《十七年文學:人與自我的失落》,丁帆等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 年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
《西方美學史》,朱光潛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年版。
 
《文學理論》,韋勒克等著,三聯書店 1982 年版。
 
《文學原理引論》,伊格爾頓著,文化藝術出版社 1980 年版。
 
《十九世紀文學主流》(1—6 冊),勃蘭兌斯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8 年版。
 
《當代西方文學在中國》,陳厚誠、王寧著,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 年版。
 
《比較文學研究》,樂黛云、王向遠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俄國形式主義文論選》,托多羅夫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年版。
 
《比較文學與文學理論》,韋斯坦因著,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中國比較文學的里程碑》,李達三等編,人民文學出版,1997 年版。

《中日古代文學關系史稿》,嚴紹璗著,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 年版。
 
《近代中日文學交流史稿》,王曉平著,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 年版。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英」巴斯奈特(Bassnett), Oxford  and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1933。
山西大學

添加山西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山西大學考研分數線、山西大學報錄比、山西大學考研群、山西大學學姐微信、山西大學考研真題、山西大學專業目錄、山西大學排名、山西大學保研、山西大學公眾號、山西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西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山西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hanxidaxue/yanjiushengyuan_29803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