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結構工程專業考研經驗
浙江大學結構工程專業考研經驗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浙江大學 研究生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微信,為你答疑,送資源
浙江大學結構工程專業考研經驗 正文
浙江大學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特色鮮明的,并且在國內外都有很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類大學,它涵蓋了眾多門類,師資力量也很強大,對于考研想要準備考它的同學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浙大專業性比較強,自然也相對難考一些,下面小編搜集了 2015年浙江大學結構工程專業學長學姐自己考浙大的考研經驗,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祝你順利通過浙大的考研!給結構工程專業考研的一些建議
2012年考上浙大結構工程專業的研究生,從此考研這個詞也將慢慢離我而去。我們自己也從當時完全不知道如何復習、如何選擇學校變成現在的對每一個步驟都了然于心。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寫一些經驗給那些迷茫的或還不是很清楚如何制定合理計劃的考生,當然我這些建議是給那些自認為智力并非超群的,但希望通過扎扎實實的學習來上研究生的人。大神級別的人,或是本來本科學校就很好,大學四年也沒荒廢的人也就沒有必要看我這些東西了。就我自己而言,回想自己的考研過程也走過不少彎路,現在想想如果當時就能避免一些錯誤我就能做的更好、更出色、在復試中擁有更有利的名次。
言歸正傳,我覺得還得從選學校說起。大家選學校也許會有自己的原則,但我認為不管什么原則都要符合一點,那就是在1月份考完后你能上線并且排名靠前,只要復試不出意外就能被錄取。基于上述這種情況,我覺得拿結構工程這個方向上來說,同濟、東南、浙大、、湖南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大連理工等這一類結構排名前十的學校你能上400分的話基本就比較穩了,如果只上380分的話,就浙大而言還是有很大的可能行會在復試被刷的,今年380+的刷了好幾個呢。被刷后的結局往往是悲劇的,大家可能會想去沖一下名校,沒上的話就調劑。但是名校被刷下來后再調劑的話就大多數只能去那些招生名額未滿的學校了,這些學校非985或211的可能性非常大。為什么說悲劇呢?假設這次你考了360分過了浙大的工科線但是復試基本沒戲,因為你排名四十幾招生才16個。這個時候你只能調劑了,如果你比較戀家又是浙江人,你打算調劑到浙江省內的高校。那么你就只能去浙江工業大學或是寧波大學了。當然往外省調劑到一所普通的211或985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但是難度也非常大,到時候那些名校中面試被刷的分也比較高的擠在一起競爭非常激烈,今年北建工就是這種情況。但你要想你的分數如果如果當時第一志愿是武漢理工或是福州大學這類排名前20的學校的話基本就穩了,所以還是很可惜的。對于排名前十的學校我建議大家的分數最好在380以上,單科的成績分別為60、60、130、130,單科過低容易會被卡的,所以偏科這一類事情還是很麻煩的。對于武漢理工、福州大學這一類前20的學校最好350以上,單科分別為55、55、120、120.當然上面說的分數因為每個學校專業課的難度不同會有所變化,但大致在這個分數線以上會比較穩了。有些學校可能初試的分數定的比較低,初試的分數在最后的總成績中占一定的比重,再在復試中刷很多人。一些同學認為初試過了就萬事大吉的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在絕大部分學校中,初試都占最后總成績的很大一塊,在復試中名次基本變化不大,如果你進了復試但是排名不靠前,那也只是去那個學校看看玩玩而已。綜上所訴,大家選學校要慎重、量力而行、目標明確,一旦選定目標就不顧一切、勇往直前。
下面再來講講各個科目的復習。先講英語吧!本人的英語不算好,但在大二的時候過了四級、六級還算比較順利。因為在剛進大學的時候英語比較差所以大學四年都一直在學英語,每天雷打不動的晨讀一小時,不管刮風下雨寒暑假,當然過年的時候除外。大一到大二一共四冊英語課本,每本共十個單元位,每單元兩篇文章。因為當時一直在摸索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所以就把這四本書上的每一篇文章都整篇整篇的背誦。所以說與其說我在晨讀還不如說我在晨背比較合適。此外我還把新概念一二三通通給背了,這些文章背熟后有時候我晨讀就不用帶書過去了。我可以滔滔不絕的連續背一個小時,遇到忘記的就用手機聽聽文章的mp3.當然,在準備四級六級的時候我也背過單詞,比如四級的5000詞匯,六級的6000詞匯,當然也不是全背,是挑不會的單詞背,還有四五十篇范文。所以到了準備考研的時候其實我的英語也積累的差不多了,要的只是改變一下做題的思路。考研英語準備大概在大三下學期初的時候開始,大概在三月份左右。那時我買了一本星火的詞匯書,里面有高頻詞匯、常用詞匯,還有一些常用的超綱詞匯。我覺得這本比較適合我,如果直接拿考研的7000詞匯來背的話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有些詞匯你在高中或四六級的時候都是背過的,有一些也比較熟了就沒有必要再背了。再說了就算你把大綱里的所有詞匯都背了,一篇英語閱讀中還是會存在著2%左右的詞匯是超綱的不認識的。因為命題人就要讓文章中存在2%的超綱詞匯,這種百分比的生詞是可以存在的。背單詞大概在三月初開始,每天兩個小時,一個小時背新詞,一個小時復習已背詞匯。我認為復習比背新詞更重要,如果背過的單詞都沒記住那背新詞還有什么意義。單詞書前面部分的高頻詞匯都比較簡單可以背的快一點,可以兩個單元一起背,但后面的常用詞匯可以慢一點,反正大家要量力而行。我當時大概在4月底背完了一本,也就兩個月的時間。這個時候學期過了快一半了,在后半部分還要應付一些考試,所以時間不會太多的。這個學期真正還能學的其實就剩兩個月左右了。這個時候你已經背完了一次單詞,那么你應該每天花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復習一下。一本四五百頁的單詞書大概一個星期就能復習一遍了。經過兩個月的復習到了期末,你對詞匯也應該比較熟悉了,這時你可以買一本英語的黃皮真題在暑假里做了。在每天背詞匯的這幾個月中,你可以用晨讀的時間來對詞匯做一些發音練習來鞏固詞匯。在暑假里最好不要回家,可以申請留校在考研自習室學習,有空調又有氣氛多好。暑假中買一本剛才說到的黃皮真題。參考教材熟悉可以結合一些比較好的復習資料來輔助復習,我考試之前在浙江大學考研網買到過資料,他們是研究生團隊在運營的網站,比較認真負責,看關于考研類的信息也比較的全面,http://www.zhedakaoyan.com/。晨讀的時候每天至少背一篇真題范文,全部背完后就不斷的重復背誦。反正要達到每篇文章都能得心應手,最好能每篇文章能隨便的打散,能隨意的自由組合,能用別人的句子隨意的組合出自己想要的文章。作文的范文最好每個題材都背一篇,在考前的一個月就不背新的范文了,把已背的范文背熟就好了,但是要一直背到考前。詞匯也一樣,每星期把整本書復習一次,一直復習到考前。對于黃皮書的真題,應該至少做三次以上。第一次做不計時間,做完后把每一個不認識的單詞找出,寫在筆記本上,并且每天背誦。每個句子都要明白它的意思,我當時是每個句子都翻譯一次再對照中文的。每個問題都要知道為什么選這個答案,其他的答案為什么不可以。這個階段作文可以暫時不寫,但要先看看,自己定一個思路。真題全部理一次,范文都背熟的這個階段應該在暑假結束前完成。大四第一個學期時做真題就要算時間了,作文也是要寫了。一套卷子下來總結錯題和詞匯,作文可以讓英語專業的同學看一下或讓英語老師改。就這么不斷的做真題、復習詞匯、背范文到考前。考前的幾個星期可以拿模擬題練練手,對于答案不要太在意,模擬題基本上沒什么含金量的。對于那些真題練多少次就能保證你多少分以上的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真題關鍵是你要吃透,當然三次以上還是必要的。太少了也難以徹底的理解。至于英語的視頻或輔導班,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去上。我自己上過一些輔導班,也看過一些英語的視頻。總的來說是有一些效果的,但沒有自學的效果好。考研過程中的時間如此的寶貴,用來做這些低效率的事情實在是可惜了。
在數學方面我建議也是三月份開始復習,大三下學期結束前要達到至少1.5遍。第一遍是是課本+復習全書,課本當然是同濟六版的。學一個單元課本做一個單元課后習題,再做復習全書上相應的一個單元。此時做復習全書對一些同學來說可能會有點難,但是不要緊,難的可以先放著,等復習了一輪后再來做。第一輪復習可能比較慢,但絕不能一味的求快。一個知識點沒有吃透就翻過去了,勢必會積少成多最后影響你后面的學習與成績。但也不能過慢,太慢就不能達到這個學期復習1.5遍的進度而影響后面的強化訓練的時間。所以具體時間還是要大家自己把握。第一輪是課本+復習全書,那第二輪就是整本復習全書仔仔細細的學了。基本上第二輪以復習全書為主,有不懂的地方再回到課本。占用的時間基本是大三下半個學期到暑假的前半部分。第三輪應該從暑假的后半部分開始到九月中旬左右結束,基本上以復習復習全書上自己在前兩輪復習中標出的重點、難點、不理解、不能運用、不熟練的知識為主。第四輪最好從九月下旬開始,買一本李永樂的歷年真題,前半部分是套卷,后半部分是各類試題歸類的那種。這本書做好能做三遍以上。第一遍做套題,做的過程中要標出沒有把握或認為重要和做錯了的題。第二遍做自己第一遍中標出的題目,第三遍則做后半部分的分類試題。這么三遍下來基本離考試也就剩個把月了,再買一份李永樂的400題,在考前幾個星期在整理一下真題,做幾份真題套卷練練手也是必要的。李的400題有時間的話要盡量多做,難度可能會比真題略高,對提高能力的幫助也較大,但是吃透真題是前提、是基本。數學一直都是本人的軟肋,雖然在大一、大二的時候沒有想過考研,但還是拿這同濟的教材一章一章下來,課后習題也是一個都不放過。再到考研的時候多少也有點復習的感覺了,但數學無疑是我在所有科目中花去時間最多的。正如我所說的,關鍵還是要吃透每一個知識點,太快了吃不透要不得,太慢了到后面自己有慌了來不及深入強化也不行。因為數學被拉了很多分的人數不勝數。對于數學我也是不建議報班,原因和英語一樣。因為雖然有點效果,但沒自己自學的效果好。
專業課我選的是結構力學,每個學校、專業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科目當然也會不一樣。除了結構力學還有材料力學、混凝土、土力學等,具體要大家自己上目標院校上找相關資料,但是這幾門課的學習方法大致相通。我的專業課教材是龍馭球編的結構力學,應該是各個版本里相對較難的一種了。對于這門課我感覺很幸運,雖然我自己上課時的教材不是這個版本的,但因為我非常喜歡力學課,當時就買了這個版本來深入學習。所以在大二時我把這本書上下兩冊學了一遍,當然也是不放過每一個知識點,每一個習題,不會的題也是到處查各種資料讓自己理解,有時一個難一點的題會花掉兩三個小時。說來多少有些幸運,考研時浙大剛好指定了這個版本的教材,當然學起來也是駕輕就熟。但我還是在大三下學期認認真真、每題必做的把這本書復習了兩遍。暑假里買了一本于玲玲的習題用了一個暑假做了一遍,更感覺是如虎添翼。在大四上學期里又做了兩遍,其中穿插做浙大的真題,在考前幾個星期又整理各類錯題、難題,做了幾份套卷也就差不多了。雖然浙大這幾年的真題難度提升很大,但如果于玲玲的那本藍皮的習題集你徹底吃透了的話還是可以應付的。當然對于力學要敢于較真,也要注意方法。如果說龍馭球的教材上的例題難度是一的話,那么課后習題至少是二。浙大的真題在三到四左右。我們如果要上浙大專業課基本要135以上了,這個分數卷面上你所以題目應該一看到就有思路都會做,而且做完后自己有把握會是對的。如果有個別選擇題沒什么把握也就算了,但要是如果有大題沒有什么把握就很難上這個分數了,畢竟一道大題至少也是十幾分的,浙大的專業課改卷也很嚴的。對于數學大概也是這么一個道理。對于一般的本科院校動力學可能會學的較少,也是相對較難的,但有些學校比如浙大這些內容都是必考的。什么單質點、雙質點、多質點、能量法、有無阻尼的,學透后都是很好做的。大家在做于玲玲那本習題前我建議大家把課本與課后習題至少完整的吃透兩遍,不然的話直接做習題也只是依樣畫葫蘆,題目改一下就難以應對了,研究生考試不是期末考試套套公式那么簡單的,不理解只是拿公式一味的套是做不對的。而且這本書難度相對是四到五左右。直接做不僅難以提升能力,更會打擊你的信心。還有,真題大家也要嚴肅的對待,尤其是近幾年的。每一個學校的出題風格未必會一成不變,所以大家提高自己的真正能力還是很重要的。還有就是不要報班,原因嘛,我上面早說過了。
哥對政治向來不感冒,直到大四還是個團員。政治報個班還是有必要的,但我只推薦啟航和海天的班。海天的任奶奶一直有盛名,啟航的班有幾位學長上了下來再與我報的班對比感覺也很不錯。我報的海文的班真是坑爹啊,到考試的時候我覺得用到的都是我自己自學過來的,和那個什么班一點關系也沒有。而且因為是視頻班,課程很拖,慢的要死,當然這個班唯一有用的就是考前三天視頻里給你的十大模版,但是就為了這么十個模版有必要浪費這么多時間來上這個班嗎,直接同學那里抄一下多好。政治不用復習太早,等大綱出來后再復習足夠了。大綱出來后去買本紅寶書+肖的1000題。復習紅寶書一個單元再做1000題一個單元,它們是配套的,而且肖的題目都有解答很不錯的。不建議用任一、任二,雖然我用的就是這個。任一太詳細耗時太多,也不及紅寶書權威。任奶奶雖號稱自己的任一二三四涵蓋了考研題的98%,但是是因為其涵蓋過廣,過于詳細,以至于也有相當一部分非重點在里面。而且任二上的題何止3000道,且沒有解析,有些答案在任一上都找不到(哥吐槽一句,做你妹啊),所以還是用紅寶書+肖的1000題。過了一段時間再去買肖的時政或任三來學習時政內容。政治這個東西還是要靠背的,我在考前的一個月背了號稱縮小版紅寶書的考點識記,非常不錯。每天背兩個小時左右,背了一個月把9.6萬字的一小本背的滾瓜爛熟。到考試時,靠積累的肖1000題與背的考點識記可以對付選擇題和一部分簡單題。在考試前一周必買肖四和任四,今年肖四的簡答題我背了幾道,感覺肖這次至少押到三道大題以上,任奶奶的萬元保過班同學給我們的考前押題竟然只中了一道。肖四只用十幾塊與萬元保過班比,那實在是坑爹啊。總之政治選擇題要多做,錯題要復習。最好考前一個月背考點識記或是紅寶書你自己在前階段復習中劃出的重要部分,在考前也要背一些重要的大題,肖四任四都很好。
準備考研期間我每天學習的凈時間在12小時左右,每周有一天的休息時間用于放松和鍛煉。我的學習時間有的人可能會認為太少了,但如果是這樣堅持三四年,那么積少成多也就不少了。但也有人認為太多了,畢竟大學四年都這樣的人也不會太多,但是考研準備期間這樣子還是有必要的。我想問一下那些大學幾年中成績不是很好或本科的院校不太好想通過考研來魚躍龍門的考生一個問題,考研真的只是準備一年、半年或是三個月嗎?其實人生的競賽早就開始了,但你可以不認為這是一場比賽,你所做的只是追逐自己的夢想,考研也許只是一種手段而已。
浙大結構復試
2012浙大結構復試結束了,雖然得到的結果與最初的目標不同但我也已經很滿足了。這次浙大劃線分了兩次,一次為工科線是340單科分別是60、60、90、90,第二次劃線就高了很多,只提高了總分,基本是380或370,不過這條線不再單科卡人,只要總分過線就行了。沒過二次線但是過了一次線的可以調劑到建工的其它專業也可以去浙大其他可調劑的專業。浙大今年分特別高,大家不要以為只是大小年的關系,以后也有可能就穩定到這個水平了。初試我就不說了,我來講講復試吧。
結構的復試是早上聽力9:30-10:00可以提早20分鐘進去看題,內容是一個填表、一個簡答、三個長對話。語速比較快,對我這個過了六級,大學四年英語都沒有落下,聽力與口語也常練的人來說還是很快,比六級快而且是美音,對我這種平時都是以英音為主的人來說還是有點影響的。聽力的內容大多是科普、美國文化方面的。
接下來是筆試10:30-11:30,一個小時的時間,鋼筋混凝土與鋼結構二選一,還有中譯英(注意是中譯英,我們這邊有好幾個還是搞錯了)。鋼筋混凝土是六個選擇題、五個簡答題,這次沒有計算題(往年都有的)。簡答題的題目是:1:Pf與β的含義?他們之間的關系?2:斜截面各種破壞的形式與避免的方法3:3:什么是極限狀態?分為哪幾類?各有什么內容?4:給了四個圖腹板寬度與截面總高都一樣的工字形、倒T形、T形、矩形截面圖在相同荷載作用下的配筋量有什么區別?哪個多?為什么?5:給出一個偏心受壓構件的M—N相關曲線圖問你其中某個點的破壞是大偏心還是小偏心?界限狀態時的破壞是什么破壞?不同配筋量的M—N曲線是什么關系? 鋼結構是全簡單題一個7個。我做混凝土時加上做中譯英弄完后只有5分鐘檢查時間了。一個400+的說他做鋼結構感覺時間有點不夠。但我建議大家兩門都復習,因為兩門課的難度都是變化的,今年這門難,明年也許就那門難了,大家不要押寶,這個不是賭博。而且兩門都復習還有一個好處,這里我先賣個關子。
再說說中譯英吧。大家一定要看清楚是中譯英,我們中就有幾個看錯了,結果就沒有復習到點上。句子總共5個,只有一句我記得很清楚就是:受壓構件的承載力也許由穩定性控制。另外四句的有一些關鍵詞和往年的差不多,大家可以去查查往年的復試經驗,比如說: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力學什么的。
再說說面試吧。面試分三組,每組五個老師面試你,問題的數量從4個到7個8個不等,中英文自我介紹都可以,問專業課問題一般要中文回答的。上面我要大家兩門可都復習這里就用到了。我們面試時大部分都只是復習了一門課所以面試的分都沒有太高,這邊的教授大部分是空間方向、結構方向的,所以面試都是各個方向老師的組合。他們研究的內容大多數是混凝土或是鋼結構,面試問題也多是這個方面的,大家要多讀浙大版的混凝土還有鋼結構。面試老師還會問一些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的問題,大家按我說的準備至少會更有方向性一點。各組面試的時間與難度都是不同的,哪組最難呢?我只能說時間最長的那組。我前面幾個面試的說老師火很大,問他問題他什么都不知道。
復試總分100,聽力20分,筆試40分,中譯英20分,面試20分。初試占最后成績的百分之70,復試占百分之30。大家復試發揮的好名次還是可以上升的。其實我建議大家報東南,招的人多,結構方面比這里也強一點。浙大的科學學位一年招的比一年少我們今年給統考就16個科學學位。結構進復試的有62個人,真正來參加的有36個,初試來報考的有250個。競爭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今年的錄取平均分恐怕要400+了,大家對自己要報什么專業也要想清楚。一些人想劍走偏鋒去冷門專業或是去年很容易錄取的專業(比如我們今年的巖土招了二十幾個人復試就刷了一個人),其實是不對的,因為有很多人也都是這么想的。今年就有很多專業因此分拉的很高,比如防災減災和橋梁隧道復試分都是380、370的而且就招2、3個人壓力很多。所以大家選方向也要多方面考慮。
浙江大學
添加浙江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浙江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大學報錄比、浙江大學考研群、浙江大學學姐微信、浙江大學考研真題、浙江大學專業目錄、浙江大學排名、浙江大學保研、浙江大學公眾號、浙江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ejiangdaxue/jingyan_18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