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Add 吉首大學
學姐微信為你答疑
學姐微信為你答疑
吉首大學考研資源下載:吉首大學考研真題免費下載
吉首大學歷年保研筆試/面試真題匯.pdf
吉首大學預推免信息匯總表.xls
吉首大學保研生源分析表.xls
【考研派 okaoyan.com】 為大家提供2024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相關資訊,以下是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和招生簡章,在這里你可以了解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的專業和吉首大學研究生報考要求。具體請下載附件,查看吉首大學考研專業目錄。
點擊下載:2024年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2023年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2022年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學校打造的由黃永玉藝術博物館、沈從文紀念館等六大文化場館組成的“湘西民族文化博覽
園 ”,獲批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 ”“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
地 ”“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
學校擁有招收外國留學生及港澳臺學生資格,與美國、英國、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港澳 臺地區的數十所高校開展了合作交流。實施了教師出國(境)研修、學生出國(境)交流及交換
學習等國際合作交流項目。
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等榮譽稱號。黨和國家 領導人朱镕基、 曾慶紅、尉健行、賈慶林、劉云山等先后來校視察指導工作。原國務院總理朱镕 基高度稱贊“吉首大學是湖南的驕傲 ”,原國家副主席曾慶紅肯定“吉首大學具有特殊價值 ”, 原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視察學校時高興地說“看到了吉首大學,就看到了武陵山區脫貧致富的
希望 ”。
進入新時代,學校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走內涵式 發展道路,以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為主線,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 展,加快培養“ 品德好,能力強,吃得苦,后勁足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努
力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
目 錄
一、吉首大學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二、吉首大學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三、招生學院研究生招生聯系方式
四、吉首大學 2024 級研究生獎助政策
吉首大學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為加強對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管理,保證碩士研究生的入學質量和招生工作的順利進 行,根據《2024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2023〕2 號),制定本簡章。
一、培養目標
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 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為主線,著力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 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具備較強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良好職業素養,專業過硬、視野開闊,能夠從事科研、教學、 管理等工作,“ 品德好,能力強,吃得苦,后勁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層次應用性創新人才。
二、招生計劃
2024 年暫定招收碩士研究生 866 人(含“大學生退役士兵”專項招生計劃 8 人),具體招生學 科、專業、研究方向和招生名額詳見《吉首大學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最終錄取名 額以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為準。根據國家下達的實際招生計劃、推免生實際錄取情況和生源狀 況,學校保留對各專業招生人數進行調整的權利。
三、學習形式及學制
(一)我校招收的碩士研究生學習形式均為全日制脫產學習。
(二)研究生教育實行彈性學制。學制 3 年,學習年限 3-5 年。
四、報名參加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 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具體 時限由招生單位規定,下同)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 (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 2 年(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前,下同)或 2 年以 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 具體學業要求的,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人員。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 同意。
5.我校部分專業對考生學歷、學位各方面提出了詳細要求,請考生網報時認真查看報考條件, 凡不符合要求的考生,一律不得報考。否則,責任自負。
五、報名參加以下專業學位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報名參加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四條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
(二)報名參加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四條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報考)。
(三)報名參加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四條中第(一)、(二) 、(三)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 本科結業后,符合招生單位相關學業要求,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 5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 人員;或獲得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后有 2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四)報名參加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必須是臨床醫學類專業的全 日制本科畢業生。對于已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人員、已進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系統人 員及同等學力的人員不得報考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農村訂單定向臨床專業本科畢業生 報考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須以衛健委文件為準。
六、關于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除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專業學位碩士以外,其他專業均接收推 免研究生。
(二)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須在國家規定時間內 登錄“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免初試、 轉段)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網址: https://yz.chsi.com.cn/tm)填報志愿并參加復試。已被招生 單位錄取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當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否則取消其推免錄取資格。
(三)其他符合免初試資格(如在部隊榮立二等功以上退役人員等)的考生,應在國家規定的 全國統考報名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免初試、轉段)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 報名。
(四)推免生的接收辦法另行規定。
七、關于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按下列規定執行。
教育部設立“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 ,專門招收退役大學生士兵攻讀碩士 研究生。我校 2024 年“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指標 8 名,具體招生專業見招生 專業目錄。當所公布的招生專業未招滿時,學校可調整該專項計劃指標至其他專業。
考生需符合以下條件: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 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 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 科(含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考生報名時應當選擇填報退役大 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復試前須 向招生單位提供《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進行復核。
八、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兩個階段。所有考生均須在規定時間內參加網上報名和網上確 認,并按規定繳納報考費,逾期不再補辦。
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其中成 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也可選擇教學點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其他考生應 選擇工作所在地或戶籍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相關具體要求由所在地省級 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因地制宜、合理確定,鼓勵有條件的省份為更多考生就地報考提供服務)。
報考點和招生單位發現有考生偽造、變造證件時,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一)網上報名要求:
1.網上報名時間為 2023 年 10 月 8 日至 10 月 25 日,每天 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 2023 年 9 月 24 日至 9 月 27 日,每天 9:00—22:00。
2.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 ,以下簡 稱“研招網” )瀏覽報考須知,并按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 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 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考生報名時只能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
4.考生應按招生單位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5.考生要如實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 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 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 嚴肅處理。
6.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 果。考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 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
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我校規定時間內按要求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7.符合“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規定條件并申請享受照顧政策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 要求填報相關信息,并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及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報考點對相關考生資格 進行初審,招生單位在復試(含調劑)前進行復審。(報考地處二區招生單位且畢業后在國務院 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定向就業的少數民族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或者工作單位和戶籍在 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業單位為原單位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可按規定 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
符合規定條件并申請享受初試加分政策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有關 部門按職責分工進行審核。
未按規定申報的,不享受相應照顧或加分政策。
8.考生應當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填報志愿并選擇報考點。因不符合 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 生本人承擔。
9.考生應當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 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10.考生網上報名成功后,應通過定期查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招生單位官方網 站等方式,主動了解網上確認、考試安排及注意事項等,積極配合完成相關工作。
(二)網上確認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 再補辦。網上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 自行確定和公布,具體確認工作由相關報考點組織實施。
2.考生網上確認時應當積極配合報考點,根據核驗工作要求提交有關補充材料。
3.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 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考生應當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5.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6.考生填報的報名信息與報考條件不符的,不得準予考試。
九、打印準考證
考生應當在考前十天左右,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 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 考證》使用 A4 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 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十、初試及復試
(一)初試
1.初試時間: 2023 年 12 月 23 日至 24 日(每天上午 8:30— 11:30 ,下午 14:00— 17:00)。考 試時間超過 3 小時或有使用畫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試科目在 12 月 25 日進行(起始時間 8:30 ,截止 時間由招生單位確定,不超過 14:30)。
2.初試科目:詳見招生專業目錄。各科考試時間均為 3 小時。
3.初試地點:考生在報名點指定的地點參加考試,詳見考生準考證。
(二)復試
1.復試一般在 2024 年 4 月底前完成,具體工作安排以國家分數線公布后學校網站公告為準。
2.學校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制定本單位的復試錄取辦法和各院系實施細則,并提前在我校研 究生院等網站向社會公布。復試內容包括專業課筆試、外語聽力與口語、專業綜合面試。復試成 績和初試成績按權重相加,得出入學考試總成績。
3.學校復試階段將再次對參加復試考生進行資格審查,屆時考生須出示下列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2)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原件及復印件); (3)檔案所在單位政審材料;
(4)考生學歷(學籍)信息核驗有問題的考生,在復試報到時應當提交學歷(學籍)認證報告, 以供核驗。國內學歷未通過考生則在教育部學信網下載的《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或 《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原件和復印件;持國外學歷未通過考生則在具教育部留學服務中 心開具留學認證材料原件和復印件。
(5)凡未畢業自學考試考生,需持本人身份證和本人考籍卡(證)確認,要求注冊學籍在 2021 年 12 月以前,且全國自學考試 6 科以上(含 6 科)成績合格證明;成人高校專升本在讀考 生持《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 ,方可參加復試。
十一、體格檢查
體檢時間:考生在擬錄取后須參加體檢,具體時間、要求由我校另行通知。
體檢要求:根據《殘疾人教育條例》和《教育部辦公廳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 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 號)等文件規定,參 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通 知》(教學〔2003〕3 號)要求,結合招生專業實際情況,提出本單位體檢要求。
十二、錄取
我校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考生入學考試的成績(含初試和復試)并結合其平時學習成 績和思想政治表現、學術水平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我校將考生考試誠信狀況作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對于思想品德考 核不合格者,將不予錄取。
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均須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
被錄取的考生如保留入學資格,須在錄取前由本人提出申請,經招生單位同意,可以參加工 作 1 至 2 年,再入學學習。
十三、違紀處罰
考生應自覺樹立遵章守紀、誠實考試的意識。初試期間,考生應自覺遵守《全國碩士研究生 招生考試考場規則》及各考點考場紀律;復試期間,考生應自覺遵守招生單位考場規則及考生所 簽署的《誠信復試承諾書》等內容,在招生單位復試工作結束前不得對外透露或傳播復試試題內 容等有關情況。對在研究生考試招生中違反考試管理規定和考場紀律,影響考試公平、公正的考 生、考試工作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一律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及《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 理辦法》(教育部令第 33 號)嚴肅處理。對在校生,由其所在學校按有關規定給予處分,直至開 除學籍;對在職考生,應通知考生所在單位,由考生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黨紀或政紀處分;對考 試工作人員,由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或其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構成違法的,依法追 究法律責任,其中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四、其他注意事項
1.上述說明如與國家 2024 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國家招生文件為準。
2.所有考生均要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經考生確認的報名信息在考試、 復試及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3.我校自命題考試科目一律不提供往年真題,考試內容范圍按公布的考試大綱執行。
4.為方便我校與考生聯系,考生通過網上報名填寫信息時,一定要認真填寫詳細地址及長期 使用的聯系電話(手機及固定電話),以便發放錄取通知書等。
5.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有關動態將及時在網上公布,請考生隨時關注我校網站及研究生招生 信息網。
十五、招生咨詢及聯系辦法
通訊地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 120 號吉首大學研究生院招生管理科
郵編:416000
電話:0743-8561096
傳真:0743-8563623
網址:http://yjsc.jsu.edu.cn
聯系人:宋老師
一、培養目標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教育部《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總體要求和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發展戰略要求,著力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研究生。
二、招生計劃
2023年暫定招收碩士研究生840人(含“大學生退役士兵”專項招生計劃6人),具體招生學科、專業、研究方向和招生名額詳見《吉首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最終錄取名額以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為準。根據國家下達的實際招生計劃、推免生實際錄取情況和生源狀況,學校保留對各專業招生人數進行調整的權利。
三、學習形式及學制
(一)我校招收的碩士研究生學習形式均為全日制脫產學習。
(二)研究生教育實行彈性學制。學制3年,學習年限3-5年。
四、報名參加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具體期限由招生單位規定)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 2 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之日,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學業要求的,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5.我校部分專業對考生學歷、學位各方面提出了詳細要求,請考生網報時認真查看報考條件,凡不符合要求的考生,一律不得報考。否則,責任自負。
五、報名參加以下專業學位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報名參加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四條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 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二)報名參加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四條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 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以及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報考)。
(三)報名參加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四條中第(一)、(二)、(三)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符合招生單位相關學業要求,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 5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四)報名參加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必須是臨床醫學類專業的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對于已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人員、已進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系統人員及同等學力的人員不得報考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農村訂單定向臨床專業本科畢業生報考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須以衛健委文件為準。
六、關于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除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專業學位以外的其他專業均接收推免研究生。
(二)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須在國家規定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填報志愿并參加復試。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當年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否則取消其推免錄取資格。
(三)推免生的接收辦法另行規定。
七、關于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按下列規定執行。
教育部設立“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專門招收退役大學生士兵攻讀碩士研究生。我校2023年“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指標6名,具體招生專業見招生專業目錄。當所公布的招生專業未招滿時,學校可調整專項計劃指標至其他專業。
考生需符合以下條件: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考生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批準書》編號、《退出現役證》編號等相關信息。
八、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并在網上確認網報信息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同時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手續;其他考生(含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圖書情報專業學位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手續。
報考點工作人員發現有考生偽造證件時,應通知公安機關并配合公安機關暫扣相關證件。
(一)網上報名要求:
1.網上報名時間為 2022 年 10 月 5 日至 10 月 25 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 2022 年 9 月 24 日至 9 月 27 日,每天 9:00—22:00。
2.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s://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考生報名時只能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待初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招生單位的調劑辦法、計劃余額等信息,并按相關規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多個調劑志愿。
4.考生應按招生單位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5.考生要準確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6.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招生單位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7.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須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且申請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
8.考生應當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選擇填報志愿。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9.考生應當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網上確認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網上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
2.考生網上確認時應當積極配合報考點工作人員,根據核驗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等,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3.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考生應當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5.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6.考生填報的報名信息與報考條件不符的,不得準予考試。
九、打印準考證
考生應當在考前十天左右,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 A4 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十、初試及復試
(一)初試
1.初試時間:2022 年 12 月 24 日至 25 日(每天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考試時間超過3小時或有使用畫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試科目在12月26日進行(起始時間8:30—11:30)。
2.初試科目:詳見招生專業目錄。各科考試時間均為3小時。
3.初試地點:考生在報名點指定的地點參加考試,詳見考生準考證。
(二)復試
1.復試一般在2023年4月底前完成,具體工作安排以國家分數線公布后學校網站公告為準。
2.學校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制定本單位的復試錄取辦法和各院系實施細則,提前在我校研究生院等網站向社會公布。復試內容包括專業課筆試、外語聽力與口語、專業綜合面試。復試成績和初試成績按權重相加,得出入學考試總成績。
3.學校復試階段將再次對參加復試考生進行資格審查,屆時考生須出示下列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2)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原件及復印件);
(3)檔案所在單位政審材料;
(4)考生學歷(學籍)信息核驗有問題的考生,在復試報到時應當提交學歷(學籍)認證報告,以供核驗。國內學歷未通過考生則在教育部學信網下載的《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或《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原件和復印件;持國外學歷未通過考生則在具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開具留學認證材料原件和復印件。
(5)凡未畢業自學考試考生,需持本人身份證和本人考籍卡(證)確認,要求注冊學籍在2021年12月以前,且全國自學考試6科以上(含6科)成績合格證明;成人高校專升本在讀考生持《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方可參加復試。
十一、體格檢查
體檢時間:考生在擬錄取后須參加體檢,具體時間、要求由我校另行通知。
體檢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 號)、《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 號)、《教育部辦公廳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學校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體藝廳函〔2021〕34號)執行。
十二、錄取
我校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考生入學考試的成績(含初試和復試)并結合其平時學習成績和思想政治表現、學術水平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我校將考生考試誠信狀況作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對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將不予錄取。
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均須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
被錄取的考生如保留入學資格,須在錄取前由本人提出申請,經招生單位同意,可以參加工作1至2年,再入學學習。
十三、違紀處罰
考生應自覺樹立遵章守紀、誠實考試的意識。初試期間,考生應自覺遵守《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場規則》及各考點考場紀律;復試期間,考生應自覺遵守招生單位考場規則及考生所簽署的《誠信復試承諾書》等內容,在招生單位復試工作結束前不得對外透露或傳播復試試題內容等有關情況。對在研究生考試招生中違反考試管理規定和考場紀律,影響考試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試工作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一律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及《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 33號)嚴肅處理。對在校生,由其所在學校按有關規定給予處分,直至開除學籍;對在職考生,應通知考生所在單位,由考生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黨紀或政紀處分;對考試工作人員,由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或其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構成違法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其中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四、其他注意事項
1.上述說明如與國家2023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國家招生文件為準。
2.所有考生均要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經考生確認的報名信息在考試、復試及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3.我校自命題考試科目一律不提供往年真題,考試內容范圍按公布的考試大綱執行。
4.為方便我校與考生聯系,考生通過網上報名填寫信息時,一定要認真填寫詳細地址及長期使用的聯系電話(手機及固定電話),以便發放錄取通知書等。
5.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有關動態將及時在網上公布,請考生隨時關注我校網站及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十五、招生咨詢及聯系辦法
通訊地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號吉首大學研究生院招生管理科
郵編:416000
電話:0743-8561096
傳真:0743-8563623
網址:http://yjsc.jsu.edu.cn
2023年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2022年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吉首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考研招生簡章
吉首大學創辦于 1958 年,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張家界市兩地辦學,是湖南省屬 綜合性大學,也是武陵山片區唯一的綜合性大學。學校先后成為國家民委與湖南省政府共建高校、 一本批次錄取高校、博士學位授權單位、湖南省高水平建設大學、湖南省“雙一流 ”建設高校、
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普通高校。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現有教學學院 22 個,一級學科 41 個,本科專業 73 個,覆蓋了 12 大學 科門類。有省重點學科 5 個(其中優勢特色重點學科 1 個)、湖南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 1 個、湖 南省國內一流培育學科 1 個、國家民委重點學科 2 個;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 個,“博士后科研 流動站協作研發中心 ”1 個;有一級學科博士點 1 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17 個,專業碩士點 19 個; 有國家級特色專業 3 個,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1 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專 業 1 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專業 1 個;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16 個、省級一 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35 個、省級一流課程 48 門。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級實驗教學示
范中心、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等教學、科研平臺共 30 余個。
學校現有博士研究生導師 26 人、碩士研究生導師 653 人。有“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專家 14 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國家級人選 1 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6 人,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優秀中青年專家 1 人;國家級教學團隊 2 個,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五一 勞動獎章獲得者等 22 人;湖南省優秀教學、科技創新團隊 7 個,湖南省“百人計劃 ”人選、湖南 省“ 121 人才工程 ”人選、“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 ”專家、湖南省芙蓉學者、湖南省“芙蓉教學
名師 ”等 60 余人。
學校現有各類在籍學生 3 萬余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 2500 余人,累計授予博士、碩士 學位近 5000 人。近 3 年來,研究生獲得湖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33 篇;在國家級研究生數學建 模競賽、湖南省高校研究生法律案例大賽、湖南省大學生“挑戰杯 ”競賽、湖南省高校研究生男 子籃球聯賽、湖南省高校研究生英語翻譯大賽、湖南省高校研究生辯論賽、湖南省 MBA 企業案例
大賽等學科競賽中獲獎 350 余項。
學校注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承擔了一大批國家與地方重大科研項目,學術研究特色鮮 明。社會科學研究以民族傳統體育、民族生態文化、民族歷史、區域經濟為重點,民族學、人類 學、民族藝術、沈從文研究、旅游經濟等研究成果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 自然科學研究以武陵山 片區特色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為重點,提出了“三帶 ”理論,研發了“米良一號 ”獼猴桃品種, 在以杜仲、獼猴桃、大鯢為代表的農、水產品,以及礦產品、機械、 電子信息等領域,取得了一
系列有影響的科研成果。
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普通高校。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現有教學學院 22 個,一級學科 41 個,本科專業 73 個,覆蓋了 12 大學 科門類。有省重點學科 5 個(其中優勢特色重點學科 1 個)、湖南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 1 個、湖 南省國內一流培育學科 1 個、國家民委重點學科 2 個;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 個,“博士后科研 流動站協作研發中心 ”1 個;有一級學科博士點 1 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17 個,專業碩士點 19 個; 有國家級特色專業 3 個,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1 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專 業 1 個,“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專業 1 個;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16 個、省級一 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35 個、省級一流課程 48 門。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級實驗教學示
范中心、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等教學、科研平臺共 30 余個。
學校現有博士研究生導師 26 人、碩士研究生導師 653 人。有“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專家 14 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國家級人選 1 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6 人,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研究優秀中青年專家 1 人;國家級教學團隊 2 個,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五一 勞動獎章獲得者等 22 人;湖南省優秀教學、科技創新團隊 7 個,湖南省“百人計劃 ”人選、湖南 省“ 121 人才工程 ”人選、“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 ”專家、湖南省芙蓉學者、湖南省“芙蓉教學
名師 ”等 60 余人。
學校現有各類在籍學生 3 萬余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 2500 余人,累計授予博士、碩士 學位近 5000 人。近 3 年來,研究生獲得湖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33 篇;在國家級研究生數學建 模競賽、湖南省高校研究生法律案例大賽、湖南省大學生“挑戰杯 ”競賽、湖南省高校研究生男 子籃球聯賽、湖南省高校研究生英語翻譯大賽、湖南省高校研究生辯論賽、湖南省 MBA 企業案例
大賽等學科競賽中獲獎 350 余項。
學校注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承擔了一大批國家與地方重大科研項目,學術研究特色鮮 明。社會科學研究以民族傳統體育、民族生態文化、民族歷史、區域經濟為重點,民族學、人類 學、民族藝術、沈從文研究、旅游經濟等研究成果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 自然科學研究以武陵山 片區特色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為重點,提出了“三帶 ”理論,研發了“米良一號 ”獼猴桃品種, 在以杜仲、獼猴桃、大鯢為代表的農、水產品,以及礦產品、機械、 電子信息等領域,取得了一
系列有影響的科研成果。
學校打造的由黃永玉藝術博物館、沈從文紀念館等六大文化場館組成的“湘西民族文化博覽
園 ”,獲批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 ”“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
地 ”“湖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
學校擁有招收外國留學生及港澳臺學生資格,與美國、英國、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港澳 臺地區的數十所高校開展了合作交流。實施了教師出國(境)研修、學生出國(境)交流及交換
學習等國際合作交流項目。
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等榮譽稱號。黨和國家 領導人朱镕基、 曾慶紅、尉健行、賈慶林、劉云山等先后來校視察指導工作。原國務院總理朱镕 基高度稱贊“吉首大學是湖南的驕傲 ”,原國家副主席曾慶紅肯定“吉首大學具有特殊價值 ”, 原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視察學校時高興地說“看到了吉首大學,就看到了武陵山區脫貧致富的
希望 ”。
進入新時代,學校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走內涵式 發展道路,以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為主線,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 展,加快培養“ 品德好,能力強,吃得苦,后勁足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層次專門人才,努
力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
目 錄
一、吉首大學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二、吉首大學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三、招生學院研究生招生聯系方式
四、吉首大學 2024 級研究生獎助政策
吉首大學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為加強對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管理,保證碩士研究生的入學質量和招生工作的順利進 行,根據《2024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2023〕2 號),制定本簡章。
一、培養目標
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 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為主線,著力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 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具備較強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良好職業素養,專業過硬、視野開闊,能夠從事科研、教學、 管理等工作,“ 品德好,能力強,吃得苦,后勁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層次應用性創新人才。
二、招生計劃
2024 年暫定招收碩士研究生 866 人(含“大學生退役士兵”專項招生計劃 8 人),具體招生學 科、專業、研究方向和招生名額詳見《吉首大學 2024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最終錄取名 額以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為準。根據國家下達的實際招生計劃、推免生實際錄取情況和生源狀 況,學校保留對各專業招生人數進行調整的權利。
三、學習形式及學制
(一)我校招收的碩士研究生學習形式均為全日制脫產學習。
(二)研究生教育實行彈性學制。學制 3 年,學習年限 3-5 年。
四、報名參加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 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具體 時限由招生單位規定,下同)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 (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 2 年(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前,下同)或 2 年以 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 具體學業要求的,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人員。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 同意。
5.我校部分專業對考生學歷、學位各方面提出了詳細要求,請考生網報時認真查看報考條件, 凡不符合要求的考生,一律不得報考。否則,責任自負。
五、報名參加以下專業學位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報名參加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四條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
(二)報名參加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四條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報考)。
(三)報名參加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四條中第(一)、(二) 、(三)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 本科結業后,符合招生單位相關學業要求,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 5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 人員;或獲得碩士、博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后有 2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四)報名參加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必須是臨床醫學類專業的全 日制本科畢業生。對于已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人員、已進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系統人 員及同等學力的人員不得報考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農村訂單定向臨床專業本科畢業生 報考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須以衛健委文件為準。
六、關于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除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專業學位碩士以外,其他專業均接收推 免研究生。
(二)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須在國家規定時間內 登錄“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免初試、 轉段)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網址: https://yz.chsi.com.cn/tm)填報志愿并參加復試。已被招生 單位錄取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當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否則取消其推免錄取資格。
(三)其他符合免初試資格(如在部隊榮立二等功以上退役人員等)的考生,應在國家規定的 全國統考報名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免初試、轉段)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 報名。
(四)推免生的接收辦法另行規定。
七、關于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按下列規定執行。
教育部設立“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 ,專門招收退役大學生士兵攻讀碩士 研究生。我校 2024 年“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指標 8 名,具體招生專業見招生 專業目錄。當所公布的招生專業未招滿時,學校可調整該專項計劃指標至其他專業。
考生需符合以下條件: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 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 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 科(含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考生報名時應當選擇填報退役大 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并按要求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關信息,復試前須 向招生單位提供《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進行復核。
八、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兩個階段。所有考生均須在規定時間內參加網上報名和網上確 認,并按規定繳納報考費,逾期不再補辦。
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其中成 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也可選擇教學點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其他考生應 選擇工作所在地或戶籍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相關具體要求由所在地省級 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因地制宜、合理確定,鼓勵有條件的省份為更多考生就地報考提供服務)。
報考點和招生單位發現有考生偽造、變造證件時,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一)網上報名要求:
1.網上報名時間為 2023 年 10 月 8 日至 10 月 25 日,每天 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 2023 年 9 月 24 日至 9 月 27 日,每天 9:00—22:00。
2.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 ,以下簡 稱“研招網” )瀏覽報考須知,并按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 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 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考生報名時只能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
4.考生應按招生單位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5.考生要如實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 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 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 嚴肅處理。
6.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 果。考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 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
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我校規定時間內按要求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7.符合“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規定條件并申請享受照顧政策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 要求填報相關信息,并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及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報考點對相關考生資格 進行初審,招生單位在復試(含調劑)前進行復審。(報考地處二區招生單位且畢業后在國務院 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定向就業的少數民族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或者工作單位和戶籍在 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業單位為原單位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可按規定 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
符合規定條件并申請享受初試加分政策的考生,須在網上報名時按要求填報相關信息。有關 部門按職責分工進行審核。
未按規定申報的,不享受相應照顧或加分政策。
8.考生應當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填報志愿并選擇報考點。因不符合 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 生本人承擔。
9.考生應當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 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10.考生網上報名成功后,應通過定期查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招生單位官方網 站等方式,主動了解網上確認、考試安排及注意事項等,積極配合完成相關工作。
(二)網上確認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 再補辦。網上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 自行確定和公布,具體確認工作由相關報考點組織實施。
2.考生網上確認時應當積極配合報考點,根據核驗工作要求提交有關補充材料。
3.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 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考生應當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5.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6.考生填報的報名信息與報考條件不符的,不得準予考試。
九、打印準考證
考生應當在考前十天左右,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 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 考證》使用 A4 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 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十、初試及復試
(一)初試
1.初試時間: 2023 年 12 月 23 日至 24 日(每天上午 8:30— 11:30 ,下午 14:00— 17:00)。考 試時間超過 3 小時或有使用畫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試科目在 12 月 25 日進行(起始時間 8:30 ,截止 時間由招生單位確定,不超過 14:30)。
2.初試科目:詳見招生專業目錄。各科考試時間均為 3 小時。
3.初試地點:考生在報名點指定的地點參加考試,詳見考生準考證。
(二)復試
1.復試一般在 2024 年 4 月底前完成,具體工作安排以國家分數線公布后學校網站公告為準。
2.學校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制定本單位的復試錄取辦法和各院系實施細則,并提前在我校研 究生院等網站向社會公布。復試內容包括專業課筆試、外語聽力與口語、專業綜合面試。復試成 績和初試成績按權重相加,得出入學考試總成績。
3.學校復試階段將再次對參加復試考生進行資格審查,屆時考生須出示下列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2)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原件及復印件); (3)檔案所在單位政審材料;
(4)考生學歷(學籍)信息核驗有問題的考生,在復試報到時應當提交學歷(學籍)認證報告, 以供核驗。國內學歷未通過考生則在教育部學信網下載的《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或 《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原件和復印件;持國外學歷未通過考生則在具教育部留學服務中 心開具留學認證材料原件和復印件。
(5)凡未畢業自學考試考生,需持本人身份證和本人考籍卡(證)確認,要求注冊學籍在 2021 年 12 月以前,且全國自學考試 6 科以上(含 6 科)成績合格證明;成人高校專升本在讀考 生持《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 ,方可參加復試。
十一、體格檢查
體檢時間:考生在擬錄取后須參加體檢,具體時間、要求由我校另行通知。
體檢要求:根據《殘疾人教育條例》和《教育部辦公廳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 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 號)等文件規定,參 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通 知》(教學〔2003〕3 號)要求,結合招生專業實際情況,提出本單位體檢要求。
十二、錄取
我校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考生入學考試的成績(含初試和復試)并結合其平時學習成 績和思想政治表現、學術水平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我校將考生考試誠信狀況作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對于思想品德考 核不合格者,將不予錄取。
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均須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
被錄取的考生如保留入學資格,須在錄取前由本人提出申請,經招生單位同意,可以參加工 作 1 至 2 年,再入學學習。
十三、違紀處罰
考生應自覺樹立遵章守紀、誠實考試的意識。初試期間,考生應自覺遵守《全國碩士研究生 招生考試考場規則》及各考點考場紀律;復試期間,考生應自覺遵守招生單位考場規則及考生所 簽署的《誠信復試承諾書》等內容,在招生單位復試工作結束前不得對外透露或傳播復試試題內 容等有關情況。對在研究生考試招生中違反考試管理規定和考場紀律,影響考試公平、公正的考 生、考試工作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一律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及《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 理辦法》(教育部令第 33 號)嚴肅處理。對在校生,由其所在學校按有關規定給予處分,直至開 除學籍;對在職考生,應通知考生所在單位,由考生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黨紀或政紀處分;對考 試工作人員,由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或其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構成違法的,依法追 究法律責任,其中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四、其他注意事項
1.上述說明如與國家 2024 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國家招生文件為準。
2.所有考生均要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經考生確認的報名信息在考試、 復試及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3.我校自命題考試科目一律不提供往年真題,考試內容范圍按公布的考試大綱執行。
4.為方便我校與考生聯系,考生通過網上報名填寫信息時,一定要認真填寫詳細地址及長期 使用的聯系電話(手機及固定電話),以便發放錄取通知書等。
5.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有關動態將及時在網上公布,請考生隨時關注我校網站及研究生招生 信息網。
十五、招生咨詢及聯系辦法
通訊地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 120 號吉首大學研究生院招生管理科
郵編:416000
電話:0743-8561096
傳真:0743-8563623
網址:http://yjsc.jsu.edu.cn
聯系人:宋老師
吉首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為加強對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管理,保證碩士研究生的入學質量和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制定本簡章。一、培養目標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教育部《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總體要求和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發展戰略要求,著力培養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層次學術型專門人才以及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研究生。
二、招生計劃
2023年暫定招收碩士研究生840人(含“大學生退役士兵”專項招生計劃6人),具體招生學科、專業、研究方向和招生名額詳見《吉首大學202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最終錄取名額以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為準。根據國家下達的實際招生計劃、推免生實際錄取情況和生源狀況,學校保留對各專業招生人數進行調整的權利。
三、學習形式及學制
(一)我校招收的碩士研究生學習形式均為全日制脫產學習。
(二)研究生教育實行彈性學制。學制3年,學習年限3-5年。
四、報名參加我校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考生錄取當年入學前(具體期限由招生單位規定)必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2.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3.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 2 年(從畢業后到錄取當年入學之日,下同)或 2 年以上的人員,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學業要求的,按本科畢業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4.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5.我校部分專業對考生學歷、學位各方面提出了詳細要求,請考生網報時認真查看報考條件,凡不符合要求的考生,一律不得報考。否則,責任自負。
五、報名參加以下專業學位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報名參加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四條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 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二)報名參加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四條中的各項要求。
2.報考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 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以及獲得法學第二學士學位的人員可以報考)。
(三)報名參加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1.符合第四條中第(一)、(二)、(三)各項的要求。
2.大學本科畢業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后,符合招生單位相關學業要求,達到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并有 5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四)報名參加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必須是臨床醫學類專業的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對于已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人員、已進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系統人員及同等學力的人員不得報考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農村訂單定向臨床專業本科畢業生報考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須以衛健委文件為準。
六、關于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除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專業學位以外的其他專業均接收推免研究生。
(二)具有推薦免試資格的考生,須在國家規定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填報志愿并參加復試。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當年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否則取消其推免錄取資格。
(三)推免生的接收辦法另行規定。
七、關于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的考生,按下列規定執行。
教育部設立“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專門招收退役大學生士兵攻讀碩士研究生。我校2023年“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指標6名,具體招生專業見招生專業目錄。當所公布的招生專業未招滿時,學校可調整專項計劃指標至其他專業。
考生需符合以下條件: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高校學生”指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研究生、第二學士學位的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專科(高職)應(往)屆畢業生、在校生和入學新生,下同)。考生報名時應選擇填報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填報本人入伍前的入學信息以及《入伍批準書》編號、《退出現役證》編號等相關信息。
八、報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并在網上確認網報信息和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同時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應選擇就讀學校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手續;其他考生(含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圖書情報專業學位考生)應選擇工作或戶口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指定的報考點辦理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手續。
報考點工作人員發現有考生偽造證件時,應通知公安機關并配合公安機關暫扣相關證件。
(一)網上報名要求:
1.網上報名時間為 2022 年 10 月 5 日至 10 月 25 日,每天9:00—22:00。網上預報名時間為 2022 年 9 月 24 日至 9 月 27 日,每天 9:00—22:00。
2.考生應在規定時間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網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網址:https://yz.chsi.cn,以下簡稱“研招網”)瀏覽報考須知,并按教育部、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報考點以及報考招生單位的網上公告要求報名。報名期間,考生可自行修改網上報名信息或重新填報報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條有效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3.考生報名時只能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待初試結束,教育部公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過“研招網”調劑服務系統了解招生單位的調劑辦法、計劃余額等信息,并按相關規定自主多次平行填報多個調劑志愿。
4.考生應按招生單位要求如實填寫學習情況和提供真實材料。
5.考生要準確填寫本人所受獎懲情況,特別是要如實填寫在參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國家教育考試過程中因違紀、作弊所受處罰情況。對弄虛作假者,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辦法》嚴肅處理。
6.報名期間將對考生學歷(學籍)信息進行網上校驗,考生可上網查看學歷(學籍)校驗結果。考生可在報名前或報名期間自行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網址:https://www.chsi.com.cn)查詢本人學歷(學籍)信息。
未能通過學歷(學籍)網上校驗的考生應在招生單位規定時間內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7.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須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且申請定向就業少數民族地區。
8.考生應當認真了解并嚴格按照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選擇填報志愿。因不符合報考條件及相關政策要求,造成后續不能網上確認、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9.考生應當按要求準確填寫個人網上報名信息并提供真實材料。考生因網報信息填寫錯誤、填報虛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試(含初試和復試)或錄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擔。
(二)網上確認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在網上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網上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
2.考生網上確認時應當積極配合報考點工作人員,根據核驗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等,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3.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考生應當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5.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規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6.考生填報的報名信息與報考條件不符的,不得準予考試。
九、打印準考證
考生應當在考前十天左右,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準考證》使用 A4 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
十、初試及復試
(一)初試
1.初試時間:2022 年 12 月 24 日至 25 日(每天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考試時間超過3小時或有使用畫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試科目在12月26日進行(起始時間8:30—11:30)。
2.初試科目:詳見招生專業目錄。各科考試時間均為3小時。
3.初試地點:考生在報名點指定的地點參加考試,詳見考生準考證。
(二)復試
1.復試一般在2023年4月底前完成,具體工作安排以國家分數線公布后學校網站公告為準。
2.學校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制定本單位的復試錄取辦法和各院系實施細則,提前在我校研究生院等網站向社會公布。復試內容包括專業課筆試、外語聽力與口語、專業綜合面試。復試成績和初試成績按權重相加,得出入學考試總成績。
3.學校復試階段將再次對參加復試考生進行資格審查,屆時考生須出示下列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2)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應屆本科畢業生持學生證原件及復印件);
(3)檔案所在單位政審材料;
(4)考生學歷(學籍)信息核驗有問題的考生,在復試報到時應當提交學歷(學籍)認證報告,以供核驗。國內學歷未通過考生則在教育部學信網下載的《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或《中國高等教育學歷認證報告》原件和復印件;持國外學歷未通過考生則在具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開具留學認證材料原件和復印件。
(5)凡未畢業自學考試考生,需持本人身份證和本人考籍卡(證)確認,要求注冊學籍在2021年12月以前,且全國自學考試6科以上(含6科)成績合格證明;成人高校專升本在讀考生持《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方可參加復試。
十一、體格檢查
體檢時間:考生在擬錄取后須參加體檢,具體時間、要求由我校另行通知。
體檢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 號)、《教育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學生入學身體檢查取消乙肝項目檢測有關問題的通知》(教學廳〔2010〕2 號)、《教育部辦公廳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學校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體藝廳函〔2021〕34號)執行。
十二、錄取
我校根據國家下達的招生計劃,考生入學考試的成績(含初試和復試)并結合其平時學習成績和思想政治表現、學術水平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擇優確定擬錄取名單。
我校將考生考試誠信狀況作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錄取的重要依據,對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將不予錄取。
定向就業的碩士研究生均須在被錄取前與招生單位、用人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就業合同。
被錄取的考生如保留入學資格,須在錄取前由本人提出申請,經招生單位同意,可以參加工作1至2年,再入學學習。
十三、違紀處罰
考生應自覺樹立遵章守紀、誠實考試的意識。初試期間,考生應自覺遵守《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場規則》及各考點考場紀律;復試期間,考生應自覺遵守招生單位考場規則及考生所簽署的《誠信復試承諾書》等內容,在招生單位復試工作結束前不得對外透露或傳播復試試題內容等有關情況。對在研究生考試招生中違反考試管理規定和考場紀律,影響考試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試工作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一律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及《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 33號)嚴肅處理。對在校生,由其所在學校按有關規定給予處分,直至開除學籍;對在職考生,應通知考生所在單位,由考生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黨紀或政紀處分;對考試工作人員,由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或其所在單位視情節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構成違法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其中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四、其他注意事項
1.上述說明如與國家2023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國家招生文件為準。
2.所有考生均要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經考生確認的報名信息在考試、復試及錄取階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3.我校自命題考試科目一律不提供往年真題,考試內容范圍按公布的考試大綱執行。
4.為方便我校與考生聯系,考生通過網上報名填寫信息時,一定要認真填寫詳細地址及長期使用的聯系電話(手機及固定電話),以便發放錄取通知書等。
5.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有關動態將及時在網上公布,請考生隨時關注我校網站及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十五、招生咨詢及聯系辦法
通訊地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號吉首大學研究生院招生管理科
郵編:416000
電話:0743-8561096
傳真:0743-8563623
網址:http://yjsc.jsu.edu.cn
添加吉首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吉首大學考研分數線、吉首大學報錄比、吉首大學考研群、吉首大學學姐微信、吉首大學考研真題、吉首大學專業目錄、吉首大學排名、吉首大學保研、吉首大學公眾號、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吉首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2024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全文
90%的同學都瀏覽了: 吉首大學研究生院 吉首大學招生簡章 吉首大學聯系方式 吉首大學考研復試 吉首大學成績查詢 吉首大學研究生專業 吉首大學考研報錄比 吉首大學考研分數線 吉首大學專業排名 吉首大學參考書目 吉首大學研究生導師 吉首大學考研問題 吉首大學考研真題 吉首大學考研經驗
因為吉首大學專業研究生數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輔導的數量不確定,請加我們顧問的微信進行咨詢和確認,搶先預訂研究生,以免錯失研究生一對一輔導培訓機會。
本周加入的 吉首大學研究生兼職:
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7* *護理(專碩)專業:申* *翻譯碩士專業:唐* *翻譯碩士專業:趙* *藝術設計(專碩)專業:李* *更多研究生學姐學長,請加學姐微信二維碼 >>
相關推薦
- 2024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 2024吉首大學考研專業目錄
- 2024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
- 2024吉首大學研究生專業目錄
- 2024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及招生人數
- 2024吉首大學考研科目
- 2024吉首大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
- 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 吉首大學研究生有哪些專業
- 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2024
- 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參考書
- 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及人數
- 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復試
- 吉首大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
- 吉首大學在職研究生招生簡章2024
- 吉首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 吉首大學研究生招生簡章2024
- 2024吉首大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
- 2024河北地質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杭州醫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廣東海洋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齊齊哈爾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遼寧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上海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青島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昆明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浙江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廈門國家會計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曲阜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陜西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西南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齊齊哈爾醫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黑龍江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贛南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青島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北京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湖北美術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鹽城工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沈陽工業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寶雞文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臺州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湖州師范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蘇州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山東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嘉興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廈門理工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新疆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中華女子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招生
- 2024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肇慶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研究生招生
- 2024黑龍江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