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師范大學國土資源學院人文地理學碩士點介紹

發布時間:2020-06-12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華師范大學國土資源學院人文地理學碩士點介紹

西華師范大學國土資源學院人文地理學碩士點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華師范大學國土資源學院人文地理學碩士點介紹 正文

西華師范大學國土資源學院
人文地理學(070502)碩士點介紹
 
人文地理學以人地關系研究為核心,重點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空間格局演變,以及人類社會活動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隨著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新型城鎮化、工業化加速,區域發展失調、城市病與鄉村病、低碳發展與資源可持續利用等一系列問題相繼出現,人文地理學能為解決區域發展失調、城鄉病癥、資源開發利用、人口危機、生態環境破壞和生態平衡等問題做出貢獻,尤其是對于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培養目標
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人文地理學理論基礎與實驗技能、能獨立從事人文地理學教學、科研與實踐工作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具體要求是:
1、樹立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識、社會責任感和事業心,具有實事求是、不斷追求新知、勇于創造的科學精神,能立志為祖國的建設和發展服務。
2、掌握系統的人文地理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人文地理學研究的創新意識和獨立工作的專門技術水平;能夠熟練運用人文地理學理論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具有使用第一外國語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熟練地閱讀本學科的外文文獻,并具有初步撰寫外文科研論文的能力。
3、具有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二、研究方向
1、城鄉發展與空間規劃
本研究方向以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理論為指導,以城市地理學、城市經濟學、城鄉規劃學等學科理論為基礎,主要開展成渝地區城鎮體系、成渝經濟區發展、農村家庭經濟轉型等現實問題,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手段,對成渝城市群、成渝經濟區和鄉村聚落與產業進行分析和動態預測研究;借助城鄉規劃軟件等技術支撐,對城鎮、產業、人口、資本等要素進行空間空間規劃,加強對成渝地區城鄉統籌發展及優化調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2、土地資源利用與管理
本研究方向以土地資源學、土地管理學、土地經濟學等學科理論為指導,主要對川東北嘉陵江流域丘陵地區土地資源的評價、開發利用以及土地整治進行研究,探究丘陵地區人口、土地、環境與經濟之間的互動關系和內在機制。依靠遙感信息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和規劃軟件為支撐,緊密聯系區域發展現實需要,開展土地規劃和土地整治實踐,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3、資源開發與區域經濟
本研究方向以經濟地理學、旅游地理學以及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汲取區域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和區域科學的理論與方法,強調學科交叉、多視點系統解析,開展丘陵地區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特色產業發展研究,注重對丘陵地區經濟地域系統的組織結構、影響因素、運行機制和演化特征進行綜合分析和動態模擬,探討其發展規律和優化調控方法措施,建立丘陵地區可持續發展框架體系,為地方政府作智囊,真正起到了科研服務社會的作用。
三、優勢與特色
1、研究領域特色鮮明
人文地理學碩士點立足于四川盆地及盆周山區人地關系地域系統,重點關注成渝經濟區、成渝城市群和丘陵地區區域經濟、城鄉空間和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基礎研究與實踐應用并重,在成渝城市群、產業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以及攀西地區資源型城市發展、嘉陵江流域土地利用規劃、鄉村發展規劃,民族地區旅游開發和文化等方面展開了長期的研究,形成了區域特色鮮明的學科優勢,起到了學科建設服務地方發展的目的和“智庫”的作用。
2、研究生培養成效顯著
人文地理學碩士點承續西華師范大學區域經濟學碩士研究生培養基礎,有20余年培養碩士研究生的積淀,已畢業研究生近180人,大多已成為高等學校、各級黨校、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金融和經濟部門的業務骨干,其中有近1/3獲得了博士學位,有10余人在985或211高校任教,有10余人已成為博士生導師,有20余人已獲教授職稱(其中二級教授1人),有20余人已擔任處級領導職務。
3、服務社會優勢突出
人文地理學碩士點以科學研究支撐學科建設,先后獲得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四川省社科聯、四川省科技廳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8個,在包含《地理學報》《自然資源學報》《地理研究》《地理科學》《土地科學》《經濟地理》等在內的專業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同時,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滿足地方需要,積極服務社會,先后承擔了南充市、廣元市、閬中市、南部縣、西充縣、高坪區、蒼溪縣、蓬溪縣、樂至縣等地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整理規劃、旅游發展總體規劃、脫貧解困規劃,為人文地理學研究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實踐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四、教學科研平臺
本碩士點的人文地理學是四川省重點課程、四川省精品課程、四川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丘陵地區國土資源統籌利用工程實驗室是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人文地理學教學團隊是西華師范大學校級教學團隊,土地資源開發與利用科研團隊是西華師范大學校級科研團隊,丘陵地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是西華師范大學校級科研機構。
五、師資隊伍
人文地理學碩士點已基本形成了實力強、水平高、素質優良的老、中、青結合的學科研究團隊,擁有在編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9人(含在讀博士3人),其中碩士生導師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2人。導師中,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專家2人,四川省脫貧攻堅第三方評估專家1人,四川省國土資源專家1人,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評價專家2人,南充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專家1人。
六、培養方式
1、以課程學習、科學研究與實踐應用并重。
2、導師負責與導師組集體培養相結合。導師是碩士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每個研究方向導師組人員2-3人,充分發揮集體培養優勢。
3、堅持“以生為本”的培養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積極調動研究生學習的主動性,充分發揮研究生學術的創造性。
4、堅持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課堂教學與社會調查相結合的研討式教學方式,著重培養和提高研究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堅持開放性教學,鼓勵研究生開展讀書會、討論會和學術沙龍,參與課題研究,培養獨立科研能力和協作科研精神。
5、有計劃聘請國內外專家來我院講學,鼓勵導師通過聯合培養、外派學生訪學等形式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
西華師范大學

添加西華師范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華師范大學考研分數線、西華師范大學報錄比、西華師范大學考研群、西華師范大學學姐微信、西華師范大學考研真題、西華師范大學專業目錄、西華師范大學排名、西華師范大學保研、西華師范大學公眾號、西華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華師范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華師范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ihua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788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