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簡介

發布時間:2020-05-3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簡介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簡介 正文

一、歷史沿革
1981年5月,武漢大學將原武漢大學經濟學系的部門經濟教研室成建制地分離出來,并從武漢大學數學系、計算機系抽調部分師資,同時從相關政府經濟部門及企業調進部分人員,藉此成立了武漢大學經濟管理系。1984年4月,經國家教委批準,由武漢大學經濟學系與武漢大學經濟管理系組成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管理系則成為該學院下設的一個建制系。1986年3月,經國家教委批準,武漢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被分設為武漢大學經濟學院與武漢大學管理學院,經濟管理系則成為武漢大學管理學院下設的一個建制系。1999年4月,武漢大學管理學院、武漢大學經濟學院、武漢大學旅游管理學院合并組成武漢大學商學院,新成立的武漢大學商學院則以原武漢大學管理學院經濟管理系為基礎,在其隸屬之下建制設立工商管理系。至此,1981年5月~1999年4月期間直屬學?;蛞噪`屬學院的下設建制系存在的原經濟管理系發展成為工商管理系。2000年8月,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整體及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人文管理學院的經濟管理及市場營銷專業一起合并至武漢大學商學院,原兩校的相關專任教師則隨之并入武漢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系。2005年8月,武漢大學商學院更名為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則作為一個隸屬該學院的下設建制系而存在,并一直延續發展至今。
自1981年5月建制設系開始,李崇淮、樊明、鄭琴繚、段敏慧、趙錫斌、符國群、李燕萍、吳先明、嚴若森等9位教授依次先后擔任系主任,至此,本系歷經幾代人的勵精圖治發展已有30余年。
二、發展現狀
工商管理系自2003年起即擁有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并自同年起設有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動站,現擁有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3個二級學科,其中,企業管理二級學科自1994年至今一直為湖北省重點學科。
歷經多年的孕育、成長與發展,工商管理系所設專業日漸豐富與優化,現擁有企業管理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兩個博士點,企業管理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物流管理專業3個碩士點,以及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3個本科專業。此外,工商管理系尚是承載武漢大學MBA、EMBA、MLE等專業碩士學位教育及EDP培訓的重要系所。
工商管理系現下設有工商管理教研室、人力資源管理教研室、物流管理教研室3個教研室,并承載武漢大學中國產學研合作問題研究中心、武漢大學企業戰略管理研究所、武漢大學跨國企業研究中心、武漢大學創業與企業成長研究中心、武漢大學企業優化研究中心、武漢大學公司治理與管理發展研究中心等多個研究中心(所),其中,武漢大學中國產學研合作問題研究中心為湖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企業戰略管理研究所為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三、師資團隊
工商管理系現有全職教師4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9人,講師11人,博士生導師11人,碩士生導師3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9人,具有博士后研究工作經歷的教師9人,具有在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荷蘭、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或中國澳門等外國或境外地區的知名大學學習或訪問研究經歷的教師30人。
在工商管理系現有全職教師中,有1人擔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1人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擔任中國企業管理協會副理事長,1人擔任中國物流學會副會長,1人擔任湖北省人力資源學會副會長,1人擔任湖北省人力資源學會秘書長,3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入選武漢大學“351人才支持計劃”(珞珈青年學者),并擁有《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兩個國家精品課程教學團隊及1個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70后學者學術發展計劃“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提升”學術團隊。
歷經長期教學及研究實踐的積淀,并基于良好的管理學理論研究基礎,工商管理系現有師資團隊將研究重點瞄準企業戰略管理、中國企業國際化、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創業創新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公司治理等多個學科研究前沿,并已逐步形成了下述6支比較穩定的研究團隊:
1、企業戰略管理研究團隊:以譚力文教授為學術帶頭人,成員包括夏清華教授、劉明霞教授、劉林青教授、陳立敏教授、梁文潮教授、衛武教授、鄧新明副教授、潘旵副教授、溫興琦講師、雷昊講師、江詩松講師、王罡講師等人。
2、中國企業國際化研究團隊:以吳先明教授為學術帶頭人,成員包括陳立敏教授、劉學元副教授、李梅副教授、趙奇偉副教授、周偉副教授等人。
3、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團隊:以李燕萍教授為學術帶頭人,成員包括李錫元教授、杜旌副教授、劉艷副教授、張焱副教授、胡建林副教授、葉曉倩副教授、陳建安副教授、陶厚永副教授、吳歡偉副教授、余澤忠講師、胡羚燕講師、張三保講師、涂乙冬講師等人。
4、創業創新管理研究團隊:以夏清華教授為學術帶頭人,成員包括劉明霞教授、劉林青教授、劉學元副教授、秦儀講師、江詩松講師、雷昊講師、王罡講師等人。
5、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團隊:以海峰教授為學術帶頭人,成員包括馮華副教授、戴賓副教授、劉開軍副教授、文風副教授、張光明副教授、秦衛東講師等人。
6、公司治理研究團隊:以嚴若森教授為學術帶頭人,成員包括衛武教授、龔紅副教授、張三保講師等人。
四、科學研究
工商管理系擁有一支學術思想活躍、科研創新精神與科研創新能力兼具的科學研究隊伍,并已在豐富的科學研究實踐中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近年來,工商管理系現有全職教師已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IIE Transactions》、《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lection and Assessment》、《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管理世界》、《經濟學季刊》、《管理科學學報》、《心理學報》、《中國工業經濟》、《南開管理評論》、《會計研究》、《統計研究》等國內外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60余篇;已在Cengage Learning、商務印書館、人民出版社、科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各類學術專著、譯著80余部;已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教育部985工程及211工程項目等各類縱向項目70余項,并承擔各類橫向項目180余項,累計研究經費達1500余萬元;曾獲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湖北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商務部商務發展研究優秀成果獎、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等重要獎勵30余項。
五、人才培養
工商管理系既致力于培養理論基礎扎實、知識口徑寬厚、兼具良好人文素質及創造、創新、創業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高級管理類應用型人才,亦致力于培養學術思想活躍、科研創新精神與科研創新能力兼具的高級管理類學術型人才,并始終將人才培養質量放在首位。
工商管理系尚十分注重社會經濟新形勢下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優化,為此,既強調遵循教育內部關系規律,所謂以所設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為參照基準,調整所設專業的培養方案與培養途徑,藉此使人才培養模式中的諸要素更為協調與匹配,并更大程度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與人才培養目標之間的擬合度,亦強調遵循教育外部關系規律,所謂以社會及市場需求為參照基準,優化專業設置結構及調整專業培養目標與培養規格,藉此使人才培養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多年以來,工商管理系已為國家與社會培養了一大批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及MBA、EMBA、MLE專業碩士等各類各層次的優秀人才,且經過其多年的成長與發展,工商管理系培養的這些優秀人才已成為國內外管理實務界及管理學術界的一股重要力量,并已在其中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學者、企業家及政府工作人員等各類杰出人才。
六、社會服務
工商管理系在強調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的同時,亦強調社會服務,并擁有一支兼具社會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及社會服務能力的高素質隊伍。
多年以來,工商管理系教師為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湖北省委省政府、湖北省政協、湖北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湖北省科技廳、湖北省知識產權局、湖北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武漢市委市政府、武漢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等政府部門或決策機構提供了諸多優質決策咨詢報告,亦為教育部高等學校工商管理類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中國工業經濟學會、中國物流學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湖北省人力資源學會、武漢市物流學會、武漢企業聯合會暨武漢企業家協會等眾多組織或社會團隊的活動開展提供了諸多優質服務支持,并立足華中,輻射全國,為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廣東省、安徽省、云南省、浙江省、天津市等地的各類大中型企業提供了眾多優質、實用的企業策劃、企業診斷及決策咨詢等各類支持,且已經或正在為湖北京山輕機、武漢中商集團、武漢中百集團、武漢凡谷電子、武漢人福集團、三豐智能、長源電力、金飛達等上市公司提供獨立董事支持。
此外,工商管理系教師每年均會組織各類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與社會調研活動,藉此倡導學生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并實現社會實踐與社會服務并舉。
武漢大學

添加武漢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武漢大學考研分數線、武漢大學報錄比、武漢大學考研群、武漢大學學姐微信、武漢大學考研真題、武漢大學專業目錄、武漢大學排名、武漢大學保研、武漢大學公眾號、武漢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武漢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武漢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wuhandaxue/yanjiushengyuan_30676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