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3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武漢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簡介

武漢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武漢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簡介 正文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科歷史較為悠久。它的發展歷史是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與時俱進、交叉融合的歷史。從建校開始,著名的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家朱光潛、袁昌英等先生都在此留下過辛勤耕耘的足跡。朱光潛先生是中國現代比較美學和比較文學的主要開拓者,他在西方美學思想和中西方文化比較研究方面的建樹頗豐。袁昌英教授是當時與蘇雪林、凌叔華齊名的“珞珈山三女杰”之一,是中國著名的“莎學家”。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至20世紀50年代,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已經成為文學院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科之一。近年來,本學科結合國內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的發展,緊跟國際前沿,及時吸納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最新成果,使本學科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
本學科的結構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在崗教師中現有教授4名,副教授2名,講師1名,師資博士后1名,均具有博士學位。本學科教師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天津社會科學》、《社會科學戰線》、《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國內權威、核心刊物發表論文一百余篇,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三聯書店、譯林出版社等國內頗具影響的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譯著20余部,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等國內頗具影響的出版社出版教材10余本。其中,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外國文學史》、《比較文學教程》等在國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主持項目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教育部留學生基金項目、博士后課題項目、教育部“985”項目、教育部“211”項目、湖北省教改項目等。獨撰和合撰的論文、著作等成果先后獲全國高等院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等。
本學科于1995年開始在“外國文學與文論”的方向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0年正式建立“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點,分設“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兩個方向,并于2001年招生。目前已畢業碩士生13屆,有在讀碩士生16人。2002年武漢大學在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中增設“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點,并于2003年招生。現有在讀博士生22人。目前在以下六個方向招收博士生:世界文學的跨學科比較研究、近現代西方小說、二十世紀中西文學比較、二十世紀中西詩學比較、文學與藝術、文學與翻譯。涂險峰教授的跨學科研究與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研究,趙小琪教授的20世紀中西詩學比較與世界華文詩歌的異國想象研究,張箭飛教授的風景詩學翻譯與研究、魯迅研究,汪樹東教授的西方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外文學關系研究都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年輕教師張晶、陳溪也顯示了強勁的發展潛力。
武漢大學

添加武漢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武漢大學考研分數線、武漢大學報錄比、武漢大學考研群、武漢大學學姐微信、武漢大學考研真題、武漢大學專業目錄、武漢大學排名、武漢大學保研、武漢大學公眾號、武漢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武漢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武漢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wuhandaxue/yanjiushengyuan_306717.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