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陶詩順

發布時間:2021-11-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陶詩順

西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陶詩順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導師:陶詩順 正文


  姓名:陶詩順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59.02
  技術職稱:教授
  所在學科專業名稱:植物學
  
  主要研究方向
  1. 作物高產優質、抗逆高效栽培的理論與技術
  2. 植物優良特異種質資源的研究與利用
  
  個人簡歷
  于1984獲四川農學院農學學士學位,1987年獲浙江農業大學碩士學位。長期從事農學類專業教學、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工作。1993年12月任副教授,2001年12月起任教授,現為農學專業主任,植物學專業碩士生導師,四川省作物學會常務理事。
  
  學術成果
  主要科研方向為水稻高產優質、抗逆高效栽培的理論與技術和十字花科植物優良特異種質資源的研究與利用。先后獲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06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09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各1項,2007年度農業部頒中華農業科技三等獎1項,市廳級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各1項。先后參與承擔“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和“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等國家層面科技項目5項,其它各類科研課題20余項;主編出版學術著作《雜交水稻稀植優化栽培的理論與技術》和《無公害水稻安全生產手冊》,參編出版學術著作、譯著和教材5本,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
  
  獲獎情況
  1、骨干親本蜀恢527及重穗型雜交稻的選育與應用,獲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重穗型雜交稻高產機理及稀植優化生產技術的研究,獲2006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3、四川雜交中稻豐產高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推廣,獲2009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4、雜交中稻超多蘗壯秧少穴高產栽培研究,,獲1998年度綿陽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在研項目
  1、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糧食豐產工程——四川盆地單季秈稻豐產高效技術集成與示范(2006-2010)
  2、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四川盆地雜交中稻持續豐產高效技術集成創新與示范(2010-2015,已啟動)
  2、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四川創新團隊水稻研究(2009-2013)
  3、四川省農業廳科技項目:優質抗旱水稻品種的示范推廣(2009-2011)
  4、學校重大科技成果培育項目:四川雜交中稻豐產高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推廣(2010-2012)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西南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南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西南科技大學報錄比、西南科技大學考研群、西南科技大學學姐微信、西南科技大學考研真題、西南科技大學專業目錄、西南科技大學排名、西南科技大學保研、西南科技大學公眾號、西南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南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南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西南科技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xinankejidaxue/yanjiushengdaoshi_516064.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