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導師:劉國祥

發布時間:2021-10-0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導師:劉國祥

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導師:劉國祥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導師:劉國祥 正文


  姓名:劉國祥 性別:男 民族:漢族
  碩導批準時間:2003-07-01 指導碩士生總數:13 已獲碩士總數:7
  博導批準時間:2006-07-01 指導博士生總數9 已獲博士總數:2
  系所名稱: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導師類別:碩、博導 出生日期:1968-09-27
  專業一:攝影測量與遙感 專業一對應研究方向:合成孔徑雷達干涉(InSAR)
  專業二: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專業二對應研究方向:高分辨率衛星攝影測量 
  職稱:教授
  電子郵件:rsgxliu@swjtu.edu.cn
  畢業學校:香港理工大學 

  教學課程:
  本科課程:微波遙感原理與應用,遙感原理
  碩士研究生課程:合成孔徑雷達遙感與干涉雷達
  博士研究生課程:遙感理論與影像解譯,遙感數據處理與分析

  主要成果及獲獎:
  劉國祥,男,1968年9月生,現任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高速鐵路安全運營空間信息技術”教育部創新團隊(2011年入選培育計劃)的核心成員。1999-2003年,在香港理工大學攻讀并獲得博士學位;2005-2006年,在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空間研究中心從事訪問研究;2008年底,在香港理工大學從事3個月的訪問研究;2008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目前任國際地圖制圖學協會(ICA)衛星測圖委員會委員及中國代表、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ISPRS)第V/I聯合工作組委員、中國測繪學會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測繪學會常務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
  為合成孔徑雷達干涉(InSAR)和永久散射體雷達干涉(PSI)。多年以來,圍繞InSAR及PSI基礎理論及關鍵技術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在數字地形三維重建、地震形變與高速鐵路沉降監測及物理模型反演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創新性研究。已先后主持或主研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主持14項),包括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主研國家973計劃課題1項,主持省部級項目3項,主持國家外專局項目3項,主持國際合作項目4項,主持校企合作項目1項,主研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課題1項。2006年出版專著1部(英文版,測繪出版社),2012年即將出版PSI專著1部(科學出版社);已累計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20余篇,EI收錄近30篇;SCI他引82次,CNKI他引563次。已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已獲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項。主要研究成果獲2011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二等獎,此外還獲得省部級三等獎1項。近5年來,先后5次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做特邀報告,有5篇會議論文獲得優秀論文獎。先后5次擔任國際會議的學術委員會委員或分會場主席,主編會議論文集2本。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錯誤,可聯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隨時更新網頁或發布調劑信息。考研派網站和APP流量巨大)聯系方式

添加西南交通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南交通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南交通大學報錄比、西南交通大學考研群、西南交通大學學姐微信、西南交通大學考研真題、西南交通大學專業目錄、西南交通大學排名、西南交通大學保研、西南交通大學公眾號、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南交通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南交通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西南交通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inanjiaotong/daoshi_48377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