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學院研究生院
更新時間:2024-07-29 00:10:28 編輯:考研派小莉
Add 賀州學院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http://m.btfokj.cn/images/okaoyanzuoxi.jpg)
為你免費答疑
![](http://m.btfokj.cn/images/okaoyanzuoxi.jpg)
本站匯總了大量賀州學院研究生院的研究生招生信息,以便各位考研的同學能在選學校選專業時,了解賀州學院研究生院、優勢專業有哪些是必須的,小編為各位同學整理的賀州學院研究生院概況信息如下,供各位了解賀州學院研究生專業和院系情況,解決賀州學院研究生院的問題。【推薦】賀州學院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賀州學院研究生招生目錄
相關推薦:
![賀州學院研究生院 賀州學院研究生院](http://img.okaoyan.com/public/12.jpg)
賀州學院(英文:Hezhou University)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創建于1943年的廣西省立平樂師范學校,2006年在梧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基礎上升格為本科院校,有著70多年的歷史底蘊。2013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同年成為廣西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2014年加入中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2015年成為廣西整體轉型發展試點高校,2016年成為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數字媒體專業協作會理事長單位,2017年成為廣西唯一一個入選教育部“高校數字媒體產教融合創新應用示范基地項目”首批合作院校。
賀州位于廣西東北部,北接桂林,南連廣州,為中國首個地級長壽市、世界長壽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為粵港澳大灣區“后花園”“養生勝地”。賀州交通便利,貴(陽)廣(州)高鐵、洛(陽)湛(江)鐵路,桂(林)梧(州)高速、廣(州)賀(州)高速、永(州)賀(州)高速貫通全境,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和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南北通達,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戰略結合點,1小時融入桂林國際旅游勝地,1.5小時融入珠三角經濟圈,是通往粵港澳最便捷通道。
學校誕生于抗日戰爭時期國難當頭、民族危機的艱苦歲月。早在 1938年7月同濟大學西遷時曾在今天學校東區辦學,留下“賀州有同濟亭,同濟有賀州土”歷史文脈;1944年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駒等一批愛國名士云集賀州,廣泛開展抗日救亡宣傳,給青年學子種下與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紅色基因;本世紀50年代,青年學生團員黃文藝寫下參軍報國的血書,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賀院人;2008級化學專業的黃位彬同學,積極響應祖國召喚,放棄筆從戎,在服役期間參加藏區維穩工作,獲優秀士兵和部隊嘉獎,退役后在賀州市警務支隊實習的他,跳下冰冷刺骨河水救落水群眾,被群眾稱為“最美輔警”,并榮獲2013年度廣西“道德先鋒人物”稱號,平凡之中顯大愛。七十多載風雨歷程與艱苦探索,凝練而成的“自強、自立、求知、求真”校訓精神,永遠激勵著賀院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學校現有東、西兩個校區,座落于賀州市城區核心位置,相隔3000米,占地面積1400多畝;校舍面積45多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6728萬元;館藏圖書195多萬冊(含電子圖書、民間手抄文獻)。校園環境優美,為AAA國家級旅游景區;校園內公共區域免費WIFI全覆蓋,學生公寓為空調宿舍;北苑食府集學習、實踐、休閑、生活于一體,被譽為“圓夢之地,美食天堂”;校園擁有國家標準游泳館、恒溫跳水館。學校先后被授予“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國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全國高校節能管理先進院校”“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自治區級“綠色先進集體”“綠色大學”“文明單位”“文明衛生學校”“安全文明校園”“和諧學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學校以工學、理學、管理學為主,形成教育學、文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良好態勢。現有本科專業44個、專科(高職)專業18個。全日制在校生15602人,生源分別來自廣西、黑龍江、海南、山東、四川等全國20多省(自治區、直轄市)。與英國、泰國、韓國、越南、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等國2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聯系或合作關系,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學校現有教職工1009人,專任教師793人,具有高級職稱196人,博士、碩士學位教師661人,雙師型教師319人;具有碩士生導師資格教師38人;擁有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自治區各類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10人;廣西特聘專家1人,廣西教學名師1人。特聘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2人,客座教授、知名專家140人;外聘鳳凰教育、中興通訊、甲骨文、新道科技等企業專業教師、雙創導師185人。
學校堅持以“立足賀州、服務區域,面向基層、強化應用,開放合作,突出特色”的辦學指導思想,秉承“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文化鑄校”的辦學理念,在轉型發展、創新創業、服務社會人才培養等方面實現新發展,敢于新跨越。
學校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轉型發展之路。建有廣西果蔬保鮮和深加工研究院士工作站、廣西馬蹄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人造石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西綠色包裝防偽印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廣西碳酸鈣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廣西高校符號計算與工程數據處理重點實驗室、鳳凰衛視集團•鳳凰教育數字媒體‘產•學’研究院、中興通訊“互聯網+”農業環保應用重點實驗室、碳酸鈣和微波應用技術研究實驗室等協同創新平臺;同時與中興通訊共建“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與甲骨文公司共建“甲骨文(廣西)OAEC人才產業基地賀州學院中心”,與新道科技共建在國內高校具有領先水平的創新創業教育平臺,與珠海寶賢集團共建餐飲實習實踐基地等協同育人平臺;成立了中興通訊信息學院、鳳凰數字媒體學院、新道經濟管理學院、新道創新創業學院、寶賢餐飲管理學院等行業學院,與賀州市5個縣(區)政府分別合作共建“賀州學院村鎮學院”。
學校堅持學科建設為引領,不斷提高科學研究水平。2012年以來,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20項,橫項項目176項,其中國家級項目24項;獲廣西自然科學獎1項,廣西科技進步獎2項,實現了自治區級科技獎零的突破;南嶺歷史文化研究在國內獨樹一幟,獲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5項,鄧玉榮教授主持的《桂東北地區方言地圖集》獲得的國家社科基金重點立項;《賀州學院學報》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語言學”欄目被評為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
學校沿著理工類院校方向發展,不斷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學校現有理工類專業23個,占現有專業總數的51%,全日制理工類本科學生9409人,占全校全日制本科在校生總數的67.1%。重點建設了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土木工程類、碳酸鈣與新材料類、信息技術與自動化類、健康養生與旅游產業類等八大專業群,主動服務賀州市碳酸鈣、新型建筑材料、大健康、先進制造業、高性能新材料、優勢特色農業、互聯網經濟等七大地方重點發展產業,主動對接北部灣經濟區和珠江—西江經濟帶產業發展。其中,信息技術與自動化類專業群為自治區級優勢特色專業群,食品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專業為自治區級優勢特色專業,化學(精細化工方向)、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為廣西高校特色專業及課程一體化建設項目。廣西中田大山楂綠色產業研究團隊承擔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項目,制定行業標準3項,在華南地區、西南地區推廣種植中田大山楂超30多萬畝,成為貧困地區重點發展的扶貧產業之一。廣西果蔬保鮮和深加工研究團隊,為地方農業產業升級,副產品增值服務,為地方食品企業增值超億元。
學校堅持以創新創業為抓手,不斷提高應用人才培養質量。學校依托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平臺,建立包括全國創新創業實踐基地、自治區級眾創空間、廣西高校創新創業示范基地、賀州市創業孵化基地在內的各類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與廣西賀州生態產業園(廣西賀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同打造“園校一體”的創新創業基地。在第二屆、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共獲國家級銀獎1項,銅獎3項,自治區級金獎7項,銀獎8項,“醉美團隊”獲得省級賽最佳創意獎,“超媒體系列教材團隊”與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簽約。學科競賽形成“一院一品”品牌,獲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全國大學生創業綜合模擬大賽、廣西大學生創業實戰大賽、廣西本科高校大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全區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等一等獎80多項。
學校深化教育教育改革,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依托中興通訊、新道科技、鳳凰教育、甲骨文、寶賢集團等校企合作企業,讓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按“八個共同”(共同制定培養標準,共同完善培養方案,共同構建培養體系,共同開發教材教案,共同組成教學團隊,共同建設實訓基地,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同評價培養質量)推進教學改革,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整個人才培養全過程,不斷提升專業內涵建設。實施了卓越工程師、卓越新聞人才、卓越小學教師、高級商務人才等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同時廣泛開展課程置換、學分轉換、彈性學制改革,實施全程導師制培養等方式,深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逐漸形成以需求為導向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校政企合作、產教研融合為途徑,協同創新、協同育人,以開放帶動轉型,以轉型帶動發展,以發展帶動創新,以創新帶動創業的賀州學院“一中心、兩途徑、雙協同、四帶動”人才培養新模式。近五年來,獲包括特等獎、一等獎在內的自治區級教學成果14項。
學校堅持“文化鑄校”,著重打造校園文化品牌。學校充分利用具有2100多年瀟賀古道歷史文化資源,著力打造周敦頤蓮(廉)文化、生態文化、族群文化、語言文化、瑤族文化等地方優秀文化,建設有賀州民族文化博物館、石雕博物館、木雕博物館、印粑博物館、契約文書博物館、錢幣博物館、瑤族服飾博物館、語言博物館,其中語言博物館為全國首個實體語言博物館,賀州民族文化博物館,該博物館已列入國家博物館名錄,成為廣西高校唯一一家經國家備案的綜合性國有博物館;“南嶺走廊族群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基地”被認定為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紅五月科技文化藝術節”獲廣西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鏡頭中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獲全國高校優秀組織獎。
學校轉型發展取得初步成效,《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廣西日報》等30多家新聞媒體對學校堅持走產教融合創新創業教育轉型之路作了專題報道,在全區、全國高校中產生廣泛影響,在地方本科院校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在新的歷史時期,賀州學院正搶抓機遇,大力推進轉型發展戰略,努力構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打造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升級版,為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地方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添加賀州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賀州學院考研分數線、賀州學院報錄比、賀州學院考研群、賀州學院學姐微信、賀州學院考研真題、賀州學院專業目錄、賀州學院排名、賀州學院保研、賀州學院公眾號、賀州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賀州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賀州學院考研公眾號](http://img.okaoyan.com/gzh/賀州學院.png)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http://img.okaoyan.com/gzh/ky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