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學碩士研究生考研復試主要形式要求

發布時間:2020-04-03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考研復試
云南大學碩士研究生考研復試主要形式要求

云南大學碩士研究生考研復試主要形式要求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云南大學碩士研究生考研復試主要形式要求 正文

復試工作實施
(一)復試資格審查
在復試之前,必須對參加復試的考生進行資格審查,資格審查由各單位(學院)復試工作領導小組具體組織實施,須委派專人負責。
資格審查工作人員職責:
1.根據考生的《復試信息核對表》,認真審查考生的身份和資格,嚴格核查考生的初試準考證、身份證、畢業證、學位證書原件以及報考條件中所要求的其他相關材料,并收存其身份證復印件(用于錄取后辦理銀行卡交納學費用)。
擬報錄取類別為“定向就業“的考生請提交與單位簽字蓋章的《定向培養合同書》(從研究生院網站“相關下載”中下載,雙面打印,一式三份)。
 
2.考生在參加復試前應提交《云南大學碩士研究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查表》,無學習或工作單位考生應由檔案所在單位提供。若有特殊情況無法提供者應說明具體情況,經培養單位同意后可暫不提供,待學校確定擬錄取名單后,再向考生檔案所在單位發送人事調檔函,調取個人檔案進行認真審閱,對閱檔不合格者取消其擬錄取資格。
3.應屆本科畢業生需提交《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的打印件;往屆本科畢業生需提交《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的打印件;因畢業時間早或其他特殊原因而不能在線驗證報告的,需提供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
4.對同等學力考生、部分報考條件涉及畢業年限的專業學位考生需審查其畢業年限。
5.對單獨考試考生,需核實其本科畢業后工作年限,并收取考生與單位簽訂的《定向培養合同書》。
6.申請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除以上要求外:
應屆少數民族考生,須提交少數民族戶籍證明或戶口本復印件及畢業后在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就業的《云南大學少數民族應屆本科考生享受國家招收研究生照顧政策定向就業協議書》。
往屆少數民族考生(雙少生),須提交戶籍證明或戶口本復印件和與少數民族地區工作單位簽定的《云南大學少數民族往屆考生享受國家招收研究生照顧政策定向培養合同書》 。
7.以“退役大學生士兵計劃”報考并進入復試的考生,還須核查考生本人的《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原件并收取復印件。
8.以“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報考并進入復試的考生,還須收取考生的《報考2019年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考生登記表》以及《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碩士研究生定向協議書》。
9.非全日制專業考生在復試前須簽訂《云南大學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相關政策知情書》(附件1)。
10.在我校復試前,已經接受其他學校待錄取的考生(含第一志愿考生和已接受我校復試通知的調劑考生),取消其復試資格。
11.資格審查合格的考生方能參加各培養單位組織的復試。提交材料與報名庫信息不符或資格審查不合格的考生,不得參加復試,責任由考生自負。
(二)復試內容
1.專業素質和能力
大學階段的學習情況及成績;全面考核考生對本學科(專業)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學理論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本學科發展動態的了解以及在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潛力;外語聽說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等。
2.綜合素質和能力
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等;本學科(專業)以外的學習、科研、社會實踐(學生工作、社團活動、志愿服務等)或實際工作表現等方面的情況;事業心、責任感、紀律性(遵紀守法)、協作性和心理健康情況;人文素養;舉止、表達和禮儀等。
3.體檢
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聯制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要求,考生在復試期間須按時參加云南大學校醫院體檢,體檢不合格或未參加體檢的考生不予錄取。
(三)復試形式
1.復試以面試或筆試、機試等方式進行,具體可由各培養單位自行確定。每名考生面試時間一般不少于20分鐘,其中包括外語聽力、口語水平測試。
2.報考審計(025700)、會計(125300)、圖書情報(125500)、工程管理(125600)和旅游管理(125400)專業的考生在復試中須進行專業課筆試,考察考生專業知識,專業課筆試由各培養單位組織。
3.各培養單位一般按參加復試考生人數三倍以上準備復試面試題目,由考生當場隨機抽取其中2~3個題目進行回答。由復試小組成員在每個考生的復試成績單上無記名打分,最終以平均分給出復試成績。
4.以同等學力參加復試的考生,在復試中須加試兩門與報考專業相關的本科主干課程。加試科目不得與初試科目相同,加試方式為筆試,每門科目滿分為100分。加試科目以《云南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公布科目為準,由各個培養單位組織安排。
對報考工商管理(125100)、公共管理(125200)、旅游管理(125400)、工程管理(125600)同等學力考生是否加試以及具體要求和辦法,由各培養單位自主確定。
5.審計(025700)、會計(125300)、圖書情報(125500)、工商管理(125100)、公共管理(125200)、工程管理(125600)和旅游管理(125400)專業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由各培養單位在復試中進行,考核形式由各培養單位自主確定,成績計入復試總成績。
6.復試中的筆試,其考場設置應參照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要求,原則上每個考場考生人數不應超過30人,監考教師必須由我校在職的教師組成。
(四)復試成績的計算
1.復試成績為復試各部分考核成績之和,滿分為100分,復試成績不合格者(<60分)不予錄取。
面試成績中,外語成績占20%(含外語口語水平測試和聽力水平測試),專業素質和能力、綜合素質和能力成績占80%。
復試中不含專業課筆試(或機試等其他形式)的,復試成績即為面試成績;復試中含專業課筆試(或機試等其他形式)的,面試成績、筆試(或機試等其他形式)成績各占復試成績的50%,各部分成績合格線由培養單位劃定,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面試成績、筆試(或機試等其他形式)成績均以滿分為100分計算。
2.復試成績占綜合成績的權重為30%~50%,具體比例由各培養單位在此范圍確定,并在復試辦法中公布。
3.對具備特殊學術專長或具有突出培養潛質、在科研或相關實踐中表現突出者,經研究生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同意,可適當加分,計入復試成績,并由復試小組會議提交說明材料備查。
4.“單獨考試”、“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考生可和非專項計劃考生一同參加復試,但綜合成績應單獨排名。
5.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考核及體檢不作量化計入總成績,但考核結果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6.同等學力考生加試課程的成績不計入復試成績,但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7.加分項目: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赴外漢語教師志愿者”等項目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高校學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退役,達到報考條件后,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納入“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招錄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學生士兵初試加分政策。
參加“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項目服務期滿、考核稱職以上的考生,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其中報考人文社科類專業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5分。
加分項目不累計,同時滿足兩項以上加分條件的考生按最高項加分。我校根據研招網后臺下達的加分庫對符合條件的考生進行加分,若考生符合以上加分政策但并未獲得加分的,請盡快聯系相關主管部門,我辦將根據后臺的增補數據及時更新加分。
(五)綜合成績計算
按初試成績、復試成績所占權重計算每個考生的綜合成績,并以此作為最終確定擬錄取考生名單的依據。
計算公式為:總成績(百分制并保留2位小數)=初試總成績折算為百分制*初試成績權重+復試成績*復試成績權重
注:初試總成績滿分若為500,初試總成績折算為百分制成績=初試總成績/5,以此類推。
(六)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
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是保證入學新生質量的重要工作環節,各培養單位必須嚴格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認真做好考核工作,對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錄取。考核內容應包括考生的政治態度、思想表現、道德品質、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方面。
(七)復試結果公布
各培養單位應于本單位復試工作結束后2個工作日內將復試結果報送研招辦,由研招辦審核后予以公布。
(八)復試的監督和復議
1.實行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學院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對本學院復試過程的公平、公正和復試結果負責,嚴肅處理違紀、違規事件。
2.實行監督制度和巡視制度。學校紀檢監察部門及研究生院對復試工作進行監督和巡視。
3.實行信息公開制度。復試基本分數線、復試工作辦法、復試結果等信息及時公布。
4.實行復議制度。保證投訴、申訴和監督渠道的暢通。對投訴和申訴問題經調查屬實的,由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責成學院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或復試工作小組進行復議。
云南大學

添加云南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云南大學考研分數線、云南大學報錄比、云南大學考研群、云南大學學姐微信、云南大學考研真題、云南大學專業目錄、云南大學排名、云南大學保研、云南大學公眾號、云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云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云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yunnandaxue/kaoyanfushi_246858.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