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西藏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Add 西藏大學
學姐微信為你答疑

西藏大學考研資源下載:西藏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西藏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西藏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西藏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考研派 okaoyan.com】 為大家提供2021西藏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相關資訊,以下是西藏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和招生簡章,在這里你可以了解西藏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的專業和西藏大學研究生報考要求。具體請下載附件,查看西藏大學考研專業目錄。

點擊下載:2022年西藏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點擊下載:2021年西藏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2021西藏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是廣大考研學子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招生專業目錄包含了招生專業、研究方向、考試科目、學習方式等具體信息,以下是考研派為大家整理的2021西藏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點擊下列鏈接即可查看:2021西藏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西藏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pdf
    一、培養目標
    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報考條件
    (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
    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
    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二)報名參加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專業學位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1、2、3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
    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1051臨床醫學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報考的考生必須獲得全日制本科畢業證與學位證,兩證缺一不可。
    其他有關專業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和跨專業考生請參考《西藏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050101文藝學和050104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課考試與培養均用藏文。
    三、報名
    (一)網上報名與網上確認(現場確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
    網上報名時間: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
    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報名,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我校規定的復試時間之前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或到報考點指定地點現場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
    定和公布。
    考生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應當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
    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須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且申請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招生以考生報名時填報確認的信息為準。
    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考生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現場確認時,還應當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考生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
    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
    (二)報名注意事項
    考生應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準確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按教育部要求,我校復試時對考生學歷學位證書等報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資格進行審查,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對弄虛作假者,不論何時,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報考資格、錄取資格或學籍。
    通訊地址及聯系電話主要用于通知復試、寄發錄取通知書等,考生務必認真填寫通訊地址(省、市、縣、地址、門牌號或信箱號、郵編等)及聯系電話。
    四、考試與錄取
    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
    初試、復試及同等學力考生加試考試科目及范圍可查看
    《西藏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及《西藏大
    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科目參考范圍》。初
    試時間: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
    下午14:00—17:00)。超過3小時的考試科目在12月28日進行(起始時間8:30,截止時間不超過14:30)。各科考試均為筆試,考試地點見《準考證》。
    復試工作一般在2021年4月底前完成。考生的初試成績、復試成績按一定比例折合成總成績,再結合考生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以及體檢情況等,擇優錄取。
    五、學費與獎助
    我校碩士研究生收費標準以西藏自治區有關收費文件為依據。依據國家和西藏自治區有關政策,我校面向所有全日制非定向培養碩士研究生建立了完善的獎助體系,包括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業獎學金、“三助”崗位津貼、國家助學貸款等。在職研究生可根據相關規定,參評部分獎學金。
    六、學習形式及學習年限
    我校2021年招收學術型碩士生和專業學位碩士生兩種類型。所招收的碩士研究生按其學習方式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考試招生專業目錄所公布的專業擬招生人數不含擬接收推免碩士生人數,實際招生人數以教育部下達的正式招生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碩士接收人數將進行調整。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制2-3年,學習年限最長不超過5年。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制3年,學習年限最長不超過6
    年。
    非全日制職業技術教育(財經商貿)、非全日制會計專
    業工作日晚上及節假日白天上課,不提供住宿。非全日制政法學院民族法學專業周末上課。非全日制教育管理專業寒暑假上課。
    七、其他
    對于考生填報虛假材料、考試作弊及其它違反招生考試紀律的行為,我校按國家有關規定嚴肅處理且必要時通知其所在單位。
    碩士研究生就業方式分為定向就業和非定向就業兩種類型。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業;非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本人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辦法就業。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應當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
    考生因報考碩士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錄取,招生單位不承擔責任。
    招生政策如有變動,以國家政策為準。
    考生請隨時關注我校西藏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jszs.utibet.edu.cn/及時了解相關信息。
    咨詢電話:(0891)6405192(研招辦)
    (0891)6405194(培養辦)

添加西藏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藏大學考研分數線、西藏大學報錄比、西藏大學考研群、西藏大學學姐微信、西藏大學考研真題、西藏大學專業目錄、西藏大學排名、西藏大學保研、西藏大學公眾號、西藏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藏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藏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2021西藏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全文

    一、培養目標
    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報考條件
    (一)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規定的體檢要求。
    4.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
    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
    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二)報名參加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專業學位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一)中1、2、3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
    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1051臨床醫學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報考的考生必須獲得全日制本科畢業證與學位證,兩證缺一不可。
    其他有關專業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和跨專業考生請參考《西藏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050101文藝學和050104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課考試與培養均用藏文。
    三、報名
    (一)網上報名與網上確認(現場確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其他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手續。
    網上報名時間: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
    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公網網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報名,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我校規定的復試時間之前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或到報考點指定地點現場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
    定和公布。
    考生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應當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
    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須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且申請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人才計劃”招生以考生報名時填報確認的信息為準。
    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考生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現場確認時,還應當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考生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
    使用A4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
    (二)報名注意事項
    考生應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準確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按教育部要求,我校復試時對考生學歷學位證書等報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資格進行審查,不符合規定者,不予復試。對弄虛作假者,不論何時,一經查實,即按有關規定取消報考資格、錄取資格或學籍。
    通訊地址及聯系電話主要用于通知復試、寄發錄取通知書等,考生務必認真填寫通訊地址(省、市、縣、地址、門牌號或信箱號、郵編等)及聯系電話。
    四、考試與錄取
    入學考試分初試和復試。
    初試、復試及同等學力考生加試考試科目及范圍可查看
    《西藏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及《西藏大
    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科目參考范圍》。初
    試時間: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
    下午14:00—17:00)。超過3小時的考試科目在12月28日進行(起始時間8:30,截止時間不超過14:30)。各科考試均為筆試,考試地點見《準考證》。
    復試工作一般在2021年4月底前完成。考生的初試成績、復試成績按一定比例折合成總成績,再結合考生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以及體檢情況等,擇優錄取。
    五、學費與獎助
    我校碩士研究生收費標準以西藏自治區有關收費文件為依據。依據國家和西藏自治區有關政策,我校面向所有全日制非定向培養碩士研究生建立了完善的獎助體系,包括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業獎學金、“三助”崗位津貼、國家助學貸款等。在職研究生可根據相關規定,參評部分獎學金。
    六、學習形式及學習年限
    我校2021年招收學術型碩士生和專業學位碩士生兩種類型。所招收的碩士研究生按其學習方式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收在職定向就業人員。考試招生專業目錄所公布的專業擬招生人數不含擬接收推免碩士生人數,實際招生人數以教育部下達的正式招生計劃及實際錄取推免碩士接收人數將進行調整。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制2-3年,學習年限最長不超過5年。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制3年,學習年限最長不超過6
    年。
    非全日制職業技術教育(財經商貿)、非全日制會計專
    業工作日晚上及節假日白天上課,不提供住宿。非全日制政法學院民族法學專業周末上課。非全日制教育管理專業寒暑假上課。
    七、其他
    對于考生填報虛假材料、考試作弊及其它違反招生考試紀律的行為,我校按國家有關規定嚴肅處理且必要時通知其所在單位。
    碩士研究生就業方式分為定向就業和非定向就業兩種類型。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業;非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按本人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辦法就業。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應當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
    考生因報考碩士研究生與所在單位產生的問題由考生自行處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復試或無法錄取,招生單位不承擔責任。
    招生政策如有變動,以國家政策為準。
    考生請隨時關注我校西藏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http://yjszs.utibet.edu.cn/及時了解相關信息。
    咨詢電話:(0891)6405192(研招辦)
    (0891)6405194(培養辦)

90%的同學都瀏覽了: 西藏大學研究生院 西藏大學招生簡章 西藏大學聯系方式 西藏大學考研復試 西藏大學成績查詢 西藏大學研究生專業 西藏大學考研分數線 西藏大學研究生導師 西藏大學專業排名 西藏大學參考書目 西藏大學考研經驗 西藏大學考研報錄比 西藏大學考研問題 西藏大學考研真題

因為西藏大學專業研究生數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輔導的數量不確定,請加我們顧問的微信進行咨詢和確認,搶先預訂研究生,以免錯失研究生一對一輔導培訓機會。

西藏大學考研專業目錄:

文學院

藝術學院

醫學院

理學院

工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

政法學院

教育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財經學院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旅游與外語學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