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市政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專業簡介

發布時間:2020-06-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市政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專業簡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市政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專業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市政工程學院環境工程專業簡介 正文

一、專業背景及發展沿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創辦于1976年,由建校初期設立的“采暖通風工程”和“給水排水工程”兩個專業組建而成,具有濃厚的工程背景。1977年招收首級本科生,是我國最早設置和招收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的高校之一,目前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和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984年由我校提出的環境工程專業本科培養方案成為我國同專業本科教育的基本模式;2002年獲準國家重點學科,為當時全國僅有的4個環境工程國家重點學科之一,是西部地區唯一的環境類國家重點學科;2003年被評為陜西省名牌專業、2007年獲準國家級特色專業、2008年獲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011年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計劃建設專業和2012年國家級環境類人才創新實驗區;2012年獲準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示范區;2013年通過工程教育認證(有效期6年);2017年獲準陜西省一流專業建設項目;根據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的評價,本專業為5★專業,2016、2017、2018年專業排名逐年上升,分別為17/320、13/330、8/325(排名/參評學校),專業影響力逐漸提升。
截止到2018年7月,本專業已累計培養了1441名本科生,1307名碩士,86名工程碩士,126名博士。目前在校本科生503名,碩士研究生362名,博士研究生52名。
環境工程專業現有專職教師42人,師資隊伍中正高級職稱者11人(占26%),副高級職稱者19人(占45%),中級職稱者9人(占21%),師資博士后3人(占7%);其中高級職稱人數占專職教師總數的71%,教師職稱結構合理;師資隊伍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老、中、青結合,45歲以上者13人(占31%),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29人(占69%),教師年齡結構合理;擁有博士學位者35人占(83%),擁有碩士學位者4人(占10%),學歷結構合理。師資隊伍中在中科院、985及211高校獲得博士學位的教師共12人,在愛爾蘭、日本、新加坡等國外高校獲得博士學位的教師共4人,在湖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西北大學、長安大學等現985和211高校獲得本科學歷共13人,教師學緣結構合理。目前形成了以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人才和寶鋼優秀教師等為骨干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教師中有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工程教育認證專家、全國環境工程領域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協作組副組長,擁有陜西省環境污染控制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環境工程專業教師承擔包括教育部21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等在內的多項國家級和省級教改項目,獲陜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2項;主編了首批環境工程專業課教材7部、國家規劃重點教材5部,獲省優秀教材獎2項。由清華大學郝吉明院士和我校馬廣大教授主編的《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張希衡和彭黨聰教授主編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史寶忠教授主編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及張承中教授主編的《環境規劃與管理》教材等為全國高校環境工程專業的經典教材,在業界具有深遠影響。現已建設陜西省精品課程2門、精品資源共享課程4門和省級MOOC建設課程1門。
本專業擁有國家級環境類專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陜西省環境類專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環境類人才創新實驗區、陜西省環境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西北水資源與環境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教學和科研平臺,為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支撐。截止目前,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面積3880 m2,擁有各類教學儀器3466臺(套),總價值6405萬元。仿真實驗中心占地67 m2,配備主要虛擬仿真硬件設備有TS10000型超級服務器、DELLT7400型圖形工作站、Z9PE-D8計算工作站、30TB以上的存儲設備等;設置4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模塊,包括基礎虛擬仿真實驗模塊、水環境虛擬仿真實驗模塊、大氣環境虛擬仿真實驗模塊和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虛擬仿真實驗模塊。環境工程專業實習基地完整涵蓋了水、氣、固及環境監測等專業方向,包括西安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寶武鋼鐵集團、西安江村溝垃圾填埋場和西安市環境監測站等,共計37個,充分滿足環境工程實踐教學需要。此外,教學經費充足,滿足教學需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近三年每年招生規模120人左右,第一志愿報考率平均超過120%。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考取高水平大學研究生的能力穩步提高,近三年96名學生被國內外高水平學校錄取為研究生,考研及出國人數占30%左右;近五年平均就業率均保持在94%以上,相關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整體滿意度均在95%以上。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學院每年主辦或承辦的科技競賽近10項,本專業參賽學生達500余人次。近三年本專業學生獲得省級以上各類競賽獎98項,獲獎數量和層次名列全校前茅。與清華大學、同濟大學聯合舉辦了13屆“全國環境友好科技競賽”,在國內具有較高的認可度和影響力。眾多杰出校友已經成為國家機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和教學科研單位的學術學科帶頭人,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得到了社會普遍好評。
二、專業培養目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針對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總體布局,結合陜西省區域特點和環境保護問題,立足于行業發展對不同層面人才的需求,制訂了符合我校辦學定位的本科人才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環境污染防治、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等環境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技術、方法,熟悉專業發展前沿動態,具有可持續發展理念、創新及持續學習能力,勝任環境工程領域的規劃、設計、監測、評價、運行、管理及研究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
具體目標如下:
培養目標1:具備良好的人文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和工程職業道德。
培養目標2:擁有團隊協作精神和有效溝通能力,能夠在團隊中擔當不同的角色及領導能力,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培養目標3:具備從事市政、建筑和冶金等行業環境工程領域的規劃、設計、監測、評價、運行及管理等工作,成為單位業務骨干,具有獲得中級技術職稱的能力。
培養目標4:能夠跟蹤本專業及相關領域前沿技術,具備研究開發能力和工程創新能力,具有獲得國家相關專業注冊工程師資格的能力。
培養目標5: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終身學習的意識,能夠通過不斷學習提升知識水平與職業發展要求的能力。
三、專業畢業要求
根據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學生通過本專業學習后,應達到以下畢業要求:
(1)工程知識:掌握數學、化學、生物學、環境工程基礎和專業知識,并能夠運用相關理論及方法解決復雜環境工程問題
指標點1.1能夠將數學、化學等自然科學知識用于復雜環境問題的評價及恰當表述,并在合理邊界條件下求解
指標點1.2能夠將工程學及生物學知識用于環境污染控制工藝過程分析
指標點1.3能夠將專業知識用于復雜環境工程問題的設計、運行及優化
(2)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的基本原理識別復雜環境工程問題,解析影響環境污染控制效果的因素,通過綜合論證,獲得科學結論
指標點2.1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學的基本原理識別復雜環境工程問題
指標點2.2能夠應用環境工程基本原理分析影響環境污染控制效果的因素
指標點2.3能夠針對復雜環境工程問題,通過文獻研究進行論證,獲得有效結論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能夠應用環境工程的專業知識確定和優化污染控制方案,設計復雜環境工程問題解決所需的工藝、系統、設備或單元,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符合現代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的需求,能夠用圖紙、報告等工程學語言呈現設計成果
指標點3.1能夠分析復雜環境工程問題的特定需求,確定具體的設計方案
指標點3.2能夠在現代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約束條件下對工藝方案進行優化,對工藝方案所涉及的系統、單元(部件)等進行設計,并能夠體現創新意識
指標點3.3能夠用圖紙、設計說明書、報告等形式呈現設計成果
(4)研究:依據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應用科學的原理、方法和手段,對復雜環境工程問題開展研究,進行實驗設計,綜合分析并解釋實驗數據,得出合理有效的結論
指標點4.1能夠基于科學原理,針對復雜環境工程問題的關鍵環節,采用科學方法設計有效可行的實驗方案
指標點4.2熟悉實驗程序,能夠正確選用和操作實驗裝置或測試設備,安全開展實驗
指標點4.3能夠正確獲取實驗數據,并通過綜合分析及合理解釋得出有效結論
(5)使用現代工具:掌握辦公自動化和工程制圖等工程工具,能夠有效利用網絡和數據庫等現代信息技術及資源,開發、選擇與使用相關工程工具對復雜環境工程問題或系統進行模擬及預測,并理解其局限性
指標點5.1掌握辦公自動化、工程制圖軟件等現代工程輔助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夠根據需要選擇和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及資源獲取有效信息
指標點5.2能夠開發、選擇與使用相應的現代生物和化學分析方法,對復雜環境工程問題進行分析和診斷
指標點5.3在準確理解相關模型或軟件適用范圍和局限性的基礎上,利用其對復雜環境系統進行模擬及預測
(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工程相關背景知識,分析和評價解決復雜環境工程問題的方案和實踐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并理解應承擔的責任
指標點6.1熟悉與環境工程實踐有關的社會、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方面的知識,明確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指標點6.2能夠合理分析評價環境工程實踐及復雜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響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能夠理解、分析和評價復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實踐對環境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指標點7.1掌握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及意義,理解復雜工程問題對環境及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指標點7.2具備分析和評價工程實踐對自然、環境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影響的能力
(8)職業規范: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環境工程師的職業道德和規范,履行職業責任
指標點8.1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指標點8.2具有職業道德修養,能夠在環境工程項目實踐中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履行職業責任
(9)個人和團隊:理解工程實踐中多學科交叉的重要性,能夠以個體和團隊成員角色勝任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工作,并具備團隊負責人的能力素質
指標點9.1能夠理解復雜環境工程實踐的多學科交叉性,組織團隊成員開展工作
指標點9.2能夠在多學科背景團隊中獨立完成團隊分配的任務
(10)溝通:能夠利用文稿、報告、設計圖紙等工程語言及自然語言,就復雜環境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交流
指標點10.1能夠通過文稿、報告、圖紙等工程語言體現設計成果,通過陳述發言、答辯等形式準確表述專業見解并進行有效溝通
指標點10.2能夠正確理解和處理環境工程與相關專業之間的關系,具備與業界同行、相關專業人員及社會公眾良好的溝通與交流能力
指標點10.3掌握一門外語,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夠應用于多學科背景下的工程實踐活動
指標點11.1理解并掌握環境工程活動中涉及的經濟學和管理學基本知識
指標點11.2能夠運用相關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在多學科背景下解決復雜環境工程問題
(12)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能夠適應職業發展要求
指標點12.1能夠通過資料查閱了解國內外環境工程技術前沿與發展趨勢
指標點12.2具備追蹤新知識和終身學習的意識,能夠適應職業發展的要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添加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報錄比、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考研群、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姐微信、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考研真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專業目錄、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排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保研、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公眾號、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ajzkjdx/yjsy_33055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