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考古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0-05-31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考古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考古學研究生培養方案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考古學研究生培養方案 正文

 
西 北 大 學
碩 士 研 究 生 培 養 方 案
一級學科名稱 考古學
一級學科代碼 0601
二級學科名稱  
二級學科代碼  
培養單位名稱 文化遺產學院
培養單位代碼 009
 
 

一、學科簡介
本學科點從1938年開始建設,是我國最早的考古學學科點之一。1986年成立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碩士點,2003年成立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點,2011年本學科所在的一級學科—考古學被授權為一級學科博士點。
本學科點現擁有文化遺產研究與保護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唐仲英文化遺產實驗室和國家級文化遺產實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配置有X-射線衍射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傅立葉紅外光譜分析儀、微區能量色散型X-射線熒光儀、掃描電鏡、非接觸三維激光測量系統、實時厘米級精度測量性GPS、超景深三維顯微系統、全站型電子速測儀等一批重要的精密儀器設備,可以完成考古測量、文物測試分析等工作。本學科包括絲綢之路考古與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文化遺產保護規劃中心等研究機構。在“十一五”期間,共承擔了各類課題100余項,其中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子課題6項,省部級等縱向課題24項。5年中,共獲得包括省部級二、三等獎在內的科研成果獎勵6項。
二、培養目標
培養考古與文物研究的專門人才,以及與考古學相關的文物保護、博物館、文博事業管理等方面人才。培養研究生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研究方法和全面系統的專業知識,并一定程度地掌握相關學科知識,具備獨立從事考古與文物研究的基本能力;比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一門外國語;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道德修養及團隊協作精神與自律意識。
三、主要研究方向
1.中國考古學:主要研究史前、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等時期的區域文化發展融合與中外文化交流,探討中國古代文明起源過程與特點、中國早期國家與文明的演進過程與特點、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國家與文明發展特點及其影響等。
2.科技考古學:主要研究古代遺存的成分結構與制作工藝等,深入探討古代文化發展的技術因素及其影響。
3.文化遺產保護管理:主要研究文化遺產保護理論、文化遺產保護管理體制與模式、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文化遺產保護與區域發展關系等。
4.文物保護學:主要開展土遺址、磚石壁畫文物、考古現場出土文物的保護技術研究,文物無損、微損分析鑒定和古代人骨化學研究,文物保護環境及環境控制研究,文物保護材料研發、應用研究等。
四、學制和學習年限
學制為三年,累計學習年限最長為五年。
五、學分要求
總學分 課程學習 科研與學術活動環節 教學與社會實踐環節
≥33 ≥30 2 1
 
六、課程設置
課程類別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 學時 學分 考核
方式
開課
學期
備注
公共課 政治
理論課
SG0000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36 2 考試 1 必修
SG00002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18 1 考試 1 必修
外國語 SG00004 基礎外語 72 3 考試 1 可以免修免考
SG00005 綜合外語 72 3 考試 2  
學科課
≥21學分
平臺課 S009001 中國考古學研究動態 54 3 考試 1 所有方向必修
S009002 考古學理論與方法 36 2 考查 1 中國考古學、科技考古學
方向必修
S009003 考古實踐 108 6 考查 3-4
S009004 文化遺產學理論與方法 36 2 考查 1 文化遺產管理方向必修
S009005 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實踐 108 6 考查 3-4
S009006 文物保護通論 54 3 考試 1 文物保護學方向必修
S009007 文物保護實踐 90 5 考查 2
方向課 S009008 史前考古專題 36 2 考查 1 選修
S009009 夏商周考古專題 36 2 考查 1
S009010 秦漢考古專題 36 2 考查 1
S009011 隋唐考古專題 36 2 考查 1
S009012 考古人類學專題 36 2 考查 1
S009013 瓷器研究專題 36 2 考查 2
S009014 博物館學專題 36 2 考查 2
S009015 石器觀測與研究 36 2 考查 2
S009016 環境考古研究 36 2 考查 1
S009017 聚落考古研究 36 2 考查 2
S009018 佛教考古研究 36 2 考查 1
S009019 絲綢之路考古研究 36 2 考查 2
S009020 文化人類學專題 36 2 考查 2
S009021 中國歷史地理專題 36 2 考查 2
S009022 文化遺產管理研究專題 36 2 考查 1
S009023 文化遺產旅游研究專題 36 2 考查 2
S009024 文化遺產與區域社會經濟研究專題 36 2 考查 2
S009025 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專題 36 2 考查 2
S009026 科技考古專題 36 2 考查 1
S009027 文物保存環境專題 36 2 考查 2
S009028 土遺址保護專題 36 2 考查 2
S009029 金屬類文物保護專題 36 2 考查 2
S009030 壁畫類文物保護專題 36 2 考查 2
S009031 彩繪類文物保護專題 36 2 考查 2
S009032 石質類文物保護專題 36 2 考查 2
S009033 文物分析技術實驗 36 2 考查 1
S009034 文物保護研究中的統計學基礎 36 2 考查 1
S009035 科技論文寫作 36 2 考查 2
跨門類課 全校研究生課程目錄中選修  
補修課 由導師指定  
 
七、科研與學術活動環節
1.參加科研活動要求
研究生須至少參加1項科研課題研究,完成相應工作量,由課題負責人對其科研工作進行考核并寫出評語,考核合格者,取得1個學分。
2.參加學術活動要求
(1)應參加10次學術報告或學術沙龍,結合學位論文選題,撰寫1篇學科發展綜述。(其中至少選聽1次由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工作部組織的科學道德、學術修養報告,或研究生學術月期間各培養單位學風建設主題活動)
(2)應參加1次學校學術月活動并提交論文。
(3)應在一定范圍內主講1次學術報告。
達到上述要求,考核通過者,取得1個學分。
八、教學與社會實踐環節
研究生應參加教學或社會實踐活動,要求1個學分。主要形式有:
1.講課、輔導、協助指導本科生的實驗和畢業論文等;
2.深入社會基層從事于所學專業相關的技術指導、社會服務、調查研究等;
3.研究生各類社團活動、文體活動的組織、學科競賽活動的組織和參與等。
九、開題報告
按照《關于加強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工作的幾點意見》(研字[2010]38號)文件要求進行。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一般應于第四學期末完成,且答辯通過后至少一年方可申請學位論文答辯。
十、科研成果及學位論文要求
1.研究生學位申請科研成果要求根據《西北大學學術學位研究生在讀期間科研成果規定》(西大研〔2014〕8號)相關要求進行。
2.研究生學位論文工作依據學校論文寫作、論文評審、學術不端行為檢測及處理、論文答辯、學位授予等相關最新文件執行。
 
西北大學

添加西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北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北大學報錄比、西北大學考研群、西北大學學姐微信、西北大學考研真題、西北大學專業目錄、西北大學排名、西北大學保研、西北大學公眾號、西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ibeidaxue/yanjiushengyuan_306865.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