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水產科學系的介紹

發布時間:2020-06-20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水產科學系的介紹

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水產科學系的介紹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水產科學系的介紹 正文

一、 基本情況
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水產科學系,前身為西南農業大學水產學院,2005年西南農業大學與西南師范大學合并組建西南大學后并入動物科技學院設立水產科學系。水產科學系承擔水產養殖學重點本科專業的專業類課程和全校10余個本科專業的《普通動物學》課程的教學任務,同時承擔水產學科研究生的培養工作;水產學科具有水產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為重慶市一級重點學科,2012年全國40余所具有水產學科研究生培養資格院校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五位。水產專業在西部高校最早設立,為重慶市特色專業,重慶市“三特”專業,辦學質量全國領先,西部第一。水產科學系建有供本科教學的“水產科學實驗室”(校級建制實驗室),由“魚類與動物學實驗室”、“漁業生態與環境實驗室”、“漁業資源與保護學實驗室”、“水產生物遺傳育種實驗室”、“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實驗室”、“水產增養殖技術實驗室”等院級實驗室和“魚類與動物標本室”、“實驗魚池”、“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系統”構成;此外還具有較完善的校外教學實習基地,先后在重慶東平、重慶吉冠、廣州信豚、佛山德寧等二十家水產企事業合作建立了水產專業學生實習基地。
水產科學系,現有專任教師2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講師6人,助教1人,高級實驗師1人,實驗師3人;有碩士研究生導師1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人數24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5人。水產專業開辦以來,我系教師主編和參編各類教材、專著和工具書20余部;在國內外刊物發表科研論文400余篇,其中SCI論文60余篇,申請專利15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1項。水產系教師承擔的項目主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產業技術體系、國家重大專項子課題、農業部行業專項、重慶市科委項目等80余項。
自改革開放以來,水產專業已培養2800名左右本專科畢業生和240余名研究生,他們遍布全國各地,在各級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管理、技術推廣、設計與研發、教學科研等工作,其中不少人已成長為各級政府官員、企業家和專家學者。
西南大學水產學科,由動物科技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和榮昌校區共建,水產科學研究始于1934年我國的著名的魚類學家施白南教授開展的《四川嘉陵江下游之魚類》工作,在80多年的學科建設發展歷程中,以施白南、劉成漢、謝大敬等老教授為開拓者,先后有70余位水產學者為西南大學水產學科的發展和學術積淀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水產學科建成的科研平臺有:“重慶水產科學重點實驗室(2006)”、“教育部淡水魚類生殖與發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8)”、“三峽庫區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009)”、 “西南大學漁業資源環境研究中心(2010)”、重慶市“淡水魚類新品種繁育工程實驗室(2012)”,水產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4)、“國家貝類產業體系重慶綜合試驗站(2017)”;已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999)、農業部“豐收獎”一等獎(1999)、農業部“豐收獎”二等獎(2002)、重慶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1)、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98)、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17)等重要理論和技術成果,出版著作7部,教材10余本,發表論文600余篇(三大檢索收錄300多篇),獲得授權專利20余項。
二、 水產養殖學重點本科專業
水產養殖學,是在認識和掌握魚、蝦、貝、藻等水生動植物遺傳變異、生長繁育、生理代謝等生命規律的基礎上,為人類提供質優量多的水產品,其主干學科為水產學、生物學和環境科學。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較系統地掌握水產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科學精神、創新精神、敬業精神、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能夠在水產及相關領域從事教育、科技研發、管理等工作的復合應用型或拔尖創新型人才。畢業生可在漁業、水利、環保和海洋等部門從事生產管理、漁政執法、資源養護、技術推廣等工作,在養殖和飼料企業從事經營管理和技術研發等工作或自主創業等,可攻讀水產學、生物學、海洋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等學科的研究生。
在2013年本科專業評估中,專家評估意見為:該專業辦學理念先進,辦學思路清晰,專業定位準確,專業發展及辦學水平在全國同類院校中處于比較優勢的地位;師資條件、教學硬件等相對較好;學院教學管理嚴格、規范,教學文案齊備;教師教學認真負責,科研教學互為促進,具有鮮明的產學研結合辦學特色;學生反映良好,培養效果較突出,學生滿意度較高;畢業生的社會評價較好。綜合總體評價優秀。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物學和水域環境學的基本理論以及水產增養殖學、營養與飼料學、水產病害學、漁業資源與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生物學和化學實驗教學,水產增養殖實踐性環節,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水產經濟動植物增養殖技術、營養飼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學習的主要課程有:普通動物學、魚類學、水生生物學、動物(魚類)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魚類組織胚胎學、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養殖水環境化學、水產生物遺傳與育種學、水產動物營養飼料學、池塘養魚學、內陸水域增養殖學、水產動物疾病學、蝦蟹貝類養殖學、飼料分析與檢測、漁業資源與環境綜合實驗、生物餌料培養、觀賞魚養殖學、大數據與智慧漁業等。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實驗教學、專業生產實習、社會實踐、科研訓練、畢業論文與畢業實習等。
本專業標準學制4年,授予學位為農學學士。
三、碩士學位專業
目前主要培養“水產”和“水生生物學”兩個學科專業的碩士生和漁業領域農業推廣專業碩士生,詳情請見本院主頁的研究生教育欄目。
四、博士學位專業
目前主要培養“水產”和“水生生物學”兩個學科專業的博士研究生,詳情請見本院主頁的研究生教育欄目。
五、專任教師
共29名:
教  授:李  云  姚維志  丁詩華  吳正理  蘇勝齊  林仕梅
副教授:刁曉明 張 琳 鄭永華 羅  莉 劉建虎   張春霖 唐洪玉
陳擁軍  何  滔  付  梅
講  師:熊  波 李 芹 彭希文 呂紅健  馮  科  余小波  龐  旭   吳榮華
助  教:周 琪 
高級實驗師:唐 毅
實驗師:馮興無  鄧麗蓉
高級技工:鄧春禮
西南大學

添加西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南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南大學報錄比、西南大學考研群、西南大學學姐微信、西南大學考研真題、西南大學專業目錄、西南大學排名、西南大學保研、西南大學公眾號、西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inandaxue/yanjiushengyuan_34010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