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領導介紹

發布時間:2016-03-2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
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領導介紹

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領導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領導介紹 正文


院長:
侯一平
男 1954年3月出生,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院長。
1978.10—1983.07 四川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專業學習;
1983.07—1985.09 華西醫科大學學報編輯部助理編輯;
1985.09—1988.07 華西醫科大學法醫學系法醫物證專業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88.07—1994.05 華西醫科大學法醫系助教、講師、教授(其間:1992.12評聘為教授,1992.12—1993.12德國科隆大學訪問學者);
1994.05—1999.09 華西醫科大學法醫系主任(其間: 1995.05—1996.05德國不萊梅大學洪堡基金學者,1996.05起為博士生導師);
1999.09—2000.12 華西醫科大學法醫學院院長;   
2000.12—2001.08 四川大學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院長;   
2001.08—2001.10 農工黨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大學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院長;   
2001.10—2001.11 農工黨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四川大學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院長;   
2001.11—2003.08 農工黨中央委員、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四川大學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院長;   
2003.08—2007.08 農工黨中央委員、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成都市政協副主席,四川大學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院長;   
2007.08—現在 農工黨中央委員、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市委主委,成都市政協副主席,四川大學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院長,國家教學名師。
    侯一平教授是我國唯一獲得德國洪堡基金會研究獎學金的法醫學者。現為國際法醫遺傳學會華語區專委會(Chinese Speaking Working Group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Forensic Genetics)主席;教育部高等學校法醫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法醫學會物證專委會主任委員;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法醫學分會主任委員。2004年獲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 2008年獲寶鋼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特等獎。
    侯一平教授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了多項科研任務,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發表的學術論文收錄于 Medline有121篇,收錄于SCI有61篇,其中發表于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雜志上的單篇論文已被引用66次。2003年以來,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6項。2008年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
    他指導博士研究生21 名,指導碩士研究生23名。其中,指導博士研究生顏靜的學位論文《人類21號染色體新STR遺傳標記的法醫及醫學遺傳學研究》獲2007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
    他為大學本科講授法醫物證學提供了全新課程體系,在法醫物證學教學課程方面做出了重大改革。2005年教學課程改革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6年主講的法醫物證學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他主編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和“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法醫物證學》,主編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法醫學》,2009年法醫學教材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侯一平教授現任《中國法醫學雜志》編委會副主任;《中華醫學遺傳學雜志》副主編;《中國司法鑒定雜志》,《法醫學雜志》,《中國輸血雜志》,《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編委。

齊建國
1957年9月出生。1982年11月畢業于原四川醫學院(后改名為華西醫科大學)醫學系,獲醫學學士學位。之后在原華西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組織胚胎學教研室讀研究生,師從陸振山教授,1989年獲醫學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
    1996年9月公派自費出國進修,2000年9月回國。在國外四年期間,先后在新西蘭奧克蘭大學醫學院和美國依阿華州立大學人類基因治療研究所進修學習,從事分子神經生理學和神經系統疾病的基因治療等方面的研究。
    2000年12月至2005年6月任四川大學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處長。
    2003年3月起,任成都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
    自1990年起,為本校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七年制的學生主持開設了新型邊緣學科課程--神經生物學,長期負責這門課程的教學組織工作,主持編寫了教科書,使學校成為當時全國醫學院校最早開設此門課程的幾所學校之一。
    1993年被聘為碩士生導師,指導、培養碩士研究生,已畢業研究生4名,目前在讀4名。作為本教研室博士生指導小組的一名成員,參與了2名博士生的指導和培養。
研究方向為神經生物學,興趣于腦對心血管活動的調節、應激活動與神經內分泌、應激活動與神經免疫的關系、神經系統疾病的基因治療。
    主持完成課題—貓延髓吻側腹外側區的結構與傳入聯系-電鏡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CMB資助。目前已在在國內外專業雜志上發表論文30余篇。2003年獲國家華夏英才出版基金資助,主編60萬字的專著《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基因治療》,科學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1993年獲霍英東高校青年教師獎。
    2005年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黃寧
教授,畢業四川大學(原華西醫科大學醫學系),先后獲得醫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四川大學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副院長,病理生理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為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理事,中國病理生理學會感染炎癥發熱低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生理科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四川省衛生廳學術與技術帶頭人。
    從事病理生理學教學科研工作20余年,負責和參加20余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培養基金;CMB重點科研項目基金等研究工作,國內外發表科研論文及綜述70余篇, 主編、參編教材及專著5部。曾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病理生理學“四川省精品課程”、四川大學優秀教師等榮譽或獎勵。

李華
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1年8月、2002年8月赴香港中文大學進修。2005年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訪學。

鮑朗
1954年6月出生,醫學博士,病理生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分子感染免疫。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伯克萊大學、荷蘭皇家醫學研究院等學習。
    學術任職包括: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高等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基礎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醫學會理事,中國病理生理學雜志編委,中國醫學科學雜志(英文版)編委等。曾任:四川大學副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等職。
    主要從事致病微生物分子致病機制、感染免疫、致病基因結構功能和分子疫苗研究,在結核病和鉤端螺旋體病等重大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處于國內領先,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學術影響。近年在國際和國內核心期刊發表有關論著100多篇,多次被SCI、EI、Medline等檢索系統收錄和國際國內同行引用。主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部省級重大科技項目共40多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多項。 作為負責人和主研人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發明獎一等獎、衛生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共7項。培養博、碩士研究生數十名,博士后多名。榮獲“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霍英東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成都市杰出青年”;“四川省學術帶頭人”等稱號,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郭曉偉
1975年10月出生,副教授,四川大學法學院畢業,研究生學歷,法律碩士。
  現任四川大學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四川大學

添加四川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四川大學考研分數線、四川大學報錄比、四川大學考研群、四川大學學姐微信、四川大學考研真題、四川大學專業目錄、四川大學排名、四川大學保研、四川大學公眾號、四川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四川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四川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sichuandaxue/yanjiushengyuan_3066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