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導師:李植斌

發布時間:2021-11-0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導師:李植斌

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導師:李植斌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導師:李植斌 正文


  姓名:李植斌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57年8月 
  職稱:教授 
  所在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1:企業管理:戰略管理、旅游管理
  方向2:區域經濟:城市經濟

  個人簡介:
  1978.3--1981.12 湖南師范大學 本科學習
  1982.1--1985.8 湖南衡陽師范學院 助教
  1985.9--1988.6 南京大學 碩士研究生學習
  1988.7--1995.8 湖南衡陽師范學院 講師/副教授/系副主任
  1995.9--1998.6 南京大學 博士研究生學習
  1998.7--2003.2 浙江師范大學 副教授/教授/副院長/院長
  2003.3至今 浙江理工大學 教授

  主要科研項目
  1.主持“浙江省水庫水源地保護政策機制研究”(2009.9-2010.10),50萬元,浙江水利廳委托課題。
  2.主持“浙江省臨港工業選劃與評價”(2009.3—2010.9),30萬元,浙江908專項。
  3.主持“三門灣港區開發的思路目標和戰略重點研究”(2009.5—2010.10),10萬元,寧波“十二五”前期重大招標課題。
  4.主持“臺州路橋區汽車城發展規劃”(2009.11-2010.8),路橋區經濟發展局委托課題。
  5.主持“臺州路橋區衛生潔具產業發展規劃”(2009.11-2010.8),路橋區技術監督局委托課題。
  6.主持“溫嶺市汽摩配產業發展規劃”(2009.8-2010.8),溫嶺市經濟發展局委托課題。
  7.主持“溫嶺市海岸線利用規劃”(2009.3-2010.8),溫嶺市海洋與漁業局委托課題。
  8.主持“浙江省城市化進程中交通走廊與經濟互動發展研究”(2007.1-2008.12),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
  9.嘉興產業發展與長三角產業帶發展規劃的協調性研究(2007.6-2008.5),07年嘉興市軟科學重點課題。
  10.庫村古村落發展演變研究(2007.9-2008.12),浙江省文化工程課題。
  11.長江三角洲都市圈建設與杭州發展研究(2007.7-2008.6),杭州市社科規劃辦課題。
  12.主持“滬杭磁懸浮高速鐵路引導杭州經濟發展”研究(2006-2007年),杭州市社會科學規劃辦2006年重大招標課題。
  13.主持“杭州市城市發展環境與競爭力研究”(2006年),杭州市規劃局,“杭州網絡化大都市規劃”專題研究。
  14.主持“長江三角洲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合作分工與配套銜接研究” (2005.6-2005.12),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系列研究課題。
  15.主持“浙江省重要資源的安全保障體系構建及策略研究”(2004年),浙江省發改委、科技廳、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十一五”前期研究招標課題。
  16.主持“沿‘兩江一湖’地區產業發展研究”(2004年),杭州市發展計劃局“十一五”前期研究招標課題。
  17.主持“充分發揮港口優勢,發展臨港經濟”(2003.9-2004.9),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2003年重大招標課題。
  18.主持 “浙江省城市化進程中的行政體制改革與行政區劃調整問題研究(2000-2001年)”,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2000年重大招標課題。
  19.主持“充分利用浙江港口優勢,發展臨港經濟研究”(2003——2004年),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2003年重大招標課題。
  20.主持“浙江省城市化進程中土地可持續利用研究(2001-2002年)”,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1.主持“浙江省城市化進程中文化景觀的繼承與創新研究(2002-2004年)”,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2.主持“浙江省港灣區國土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1999-2001年)”,省教委科研課題。
  23.主持“金華市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研究”,金華市計委立項項目(2001年)。
  24.主持“金華城市化進程中生態環境調控機制研究”,金華市科委2001年科技項目。
  25.主持“洞頭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1998—2000年)”,洞頭縣人民政府委托項目。
  26.主持“金華佛手產品開發與戰略研究(1998—1999)”,金華市佛手酒廠委托項目。
  27.主持 “城市土地可持續利用理論與評價研究(1998-1999)”,浙江師范大學博士基金項目。
  28.主持“磐安縣旅游發展規劃”(2001—2002年),磐安縣旅游局委托項目。
  29.主持“浙江省大都市經濟圈內產業分工與合作研究”(2009—2010年),浙江省人文社科區域經濟重點研究基地課題。
  30.主持“三門縣機電行振興規劃”(2009),三門縣經貿局委托。
  31.參與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生態文明建設說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研究”(1999.6-2.012.3)
  32.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農村環境治理中的政策工具研究:基于均衡模型的分析”(2008-2010年)。
  33.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南方傳統聚落景觀的區域比較研究”(2002-2003年)。
  34.參與“寧波北侖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及新興產業培育十二五規劃”(2009.11-2010.5),北侖區科工局委托。
  35.參與“武義縣服務業十二五規劃”(2010.3-2010.10),武義縣發改局委托。
  36.參與“武義縣民政事業十二五規劃”(2010.3-2010.10),武義縣民政改局委托。
  37.參與“武義縣新農村建設十二五規劃”(2010.3-2010.10),武義縣農辦委托。
  38.參與“浙江省永康經濟開發區生態化建設與改造規劃和實施方案”(2007-2008年),浙江省永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委托。
  39.參與“浙江省永康經濟開發區產業規劃”(2007-2008年),浙江省永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委托。
  40.參與“路橋區高新技術機電基地特色發展戰略綱要”(2008),路橋區科技局委托。
  41.參與“浙江省松陽工業園區生態化建設與改造規劃和實施方案”(2007-2008年),浙江省松陽工業園區管委會委托。
  42.參與“浙江省松陽工業園區產業規劃”(2007-2008年),浙江省松陽工業園區管委會委托。
  43.參與“浙江省湖州經濟開發區生態化建設與改造規劃和實施方案”(2007-2008年),浙江省湖州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委托。
  44.參與“浙江省義烏工業園區生態化建設與改造規劃和實施方案”(2007-2008年),浙江省義烏工業園區管委會委托。
  45.參與“浙江省蒼南工業園區生態化建設與改造規劃和實施方案”(2007-2008年),浙江省蒼南工業園區管委會委托。
  46.參與“灘坑水庫水資源綜合利用研究”(2009年),青田縣發改局委托課題。

  發表論著
  (一)專著
  1.區域體制改革與創新,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1月。
  2.城市形象理論與設計,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
  3.城市土地可持續利用理論與評價,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

  (二)主要論文
  1.長三角集裝箱港口的競爭與合作,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3(1):17-21
  2.基于人力資本的浙江省經濟增長實證分析,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6(4):497——502
  3.杭州住宅市場:向區域分化、郊區化發展,城市開發,2006(11):26-27
  4.浙江省水資源的安全保障與評價,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6(2):212-218。
  5.基于交易成本理論的會展作用分析,商場現代化,2006(26):194-195
  6.高校應用研究績效評估,技術與創新管理,2006(1):22-25。
  7.高校應用研究績效評估,云南科技管理,2006(1):24-27。
  8.長三角綜合交通協調發展研究,綜合交通,2005(12):39-43。
  9.區域經濟空間過程阻力面模型的初步研究,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5(5):535-539。
  10.杭州市土地利用結構與效率研究,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5(4):5-9
  11.浙江省耕地資源的安全保障與評價,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5(1):8-12
  12.浙江省重要資源的安全保障體系構建及策略研究,《建言獻策謀發展——浙江“十一五”規劃前期研究招標課題集》,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
  13.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發展研究,浙江學刊,2004(3):222-224。
  14.浙江省臨港產業發展研究,浙江海洋學報,2004(3):10-14。
  15.重要資源約束下的浙江產業發展,浙江經濟,2004年17期。
  16.浙江省水、土地資源需求預測,《浙江新發展思考與對策(3)》論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17.浙江省原發性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與持續發展,地域研究與開發,2003(4):34-37。
  18.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研究,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3(3):16-19。
  19.浙江省產業集群區的創新環境與持續發展,浙江學刊,2003(3):160-163。
  20.浙江省經濟變動研究,浙江海洋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3):32-37。
  21.浙江省觀光農業發展研究,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68-71。
  22.城市土地儲備制度的模式及其功能研究,同濟大學學報,2002(3):44-49。
  23.綠色住區的基本特征與生態設計研究,國際綠色居住會議論文集,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
  24.城市社區管理制度的創新研究,現代城市研究,2002(6):25--27。
  25.合理調整鄉鎮行政區劃,促進小城鎮發展——以浙江省為例,《農村產業結 構調整與農村城鎮化》論文集,2001年。
  26.浙江省三大港灣區海涂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研究,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1(3):48-51。
  27.浙江省海島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01(3):298-302。
  28.城市景觀特色整治與創新,經濟地理,2001(6):601-605。
  29.城市文化形象特征與建設,人文地理,2001(4):25-29。
  30.城市形象的目標定位,經濟工作導刊,2001年第8期。
  31.城市文化形象繼承與創新,同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1(1):6-10。
  32.城市夜景燈光照明與城市形象建設,經濟工作導刊,2000年第19期。
  33.一種城市土地效益綜合評價方法,城市規劃,2000(8):62-63。
  34.歷史地段社區文脈的繼承與發展,現代城市研究,2000(5):42-46。
  35.城市文化形象建設,經濟與管理,2000年11期。
  36.城市土地可持續利用評價研究,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68-73。
  37.城市文化形象特征與建設,經濟工作導刊,2000年13期。
  38.我國城市主題公園的可持續發展研究,經濟工作導刊,2000年8期。
  39.區域農用地可持續利用評價,南京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1999(3)262-267。
  40.一種山地可持續利用評價方法,山地學報,1999(1):68-72。
  41.浙江省港灣區資源可持續利用研究,自然資源學報,1998(2):154-161。
  42.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與方法的初步研究,人文地理,1998(4):70-74。
  43.浙江省港口資源及其開發利用,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1)83-87。
  44.我國城市住區空間結構變化的初步研究,城市研究,1998(4):54-57。
  45.溫州海島區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地域研究與開發,1998(1):58-62
  46.湖南省產業布局與區域發展研究,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1998(4):1-4。
  47.城市問題與城市持續發展,城市研究,1997(4):8-12
  48.我國城市住區社會經濟空間結構的變化,人文地理,1997(2):18-23
  49.浙江省海島區資源特征與開發研究——以舟山群島為例,自然資源學報,1997(2):140-146。
  50.莨山旅游資源開發與景區建設,經濟地理(第三屆丹霞地貌旅游開發學術會議論文集),1996年。
  51.舊城區改造與城市土地置換,城市研究,1996(6):11-14
  52.培育和發展我國城鎮土地市場,江西社會科學,1995(4):15-19。
  53.城鎮土地成片開發與管理,貴州社會科學,1995(4):13-17。
  54.湖南省產業布局總體思路與區域發展研究,經濟地理,1995年4期
  55.我國旅游發展的重新認識,人文地理,1995(4):40-43。
  56.城鎮土地市場的宏觀調控,資源開發與市場,1995(6):255-259

  *如果發現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系方式

添加浙江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浙江理工大學考研分數線、浙江理工大學報錄比、浙江理工大學考研群、浙江理工大學學姐微信、浙江理工大學考研真題、浙江理工大學專業目錄、浙江理工大學排名、浙江理工大學保研、浙江理工大學公眾號、浙江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浙江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浙江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浙江理工大學

本文來源:http://m.btfokj.cn/zhejiangligongdaxue/yanjiushengdaoshi_513091.html

推薦閱讀