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介紹

發布時間:2020-06-08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介紹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的介紹 正文

成人教育(繼續教育)學院是學校成人教育、繼續教育的管理部門和教學單位。學院充分發掘學校的辦學資源,依托和利用學校優越的教學實驗條件和雄厚的師資力量,面向社會積極開展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和非學歷培訓教育。同時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考點之一。
1934年建校之初,學校就設置有附設高級職業學校(職業高中)和農村事務處,開展農業職業教育和農村教育培訓。早在1950年就開始舉辦全國勞模培訓班,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展農業干部培訓及涉外培訓,1979開始舉辦全國農業干部培訓班,設立中央農業干部管理學院西北分院。建成教育部全國職教師資重點建設培訓基地、農業部全國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全國婦聯全國婦女培訓基地、國家林業局管理干部學院西北分院、水利部西北培訓中心、科技部國家級科技特派員創業培訓基地、人社部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等國家級培訓基地。特別是2014年4月,成功獲批第14所中組部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基地,成為全國唯一的農業農村干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2004年被陜西省委確定為首批干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與山東、青海等省區建立了穩定的干部培訓合作關系。
學校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始于20世紀九十年代初,經過2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完整的辦學體系。目前開設了13個本科專業,10個專科專業,招生覆蓋黑龍江、內蒙、廣東、云南、西藏、新疆、甘肅、寧夏、青海、河北、陜西等11省(區),設立了13個函授站,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近10萬人。
在非學歷培訓方面,學院和勢圍繞國家關于“三農”的各項重大戰略部暑以中西部為主,覆蓋全國,年規模已達到15000人次。學院積極研究國家戰略要求,服務國家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需求,不斷開發新的培訓項目,研究探索教育培訓規律,創新教育培訓模式,打造培訓品牌,提升培訓質量,同時加強國際合作交流,提升培訓影響力。近年來共開發培訓項目198項,連續5年獲全國和陜西省“終身學習活動品牌”,成為陜西省獲此殊榮唯一高校。按照專家教授、學者、一線先進典型“三結合”的原則,建立了500多名專兼職相結合、老中青相結合的師資隊伍。研究開發500多門培訓專題課程,王征兵教授主講的培訓課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選中組部首批133門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好課程。正式出版培訓研究專著及農業農村干部培訓教材9部,其中出版的《農業農村干部教育培訓需求分析與研究》《農業農村干部教育培訓研究》,填補了國內農業農村干部培訓研究的空白,《精準脫貧與鄉村振興》是國內首部鄉村振興干部培訓教材,入選陜西省干部教育培訓好教材。發表研究論文66篇,獲各類教學成果獎12項。
學院緊緊圍繞國家關于“三農”的各項重大戰略部署,始終把培訓質量作為“第一生命線”,不斷更新培訓理念,在培訓項目開發、師資隊伍建設、教材編寫、現場教學基地建立等方面均取得長足發展。創造了“四步法”干部培訓方案生成體系、“五元一體”培訓教育教學法等經驗,形成了需求調研“三個吃透”、教學“頂天立地”、管理“動態監控”、訓后“跟蹤服務”等特色鮮明的培訓模式。干部教育培訓效果受到中組部、教育部、農業農村部、陜西省委省政府重要領導同志的高度評價。被譽為我國高校服務“三農”的一面旗幟。
學院始終秉持善學善思、知行合一院訓,守正、務實、賦能、卓越的學院精神,按照“特色辦學,內涵發展,提升能力,提高效益”的基本思路,以跨越發展為主線,以市場拓展、品牌提升、信息化建設、國際化辦學為重點,以機制創新、文化建設、后勤保障和黨建引領為保證,力爭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農業農村干部學院和農民發展學院,打造高水平“三農”教育培訓基地。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添加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報錄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考研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姐微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考研真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業目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排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保研、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公眾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ibeinonglin/yanjiushengyuan_33034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